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1
一、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融安县位于广西桂北山区,全县总面积2905平方公里,聚居汉、壮、苗、瑶、侗等19个民族,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因此,我们说融安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就在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就在于我们如何地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对于融安县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融安的小康。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民与外部社会的接触越来越紧密,以致外来文化的入侵,间接或直接导致了农民群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趋于多样化,而农民的文化观念又良莠不齐,使得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不断增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融安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2010年广西全区社文工作会议在隆安召开“千团万场”群众文化活动正式启动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融安召开的“广西和谐文化在基层”――“千团万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月月比”试点县工作会议后。融安通过组织全县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发展、指导全县上百个业余群众文化团体,开展自编自导自演自练自比,引导农村和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周周演”、“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的良好氛围,使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各展其长,各得其乐,激发群众参与文化、自办文化的热情,基层文化有了新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目前融安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较差,特别是农村文艺团队建设和文艺人才培养还相对薄弱,具体是:
(一)文化事业投入少,乡镇文化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自治区、柳州市对融安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图书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乡镇文体事业经费除中央下拨的每年5万元外,没有纳入县乡财政预算,而且在中央下拨的每年5万元中,真正用于文化活动的不足3万元。
(二)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融安县12个乡镇文化站中产权没有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浮石、大良和桥板、沙子、谭头等几个文化站,其余各站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被占用。据不完全统计,融安有30多个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7.3%,但大多数只是挂一块牌子而已,形同虚设。
(三)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纪念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一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及球类比赛,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农村看戏难、网络难和收看广播电影难的“三难”问题依然突出。农民群众除了聊天和打牌赌钱外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可参与。
(四)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下降。融安县12个乡镇文广站都是一站一编制,由于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文艺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8人,但实际上仅有9人在岗,其他人员都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借用,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其他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
三、加快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需要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适合广大农民群众口味的文化生活。实践证明,凡是精神文化生活比较丰富的地方,社会风气和治安状况就好。而那些文化生活贫乏的地方,不论富裕程度如何,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就会抬头,社会治安恶化、干群关系紧张等现象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文化是新农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不仅使群众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同时在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上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建议:
(一)要抓好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专干。在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同时,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
(二)建设强大的基层文化阵地。通过改建、扩建、调剂改造、新建等途径,加快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建设步伐;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对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补助资金,对实施文化站达标建设的乡镇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乡镇文化事业,通过村企共建、村校共建、村庙共建等方式,引进文化建设资金。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健康发展;难点;对策
一、 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赋予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的内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2014年四川省西充县县委政府提出:建设“中国西部文化名县”和“文化城市”战略,让我们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显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较为明显的困难与挑战,极大的阻碍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就必须针对农村开展基层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地域经济的加快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如何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二、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难点
(一) 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实践工作的情况来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难点在于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明确要求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四川省西充县县委政府也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县目标,但这种理念却并没有被深刻贯彻到农村当中。
一方面,政府大多数还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地方经济上。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部门从主观上忽视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搞几场活动应付应付就行了,从而一味地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高。文化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去领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就表现出其认识的局限性,还有就是专业艺术类人才匮乏,严重阻碍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在几方面结合的背景下,部分政府部门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也就没有认真对待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
(二) 农民的意识不到位
此外,除开政府部门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之外,农民个人的意识不到位也是阻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难点。
从某种意义来说,政府部门在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倡导者,也就是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提出方向,而农民才是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主力军。
但是,部分农民却并没有相应的意识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就决定了农民不愿意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在我们四川省西充县槐树镇社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农民不理解政府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不愿意自觉参与,甚至还有人说长道短,打击工作人员和参与老百姓的积极性。
一些农民从主观上认为政府开展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意义不大,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部门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得到农民的配合,也就导致一些工作计划无法顺利开展。
三、 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一) 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针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难点,首先可以做的是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招引专业艺术人才。
一方面,通过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更好的帮助政府领悟国家有关基层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也就能够帮助政府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进行合理的取舍和侧重。如上文述及,部分政府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从而忽视了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够,无法正确意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给政府当好参谋。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就能够提高政府组织、策划和协调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能力。从上文论及的内容来看,农民不理解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进而不愿意配合政府的相关工作。
再就是加大对专业艺术人才的招引,使基层文化建设更系统,更全面地发展,让工作上档次,让参与者感到基层文化建设有新意,有创意,有夺破。让老百姓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有足够的信心,不断增强文化自觉。
此时,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能够与老百姓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就取决于其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与政府部门制定的工作计划有密切的关系,如何制定更好的工作计划、如何与农民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切合、如何实现“三贴近”就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相关。
由此可以看出,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二) 大力开展农民的动员工作
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大力开展农民的动员工作,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引导农民从抵触到接受,最后到主动配合政府相关工作的局面。
首先,政府必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这就需要向农民详细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进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大力的宣传,农民才能够逐步接受基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相关工作的过程中。
其次,政府部门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可以通过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农民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奖励。通过这样的举措,一方面可以起到更进一步的宣传作用,进而引导更多的农民投入到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另一方面,通过树立相关的榜样可以在农民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并且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这就能够通过农民进行更有效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农民之间的感染能够更有效的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进而使得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更顺利的发展。
通过大力开展农民的动员工作,能够极大地减少农民的抵触情绪,进而更轻松的引导农民正确理解和认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程,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从实际出发,认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主要存在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匮乏,以及农民不愿意配合等问题。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大力开展农民的思想动员工作,从各个方面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3
文化活动“日常化”近几年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村级文化室建设已全面普及,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施基本得到了较好的配置,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然而,因为文化活动在开放活动中存在着开放管理人员工资待遇不落实,文化活动缺乏组织,后续文化经费不足等诸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村的文化活动室名存实亡,徒有虚名,文化活动阵地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由此可见,农村村级文化室不仅要有,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活动经常开展起来,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因此,配好村级文化室管理人员,合理解决管理人员的工资报酬,较好的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日常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所需要的,也是创办村级文化室的目的所在。
二、坚持以农村文艺人才培训为抓手,着力于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建设
农村业余文艺人才,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哪个村的文艺骨干多,哪个村的文化活动就活跃。近几年来,武义县文化馆立足农村基层,以举办“小品曲艺创作培训班”“书法艺术培训班”“摄影艺术培训班”“化妆知识培训班”“群文舞蹈培训班”“戏曲表演培训班”“排舞培训班”以及“村级文化员培训班”等系列培训,积极培养农村基层业余文艺人才。并对通过培训,掌握一定文艺辅导能力的骨干颁发“农村文化辅导员”证书,在基层开展群众文化辅导活动,有效地唤起了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自觉,一些很少光顾文化活动的人纷纷加入到活动中来,也较好地缓解了文化馆人员少,全县文化活动辅导不过来的困难。同时,根据各村的业余文化骨干情况,组成各种业余文艺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促进了农村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普遍开展。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三、坚持以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为平台,着力于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制度化”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4
一、农村文化事业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
3.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其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具体而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
首先从城乡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距日益拉大,突出表现在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农村文化建设状况也有很大差别。经济发达县和落后县的农村文化建设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土地贫瘠,条件恶劣的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缓慢。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首先是虽然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没有随着财力增长而增长。其次是农村文化单位业务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证。第三,与其他行业相比,文化建设投入明显偏低。
(三)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
虽然近年来在和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有了很快发展。但是,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首先,由于市县乡各级财政财力有限,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得不到根本保证。其次是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面积严重不足,设备过于老化,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
(四)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农村文化站专干仍然年龄偏大,大多数已40多岁以上。这些文化专干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已趋于老化,知识结构也偏低。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
(五)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形式单一
由于目前很多县乡财政非常困难,再加上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十分贫乏,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书报刊物的支出少之又少。各县乡级图书馆、乡镇图书室藏书量普遍不高,而且多为旧书,新书很少。农民急需的科技图书很少,看书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解决。
(六)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在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农村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的现行体制,不利于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目前,农村文化站都是由乡镇进行管理的,县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
(七)农民自办文化缺乏明确的政策保障和引导
目前,在自办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农民自办文化的定位不明确。第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第三,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使各级领导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文化,转变和更新我们地方领导的思想观念,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切实有效地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落于实处。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农村县乡村文化建设及文化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增加农村文化投入,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进一步引进和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增加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现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对现有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的陈旧设施加以改造完善,使之正常发挥其功能,尤其要加快建设农村农家书屋和文化站的建设步伐。
4、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特别是开展更多的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把先进的文化精神产品送到农村送到偏远山区。
5、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将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社会办文化,企业办文化。作为国家办文化的补充,进一步促进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26-02
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对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这对于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涵义
农村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的区域性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主要涉及理想、感情、信念、价值观、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具有主动性、自发性、广泛参与性、历史延续性等特点。而农村文化建设是指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总和。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1.农村文化建设是整个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力量,是全部文化事业的基础。文化建设不仅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能为农村深层次改革发展营造创新氛围和思想环境。文化所具有的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功能,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育符合科学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使农村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升,才能进一步加快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2.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必须拉长农村文化建设的“短腿”。如果说“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那么,“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则体现的是对村民文化素质、文明涵养、道德素养、主人翁意识的要求。培养新型农民,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重德守信、和睦友爱的邻里关系,都属于文化建设范畴。只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得到保障和丰富、农民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农村才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与时展进步相适应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逐步确立,精神面貌呈现出新的气象。但是,随着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呈现复杂状态,一些领域不良道德现象有所滋长,一些地方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依然存在,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因素在增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把发展农村文化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是:传统文化难以继承发展,现代文化难以有效传播。一些传统曲艺节目、地方戏剧等传统文化元素少有市场,本该丰富多样的农村文化生活形式,呈现出被影视网络娱乐替代的趋势;电视、网络等文化传播媒体难以实现与农村受众的有效互动,贴近农民、反映农村建设的文化产品少之又少;在农村一些地区,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然而农村文化的发展却没有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在农村不少地方仍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有的地方甚至还在滑坡。农民精神生活出现的断层现象,使得落后、封建糟粕的东西盛行。如农村中倘有老者去世,子女往往请一些民间的喇叭、唢呐班子表演,内容大多低俗不堪,却吸引大量的围观群众。
究其原因,一是发展农村文化的体制机制缺乏活力。有的乡镇名义上设有专门的文化站,有的乡镇则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并没有独立的部门,职能发挥不突出。村里就更没有人抓文化工作了,以致于许多乡(镇)、村的文化工作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许多上级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不能贯彻落实到基层,市里开展的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基层也不能很好地参与。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普遍薄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远程教育等公共文化资源的作用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同时,公共文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一些乡镇有限的文化设施闲置、挤占、挪用现象突出。三是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止状态。热心群众文化的积极分子越来越少,群众性文化活动难以普及;加之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农村文化市场难以形成气候。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群众文化 两个文明 现状 策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农村文化阵地,对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文化的建设表现较为滞后,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三农”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乡镇文化站则肩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一、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
1.各级领导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当前,各级领导尤其是乡镇基层领导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主要表现在:农村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力度不断加强。原州区除每年组织10场左右全区性的节庆文化活动和长年不间断的集中“三下乡”活动外,各乡镇重要节庆日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2.农村文化消费逐年增长。这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二是文化品位逐步提高。民间传统的社戏、龙灯、庙会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逐渐复苏并不断发扬光大。近几年来,卡拉OK、健身跳舞等非传统的都市文化活动在本区农村兴起,并渐成时尚。
3.民间文化队伍发展壮大,民营文化渐成主力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民间文化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经纪人不断涌现。近几年,原州区已先后组建各类民间文艺演出团体五十多支,各类民间文艺骨干达五百余人,全年演出八百多场次。
4.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的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由于地理的、人文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乡镇的文化站建设不容乐观。
文化资源缺乏、设施落后等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建设。
5.文化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匮乏。当前特别是有些村庄,群众的娱乐方式除看电视打麻将、吹牛皮外,几乎无其他活动选择。且输赢不大的“小麻将”、“斗地主”、扯“小金花”在农村的庭台院落随处可见。已成部分落后地区较为盛行的娱乐活动,文化资源严重匮乏。
6.重视程度较低,投入不大。现在考核政府的硬件指标是偏重经济建设,而文化事业则属精神领域,对基层文化的考核方式不硬,伸展度不大,因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下级党委政府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财政收入,工农业产值增加等指标上。放松了农业文化建设,认为只有投入无产出,引不起重视。由于文化设施短缺,群众谈天喝茶搓麻将,劳作经商打扑克,也因而诱发了赌博现象的产生,败坏了村风民风。
7.服务运转困难,服务机能弱化。农村基层文化开展的是否有效,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好的队伍和一批热心的文化骨干,如今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拥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纷纷外流,导致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群体失散。乡镇文化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被分配到抓硬指标上去,文化站的作用日渐消弱,“三下乡”活动进行的次数少,但不保证每个乡镇都到,现在城区广场文化活动日渐丰富,但延伸到村社较难。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对策
针对当前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种种不足,从不断丰富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正确引导,规范管理。当前因建设需要耕地被征用后的农民、退耕还林后的农民,他们不仅有娱乐欲望和精力,而且有时间,当地政府应重点引导、培训,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文化活动。这些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无事可做,如果没有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很易走上邪门歪道、而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团结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很好方式,是抵制“黄、赌、毒”等社会毒瘤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支持农民民间剧团、文化大院、个人图书室等文化实体,通过民办公助加强引导管理,促进农民自办文化健康发展。
2.加大投入促进建设落实。群众基层文化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投入不是全部推向市场,因为经济投入与文化事业是否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成败,况且基层文化建设是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解决乡镇文化站只有牌子而无场所、只有编制而无经费、只有人员而无活动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3.提高服务机能,优化结构组合。乡镇文化工作人员要有对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乡镇农村人口希居、地域特点、经济条件,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也可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改造,利用远程资源平台为农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