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范文1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有两条途径:专门途径和非专门途径。专门途径是“教师根据阅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对幼儿阅读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非专门途径是教师通过较少的干预,鼓励幼儿自主活动,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并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能建构、积累同化阅读经验”。《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可见,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语言教育中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以专门途径的开展教学活动是早期阅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对早期阅读材料的设计与组织,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通过“大书”的形式,提高幼儿阅读的能力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给幼儿的形象越生动、越活泼,就越能引起幼儿的探索欲望。那么,什么是“大书”?即教师将图书上的故事呈现在卡片上,是教师自制的图书,能让全体幼儿一起阅读欣赏的大尺寸图书。当然,复合型的“大书”,即一张卡片上随着故事的深入,可以增加角色,添加背景,这更受幼儿的欢迎。
首先,通过“大书”阅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心理学认为,幼儿期是语言不断发展的时期,也是连贯语言不断丰富的时期。早期阅读活动最基本的是让幼儿理解故事所呈现的内容。用一张张卡片的形式展示给幼儿,让幼儿在“大书”中发现、找出以前未见过的符号、图画,帮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每一页故事的内容。这样在引起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看”是早期阅读的第一步,毫无疑问,幼儿看得越仔细,得到的信息越丰富,那么讲述的内容就会更精彩。由于幼儿通常最先看到的是最大、颜色最鲜艳的形象,观察到的是粗略的部分,容易忽视细节,教师就可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给予引导,鼓励幼儿观察卡片的细节,进行深入的观察。如“小老鼠偷米”这样一个简单的画面,幼儿易观察到小老鼠背起米这一动作,教师可进一步提出“小老鼠在干什么?这是谁的家?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用什么词来表现呢?”等问题,帮助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后面的背景,将前后故事联系起来。
其次,通过“大书”阅读,丰富幼儿的词汇。利用“大书”,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上下文的语言情景来理解,体会故事形象的心情,理解和掌握新词,使词汇量迅速增长。在观察的基础上,“看”得越多,“说”得也越多,幼儿便能感受到更为丰富的词汇、句式。幼儿学习词汇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丰富的词汇,为幼儿连贯、规范的表达打好基础。从语言描述的角度,帮助幼儿扩展词汇,提高讲述能力,发展完整的表达能力。再者,习得用不同的词汇描述同一种事物的同一特性,使得书面表述和口语对应理解。口语简明直接,书面语言精确细致,语言饱满,有层次。
最后,通过“大书”阅读,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幼儿通过“大书”进行讲述,在不断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频繁的语言交往,发展幼儿倾听能力。语言学习很重要的条件是乐于、善于倾听,这在早期阅读中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幼儿愿意听,注意听,主动欣赏,才能学会倾听。例如仓山实验幼儿园张静老师执教的散文诗《秋天的雨》中,就很好发挥了“大书”的作用。教师制作的“大书”,色彩艳丽、形象生动,让幼儿陶醉在秋天的美景之中,并很快吸引住幼儿,幼儿愿意倾听,乐意欣赏“大书”,主动学习散文中优美的句子。
二、利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感受作品
第一,坚持阶梯式的提问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问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可以帮助幼儿围绕故事情节思考问题,从而理解故事,因而教师问题的设计对开展阅读活动至关重要。教师设计问题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心理、由浅入深的原则。如阅读活动《四季娃娃》设计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四季娃娃在做什么?四季娃娃怎么说的呢?你觉得哪个好呢?为什么?问题层层递进推进幼儿思考,从理解故事表面的内容到体验角色心理的情绪,从而读懂整个故事。
第二,巧设问题,吸引幼儿注意。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由于问题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成效,因此问题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设计便能很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如《兔子先生散步去》第一幅图是兔子的家,小房子的门上画着兔子的头像。教师可以让幼儿猜猜兔子先生散步会遇到什么,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当幼儿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紧接着说“你们猜得对吗,看看谁猜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兔子先生到了哪里”,这样可以把幼儿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图片中,如果只是单纯问幼儿图上有什么,既达不到联系故事的效果,又不易激发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再看一个例子《胆小先生》,这是一个画面内容不易理解、主题较难把握的故事,根据该阅读材料的特点,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提问。问题教师可先不提,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对故事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推动幼儿理解故事。
第三,善用研究性的问题,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研究性提问即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早期阅读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在充分考虑到幼儿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培养幼儿从方方面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对于大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能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避免用“好不好”、“行不行”、“对不对”这样选择性的问题,多用“你认为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你是这么想的”、“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样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再看《四季娃娃》的故事,问幼儿:你觉得谁说的对呢?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可以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同时学会借鉴故事的情节进行迁移。
三、采用游戏手段,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之一。著名儿童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本质即工作,工作即游戏。将早期阅读和幼儿游戏整合,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培养阅读能力,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早期阅读可以体现在语言游戏、绘画、自制图书、表演游戏等游戏化的活动中。
例如表演游戏。幼儿将故事的内容展现在表演中,不仅要求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还促成幼儿对人物情节的深入探究。表演活动可以贯穿整个早期阅读活动中,可以在正式阅读之前表演,可以在阅读活动中进行,教师通常将表演活动作为阅读活动的延伸活动。来看一个例子:在《老鼠请客》的阅读活动中,提出“熊大哥太大进不来,熊大哥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教师可借助表演的形式,让幼儿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感受作品。通过“要怎么表现出来呢?要怎么表演呢?谁来试一试”,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出来,把抽象的心理活动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将其形象地展现出来。
再如在绘画活动中,绘画能反映幼儿的内心世界。幼儿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绘画表现的是幼儿内心的“语言”。幼儿喜欢画画,不仅如此幼儿还偏爱看自己描绘的作品,因此将绘画贯穿在早期阅读中,不但能看出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水平,还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尝试用绘画或图表的方式表达,尝试与同伴合作制作图书,发挥想象力,迁移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法。例如: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新问题:“小白兔还可以把桃花花瓣送给谁呢?桃花瓣又变成什么了呢?”每6个幼儿为一组,每组幼儿合作,在图画纸上编上1―6的数字,启发幼儿在小组内合作协商,鼓励幼儿续编故事。例如可以把桃花花瓣送给小熊当胸花,可以把桃花花瓣送给小蚂蚁当小船,还可以送给小青蛙当小伞等。最后,把幼儿所画的作品制作成一本故事书,在小组或集体面前交流自制图书,最后放在阅读角,全体幼儿一起欣赏,引导幼儿愉快地阅读,充分体验阅读分享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早期阅读教育中,根据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指导策略,在帮助幼儿习得早期阅读的经验的同时,提高幼儿“看”、“听”、“说”等阅读能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以便科学地开展专门的早期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忠,陈洁.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成果推广研究[M].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成功推广研究课题组,2000.
[2]周兢,程晓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张明红.早期阅读的材料的选择[J].幼儿教育,2007(9).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范文2
关键词:指导;小班幼儿;早期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58-02
什么是早期阅读?我认为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也就是说,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对图形、色彩、文字,还有成人形象的教导来理解读物的认识过程。通过早期阅读教育,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养成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今后学习所必需的阅读预备技巧,使儿童的认知、理解、表达、创造能力等都得到发展。《指南》把幼儿的早期阅读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要求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幼儿产生对生活中常见图形、文字等符号的兴趣;利用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期简单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因此我认为在小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指南精神的。然而,作为小班的老师,不难发现现在孩子呈现的阅读状态:有的孩子把书当作玩具,卷起来做望远镜,甚至撕抢书籍来取乐;有的孩子会自主选择想看的书籍,从头翻到尾,问问他看到什么,结果什么都不知道;也有喜欢看书的,能够捧着书自言自语的。有关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有的,人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在3~8岁期间开始形成的。但是小班幼儿思维的跳跃性,注意的不随意性,有关自然、社会方面经验的贫乏性,使得他们在刚入园进行早期阅读时易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阅读,不能让孩子停留在重复简单的翻看上,要让他们有意识地思考图文中的内容,要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和养成好的习惯。因此,有效地指导小班幼儿阅读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我将从幼儿阅读环境、教师指导策略、家园合力三方面来谈谈我对指导小班早期阅读浅显的看法:
一、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
1.建立图书角,引导幼儿随时翻阅。为幼儿设置专门的图书角非常有必要。图书角的设计可以从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出发,配合合理的光线及设施,让图书角显得温馨舒适。在图书角,幼儿可以以任何喜欢的方式看书。每天给幼儿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几个小朋友围一圈看,营造阅读的气氛。也可以让一位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幼儿给其他小朋友进行讲解。老师给予鼓励,以此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2.建立亲子图书室。给幼儿创建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地点或书籍,人的引导才是关键。通常,幼儿成长中身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其阅读的引导人。经很多的研究证明,父母跟孩子在一起读书的频率跟孩子的阅读、写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成正比的,而且越早效果越好。这也可以看出,环境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在孩子常玩耍的地方放几本适合幼儿和家长共读的图书,建立亲子书吧,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与孩子共同阅读,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3.图书角内容选择。一个好的早期阅读活动,内容选材至关重要。我们要选择生动、形象的阅读材料来激发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为幼儿应该选择一些画面清晰、色彩鲜艳的图书,文字要简单,容易上口,好学好记的。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图书。小班儿童应以趣味性为主,因为小班幼儿的阅读主要是配合游戏进行。另外也可以为小班幼儿提供一些特殊书籍,比如带香味的、能活动的图书,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1.集体阅读活动。幼儿阅读可以遵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将通过让幼儿阅读单张图片的方法,并鼓励他用简短的字句表达出图意。等幼儿对每一张图片都有一定了解后,再可以通过将图片连贯起来,装订成一本图书的方式,让幼儿连贯阅读。在阅读时,引导幼儿的思考能力,每看完一页内容,就可以问问他:“下面会发生什么呢?”以此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2.相同图书阅读活动。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一份相同的图画书,来培养孩子的独立阅读的能力。然后老师通过讲解,让孩子们找到与之对应的画面,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打乱图片的顺序,让孩子们按顺序排列,以此培养孩子的有序思维能力。
3.围绕图书阅读活动进行的联系互动。在阅读中,穿插一些图书内容的互动。比如画面是小鸭子,可以让孩子们学习鸭子的叫声或走路样子,以此加深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4.讲读图书活动。老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方式讲读一本图书,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例如,有的老师讲了一本图书上很有趣的故事,就会让孩子们对这本图书产生浓浓的兴趣。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因为抢不到这本书而懊丧地大哭。所以,讲解图书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5.单面单幅图书的阅读。知道幼儿仔细观察一幅大的画面,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其兴趣。比如一幅各种动物的图片,可以问问孩子:“小鸭子在哪里?哪个是小狗?”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夸张的语气讲解图画的内容,让孩子观察图画中人物的细微动作和表情。让孩子可以想象故事中人物形象中隐藏的更多内容。
6.单页多幅的图书活动。让孩子们按顺序观察一幅幅图画,进而让其理解整个的故事内容。引导孩子们注意一些画面的细节,以及细节产生的后面的图画内容,增加孩子们的想象力。
三、指导家长积极参与,形成阅读的教育合力
1.专题家长会了解阅读重要性。幼儿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教师一同努力。因此,召开亲子阅读的专题家长会很有必要。让更多家长来了解阅读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早期阅读教育方法。亲子阅读专题家长会最好包含两方面:一方面请一些知名的专家进行理论上的系统风趣的演讲,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互动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通过互动活动,让家长掌握对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
2.科学选书提高阅读兴趣。家长选择图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阶段,要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进而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小班幼儿适合选择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色彩鲜明的图书,同时要装订牢固,纸质较厚韧,便于孩子翻阅。如《鼠小弟系列》、《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饿极了的抱抱熊》、《小熊宝宝绘本》等。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范文3
随着早期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研究,有关早期阅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和全语言教育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有效地指导幼儿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其知识面,陶冶其情操,还能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我们意识到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
早期阅读 指导 细致阅读 高效阅读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对于即将进入大班的孩子来说,阅读活动的开展就更为必要。
一、师幼互动,温情阅读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在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要保持幼儿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成人适当的支持具有极大的作用。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副赞赏的表情,一句积极的鼓励,都可以唤醒孩子积极的情感,激发和强化孩子阅读的愿望。
阅览室是孩子们喜欢的地方,那里有老师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阅读材料,有大图书、有画报、有连环画、有唐诗、有谜语、有童话、有的书里甚至还有相关的拼图呢!一页页精美的画面配上简单的文字,常常让孩子们流连忘返。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书的内容、类型、色彩、图案等有不同的选择。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图案,而且色彩鲜艳、画面整洁、字要少而大;内容方面是日常见到的玩具、日用品、小动物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容也相应丰富了,有童话故事、动画片的书籍,画面吸引孩子,而文字则让孩子们的阅读能力逐步向文字符号过渡。要说书的内容就更丰富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使幼儿懂得谦让,阿凡提、聪明的一休、小马过河的故事让幼儿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拇指姑娘、灰姑娘则带幼儿进入了美好的童话世界。将各类图书分门别类摆放好,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个性,可以有选择性地帮他挑选图书,这对于个性的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做法。这就是教育的资源,应该充分地把幼儿园的这种资源利用起来。在和孩子个别阅读的时候,我们亲昵地相偎,小声地提问;集体阅读的时候,离孩子近一点,一个眼神的交流,一个轻轻地抚摸,都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鼓励孩子:“你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了,真棒!”“你们能安静地看书,不打扰别人,真好!”
另外,在自己的活动室中,也可设置一个阅读区,请孩子们把父母为他们精心的挑选的书籍带来共享。一来自己的书特别亲切,二来对自己书中的内容也较为熟悉,活动的气氛也比较好。在温情的阅读中,师幼共享的不止是图书而已,还有彼此的关爱和情感的交流,从中让幼儿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关注习惯,细致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为主”,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也比较牢固,不易改变。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站到终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视。
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要适时地教给幼儿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幼儿的阅读主要是凭兴趣进行的,他们注意的是画面。他们的目光往往被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所吸引,很难做到从头到尾仔细阅读。
1.爱护图书:让幼儿知道图书的制作非常艰辛的过程,培养其爱书护书的好习惯。教会幼儿如何取放图书。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我再示范如何从书架上取放图书,要求孩子们也像我示范的那样去做。发现有坏的书及时修补好,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捕捉孩子们爱书的行为,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阅读姿势:身体要坐直,书放平,我还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他们正确的看书坐姿。不要离眼太近,这样可以预防眼病的发生。
3. 阅读的方法:首先要教会幼儿有顺序地阅读,阅读时,应翻开第一页,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边看边点读。并要教会幼儿认识图书的封面、封底、内页等,了解画面上是什么时候,画的是什么地方,画面上有什么,人们在干什么,等等。老师正确的阅读方法也能给幼儿起一个很好的直观示范。让幼儿互相监督,这样更能强化幼儿自己的境况,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多彩活动,爱上阅读
阅读区的活动也是正规的阅读活动,但不同的是在这个区域里参予的只是部分孩子,这几个孩子往往对阅读活动特别感兴趣,教师可重点指导他们进行阅读。虽然是大班的孩子,但阅读仍需要成人的引导。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在阅读区教师就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一要求,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语音语调,加上丰富的表情,同时要加强孩子对词的理解,如果文字比较拗口,不易被孩子理解,也可适当地换上通俗易懂的词句,这样才能深深地吸引孩子,丰富孩子的语言,使他们的讲述越来越完整。
另外,还可开展一些活动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如:“我是故事大王”“小剧场”等系列活动,体现孩子们各自的阅读水平。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幼儿是好动、好模仿的,因此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我就鼓励孩子们学一学,孩子们对此乐而不疲。在阅读区还准备了头饰等一些道具,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表演。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表现作品内容,这样的活动既可活跃气氛,又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四、家园合力,高效阅读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范文4
关键词: 苏北地区 学龄前儿童 早期阅读
我国对早期阅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于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此后早期阅读受到幼教界的广泛重视,但部分家长和教师不了解早期阅读,对其缺乏全面认识,甚至存在诸多误区。为深入了解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开展现状,研究者以苏北五市部分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开展相关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共发放家长问卷450份,回收家长问卷410份,其中有效家长问卷382份,问卷有效率93.17%。样本构成见下表:
研究者以自编的《苏北地区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家长问卷》为调查工具,从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与态度、幼儿阅读作品、幼儿在阅读中的表现及家长在阅读指导策略等方面了解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的现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0.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和态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57%的家长不喜欢与孩子一起阅读,5.76%的家长认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不重要,表明家长对早期阅读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同时在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7.07%的家长认为早期阅读对于孩子来说无所谓可有可无,23.3%和25.39%的家长分别认为早期阅读能使孩子安静下来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学到简单的知识,仅有43.46%的家长能够认识到阅读对孩子的智力、道德、审美等多方面发展有启蒙作用。虽然家长提高了对早期阅读的关注程度,但不能全面认识早期阅读。
1.早期阅读存在误区。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尤以苏北农村地区的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年龄太小没必要看书识字。在这里,家长对早期阅读主要存在三方面的误区:一是将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部分家长对早期阅读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误认为早期阅读是幼儿识字的一种方式,甚至从功利目的出发,购买一些用作识字的书籍让幼儿阅读,只追求阅读结果,忽视幼儿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增加其负担。二是认为孩子年龄小不适合阅读。美国的格林都曼博士研究发现,幼儿在两岁时就有了阅读能力,尤其是八岁之前的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且幼儿期是词汇增长最快的时期,而苏北农村地区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上小学前后才适宜进行阅读。三是部分家长在阅读中的角色缺失。某些家长以自己工作忙为由,将早期阅读的责任全权推脱给幼儿园,认为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园的事,忽视自身在阅读中的作用。
2.父亲在阅读过程中的角色缺失。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观念的影响,父亲在幼儿教育方面角色严重缺失。据调查父亲较少参与孩子阅读过程,家庭中父母一起陪伴孩子阅读仅84人,不足总比例的22%,父亲陪伴孩子阅读的只占6.02%。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如果父亲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孩子的阅读,不仅能创造温馨的家庭阅读氛围,而且有助于孩子愉悦阅读心理的产生,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
(二)早期阅读的作品。
根据问卷显示,儿童读物总量在5本以下的占21.47%,5本―10本的占37.43%,11本―15本占17.28%,15本以上儿童读物的占20.42%。由此可见,家长愿意对孩子阅读进行投资,但普遍投入较少。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受家庭经济水平制约,苏北城镇地区的儿童读物总量明显高于农村地区,问卷中有17%家长认为儿童读物的价格偏高。
2.儿童读物总量受家长学历影响,家长学历越高的家庭儿童读物总量越多,学历低的家庭儿童读物总量则远不如高学历家庭。
3.家长对儿童读物的满意程度,问卷显示18%的家长对市场上的儿童读物不满意,其中83%的家长对某些儿童读物的质量、内容、意义等提出质疑。据多数家长反应目前市场上的儿童读物盗版现象严重,错别字较多,语言过于成人化,暴力内容较多,教育意义不大。因而在选择儿童读物时,76.7%的家长将孩子自身的特点和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并且结合自己为孩子的打算、幼儿园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建议、同时还参考教育专家的推荐。
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其思维的主要特征,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容易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从而激发阅读欲望和兴趣。且随着数字出版物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于让孩子接受有多重感官刺激的阅读载体。据问卷显示,81.68%的家长喜欢让孩子接受传统纸质书籍的阅读,24.35%的家长选择平板(城镇居多),44.76%的家长选择早教机点读机(农村居多),13.61%的家长选择手机。由此可见,在阅读载体方面,家长的选择趋于多样化。
(三)早期阅读表现。
注意力和家庭阅读环境是影响幼儿阅读的两个主要因素。学龄前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虽得到发展但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和指导。据调查60.47%的孩子在阅读时易受外界影响偶尔心不在焉,10.47%的孩子很难集中注意进行阅读,仅有22.77%的孩子能够全神贯注地进行阅读。研究认为孩子阅读兴趣和能力受家庭阅读环境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十分重要。而据此次问卷显示,74.81%的家庭无固定阅读场所,其中33.77%阅读时受外界干扰极大,特别是农村地区。
由于幼儿性别、认知能力、气质特点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感兴趣的内容有很大差异。72.51%的孩子对图画感兴趣,对文字感兴趣的孩子占3.14%,18.32%的孩子对图画和汉字都感兴趣,1.83%的孩子对两者都不感兴趣。由于学龄前儿童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且前运算阶段的学习以符号表征学习为主,因此绝大多数孩子在阅读中对图画感兴趣。上文中提到家长因为对早期阅读存在误区,从赢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出发为孩子购买识字认字读本的行为违背幼儿的成长规律。
(四)早期阅读策略。
1.家庭早期阅读互动方面。早期阅读不仅是孩子单方面的阅读,更需要家长有策略地与孩子互动阅读,亲子互动有助于加深儿童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问卷显示,71.2%的家长在阅读过程中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认识新的词汇,解释难句和情节逻辑,34.55%的家长会和孩子分段朗读,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27.49%的家长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与孩子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重组和再现故事文本,37.17%的家长与孩子之间会相互提问,交换自己的看法。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阅读互动虽告别传统的单一模式,但采取新方式的家长不多,大部分家长还停留在认识新词汇方面,忽视早期阅读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情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回答家长提问方面,近90%的学生能够回答家长的问题,其中49.74%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比较吃力需要大人的引导。在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提问方面,88.22%的学生会提问,其中40.58%的学生会频繁提问,仅有7.85%的学生不会提问。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孩求知欲强烈,这就需要家长采取合适的策略引导学生阅读。
2.家长对阅读的指导策略。在指导孩子阅读策略方面,76.96%的家长采用边讲故事边指画面的图读法,47.64%的家长采用边讲故事边指汉字的点读法,23.56%的家长和40.05%的家长分别采用诵读法(把故事连贯的讲完)和跟读法(自己讲一句让孩子跟着讲一句)对孩子进行指导。针对家长在阅读过程中指导策略的来源,笔者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46.6%的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指导策略源于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及教育家的宣传,43.98%的家长选择借鉴其他家长的经验,38.48%的家长的指导策略受父辈教育影响,69.37%的家长是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对孩子进行指导。家长对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阅读能力发展特点认识不够,没有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进行指导。
三、给家长的建议
(一)走出误区,正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1.去功利化阅读。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部分家长对此存在误区,在为幼儿购买儿童读物时功利目的明显。笔者建议家长重视幼儿阅读规律,注重阅读的沉潜性,购买读物时依据幼儿身心发展。
2.转变传统阅读观念。幼儿在两岁时就有了阅读能力,孩子年龄小不适合阅读的观念并不正确,家长应转变以往阅读观念,正视早期阅读。
3.承担应尽的责任。早期阅读不仅需要幼儿园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重视。《幼儿发展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应主动配合幼儿园的组织参加阅读活动,从而使家园教育有机结合,促进早期阅读顺利进行。
在现代社会,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早期阅读作为一种成长活动,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它的作用并不在于单纯地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孩子身心协调发展。因此,家长应走出误区,正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是早期阅读的基础,家长要正确认识其对幼儿阅读的重要影响。家庭阅读环境分为内外两方面:一是物理环境,二是人文环境。物理环境(外在环境)包括是否有合适阅读场所、阅读时是否安静等。由于幼儿的年龄和注意力特征,笔者建议家长选择合适幼儿阅读的场所,并在安静轻松的环境下阅读。人文环境(内在环境)即指家庭阅读氛围,幼儿最初的阅读兴趣是与成人一起阅读时产生的,在此基础上营造的阅读氛围能形成幼儿愉悦阅读心理、激发阅读热情,并使幼儿产生美好的阅读愿望。因此,笔者建议父母能同时参与阅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年龄特征幼儿阅读的自主性不高,因此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调查显示,33.77%的家庭幼儿阅读频率是每周三四次,27.23%的家庭是每周一两次(其中并没有剔除幼儿在幼儿园中的阅读情况),超过半数的幼儿阅读时无固定时间。笔者建议家长在阅读中帮助孩子合理安排阅读次数和阅读时间,阅读时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并在阅读结束后及时整理好图书等。
(四)注重阅读过程中的互动与策略。
阅读不仅仅是孩子的阅读,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互动。传统听读互动即家长读孩子听的模式比较单一,阅读时比较枯燥乏味,孩子亦容易在阅读过程中失去兴趣和走神。因而需要家长采取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比如和孩子分段朗读文本,分角色扮演故事人物,相互提问或将这几种方式结合。幼儿的语言从对白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的。通过上述互动模式,不仅幼儿的语言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而且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使幼儿悦读。
在孩子指导阅读策略方面,笔者建议家长采取以下几种:
1.手势策略。阅读中适当增加一些手势作为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式,手势与语词相结合,从而使阅读不会呆板乏味。
2.复述策略。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孩子的记忆。
3.特征定位策略。捕捉突出的、典型的特点作为“要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譬如告诉孩子兔子有双长长的耳朵)。
4.语调策略。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激发孩子阅读兴趣,使其快速进入阅读情境。
参考文献:
[1]王华.3―6岁幼儿家庭早期阅读读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0(10):73-74.
[2]李莉.全阅读教育理念与儿童早期阅读[J].学前教育研究,2011(02):67-69.
[3]赵向东.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浅析[J].学理论,2012(32):180-181.
[4]李亚西.论网络文化与儿童早期阅读[J].山东纺织经济,2014(02):21-23.
[5]杨鸲,王树伟.关于儿童纸质出版物和平板电脑类数字出版物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2(09):113-116.
[6]汤锐.谈幼儿读物的特点与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2(3):21-25.
[7]李慧.对幼儿家庭阅读环境现状的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91-94.
[8]高晓妹,周兢.早教阶段亲子共读观念辨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18):49-50.
[9]于冬青.家庭早期阅读教育与幼儿的读写萌发[J].教育理论,2007(3):82-84.
[10]张慧丽.中美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11(02):2-6.
[11]翟晓云.当前幼儿读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市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报,2008(25):119-121.
[12]宋治枫.家园配合促进幼儿早期阅读发展[J].江西教育,2011(Z1):128.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范文5
关键词:早期阅读 视听欣赏 策略 阅读能力
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幼儿启迪智慧、增进感情、培养阅读爱好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实践表明,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幼儿在集体环境中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阅读的快乐,从而更能激发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
我们在认真学习《纲要》内容,领会其精神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早期阅读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受到了幼教界的普遍关注,许多幼儿园教师已加入到了早期阅读的研究中,有的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一名学前工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紧紧围绕本园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对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课题提出的策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自愿地参与学习。所以,我们在简短的导入活动中,适时采用一些方法激发幼儿愉悦、轻松的情绪,使他们进入自然快乐的学习状态。
(一)创设问题情境
如组织中班阅读活动《小猴卖“O”》时教师扮演小猴,幼儿扮演小鸭、小猫、小狗,在小猴的叫卖声中,三个小动物都来买,它们每人手上拿着一张纸,纸上都画了一个小圆圈,设疑:这些小圆圈分别代表什么呢?它们想把圆圈当什么呢?从而激发孩子关注阅读的兴趣。
(二)从故事入手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本性,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揭示课题,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中班阅读活动《搬米》,教师巧妙地将朗朗上口的儿歌编成蚂蚁合力搬米的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幼儿兴趣,又自然进入儿歌的阅读学习。
(三)做个小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开展生动活泼的游戏,是对孩子们学习所产生的神奇魔力。如小班阅读活动《好朋友》,教师带领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孩子们在唱唱跳跳的游戏氛围中,丰富感情、激活记忆,为下一步的阅读活动做了丰厚的铺垫。
二、视听欣赏的策略
早期阅读的主体部分是视听欣赏。我们既要重视视听的欣赏,更要重视对视听欣赏的指导。
(一)“视赏”的指导
幼儿尚未达到凭借书面文字阅读阶段,因此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画面最能吸引孩子,且能使之产生持久兴趣。如何帮助他们看懂这些图画故事,并顺畅地进入读物的阅读中。我们选择的突破口是从儿童读物的图入手,幼儿在看图、说图、读图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看。在幼儿看图的过程中,教师围绕观察目的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如小班阅读活动:《拔萝卜》,教师首先出示挂图,让幼儿逐幅观察画面,在观察第一幅图片时,教师使用这样的导入语:小朋友看一看,画面上有谁?它在干什么?它的表情是怎样的?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再也不是简单地说一下画面主体的名称了,而是仔细地看主体的动作、主体的表情。接着,教师又引导幼儿:“老公公拔不动萝卜,怎么办呢?咱们再看看下幅图片,下幅图片多了谁?老婆婆来干什么了……”随着教师有效地指导,幼儿也自然看懂图意了,并能将故事情节连贯起来。
2.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内容,通过联想,看清画面的内容。例如:中班阅读活动《微笑》,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进行思考:小鸟唱歌、大象卷木头、小兔送信、蜗牛微笑,让它们的好朋友快乐,如果是我们小朋友,会怎样做……教师设置这一疑问,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作品内容,更主要的是吸取作品给予的教益。
3.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内容,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引导幼儿大方地讲述,指导幼儿用规范的语言、恰当的词汇准确地表达图意。如组织小班幼儿的阅读活动《毛毛虫的故事》,刚开始幼儿在自由阅读时只会说:“有一条毛毛虫。”教师先不急于求成,并没有直接教孩子用现成的句子讲述,而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主体的形象、动作、表情,想想它在做什么。在教师耐心的引导下,幼儿对主体的观察、描述就日渐丰富、细致起来。他们逐步会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草地上,有一条绿色的毛毛虫,它爬呀爬,想找一些东西吃。”
(二)听赏指导
对于幼儿来说,用“耳”阅读图书,比起用“眼”阅读图书更为直接。而幼儿模仿能力特别强。电视节目中的广告词,幼儿听几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说出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将阅读活动与听赏紧密结合,在“耳读”的不断感知中为“视读”打下基础。
1.听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例小班阅读活动《谁的主意好》,教师通过自己绘声绘色的朗读,再加上一些动作,很自然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
2.听录音朗读。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听录音中传出的美妙伴奏,进行作品朗读,能充分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
3.听同伴朗读。幼儿天生就好表现,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到集体面前朗读学会的诗歌、故事等文字作品,能调动幼儿听、说的积极性,使幼儿对听赏过的作品内容有更深的印象。
三、字词出现的策略
阅读总是与一定的图形、文字相联系,幼儿在观察阅读时,会对各种文字符号产生好奇与探索欲望,虽然学前儿童无需进行正式的学习和掌握文字符号,但适当地认读一些文字,对他们的自主阅读是有帮助的。因此,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指导。
1.对汉字构成规律的认识。例如:“山”和“水”都是象形字,当幼儿看到图画山的下面写的汉字“山”,图画水的下面写的汉字“水”时,要能自然地将图片与文字联系起来,读出“shan”与“shui”的音节,当看到偏旁是提手旁的“拍”“拉”等汉字时,就能想到是与手部动作相关联的。
2.儿歌中出现的中心字词。所谓的“中心字词”是指儿童读物中的高频字词、常见字词,孩子很容易记住也感兴趣的。例如中班的儿歌《老师的手》中的动词:“画、捏、折”,这些动词很容易帮助幼儿理清儿歌的内容,从而加深对儿歌内容的记忆。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范文6
关键词 幼儿 阅读发展水平 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30-03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成人形象地读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对孩子而言,只要是跟阅读有关的,都可以算阅读。阅读不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的、口语的活动,甚至还是触觉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很有必要,也是很有益处的。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不少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养成阅读行为习惯,发展其阅读能力。但在观察、分析后,发现还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阅读图画书状况不容乐观。教师要么对阅读存在认识偏差,把阅读简单化为“识字”,要么认为阅读就是看图说话,把图画书变成了教学挂图。
2.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一般,他们对画面中有趣的图案感兴趣,但还不能较细致地观察到图书画面上情节,需在老师指导下才观察画面主要人物或动物的变化。
3.家长对于孩子早期阅读的作用和重要性还是认识不足。
二、 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目的
通过以分级阅读为载体,促进小、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从而了解幼儿阅读水平现状及教师、家长对幼儿阅读指导方法与策略的现状,让教师意识到,在关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有的放矢地帮助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阅读的方法,了解阅读的意义,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从中享受阅读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研究对象
铅山县幼儿园小、中班236名幼儿及其家长(其中小班106名、中班130名)。
(三)研究方法
1.问卷法:问卷调查幼儿的阅读兴趣及稳定性,幼儿阅读的动机、态度、知识经验及习惯,阅读能力、技巧和策略,教师的指导策略,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教育基本情况。
2.访谈法:了解幼儿阅读书籍及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3.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观察、记录等方法,收集、整理幼儿阅读行为案例为第一手资料,提高研究的真实性。
三、 调查结果和分析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回收率为91.5%。
被调查幼儿基本情况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以及结果统计分析,大致显现了铅山县幼儿园幼儿阅读发展水平及教育现状,包括幼儿阅读的稳定性、幼儿阅读知识经验及习惯、教师的指导策略和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大部分幼儿阅读的稳定性一般,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幼儿阅读稳定性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每次阅读时间一般能持续5―10分钟,但特别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幼儿在看书时,如有其它幼儿请他一起玩其他游戏时,他们要么立即放下书,选择游戏;要么举棋不定,无心看书,这两个选项分别占39%和39.8%。由此可见,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持久性一般。
(二)从幼儿阅读的知识经验及习惯上看,总体状况基本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幼儿拿到一本书,对书的认识
幼儿看书的方式
从以上图示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幼儿拿到一本书后,一般都能正确的说出封面、封底,并能通过封面区分不同;还有一部分幼儿能说出页码。幼儿最喜欢的看书方式呈“与同伴一起边看边讲(48.3%)――独立看,不讲(24.6%)――与同伴一起看,不讲(23.7%)――独自边看边讲(3.4%)”的方式递减。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最喜欢阅读的书籍种类是童话、故事、儿歌类,比率为77.1%,而其他种类的书籍占的比率则很低。通过对教师的个别访谈和对阅读区的观察发现,图书角里投放的童话、故事、儿歌类的数量较多,而其他类的图书数量较少。由此可见,为孩子投放的图书读物要有多样性,这样才能使孩子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
大部分幼儿看完书后都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把书放回原位,或是主动将书放回原位;但是基本上都不会将书进行归类摆放。这也提示教师,今后要加强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和图书归类的培养。大部分幼儿基本每天都会有固定时间进行阅读,不过几乎都没有借书和购书经历。
(三)从教师的指导策略上看,整体状况较好,幼儿每天阅读的时间,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时间的保障;教师能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并及时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和解决幼儿阅读时遇到困难。
教师每次为幼儿准备最多的阅读书籍种类
幼儿每天阅读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时间和固定的时间保障;组织幼儿阅读最主要的形式是区域活动(阅读区),占了99.6%的比率;教师每次为幼儿准备的最多的阅读书籍的种类还是以童话、故事、儿歌类为主,占了85.6%的比率,综合类是14.4%,智力类和制作类为0,由此可见,整个图书的投放还是比较单一,今后为孩子选购图书读物要注意图书的多样性,从儿童生活到科学知识到认知制作,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情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让人欣慰的是,幼儿阅读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由幼儿自己决定;幼儿在阅读时,教师一般都会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或是及时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和解决幼儿阅读时遇到困难。
教师指导孩子阅读采用方法的顺序
从以上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主要采用方法的顺序是看、听、说、读,(66.9%),有17.4%的教师选择的是听、看、读、说,还有15.7%的教师采用的是看、说、听、读的顺序。她们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最常用的方法是视、听、讲、做相结合法(83.5%),其次是游戏练习法(16.5%)。
(四)从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教育基本情况上看,整体情况较好,家中孩子的主要抚养者是母亲;家长每天工作之余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陪孩子游戏、看书”,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父母学历的总体情况良好,不过高学历的家长偏少,成“中专――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逐渐递减的趋势。家中孩子的主要抚养者为母亲,占的比率高达70.3%,父亲和祖父辈的比率分别为17.8%和15.3%,由此可见母亲在家庭里仍然扮演着和孩子在一起游戏、活动的主要角色,同时也说明母亲在陪伴孩子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坚持性与支持性。
从家中的阅读环境来看,正在考虑为孩子布置一个相对舒适阅读空间的家长还是占大多数,占了37.7%,而且让人庆幸的是,“已经为孩子布置了一个阅读角”的家庭比率比较大,占了28%;“为孩子专门准备了一间书房”也有15.7%的家庭,只有18.6%的家庭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阅读空间。由此可见,大部分家长已经初步开始认识到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了。并且家长每天工作之余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陪孩子游戏、看书”,占到了65.3%的比率,可见,当今家庭普遍对孩子都比较关注。
在调查中还发现,家长对书籍的喜好、选择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喜好、选择。家长喜爱的书籍类型与孩子爱的书籍类型基本一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父母的地位、影响是不可代替的。因此,家长必须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以此来施与孩子正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多角度地选择有益孩子成长的图书。
数据结果显示,“有时会陪孩子阅读的家长”和“只要孩子阅读就会去陪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分别占到了44%和43.6%的比率,这说明当孩子有阅读动机或愿望时,大多数家长会不同程度地允许或支持孩子的看书行为。在调查中发现,这和家长的学历成正相关,学历高的家长,往往会尽量满足孩子阅读的要求。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教师的早期阅读教育培训
教师在关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为没有喜欢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成人,也就绝不会有成功的儿童阅读者。因此,要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首先要对基层的教师进行操作性和应用性的培训。
(二)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由被动看书变为主动看书
1.家园共育,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直接影响到幼儿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环境的创设包括阅读角的创设和阅读氛围的营造等。
(1)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独立、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地方,放置一张书桌或软垫,铺一块地毯,放上一些舒适、美观的靠垫,开辟一个阅读角。幼儿可以惬意地选择一本自己喜欢阅读的图书,以自己喜欢的姿势美美地享受,这样幼儿就有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能较好地专注于书,不受其它事物干扰。
(2)有研究表明,成人的阅读行动的模式对幼儿阅读的影响很大。空闲时间经常浏览报刊杂志的父母更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的确,幼儿的一些行为及一些知识的获得与完善,常是通过模仿实现的。所以,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必须每天坚持在家读书报,以此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其次,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书,使孩子感受到看书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对书产生好感,激发阅读愿望。
2.选购合适的图书,进行合理的投放
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这就决定了幼儿的读物以画面为主。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应选择一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背景不过分复杂的一页单幅图书,比如: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系列,《小熊宝宝绘本》系列等。
中班幼儿的读物,可选故事内容具有启发性的图书。内容健康向上,人物善恶分明的动物故事,特别受中班幼儿欢迎。画面的要求是生动活泼,主客体分明,背景不过分复杂。比如:《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小兔汤姆成长故事》系列等。
大班幼儿则喜欢较长的情节复杂的故事,内容要富有想象力、创造性,他们已具备探究心理,爱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可选一些知识类故事,满足他们的探究心理,利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系列,《庆子绘本》系列,《神奇的校车》系列等等。
要想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之一是还得适时适量地更换图书,给孩子的读书增添新的内容,在更换时,可以结合原有的图书补充供给,以便孩子能够迁移学习内容,培养预期阅读能力,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使孩子的学习更有条理。并且阅读材料要分类存放,孩子可一目了然地进行选择,培养幼儿物归原处、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3.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走一走、看一看
要想让孩子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成人还应时常和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走一走。在书的海洋中,让他们抚摸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书籍,翻阅那精美生动的画面,感受那如痴如醉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愉悦。时常沉浸于这种书香氛围,不但有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能更好地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陶冶身心。多带孩子上图书馆,图书馆内的资料丰富,阅读的气氛浓,孩子看到更多的人在一起安静读书的场面,更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教会孩子借阅图书、查找资料,让孩子知道喜欢的书籍和所需的资料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还可以满足孩子日益扩大的阅读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桂芹.幼儿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3]李云翔.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指导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