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1

关键词:图形设计;创新思维;教学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33-01

何谓图形?正如著名的设计理论家尹定邦所言,图形是“人为的创造的图像”,因图而成形。图形可以透过自身的视觉组成因素,向人们传递着某种讯息。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图形是个人设计思维的一种直观化呈现,可以体现出深蕴于其中的理念与寓意。通过说明性的图画形象,设计者的思维动向得以形成可感知的视觉载体,继而调动起受众心理层面的感性认知。这样一来,设计师与受众之间便达成了思维上的交流,而连接这种心灵沟通的“桥梁”,正是图画形象。时代在不断变迭,创新是社会前进的温泉,设计也需要创新思维的灌注。于是,图形创意成为评判现代设计师的基本考核点之一。是否具备图形创新能力,换言之,是否掌握了图形创意思维方法,成为设计学专业学生所必须重视的焦点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艺术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艺术设计教育也逐渐走上了正轨。然而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往往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只重设计结果的训练而忽视了设计过程的培养。设计过程是一种思维创造的过程,如若淡化这一过程,那么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将急速退化。为了增强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形创意思维能力。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思路,以期使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的学生能真正掌握图形创意思维方法,促成个人设计能力的飞跃。

一、多种思维方法并举,训练多重创新能力

若想要获得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独创性的创意作品,设计师本人应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众所周知,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设计师正是通过思维来设计自然、创造自然。而要想凸显设计作品的独一无二性,就必须规避陈旧范式的约束,发挥设计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旦设计者掌握了多元化的思维方法,他的设计思维空间便开阔起来,更有益于图形创意思维的发扬。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多元思维方法的训练,而不拘泥于某一种定向思维的束缚。唯有如此,艺术设计教学方能打破传统思维的藩篱,让学生置身于无拘无束的设计创意空间。

一般来说,创意图形的思维方法包括四种,分别是常规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转移思维。常规思维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提倡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推广思维深度,例如由蜡烛延伸到教师、由水引申到生命等等;而发散思维的空间则更加多方向、多角度一点,主要立足于寻求“异”的方面,寻求与原先事物有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的新形象;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将思维逻辑顺序颠倒,反其道而行之。这种逆向的思维方式将有可能破除传统思维路径的局限性,并触发创意作品中的感染因素,达到与受众思维相共鸣的目标;转移思维针对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由原事物出发而构建出相似的、全新的视觉形象。可以说,这四种思维方法都是设计师所必须了解、掌握的专业领域,有助于帮助设计者打开思维视野,进行自由地、创新性地图形艺术创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均衡各种思维方法训练的比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领悟到思维方法的涵义。

二、找准思维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延伸思维走向

图形创意虽然是自由的艺术创作行为,但并非是漫无目的、信手拈来的。在进行图形创意时,我们还需要找准思维切入点,继而有的放矢地延展自己的思维走向。思维切入点是图形创意思维的“基点”,关系到设计作品与受众的共鸣程度、决定着思维方法是否能顺利地融入到设计流程中。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知晓思维切入点的重要性,并自行地找寻图形创意的思维出发点。当然,图形创意的思维切入点也应当是多样化的,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切入,也可以从表象到内涵的角度切入,其角度不一而足。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多在生活中汲取经验和灵感,创新性地审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当把这些感性经验投放到艺术设计中时,必然能够找寻到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思维切入点。

三、重视想象与联想,挖掘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艺术创作不可缺少联想与想象,作为艺术创作形式中的一种,图形创意自然也不可缺失联想与想象。可以说,联想与想象是图形创意思维的主要内容,是推动思维方法不断灵活化的“翅膀”。无论是由此及彼式地联想,还是自由无疆的想象,都是设计师创意思维的集中体现。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互勾连的。设计师要捕捉到事物之间“脐带”般的关联性,转而用创意化的图形来呈现这种连接性。艺术设计教育需要重视图形想象训练和联想训练,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通过新的配合来创造出新的图像。缺乏联想与想象的图形设计,犹如一潭“死水”般毫无生气。只有在设计中加入了联想与想象,作品才能够凸显自身的艺术魅力,受众也才能给从中获得体验式的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1]尹青.“个人的存在”――谈艺术设计教育中图形思维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6(11)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基金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编号:16000Z115)

创新思维是一项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学生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合理、协调、有序理有关信息,以产生积极效果的过程.学生数学创新思维是指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及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学生个人的学习及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要求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由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创新型教学新体系来保证,这就需要精心寻找、设计、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不能循规蹈矩,必须构思和确立一种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创新型”教学教育新体系.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原则,尤其要掌握好教学中问题的坡度和提问方法,还要注意所设计题目的一题多解或分类讨论等题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地引起学生争论,激起学生达到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的全过程.思维的结果并非是最重要的,因为正确的结果往往是含有正确思维的过程,但是正确的结果并不一定等于思维的正确.

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一)以问题情境引领思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恰当地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给学生讲结论,而忽视产生结论的过程,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是一种以模仿为主的教学,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更应当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发生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知识发生过程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创新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自主探索中激发思维

所谓自主探索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独立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在关键处引导学生一下,难点处拉学生一把.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素材、指明自主探索的方向,诱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主思考、质疑、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探讨交流中碰撞思维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原有认知水平不同,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因此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就不完全一样.那么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互相启发,可以达到共同进步.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学生发言,接受不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与评价,有利于开阔思路,启迪思维.运用不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名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过程,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变式训练中发展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是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心理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都会按常规思维去发现解决问题,但有时思维定式等方面的原因会成为妨碍创造性认识、解决问题的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应大胆求异,力求突破思维定式.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接思维.提倡让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和新颖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常用的方法有一题多解,一题多议,一题多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以各种观点去分析思考.通过相关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数学关系、定理的认识会进一步加深,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五)解题中进行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对自我解题思路的冷静分析,对解题结果的重新审核.在数学解题中采用批判性思维就能够不断对解题的思路及结果进行完善,不断找到新方法、新思路.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学生对自己解题思路的审核,而且能够科学分析教师教学的行为,打破唯书唯师论,学生经过自己对问题或者解题思路进行系统的考量,更能够进一步地接受所学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有不少机会进行批判性思维锻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出一些改错题或判断题等题型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结语

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数学教学之中,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为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数学教师要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万建军,张同斌.大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9):135-137.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3

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意识和心理条件,创新能力又是创新精神最终的目标,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方面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教师要切实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改变过去课堂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授场所的局面,把课堂视为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这样,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的工作中才能时刻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考虑要点,多途径、多领域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渗透;另一方面,要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创新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某些传统意识和传统行为的否定,而这种否定的意识和行为在压抑紧张的氛围下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可以更自由地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最终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建立一个有利的心理氛围。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过程,在思维领域有了创新,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途径入手。

1.重视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是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很难有创新火花的出现,创新行为的出现必须要建立在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上。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

2.注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一种讲求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一题多解类的练习题,通过解题过程的训练逐渐拓展思维范围,为创新思维的产生提供思维条件。

3.注重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本质上也是一种求异思维,但它与发散性思维存在一些思维途径上的区别,逆向思维主要是从相反方向解决问题,以结论推出条件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逆向思维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关于遗传学,我们常常遇见这样的习题:父亲正常,母亲患多指头症,但他们生下的孩子却是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患者,如果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孩子,同时患这两种疾病的概率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传统的方式往往是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分别计算两种疾病的子病概率,然后将结果相乘。而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子代患一种疾病的概率、子代正常的概率入手进行计算,然后再逆推出患两种疾病的概率。通过这种逆向思维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遗传定律,使得整个解题的过程得到简化和优化。

三、创新学习方法的传授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创新精神且产生了一定的创新思维基础上,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创新学习方法。传统学习方式虽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欠缺,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入手,创新学习的方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受到外界既定认识的影响较少,从而更加容易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因此,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2.分组讨论法。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利用他人的思维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学习小组的整体思维水平,从而为创新的形成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开展一些分组讨论学习活动,逐渐培养学生分组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4

关键词: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小学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创新意识表现为:对新颖的信息、情景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小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小学数学中和现实生活中的比较新颖的问题。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和训练,在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中提高能力和基本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鼓励参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当“主角”,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一些创新的新路子,一些不完整但却显露可贵苗头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问题与想发,质疑是求异的开始,是探索真理的火花,教师一定要抓时机,给予保护,给予鼓励,决不能因为问题新奇或意外,而给予训斥或置之不理。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包含着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体现对问题经过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设置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1.培养问题求解意识与问题分析意识。 勤读书,多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多角度分析、判断;运用集体和小组的讨论,寻求多方面的考虑;培养求知欲和败不馁的勇气与毅力。

2.培养创新设计、解题的意识。提倡学习中的民主、容忍异议;肯定身边别人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从创新设计和解题中再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创新教学模式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改革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吸收新知识和运用新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猜测的思维习惯。观察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对观察的现象进行适当的信息分析,也容易触发对一般结论的猜测。对深层次关系的预感,这是一种可贵的创新素质。因此,教学中我们对此特别重视。我们要求学生大胆预测,再引导学生作特殊化的观察,印证自己的猜想。另一方面,观察也可以发现错误,观察错误又可能发现其合理因素,并由此可以找到修正错误的方法途径。

2.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集中表现。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3.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与联系思维的能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题型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引入开放题,培养思维的开放性。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的参与下解决的,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小学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小学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形式。

5.鼓励设问解疑,培养创新能力。大胆设问,勇于解疑是有所创造的前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设问,让学生自己发问,自然地构成了循序渐进的问题链。

6.善于联想类比,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恰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联想类比。经旧换新,这对于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起到启迪、开拓的作用。

7.注意情商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情商是一种控制情绪的能力,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要完成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借助于情感、意志等良好的情商做中介。信心、决心、忍耐力、毅力、责任感等方面的因素对学习的动机、方法和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四、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学生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训练。在教给学生一般的思维方法的同时,注意寻找各种思维训练的序列,使思维训练循序渐进,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我们在各种教学中很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由于单纯传授某种解题技巧而造成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毛病。长此以往,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运算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国,坚持小学数学教学的时代性与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创新思维 教学观念 问题情境 引导

创新思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思维形式,是对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所产生的不同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逐步形成的,学校教育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立足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不断积累,形成小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针对小学生来说,创新思维并不是要求他们进行发明创造,针对同一个习题,小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突破思维定势,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就是一种创新。针对同一种知识,能够找出巧妙的记忆方法,不去死记硬背也是一种创新。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发表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需求,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缺乏能动性。这种教学形式不利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照搬课本的教学模式,拓宽课堂教学内容的范围。同时根据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把数学教学和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深入探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共同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单一的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不同的学生所采取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在课堂教育当中,教师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多对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多关心和爱护学生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来到学校进行学习的时间不长,离开了家长不能很快适应学习的生活。在学校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最多,也成了他们所信赖的人。教师在平时要多关心和帮助小学生,帮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只有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他们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才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的态度和情绪对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表情,严谨的态度,赞许的目光都会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迸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关心、爱护学生,并充分信任学生。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要给予鼓励。教师的肯定是促使小学生不断创新的动力。

三、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利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好问题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问题的设置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索,把对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身的 。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注意问题设置的合理性。设置的问题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并且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逐步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采用语言、设备、活动等各种手段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并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丰富学生的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要求不受束缚,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采用多种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

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逆向思维法,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是一种由果探因的思维方法,从结果去推导出问题的原因。使用逆向思维方法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些习题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方法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如果采用逆向思维法就会更加容易。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教给学生纵横联系法对问题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要求学生把所遇到的问题和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从中找的答案的一种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对学生思维的拓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6

关键词:广告设计;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高校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上岗位与专业之间的对接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个时期对创新思维人才的需求绝不低于任何一个时期,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以灌输、填鸭式教学为主,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就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展开相关探析,以期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为我国的广告设计事业做贡献。

一、创新性思维概述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复杂精神活动,创新性思维是指打破固有思维,在陈旧思维基础上对对象进行创新思考,从而取得富有创造性的意见或方案的思维模式。创新性思维第一在“创”字,体现其独创性,创新思维不受传统惯性禁锢,思维超常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观点,敢怀疑、爱挑剔;创新思维第二在“新”字,体现其求异性,创新思维标新立异,出奇制胜,出奇制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在解题时,谋求多重解法;创新思维第三在联想性,在面对某一情境时,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这实质上是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思维的连贯性和发散性;[1]创新思维第四在灵活性,思维突破定向的、系统的模式的束缚,学生在思考问题,制作设计时,不拘泥于书本所学的、老师所教的,遇到具体问题灵活多变,活学活用活化;创新思维第五在综合性,学生的思维调节能在诸多的信息中进行概括、整理,把抽象内容具体化,繁杂内容简单化。

二、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方法

1、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人们全面深入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能力越强,所获得的信息越多,由此而产生的想法也会越多,人的观察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可以在后天的训练中得到提高,这个例子很简单,就比如大家在玩找茬游戏时,刚开始会很难看出差别,玩多了之后,就很容易找到不同点,这就是在大量的观察力锻炼后的结果,因此高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让学生设计同一款香水的广告时,让学生从这瓶香水的不同角度分别进行设计,通过这瓶香水,学生可以从香水的香型方面进行广告设计,也可以从其香水容器造型上进行设计,可以从企业文化、受众群体、原料提取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这款香水的广告设计,教师在收集的设计稿中,优选出最具创造性思维的设计稿,并计入学期末的成绩评定中,来鼓励学生多多观察,多多思考。2、训练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能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绪,让学生在碰到问题时能迅速反应,并且其作出的反应都具有创造性,为了训练高校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应该运用创新型的教学策略,灵活展现课堂内容,例如,以一个小小的曲别针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2]记得在1987年我国在广西南宁市召开过一个“创造学会”的学术研讨会,当时在研讨会中讨论了曲别针的用途,如果进行发散思维的考量,一枚小小的曲别针将会有几千几万种用途,我们也可以以此种类似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从物体的各个方面展开思考,就像一枚小小的曲别针一样,得到成千上万的用法,以期得到独具风格的点子。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涉猎广泛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为发散性思维打好基础。3、注入情感因素人有情感,如果可以将情感注入到设计中,那么设计就会充满生命力,当前大部分学生的设计都采取客观、理性、保守的设计方法,但是,不管是天马行空的、还是中规中矩的,都是设计者思维的体现,都包含设计者的感性思维和情感体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能够将情感融洽的注入到设计中,而不是牵强附会,例如,SONY相机的广告设计,外形是一个多层蛋糕,上面贴满了五颜六色的照片,意指摄下生命的足迹,从呱呱坠地到暮年光景,SONY相机使你的生命历程永不随岁月而消逝,这种设计体现出了相机的功能本质,也抓住了人们想要留住青春年华的心理。

三、结语

高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思维壁垒,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广告设计水平,为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好铺垫,为广告设计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锦莲.“解析与重构”的创新思维培养——广告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探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