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政策法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政策法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政策法规

数字经济政策法规范文1

关键词:信息时代;公共传播;公益广告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讯息的高效传播增强了广告的影响力,其中公益广告作为公共传播的重要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公益广告能够快速发展,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实现了本质上的转型。在信息时代下,传播方式已经由组织传播转向了大众传播、政治传播以及公共传播等。公益广告体现了公共传播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公共传播的内容和目的,是公共传播重要的表达形式。本文对信息时代下公共传播和公益广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信息时代下的公共传播和公益广告

依托于当今的信息技术,我们能够迅捷地接收到各种信息。信息传播的目的,不仅仅是广泛、连续地发出并使受众接收到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的传播,影响和改变受众的行为。公共传播正是这样的一种传播,其目的是通过说服受众,使之产生有益于社会和自身的良好行为,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更多的是以公共利益为思考和行为的原点,依靠群体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与公益传播相比,公共传播的概念范围更大,几乎包含了所有政治性、经济性等因素,以达到让公众广泛了解社会传播消息的目的。除了内容之外,公共传播还是一种传播方法,是一种有公众参与的传播。

从实质上讲,公益广告是公共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指的是维护公众利益、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对于公共传播而言,公益广告展现出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通过生动的表达形式,直观地体现了传播内容,提高了关注力,增强了受众的认知印象。主要涉及:政策法规、经济信息、生态保护、慈善捐助,减少人们因不良行为习惯或者社会弊病而造成的损失和浪费等若干方面。

公共传播和公益广告的整体性日益显著,并展露出新的特点。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及时分享到当下的社会焦点。政府和媒体对社会事件反应及态度做到了即时传播,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引领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互联网为公共传播提供了一个即时有效的传播环境,其即时性、广泛性是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同时”“共同”“区域一致”成为了群体成员的行为可能,这是信息时代下公共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其次,我们能够通过终端媒体,交互性地对公共信息进行分享、评价、表达、反馈,增进了个体、群体之间的沟通,体现了“公众的”“公共的”“公开的”“公共事务的”,以及“社会服务的”意义上的“公共性”。在信息的公共空间中,共同影响主题信息意图的进展,从而为公共传播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环境。公益广告正是在这样的传播基础上,得到有力发展。二者的整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公益传播。

2 公共传播下公益广告的基本内容

公益广告时刻关注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也非常广泛,主要涉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道德以及公众关注的社会话题等,这些都可以是公益广告公共传播的内容。公共传播下公益广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国家政治经济内容。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宣传中,充分体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民族安定团结,树立政府形象等内容,如政策法规、经济信息、军事实力、对外政策等。同时,还包括了引导公民维护公共利益的内容,如计划生育、义务参军以及遵纪守法等。第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公益广告而言,生态保护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人类日常生活的环境已经变得恶化,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常见的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有大气污染、能源利用、资源保护、动物保护等,呼吁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第三,慈善赞助内容。慈善赞助内容的公益广告体现了救弱扶贫、破难救灾等。其中主要表现为救助弱势群体、关注受灾地区、平等对待特殊群体以及赞助希望工程等。[1]

3 信息时代下公益广告的作用

3.1 社会教育

公益广告的公共传播,有显著的社会教育功能,有传递正能量、倡导社会价值取向、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教育内容主要包含政策普及、法制教育、伦理教育以及常识教育等方面。在政策普及和法制教育方面,是让人们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政策及依法做出的约束。例如,教育人们要遵纪守法、抵制腐败、依法纳税等。公益广告的伦理教育,倡导了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应该遵循着一定的相处规律和原则,如在公益广告中就会传播一些诚实守信、抵制暴力、尊敬父母等方面的内容;常识教育的内容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生活方面的基本常识,如健康营养、保护环境以及节约资源等。通过这些公益广告的公共传播,能够给公众提供良好的社会教育。[2]

3.2 舆论引导

公共传播的根本目的就是舆论引导。通过一定的形式向公众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而影响公众的行为。和商业广告不同,公益广告以公共利益为基础,以正确的舆论为引导,以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效果来体现其价值。在人们接受和欣赏公益广告的同时,公益广告就起到了价值取向引导和道德引导的作用,深入渗透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中,进而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我国公益广告在国家政策法规、社会价值观、社会突发事件,如抵抗病毒、抗洪救灾等方面,其舆论引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 公益广告公共传播的实际需求

公益广告需要公共传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在一个公开的、平等的、公平的环境中相互影响、了解、沟通。公共意识影响下的受众之间的互动是必然的,人们需要能够及时分享信息、分享喜悦的空间。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公共意识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沟通环境,可以通过丰富的多感官体验的方式传播公益主题,迅速有效地形成共同意志,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

公益广告能够通过公共传播发挥最大价值。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受众不仅是公益广告的传播对象,也是公益实施的主体。从本质上讲,公益传播是公益主题的发出者和受众之间进行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公益广告的公共传播,其目的是使受众主动参加公益主题活动、研究公益主题信息,并且主动实施和反馈,进而主动传播。就公益广告而言,如果对受众的影响度越深,那么受众的反应和参与度越高。因此,公益广告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要发挥公共传播的优势,提高受众的参与度,使受众由被动变成主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公共传播环境。

5 公益广告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起步较晚,规范的运营机制和程序尚未形成。但是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讲,公益传播的意义巨大,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国家的安全保障。户外媒体、印刷媒体、影视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等等,其的公益广告的数量和频率正在逐步上升。特别是广播电视系统,使公益广告实现了最广泛传播。

公益广告作为公共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与其他的广告形式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不仅包括内容上的,最重要的是运行程序上的。我国的公益广告基本上都是由政府和媒体进行参与实现的。媒体对公益广告的制作、传播,也会不自觉地表现出随意和分散的状态,甚至成为赞助企业的公关工具,其公益的单纯性受到质疑。正确运用商业力量服务社会公益目标,需要在政府层面加强与此相关的政策引导、运行监管、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系统建设。

公益广告的质量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专业机构的创制能力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公益广告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优秀设计机构数量少,在设备硬件、制作团队、运营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社会广泛的需求。另外,公益广告题材单一,资金匮乏以及企业的公益意识不强,都是制约公益广告发展的关键因素。

6 信息时代下公益广告的发展优势

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为公益广告的公共传播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公益广告传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适应环境的发展,提高公益广告的传播效力。

首先,信息技术为公益广告提供了广泛迅捷的传播途径。在传统的媒体时代,公益广告的受众是单向、被动地接收信息。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公益广告能够通过网络非线性的传播方式进行快速扩散,并且受众有更多交互反馈的机会和权利。QQ、微信以及微博等技术平台的建立,其点击量和转发量为公益广告的公共传播开辟了良好的路径。

其次,数字时代背景下,交互式传播促进了公益广告的公共传播效率。数字时代下的信息传播非常重视受众的交互体验。通过交互引导,公众可以评价讨论、查看数据、参与活动、主动传播等等,加强了公益广告和受众的互动性,加快了公益广告的传播速度,提高了公益广告对受众的影响程度。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能够对相关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获取相关的反馈,预测传播效果等,提高了公益广告的传播效力。[3]

7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公共传播与公益广告体现了内容方法与形式表达的有机结合,不断地适应着新的传播环境。公共传播与公益广告的健康发展,要以公众利益为基础,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在公益传播中的作用,注重与公众交流的意见和反馈,建立建全长效的运营机制,使之充满活力,充分发挥其利国利民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应春,彭小球.公益广告传播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J].文学教育(下),2015(01):74-75.

[2] 周果.公益广告的重量[J].新闻前哨,2012(09):108-111.

数字经济政策法规范文2

自文化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以来,深圳文化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十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提高到6.1%,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82亿元,占全市GDP的6.7%。2007年达到460.05亿元,占全市GDP的6.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

自“十五”中后期开始,深圳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文化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创新气氛日益浓厚,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热点、亮点,文化产业集聚辐射功能显著增强。

发展中的深圳文化产业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深圳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相关层为主体,核心层和层为新兴增长点的产业结构体系。

2006年,全市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6%。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层产业增加值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6%;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相关层产业增加值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8%。核心层的增长速度快于层和相关层。

其次,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兴产业门类发展潜力较强。

文化产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文化产品制造和销售、出版和版权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三大传统优势行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撑力量。

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发展迅速,逐步显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动漫游戏行业营业收入已超过10亿元,经营动漫游戏类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游戏经营企业10余家,另有复合经营类别的企业约40余家。深圳已是中国的设计重镇和现代设计的核心城市之一。

第三,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园区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土地等资源紧的特殊市情使深圳的文化产业呈现集群发展的模式,不仅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与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也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如田面设计之都、怡景动漫基地、华侨城的LOFT创意园区、南山动漫产业园、F518创意产业园、蛇口创意文化产业园等,并充分发挥了区域文化产业增长极的带动作用。

第四,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等国际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的建立,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文博会在深圳的创立和举办,不仅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搭建起一个高起点、高规格的展示、交易、信息平台,而且使大量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人才在深圳汇聚,有力推动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五,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基本形成,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

由于深圳市场经济发育较早,不少民营企业和个人将文化产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良好的民营文化企业。由于毗邻香港,港资投入深圳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大。目前,深圳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基本形成,呈现出国家、集体、股份制、民营、个体及中外合作、深港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

目前,深圳人均GDP已率先突破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大城市名列前茅。从1990年到2006年,深圳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从140.8元上升到500元左右。2007年,全市文化办公、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2.5和2.0倍,显示出强劲的文化消费能力。

第六,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初步确立,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03年,深圳市被中央确立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制定了《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成立了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专门负责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的经济政策,以及提供协调、管理、行业指导和相关的公共服务。经过着力培育和发展,深圳市文化市场体系及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演出、娱乐、出版、图书、广告等各类文化市场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形成一批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批发市场。

此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相关法规、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深圳先后完成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和《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的编制工作,制定了《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设立并运作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式下,深圳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比照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的标准,全面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以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和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园区基地、重点项目、知名品牌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12351”战略的目标,即到2010年重点建成10个文化产业创意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培育20个文化产品和服务知名品牌,扶植30个在国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和重点企业,建成50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培养或引进100名文化产业领域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同时,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20%左右,文化服务业对文化产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的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城市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文化名城。

落实到具体方面,首先要重点实施六大发展战略:

创新引领战略。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强化自主创新,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培育高端创意产业,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殖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管理网络化、文化事业信息化、文化产业市场化。

产业集聚战略。新建园区和鼓励旧工业区、旧村和旧城区改造建设成文化产业园区相结合,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相结合,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推动创建创意产业孵化器,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集群,实现集约化发展。

项目拉动战略。以重点文化项目为支撑,引进和发展有利于完善产业链的关键项目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好的产业项目,鼓励国内、国际知名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中介组织和研究培训机构把地区总部、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设在深圳。

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利用深圳在设计领域和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促进创意设计与制造业、服务业的链接,培育一批具有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及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

外向发展战略。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加强与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构筑文化产业发展大平台,增强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支持和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提高深圳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人才支撑战略。加大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创建文化产业人才交流的国际化平台,提高人才素质和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人才流动、引进、培养、使用、分配和服务机制,造就一支适应深圳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文化创意创作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队伍。

其次,大力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大众传媒、现代印刷、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文化产业和高端服务业。认真梳理和扶持现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引进一批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培育和发展一批文化产业的龙头品牌企业,对文化产业的龙头、品牌企业和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

在大力的战略支持之下,还要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加强与香港文化产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香港的资金、影视制作、人才、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实行互补性发展,努力实现互惠双赢。推进深港文博会合作,充分利用香港国际辐射范围广、中介机构力量强大的优势,推动文博会再上新台阶。积极探索珠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合作机制,依托珠三角区域的广阔市场和资源空间,努力实现深圳与珠三角区域的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严格、科学地组织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评选、认定、授牌和命名工作,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管理。落实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有关政策,加大力度鼓励文化产业项目进驻“三旧”改造类园区。加强对园区和基地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相应办法或政策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园区和基地健康发展。

此外,还要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尽快出台专项配套政策,全力落实相关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全面启动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运作,创新资金管理模式,重点体现扶持创意及其成果的产业化等。结合全市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的行业规划,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数字经济政策法规范文3

一、医院全面预算的概念及其内容

医院全面预算,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事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运营目标,编制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反映医院全部运营活动的各项目标及其资源配置的数量和金额等,是对单位及其内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的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单位的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它既是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医院运营活动的依据。医院全面预算包括运营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等。全面预算的内容很多,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预算整体,互为条件,互为依存,缺一不可。

二、 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促使医院领导既关注当前的效益,又重视远期的效益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使医院的领导在编制预算前,就要进行周密权衡,目标太高,完不成任务,挫伤员工积极性;目标太低,医院没发展。院领导不仅要通过经济指标的增减来了解医院的发展变化,更要分析引起这些指标增减的原因、经历的过程以及对医院未来的影响。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和管理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编制全面预算时,许多潜在的、领导不曾重视的问题提前摆在眼前,及时合理地调整工作流程,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增加可行性分析的范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能达到防患于未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这是医院领导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降低医院成本、深化成本核算具有促进作用,可最终将实惠落实到患者手中

医院的成本管理是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预算管理实行中,深化了医院的成本核算,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实力。医院可加强项目投入的可行性研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通过招标采购,降低药品和各种材料的成本;可运用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缩短病人住院天数,降低住院病人费用。

(四)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提升财务实力,降低医院经营风险

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环境中,财务实力是影响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之一。 医院有效资产的规模、结构以及使用效益、盈利能力如何,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对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有效数据的分析,及时调整医院经营策略,达到降低医院经营风险的目的。

三、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的基础条件

(一)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院上下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首先,只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才能将全面预算管理付诸实施;其次,要求院领导将这一管理理念辐射和渗透到全院各部门,由上及下,由点到面达成一种共识,将这项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做。

(二)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就要减少主观臆断,医院所有部门都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一方面各部门作为预算执行层,必须努力地完成预算指标,这样预算管理的效益才能显现;另一方面,预算的编制过程及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都涉及大量的医疗市场信息和医院各诊疗过程的信息,没有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通畅的内部信息反馈网络,预算管理必然难以实施。

(三)全面预算管理要求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

预算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计财处在整个预算管理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预算的财务人员除了精通本身业务以外,还必须了解诊疗程序以及与诊疗业务相关的各种管理知识。同时,各基层科室领导除了对自身的医疗业务非常精通外,还必须有经济头脑。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要求他们熟悉自身业务,而且还需要他们互相学习,成为一种复合型人才。

四、医院全面预算的编制原则

(一)收支统管的原则。医院应根据医疗市场的需求、病源和医院的现有条件制定比较合乎实际的全面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的编制要以收入预算为基础,所有支出全部列入预算。

(二)统筹兼顾的原则。预算的编制就是要用全局的、长远的眼光合理安排和统筹调度。既要吃饭,又要建设,还要有所积累。

(三)积极稳妥的原则。收入预算既要实事求是,又要留有余地,支出预算要打紧,不能做赤字预算。

(四)依法理财的原则。医院全面预算的编制必须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尤其是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财务会计、政策法规制度等。

五、编制医院全面预算的程序和方法

编制预算前首先要了解医院的家底。对内要了解医院的人员编制、财产分布、使用情况等。对外要准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市民医疗消费需求,以及同行业相关信息,并对历年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以便做好经费的预算和项目论证工作。

在一个预算年度内,医院预算总体上采用 “两上两下” 的编制、执行过程。首先医院领导根据长期规划和短期运营目标提出医院在预算期内的总目标,计划财务处将总目标具体化并进行合理分解,层层落实到各科室,科室结合历年经营状况、人员结构、设备投入情况和技术水平,分解落实收入目标。其次根据收入来配比它的药品、器械、材料消耗等公用经费支出。各部门编制好预算上报计财处。医院计财处以各部门预算为基础,编制医院全面预算,经院长和总会计师批准后报卫生、财政主管部门。这是“一上”。财政部门经审核下达包括财政补助在内的预算控制数,这就是“一下”。年末,医院根据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结合医院及市场的变化情况,重新编制“二上”预算,(编制的过程和“一上”预算相同),财政部门经本级人代会批准,预算计划二次下达,这就是“二下”,成为医院预算执行的依据。

数字经济政策法规范文4

国家战略贸易政策实质是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主体和利益主体由企业扩展到国家,将企业竞争力提升到国家竞争力,将企业竞争策略上升到国家经济政策,借助政府的力量和国家公共财力来应对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效应。根据Brander&Spencer的战略性出口贸易政策,这种“增进本国福利”的主要来源是它把寡头行业利润从外国企业转移到本国企业,即贸易政策的利润转移效应(Profit-ShiftingEffects)。

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借鉴和运用战略贸易政策。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对战略贸易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误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原发性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战略贸易政策形成的基础和定位的基点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发达国家,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是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的主要方式。因此,发达国家的战略贸易政策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适用。以下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战略贸易政策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

一、国家战略贸易政策的导向

发达国家的战略贸易政策导向是:通过国家支持和政府介入,综合运用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帮助企业率先进入和开发新产业,构筑先发优势和规模经济,通过成本领先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扼杀潜在的和成长中的竞争对手,形成国家资助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优势,借助国家竞争力确立本国大企业在新兴产业开发方面的国际领先和主导地位,抢占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制高点。例如,美国自90年代初就开始制定和推出“国家出口发展战略”,其内容包括财政和金融措施、产业部门支持、特定市场准入、技术性支持等各个方面,而确定为优先支持的领域均为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目的正如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所说:“是保持美国在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领导地位”。

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战略贸易政策导向是: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空心化”战略(研发机构在本国,生产向海外劳动力价廉的地区转移)带来的有利发展机遇,通过政府介入和国家财政支持,形成最有利于国际加工业集聚和发展的战略“凹地”,吸引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流入“凹地”,融入高新技术产业链中劳动密集度相对较高的环节,通过国际化生产的外溢效应,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分享当代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扩散效应。

这种政策目标的确定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新产业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不对称竞争”的地位:由于缺乏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产业发展主要沿袭产业技术梯度转移的模式,技术发展也是以跟踪、引进、模仿为主,无论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还是在新产业开发研究领域都滞后于发达国家十几年到几十年,本国独立完整的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体系尚未形成。在这种非对称竞争的情况下,即使发展中国家仿效发达国家资助本国企业进行R&D投资,也很难从创新能力和新产业开发能力上击败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因此,只能将战略贸易政策的目标定位由“竞争”转向“合作”,借助跨国公司的力量,进入全球配套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在高新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往的国际经验证明:大量引进国际资本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最迅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为例实证分析:据外经贸部统计,200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98.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9%,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76%攀升到80.51%.这说明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开发能力相当薄弱,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而且从其增长轨迹看,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平均增幅的发展态势。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6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高于全国平均出口增幅18.6个百分点,在全国新增出口总量中,高新技术产品占55.5%.如果离开“外资”,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足现有规模的1/5而技术贸易逆差将高达500亿美元。从企业的创新能力来看,据外经贸部调查统计,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的专利数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申请数的2/3以上。再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构成分析,2001年,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约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90%,而这类产品绝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由此可见,我国的战略贸易政策导向(尤其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只能是“合作”。经济的“融合度”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度”,只有不断提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才能逐步缩小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战略贸易政策的实施

从发达国家情况分析,在生产力诸要素构成中,资本要素相对充裕,因此发达国家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低于发展中国家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存在输出资本,使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趋向均等化的倾向。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估计,2000年发展中国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金额高达2400亿美元,2001年,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9.11”事件对投资者信心打击的影响,降至2250亿美元,但仍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25%.例如,美国的国家贸易政策中非常注重“全球资源的置换效应”,即用美国的投资、知识产权、技术装备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要素进行置换和组合,以实现美国经济从“后工业化经济”向“智能和创造型”经济演进。这种以全球资源置换为内核的对外投资方式绩效十分显著,1998年,美国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高达2.4万亿美元,是美国同期外贸出口的25倍。

发展中国家战略贸易政策实施的关键是通过国家财力和政府的经贸政策,改善本国的投资软硬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国际生产要素流人的战略“凹地”,吸引发达国家处于成熟期的加工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链中劳动密集度相对较高的“环节”,形成国际化生产加工基地。并通过不断改善加工贸易条件,拓展加工贸易业务,最终成为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加工链”。据《商业周刊》最近统计,全球5.3万家跨国公司内部和相互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以上。因此,融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大力发展产业内加工贸易应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今后发展的基本取向。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方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年均8%的增长速度,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年都有400亿美元以上的国际资金流入。作为“世界工厂”,加工贸易逐步成长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2001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1474.5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55.4%,加工贸易进口939.8亿美元,占外贸进口总额的38.6%,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约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90%.这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方式仍以加工装配为主,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程度和自身的加工水平,加工贸易是现阶段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人才集中、劳动力素质较高、技资环境较好,如何构建和形成这样一个战略“凹地”,主动吸纳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入,应成为我国制定和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切入点。

发展中国家战略贸易政策实施的首要前提是如何构建对国际加工业最具吸引力的战略“凹地”,而战略“凹地”的构成要素取决于外国公司选择海外投资的标准和主要促成因素,以及各国在吸引国际投资方面的相对优势。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近年来经济政策的导向看,各国日益意识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性,在吸引外资的政策取向上更加趋向促进投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放宽对投资领域的限制以及放松外汇管制,各国都在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更加有利、更具吸引力的政策环境。因此,作为国际化的加工贸易战略“凹地”一定要具备国际大环境中的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要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创造优越的政策条件和投资环境。各国的实践表明,只有当一个国家致力于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教育体系,提供透明的、可预见性的政策、法律环境,并且中央政府与地方当局之间能够政令畅通、协调一致、高效运作,才能对国际投资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

三、对策措施

外商选择来华投资的最主要决定因素首先是成本,其次是市场,第三是环境。以下就这三个核心因素以及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1.成本因素

在产品成本构成要素中,我国最具竞争力(也是外商最看中)的是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竞争优势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在可用性基础上的劳动力资源充裕和价格低廉,即较容易雇佣到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

二是,具备一大批比较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薪水与国际同类人员相比又非常低;

三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的可塑性很强,表现在文化基础知识较好,渴望学习、刻苦钻研,而且吃苦耐劳、便于管理。

但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人力资源要素将逐步取代自然资源要素的主导地位,成为构成贸易条件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绝不能仅仅建立在价廉的基础上,因为劳动力的绝对成本优势终将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丧失,而劳动力的相对成本优势(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与其成本的比较)是我国可以长期依托的支点。我国应加快普及高等教育的步伐,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为现代加工贸易的运作提供厚实的智力支撑,主动迎合国际跨国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行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同时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国际合作,通过国外高技术劳务的引进,与国内低成本的劳动力相结合,形成人力资源方面的组合效应和互补优势。

2.市场因素

市场是构成外商来华投资的第二大要素。目前,外商最大的不满在于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不完善:

一是,在某些市场的准入方面存在明显的经济成分歧视,限制和排斥外资企业,即使对外商部分开放的领域,还存在地域、企业数量和股权比例等方面的限制;

二是,市场约束机制不完善,外商普遍感到中国法律的聚焦点是大公司、大企业,而对小企业缺乏约束力。如对小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盗用国际名牌商标、偷税漏税等行为很少有人问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

三是,市场供给体系不完善,外资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进口受高关税的约束,影响了产品成本和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四是,资本市场的发育很不成熟。风险投资的发展依赖于证券市场的发展,高科技与风险投资是一对“孪生子”,缺少风险投资的孵化,高科技产业就很难成长和扩张。从我国情况看,由于受各项政策法规的限制,一方面我国风险投资尚未完全对外资开放,尤其是国内二板市场尚末启动,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国内上市很困难,运用证券市场资本运作实现高科技企业战略扩张的策略难以实施,再加上风险投资成功后的退出机制很不流畅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国际风险资本的进入;另一方面,国内私人资本市场一直处于“地下运作”。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仅北京、上海、深圳三市就有3600多家公司从事私人资金运作,这类公司控制的资金高达7000多亿元,其主要功能是从事股票市场的投机。如何清除金融限制方面的政策法规障碍,使庞大的私人资本合法地“浮出水面”,同时,加快出台和完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运作的法律法规,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风险投资管理体系,加快二板市场的出台,吸引国外风险资本,清除影响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的体制障碍,引导国际资本投向我国高科技产业,对培育资本市场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3.环境因素

在投资硬环境方面,外商认为我国东部地区在硬件设施(运输、通讯、电力等)方面已有重大改善,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工业整体配套能力很差,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均很弱,缺乏支撑现代加工业发展的完善的工业整体环境,即使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跨国公司在当地的平均采购水平仅20%左右。从目前吸引外资的新动态分析,外商在投资地区的选择上越来越注重产品价值链的衔接和增值,即投资区的整体工业配套水平,包括加工配套、人力资源配套,以及同行企业和相关企业的集聚效应,在我国沿海部分工业整体配套水平较高的地区已出现大规模的区域性外资集聚现象。例如,紧邻上海的苏州市吸引外资约占江苏全省利用外资总量的一半。

因此,在改善投资硬环境方面不仅要具有能承载现代化加工业的一流的基础设施,还要具备高速便捷、立体化的大交通网络,覆盖面广的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的信息高速传输平台。在国家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更应加大基础设施领域与国际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扩大BOT、项目融资、基础设施经营权转让等方式的利用外资,加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同时,要注重不断提高加工水平,增强配套能力,支持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在较小的协作半径内形成很强的产品乃至产业配套功能。此外,要创建高品位的文化生活环境,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在吸引外资过程中许多地方重视生产环境建设,忽视生活环境建设,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表现:东方人强调“艰苦创业”,而西方人非常注重生活环境和质量。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利用外资较多的地方,经常会出现外企白领阶层“江浙上班,回沪住宿”这种东方人很难理解的现象。因此,在构建国际化加工贸易战略“凹地”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如休闲娱乐设施的建设,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的建设,注重防治污染,加强水资源、山体资源的保护,扩大绿化覆盖面,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和品位。

国际投资对软环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国有稳定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或快速、持续的经济增长条件)、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没有地理文化上的进入障碍。外商对中国的投资软环境总体评价较好,认为我国在投资软环境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高增长、低通货膨胀、人民币币值稳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所得税减免、进口技术设备减免税、境内技术转让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等);投资成本低,特别是土地使用费低和建设费用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的相对稳定。在投资软环境方面外商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是,法制不健全,经济纠纷的执法难度很大;二是,经济贸易政策方面存在随意性、复杂性,尤其是不可预见性,使外商很难了解和把握;三是,我国税收政策与国际不接轨,仍存在较大差异和一些不合理因素。如我国企业所得税率和个人所得税率与国际相比都很高,出口退税不到位,依然采用国际上仅少数落后国家采用的生产型增值税(购进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税,制约投资),以及在税收政策上重税率、轻税基等等;四是,政府部门办事程序复杂,环节多、效率低。

在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要注意创造以下条件:

1.具备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框架和经济贸易管理体制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外贸管理体制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从政策性管理转向法律框架下的规范化和可预见性管理。加入世贸组织就要求政府在管理经济贸易的法律制度方面符合WTO的各项规则,从自主制定各项规则向逐步采取世贸规则转变,使涉外经济贸易政策和法规简洁、统一、连贯和透明。只有在稳定的、与国际一致的法律框架下才有可能吸引国际跨国公司的中长期战略性投资。

在经济和贸易管理体制上与国际接轨,一是,要更新行政管理的观念和方式,逐步转向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二是,调整行政管理的职能,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上下之间的职能重叠,压缩政府对经济领域的管理面和干预面;三是,调整和压缩行政管理权限,减化繁琐的管理程序和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各类审批手续,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2.建立国际化的高速物流通道

国际加工贸易区的三个基本要广素是加工水平、通关速度和货物集散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注重选择全球最有利的地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产品销售。随着加工贸易供应链的拉长,对货物在国际间穿梭的时间限制将更趋严格,以适应制造业向零库存生产演进。只有具备高速、便捷、流畅的物流通道和覆盖面广的供应链体系,才能为构筑国际化的生产加工基地创造基本条件。因此,要大力发展与大交通、大流通、电子商务有效结合的现代物流业和开放型的物流网络体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建设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化、智能化的物流基地,开发BtoB(企业到企业)和BtoC(企业到消费者)的第三方物流,以集装箱等“组合包装”、“门到门”的多式联运,以及以EDI为先导的现代交易方式。海关、商检、外管、税务、银行等单位要简化办事程序,加强彼此间的协作、协调和配合,构筑现代化的物流交易平台。

数字经济政策法规范文5

关键词:文博事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文物博物馆事业,事关文化传承、历史延续,事关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事关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形象。发展文博事业,始终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

新形势下的文博事业发展,要本着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传统文明、地域文明的传承,有利于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的提升,有利于百姓的文化享受、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有利于后人对我们今天的行为作出较

好的评价。

一、整合资源,拓展博物馆社会地位

很多城市都不止一处博物馆,但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分配并不均衡。即便是收藏极为丰富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其藏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努力发挥“博”和“物”两个特色优势,利用国有、民间和社会的资源,在形态上、资源上整合、集成,找准切入点,实现联动互惠,才能促进博物馆社会宣传和教育的新发展,固守并拓展博物馆的社会地位。

藏品资源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每一个博物馆的藏品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举办各类展览的需要。博物馆做展览,相当程度上就是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如何在资源局限或不足的情形下,利用好现有资源,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去发现、去发掘、去整合。为此,我们应把单一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孤立的汇聚起来,把长期闲置的激活起来,集中优势力量,尽可能达到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让他们走进展厅,面向大众、面向社会,带来了展览量的扩容、质的深化,从而更好地宣传展示,服务社会。

二、加强文物资源保护

注重文物资源保护,确立在保护过程中地域特色、时间延续、使用性质和反映一定社会生活的整体要求;确立“文物保护,规划先行”的管理理念,把行政保护与规划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要加强文物的法律保护,科学制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和博物馆的发展规划,并将之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要加强行政保护的力度,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政策。要从文物保护中挖掘和传承地域文明,创造地域文化品牌。要在保护中以专业化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作为我们保护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强化保护中程序的规范和专家评估的作用。

三、加快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

文博事业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我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部分博物馆进行藏品计算机管理的探索开始,逐步开展文物、博物馆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五”以来,信息技术在文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提高认识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当前,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在国家整体信息化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还不够明确,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尚未健全,标准规范体系需要制定、完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重硬件、轻应用,重开发、轻维护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真正理解文博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文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加紧制定文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重点工程规划及文化遗产地区域性专项规划,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实现以规划为指导、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有序建设、规范管理。

2、信息资源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当前,我国的文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很滞后,信息服务水平低下。文物调查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摸清文物家底、夯实工作基础、强化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文博单位要结合文物调查项目的推进,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强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整合等基础工作,重视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信息安全,面向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需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博信息资源服务。

3、需求主导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文博事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需求。文博事业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定的信息技术需求,信息化建设不可能脱离实际业务工作而自行其是,要强化信息技术研发与业务工作的联系和有机结合,以行业需求指导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以信息化应用促进业务工作的发展。

目前,行业的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软件开发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文博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扭转这种现状,必须深入分析行业需求特点,重视行业信息化科研基地建设,加强考古发掘现场的数字化记录与文物保护、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三维虚拟展示、古汉字编码等行业急需的关键应用信息技术研究。要以解决文博行业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开发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行业系列应用软件,加快推广应用,切实提高文博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以信息化推动文博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博事业科学发展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长期任务。人是博物馆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办好一个博物馆要靠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另一支就是管理干部队伍。博物馆的干部职工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时代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博物馆的事业要求永远走在时代前面,必须加强文博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使命。

树立事业发展、人才为本的观念,营造良好的育人和用人环境。文博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队伍的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制约着办馆(所)的层次、水平的提高和事业发展的速度。文博工作要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要有人才资源做保证。因此,要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确立“人才兴馆”、“人才兴所”的思想,同时必须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要在舆论上形成一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以有人才为荣的导向,营造一个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五、加快文博事业改革创新

文物博物馆事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承担和落实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这些文化责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服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思考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问题,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从我国目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战略出发,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的时代需要出发,科学分析文博工作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扎实推进文博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数字经济政策法规范文6

[关键词]物业管理发展阶段趋势展望

重庆物业管理从90年代初开始起步距今已10年。10年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住宅商品化和产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促使物业管理快速进入社会经济生话,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庆物业管理运作正趋向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

21世纪是中国经济实力急剧增长的世纪,也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完善、加速发展的世纪。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跨入全国物业管理先进行列和“五个突破”的目标,下面就重庆物业管理10年的发展历程作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一、重庆物业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规则到规范,从单一管理服务到全方位经营服务的发展阶段

(一)1991年至1998年,是重庆物业管理探索起步阶段

1991年重庆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重庆房地综合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宣告成立,率先打破重庆市实行40多年的福利型行政性房屋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相继在文化街小区、龙溪镇小区、南坪小区、学田湾小区,实施物业综合性专业化管理,并推行有偿服务,标志着重庆物业管理的诞生,迈出了重庆物业管理的第一步。

1992年以后,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相继来重庆开发房地产,并组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其所开发的物业,这些企业带来了国外及香港、沿海地区物业管理的经验和模式,对重庆市物业管理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和启发。特别是1994年建设部33号令《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随着大量新建住宅和商业楼宇建成并交付使用、管理,物业管理所具有的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社会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促进了重庆市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1995年重庆市建委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逐步进行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提高了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1996年深圳国贸物业管理公司来重庆,组建成立了重庆深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并受托管理中安大厦,将深圳物业管理的先进方法和理念带到了重庆。同年,起步较早、管理规范的锦绣山庄、建设路小区、桂花园小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住宅小区”、桂花园小区还同时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的称号;1997年,加州花园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至1998年2月,重庆市物业管理企业已达105家,显示出重庆物业管理迅速发展的态势。

(二)1998年至2001年是重庆物业管理快速发展阶段

1998年2月,市政府明确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作为全市物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重庆物业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其主要的特点表现为:

l、设置行政管理机构,规范企业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为加强对行业的宏观指导和管理,重庆市、县(市)、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相继设置物业处或物业科专司物业管理工作,市国土房管局在管理全市物业管理过程中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整顿市场秩序,对全市物业管理企业重新进行资质审查和注册登记,以保证合法企业的权益;二是提高人员素质,对全市物业管理企业部门经理、管理人员提出持证上岗要求,并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工作;三是以评促建,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市级、国家级优秀(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的达标考评活动,引导物业管理上规模、上水平。1998年底锦绣山庄、渝海城、龙湖花园、洋河花园四个物管项目,参加国家建设部组织的考评验收,其中:锦绣山庄获全国城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称号;渝海城、龙湖花园、洋河花园获优秀住宅小区称号。

2、加强法规建设、奠定物业管理生存与发展的法制基础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重庆市加快了物业管理立法步伐,1998年11月,市政府审定通过了《重庆市物业管理办法》,并相继出台了《重庆市物业管理资质管理规定》、《重庆市城市物业管理收费实施办法》、《重庆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大厦)考评暂行办法》、《重庆市业主委员会实施办法》等法规、文件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业主公约、业主委员会章程等示范文本。这些政策、法规、规章及办法的制订与实施,使物业管理企业能够按照较为完善的市场规则去依法管理和运作,对引导、规范、促进重庆市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3、成立物业管理协会、增强行业发展动力

1998年11月20日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社团组织)宣告成立,协会在市民政局的监督管理和市国土房管局的业务指导下,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协助、主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研究行业发展和管理中的问题,为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全市物业管理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以营造良好、宽松的企业外部环境,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大力加强行业建设,积极组织制定、实施行规行约,建立自律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协调重庆物业管理市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创办行业会刊——《重庆物业管理》(双月刊),大力开展物业管理理论研讨,积极宣传政策、法规,及时反映物业管理企业的呼声和业主需求,传递物业管理信息、展示行业风貌与动向,树立行业形象,为行业发展提供舆论阵地;四是为尽快缩短与先进地区的物业管理差距,认真组织业内人员赴国内外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国外及我国沿海城市物业管理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专题讲座、沙龙论坛,进行理论研讨,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4、重视专业理论研究、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物业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理论的指导,重视并加强物业管理经验的总结交流和物业管理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是重庆物业管理发展的显著特点。近年来,重庆物业管理协会组织完成了重庆市科委和重庆市国土房管局下达的《重庆市物业管理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科研课题;合作完成了《旧城区物业管理运作机制研究》并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2000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与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了《重庆市物业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由李英儒主编,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物业管理手册》正式发行。此外,《旧城区实施物业管理探析》等理论性研讨文章,还分别收录和刊载在‘99中国住宅发展论坛论文集,以及《中国房地产》、《中国房地信息》、《中外房地产导报》、《重庆大学学报》、《重庆物业管理》等学术刊物上。

在注重理论学习、研究的同时,物业管理协会加强了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工作,除依托重庆房地产业培训中心开展对全市物管企业部门经理进行上岗培训,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外,还充分利用重庆市高校教育资源,建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目前,重庆大学、西南师大已开设有含物业管理的工程硕士和物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重庆大学、三峡联大物业管理学院、重庆工学院、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了本科及大专学历的物业管理专业。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重庆大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渝开发物业公司、深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还与在渝高校就实施以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达成了产学合作意向,并共同建立物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共同培养既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又有管理才能的应用型物业管理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满足物业管理日趋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探索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同步发展模式。

5、物业管理企业发展迅速、品牌企业脱颖而出

重庆物业管理经过10年的发展,无论是从量还是从质都显示出了一定的规模和档次。到目前,全市物业管理企业从过去105家,发展到677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62家、二级资质企业230家、三级资质企业385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实施物业管理面积达5500多万平方米;有3个住宅小区、大厦荣获“全国城市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大厦)”称号;8个住宅小区、大厦荣获“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大厦)”称号;6个住宅小区、工业区、大厦荣获“重庆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工业区、大厦)”称号;21个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荣获“重庆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工业区、大厦)”称号;有20多家物业管理公司通过了ISO9002或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涌现了一批如渝海、锦绣山庄、龙湖、康居、大正、安达、渝开发、深国贸、南方、大昌祥、庆通、中渝、中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骄、绅帝、康达、庆安、志大、渝能等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物业管理知名企业。这些公司创出了企业品牌,为提升重庆物业管理的社会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成为重庆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6、积极引导、加强管理,推进重庆物业管理的全面发展

1999年,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跨入全国物业管理先进行业”的目标规划。2000年4月14日,市国土房管局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市物业管理经验交流会,14家优秀物管企业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2000年11月28日,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召开第三次会员大会,重庆市副市长陈际瓦到会并作了“重视物业管理工作,提高人民居住质量”的发言,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尤世程在大会上总结了我市物业管理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提出2001年物业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意见:一是要继续加强物业管理的法制建设,争取尽快出台《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重庆市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重庆市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第三部法规,重新修订《重庆市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二是开展十优物业管理企业评选活动;三是搞好调查研究,重点开好三个片区物业管理工作会;四是开展物业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推进物业管理事业健康发展;五是在“物业管理地域、物业管理类型、物业管理方式及服务、业主委员会的规范和建立、行业监管措施”等五个方面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以推进重庆物业管理的全面发展。

二、重庆物业管理发展趋势展望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重庆物业管理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前景广阔、充满生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在新的世纪里,如何把握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满足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广大市民对物业管理的需求,在开拓、创新、进取的旗帜下,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是物业管理行业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根据重庆的现状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行业的未来发展将会呈现以下趋势。

(一)物业管理价值的认识将不断深化

1、物业的资产价值得以充分体现随着对物业维护、修理为内容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将提高房屋使用功能和物业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时间,减少和避免物业不应有的损失和费用支出,延长物业的寿命周期。另一方面,良好的物业管理品质、优美的人文环境将大力提升小区(大厦)的知名度和形象,增加物业的无形资产,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使物业的资产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2、物业的环境价值日趋重要

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已使人们认识到,把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联系起来同步发展,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物业管理对市政建设、城市形象维护和环境的改善,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优美的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改变居住现状、提升居住需求层次的首选条件之一,物业环境的价值已被人们所认识,拥有大量绿地庭院式和良好人文环境的住宅小区将充满生机。

3、物业管理的社会价值备受重视

由于物业管理具有多功能、全方位的管理服务特点,因而对社区的管理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小区数量不断增多,政府对社区建设也日益重视,物业管理在社区文化、社会治安和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4、物业管理费用以价值规律为评价核心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物业管理的企业行为日趋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日渐成熟,人们对物业管理价值的认识、评价也更加科学和全面。物业管理费用的收取标准也将会以市场供求变化和管理的质量水平按价值规律全面确定,不再单纯以经济成本作为物管费用收取的评价基础。物业管理费用收取市场化,必然带来物业管理价值的回归,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5、服务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为了更好适应物业管理市场发展的要求,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将实现由服务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并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从根本上扭转保本微利、亏损补贴的局面,满足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行业可持续发展下,使企业利润率不断增长。

(二)物业管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增强

l、物业管理将得到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和更广泛的认同

物业管理在管理的深度、广度,以及管理的观念、模式、手段、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房屋管理。在房产管理由传统的福利型行政性管理方式向现代经营型服务性管理方式转变的推动下,受托管理的物业面积不断增大,由于政策导向、舆论宣传、企业形象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社会对物业管理的重视与认同将得以深化,从而扩大了行业的影响。

2、物业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管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轨,政府工作的重点也由直接插手企业经营管理,转变为向投资者、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建好、管好城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树立城市新形象,已成为投资条件评价和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要求之一。由于物业管理具有社区、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独特功能,将成为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3、物管覆盖面迅速扩大,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产业

由于物业管理是房产管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必然产物,福利型行政性房屋分配和管理体制将在短期内退出,改由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城市发展的物业管理体制所取代。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促使物业管理覆盖面迅速扩大,深圳1981年至2001年近20年时间,其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物业管理类型涉及各个领域。重庆1991年至2001年10年时间,其物业管理覆盖率才为35%;据测算,2001年至2010年未来10年间,重庆物业管理覆盖率可望达到95%以上,物业管理类型涉及面将更为宽广,物业管理将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第三产业。

4、物业管理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更加协调

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发展时间短、速度快,专业理论学科体系建立还不完善,政策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与各大产业的经济关系,以及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社会关系还未理顺。但是,随着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物业管理企业将成为真正的法人企业,物业管理协会对行业管理的社会作用将得到增强,社区管理中的治安、水、电等行政事务管理将回归于政府和社会;保洁、保安、绿化、房屋维修等日常事务将由社会的专业化公司完成;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系,也将由传统的“父子”关系转变为平等竞争、关系密切的独立法人关系。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三)行业素质不断提高、规模化经营是行业的发展方向

1、物业管理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目前物业管理企业小、弱、散、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全行业2万多家物业管理企业中,仅有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在财务上基本持平或约有盈利,而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企业还不足4%。随着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工作的大力推行和物业管理市场化的发展,物业管理企业将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规模、效益型增长转变,规模化经营的资产重组必然驱使物业管理企业向品牌化企业的方向发展,在有限的市场资源条件下,企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势必推动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资源配置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2、知识经济时代将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技术含量

计算机及技术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所采用的大量高科技现代技术、住宅、大厦等物业设施的智能化系统,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给物业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物业管理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使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将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3、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由于物业管理是新兴产业,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多学科特点,因而吸引了如建筑、经济、管理、工程等众多门类的专业人才。随着行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掌握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高等院校正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以人为本”,提升居住环境的文化品位

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自然过渡到追求和期望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生活,物业管理除立足于物业的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业主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满足业主不断追求的文化需要。努力营造高雅舒适的文化氛围,以优美的人文和居住环境使业主产生对物业管理的认同,以赢得业主的信赖,扩大社会影响。因此,将有更多的物业公司为营造小区、大厦的人文环境特色而不断努力。

(四)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更加建康、规范、有序

1、物业管理行业政策体系趋向完善

任何产业的最初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而政府扶持的关键是制定符合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要求的科学、合理、系统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资金政策、税收政策、价格等经济政策。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国民经济、城镇建设管理中的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将继续为扶持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形成较为完善的物业管理政策体系。

2、物业管理行业法规体系逐渐形成

物业管理的发展需要成熟的行业法规、条例为基础。尽管各地相应出台了各项配套法规对规范物业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部分法规、条例已落后于物业管理的实际运作,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影响并制约了物业管理的发展。加大物业管理的立法力度,使行业发展有法可依,这不仅是企业的呼声,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进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立法研究,那些一时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法规和条例将在全面清理之列。更加科学、合理,真正能体现法制精神的物业管理行业法规体系将逐渐形成。

3、从严审查资质条件、严格市场准人

物业管理诱人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近几年物业管理企业增长迅猛,但发展参差不齐,个别企业的物业管理面积明显不足,如重庆市677家物业管理企业,仅管理5000多万平方米物业,平均每个企业管理物业不足10万平方米,而最大的企业也只管理200万平方米左右。由于一些企业规模过小,综合实力差、管理不到位,导致投诉增多,影响了行业形象,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因此,除大力开展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工作外,还将抓好企业资质审查管理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

4、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律意识增强

随着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将逐渐形成,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也将日益弱化,最终淡出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和指导,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将会配合政府行使监督、管理企业的职能。协会履行政府部分转移职能后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行业的自律管理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行规、行约将会显示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