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1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具体问题分析

        2.1 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 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 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围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 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 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 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3  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 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3 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水利水电 生态 影响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都很高,中国在这方面的开发力度明显不够,作为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领先的国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只有百分之十几,所以,在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建设大规模水电工程已经是必然趋势。目前对建成的水利工程引起的问题分析也是为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建设经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大型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不能预计的影响,要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就要对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会给环境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实事求是的分析,并且结合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妥善处理各个阶段的问题。

(一)不利影响

1.气候。修建水利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就被水体或者湿地取代,局部地表空气湿润度改变,对于建设有水工程的地区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表现为降雨量增加,降雨地区分布改变,降雨时间也随之变化,这就对气候的预测带来一定难度。同时由于库区下垫面由陆地变为水体,地面和空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方式也急剧变化,直接后果就是年度气温升高。

2.水文。水利工程必定涉及到水库的修建,水库蓄水导致下游河道水量减少,下游河道周围的环境会受到一定影响。水库的作用是在汛期蓄积洪水,但是在非汛期就会减少基流,下游河道水位会在短时间内大大降低甚至出现断流,河道周边地下水水位也会随之降低,这就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造成一定的水质变化。

3.地质。大坝修建会引发一定的地质灾害,触发了地震、塌岸、滑坡,大型的水库蓄水会诱发地震,水库渗透等。

4.其他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土壤问题,水库蓄水导致库区水体浸润,土壤盐碱化和沼泽化加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其次,生物物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生物物种包括了建设水库中的动物和植物,物种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改变原有的机构和生活习性,某些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种群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5.社会环境。水利工程设施改变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主要表现是传染疾病增多,水库建成后,形成了新的湿地,有利于一些蚊虫类的孳生,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阿米巴痢疾、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血吸虫病又有抬头趋势。同时,近几年的水利建设已经淹没了我国一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造景观的破坏。水库的建设又牵连了道路和房屋的改迁,大规模人口迁徙,给其他地方的环境和经济增加一定压力。

(二)有利影响

水利工程对于环境并不是一无是处,很多方面也给环境带来了良好的一面,将水利工程带来的益处多加利用,也能很好的控制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目前根据已经建成的水库进行评估可以看出,水库内的水体体积很大,因此流速也很慢。滞留时间很长,有利于水面悬浮物沉降,降低水体的浊度和色度。库内流速有利于藻类活动,藻类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结合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降低水体硬度。

水利建设工程通常情况下不会对环境产生直接的污染,影响的范围也只是区域性的,但是影响的性质又多是不利的,很多由水利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还是有部分问题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影响,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监测和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对策

生态环境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重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精心设计施工,就能有效解决水利工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发挥其有利影响。

(一)因地制宜。以往的水力资源开发模式为了达到百分之百的开发率,采用的是流域梯级式开发,这样的开发不计工程其他的投入,只着眼于水力资源的开发,忽视了移民和耕地补偿的费用。现阶段的开发模式必须要考虑全局,因地制宜,尽可能的保护耕地资源和规划用地,在适当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开发水利资源即可。只有对于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小的河流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开发,一般的河流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开发率就可以了,一般的发达国家开发水利资源的百分比都是控制在70%~80%之间。

(二)完善法律。我国有很多优秀的自然资源,国家为了保护稀有物种和珍贵文化建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和文化保护区。在不适宜建立大型水利工程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区等需要保护的地区规划好要保护的河段,以法律的形式明文禁止该区域的水利资源开发,对不按规定或者不计后果严重破坏影响生态系统、国家自然人文保护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严格的评估和审查。

(三)防治水污染。水利工程的配套工程设施闸坝等要尽快完善,通过水坝和闸坝的结合功能,调节水位,控制水量,保证环境用水的水位以及流量,提高水域水流的自净能力。同时还可以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多功能水量调节工程,也可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既符合美学原则又能调节水库区域气候的建筑物,同时在防治疾病和控制传染方面加强知识普及与宣传。

(四)惠民政策。水库移民是关系社会环境安定和谐的重要工程,移民是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我国水库移民工程经历了安置型和开发型两个阶段。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后期扶持政策,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移民工程的方向正在向投资型移民转变,惠民政策的转变将移民和水利开发结合成整体,让当地的移民也能在水利开发中获益,并且对开发单位来讲,安置移民的费用会在将来的收支中获得平衡。移民区的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能作为水利开发的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与管理。

(五)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区域的环境已经造成很大影响,依靠当地自身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恢复水利工程中受到的损害,所以要迅速建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和生态平衡的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和补偿范围。在水利建设工程的总体规划中一定要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并预留专项资金实施相关规划。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目前我国实行的科学发展观来看,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也毫不例外是一项生态工程,就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水利工程的应有之义。在工程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然规律进行人为改造建设,认识并处理水利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水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厉占财.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1):88-89

[2] 綦振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63-65

[3] 唐会燕.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4):14-18

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水利工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中的永恒主题,特别在最近几年时间里,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各地区涌现出了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虽然水利工程能够保障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有效避免了用电紧张的局面,进一步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破坏,但是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构建水利工程时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该地的生态环境,比如,会影响该地的气候、土壤土质等,所以,分析研究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加快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刻不容缓。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1对施工场所的地质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中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水土地质条件,严重点还会导致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施工时,由于需要开展开挖、削坡等工作,所以,会引起新土层或者出现弃渣的大量堆积等问题,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施工作业时发生了水流冲刷现象,进而带来拟建地点的水土流失问题。由于受到水文条件与水质条件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水文情势的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分析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特别要时刻观察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水位和水文流量带来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1.2对土质的影响

虽然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从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各渠道有效防止农业用田免遭洪水或者干旱等一些自然灾害的破坏,并且,通过雨水径流时的彼此补充与调节,使得土壤含量越来越充分,对土地的肥沃程度加以科学的改进。但其建设中常常会因上游河流产生的诸多泥沙等沉淀物而造成库区水位持续上涨,进而使库区附近地下水位呈现出上升势头,而且,随着库区附近的气候不断变化,气候温度明显加热,进一步加剧水汽蒸发量。在库区附近土壤水分不断增加下,将带来土地盐碱化问题。

1.3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对于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常常会因为需要占用大量的用地面积、工程量大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不得不安排库区附近的居民搬到别的地方居住,而实际已经存在的交通等一些设施与建筑和文物古迹同样需要搬到别处。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影响到库区附近区域中的交通乃至经济,并且,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时会使库区附近的土壤结构出现一定的变化,引起土地盐碱化。此外,还会影响到当地的气候和温度,当地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劣,给一些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空子,直接威胁到附近民众的身心健康。比如,某一水利工程中,因占用面积大、搬迁居民人数多,严重影响到了库区附近的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该工程投入实际使用后,库区内的水位呈上升势头,严重冲刷和淹没了部分文物古迹。尽管国家及时制定并实施了一些措施,但文物古迹在水的持续冲刷下,将不可避免的对其造成破坏。

1.4对森林及植被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附近都会存在一些森林或者植被;施工作业时,肯定会有一些建筑废弃物,当水流穿过河道时,就会影响到水域两边的植被,更有甚者会导致植被直接死掉,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土壤就会发生潜育化、次生盐碱化情况,对于以干旱为主的区域,水利工程施工时如果出现了水资源分配不当的情况,那么,就会进一步降低本区域的地下水位,引起土壤沙化,附近民众的大规模搬迁不仅对植被造成破坏,而且还会带来水土流失。

2.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途径

2.1构建完善的生态水利工程制度

要想进一步加快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进程,就必须制定高效完善的制度,也就是生态补偿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际过程中,为了对水库大坝等中的生产环境问题加以有效控制,必须执行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工程项目实际建设时,虽能充分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还会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时候还会出现生态失衡。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时,应把一部分资金纳入到环保范畴中,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平衡;此外,还应构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是施工时要深入到现场分析研究拟建环境,并据此编制相匹配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它的内容基本上有水利工程建设前的环境调查,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特别要检查此流域中水的问题与土壤的成分,全面了解附近的环境。并且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相关因素,准确的预测该工程施工中诸多的环境影响因素,同时,提供相匹配的应对方案,从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2.2处理好水污染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十分的复杂化,实践中,极有可能会带来一些污染问题,所以,有效处理水污染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的关键。我们可构建一个自然沉淀池,使污水自然沉淀干净,然后,采用过滤、转化等诸多的手段做好废水处理工作。施工作业时出现的大量污水应实施专业化处理,方可开展下一道排放工作。

2.3加强河道治理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将会给河道造成一定物理或化学上的影响,举例说明,河道会在水流量的不断加大下,宽度越来越宽、河道方向发生改变等,所以,实际建设时加强河道治理工作至关重要。可栽种水下生长能力强的植物如黑藻、金鱼藻等,减少水分子内的部分微元素的含量,也可将一些水生动物投进河道中,以避免河道中有过多的浮游生物、腐烂物质,确保生态链时刻保持在平衡状态下,提高水资源质量。

2.4加强绿化

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会用掉大规模的土地与绿草地,直接导致当地的绿化遭到严重破坏,当众多的植被损坏后,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与此同时,随着上游河水含沙量的不断增多,将会大大提高水坝、水库等水位,加快了水利工程的老化。所以,必须做好绿化工作,将一些植被如柳树栽植于上游流域中,这样,就能够避免水流冲刷或者侵蚀上游土地,对河水含沙量进行了有效控制。

除了上述所述外,还应不断降低施工作业中的噪声,特别要对一些设备的噪声污染加以控制,可通过明确适当的施工时间、降低爆炸强度等方式方法,防止事故作业中发生较大的噪声和严重的污染。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各区域涌现出了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建设,不过,实际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何种影响。为了保障群众良好生存与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还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加快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周晓林,田金伟.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建设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

[2]李蓉,郑垂勇,马骏,赵敏.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 水利经济. 2009(02).

[3]陈航,波冰.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性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3).

[4],朱小飞.浅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l(31).

[5]李玉海,陈亚杰.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水利科技与经

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生态水利

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首先,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都不一样,每条河流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要只是盲目的效仿成功案例,要根据每条河流的特征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这样能够使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保留下来;其次,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由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恢复,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们对这种破坏后的人为修复,总而言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次,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原则。河流创造的不仅仅是河流生态系统,它与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城市等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到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的,而这样使得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直接的破坏,导致河流局部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最终杀跌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得到了改变。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水库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加上外界太阳的辐射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并且由于在太阳辐射下增大了水面热量辐射值,从而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第二,影响河流的水质。河流水速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减小,因此,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受到了降低,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第三,影响气候和地质。水库的建设会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最终使得原来的气候被改变。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大量植被的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使得施工占地而破坏大量的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水将会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中,使得河道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变,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被恶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导致大量动物的被迫迁移,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对当地土质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通过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方面保护农业用田免遭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损坏。同时,通过雨水径流过程中的相互补充调节极大的增加了土壤中水分含量,改善了土地的肥沃程度。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上游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等沉积物导致库区水位不断上升,引起库边周围地下水位的上升。再加上库区周边的气候发生变化,气温有所升高,加大了水汽蒸发量,由于库区周围土壤中的含水量明显增加,这就造成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4、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的拆迁重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都是以牺牲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该区域附近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可以说,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该区域的人们就要搬迁,而对这些移民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并且利用新城的现有资源来兴办一些工厂、企业,促进移民生活,但是如果这些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三、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

1、强化与生态环境的结合。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正确分析人类、自然、工程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处理,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降至最小,确保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双赢局面的实现。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保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的一致发展,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到施工、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的全面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2、强化施工资源的综合运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资源的综合运用与循环再生就是生产资料的应用。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可再生循环施工材料的充分利用,结合循环再生原则,对施工垃圾展开相应的处理,实现变废为宝,有效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比如,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可以利用废渣填充沟地,降低水利工程造价,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3、强化施工与环境互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可以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协调发展,实现互补,建立平等的关系。比如,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会利用一些土地资源,进行工程基础施工,挖出一些废渣,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运用,就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在工程生产与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占用土地资源的情况,进行一些生活场所的建设。如果单独考虑这两种情况,就会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如果将两者进行综合考虑,就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共生利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有效减少工程生产成本,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4、合理利用主体空间。主体空间利用指的就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总体布置施工区域空间组织出现问题。在合理利用主体空间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土地资源的规划,控制水流流速,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全面规划,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应从长远出发,从生态环境的全局着手,通过科学规划和指导、河流综合管理以及传统除污技术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满足社会经济和利益需求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生态因素作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对生态水利工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将生态管理融合到项目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洪浩波.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范文5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当前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工程,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过,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意义,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前言:在当前的社会当中,水利水电工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生活用水、预防洪灾、水运、发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水利水电工程虽然能够为人们带来较大的益处,但同时也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保护,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生活当中,水利水电工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水资源储量较为丰富,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发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水利调配、防洪、发电、灌溉等多种功能,在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航运、渔业、旅游、城市供水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水电资源是一种绿色资源,在当前世界能源危机的环境下,大力开发利用水力资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南水北调工程,不但发挥着流域防洪的作用,同时还具备水量调配的功能,对于国家能源供应也有着较大的意义。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乃至国家的发展当中,水利水电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具备较高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其作为一项人为工程,难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淹没库区土地,对周围陆路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对周围的气候因子、降水量、气候等,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和周围水库,会将地表植被淹没,加重了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自然水文条件与物种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湖泊、河流、支流、干流等,都会对生物数量、种群产生影响。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这些水文条件的变化,进而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造成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建设较多的水库和蓄水池,因而局部地区的蒸发量将会大幅增加,使得周围气候温润、空气潮湿[2]。库区及周围降水量降低,但附近相邻区域降水量会明显增加。此外,水电站的建设,会导致库区流水生物环境受到影响,鱼类的诱饵料发生变化,同时水质、水温、水文等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在库区段,一些漂流性卵鱼类将会小时,流动性产卵鱼类数量也会大幅减少。而静水生活的鱼类将会在库区段数量增加,逐渐发展为优势鱼种。在高坝溢流泄洪的过程中,高速水流会增加水中氮氧化合物含量,从而对鱼类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当注重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保护。首先应对环境影响评估机制进行就爱努力,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当中,评估其会对周围水质、土质等造成的破坏程度,并评估对周边气候环境、陆生及水生生物生长环境的破坏程度。以此为基础,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保护方案。通过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对适当的水利水电工程位置进行选择,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合理的进行工程建设规划。通过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约束,充分分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同时,对政府部门管理责任进行优化,在工程建设中充分的融入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利水电工程选址当中,应当合理的选择施工位置,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竣工之后,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对施工中造成的生态破坏予以恢复。此外,在工程建设当中,对于蓄水池的建设,应当确保其能够顺利运行[3]。应在蓄水池当中合理的控制水位,并在两侧对生态放水孔进行设置,从而在排水当中使下泄流量减少,以降低对水文情况的不良影响。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鱼梯、鱼道等进行设置,避免对自然水体中生存的鱼类造成影响。同时可选择适当的位置,对鱼类增殖放流站进行修建。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当中,应当采取科学化的调度运行方案,对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其它用水等进行有效的兼顾与协调。更好的满足居民生活用水,灌溉、发电、航运用水等。依据环境监测计划,对各项环境要素进行监测,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化运行。

结论:水利水电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对此,应当充分认识到其产生的各方面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保护,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得到可持续化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冰玉, 刘莉.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 科技与创新, 2016(20):31-32.

[2]谭文军.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22):00228-00228.

[3]廖旭|, 谌巧红, 周进多.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 科研, 2016(8):00239-00239.

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1 前言

环境气候的日益恶化正成为全球性问题,作为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的水利工作,同样面临如何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四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在人类享受水利工程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南四湖地区水文、气候、降水等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使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乃至造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应积极主动采取环保措施与对策,注重对河流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将生态和环境效益作为工程的长期效益目标,确保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2 概述

南四湖作为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承接苏鲁豫皖4省8市35个县(区)53条河流来水,总容积60.22亿m3,流域面积31400km2,主要水利工程包括二级坝枢纽、韩庄枢纽、蔺家坝枢纽、湖西大堤及湖东堤等,是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调蓄湖泊,具有调节洪水、蓄水灌溉、水产养殖、航运交通、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南四湖气候、水域、生物资源、自然条件优越,生态型经济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四湖开发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周边地区各类污染性较强的工业无节制地发展,对湖水污染日趋严重,加之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沿湖湿地盲目围垦,以及对湖区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在我们享受水利工程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当地水文、气候、降水等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及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了一些改变,南四湖的生态环境明显下降,沿湖湿地大面积减少,从而大大降低了沿湖湿地对湖水水质的缓冲、调控、自净和保护作用,导致了湖区水生动、植物明显减少,有的物种甚至已经灭绝。因此,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湖泊生态区域、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重要调蓄水库,积极开展南四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研究工作,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指导价值。

3 南四湖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降雨的时间、空间分布发生改变。

南四湖湖区形成了大面积蓄水,湖面面积1300km2,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空气变得湿润,造成南四湖湖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但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3.2 对水文的影响

南四湖汇集周边53条河流来水,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南四湖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下降,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改变问题:

(1)二级坝、韩庄水利枢纽工程对上游来水进行控制截流,造成下级湖和韩庄运河河道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

(2)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南四湖水库里停滞,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因此复氧能力减弱,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水质下降;

(3)南四湖内水流流速缓慢,泥沙等悬移质沉积于湖底,长期累积不易迁移,形成泥沙淤积,容易导致南四湖库容减小,调蓄能力下降。

3.3 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改变了南四湖区域内原有的天然生态平衡和水文地质情况,打破了原有水系内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其个体和种群均造成一定影响,致使某些物种不能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灭亡。南四湖湖内水位变化较大,例如南阳、微山岛测站,年内水位变化均达1m以上,水温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导致水质分层,对下游鱼类繁衍和农作物生长带来一定危害;南四湖水利枢纽泄洪时,由于过闸流量较大,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幼鱼死亡率较高。

3.4 其他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等在南四湖管理范围内相继施工,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工程弃渣堆放和料场开采占用大量土地,会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对地貌景观和自然土壤损坏较大。施工开挖、填筑围堰、冲洗骨料、灌浆等过程都将产生悬浮物含量很高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南四湖湖内,将使下游水质受到污染。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所需土石方工程量较大,施工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对周围空气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还有施工车辆尾气和生活与生产燃煤废气也会污染周围的空气。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大型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开挖山体采用的爆破施工技术也产生噪音。施工弃渣堆放,易造成局部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淤塞河道,影响南四湖行洪安全,如不及时清理,将对南四湖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危害。

4 对策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促进了南四湖地区社会发展,但是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使已经形成的平衡状态受到干扰破坏。当今南四湖水利工作者的职责是研究由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再到平衡状态的发展规律,大力发展生态水利,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周全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科学管理,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水利工程能否带来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是衡量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自然与生态的平衡机制,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近期和长远的影响。

为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需要重点进行以下工作:

4.1 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机制

建议地方水利部门在已有的水文和水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针对南四湖水利工程,建设局部区域环境监测体系,对水文情势、局部气候、河道泥沙、鱼类渔业、水质、水生物、岸边植被、鸟类、当地文化等开展全面的分析,对水利工程附近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作全面地了解,对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危害采取措施,使各方面的损失达到最小。

4.2 开发目标和生态保护目标相协调

我国过去的水利资源规划,按照流域梯级开发模式,追求100%的开发率,往往忽视了工程开发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危害。流域管理机构应该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参谋协助作用,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和河流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合理制定流域综合规划,对南四湖流域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建设,合理布局。南四湖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应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水土保持、环境影响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批复同时建设;对非防洪工程进行防洪影响评价,以消除或减轻对南四湖行蓄洪的影响。

对南四湖水利资源的开发,不可仅仅盯着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应按照“大水利”思路制定总体规划,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基本依据,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目标,达到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4.3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监管

对南四湖范围内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严格监管,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尽量采用有利于动、植物生长、无污染的环保材料,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现场污染物排放必须满足国家规定,施工废弃物指定地点堆放,文明施工,减少噪音、水质、大气的污染,施工现场监理环保监测机构,对严重破坏环境野蛮施工的企业给予重罚。

4.4 及时进行生态恢复

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督促建设单位对水利工程建设破坏的植被景观及时恢复,在南四湖管理范围内,制订工程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目前南四湖湖西大堤采用了植被护坡,内外堤坡种植草皮和护堤林,植物的根系增强了坡面表层稳定,减小地表径流对堤坡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对边坡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南四湖沿湖宜林地带进行植树造林,形成防护林带,保持水土、涵蓄水源,即可保证南四湖湿地面积的稳定性,又能拦截农田回流水,防止水源污染,使水质初步净化,逐步形成稳固而又有生态效益的防护结构体系。

在南四湖流域范围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逐步形成南四湖湖内渔产丰富,候鸟栖息,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的良好局面。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恶劣环境对南四湖生态的影响。2002年,南四湖流域降水量严重偏少,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上级湖南阳站7月16日湖水干涸,下级湖微山站8月15日接近湖水干涸,为了挽救濒临绝境的南四湖生态,国家防总紧急组织实施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1.1亿m3,使得在南四湖低洼的底部保持了一部分水体和湿地,以维持湖内生态系统的延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其不良影响,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今后水利工程开发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体系,实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