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范文1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逻辑思维 培养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数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科学。近些年来,教育改革对初中物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物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准备教学方案,指导学生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观察现象,探求本质。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以加强对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思索,探求科学的本质,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本文正是基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扩散学生逻辑思维的建议,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逻辑思维的概念

逻辑思维是从感性层面上运用判断、定义和推理反映客观世界。从类型上看,逻辑思维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经验型,就是根据实际行为推断的能力,例如很多工厂的工人长期从事一项活动,他们靠经验工作;二是理论型,这是以知识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推理,很多科学家就是运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

二、提高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生大多在11-17岁的年纪,大脑正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此时他们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引导,且经大量学者们研究表明,这个学习时期如果能够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将有很大帮助,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均衡发展。物理本身就含有大量逻辑推理知识,很多理论的得出都是经过推理衍化的,如果能正确地对学生引导,在这一课程中锻炼思维方式,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对他们学习其他科目有帮助,而且对物理本身的学习也非常有益。逻辑思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具有积极影响,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且这是长期的工作,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积累良好的教学经验。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

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地准备教学内容,掌握逻辑思维的引导方法,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程设计上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主动思考,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1.逻辑思维的特征。逻辑思维又称为抽象思维,是根据对比、分析、整合、概括和图像等思维过程,达到由表及里的推断目标,从而发现事物本质。其特征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判断的特征,即对事物进行判断,分析出真与假;第二就是推理的特征,倘若前提条件是真,则结论一定为真,此为必然性推理,若前提条件为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为真,则为或然性推理。

2.逻辑思维的引导方法。逻辑思维是一种思考方法,既然是方法,也就有其自身规律,和凭空想象有本质区别,因此需要物理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概念的框架,从而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正确结果。例如,教师在进行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授课时,要首先讲清两个概念,分别是杠杆和力矩,杠杆容易理解,学生掌握起来也不费力,然而力矩的概念就相当抽象,如果不引导,则学生很难想象力臂是什么概念。此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解释什么是力矩,就是以杠杆为基础的特殊杠杆。学生在脑海里就有了印象,通过杠杆理解与力矩相关的知识点,让力矩具备了与实物类似的真实感。为学生理清了这些概念,那么在讲授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推理能力,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通过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思考和探讨,就会认识到力矩大,就可以事半功倍,相反就要事倍功半,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也会牢牢记住这些知识点的关联性。

四、初中物理教学中扩散逻辑思维的方法

物理教师除了要掌握逻辑思维方式的引导方法,还要知晓如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科学的探索非常奇妙,教师要引导他们看到线、面、体,不断跟随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

1.逻辑思维扩散的含义。按照物理上所讲的,扩散就是不同种类的物质在彼此接触、碰撞的过程中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在实践中运用得非常普遍,例如将墨水滴在水中,就可以看到墨水与水慢慢扩散,融为一体。逻辑思维上的扩散与之类似,就是由此及彼,由点及面,对物理知识分层分章节地进行掌握。

2.逻辑思维的扩散方法。初中物理的知识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践,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扩散,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除了教授他们课本上必要的基础知识外,注重日常生活中对知识的运用。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逻辑思维,就会深入思考,从事物的现象推理到本质,从一点扩展到一面。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了动力臂和阻力臂,就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图形或者实物,让他们分析和判断出哪些是动力杠杆,哪些是阻力杠杆?还可以在实践中让他们指出哪些动作省力,哪些费力。又如从高空中落下来的纸片,即使没有起风,纸片落下时也会有不同曲线,让学生积极思考原因,最后讲解主要是由纸片不同的面受力不均衡导致的,让纸片在下落时翻转、曲折。通过这样结合实践,让学生学会联想,碰到问题学会举一反三,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知识的掌握。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教师有密切联系,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研究教程,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索,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引导学生科学推理,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力远.浅谈新课改条件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8).

[2]杨映川.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4(26).

[3]周旭.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4(12):63-72.

[4]黄标.试论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3(08):33.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范文2

思维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化,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教师认识世界的根本方式。教师的思维方式反应着教师对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基本看法。而教师对自己的学习和专业成长也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非常重要,传统的模式思维角度单一,而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注重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因此,教学过程应当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由于人的思维总是和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这客观上就向我们提出了如何立足教学和学生实际,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进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不但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产生新问题的重要源泉,因而在催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也就有着重要的作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改善教师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水平,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教师的思维方式包括:如何看待教学改革、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等等。这些都影响着教学,引导他们的教学行动。教师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必须注重教学过程、关系和学生个性。

首先,注重教学过程并不是结果,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每一个环节的综合,教学过程本质上应是心灵的呼唤,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应注重学生进行心灵的约会。

物理学习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使得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缺少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无法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这些都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重关系而非单独实体,课堂教学不是自我封闭、孤立自存,而是开放的系统,教师与学生、教材与教法、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等都是紧密相连的。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要从课本内向课本外扩展,从课堂内向课堂外扩展,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目前看来,学生学物理往往只是刻板地从课本上的原理、公式到试卷上的试题,解题成了学习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然而,学生大搞题海战术,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和规律,以致于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有些时候甚至对原题稍加改动就难倒了大批学生。因此,对于习题、例题讲解教师要注重举一反三,要突出思维分析过程,注重灵活性,突出创新思维训练。经过循序渐进的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发散思维也会得到拓展。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习效率达到了,教学目标才得以实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平台,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个重要平台的作用,就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更加合适的方法和侧重点,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加强思维方式和能力的教学

1.重视数学思维方式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教学效率,其最终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首先就是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数学的思维方式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数学需要有大量的思维过程来解题答题,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在教学中将各知识点整合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加入到知识的发现和探求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交换动力。在强调思想方法的渗透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将新旧知识整合概括,让学生也养成新旧知识结合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后,就需要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增强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运用思考进行知识的分析比较、联想和综合概括等方法,思考的过程是将旧有的知识加以组合融汇,构建起一个新的知识框架。思维能力能够影响活动的效果,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提高学习效率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提高学生思维认知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教师对一个知识点例题讲解后,再对同类型的题目加以练习解说,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一个题目多种解法的运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加以联想,开阔他们的思维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课堂上通过口头的叙述选择题,或采用抢答的形式,即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又活跃了课堂氛围。思维批判性的培养上教会学生采用逆向思维思考和解题。在学完一个知识点或者做完一道习题后善于运用归纳猜想的方法进行总结领悟,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延伸,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力。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借助有效的外部手段和条件,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新课程的改革,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教师改变了之前大量板书的现象,有更多的时间让老师讲解和让学生思考。同样的课堂时间就可以讲更多的内容,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领悟。而且多媒体上可以很直观的将知识体系以图表的形式列出,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对于课堂小结回顾,同学们对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和理解掌握上都有重大帮助。

课堂教学中会遇到需要大量板书的时候,对那些需要画图,文字量很多的解答题,需要将新旧知识结合进行解答的复杂习题,以及对前期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的时候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投影仪来完成。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可以有相对更多的时间思考解题,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思维负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平等教学的理念

初中时期也是学生心理的变化期,他们会更易怒、易孤单和叛逆。搞好师生关系,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站在相同高度交流,平等交流,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课堂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教师加以适宜的引导,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合适教学方法的运用

我们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培养学生良好有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一切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方法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告诉我们,教师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设备来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前面说到运用多媒体教学,还有例如,力体几何的学习就可以采用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各面个边之间的关系,这样理解起来更易懂更能被学生领悟接收。课堂上运用抢答或者小组答题游戏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语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广大教师从自身和学生两方面出发,以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运用合适的教学设备、手段和方法来做好更有效的备课及教学活动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曹华平,《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2009年5月.

[2]郜宏宽,《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3]富源教育,《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2011年3月.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范文4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构建

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正确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现代科学研究活动中,精密的仪器和先进的实验手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无疑始终是人的大脑。人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学习和教育,来训练和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头脑,我们往往缺乏技术细节上的考虑。我们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尽管科学的思维方式未必会使每项工作都能取得成功,但是,毫无疑问,科学的思维方式肯定比拙劣的方法更有效,并且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尤其在谬误来源极多,某些现象较为复杂的学科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的鉴别能力。在研究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当今世界各类信息的急速膨胀,对各类假说的取舍,对层出不穷课题的选择,以及或明或暗线索的鉴别等等,都对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研究工作者不仅要有高超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更应有渊博的学识做后盾。而实际情况是,研究者所要求具备的这些能力,又是与人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青年一代进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促进青少年较快地健康成长,并能激励他们尽早成才。在实践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是有着别人不具备的天赋能力,但这确属风毛麟角,极为罕见。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属儿人,并非天才。对于天才,给予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指导,无疑会使他们如虎添翼,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给予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指导,能够使他们在研究上少走弯路、少兜圈子,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促进他们早出成果。

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来讲,学习和研究科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时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承担“传授”“解惑”的责任,既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使学生“知其然”,还要帮助学生“知其所以然”。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古人主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谓的“渔”实质上指教给受教育者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钥匙,去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才是终生受用的。虽然我们说,科学思维的训练应该强调学生的自我训练。但是我们也承认,每个人如果在学生时代,就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某些研究方法的教益或启迪,或一般原则与思维方式指导,无疑会大大缩短苦寻苦觅的摸索阶段。

促进思想改造研究科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促进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科学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以实践作为检验科学理论及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并要求人们要学会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观察客观世界。现今人们更加注重观察的科学性,由此导致了许多现代自然科学家更大胆地突破唯心主义的思想束缚,迈上唯物主义道路,最终取得辉煌的研究成就。当然,如果把思维方式当作一种灵丹妙药,认为用后就能立即见效,并且认为可以在研究工作中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那就大错特错了。而且,这本身也不符合科学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东西方思维方式之比较

东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常常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中和论、矛盾论及变化论原理。中和论主要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矛盾论指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而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矛盾是时时处处存在着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变化论则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中国人向来推崇“中庸之道”,已将“中庸之道”内化为自己的性格特征。所以大多中国人内敛有余、张扬不足。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排中性、同一性和非矛盾性。排中性认为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同一性强调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而非矛盾性则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西方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不会去追求折衷与调和。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之成因。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认为,东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的发展轨迹。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文明之上的,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对其思维方式影响极大;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两种教义的辩证和整体思维方式影响深远。尼斯比特以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东西方思维差异产生的根源。

首先是社会认知系统的差异。中国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中国人会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用来关注自身以外的世界,因此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而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单纯,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更长久地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上。这种认知特性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导致了中国人通常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通常被动的接受世界的影响,西方人则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其次是社会背景的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仁爱”,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古希腊强调个人和自由,推崇个人主义。两种不同的观点导致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导向。

最后是生态背景的不同。希腊文明有着较高的科学成就并不完全依赖于农业,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性较强,这些产业并不强调集体劳动,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比较高,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中国文化一直依赖于农业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性对社会的发展并不存在危害,相反,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和融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引领着社会实践的进步,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强化着思维系统。

构建现代思维方式

现代思维方式是由近代思维方式发展而来、并根植于现代实践基础之上的。它既是人类思维合乎逻辑的延伸,又是现代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古代思维方式以模糊综合性、朴素整体性和直观猜测性为特色。近代思维方式则表现出机械性、静态性和分析『生等特点。现代思维方式并不是对近代思维方式的简单继承,其中包含着否定,它最基本的特征是自觉创造性、动态开放性和系统综合性。

系统性思维的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观念性上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改变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并进而发展为人机合一的现代化思维方式。但从它的本质来看,这依然属于观念性的范畴。据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意识和思维产生的整个生理过程,不仅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还是一个对信息处理的过程。就现代电生理学的发展来说,它已能用利,学方法如实记录人脑对不同问题的思索和考虑,从脑电波上下摆动的差异状况就能看出,电脑这种人工智能机器模拟思维的信息处理过程是很明显的,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现代生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说这种人机互补的新思维方式只代表电脑,是对人脑容积的增加和反应速度的加快,而最终不能代替人脑的思考。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范文5

1.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性

思维能力的定义:当我们发现问题时,首我们将通过观察所得的信息与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对于该问题的知识相结合,奠定个人推理的基础,再以演绎、归纳和价值判断的方法进行推论。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不具有逻辑思维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成功人士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从出生就开始培养的,在生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会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生活中的事情,从而我们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困难。

1.1逻辑思维在初期培育的重要性

我们初期的思维能力是父母培养的,因为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们需要用我们初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儿时的思维方式的培育会让我们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思维,遇到问题或困难,首先大脑中的思维就是最初接受的这种思维方式。所以初期的思维培养是很重要的。

1.2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只有经过思维过程的知识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而会计学知识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

我们都知道在会计学初级教育中要求我们拥有的会计学基本技能不单单是会计法规的运用能力,还要求了会计账务的处理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贯穿等专业准则贯穿整个教育以及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所以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把思维过程贯穿其中,因为在掌握以《会计法》为核心的跨及法规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灵活应用财务法规检查、监督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这些问题,以保证自己最终做出来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合法性,以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从大学毕业到实习和工作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远没有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是会计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培育的人才达不到要求主要归因于在他们接受教育的初期就没有将这一学科的思维方式学好,也没有将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放于重要位置。在接受这门学科初期,他们通过老师对基本知识的讲解,在基础会计教学的过程中都在逐渐对这门学科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如果老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培育,最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远没有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的结果。而如果将这种批判性思维有效地应用到基础会计学教育过程中,学生们能在学会计初期及早形成会计专业的思维,这种思维还能让同学们课上更加集中精力去学习,更能产生创新思维,更好地完成自己学习工作中的任务,还可以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弥补,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基础会计教学十分重要。

2.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

会计学基础教学仅能使学生理解掌握会计理论方法,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使学生学会科学、规范、熟练地运用知识,正确的培养思维能力。研究表明,学生的听课状态与学到的知识与上课互动是有关系的:如果只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述学生们的吸收率是最低的,而如果上课加上提问问题,学生的吸收效率就会增加,而最好的教课方式就是加上感彩的教学方式,比如加上小游戏,加上感情上的互动,这种方式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在会计课落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1注重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学生从下课状态或是心正在教室外时,新课导入就可以让学生尽快回到上课状态,对于刚刚接受会计教育的人来说,上课难免不能尽快进去状态,老师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思维尽快在会计课上活跃起来,比如,适当的提问上节课内容、可以引入一个现实生活中与会计应用方面的有关的例子来引出下面内容,让学生发言,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大脑活跃起来。

2.2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很多学科教育中都可采用的教学方式,在遇到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就想利用实例讲解一样,把一个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形中,这样会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式具体的实例。而在会计教学中,老师要想巧妙地将生活中的实例应用到知识基础之中,就必须吃透教材,就必须充分的去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矛盾与障碍,去假设社会情境,然后将知识点请入到其中,去解决学生理解不了的基础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在第一次遍学习过程中就能牢固掌握知识点。

2.3形成树根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维

在讲授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可用联想法来引导学生去想过去讲过的知识点,或过去用过的思维方法来解决现在遇到的问题。例如,在讲述收、付、转三种记账凭证编制时,先组织学生做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销售产品收到银行支票、报销差旅费退网预借款余额三笔业务。学生顺利完成了前两笔,编制了付款凭证、收款凭证,在做第三笔业务时,就出现了既不能编收款凭证,又不能编付款凭证的新情况,这样就把他们带进了问题情境之中。

2.4组织案例讨论

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学生们学会在案例中应用知识点才能有效掌握,而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这种学习思维方式需要老师的指导,具体案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让同学们的思维扩展到整个事件,而不局限到一个知识点的运用,为学生思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和多角度的范围,正是在解决这种案例的过程中,对知识点在思维上有了很深的印象,实际案例能够有很好的培养初学者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专业课知识还是一片空白,老师用其深厚的知识把一个复杂的案例化为一个简单容易理解的与学生生活息相关实例来进行讲解,将会计系的思维及早注入一个初学者的脑子中。

2.5图解教学方法

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用图解讲授给学生,这将更生动、具体、系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中的全面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进行归纳,合理设计的一种思维方法。用图示展现给学生,就会使学生的思路清晰明了,这样会让学生们更系统地接受知识。

3.总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会计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们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只是有浅浅的基础知识的人员,而是要有严谨的思维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的工作处于出色位置的人才。所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必须在学习初期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会计这方面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乔引花.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纰漏行为研究[J].经济科学,2009

[2]钟亚兰,涂利平,罗杰.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改思路探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3]杜兴强.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

[4]黄惠琴,李忠波.会计学原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9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范文6

关键词 计算思维 计算机通识教育 计算机认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随着国家对中小学生的普及教育,使得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如建立电子文档,上网查找资料等;然而,这些技能远远不能满足大学里专业技术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又看不到自己的差距,同时还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一名信息科学技术类的大学生,导致现在普遍存在对计算机学习兴趣严重下降的趋势。因此,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各专业对它的要求涉及广泛,加之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些综合、复杂的因素给“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作为一所电子信息类特色鲜明的大学,我校在信息处理领域有较为深厚的积累。这些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一批IT领域优秀的一线教师,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过去的三年里,初步实施了一些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尝试,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机房上课,要求老师精讲多练,机房授课现场实践上机考试,对一名本科生所需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进行了有效的培养,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计算过程、计算能力以及相关专业课程需要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了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需要的一些软件。

目前,国家明确定位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和数学、物理等同地位的基础课程,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不仅为不同专业提供了解决专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而且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求大学第一年计算机课程的构建应该为电子工程、通信安全、社会科学、生物医学、机电工程、数学建模等提供切实的帮助。为此,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养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对问题进行求解、系统设计和行为理解,即建立计算思维。这个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2008年美国的CDI计划中(Cyber-Enabled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计算使能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该计划旨在通过“计算思维”领域的创新和进步来促进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产生革命性的成果。

2 计算思维模式的建立

(1)通过对多媒体部分的图像、音乐、视频等是如何计算实现,让学生感知计算机如何完成这些有意义的任务。具体做法是:增加多媒体方面流行的Photoshop、抓图软件FastStone Capture等;网络应用方面的flash、frontpage等的基本用法的普及;还有专业基础方面需要而且简单易学的matlab、vb等软件,让学生了解课程中的数学、物理等问题如何通过计算机实现求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和为个性化创造力奠定基础,通过这些引出计算机内部数据表示的重要性。

(2)该项目在数据的表示方面,强化计算机中数据表示的理论深度,为C语言中变量以及运算指令等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引入计算器中加法器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到强大的计算实际上是通过简单的 “与非门”、“异或门”等实现,可以激发以后挂有数字电路课程的兴趣。

(3)关于计算机组成部分体系该课程与通信、微机原理与接口设计、智能控制与自动化等的关系,打破之前仅仅介绍计算机的软硬件构成单调的学习方式。针对计算技术,延拓到如何进行大规模复杂数学问题的求解,如何进行科学计算,比如matlab如何为科研进行有效服务,网络计算如何让我们体会无时不在的移动通信感受等。

(4)常规的办公软件部分,word以本科毕业设计为例,达到按要求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水平,PPT以自己专业的成果进行展示,能图文并茂地准确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成果,execl掌握常用的公式计算、应用等功能。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计算思维的学习如何下手?西安交通大学的冯博琴教授总结为三步曲:信息的表示、算法到计算理论:可计算性与复杂性。我们据此将教学模式做如下改进:

(1)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动手能力,结合专业需求,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基于现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尝试通过“模块化”教学的思想提高教学效果,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达到课程的教学要求,又能掌握自己关注和实用的技能,结果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较快地达到后续课程的计算要求。(2)适应新形势,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围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性、服务性的目的,在教学内容和实施上,考虑新颖性和多样性,在原有办公软件的基础上,增加能够表现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实用性软件教学,如,多媒体方面流行的Photoshop、抓图软件FastStone Capture等;网络应用方面的flash、frontpate等;还有专业基础方面需要而且简单易学的matlab、vb等软件。(3)加强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网络化教学环境。针对我校两个校区师生间沟通不畅的问题,借助南北校区校园网覆盖全面的优势,尽快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案例、教案、录像、各类素材),充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4 结束语

通过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思维模式上改革,期望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的课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能够为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计算机逻辑思维方式,这些将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课程及其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使得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更具特色。

参考文献

[1] 杨玉良.深入实施通识教育培养未来社会中坚.中国高等教育.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