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有效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的有效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的有效管理

学校的有效管理范文1

关键词:学校;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13-01

当今时代是社会变革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学校发展面临着开放教育市场的挑战,办学主体更加多样化,教育体制结构异质化。这一方面为我国学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迫使我们学校教育要重新审视自己生存、发展的策略和走向。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培养高水平人才,必须创新学校管理。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学校管理的好坏,影响着一个学生的发展,也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我们常听人说,某某学校校风不好,所以孩子划片本来应该在某某学校里学习、生活,可是家长还是要拖关系,走后门,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他们认为理想的,口碑比较好的学校里去。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要想让学校管理在新时代下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们也就要坚持,"校有校规"的管理原则,建立法制化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依法治校。首先,在学校的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的一些方针,严遵《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小学管理规范、管理制度》等一些对学校规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让学生管理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为发展助力。其次,为了一个良好的学理管理制度,和谐的管理环境,我就根据本校的特色和文化建立适合本校管理工作的一些规章制度,并让这些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发挥它应有的监督作用,让学校的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创新观念支配着创新的行动,没有突破的观念也就没有突破的做法,也就不可能创造出新的成果。

2.关注细节,精细化管理

为了让学校的管理落到实处,达到真正的有效管理。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把国家的一些学校管理政策传达下去还不行,还要让这些规章、政策发挥它在管理中起到有章可循、检查督导的作用。所以,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到责任到人,分层管理,把每一项工作,都层层包管下去,落到实处,起到作用。首先,精细化的学校管理要在整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再细化到学校各组织、各部门,健立健全管理网络,责任到人。其次,精细化管理校园,要不分大小事务,当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来管。有一位校长说过:"教育原本不需要跟风逐潮,不需要不断的花样翻新,而是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可见,无论对学校管理的大小事务,认认真真,长期坚持,都能使学校的管理,切切实实为学生服务,让社会、家长放心、安心。

3.以人为本,人文化管理

学校的严格管理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固然是好事,但是为了教师、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能愉快学习,教师愉快地工作,学校的管理要刚柔结合,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要概让管理不失效,还要让教师、学生能自由发挥,张扬个性。首先,学校管理要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满足教职工工作的需要,精神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职工能轻松愉快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学校的管理要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在班子内发扬民主作风,形成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之外,还要在工作中,信任、尊重教职工,创造条件,并实行科学民主的管理,强化教职工的参与意识,让在校的教职工觉得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从而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当然为了学校管理,学校领导还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体贴教师,提倡奉献精神,并要对那些思想要求进步、品行端正、工作热情高的教师加强培养,吸收到党内来。最后,为了让学校管理工作和谐有序的进行,学生也是一个主要的一份子,毕竟这一切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都是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健康成长。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中,时时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热爱同学,并让他们保护校园里的公共设施,不去恶意破坏。这样,学校在满足了教师自尊心、荣誉感的同时,也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并要让教师、学生觉得在这样一个大集体里工作、学习、生活是多么愉快事。

4.优化学校管理环境

现代学校管理环境创新,简言之就是优化管理育人环境,指的是通过学校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学校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的方向发展。学校管理创新是一种目标指向明确,但随机性较大,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其活动的进行,必须有相关政策的支持条件。这种政策的支持,包括管理创新中的人事分配政策、经费政策、奖励政策、评价政策等。学校管理创新要想有效进行,必须有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条件,否则,管理创新就难以启动,即便启动也难以保证进行到底。日本管理学家在《丰田生产方法》一书中说:"要用创造的皮鞭去抽打容易僵化的头脑。"如果管理者在客观情况已经变化的情况下,还仍然固守旧的观念,无疑是反创新之路而行之,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中国先进企业经验》一书对创造者的特点归纳了七条,其中第一条就是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有强烈的探究精神,乐于迎接新的挑战,还有一条是有独立的个性和见解,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具备上述两条,就能够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这样的管理者决不模仿他人,而是具有创新精神,决不沿着他人的脚步行进,而是开拓前进的先锋,更不会是双脚健全而不会走路的保守派。

总之,管理是一门技术,尤其是管理学校,要想把学校的简单管理变成科学管理,把学校管理的规律性在作中体现出来,形成程序、方法和原则,需要我们每一位学校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研究,琢磨,并要逐渐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使管理科学化,有效化。作为学校的一名管理者,我们要严格尊守《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小学管理规范、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当然,我们还要更新观念,以人为本,注意细节,遵循管理规律、遵照规程章制,科学管理学校,一定能打造出一个文明、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实现学校管理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王.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

学校的有效管理范文2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37-01

我们知道,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的思想行为。教育实践表明,许多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德育管理效果,都与他们在工作中十分讲究工作效果有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革命责任感,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德育管理,由“务虚”到“务实”,把小学德育管理与“效益 价值”联系起来,寓虚于实,出虚而实。

一、转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学校作为小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场所,学校应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改进传统的灌输式的讲课模式,丰富授课内容,在课本的基础上开展拓展训练,让学生们深刻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其他文化课的教学中应结合德育工作要求,有意识地对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和家庭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建立教师随访制度,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督促家长在家中适当地进行德育教育;学校在抓师德教育的同时,不断推进师德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约束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和维护自身的职业形象,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从而自觉地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和校园秩序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学校软硬件组合发展,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经常性地组织全校性的德育活动,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配合当地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渗入学校,共建良好的学习秩序。

二、定目标、抓习惯

学校德育管理应定位低调,目标高效,让习惯养成教育看得见,摸得着。亚里士多德说:“道德成自于习惯”。这对当今我们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颇有现实意义。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质。

小学要以日常礼仪、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以此定位让德育的目标低定位,抓得着,看得清,实效性强。如在常规教育抓好“走好路、做好操、写好字、说好话”等显而易见的行为常规,长期坚持定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分年段设立行为习惯培养细目标,让习惯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小学德育的目标应定位于习惯的养成、素质的提高,其教育培养的途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制订行为习惯培养的层级要求。让习惯培养目标随着孩子认知的提高而提高。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德育管理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四、要处理好网络信息技术对学校德育影响的问题

21世纪的学生被很多人称为“网络一代”。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再加上中小学生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他们不愿承担责任,又有追求自由时髦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之中便是一种必然。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给学校的德育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带来生机;而另一方面,也给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行为带来不良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并且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络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学校,必须要首当其冲,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陶宏开教授说:“网络不是洪水猛兽。”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所造成的冲击是空前的,它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但只要我们学校管理工作者思想重视,引导方法得当,管理措施到位,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技术,精彩的互联网络世界就会给我们的德育管理工作带来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总之,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在此基础上对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德育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此外,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保证德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评价体系的改善,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学校的有效管理范文3

[关键词]校长;学校管理;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86-01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开始阶段 ,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管理起来相对困难。为了迎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高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校长需要更加注重校园的管理工作。校长应以教学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 ,从实际校情出发 ,加强校园的管理,从而带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明确办学宗旨,提高校领导班子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办学宗旨是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只有明确办学宗旨,才能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率。为此,校长不仅要从学校最基础的管理抓起,还要对学校的发展作规划,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学校的办学宗旨,以培养综合能力强、社会责任心强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为首要任务,为学生将来的后续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因此,提升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极其重要。在平时的校园管理工作中,领导班子之间要相互合作,共同谋求发展的新方法;加强集体智慧的发挥与运用,有效利用领导班子中每一位同事的优点和特长,使其发挥到极致,从而带动校园的建设和向前发展。

二、加强教师管理,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

1.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为了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学校可举办定期的教师专项培训活动,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师培训体制,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带动整个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合理安排教师专项培训的知识点,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使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适当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方式。校长也要主动地参与教师专项培训活动,由此起模范作用,进而带动全校师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校长亲自走上讲台,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为教师灌输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本校的办学理念,从而加强学校教师的思想和道德修为。

2.建立听课评课制度。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作为校长,应该主动关心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合理安排听课时间,并且听课结束后合理评价该名教师的优缺点,从而使得教师对自身的认识更清晰明了,拉近与教师的距离。当然,也可以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此外,学校还可以尽可能多地聘请各个专业的教育专家到学校演讲,通过专家的讲座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或为教师安排外出访学和外出调研等教学活动。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设定合适的奖励机制,通过物质上的或者精神上的小奖励来激励教师积极拓展,不断提升自我。

三、加强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的办学原则

1.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从无到有,从讨论、实践再到全面推进,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小学是为学生将来后续学习和个人能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平时管理工作中,校长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最终目标,提高对教师个人培养、课程综合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更新研究等方面的关注,积极与附近的友好学校进行学术和办学经验交流,在校校合作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例如,校长可以邀约附近学校的领导到本校进行校园参观和思想交流,在参观中汲取对方好的建议,并且定期到外校进行参观、学习和调研,进而在调研中发现本校管理的缺点所在,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管理。

2.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的办学原则。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的办学原则,在管理中要重视决策的公平合理。为此,校长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发展平台,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加以正确的指引,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校园建设,营造出一个适合全体师生生活与学习的优质的校园环境;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主动对教师的工作做出合理评价,提出指导性建议;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方法,合理采纳家长的意见;注重学生的道德建设和个性化发展,鼓励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总之,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校园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一切由教师和学生出发,以教师和学生为本。

学校的有效管理范文4

摘 要: 培智学校的班主任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诚挚、深厚的爱开启残障学生心灵窗扉,加强常规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推行个别化教学,最大限度地补偿缺陷、开发学生潜能,才能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特殊教育 班主任工作

培智学校的班级是学校的组织细胞,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实施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及班主任的一切职责的总称,班主任既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实施者,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是联系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桥梁、纽带。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乎学校教育教学的成败。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由于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本身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教育有着特殊的需求,培智学校的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落实日常常规训练,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推行个别化教学,最大限度地补偿缺陷、开发潜能,才能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了解学生是班级管理有效性的起点

特殊儿童广义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言语等方面,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又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1]。

培智学校班级大多有8名―12名轻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学生间个体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学生个体间差异多样化,个体内差异个性化,比如我班级内8名学生都是智力障碍和伴随多重障碍,尽管他们实际年龄在9岁左右,实际的智力发展都滞后于同龄儿童,其中有3名学生智力年龄和学业成绩相当于三岁小朋友,其他5名学生更加滞后;在口语方面,3名学生能清楚表达,3名学生能说简单口语但吐字不清,另2名学生没有口语;学生能力间差异对教育教学是挑战,培智班的班主任首先要全面清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障碍类型、学习行为能力等,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才能在平日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以诚挚、深厚的爱开启残障学生的心灵窗扉,营造充满温馨的管理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特殊学生由于特殊性,或智力发展滞后,或肢体残缺,或有许多不可自控的特殊行为。但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都具有成长和被人理解的渴望,更加需要我们用心地关爱和呵护,给予这些特别的学生以特别的爱。

首先,生活事无巨细点滴汇聚老师浓浓的爱;有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弱,铅笔断了,你帮他削好了;上厕所没带纸,你帮他送纸;有人鞋带不会系,你帮助他并教会他,等等,学习生活上主动给予帮助和照顾,让学生感受到真情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挖掘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发扬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开展各类评比,评出每周进步之星、劳动之星等,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进行赏识教育,生活中点滴进步老师能及时给予评价。让他们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在行动中相信“我能做”,温馨、明了的教室布置,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他们喜欢的照片,挂上他们的作业、作品,让他们感受到班级就像温暖的家,老师们浓浓的关爱就像亲人在自己身边。

三、加强日常常规训练是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关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抓好日常常规训练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首要前提。不仅要培养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矫正个性化差异,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智障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特征,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要针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严格要求、不断强化训练是培养智障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较好方法。在各阶段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一)教学指令清晰,要求明确。

刚入学的智障学生就像一片等待开垦的土地,打下坚实的地基,才能盖出结实而漂亮的房子。首先我对学生提出简单的要求,听到铃声能在座位上坐好,看到老师主动问好等。由于他们认知能力较弱,教学语言和指令要清晰,例如“两手摆好放桌上,坐好”。利用培智学生的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多提供行为示范,增强他们头脑中的表象,使他们有更多学习和模仿的情境。要求他们坐姿时,先观看礼貌影片,让他们先有感性的认识,给予示范指导。

(二)反复练习,配合奖励不断强化。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反复练习,不断强化才能让学生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例如:每天学生来学校师生先互相问好,放学回家相互道别,没有口语能力的学生可以用动作表示,刚开始有些学生不配合,如此天天坚持,直到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能够主动和老师问好、道别。有些学生坐姿不正确,为了纠正这些毛病,我把坐姿要求编写儿歌,每次上课前让他们边读儿歌边做出正确动作,随时注意学生的行椋挥械难生上课随便走动,安坐位置时间短,对他们进行安坐训练,从最初的10秒到20秒,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能调动培智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当学生完成任务和工作时,及时给予口头表扬或者实物奖励,是对学生正向行为的一种正强化。

(三)针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共同进步。

培智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推进学生共同进步的同时,要注重对个别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教育。对每个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的是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完成,有些是能做而不愿意做。对于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可以制订个别教育计划,或者配合学校的情绪行为小组共同处理,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我班一位同学存在经常抢其他学生的玩具,抢不到时就打其他学生的不良行为,分析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从来都是无条件满足,平时在家没有接触过其他小朋友,在学校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但不知道怎样表达,只能用粗暴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针对该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深入分析其原因,首先和家长进行沟通,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不良要求,让家长和老师配合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引导他正确与人沟通。平时认知观察他,当他能正确与人沟通时,会说:“我能和你一起玩或者我们能交换玩具吗?”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当他出现打人情况时,立即暂停所做的一切活动给予批评教育。通过学校和家长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基本能够正确与人沟通,打其他学生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多动症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教室里经常喜欢乱跑,发出声音、做事执拗又比较刻板……对于这些学生,进行个别化训练,平日多采用强化物的方法让他们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和配合完成作业。只有全面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性格行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四、家校联合多沟通是班级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支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培智学校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对学生的教育需要他们的配合和支持;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同时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也需要家长共同制订和实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共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意义。”可见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班主任工作烦琐又平凡,班级管理方法千差万别,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使班级更和谐、更温馨。由于培智学生的特殊性,更需要运用智慧和专业,有效管理好班级,加倍爱护和关爱他们,携手家庭和社会,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的有效管理范文5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者的管理推动,而诊断式管理能够立足于校情和现状,对各类管理因素及时进行分析,了解“主观认识的学校管理状态”与“客观真实的学校管理状态”之间的差距,提出符合实际的管理策略,更能推动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借助诊断式管理,创新理念,改进方法,提高管理效能,推动学校发展。

一、诊断式管理促进学校理念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诊断式管理针对学校出现的现象和面临的挑战,从理念层面实施分析和判断,以确保管理方向的不偏离。我校积极实施诊断式管理,完善了学校办学理念。

1.对现状实施诊断,了解主观认识与客观真实之间的差距。

(1)了解主观认识管理状态。通过翻阅相关资料、与相关教师座谈等形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反思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成绩,得出:学校倡导精英教育,重视科技教育,绩优生培养成绩突出,科技特长生培育成绩明显,大多数教师经验丰富,被家长认可,学校管理处于良好状态。

(2)掌握客观真实管理状态。通过深入一线听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现场观察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学生管理、教学质量以及特色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得出:学校偏重精英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落实不够深入,教师的规范意识不够强,育人意识比较淡薄,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按现有评价标准处于下滑状态,科技特色的品牌效应还不明显。从总体上看,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有下降趋势。很显然,学校管理的主观认识状态和深入了解后的客观真实状态有一定的差距。要推动学校发展,必须调整学校办学理念。

2.分析差距成因,完善学校办学理念。

(1)形成了学校整体办学理念。通过分析研究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得出:学校前期办学没有完全落实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没有预估到生源结构的后期变化,依然只偏重绩优生的培养,精英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而对学困生的教育却很薄弱。同时,由于学校对规范办学行为方面重视不够,缺乏相关机制,依法治校的状态还不到位。为此,在广泛调研、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决定从育人切入,从规范入手,从质量突破,从特色提升,确立了“育人为本,规范为先,质量为上,特色为优”的办学理念。

(2)明确了学校具体管理理念。通过分析研究学校管理的诸要素,学校在以下三个方面完善了管理理念。在德育方面,由于受“重智轻德”思想的影响,对习惯差、行为偏的学生不注重预防教育,只是在出现后果以后忙于应付和解决,德育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给学校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从管理理念上做出改变。因此,学校以育人为根本,把“塑造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人”作为德育理念,力争“让每一名学生德有所进”。在教学方面,受多年来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忽视了部分学困生的学习,对已经发生变化的生源结构越来越不适应,要扭转这种局面,也必须在教学理念上有所改变。因此,学校以学能为重点,把“培养具有终身学习素养的人”作为教学理念,力争“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获”。在特色发展方面,科技教育已凸显优势,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还只停留在点上,要成为品牌,还必须有理念的支撑。因此,学校以实践为载体,把“培育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作为特色发展理念,力争“让每一名学生生有所创”。

二、诊断式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方法改进

理念是先导,方法是关键。在管理推动过程中,理念的落实必须通过正确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因此,学校适时对管理方法进行深入的诊断、分析和研究,并积极改进。

1.以全面育人的德育策略提升德育效果。

(1)德育工作存在明显盲区。诊断前期的德育管理,在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承担德育工作的人员主要还是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力量单薄,容易产生间断和盲区。二是德育形式单一,缺少主题和抓手,德育收效不佳。三是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不能很好地有机结合,使德育效应不能充分发挥。

(2)落实全面育人的管理策略。明确各类人员岗位德育职责,建章立制,推动岗位育人的行动实效;制定规范要求,做好日常监管,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到严防死守,外练行为习惯;重视思想教育,以感恩励志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内塑道德品质;以培训家长为主线,促进教育思想和行动达成共识,拉近家校教育距离;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走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牵动社区教育阵地。

2.以深化改革推进教学现状改变。

(1)管理方式与教学现状出现明显不适应。通过认真诊断分析,我们发现: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特别是生源结构发生变化以后,针对各个环节的粗放式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在课堂教学方面,针对注重传授的管理,对传统低效的课堂现状已不能起到改善作用,高效课堂的形成受到一定阻碍;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只注重绩优生的评价方法,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逐渐被家长、社会不认可,使学校招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深化教学改革是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精细常规环节,引进促学机制,完善管理规程,通过“台账式”管理督查落实效果;按照“面向全体,分层教学,以学定教”的改革思路,以“问题导学、合学促学”为课堂模式,通过培训、研究和课堂实践等形式,探索高效教学新途径,实现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明确“拔尖+合格+特长+创新”素质教育质量观的科学内涵,引领教师按照正确的质量观实施教学;加强教学质量定期跟踪监控指导,确保过程质量管理不放松;出台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教学质量奖励方案,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以课程实践推动特色品牌建设。

(1)特色发展的潜力还需要深入挖掘。为了打造科技特色品牌,学校对多年的科技教育进行诊断分析得出:科技队伍建设还需要强化培养,科技项目的潜力还需要深度挖掘,还需要结合区域特点开发新的科技项目,学生的科学素养还需要再强化。

(2)强化课程与实践的带动作用。经过诊断分析,学校决定以课程和实践活动打造特色品牌。首先,让课程发挥好引领作用。以科技校本课程为专业渠道,普及科普知识,激发学生对科普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学科课程为通识渠道,全面挖掘科技内涵,宣传科技知识,发挥学科课程的渗透作用;积极研发新的科普项目,编制校本课程,为区域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次,让活动发挥好促进作用。成立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开拓视野,开展科技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三、诊断式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效能提高

诊断式管理不仅有效提升了理念认识,还有效改进了管理方法,对学校管理效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学校的德育功效明显提升。

(1)全面育人的管理态势初步形成。日常监管趋于全员化,主题教育趋于全程化,教育方式趋于多样化。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得到完善,自主管理效应得到彰显,出现了示范班级,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管理网络正在发挥有效的推动作用。

(2)学生道德素养品质明显提高。学生整体规范程度得到提高,举止形象趋于文明规范,行为习惯趋于良性发展,思想道德趋于尊崇高尚,涌现出多名拾金不昧的好学生和市、区级文明学生。

2.学校的教学现状正在改变。

(1)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态势初见端倪。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管理流程趋于科学,管理的规范性大大增强;“六步管理法”(计划、布置、检查、反馈、整改、点评)和“台账式”考核方法的有效运用,细化了管理环节,提升了管理效果,推动了常规教学的有效落实。

(2)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问题导学,合学促学”的课堂模式基本定位,课堂评价标准基本完善,绝大部分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在日常教学中以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为基准,坚持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高效课堂的现状,在现代化达标验收、复查和参加全国高效课堂展示中,均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

3.学校的特色发展实现突破。

(1)形成了科技教育课程化。以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兴趣社团为载体的教育形式,极大地丰富了科技教育的内涵,推动了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

(2)提升了科技教育硬件环境。以科技教育成绩为基础,以申报市级科普项目为手段,积极筹措资金,完成了数字化天文实验室的建设,改善了科技教育硬件环境,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学校的有效管理范文6

关键词:小学 学校管理 创新方式

教育需从小抓起,小学教育是建起一座坚固的育人参天大楼的基础,抓好学校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从小学学校的整体情况出发,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和智慧,在合作共营的理念下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潮流,使得小学学校管理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并驾齐驱。

一、简述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要性

1、提升管理有效手段

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要重视人本管理。这样, 对教师的管理才能获得成功。也只有对教师的成功管理,才能发挥、调动起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有效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2、创设学习氛围的良好途径

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

二、分析当前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混乱现象依旧存在

责任制的确定不明显,以至于责权不分的现象泛滥,不利于统一管理;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开设“一言堂”,唯亲是任,捕捉不到民主的影子;学校的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不高,导致出现贪污或挪用现象,严重影响教育的真正意义的展现;校长与学生的沟通过少,不利于校长在学生中良好形象的树立。

2、教师的人员流动现象严重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间教师的物质待遇差异极大,落后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物质待遇低,教师的付出与所得失衡,再加上教师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教师流失情况严重,“孔雀东南飞”现象屡屡发生。留得住的教师整体业务水平又不尽人意,致使学校的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这给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也带来极大的冲击。

三、探讨创新小学学校管理的方式

1、形成激励机制的管理方式

在确定激励措施、完善奖惩制度的同时,要注重细节方面的鼓励。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角色。作为校长,要尽量给教师提供适宜的福利工资待遇与各种奖励措施,同时,不可忽视精神激励,学会增强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我校出台了很多对老师的福利措施之外,还进行了更多关于促进学生进步的激励模式的探索。因此在开例会的时候,经常进行探讨,引导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做到真正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激励是一种力量,也是管理体制中一种无形的进步杠杆,如何保持杠杆的平衡,需要我们认真的根据学校情况去探索。

2、深入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

3、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推进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的主流思想,谁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改革谁就会落伍于时代,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推进教学改革成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一是渗透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需要现代化的理念来指引。要深入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首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老师角色定位为“学生的服务者”和“教育活动的调控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必须围绕“交流——互动”的核心,建立“交流——互动”的课堂模式。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深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是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下决心摒弃旧观念老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交流——互动式,启发——引导式、讨论——探究式、开放——发散式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应对“新课程、新教材、科目多、课时少、任务重”的教学局面,从而达到“少课时、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质量目标。三是确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了一个既有量化数据,又包容思想道德、业务能力、学生评价、社会家庭评价等多元因素的评价体系。

4、整体创新学校管理方式

有创造,就意味着有创新的身影,创新是任何方面任何发展都需要的力量,学校的管理若能很好的利用创新这一概念的真谛,不仅能使得学校呈现日新月异的状态,而且可以与时展的步伐并驾齐驱。关于创新这方面,可以例举我校的创新基点:⑴特别注重情感教育的意义,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中,不管是师生之间还是同事之间,感情交流的成分很多,情感是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这方面做得好,就为关于如何去创新的工作提供了新鲜的空气。⑵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的轻松环境下,学生和教师的心情都得到放松,而且在小智力游戏的潜移默化熏陶中,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利于他们学习过程中创新思想的显现。

四、总结

学校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吻合全国教育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格局。要以政策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把创新与创效统一起来,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管理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清宏.浅谈中小学校长对教学管理方面的认识.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李淑革.谈对校长远程教育的心得体会[J].学周刊.2011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