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

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范文1

一、字体设计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创新思维的涵义

创新思维是指通过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不同于常规的思维,其本质就是突破传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创造出独特的、别具一格的、有现实意义的思维成果。而艺术作品的精髓就是在于创新和创造。每一个艺术作品,每一项设计,它的灵魂都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这才是创新思维的真谛。字体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大军中的一员,创新思维是每一个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们应该具备的素养,其重要性是不可取代的,必须从学校开始抓起,重视创新思维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2.训练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

对于占据字体设计半壁江山的创新能力,在中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对创新思维训练加大改革力度。首先要制定科学的适应本校学生的教学目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纲领。但是具体的训练计划必须由各个教师根据本班的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切不可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在创新思维训练中重要的两点是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要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为大家引经据典,多举一些优秀的字体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摆脱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的局限,突破固有模式,在设计时能有新想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逆向思维的养成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字体设计创新性的提高。逆向思维就是打破固有模式,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这样可以使学生创造出别具一格、完全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关于传统字体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创新性思维教学的训练

在传统的字体设计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都放在对文字结构和书写规律的掌握,一般都以拉丁字母和宋体、黑体为基本字体展开临摹练习。在课堂中教师一般只强调书写和作业的完成程度,仅仅是熟练地书写中外文各种字体。而对文字设计的创新性培养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仅仅是固有的大班教学及讲述课本内容。大多数中职学校关于字体设计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很少,甚至是没有。学校也并不重视对创新思维的训练,不将此作为教学重点。这种实践性、创新性的课程也难以进行教学评估和考核。因此很多学校仅仅是作为面子工程,敷衍了事,学生难以得到足够的创新思维训练。

2.创新性思维训练模式化、教条化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高,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条化和模式化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过程往往一成不变,仅仅是讲解书面知识或者是PPT,对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模式化、教条化,以临摹为主,以书面形式作为考核标准。因此,很多学生习惯性地模仿教师或书本,整日埋头于大量的练习作业,这样长年累月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缺乏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许多教师的教案甚至几年都不变,如果教师是这样,那么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也就会逐渐降低。教师都缺乏创新性,学生又该如何提高创新性思维呢?

三、如何解决创新思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教学计划方面,学校应加大对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增加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时间,进行多样化的训练。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将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有思维的碰撞,突破书本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课程考核方面,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多样化考核,例如可以以完整的字体设计作品作为考核内容,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定考核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促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的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让学生将创新思维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际操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创作。比如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校内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参加比赛,或者引导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型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可以加强不同院系甚至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举办各种艺术设计、文字设计展览,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其创新能力。

2.将字体设计与其他创意相结合

将文字设计与图形创意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文字的前身就是图形,最早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而图形又比文字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和想象空间。因此将文字与图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创造能力,还可以将图形的创意运用于文字中,突破文字本身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让文字不仅仅是作为记录、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将它们赋予新的艺术含义,创造出更具有突破性的文字设计。将文字设计与其他设计相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文字设计并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作为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与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等相结合才能表现出它的灵魂精髓。很多艺术形式都是由文字演变而来,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因此我们将其他艺术和文字艺术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作潜能,就可以创造出更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四、小结

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范文2

湖北省当阳市育溪初级中学 曹良雄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效果,下面结合数学教学的实例,谈谈对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心理创设的体会:悦纳心理是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前提,好奇心理是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基础,持久心理是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保证,成功心理是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动力。

一、悦纳心理是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前提。

教师用爱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教师真正地从神圣的讲坛走下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从心里悦纳教师,悦纳自己,放下自己的思想包袱,感觉身心愉快,乐于接受外来信息,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

在学习比较线段大小时,教师提出:今天请你们一起来和老师比比身高,你们愿意吗?很快与学生拉近距离,为心灵的交流打下基础。接着又提出:谁的身体要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甲说:“老师的身高要高,我是通过目测得到的,教师明显比我高”。学生乙说:“老师的身高要高,我是通过测量知道的,我有168厘米,老师有170厘米。”学生丙说:“我的身高要高,我和老师的身高差不多,但在一次活动时,我和您站在一起进行比较,我才知道我比老师高一点。”学生丁说:“老师的身高要高,老师在上课站在黑板旁时,我记下最高点的位置,下课后,我站到黑板旁发现没有到达老师的最高点。”……这种知心式地交流,学生没有压力,才会放开思维的闸门。老师接着提出:你能总结一下方法吗?学生在这种愉快地交流中总结出结论:一是目测,通过观察发现;二是工具测量,直接量出身高的具体的数量,三是利用参照物,既可以把老师作为参照物,直接地进行比较,也可以利用其它物体作参照物,间接地进行比较。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提示,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再提出:如果把你的身高用线段AB表示,把教师的身高用线段CD表示,那么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吗?说给老师听听。老师用亲切语言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寻找到答案。学生表现为思维灵活,为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作好了准备。

二、好奇心理是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基础

学生的好奇心来自于学生活动前,发展于学生活动中,而且还将支配、调节学生以后的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重复人类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自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行数学创新思维的训练开辟通道。

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教师要求学生画出一个圆,任意确定两个点,标出该段孤,作出该弧所对的圆周角、圆心角,再量一量角的大小。让学生重复几次,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消除紧张的心理。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上升理性认识做好了准备,同时让学生产生这样做究竟有什么作用的想法。这时教师提出:这两个角有什么联系?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从而得到圆周角定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有规律,只要我们善于动手、观察、思考,就会发现。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等量关系?教师再提出:圆周角的两边与该弧所对的弦组成一个三角形与圆心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学生通过画图观察、交流,找到三种位置关系:一是圆心在三角形内,二是圆心在三角形外部,还有一种特殊的是圆心在三角形一边上,从而引入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学生在教师地引导下亲自重复人类探索知识的过程,寻找到已知规律,从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为寻找到未知规律打下基础。

三、持久心理是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保证。

持久心理表现为学生是否有坚定的意志、是否有毅力,它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在新的课程中提出自主探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觉地独立地应用已知的条件、思考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独特见解,使数学创新思维地训练得以确实进行。

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出示一题:请你在同一标系中画出:y=x+2、y=x-2、y=-x+2、y=-x+2四条直线,然后观察,你能发现什么?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画图基础上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分两步进行:一是观察思考提出问题:①解析式的系数的正负性与函数图象通过象限的关系怎样?②是两直线平行或相交的条件是什么?③是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面积的怎么求等等。二是让学生再观察、思考、操作,得出结论和探索的方法:①是通过观察、列表等方法获得解析式的系数的正负性与函数图象通过象限的关系,②是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得到两直线平行或相交的条件,③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求得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这样的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过程中,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困难、障碍,获取创新成果与方法。学生在反复地强化训练中,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数学创新思维训练提供精神支持。

四、成功心理是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动力

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目标,且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看到天天有小进步,月月有大进步,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到快乐、增添学习的自信心,为创新思维的训练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生有了自信心,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高,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具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创新的意识不断涌现,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

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范文3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人才;能力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职能机构,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参与学习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过程中要把对学生开展创新思维训练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建立创新思维前提

传统的教学观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把知识看成是能解释过去、支配将来的一成不变的真理,这样就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死知识的储存器。而走上社会,学生面对现实,形形、方方面面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无法面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被动获取知识,而是应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去发现奥秘;不是只会解答一个个书本上的习题,而是掌握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现代创造教育观认为,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认识成果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类认识自然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学习并不是目的,而是认识科学的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的手段,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科学的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二、加强学法指导,创设创造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创新思维

传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个性及创新思维难以得到发展,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而使其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以发展。要更新观点,加强学法指导,备课要备学法,上课要用佳法,辅导要教新法,小结要讲学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引导创新思维。

启发和激励学生产生浓厚的创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也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的性格来说,其中后来对我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了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这些都启发我们,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创造兴趣,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培养,求知欲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性的欢乐”,增强创造的激情和信心。所以,教师教学要善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创设情境,或音乐、或道具、或悬念、讲故事、或以饱满的情感颇具感染力的语言……巧妙地贯穿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未来世界奥秘的动机,以达到创新的目的。

三、改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开展教法讨论,激活创新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和谐气氛,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提供最大空间,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充当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和教学活动的评判者,而是在民主的氛围中,处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上,共同获取新知识,谋求发展。当然,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放弃做出最后决定的职责,不意味着放弃一切的规范和纪律。恰恰相反,他坚决反对一切以此为借口的极端自由放任主义,教师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善待学生就是撒播无私的爱。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展开讨论,这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讨论的过程实质就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中一旦被触发,犹如激流奔放,甚至可以形成汹涌的创新思维浪潮,如对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讨论,实验过程优化的讨论,实验误差分析的讨论,均能吸引学生思考,拓展思维空间,激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促进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进而发现真理。好奇心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质疑构成了学生从一般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链上的关节点,疑而起思,疑而生变。让学生学会创造,敢想,敢说,敢问,努力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巴普洛夫曾经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我们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大胆质疑,喜欢寻根问底,敢于言别人未所言,敢于做别人所未做。如伽利略因对教堂内的灯质疑,研究出了单摆定理,瓦特因对蒸汽推动茶壶盖好奇而质疑,发明了蒸汽机等。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创设疑景,如设置悬疑、演示实验等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要目的明确,科学合理,难易适度,小而具体,新而有趣。同时对书本上的知识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向知识权威挑战,引起学生疑窦,常使学生的情绪处于亢奋、激动之中。这样,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时在白热化的思考中迸发而出。

五、重视发散思维,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全世界都在争论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学习怎样思考”谈的就是进行思维训练问题,而尤以发散思维训练为最重要。那么何谓发散思维呢?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的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新信息的思维方式。它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提出超乎寻常的新观念。思维的独特性不仅代表了发散思维的最高水平,更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因此,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发散思维训练,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甚至异想天开,思维迅速向各个方向发散。

实践活动可以是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的专项实验,可以是观察式的见习活动,也可以是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可以使学生重温科学探索真理的历程,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和探究能力。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去认识和分析问题,以培养敏捷的创新思维。

六、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创造个性,宽容学生过错,保护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个性是创新的前提,奴性永远不会有创新。“人的个性不仅是一个区别他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也是一个人心理品质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人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也即是个性表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素质中的外在特征——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不轻信他人意见,喜欢求异,意志顽强等,给予及时肯定,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创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探索质疑状态,大胆想象,多向思维,主动认识新奇的事物,探求不同事物的关系,发掘自身内在潜能,进而产生勇于探索、不怕挫折、不断创新的强烈愿望。

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熏陶,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环境,使创新素质生成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错误,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少当裁判,多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浸润着一种创新个性,可以极大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锻炼其创新能力。实践表明,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靠后天培养。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新时代的特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善于在教育过程中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我们处在新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改变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思维,落实科学发展观,无论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都始终大张旗鼓地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大胆创新,不畏艰险和挫折,把他们培养成为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创新型人才,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科技强国而奋斗。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范文4

关键词:图形设计 教学 创新思维方式 培养 训练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人们对于社会的多样化认识和理解。而图形设计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开始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平面设计专业中,图形设计可谓其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从艺术创作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方式,以便为学生日后专业学习及发展奠定基础。

1图形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创新思维与图形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紧密,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引领学生准确地把握图形艺术形象及其信息量,充分展现设计内涵与艺术构想。因此,图形设计过程不能单纯地借助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还需要借助于创新思维,赋予图形视觉流转过程中的逻辑关系。由此可见,图形设计过程离不开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图形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训练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确保其能够充分之,使创新贯穿在自我设计作品的始终。

2图形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分析

图形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途径很多,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思维导图训练法。在图形设计教学之初,也是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训练开始,教师应借助于某些具体或抽象元素,引导大家发散思维,转变传统固定思维模式,以激发其灵感。该阶段的训练通常需要在课堂中实现,且注重限制时间,使学生能够迅速完成训练,增强其思维活跃程度。在训练之初,可采用思维导图训练方法,教师可提供给学生某项具象或抽象元素概念,使其结合主题采用图形方式开展发散性联想,可从形状、文字、功能、材质、概念、文化等不同方向出发进行扩散,各扩散点同时作为下个主题词,继续开展扩散,如此正如思维导图法一般,实现了思维的发散,并使学生脑中积淀大量图象资源,不仅拓展了学生思维联想的广度,还扩大了观察的范围,转变了学生传统单一化的思考方式。

(2)默写式智力激励训练法。在创新思维方式的训练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忽视开展逻辑思维培养,但其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在设计初始阶段,学生要探寻的并非多样化的设计方案,而是最佳方案,因而势必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支持。因此,教师可采用默写式激励训练法,将学生加以分组,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循环式联想思维的训练。教师应提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图纸,将学生加以分组,各组成员数量即联想步骤。每步完成时间3-5min,所采用的图形,可由简单几何图形入手,以便掌握,然后循序渐进。训练之前,以各组人数为依据,在图纸上将对应空格画出。训练时,学生在规定图形范围内将所需绘画的形体自由画出,作为起点,随后将图纸传递给下位同学,由其结合该图形的内容,展开联想并对图形进行绘制,随后下传,直至图纸回到第一位同学手中。该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发散”向“收敛”方向发展。这同图形设计过程中人的思维活动规律一致。

(3)希望列举训练法。在图形设计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科学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开展有效的图形设计和构想。因此,可采用希望列举训练等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想象力加以引导,打开其想象之门。教师可以采用希望列举训练法,先对小组进行分组,使各小组成员合作式开展训练,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氛围,对希望点进行收集。例如,可以“单元素功能再造”作为训练事例,以平时常见的鞋子、袜子等物品出发,借助于学生的想象力,实现该物品的功能再造。要求学生对物品功能加以想象,转变其传统用途,对其新功能进行开发,借助于图形方式加以展现。然后各小组分别进行希望点列举,各成员进行讨论,提出各自列举的希望点,借助于文字方式加以记录。再对物品元素的功能进行想象、再造,创新其功能,并借助于图形方式加以表现。教师应注重引导大家不断完善,如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一言以概之,图形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图形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找准突破口,采取有效的创新思维训练方法,发掘多方有效信息,力求实现同设计主题的有效吻合,这方为图形设计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创新思维训练 教学模式 情境式课堂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e moder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teacher how to transition from the role of imparting knowledge to students who innovative training director, students sense of innovation, inspire students to create enthusiasm, this is a matter for each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facing. This article uphold the teacher-led, student-center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rough teaching, in-depth training to explor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of thinking and culture methods, in order to really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Key words innovative thinking training; teaching mode; situational classroom; task-driven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在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创新思维训练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院平台课,并不特定的针对某一专业,以拓展学生思维、开发想象力为教学目的,通过各类有针对性的思维练习,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作为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专业教师,笔者教授本门课程已经三年有余,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根据南广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特点,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体会。

1 创新思维训练需掌握教学“新思维”

南广学院是一所三本院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相对一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书本知识的热度不高,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轻视理论,老师讲理论的东西不爱听;对相对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感兴趣、上课爱开小差等等。尽管如此,但他们也有一些显著的优点:性格活泼、爱思考、爱动手实践。面对有如此认知特点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而他们爱思考爱动手实践的特点也恰恰为本门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1.1 教学模式的新转变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能附着于认知结构的表层,束缚了学生的认识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鉴于此,构建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本课程教学实践当中最重要的问题。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是不存在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更自由、开放的态度帮助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提出各自的不同看法。通过交流及肯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表现形式更加多样。

1.2 教学方案设计的新思路

要想真正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就必须在课程教学方案当中注重设计方法。首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要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效参与,且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在课堂设置的各个环节都要保证学生的参与互动。

其次,课上练习和课下延伸训练的有机结合。教师除了课上的一些训练以外,还要在课下给学生安排部分自学内容,同时给学生布置任务,用完成这个任务作为动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创新要领的教学目的。

最后,学生的创新意识除了要有创新思维方法的引导外还要依靠实践的培养。教师的授课形式、内容应多结合实际课题,激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构思方案。例如,围绕“创新是旧元素的新组合”这一话题,鼓励学生以“低碳环保、旧物利用”为主题,设计一系列的创意成果。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有更高的参与热情,比起单纯的理论加案例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1.3 多种教学方法的新尝试

笔者认为,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风趣与幽默的恰当应用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印象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轻松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课堂中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自由发挥自身的学习个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下是笔者认为效果不错的几种教学方法:

1.3.1 富有吸引力的新课导入

可以说教师能否在上课的前5分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将直接决定未来两节课的成败,这样富有吸引力的新课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富有悬念的提问导入新课。例如脑筋急转弯、心理测验等。

以互动性强的游戏导入新课。例如在讲逆向思维的时候,首先组织全班同学花5分钟一起来玩一个跟逆向思维相关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第一个人问问题第二个人回答,回答完要出一个问题。但是请注意,回答的时候要反着说。所问问题必须是大家都知道正确答案的。如果在5秒内回答不上来或者答错,就要受到惩罚。例如:

问:你是女孩子吗?

如果是女孩子,答:哦不,我是个帅哥。

如果是个男生,答:是的,我是个国色天香的美女。

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以图片、影视片段等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尽管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对一些图片、影视片段、照片等信息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教师可以把上课内容跟图片、影视片段等多媒体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1.3.2 创设情境式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将枯燥乏味的创新理论与过去或未来学生可以设想的情境联系起来,建立起有利于学生掌握目标知识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式课堂的具体做法是根据课堂内容,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让学生在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在讲到发散思维的特征之三“独创性”时,设计一个课堂情境模拟如下:

英国某中学校长心爱的小狗被一个淘气的学生打死了。如果你是校长,怎么教育他?

分别请两个学生上台,一个扮演校长、一个扮演学生,请他们来想办法,学生在这样的方式当中想象力便得到了加强。

2 “新思维”在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当中的具体实践

2.1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变灌输式为探究式教育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拓展学生视野。兴趣是学习―思索的首要前提,离开兴趣,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在兴趣的诱惑下,让学生对创意内容有浓厚的探究意愿。具体做法是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教师会给全班同学布置第一个学习任务:用10分钟的课堂陈述与全班同学分享你认为有创意的东西并阐释个人对创意的见解。利用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寻找答案。不同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于是在这个分享创意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兴趣也跟着培养了起来。

在大量的课上课下训练实践当中领悟创新的真谛。这是一门训练课程,所以大量的课上课下作业是避免不了的,教师要做的任务就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话题,让他们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做作业,而是从中体会到一种实实在在学习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了四种主要的创意方法以后,要求他们以“土豆”为原型,设计一系列跟土豆相关的创意成果。土豆作为生活当中大家都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变成课堂上同学们的创意对象,这本身就比较能吸引他们的眼球。结合课堂上所学到的创意方法,几乎每组同学都有非凡的创意表现:有的完成了土豆雕刻创意、有的自编自排了土豆歌土豆舞、有的以土豆为主题改编了《新闻联播》、有的以土豆为元素完成了一系列的公益广告作品……

2.2 构建参与式课堂,变静态式教学为动态式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静态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动态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创新思维训练课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讨论、游戏、课堂情境模拟等方式与学生参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使单一偏向的认识得到多方位的拓展,而这与创新思维寻求“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主旨也是不谋而合的。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讨论和激辩来完成,每个同学的创意成果都需要接受其他同学的点评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得到了激发。

课下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为了提升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有许多作业是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的。为了出色地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从最初的选题到创意设计及完成的全过程,都需要很好的沟通和互动。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

要使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就必须在课堂评价体系中做足功夫,把学生的课堂整体表现纳入到课堂评价体系范围内。笔者主要是在课堂任务、任务点评、评比激励三个环节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任务的设计:任务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开放性,完成手法可以是多元的。学生的创作灵感可以是生活的方方面面,任务重视学生的个性及观念的表达。结合课程内容,学生需要完成四次大的任务。

任务讲评:教师非唯一主角,各小组轮流上台阐述自己的意图和观点,底下小组给予评价,教师最后总结点评,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及建议。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也有利于形成探究、协作式的教与学的开放氛围。

评比激励:学生最后的期末成绩由四次任务的分数之和构成。每次任务根据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平时成绩各有10分、6分、3分的额外加分,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范文6

一、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课堂由于受到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及以升学为目的教育观念影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升学,以正确率为标准训练,甚至单一地就学生出错率高的问题进行一些启发式训练,没有把思维训练与学生主体结合起来,只注重教而不注学。另一方面,教师在思维训练中明显出现教学片面、肤浅、散乱的现象,导致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方面都呈现出混沌的状态。

二、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