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1
1.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仍存在着“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识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现象。而新一轮课改则强调要求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自我领悟,在反思学习中重构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与此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探索及学习能力。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思想政治科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相脱节的现象。诸如此类现象,归根到底都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这就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主自己的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不但要让学生学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
2.开发时政资源
2.1激发学生开发时政课程资源的热情,提供给他们展示的舞台。高中生已经具备很强的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该做的便是提供给学生舞台。我们可以在每节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个“一分钟时事播报”环节,由学生来搜集与所学模块知识相关的新闻信息。如果信息很好,教师就在课堂上讲解时加以充分利用。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是主人,有效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的热情。
2.2教师对课上所用时政资源要进行精心筛选、加工。思想政治课堂上所选取的时政资源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指南针”,也是起始和归宿。在信息化的今天,时政资源是大量的,教师要在众多的资源中围绕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筛选,精选一到两个,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开发。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时政资源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继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在这里要整合其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创设的声、像情境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应将多媒体引入课堂。
2.3重视教学反思。时政资源在课堂中的价值,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表现已经有所察觉,为了更有效地增强课堂效果,经课堂实践后,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并记入教学设计中,为以后的教学实践积累有用的资料。
3.利用好学生资源
3.1教师要充分研究与了解学生,开发利用学生的“原始资源”。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的世界,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才能真切地感知学生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当然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应当仅仅是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手段,更应当是目的。教师与学生交流应当是心灵的沟通,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高中生已经学会掩饰自己,如果教师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停留在浅层的交往,那么所获得的学生资源往往是不全面甚至是不真实的。例如了解到几个调皮男生不爱学习却酷爱篮球运动,我就让这几个男生结合篮球比赛谈谈市场规则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追星”心理和行为表现,请他们结合消费心理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课堂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还应从班主任、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处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教育是连续的,完整的,我们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把握学生资源。如我从历史教师处了解到某一学生历史水平较高,尤其熟悉中国的现代史时,就让这位学生整理我国的分配制度发展简史,执教相关内容时,让他向大家介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备课时要根据学生资源进行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因此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及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来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资源预设教学环节,比如让学生演讲、辩论、讨论等,甚至可以完全由学生担当老师的角色。比如在学习“分配方式”时,我就在教学设计时设置“你我共分享”之类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进行课堂分析。学生的劲头很足,课堂效果很好。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性要求。为此,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学习,给一些生活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给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交流;给一些典型案例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给一些价值冲突情境,让学生自主去比较选择;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实践、锻炼,实现知行统一;创造较大空间,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放飞智慧,以促使学生成长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兴趣 高中生 篮球教学 影响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篮球课程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兴趣教学在这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怎样培养高中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快乐的心境有益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篮球课程学习
在篮球课教学中,学生是不是能以愉快的心情参与篮球体育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取决于体育老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课前设计。我们知道,每一位学生都有喜爱的运动项目,对于观看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比赛时,都会兴奋不已,对亲身参与到这个项目的比赛之中,会感到乐趣无穷,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教师强制,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
二、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只有对篮球课发生了兴趣,才会表现出对该课程积极的情绪,进而在喜欢上篮球课,最后把这个活动形成行为习惯。若缺乏对篮球课感兴趣,就不可能对篮球产生爱好,也就不可能对篮球课有持之以恒的兴趣和爱好。反之,随着对篮球运动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程度的不断增长,学生们习惯性也就越强,坚持进行篮球训练的时间也就会越长。在篮球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使学生充分认识篮球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只有拥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学习中;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形成对篮球练习的兴趣,养成长期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基础。
三、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动力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厌恶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练习方法和教学内容。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尽可能地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引导学生对篮球产生兴奋的心理,同时让学生对篮球产生正确的认识,调动他们对篮球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兴趣,保持对篮球练习的持久性。
四、保持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
当学生练习篮球的兴趣养成后,并不是永远都会保持持久,如果不能够坚持经常锻炼,对篮球的兴趣也会逐渐减退,直至消失。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不同的练习要求,以维持兴趣的长久性:对于运动能力低的学生,在要求上就要适当降低一些,让他们在篮球练习中能够有一定的成功感,否则,要求高了,就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从而挫伤他们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本已获得的练习兴趣退化;而对于运动能力较高的学生,在要求上就应该相对高一些,在动作上加大一定的难度,增强他们练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探索中不断去追求,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快乐与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获得的兴趣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坚持篮球锻炼,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五、合理运用评价,提供篮球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评价,科学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心灵上的解放,学生可以放下一切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生学习篮球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评价,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同时加强学生的反思,可使学生在反思中激发进一步练习的兴趣,巩固练习的内容。除用适当的激励评价外,体育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学生在篮球课中的闪光点,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状态,及时发现,及时鼓励,会更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爱学、勤学,有利于锻炼习惯的养成。
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点,同时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再是单纯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如果体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去教,而学生却没有兴趣来学,那么就不会达到这个目的。因此,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时就要不断地去了解学生,要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接触,去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学生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情感传递,学习篮球的兴趣便油然而生。体育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养成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
总之,在高中篮球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手段不断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用情去感染学生,用爱去激励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用“心”去参与篮球学习,让他们真切地感到进行体育锻炼是心灵的需要,是学习和生活压力的释放。
参考文献:
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课改问题;优质课
2007年9月南宁市举行高中政治优质课初赛,各校都选出高手参赛,多数参赛教师教学设计理念新颖、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大胆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集中反映了新课改给政治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本文以本次优质课的情况,并结合教学实践,就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谈点看法和体会。
一、优质课体现的特色
(一)“问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成为主旋律
参赛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思维含量较高。问题设置层层递进,既围绕重点、难点展开,又对学生已学知识进行反刍;分析、概括、综合,既激发了学生感悟政治的激情,又使学生形成对政治知识的认识和升华。
一参赛老师在讲《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时,用今年的热门经济话题:股票,使问题和课文的知识点之间和谐结合,最终总结这些企业所属的行业特点,并对国有企业的素质加以全面剖析,得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发展国有经济的重大意义。
(二)探究式学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探究式学习是新一轮课改的催生物。尽管课改教材还没有进入课堂,但多数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了大胆实践。
如:一参赛老师设置的“请结合南宁市的特点,就如何把南宁市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城市发表个人见解”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通过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充分思考,激烈地讨论,从南宁市的区位优势,国际民歌节、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展开,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也最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抓住事物的特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三)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定位准确
这次比赛,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了教学设计的首位,表现为每节课都力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位参赛老师在上《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一节时,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把学生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自学,并要求学生在自学时列出知识点纲要,并联系社会实际提问,另一组学生抢答。通过开展自学、设疑、讨论、竞答,提供了一个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平台,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能力。
不同老师对同一个内容的不同讲细,使人可以对多堂课作出比较,从而取长补短,政治课比赛表现最特出的特点是“创新”。
表现一:课堂导入新。
一姓梁的老师采用自配投影法,展示自己和施瓦辛格的相片,让学生分析他与著名影星施瓦辛格的不同之处。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又用姚明和易建联的图片,问学生:你觉得易建联在NBA能成功吗?引导学生分析姚明和易建联的不同特点,引出观点:说明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的方法也不相同,从而导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于老师设置《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性格的人:吹毛求疵的、谨小慎微的、一团和气的、争强好胜的。提问:(1)如果你是企业经营者你将如何分配工作,为什么?(2)从中说明什么?每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进而导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评:课堂导入是新课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导好,是课堂教学研究中一直关注的话题。由于是借班上课,更应该要“新”、“奇”、“特”等。从上面二位老师的导入看,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种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代教学媒体的采用,更使新课教学的导入有了一种新的特点。
表现二:课堂形式新。
如前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有“探究式”教学、有“自学与合作式”教学、有“假设情境式”教学等。每一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从几位教师的上课过程看,也都很恰当。
评:政治课有一个特点就是理论性强,上得好学生会很感兴趣,因为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无论是经济常识,还是哲学知识,如何适当地选择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并通过这种形式,融内容于形式之中,是每一节课都应该研究的。值得注意的是: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有时太花哨的形式未必是好事。
表现三:教学理念新。
不少课的课堂氛围调动得都不错。于老师的让学生当伯乐分组讨论,气氛紧张而又活跃。梁老师让学生讲他们熟悉的球星(姚明)、熟悉的环境(南宁治理五乱的图片)、熟悉的学习生活(老师的故事、同学的故事);李老师展示中学生喜爱的篮球明星姚明和他的教练范甘迪的图片(问:范甘迪打得过姚明吗?),结合学生的观点来讲述教和学的不同点,从而引出结论:同一事物的矛盾双方各有不同。这些内容的引入,贴近学生,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评:一节课能否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原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衡量一节课的主要标准之一。几位教师均从学生身边触手可及和喜闻乐见的事例和材料入手,创设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新奇感,因此,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强,参与度高,发言积极。
表现四:教材处理新。
每位老师对教材处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按教材顺序讲,还是视情况而定,是否面面俱到,还是分好轻重。邱老师采用“倒叙法”,先讲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再讲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后讲公有制的基础地位,从教学结果看也很好。
评:教材处理是体现一个教师教学功底的重要方面。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会作出不同的处理,从而表明了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译。而是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能否挖掘教材内和教材外的知识,是处理好教材的前提。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多媒体的运用、课件的制作要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容量太多或一张幻灯片上字太多或在边上放些闪烁的动画什么的,往往使学习者分散注意力,也使学习者感到累。因此,制作课件不宜太花哨,能说明问题即可。是否用多媒体也要因课而定。
2.学生讨论的组织和形式。现在上课,为了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多会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但这里要搞清的是:一是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学生讨论?二是如果要讨论,应该如何提问?教师不仅要有问题意识,更应该有问题质量意识。三是如何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老师只是笼统地说下面进行讨论;有的老师虽分了四人组或二人组,但没有指定组长,没有人记录讨论结果,回答时仍然是学生一个人的意见,而不是小组讨论后的集体智慧。因此,讨论切忌形式化。
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体育的地位大大提高,社会各界对于体育教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不仅关注体育教学质量,更开始关注教学活动的安全性。保障学生的安全,是体育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潜在的危险,更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安全因素。保障学生的安全,打造安全的体育课堂,才能让体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把握好体育教学尺度,减少不良因素对教学安全性的影响,才能让学生从体育课堂中受益,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1. 师生体育安全意识不足
在招聘体育教师时,很多学校只重视教师的专业水平,忽视了教师的职业素养考察。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自然没有在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只是简单地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并无具体教学举措,实际上用处不大。而且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枯燥的教学内容,易使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安全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在体育教学中缺少安全教育,很多高中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在体育活动中不刻意拘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校园体育设施安全系数低
安全、充足与完善的体育教学设备,是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安全化的保障之一。部分学校由于受到经费的限制,没有给予体育教学充足的资金支持。不完善的体育教学场地及器材,影响了教学安全度。操场年久失修,器材摆放无序,危险地方缺少安全警示牌等,这些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3. 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教育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很多学校只重视文化课教学,虽然表面奉行素质教育,但却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具体落实在教学实践中。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面临高考大关,不少学校选择牺牲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恶补文化课。学校对体育学科的忽视,无疑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体育活动,就无法掌握多样化的自我保护方式,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对策
1. 提高师生体育安全意识
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从体育教师的招聘环节做起。学校管理者在招聘体育教师时,不但要考虑应聘者的教学能力,还要考虑应聘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是否能够将安全教学融入日常的体育授课中,让学生能意识到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哪些地方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需要避让等。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观念与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保障体育教学的安全。对于在职体育教师,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保证体育教师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敏感度。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增加活动量以及运动难度。例如,在上体育课前一定让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在学习投篮之前,先进行接球、传球的练习,既能锻炼学生的控球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及时闪躲触板反弹的篮球,避免受伤。
2. 改善体育教学条件
改善体育教学条件,最大的难题在于体育教学资金。在体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的今天,教育部门应给高中学校下发更多的体育资金,鼓励高中学校将体育教学办到最好。学校应当合理分配教育资金,加大体育场地升级与体育教学器材完善的投入力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体育场地的升级与器材采购事宜,高效应用体育资金,以利于体育教学环境的安全化。除了体育条件的升级,还要重视现有体育器材的检修工作。有时,一个松动的螺丝钉都可以伤害到学生。因此,应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维修,并向师生传授正确的体育器材检测方法,在必要之地安放警示牌等,以保障体育教学的安全。
3. 完善体育安全教学制度,设置保障部门
首先,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安全教学制度。安全教学制度中要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点设置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例如跑步、篮球、跳高、跳远,都有自身的注意事项,教师要根据这些教学制度实施安全教学。另外,教学制度中也要设置相关的赏罚制度,对较好完成安全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反之就要罚。其次,学校要设置对应的保障部门,保障部门分两个部分:一是设置校医,一旦学生真的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救治,避免伤势的扩大;二是事故处理部门,在发生较为严重的事故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避免学生由于事故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同时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究,或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篮球教学、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基本的教学过程是呈现以教师运用讲解、示范等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等。但是这种设计相对来说,教学过程就显得比较僵化。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创新性有可能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受到阻碍。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也会受到这些原因的影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之前设计好的,学生几乎是毫无主动探求地去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这样一来就较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需要和自主学习,导致教学的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方法灵活性不强,个性化比较不足等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中学阶段的学生兴奋度高,控制力弱,注意度维持时间短,传统教学模式违背了这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性,很容易造成学生上课学习内容的疲惫心理,甚至出现了个别的逆反心理。
为了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这一问题,本文根据在文化课中经常采用的建构主义教学中的支架式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支架式教学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由: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组成。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支架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知识传授,而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学习。教师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项城李寨二中2013年第一学期初三6个班级的男学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个班。
2.研究方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李寨二中图书馆查阅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搜集了各个学科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论文和关于高中生篮球教学方面的书籍,同时进行归类分析,了解到了关于本文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3.实验法
本文以项城市李寨二中初三年级男学生为实验对象,时间为2013年9月-2013年12月,地点在项城市李寨二中的操场,人为控制教学中的其他因素不干扰实验因素,在实验前控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人数、身体素质等,实验中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师,同一场地,同样的教学进度,实验组采用支架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实验后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三、实验设计与实施
1.实验前因素控制
①对实验对象随机分组。采用抽签的方式,将6个班随机分为2组。
②实验前2组无差别分析。
实验前三个指标的分析
根据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方面无显着性差异,可以进行对照试验。
2.实验过程
搭脚手架――首先通过播放篮球投篮动作视频,让学生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有直接印象,视频内容应选择国产教学的标准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同时向学生讲解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特点,让学生对单手肩上投篮形成框架性概念。
进入情境――学习初期,让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以单手托球拨球方式投球至对方头上方,要求准确度,随之进一步加大两人之间距离。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轮流站至罚球线投球至篮筐。
独立探索――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适时给出提示,力求做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此过程对所学知识不断深入理解并加深印象,并对自己学习的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做出诊断。
协作学习――练习一段时间后,5人一组,开展思索并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准确率较高。讨论一段时间后,每组出一名代表示范动作。教师总结各组代表技术动作,同时讲解示范正确技术动作,分开练习一段时间后,学生轮流至罚球线投篮4次,结束后,5人一组,讨论技术动作。
效果评价――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采取分阶段评价,随时检查学习效果,从学习效果中的表现随时反馈到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出勤率
排除正常生理原因造成的缺勤等因素,学生的兴趣也是造成学生缺勤的一大原因。也可以得出,处于相同年龄阶段和其他上课条件等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出勤率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学习效果应该越好。在四个月的学习时期内,每个月抽查5次出勤率,这四个月的月均出勤率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学期初期和末期,两组出勤率相差不大,但在学期中期远远实验组的出勤率要大于对照组的出勤率,说明采用支架式教学,学生始终对体育课保持了强烈的兴趣,对整个学习的学习效果有了坚定的保障。
2.身体素质
长期的积极的体育锻炼学习不仅能掌握体育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技能学习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学习结束后,首先对两个组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要略高于对照组的学生,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这主要是因为,实验组教学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上课时实际锻炼时间要远远大于对照组的传统教学,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也就较明显,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略高于对照组学生。
3.投篮准确率
投篮准确率是最直接显示学习效果的一个指标,也是学习的最终考核目标。本文采用了原地投篮、移动投篮、对抗投篮三种考核方式来检验教学效果,结果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学习效果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芹。“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04)
[2]陈锦阳。支架式教学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il(50)
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标;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356-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体育教师要将自己置身于新课程改革整体的大教育情景中,以自己的事业和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为出发点,从更宽广的社会、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时深刻地总结、研究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师生关系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传统的教育观使广大教师习惯了按自己的思维定式,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习惯和行为"规范化"、"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2.正确把握"淡化运动技能"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教学中,在保证学生健康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竞技运动技术的难度和强度,即"淡化运动技能",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一些运动项目教学时,过于注重运动参与,而对运动技术、技能只是简单的介绍、学习,学生根本不能完全掌握。更有甚者,给学生一定的器材后,让学生在指定的场地内自由活动,自己则做起"牧羊人"。如有些教师在进行篮球、足球和排球课教学时,发给学生球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既没有相关的技能练习,也不进行必要的规则学习;而学生就象进入大海的鱼儿、天空的鸟儿,欢快无比。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背道而弛。
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三大特征之一实践性明确指出:通过身体练习来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健康水平,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一定的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离开运动技术、技能的情况下,学生的运动水平势必不高,其运动的生命力无疑不会长久,终身体育的教育也只能以失败而结束。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正确理解、掌握运用"淡化运动技能"这一教学新理念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参与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拥有终身体育意识!
3.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教学教法和设计的新理念。
3.1要创新。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做到有效的创新,才能赋予教学充实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的教法新颖,学生也才会更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3.2要清晰。教学思路、线索、过程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理清教学脉络。
3.3要贴近生活、社会、学生。枯燥乏味,难于理解的教学是课堂大忌,以致学生对课堂失望,老师对学生失望,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当我们俯下身来,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从中取材,与自己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这将大大有益于教学。
3.4要灵活。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灵活。我们体育老师带的班都很多,若每班的教学都是一种模式,一成不变,讲到最后,自己都会感到味同嚼蜡。对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都是谈不上有所促进。但是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花哨过头。新课程里讲的分层教学,主题教学,自主探究式、分组协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种教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学习之后感到获交益良多。最终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4.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会。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从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技术和学生出勤两方面来进行。这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按分数考核的方法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带来一定的负作用。其典型的例子是:先天性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有较好的成绩,而差的学生似乎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理想的成绩。久而久之,容易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原有的兴趣和信心,产生失落感,甚至出现厌倦和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