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的专业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的专业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的专业知识

护理的专业知识范文1

1.有助于学生了解专业,树立专业理想。

专业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最新进展,了解本专业的未来前景和社会需求,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使他们把现实学习与专业理想结合起来,有效消除学习的盲目性,解决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1]在学生眼中,专业教师是对本专业有所造诣的人,是掌握和精通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与其他教育者不同,专业教师的权威并非行政的或者管理的权威,而是专业的权威,这种权威是比较客观的,容易为学生认可和接受。[2]所以,在这一方面,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具有普通的专职班主任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对专业的认知将直接影响本班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这种影响将进一步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

2.有助于学生认识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在社会上,不少人认为“护士就是打个针、发个药那么简单”,导致有些学生以为会打针就行。专业教师有责任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可以在日常的授课中将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比如,病人在静点青霉素的过程中出现了心慌、头晕等不适,护士应该立即作一个初步的判断,是过敏反应还是输液反应,还是其它原因等,若是过敏性休克可能根本没时间去请示医生,必须立即处理,否则病人会有生命危险。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护士并不是只打个针、发个药那么简单,专业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否则将无法胜任临床工作。

3.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

护理专业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众所周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对所教的学科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使他们的表达更清楚或者使用更有效的教的策略。[3]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医学护理专业课的内容有一定难度,部分内容也比较枯燥,对于专业教师来讲,让学生喜欢这门课,认为这门课“简单”,就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专业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功底。同时,还应具有在授课中将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揉合在一起的能力。如在介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时,教师给学生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体操运动员桑兰不慎从平衡木上摔下,导致颈椎骨折脊髓损伤,引起了截瘫,虽然做了手术,也做了很多的康复治疗,双上肢功能恢复不错,但以目前的医学水平也注定了她终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而另一位明星张柏芝在为一次慈善活动捐款进行飚车表演时发生意外,导致腰椎骨折,由于只是单纯的脊柱骨折,没有脊髓损伤,所以她卧床一月后起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通过这两个事例,将医学理论与学生熟悉的明星事件结合起来,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脊柱骨折是否严重主要取决于是否伴有脊髓损伤。医学护理专业教师常常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储备,专业教师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例子融入其中,便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

4.有助于学生认识医学专业知识的有用性。

有些学生报考护理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部分学生直言不讳地跟教师说明了毕业后不会从事护理工作。对于这样的学生,专业教师主要侧重于告知学生,即使不做护士,这些医学专业知识也十分有用。比如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及早做手术,不仅操作简单,并发症也少,康复很快。而手术延误则可导致手术操作困难,并发症多,影响康复。以最常见的并发症———切口感染为例,若不出现并发症,住院7~10天可出院;若出现并发症,住院时间将延长到20~30天,切口感染会增加病人的痛苦,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经常向学生灌输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和经验,让他们学到更多,懂得更多,让他们明白知识是有用的,能让他们的人生路更加顺畅,他们才会有更大的兴趣来学习专业。

二、医学护理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大学时期是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重要时期,教学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单一枯燥的理论说教效果并不好,在这方面,医学专业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将这些理念融于专业教学中,易于为学生接受。比如,在介绍低钾血症时,笔者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20岁男性,因急性阑尾炎入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正恰逢七天长假,管床医生想在家休个长假,就开了一个长期医嘱,术后病人每天腹泻多次,但管床医生一直没到医院看过病人,也没拜托其他医生帮他查房,到术后一周时病人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值班医生仔细了解了病情,术后一周没吃东西(钾摄入不足)、静脉输液中没有补钾,腹泻次数多(钾丢失过多),考虑是低钾,确诊后立即开始补钾。临床上轻度低钾病人很多,但发展到软瘫、发展到如此严重的低钾是很少见的,这个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床医生的责任心不够引起的。这个病例告诉我们,对于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和护士来说,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轻者给病人带来痛苦,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重者甚至会危及到生命。通过这个病例,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等专业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了医务工作者应有足够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使得学生在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

三、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

护理的专业知识范文2

论文摘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忽视与专业的结合,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往高校所培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评估更趋理性化,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受到市场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房情况或鼓励他们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合理调整各项活动,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从语言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开发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级医疗护理人才,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人才。因此,我们应据此开发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教材,使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与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应的师资配备是前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学生的专业,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挖掘现有的英语教师潜力,通过进修等渠道,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督促教师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护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护理专业是培养能从事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综合素养类课程,与专业结合较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课程应该服务于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化改革,打破了大学英语一贯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的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护理的专业知识范文3

关键词:护理毕业生 精细化 职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目前各大中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中职学校,这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中专学校只有就业率高,毕业的学生有高质量的就业,才会成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其核心工作内容就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这对良好的就业局势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有利于学校今后的招生工作。所谓精细化就是追求精细的实际工作过程,使工作的效果接近完美,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精细化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就是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本文主要就目前严峻的中专护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提出了一些实践性的解决办法。

一、指导中专护理生转变就业观念

中专护理生也就是以前说的卫校生。这类学生一般在年龄上是偏小的,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大多是片面的,在就业观念上的认识也是非常少的,这就要求学校做好职业指导。首先是指导护理生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指导他们认识到自己专业的特殊性,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其次,指导护理生择业时,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根据目前的社会需求来就业,培养自己自食其力的能力,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慢慢择业,通过实践学习,对工作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然后再择业。第三,在指导护理生就业时,可采取一些择业技巧,即主动出击,主动向社会推销自己,要去医院,而不是等医院来找你。在自我推销时,对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要夸大其辞,要实事求是。前期也可以找一个实习医院或诊所,找一个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单位,不要只盯在待遇上,对护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做好随时上岗的心理准备。要看清目前的护理就业形势,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不要只选大城市、大医院。目前,我国各大医学类院校设置的专业都有护理,当然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理生就业是不一样的,中专护理生与之相比,从某些方面讲是处于劣势的。而且国内就业形势严峻,中专护理生的就业就更没有市场了。所以要开展精细化的中专护理生就业指导,帮助护理生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长,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二、打造专业化的护理生职业指导团队

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发展较晚,由于学校和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没有重视职业指导工作,使得很多学校的指导工作流于表面形式,都没有真正地开展。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投入,使得就业指导部门没有专业性的人才,学生对社会及就业情况了解甚少,导致很多毕业生还处于迷茫彷徨状态,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为了有效地进行中专护理生精细化就业指导工作,中专学校就应该先落实基本的就业指导工作,打造出一群具有专业素质的职业指导团队,保障中专就业指导工作有序地进行。职业指导团队要根据护理生自身的情况以及目前社会上对这类人才的专业需求方向,帮助护理生建立精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鼓励护理生在有了准确的职业规划后明确自己接下来的目标,不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实现目标,在基层积累经验,并鼓励他们全面地发展自我,培养自身的积极主动和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三、开展针对性强的中专护理生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不管做到怎样的“精细化”,针对不同的学科在具体操作进程中都要有所区别,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对于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紧密地依据护理专业就业方面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针对性要做到贴近护理生,在职业指导中要根据每个护理生面临的不同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方针和解决措施。由于每个护理生在性格、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等方面都不同,所以教育方式上也要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帮助每一位护理生更好地去挖掘自身的价值和实现自我的突破。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职业指导能够贴近每一位护理生,这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青睐,让护理生在职业指导团队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就业,这对护理生自身又会有一个更好的社会定位。此外,职业指导要有针对性地对护理生的专业特点以及能力层次做一个评估,从而更好地选择跟中专护理生贴近的社会用人单位,避免误导中专护理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发生。这就要求护理职业指导突出开放性强的特色,加强社会实践这一环节的职业指导,让护理生走向各医院的实习中去,感受自己职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最后,我们还要鼓励毕业生抓紧时间进行继续教育的思想准备,与毕业生同学甚至毕业生家长阐述目前的社会形势,不要只顾眼前的安逸或经济上的负担,护理人才是短缺,但缺的是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因此要鼓励学生尽快考取大专文凭、本科文凭,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使毕业生的工作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发展性,从而形成我校高质量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映云 如何提高中专护生在新形势下的社会竞争力[J].教育研究,2010,(03)。

护理的专业知识范文4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邢台医专2008级护理专业学生(均为高考生源)130名,女性,年龄20~21岁。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学生临床实习前2周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为12项内容,每项分知道、部分知道和不知道3个等级。发放问卷130份,在40min内独立完成,回收率为100%。

2结果

130名学生临床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调查结果,见表1。

3分析

3.1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

从表1中可看出,部分学生对职业防护知识存在认知不足。

3.2个人防护意识淡薄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有为病人服务的意识,但对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学生认为接触病人后洗手或给病人治疗时戴手套等是对病人的轻视行为,更认为是一种不敬业的行为。

3.3对锐器伤后正确处理方法掌握不够

从表1中看出95•4%的学生锐器伤后处理方法不全面或不会处理,调查发现学生没意识到锐器伤的危害。多种血源性疾病可通过锐器伤的途径传播给医务人员,据报道,被HBV、HCV、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的相应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0%~30•0%、0•4%~6•0%、0•3%~0•4%[1]。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尤其在实习前期,特别容易发生锐器伤。本调查显示,加强学生职业防护、预防实习护士锐器伤不容忽视。

4对策

针对调查发现问题,本文利用实习前2周的时间对本批学生进行了职业防护知识的讲授和相关技能培训。

4.1增强学生接受职业防护知识教育的意识

学生如没有接受护士职业防护教育的要求,则开展职业防护教育课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如何增强学生接受职业防护教育的意识则是临床教学工作者应首先重点思考的问题。

4.2培养学生形成自身职业防护的观念

改变学生传统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自我防护观念。传统观念认为护士就是为病人服务的,所以护士在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很少为自己安全考虑。

4.3增设职业防护教育课程

应增设护士职业防护教育的课程,系统讲授职业危害及防护知识、防护措施、正确工作态度和无菌观念、规范化操作和避免不安全操作等。

4.4发生锐器伤后的处理

护士应在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如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质量分数为0•2%~0•5%过氧乙酸和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2]。对于受到HCV污染的针刺伤而言,目前无有效的事后预防措施,只能强调加强局部伤口的处理,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是否感染[3]。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HBV免疫球蛋白或HBV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12周、6、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2]。

4.5对学生进行计划免疫

HBV是目前被证实可经针刺伤传播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HBV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9•75%[4]。接种HBV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率为96%~99%。学生在实习前1年应检测血中肝炎标志物,如为阴性者应及时接种HBV疫苗。

护理的专业知识范文5

关键词: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enior high vocational school nursing profession, pathology real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Methods In high school class of 2014.1~2014.8 class of 486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final exam of real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to carry out the effect. Results All students' final grades have improved, to raise the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Conclusion The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athology study adopts real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not only improve the students to discover problems,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help to promote the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nursing personnel,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Pathology;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Teaching mode

病理学作为与临床医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为临床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1]。国外医学院校认为[2]病理学是引领学校学科发展方向的主要力量,承担着教学和医疗等任务。但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病理学学习中,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需求。其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在病理学课程开展中,理论与实践分离,无法突出职业院校以技能为主的培养模式[3]。本学科知识更新迅速,导致学科高度分化、高度集中,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因此,在病理学讲授过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今后临床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4级高护1~8班的4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教学环境的设置 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将显微镜实验室有效的运用起来,使教学场地既能满足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方便实验操作。同时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能清晰准确显示典型病理变化,结合显微镜观察实体标本,能使学生形象客观的掌握所学知识,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动脑不动手的上课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1.2.2专业教师的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实验展示,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较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还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梳理,合理分配学时,完善课程结构。首先体现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课件必须具有实用性,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杜绝把课件当做课本的复制,把屏幕当做是黑板的教学模式。

1.2.3教学计划的调整 病理学计划应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制定 [5]。对护理专业学生应侧重讲授病理学临床病理变化,促使学生通过病理学的学习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并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强调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4翻转课堂的实施 课前向学生明确下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各小组的任务及要求[6]。以学生为主体,把理论知识贯穿到学生自主的实验过程中,通过边做边学,让学生既能学会操作既能,又能掌握理论知识。

1.3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通过课堂教学评估、问卷调查、期末考试成绩等方法客观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效果。

2 结果

所有学生期末成绩均有所大幅提升,所有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予以肯定。此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3 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3.1 病理学学科性质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病理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观察病变的大体标本或病理切片,加深对病理学相应理论和临床表现的理解,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3.2护理专业特点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护理专业作为高职护理院校的一个重要的独立专业,该专业学生在学习病理学过程中不但需要了解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也要熟悉病变的临床表现与转归,才能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因此针对该专业学生,需要强化病理与临床联系部分,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护理专业的专业特色。

3.3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特色[4]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见于一些高考成绩较差,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的学生,对于较为抽象的医学基础课程,学习难度加大,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针对学生自身特点,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通过实践从课程中获取最直接经验。

3.4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5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校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有效的将理论与紧密集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边学、边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符合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目标。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病理学学习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玉林.病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

[2]Seung Park, Anil V. Parwani, Raymond D. Aller, etal. The history of pathology informatics: A global perspective[J].J Pathol Inform,2013,4: 7.

[3]张惠铭.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病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并轨教学模式[J]. 医学教育探索,2010, 9(10):1352-1354.

[4]曹冬霞.边疆卫校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8):242.

护理的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 项目教学;中职护理;综合实训

项目教学最初应用于克伯屈的基础教育,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职业教育[1]。项目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作为基础,采用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能力提高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当前职业教育课改的主流方向是构建项目课程,开展项目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结构的大胆探索,是教育教学的一场变革,它要求教师实现教育理念的突破,教育手段的多样性,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彻底改革。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中开展项目教学,是我校护理技术教研组全体教师开展的有益尝试。

1 项目教学法的引入

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2]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项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完成,由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与修正,都由学生自己负责。通过某个项目的实施,促使学生理解和把握项目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能起到咨询、指导和答疑的作用。护理专业的项目教学法与一般专业的项目教学法最大的不同是看似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制作出某种“产品”,却是实实在在地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求。

2 项目教学法

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中的应用

2.1 项目评估

2.1.1 学生情况评估和项目教学时机选择 我校3年制中职护生年龄较小,在校理论、技能学习的2年和临床实习的1年,一般年龄在15.5~18.5周岁之间,其动手能力、模仿能力尚可,但是心智还略显幼稚。且进入中职学校之前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的方式、父母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等情况不如人意。因此,这些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求知欲,远远不如普通高中学生,更不如那些从普通高中或中职护理专业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护理专业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的护理职业素质的培养、护理职业习惯的养成等工作均显示:效果不容乐观。因此,进入卫校护理专业学习第一学年就开始学习的《护理学基础》学习阶段中,如果使用项目教学进行护理技术的学习,学生将会无所适从,效果不理想,最多只能在一些简单护理技术操作中开展。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术的学习中,项目教学的最佳开展时机是:第四个学期的《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的学习中,可以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开展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的能力,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选择我校的2007级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的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中进行了项目教学的尝试;并且在2008届9个护理班中广泛开展。

2.1.2 教学资源评估 我校护理技术教研组多为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医院转岗到学校从事《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工作。我们对常用护理技术的常规教学,已经驾轻就熟,对各项护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和管理,也能熟练驾驭。本校护理实训基地的建成,为我们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优良教学环境,正所谓“如鱼得水”。我校护理实训基地有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充足的教具及适合开展临床各科护理的模拟病区(护士站、治疗室、病房、手术室等)、床单位设备及教具模型等,完全能够满足开展项目教学的需要。

2.2 选择综合实训病例 根据我校目前使用的《护理学基础》和《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材的大纲中所要求的操作项目,结合目前浙江省各医院临床大内科、大外科常用的、基本的护理技术,笔者设计了若干个病例,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问题或要求,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病人病情的判断增加项目。要求学生在模拟人身上(部分护理操作可以在同学真实的人体上)进行。

2.3 项目目标

2.3.1 总体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2.3.2 具体目标

2.3.2.1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能够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练习操作技术;重视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等,并能熟练、灵活地运用。

2.3.2.2 知识目标 学生熟练掌握每项护理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举一反三,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不再死记硬背。

2.3.2.3 态度目标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温故而知新。

2.3.2.4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重视健康的爱伤观念;增强学生的“四心”(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临床实习的期盼心理。

2.4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2.4.1 拟定项目实施时间表 包括何时将所选择的病例告知学生,何时制定计划,何时进行项目培训及情境创设,何时实施等。教师开学之初就将《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的训练、考核方式告知学生,并公布授课计划。考核分为两轮,第一轮考核(每组1次):在学期开始就以抽签的方式确定考核顺序,让学生心中有数,提前进行复习、训练,借此提高课堂练习效率。第二轮考核:在每次实训课前1天左右抽签决定考核小组,要求学生快速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每组学生均有可能抽到。

2.4.2 组织计划 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推选项目组长。然后,每周按计划训练一些重点操作项目,课后以抽签的方式确定下一周考核的小组,确定实施方案,下一周在某一组考核的同时,其他学生按照教学计划练习下一个病例中用到的几项护理操作,以此类推。期末第二轮考核时学生在考核前临时抽取病例和角色。

2.4.3 创设模拟病房,情景角色模拟 由学生轮流扮演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等。按照医院的排班习惯,要求每位学生均必须有扮演不同职责的“护士”的机会,包括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责任护士、办公室护士、治疗护士、辅助护士等。在整个《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整个班级学生的角色也按照医院的护士分工,如项目组长担任护士长职务,课代表任护理部主任,让不同“职务”的“护士”通过护士帽体现出来。

2.4.4 制定项目计划 考核前6天,学生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查阅资料、观看操作视频等作出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必要准备,也包括用物准备和处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等,每人制定书面计划1份,通过小组讨论后共同制定最优化的项目计划(考核前5天)。考核前4天,在“护理部主任”督促和全班学生参与下,“护士长”将分工结果和“剧本”——项目实施方案以书面形式交给教师(以word文档发在教师的qq邮箱中),同时向实验室老师提出写明实验所需全部用物和具体时间的“实验申请”详单。计划要得到老师的认可方能执行,而老师在学生制定、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及不足,不断完善项目计划。

2.5 具体实施

2.5.1 学生分组 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每组7~10人,推选1名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规范的学生任项目组长,在组长(“护士长”)和课代表(“护士部主任”)的带领下共同创设项目情境和制定项目计划,进行角色分工,制定每一角色的职责。

2.5.2 项目培训和考核 每一项操作均已经在第一学年进行详细、系统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和单项操作的考核。在此基础上,在第四学期的《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中,每周按计划训练一些重点操作项目,如各种注射、静脉输液、生命体征测量以及各种常用抢救技术等。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将下一周将要考核的病例告知全班学生,并引导学生复习下周重点学习内容,课后要求课代表和项目组长及时组织全组学生讨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求全体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协作,写出“剧本”,“护士长”给每位“护士”排班(考核的半天内)。下一周在某一组考核的同时,其他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在实验教师的督促下练习下一个病例中用到的几项护理操作,考核的小组在考核后补充练习(一般课外安排),以此类推。护理实训中,主要由实验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自行练习若干项护理操作,实验带教老师负责督促和纠错,并向任课教师反馈,必要时课外开放实验室,继续强化训练。培训方式除了学生练习外,还包括观看操作视频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较为薄弱的项目加强练习。每次实训课上,实验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单项操作考核。考核时主要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在第一轮考核中,在学期开始就抽签决定哪一组将在哪一周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实验带教老师事先根据学生的实验申请单,将实训考核用物混合后放在模拟治疗室或模拟护士站中(由于医院毒麻药物管理制度严格,部分抢救药品可用“模拟药物”),届时要求学生自行取用所需物品,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避免形成对实验老师用物准备的依赖现象,更接近临床实际工作情况。考核中的“病人”,可以是模拟人,也可以是学生,甚至还可以是任课教师,教师扮演“病人”,更接近于“标准化病人”,“病人”能够对“护士”提出更多的问题,给学生的考核设置更多的“情境”或“障碍”,激发学生更深的思考和更广的思维。这类考核相当于“开卷考试”,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可以全班同学参与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提高。而第二轮考核,在每次实训课前半天左右抽签决定考核小组和考核病例,要求学生快速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全面、过硬的技能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相当于“闭卷考试”,与临床实际又接近了一步——在病区,谁也不知道下一时间会接收一名什么样的病人,病区的住院病人又会发生什么情况。护士只有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工作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每次练习和考核以后,学生按常规完成课后的训练反思,总结练习和考核的得失成败,并作为评价依据之一。

2.6 评价

2.6.1 问卷调查 项目完成后再衡量本组制定的计划是否完善。考核后请学生如实填写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用100分制分别对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进行评分。共发放问卷99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回收率为100%。学生对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效果评价见表1。表1 学生对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效果评价从表1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的多项评分优于传统教学法,提示在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中,项目教学法较传统的教学法更受学生欢迎。

2.6.2 学生技能考核成绩 每项操作按百分制计分,将99名学生实施项目教学法后考核成绩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我们对比的操作项目分别是“无菌操作”和“氧气吸入法”,所得数据采用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2项操作中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2.626。实施项目教学法后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与实施传统教学法后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相比,差异明显。

2.6.3 教师综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制定的计划以及实施情况对每组学生考核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考核时,教师利用自备数码相机,将学生考核的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考核结束后立即与全班学生共同观看,一起分析讨论不足及差错原因,同时给每位考核学生打分,并找出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综合考核的项目及其分值如下(100分制):方案完善5分,团队合作5分,仪表5分,态度5分,沟通能力10分,人文关怀10分,应变能力10分,操作规范程度30分,操作熟练程度10分,用物处理10分。

3 讨论

3.1 项目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执业能力 现代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够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很好地运用到临床中的实用型护理人才。项目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以实践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对于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来说,项目教学法强调从护理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典型的病例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共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本课题显示,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学生的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3]。因此,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高度适用于中职学校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3.2 项目教学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属于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强调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构建知识,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不是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护理专业的项目教学法中要使用到的教学方法有引导课文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等,教师可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发展与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每一个教学项目(病例)进行精心的设计,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师必须对本专业的各科理论和技能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与《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和《妇产科护理学》等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协调关系,有重点、有目的地把各项技能和理论知识分配到各个病例中。因此,该教学方法对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全科护理理论知识,精湛、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及人文科学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知识,转变传统的“灌输者”角色,扮演学生的“adviser”、“leader”等新角色。

3.3 使用项目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法给学生以清晰的理论概念,项目教学法给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在教学中应注意两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在初期的《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以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法为主,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在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中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反复练习导致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甚至出现倦怠情绪,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非常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实现培养实用型、紧缺型初级护理人才的教学目标。我校2007届、2008届学生的实践也表明:项目教学法非常受学生欢迎,接受该教学方法的学生学习护理专业技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高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第四学期的《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教师要求.职教论坛,20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