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的经济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的经济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的经济分析

工程的经济分析范文1

1.1成本管理意识较弱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的前期并没有编制系统项目成本计划,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在项目成本管理中,企业与部门之间对施工成本控制分工职责也不明确。虽然项目部都配有预结算人员,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部门工作脱节,有预算无核算,大部分没有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的节、超建议和措施,即使能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盈亏,但找不到盈亏原因。

1.2成本控制环节缺失

目前很多的项目部只是在项目结束后,或项目进行到某一阶段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对于项目的成本控制没有详细的事前管控、事中管控措施。甚至一些项目直接缺失成本控制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完全依据经验进行项目的监管,管理随意,并不对项目成本进行计划或核算使得项目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形式。

1.3质量隐患及风险机制的缺乏

质量问题已经成为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巨大的难题。一旦项目的质量监管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项目资金、人员、质量、进度管理各方面的全面失控,这也使得项目的成本大大增加,导致项目成本的严重失控。同时,由于当前缺乏完善的风险机制,这也使得项目的风险成本增加。

1.4相关人员责任心不强

现实中具有施工管理和施工经验的人员往往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成本管理能力有限。而具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具有成本管理理论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失。同时相关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心不强,基于缺乏明确的责任制、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位等,使得成本管理的意识和责任进一步地削弱。

2施工过程中工程经济分析的运用

2.1工程经济分析控制施工成本

(1)通过工程经济分析对施工工艺方案的选择,即通过相关的技术指标和经济评价指标对施工技术与方法;相关的施工机械;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等进行评价选择。从而选择最优的技术符合标准经济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以此达到目标效果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

(2)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费用进行分析来实现成本控制。对生产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明细的记录、监督、调控和限制,并且及时地纠正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的成本偏差,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在保证成本目标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通过经济分析有效地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作用,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损失,降低施工成本。

(3)项目施工成本进行经济分析的一般步骤:a.汇集、整理基础数据;b.编制财务、经济活动报表;c.进行微观分析与评价;d.进行宏观分析与评价;e.综合分析与评价:主要是对财务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

2.2施工过程中工程经济分析的具体运用

(1)在施工准备阶段,应根据工程项目实际的施工图纸的自审、会审和其它相关资料,通过工程经济的分析,科学地编制实施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合理地选择施工工艺的方案;通过多方面的技术指标经济效果的比较评价,从中选择合理、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

(2)在施工阶段,要具体地对工程的费用和预算进行成本分析,即结合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定额、材科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控制,从而实施成本控制计划,发现成本偏差,及时予以纠正。

(3)工程经济分析的具体流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技术可行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工程经济分析比较,选择最经济有利的方案付诸实施,从而实现最低资金耗费下最优地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

(4)通过工程经济分析建立成本核算平台。具体通过表格核算法在内部各项成本核算基础上,各要素部门和核算单位定期来采集信息,填制相应的表格,并通过一系列的表格,形成项目施工成本核算体系,作为支撑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策略。

3工程经济分析的有效措施

为了提高经济分析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准确程度和可靠程度,工程经济分析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满足技术及规范标准要求和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应该坚持经济效益为中心,也就是讲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目标,在其他前提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项目所涉及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时,工程经济分析的结果将决定最终的决策。

(2)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

(3)价格与经济参数必须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4)对于不同方案的比较,必须具有可比性。项目成本及其方案的分析指标、计算指标和评价指标的口径与尺度应当具有可比性,以及计算经济效果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有形效果与无形效果的深度与广度应当具有可比性。

(5)在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好不确定分析,以保证控制项目成本决策的可靠性。工程经济分析是为工程决策服务的。工程决策应按认识问题确定目标收集有关数据确认可行方案选择或判断方案的准则方案内在关系的模拟预测各方案的效益结果选择达到目标的最好方案成果的事后评估即工程项目的事后评估。为了更好地运用经济分析,来进行项目成本控制,做出正确的工程决策。

4结语

工程的经济分析范文2

【关键词】技术经济分析 深基坑工程 支护体系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跻身于世界顶级摩天大厦之列的上海金茂大厦、深圳地王大厦、广州中信大厦。这些大厦的高度均已经超过300米,而其基坑深度也已逐渐由6m、8m、10m发展至20m以上。建筑物高度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支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更新与发展,其投资也随之不断增长。如何在现有施工条件下,选择一个既经济又安全的支护体系,是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深基坑工程支护类型

1、挡土支护系统。常用的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深层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土层锚杆与土钉墙。其功能是形成支护排桩或支护挡土墙阻挡坑外土压力。

2、挡水支护系统。常用的有深层水泥搅拌桩、旋喷桩、压密注浆、地下连续墙、锁口钢板桩。其功能是阻挡抗外渗水。

3、支撑支护系统。常用的有钢管与型钢内支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其功能是支承围护结构侧力与限制围护结构位移。

三、施工技术比较

1、钢板桩支护。钢板桩由于施工简单而应用较广。但是钢板桩的施工可能会引起相邻地基的变形和产生噪声振动,隔水性能差,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会引起较大的沉降和位移,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很大的地区,其使用常常会受到限制。而且钢板桩本身柔性较大,如支撑或锚拉系统设置不当,其变形会很大,所以当基坑支护深度大于7m时,不宜采用。同时由于钢板桩在地下室施工结束后需要拔出,因此应考虑拔出时对周围地基土和地表土的影响。

2、深层搅拌桩支护。作为支护结构,水泥土深层搅拌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素填土等土层,基坑开挖深度不宜大于6m。对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宜通过试验确定。我国目前多采用格栅形式,即重力坝式挡墙。

3、排桩支护。一般来说,当基坑深h=8m-14m,周围环境要求不十分严格时,多考虑采用排桩支护。柱列式灌注桩的工作比较可靠,但要重视帽梁的整体拉结作用,在基坑边角处,帽梁应连续交圈。当周围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时,为减少排桩的变形,在软土地区有时对基坑底沿灌注桩周边或部分区域,用水泥搅拌桩或注浆进行被动区加固,以提高被动区的抗力,减少支护结构变形。

4、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软粘土和砂土等多种地层条件和复杂的施工环境,尤其是基坑底面以下有深层软土需将墙体插入很深的情况,因此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施工方法及机械的改进,地下连续墙发展到既是基坑施工时的挡土围护结构,又是拟建主体结构的侧墙,如支撑得当,且配合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可较好地控制软土地层的变形。

5、土钉支护。土钉支护由于经济、可靠且施工快速简便,已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土钉墙适用于二、三级基坑、非软土场地、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土钉是用来加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由于随挖随支,能有效地保持土体强度,减少土体的扰动。

6、锚杆支护。我国的锚杆支护最早用于地铁工程,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用于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在天然土层中,锚固方法以钻孔灌浆为主,一般称为灌浆锚杆。除了以上六种常用支护形式外,另外还有拱圈支护和逆作法支护等。一般来说,水泥土搅拌桩和土钉墙是我国目前的基坑深度在5m以内,后者乃至10m以内首选的支护形式,土层条件好时,15m左右基坑亦经常使用。对于5-10m深软土基坑,常采用钻(冲、挖)孔桩、沉管灌注桩或钢筋砼预制桩等,并可作各种布置,如需防渗止水时,则辅之以水泥土搅拌桩、化学灌浆或高压注浆形成止水帷幕,有时亦用钢板桩或H型钢桩。当基坑深度大于10m时,可考虑采用地下连续墙,或SMW工法连续墙,并根据需要设置支撑或锚杆。

四、经济性分析

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应选择相应的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体系。第一,钢板桩支护是造价最低的。在一些简单的工程中常常采用,如一些小型的顶管工程,桥梁工程等,但因噪声大、易变形、防水性不强等特点,已逐步被支护方式所替代。第二,深层水泥土搅拌桩这种支挡结构不透水,不设支撑,使基坑能在敞开的条件下开挖,而使用的材料仅水泥而已,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土钉墙支护施工速度快、用料省、造价低,与其他桩墙支护相比,工期可缩短50%以上,节约造价60%左右;而且土钉支护可以紧贴已有建筑物施工,从而省出桩体或墙体所占用的地面。第四,排桩支护中的灌注桩施工简便,可用机械钻(冲)孔或人工挖孔,施工中不需要大型机械,且无打入桩的噪声、振动和挤压周围土体带来的危害,成本较地下连续墙低。同时,灌注桩围护结构在建筑主体结构外墙设计时也可视为外墙中的一部分参与受力(承受侧压),这时在桩与主体之间通常不设拉结筋,并用防水层隔开,相对来说也可以节省一些造价。第五,地下连续墙的优越性早已为世界公认。在大深度基坑和复杂的工程环境下非它莫属。唯其造价较高,需综合考虑。SMW工法连续墙在近年应用以来,普遍认为其性能良好,造价适宜。但我国尚缺乏自制的能用于大深度施工的专用机械。武汉、上海已从日本引进SMW工法专用机械,正在推广使用。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减磨擦剂,能将加劲钢材拔出后重复利用,更可以降低造价。我国还进行了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和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研究和试用。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墙面光滑,由于配筋合理可使墙厚减薄并加快施工速度。而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则可提高围护墙的刚度达30%以上,可减薄墙厚,减少内支撑数量,由于曲线布筋张拉后产生反拱作用,可减少围护结构变形,消除裂缝,从而提高抗渗性。这两种方法已经在工程中试用,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六,逆作法施工一般用在城市建筑高层时,周围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场地四周邻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不能因任何施工原因而遭到破坏,为此在基坑施工时,通过发挥地下结构本身对坑壁产生支护作用的能力,减少支护结构变形,使其刚度大为增强,节省支撑或锚杆的费用,使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大为减少,从而使总造价降低,一举多得,是一种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第七,闭合挡土拱圈有时尚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或化学灌浆等方法形成止水帷幕。但即使如此,其造价仍低于一般的桩墙支护结构。已在广州、珠海、深圳等地6-12m深基坑中应用,比一般桩墙结构降低造价约50%。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带,地区地质条件属于以淤泥及淤泥质土为主的软土带,广州市区由于建筑物密布,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在进行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时,在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方面首选内支撑与支护桩相结合方式较为经济合理;如土质良好,施工场地面积允许,也可考虑采用复合土钉支护,不仅经济、可靠而且施工快速简便;如需提高支护结构的挡土和止水抗渗效应,则加筋水泥土墙不失为一种设置支撑方便、性价比较合理的选择。

五、结论

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技术复杂、进度快、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必须要借助结构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等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结合拟建场地土质及周围环境情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方案和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 董建国、沈锡英、钟才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 余志成、施文华: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工程的经济分析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成本; 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为了实现工程盈利之目的,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就是所谓的项目成本管理。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下的企业成本控制入手,探讨成本控制策略。

1 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来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 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2、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随着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 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3、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 为今后的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 即使发生偏差也无法纠正。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 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PDCA 循环)。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项目经理部的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 应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 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 并实行奖惩制度, 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测算方法包括成本估算分析、预算分析和成本分析三个方面,成本控制一般包括成本收益和成本支出两个方面。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运用经验和历史数据估算法、因素估算法进行成本估算分析,通过分析工程量组成、分析中标价组成、分析材料价组成以及分析内外部环境条件实现预算分析,通过统计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现场管理费、临时建设施工费、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费等进行成本分析。

2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基础管理工作缺失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造价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缺陷,主要表现在:①建筑工程项目中没有健全的价格信息系统,工程项目中所用的设备及材料与市场价格存在加大差距,不能及时有效的预测、调整工程造价的成本;②成本控制部门进行成本概算时使用的概算指标及定额标准不同,导致成本估算不能很好地满足项目需求;③工程项目缺少相关的成本概算指标,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数施工单位笼统地套用定额指标,不能对特殊的工程项目进行特殊分析[2]。

2.2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由多方共同完成,而开发商、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没有统一规范的造价尺度,同时缺少沟通机制,使得项目在进行工程造价的时候出现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开发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只关注项目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忽略控制造价指标,使得项目施工现有使用的造价管理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进行成本控制。此外,我国当前工程造价多是阶段管理模式,缺乏对工程项目整个过程的管理,这更加剧了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2.3现场签证管理不充分

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人员对成本控制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监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低、专业素质不高等因素使得他们在不了解工程项目实际预算及规范的情况下,随意颁发一些签证,这直接增加了项目质量不合格、攫取高额利润等现象的存在。

3 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3.1工程变更程序的控制

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成本,要规范并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工程变更程序是全方位的度量,控制工程变更程序可以较好地控制工程中的突发项目,可以通过事前控制避免开发商、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突然变更。工程变更和企业成本联系在一起,通过规范和控制工程变更程序可以详细地说明变更过程产生的费用,这样可有效实现成本控制。

3.2规范现场签证管理

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费用的控制,因设计改动而增加的费用,要有明确的说明,严格的现场签证可以详细清楚地了解成本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很好地控制相关费用。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有全局把握意识,对工程项目所需费用有整体的意识,对于一些日后极有可能发生改变的要实现预计,同时,做好工程项目的跟踪,只有这样严格控制现场的签证,在项目结算时才可以减少互相推诿的现象。

3.3打造动态跟踪控制机制

一个工程项目所需周期较长,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工程项目的变动都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建立动态跟踪控制机制,控制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同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对费用变动进行成本跟踪,保证建筑企业在项目成本及管理中处于主动地位。

3.4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成本控制策略

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等均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计划控制和动态管理,合理加大施工设备及材料的投入,加快工程项目进度,节约工具、设备租赁费用,缩短项目周期,从而实现现场成本控制[3]。林外,在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施工现场安全性、环保性以及场貌场容等都与企业成本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健康,保证机械设备完好,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5施工要素成本控制策略

施工要素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人工费控制、材料费控制、机械费控制、办公费控制及经营招待费控制。定额的人工费和市场上的劳务单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项目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每一单项工程人工费的支出,避免出现重复用工和返工损失等引起的人工费用超支。对材料费的控制要以施工消费定额为标准,根据量价分离原则精确计算各项目工程的工程量,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限额领料、超支自负。机械费的控制主要通过加强设备调度、做好设备维修、提高设备利用率,并将不再使用的设备退库实现,另外,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高设备的产量,从而实现成本低的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用电用水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办公费用的控制。协调建设单位和业主、消防、监理、环保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分项工程质量合格,减少因施工不达标或施工事故引起的处罚现象,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

结语

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动态的过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通过不断总结建筑施工中的经验,持续完善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实现建筑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成本优化控制,从而,为企业争取利润最大化,并推动建筑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林燕.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商情.2012,1(23):223

工程的经济分析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 全寿命经济分析 混凝土耐久性 安全性能

安全问题一直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能对于整个建筑项目来讲都影响巨大。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寿命经济分析绝不能只考虑到建筑项目的经济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到建筑项目结构的安全性能问题,特别是由混凝土耐久性不够所引发的建筑结构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对建筑工程进行全寿命经济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工程在结构安全的前提条件下,使得项目的全寿命净收益可以达到最大或者是全寿命的费用LCC值最小。

一、全寿命经济分析

(一)全寿命经济分析的内涵

全寿命经济分析(也就是LCCA)的本质就是要从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整个工程的造价以及成本问题。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整个工程项目寿命周期中的最大化收益或者说是最小的成本投入。全寿命经济分析是对建筑项目管理的一种指导手段。从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角度上来看,全寿命经济分析是指导人们自觉全面且综合性的考虑到项目的造价以及运营维护的成本,从而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出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上来看,全寿命经济分析可以指导设计者选择出更为合理的设计方式以及更加合理的建筑用料,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建筑的设计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从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全寿命经济分析可以在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上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并通过一些节能节水的设施以及符合国家无污染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来达到环保的目的,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角度上来看,全寿命经济分析可以使施工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策划以及最终施工方案的确立更加的科学合理。

(二)全寿命经济分析的主要特点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寿命经济分析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全寿命经济分析是包含了整个建筑项目的寿命周期,从决策阶段一直到项目废除阶段,它涵盖了整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同时也更加合理。

2、全寿命经济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总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是总成本的最小化。(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是包括工程项目的初始造价以及工程完成之后运营过程中的费用以及维护成本)。

3、全寿命经济分析不但可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决策过程中的一个分析工具,同时它也在工程的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以及结构寿命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时候,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发现有些建筑,特别是那些基础性设施开始出现耐久性的问题。美国许多地区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建成不到三十年甚至是更短的时间之内就出现了严重的劣化现象。和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时间还比较短,但是建筑工程耐久性的问题却日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过去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物在使用二十五到三十年之间就需要进行大修,处在环境比较恶劣条件下的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只有十五到二十年,有的甚至坚持不到十年就需要进行大修。像桥梁、港口等一些基础性的设施,其耐久性问题更加严重。许多工程在建成几年之后就开始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的情况。

由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不足导致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的时期,这些设施起码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如果因为混凝土耐久性的问题致使建筑需要经常大修,那么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已经远非过去所能比拟的。但是在工程建设期间为了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所付出的的成本对于整个工程造价来讲比例并不算大。因此,对于整个工程来讲,利用全寿命经济分析来合理确定使用寿命以及结构耐久性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三、基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全寿命经济分析

一般来讲结构全寿命经济分析取决于结构的劣化,也就是说,对其进行分析是需要准确的预测出结构的劣化状态,从以往的经济评估中来看,大多数的工程都采用了确定性的方式,所采用的数据一般都是来自预测或者是估算得到的结果,但是再精确的估算与未来的实际情况也不可能十分吻合,尤其是影响建筑结构耐久性因素的随机性以及模糊性很强。这些不确定因素以及人们对于结构劣化认识的程度还比较局限等原因,导致了项目经济效果的评价具有很高的风险性甚至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混凝土耐久性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从目前的技术水平上来看,仍然不能准确的预测出建筑物若干年后的结构性能。目前相对来说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利用与时间相关的可靠性结构管理系统,来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定期的检测,并根据实际的检测结果来进行结构的性能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则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同时也要将其记录在案,结合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更新建筑结构劣化的预测方法,及时调整建筑结构性能的劣化模型曲线。 由于对建筑结构性能检测以及分析的投入也很可观,因此要对之后的建筑结构检测制定相应的方案,并对其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明确好结构的最低性能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标准。在每次的检测修复之后,都要及时更新最优的维修计划。这种基于可靠度的维护管理系统,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有效的计划实施维护措施,争取在整个建筑物的寿命期内不但可以满足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建筑单位的投入成本。除此之外,对建筑结构修复时机的选择以及修复的程度也会对全寿命经济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语:

现如今,我国各项设施都处于基础建设的时段,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基础性建筑项目,因为投资相对较大、应用的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对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在进行建筑项目全寿命经济分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问题。因为,混凝土耐久性的问题大多是出现在项目完工若干年以后,所以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关注以及寿命期的成本分析,建筑项目全寿命分析要有一套与之相适用的法规。另外,作为建筑项目投资决策以及运用管理的重要依据,全寿命经济分析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决策、管理以及维护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伟良,牛荻涛.工程结构耐久性与全寿命设计理论[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

工程的经济分析范文5

关键词:工程经济;造价;价值链;集成管理

一、引言

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了在不更严重的破坏自然、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更好、更快速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价值工程与管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并且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

二、工程造价管理

面对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们无止境需求的现实情况,只有依靠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科技才能更好地应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人类需求的问题。以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更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及服务,维持社会经济永续发展,便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各国政府的努力方向,也成为科学界、工程界、企业界及广大科技工作者面临的研究课题与根本任务。工程造价管理是加强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优化工程项目资源配置,提高工程项目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从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项目建成后使用阶段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管理: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工程价格管理。

(1)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环节的成本管理,搞好项目资金控制和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是提高项目效益的前提,控制资金成本支出是对资金使用环节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项目部各业务部门之间对资金使用应建立严格的控制制度。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项目财务管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项目经理必须亲自管财务,财务部门要做好对资金使用环节的控制,必须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账务与现金日清月结。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项目管理,必须加强对财务本身的管理,以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财务成本与风险。

(2)控制成本预算,分解经营目标和可控成本成本预算是预测项目成本和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工程项目考核责任成本的工具。上海民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现在采用的项目内部招标制度是在多年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办法,公司制定施工定额、根据各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成本控制预算,各专业分包人、施工班组与项目经理编制施工组织方案与承包报价。公司有专门的评价小组对报价进行综合评价,然后确定方案科学、报价合理的分包人、施工班组来承担项目施工的具体任务。这套办法搞活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激发了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使企业效益做到了最大化。这当中作为项目经理与分包人、施工班组的责任成本预算是否合理有效,是对项目经理、技术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实力的检验,是工程项目成败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指标分解是否合理,责任落实是否到位,是决定项目成本管理成败的关键。

(3)加强合同管理,项目部与分包人对施工企业来说是处于被管辖与控制的地位,但是就经济活动的商业层面来说,其实质也是对等的合同与协议关系,尤其是挂靠与分包的专业队伍,具有更大的独立性。项目部具有特定性与临时性,这就决定了其经营活动的趋利性与临时性。因此,必须根据这些性质,制定适合企业发展与项目管理的责任承包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用来约束施工活动行为,使之在有序、可控的范围内顺利实施。作为施工企业在模范履行合同、协议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项目部、分包人合同执行情况的管理与监督。

三、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是在各个行业中出现问题时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在世界各国的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欢迎。谈到工程经济的价值,就不得不提到价值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客观世界的变迁与主观世界的升华,对技术经济学及其发展又有更多的反思与更高的期待,并呼唤技术经济学科的有关理论方法不断向深度延伸和广度发展。在建筑领域应用价值工程,对降低建筑成本(工程造价),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均具有深远的意义。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与诸多因素相关,工程投资控制已不再狭义地定义为项目竣工结算的工程造价控制,还应包括经济分析、风险分析、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内容,是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的概念。建筑产品更新换代的最终价值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

(1)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含义。价值工程(简称VE),又称价值分析(简称VA),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寻求以现时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必要的功能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强调的是产品的功能分析和功能改进。其基本含义包括:着眼于寿命周期成本,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其寿命期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部分;寿命周期成本作为价值工程的组成部分,不仅开扩价值工程的应用范围,也使价值工程转向价值管理具有合理性、必然性与科学性。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通过功能分析,找出并剔除不合理的功能要求和过剩的功能,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系统、有组织的管理活动,而且价值工程研究活动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2)价值工程的特点。价值工程以提高产品价值为目的;价值工程功能分析为核心。通过对功能的系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好的方法来实现功能;价值工程是一种依靠集体智慧所进行的有组织、有领导的系统活动;价值工程以创造精神为支柱;价值工程强调“突破、创新、求精”;价值工程以系统观点为指针;建设项目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价值工程活动侧重于开发设计阶段,并非忽略其他阶段提高价值的活动。

四、全面价值集成管理

任何的经济交易都要以价值作为基础,是当今市场经济中重要的衡量标尺。价值的管理不只要考虑到要节约成本,还要涉及到循环经济。全面价值集成管理就是全面价值管理与价值集成管理的综合集成。价值集成管理既要遵循集成的条件和原理,也要考虑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管理集成是把管理理论、管理技术(方法)、管理实践融为一体,回归管理整体化原貌,使管理理论更具指导性和应用性,管理技术更具工具性和针对性,管理实践更具思想性和效率性。价值作为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的人——机——境系统,是一个由人力流、资源流、能源流、信息流、资金流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全面价值集成管理作为全面价值管理与集成管理综合要统筹协调价值观与价值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与辩证、技术与经济、工程与管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人的经验与数学模型、人的智慧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在“天人合一”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面对价值涵义宽泛化、源泉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的客观现实,全面价值集成管理综合运用各种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管理功能的配合、集成,创造性地将产品、设备、项目的资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以使产品、设备、项目、工程、服务达到可靠性、可维修性、环境可容性、资源可循环性、低碳化、低熵化的协调优化。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及当今人类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要求,工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价值工程和管理的技术是经济管理这个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工程的经济分析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 long term project,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to construction economic evalu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from the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tages of economic evaluation index.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1 概述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也是不容忽视的。建筑条件虽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 但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减少污染, 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是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对未来的市场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这是由客观事物动态多变的特点以及人类观察事物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为了迎合多变的不可预期的市场,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分析,对项目经济进行评价,从而保证预测的准确性以及投资的可靠性。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其工程实施过程极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投资风险大,因此为了保证投资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分析。以往的投资决策依据仅仅是建立在传统的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而忽略了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即使进行简单的经济评价,其经济评价所用数据也大部分是由预测和估算得来的,加之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这些数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的投资决策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因而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为了对投资项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尽可能地减少投融资的风险,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因此,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

建筑工程产品有其自身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建筑空间和平面的布置、建筑结构和造型的选取,以及建筑材料的选用等,这些特性都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技术经济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综合性研究建筑产品功能如何满足社会需要时,涉及技术学科的许多内容,而对相应劳动耗费的研究则属于经济学科范围。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所研究的问题总是多因素的。在技术方面,要综合运用建筑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管理学、数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各种知识。在经济方面,既要考虑微观经济,又要考虑宏观经济。

2.2 选优性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目的之一,在于从若干备选技术方案中选出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来。建筑工程项目与一般工业产品生产不同,受地点、作业条件、建筑材料、技术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选优增加了复杂性。

2.3 定量性技术经济学是用数量来反映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对任何一个技术经济问题来说,必须有量的分析和结论。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在进行对质的方面研究的同时,也要进行经济效果的量化分析,通过某些数量分析方法,解决方案效果中的一

些问题。

2.4 系统性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消耗的资源种类多、数量大,生产周期长,使用周期也长,以系统观点对建筑工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非常必要。建筑工程项目最终目的不在于项目本身,而是为了投入使用后以其整体功能满足社会需要,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是从建筑物的整体上研究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经济效果,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评价,必须从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建筑安装施工和使用维修等全过程来考察。

3 建筑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3.1贴现法

在建筑工程项目寿命期间所发生的利益和费用, 要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贴现, 变成现值之后再进行比较。这是因为, 虽然项目的利益和费用是发生在五年、十年的长时间里, 但必须现在比较利益和费用, 决定是否投资。这样, 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就是, 把将来具有不确定性的, 有时间价值差的利益和费用拉回到现在时刻来进行计算。可见, 投资不同于消费, 其特点是在将来一定时期内继续发生投资效益的情况下, 不是只评价投资费用的高低, 而是要进行经济分析。因此, 所谓投资, 是把现在应该用于消费的一部分放弃掉, 为了增加将来的消费而把它投入到再生产中去的一种行为。建筑投资项目投资产生的未来消费, 投资者不必说, 即使是尚未出生的后代也将得以分享。所以说, 投资是联结现在和将来的纽带。总之, 为了最恰当地分配不同时间内的消费和资源, 必须引入贴现率这个概念。

3.2 利益费用的比较方法

对于可计算利益的建筑工程项目, 需将利益和费用的现值加以比较:

1) 内部经济收益率( 简称IRR) : 用经济分析方法将利益和费用调整后, 贴现的利益现值总和与费用现值总和相等时的贴现率就叫做内部经济收益率。

2) 净现值: ( 简称NPV) 或利益费用差的方式:

用一定的贴现率将建筑工程项目寿命期间发生的利益和费用分别贴现为现值, 利益现值总和与费用现值总和之差如果大于零, 则该项目较为可行。

3) 利益费用比率( 简称B/C) : 利益现值总和与费用现值总和之比, 叫做利益费用比率。

3.3 费用比较的方法

有些建筑工程项目不能计算利益。例如: 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就是这样。对这类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是把各种方案的费用贴现为现值后,比较现值的大小, 选择费用小的方案, 通称为“最小费用法”或称做“费用效益分析”。这种评价方法也可用来选择利益一定的建筑工程项目, 来选择那些投资高而运行费用低的高度技术密集型的项目, 决定选择使用机器还是劳力更为有利。对于不能计测利益的建筑工程项目, 更要慎重考虑, 确认实在不能计测利益之后, 再使用这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 应注意有些建筑工程项目能产生副利益。

4技术经济评价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前期费用、建安成本、税金和利润等经济量既是构成建筑经济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也是进行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数据。而相对于会计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评价和分析。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评价论证的主体是项目本身而不是其最终的具体运作情况,所有的数据都要是在已知的前提下,对未来进行猜测和推算所得。考虑到建筑工程投资周期普遍比较长,资金量大,不确定性多,因此在分析中要准确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否则得出的结果就可能与现实相去甚远。因此在多方案的分析、评价、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突出主要评价指标,分清主次,权衡其重要性程度的大小。具体程序包括:

1)列出建筑工程项目备选方案中具有可比性的各项评价指标。

2)根据项目方案不可计量的各项指标的效果进行量化打分。

3)引入相对权重系数,充分考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在方案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反映各项指标的主次。

4)采用数学方法将不同的计量单位的指标转化为无纲的综合评分。

5)根据指标体系的综合评分结果评价出方案的优劣,提出改善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