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范文1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认识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教师都应该选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础,学生一旦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

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首先,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千方百计地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物理学中的实例、实验、仪器等都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学生有了好奇心,才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去分析、去比较、去实验、去研究、去掌握认识对象的特征和规律,展现智慧和才干。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有关物理学科的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要从教材内容、组织教学的形式、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2.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来。首先,教师在教材处理、备课、组织教学、板书设计上,要使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感到教师讲的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由此对物理产生兴趣。其次,教师要在语言上下功夫,使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同时注意好语言的抑扬顿挫,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再次,教师要注意演示实验的直观性和可见度,适当增加各种趣味实验,经常引入物理学中的奇闻轶事,让学生始终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求知欲。

二、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知识的领域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是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宽知识面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怎样做才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呢?

1.教法要灵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发现法等。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应做到精讲精练,练习安排巧妙,知识应用灵活,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物理知识。

2.重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和“渔”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具体、刻板的知识,一个是适应范围广、举一反三的方法。换言之,“渔”即学法。进行学法指导,首先要拟定本学科的学法指导系统目标,如发展智力(观察、动手实验、记忆、分析、推理等)的方法,完成学业(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等,然后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学法,成为自学物理知识的依据,使学生掌握求知的方法。

3.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实验操作竞赛、科技小制作小论文比武、专题讲座、知识抢答赛等,让学生涉足一些新领域,以开拓眼界,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进行“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既能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验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技巧和观察能力以及探索规律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师多角度引导,鼓励探索求异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范文2

【关键词】: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 有效培养

一、创设宽松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有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思维开发。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发散学生思维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差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开展讨论。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最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二、采取多种训练形式,有效培养发散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一题多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编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一题多想。

巴甫洛夫说过,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可以提高思维的流畅性,发展学生的智能。比如,在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教学中,给出这样的句子:“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提问:看谁想到的数量关系多!学生纷纷举手,思维异常活跃,他们联想到: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5:4,男生人数比女生多1/4男生占总人数的5/9,男生比女生多总人数的1/9,总人数比男生人数多4/5,等等;又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可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可让学生联想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一题多解。

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找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作出各种解答。如: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前3天修了20%,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还要多少天修完?学生一般都能根据题意列式为(1-20%)÷(20%÷3),此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会悟出以下求异性的解答:3÷20%-3、3÷2%×(1-20%)、3×[(1-20%)÷20%、3÷[20%÷(1-20%)]、3×(1÷20%-1)、3×(5-1)以及方程解法、比例解法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思维的变通性。

3.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题目结构的变式,改变题目的条件、问题,将一题演变为多题,而题目实质不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改变条件

甲仓存粮120吨, 。乙仓存粮多少吨?

(1)甲仓存粮数是乙仓的1/4

(2)乙仓存粮数是甲仓的75%

(3)乙仓比甲仓多存粮1/4吨

(4)甲仓存粮比乙仓少25%

(5)乙仓存粮比甲仓的1/4多15吨

(6)甲仓存粮比乙仓的75%少15吨

……

改变问题 小明读一本1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4,第二天读了全书的25%,

(1)第一天读了多少页?

(2)还剩下多少页没有读?

(3)两天共读了多少页?

(4)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读多少页?

(5)第三天应从第几页读起? ……

4.一题多编。

提供题材,引导学生调用多种知识从不同角度灵活编题,实现思维的发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如:给出问句“六(一)班男生有多少人”,让学生补充条件进行编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但编出了简单的减法问题,而且能够突破常规模式,向其他思路发散,编出了如下的问题:

(1)六(一)班女生20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男生有多少人?

(2)六(一)班女生20人,是男生人数的1/4,男生有多少人?

(3)六年级三个班共有男生80人,六(二)、六(三)班男生共55人,六(一) 班男生有多少人?

(4)六(一)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组有男生6人,六(一)班男生有多少人?

(5)六(一)男生共植树100棵,平均每人植树4棵,六(一)班男生有多少人?

三、发散与聚合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范文3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13-02

《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当代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信息激增,学校教育要日益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候,更要把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也是人脑功能的最高表现。一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其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每时每日的教学,应是一种创造。给学生们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察、分析注射给学生,把学生变为机械的接受器。应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和创造。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

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认识兴趣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是的, 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

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我觉得: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学程序,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比如,在教五年级画《儿童的面部表情》时,为了创设情境,我首先请几位善于表演的学生上来分别演示喜、怒、哀、哭、愁,大家被他们逗人的脸部表情乐得开怀大笑,这时,我以启发学生作画思维入手,很快在黑板上画一个带哈哈大笑的卡通人脑袋,学生兴趣盎然,我趁机问:谁想上来学老师的样,也试画一个不同表情的卡通头像。当我话音刚落,十几双手“唰”的举起,都想跃跃欲试,我很高兴地请他们到黑板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不一会儿,表情各异的卡通头像聚集在黑板上,太有趣了,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人物表情,我特地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游戏,准备了五杯分别带有酸、甜、苦、辣、咸的水,请五位学生上来品尝,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出他们属于那一种表情,为什么?学生讨论的很热烈,这时我让学生直接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你认为最有趣的两位同学的表情。学生们兴趣勃发,很快投入作画,这不,画面中的神态各异,表情有趣的儿童头像,跃然在纸上,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欢乐认识兴趣的场所。为了使他们有新的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某一知识产生一种亟待解决的心情。例如,上《动物头像》一课,我开门见山问学生:“谁会做手影动物?你们都可以上来表演。” 好奇心驱使小朋友鼓起勇气上来试一试。这时,我打开投影仪。几位学生上来一试,手影动物头像的逼真化立刻引起其他小朋友极大的兴趣,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自试一试,我以七人为小组,分四批让小朋友们上来,用他们稚嫩的双手尽情表演,那一个个形象可笑的手影动物,配上欢快的音乐,使课堂气氛达到。怎样让小朋友在手影表演中得到更好地启发,加以联想,我特地邀请一位小朋友配合老师完成撕纸动物的示范。我根据小朋友表演得手影动物,边撕、边讲撕纸画的要领和方法,学生很快掌握,小朋友们为自己获得新知识而高兴,进而诱发了他们的表现欲。老师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的不同属性进行“分化”,而且达到形成新知识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兴趣,从而唤起其强烈创造的动机。

二、诱发学生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中,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以创作画《想象中的机器人》为例:我巧妙设疑,先让学生用猜谜语导入课题,然后把学生的思维引伸到参观机器人展览上。师问,这些机器人都有什么作用?提问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学生渴望得到知识的需要感。学生围绕这个“悬念”,讨论得热火朝天,各自发表不同见解,机器人能上天,能下海,机器人能演奏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做环保工作,能干家务活、能当警察、能招待客人……这时,我又启发学生,“机器人为什么这么能干?”学生思考片刻,抢着回答:科学家以他的知识渊博,设计了电脑软件,装在机器人身上,让它们干什么它们就会干什么?……我接着告诉学生,科学家发明机器人,目的是让机器人帮助人类完成复杂、危险、困难的工作,让我们挤出宝贵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去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今天老师也让同学们当一回科学家、美术设计师,想象出自己心中精明能干的机器人。当我展示几个外形不同的机器人玩具,演示其从事的工作(环境、背景)后,学生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增加了创造的可能性。“什么宇宙机器人、餐厅机器人、环保机器人、潜水员机器人、警察机器人、……。经过学生的创作,一张张异乎寻常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眼前。课后我将优秀作业展示在班级里,让学生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鼓励探索求异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学要打破以往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探索,多几个设想?在学生提出众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用思维独特性,以新奇、异常、罕见、首创的思维去探索问题,建立评价标准,筛选出最佳方案。为此,教师要做到每一次美术创造活动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块个性发挥的余地。

如教一年美术课《画太阳》。我先来个抛砖引玉,自编故事,题目叫《我的外形最漂亮》导入新课,老师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把太阳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述,学生个个听得很投入。这时,我发动学生自己编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们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童趣,不知不觉把小朋友的思路带入太阳王国,产生无限的遐想……作画中,小朋友们落笔大胆、线条幼稚、外形奇特的十几个“太阳”被邀请到了黑板上。从观赏讲评中,大家都争着发言,特别是几个外形、色彩最漂亮的太阳启发了一些小朋友的创作思维。他们完全打破以往学自己心目中“太阳就是圆的这个概念”,从形象上引导学生去发展、添加,创造出新的形象和背景,构成不同层次的发散点,使思维往纵向、横向同时发散,创造出神态可笑、色彩大胆的我心中的太阳。学生的创作欲很强,画面的主题突出,构图恰到好处,学生们运用头脑中储存的一切信息,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克服学习障碍

所谓学习障碍,指的是人们对已往知识的理解和习惯性思维方法,产生一种定势心理,严重地妨碍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展。

要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教师在创造教学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有正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程度,由浅入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帮他们一把,甚至给他们动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他,使他有勇气画下去。还有的学生可用鼓励的语言,例如“你作画方法对的,略注意某一点就更好”、“很好,就这样画下去”、“构图不错”等,逐渐培养他们自信心。注意经常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以克服思维定势。例如创造思维练习可以小题大作,一题多作。如《美丽的彩虹》一课,我首先从欣赏色彩美、形式美开始,分析讲解手法各异的拓印、纸版画、布贴、喷画、吹画、蜡笔刮画、对印画等。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具材料,运用迁移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种,去大胆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在感受色彩美和形式美的同时,大胆去创新。让学生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气质,开发创造潜能,不断创造新的作品。这样,使学习障碍在一幅幅永不满足永远创新和变化中得以消除。我国古人商子说过:“君子之学如蜕,幡然适之。”说的是学习要象蝉蜕一样,扬弃陈旧,方能创新。所以,克服学习障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范文4

一、假想性提问

创造学鼓励人们要有更多的设想,并且认为:设想提出的越多,则证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开发的越好,他的创造思维能力也越强。针对课文所学内容做某些有意义的设想,对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依据下列情境提出,续写小说的结局:

(1)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2)假如破了产,又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请抓住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创造性描绘。

下列是课堂发言的优秀片段:

生1: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的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夫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的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样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亲弟弟……”

生2:于勒叔叔站在门口,面 色惨白憔悴,头发蓬乱,身上还是穿着那件又脏又乱的水手服,前襟裂着一道道长长的口子,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皮箱,箱角的铁皮已经磨坏了。他呆呆的站在那儿,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用乞求的目光望着大家。父亲呆愣愣地望着他,支支吾吾地说:“你……你……”又是一沉默,难堪的沉默,只有那只破旧的挂钟还在滴滴答答地走着。

突然,母亲好像从梦中惊醒,眼里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咄咄逼人地问道:“你是谁?”叔叔的脸抽动了几下,嘴唇动了动:“嫂子,我是于勒呀!”声音中带着哽咽。“于勒!你是于勒?你不是在美洲当了大阔人吗?”于勒叔叔眼里滚出两滴眼泪,声音颤抖着:“过去是的,我旅行回去,一场大火将我的家烧个精光,我……我没办法呀!”母亲看了一眼在一旁发呆的父亲,又盯着叔叔厌烦地讥讽道:‘‘嗬,瞧你的皮箱,里面装了不少钱吧!给我们的?嗯,肯定不少,可我们不稀罕,你还是自己拿回去吧!别装穷吓唬我们了。”于勒叔叔默默地忍受着,泪水顺着苍老的脸流了下来,他又把哀求的目光投向父亲,他的亲哥哥,可父亲把脸转向了一边。他慢慢地俯下身去放下箱子,踉跄着向门外走去,他茫然地不知往哪里走,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

又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 有机会参观这两个地方,请设想一下你置身此情此景等。

设想性提问的实质是促使学生展开独创、合理想象和联想,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有效、而且十分有趣。

二、发散性提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其一问题提出多种解答思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进行发散性思考和理解,以另辟蹊径,求取新解。例如:学了《杨修之死》之后,我问学生:杨修才华横溢,因其才受曹操赏识,也因其才被曹操杀害。我们青少年从杨修之死中明白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

生1:杨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不拘礼节,凭自己的聪明才智,狂妄轻率,耍小聪明,无视他人存在,最终被杀,咎由自取。一个人有才,还得会用才方可施展才华,远祸避害。

生2:我由此想到了独生子女,其中不乏一些惟我独尊、自私冷漠、缺乏爱心的人。倘若成绩优秀,便傲视他人,轻视师长,着其实时一种心理疾病。我认为一杨修就是死于这种心理疾病。

师:这种心理疾病,心理学称之为“心理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从而表现出放荡不羁、缺乏自制力、偏执自恋的倾向。

生3:我们青少年从杨修之死中应该得到启示:一个人应有健全的人格,要有一颗平常心,最起码要心理健康。

+又如,对“零”的断想,对“零”的不同理解,学生都能说出不同的见解,言之成理。

发散性提问的目的是训练思维的流畅性、丰富性和灵活性。提问的方式往往是“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地提供各种思考角度,其思维形式主要是“发散思维”,其思维结果往往是既丰富多彩、又新颖奇特。

三、质疑性提问

质疑性提问是教师就挖掘教材时发现的可质疑之处,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如在学习《背影》时,我设计这样一个: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样的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请谈一下你的看法。学生七嘴八舌,最后结合文中交代的背景,认为当时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去世了,双重的打击使全家光景暗淡,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受。“我是一个20刚出头的青年,情绪就更敏感、脆弱些。所以,文中的“我”的言行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孔已己》中还可以质疑“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中“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阿长与仙海经》中对阿长粗俗性格的刻画会不会削弱长妈妈的形象?影响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范文5

一、创设思维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亚里士多德曾精辟地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数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二、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1.要培养兴趣,让学生迸发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2.要分散难点,让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解、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3.要鼓励创新,让学生独立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多赞扬、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展。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发散思维,实现和提高思维的流畅性。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

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转向机智及思维的应变性,实现提高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把习题通过变换条件、变换结论、变换命题等,使之变为更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从而应用更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多题归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收敛性。任何一个创造过程,都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优秀结合。因此,收敛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收敛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多题归一的训练,则是培养收敛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很多数学习题,虽然题型各异,研究对象不同,但问题的实质相同,若能对这些“型异质同”或“型近质同”的问题归类分析,抓共同的本质特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就能弄通一题而旁通一批,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摆脱“题海”的束缚。

四、找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

1.思维的深刻性即是数学的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既要以学生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2.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

3.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4.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首先应当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范文6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为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以及高中的学习几乎完全都是依赖老师的课堂讲学来学习相应的知识的,只会按照老师的讲解和课本的固定知识去进行记忆和学习。按照此种模式进行的学习使得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更不用提相应的训练和培养了,这就造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性的思维模式。基于这种情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模式对于现代化的教学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来说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和发展情况来具有针对性的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首先,让学生学会不盲从。因为老师在学生的认识中是具有权威性的,就会存在盲目信任和盲目跟从的现象,这就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要学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相信真理会存在少数人手里的,对老师的认识和评价要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抵抗盲从,不随波逐流,树立独立的思维模式。其次,要想真正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意识就必须要让学生对学问进行大胆合理的怀疑。因为怀疑是独立思考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的核心,同时也是创造人才的重要标志,要相信只有进行大胆合理的怀疑才能够进行更加科学的创造。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想在新课改的标准下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这也是转换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是进行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更加积极主动、高效率地进行学习以及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学生除了在学习固定书本知识的同时要追源求本,从已有的定律、定理和公式中探究其根源与原因,进而激发自己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法。其次,多多培养学生的敢于比较和善于比较的意识;在进行不断地比较中打开自己的思路,敢于开拓多样的途径来寻求统一答案,敢于质疑并根据疑问做出对应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要坚持对学生的培养从小开始,自主意识的培B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最后,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又一关键环节;考虑问题要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从事物方方面面的联系上,去发现问题和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从而获得解决的方法。使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展示创造的前景。有些学科相互渗透,衔接寻找固有的联系是需要创造力和能力的。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有的创造大都是经过“想象――假设――实践”的三段式来进行逐步推进的,再者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也是进一步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大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不仅要跟从课本和老师的脚步进行学习也要学会自习,多多地自主提出问题,解题中发现新的问题,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等等。提问题时多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尤其是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问题时,就表明具备了一定的创造性。从课堂讨论入手,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当代学生都有一定的竞争和表现欲,在课堂讨论中,对不同观念和见解的争论,正是引导他们展现健康的竞争欲和表现欲的极好机会。

参考文献:

[1]刘桂如,庞俊海.《真情无声真爱无言》《教师报》2006年3月5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