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宣传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宣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宣传制度

文化宣传制度范文1

创新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努力在创新思路、创新路径、创新机制中,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建设幸福江阴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坚持以创新思路为先导,不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做到“三主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紧扣时展脉搏,创新思路,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宣传保证。要在围绕大局中彰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势,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要做到“三主动”:主动融入大局,在建设幸福江阴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大局,打出宣传载体的“组合拳”。主动服务大局,树立“大外宣、新宣传、强宣传”的理念,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提升江阴知名度和美誉度。主动维护大局,围绕幸福江阴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新闻媒体联手策划、协同作战,切实发挥宣传思想文化的“主阵地”作用。

坚持以创新路径为抓手,不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注重“三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要紧贴实际,拓展功能,在创新路径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以文化繁荣体现人文关怀。文化工作突出“群众性”,注重“三推动”: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化,统筹优化城乡文化,实施“幸福进万家・文化欢乐行”等文化惠民工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化,以加快开发区百亿文化创意产业园、临港新城江苏江阴文化产业园和金一文化产业园、中国“裳”岛等为载体,推动文化集聚链式发展。推动历史文化内涵化,编写出版《江阴市志》等20多部专著,建成了江阴名人馆,电视连续剧《江阴要塞》和大型电视纪录片《徐霞客》先后在央视播出,江阴知名度不断扩大。

坚持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不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推行“三制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创新机制,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我们推行了“三制度”:实行联系会议制度,形成宣传部与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沟通及时、有效、畅通的协调机制,把阶段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量化、细化,定期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实行新闻会制度,形成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重要信息适时及时地向外界,建立起公开透明、反应灵敏、高效运行的政务信息机制。实行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坚持把握四个原则:第一时间原则、滚动原则、真实报道原则、口径一致原则,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确保问题及时上报沟通,确保各级责任落到实处。

文化宣传制度范文2

依据市、县“六五”普法规划,结合我部实际,深化“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场所”工作,推进“六五”普法深入开展。深化“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场所”工作。坚持党组学法制度,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参加各类法律知识学习培训,举办法制讲座,组织年度学法考试和新提拔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普法教育,增强机关、单位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

二、突出重点,加强法制文化建设

抓好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六五”普法深入开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牢固树立“大普法”理念。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繁荣法治文化,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力和感染力,扩大覆盖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为推进全县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强县富民的目标提供法治保障。

加强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群众文化建设的融合,广泛调动群众(尤其是信教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宗教活动日、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等时机,组织法制宣传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围绕各种宗教活动日、重大节日和应对重大事件,开展宗教领域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律法规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各种宗教活动日、重大节日以及应对重大事件特殊时期,积极开展维稳专项法制宣传活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确处置重大事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围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以“12〃4”宣传日为契机,创新“12〃4”活动形式,丰富“12〃4”活动内容,积极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

三、创新工作方法,推进普法宣传深入人心

创新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总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健全完善各项学法用法制度和法制宣传教育考核评估、监督检查机制等,促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公民中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覆盖率,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文化宣传制度范文3

摘 要 供电企业一直要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针对基层供电企业,如果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宣传平台、企业文化宣传信息系统,就很难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获胜。本文将针对供电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供电企业 文化宣传 信息化建设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东西也需要宣传,不能坐等人们来闻其香,等得时间久了,只能延误时机,影响发展。在信息时代,供电企业必须学会用信息化的手段做好这项工作。作为国家电网系统的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加强对推进以“五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施,使企业文化在员工的心中落地生根,为推动供电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一、当前供电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现状

(一)基层供电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在现阶段,基层供电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是影响企业文化落地工作的首要因素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电力企业都认为,其主要职责是对电力进行生产与输送,因此更加关注对电力生产与输送领域的运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非常浅薄,这一问题在基层供电企业中更加突出,很多企业领导以及职工都认为只要按照国网公司的战略部署执行好就可以,但在实践中才发现文化落地工作无从下手,这使得基层供电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严重滞后,无法形成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基层团队,这对于当前我国国家电网施行“三集五大”战略的落实是一个不利的负面因素。

(二)基层供电企业人员素质不高影响文化落地

基层供电企业由于地处基层,面临的压力与困难都是非常艰巨的,其具育经营范围广、管理流程繁琐、经济效益不高以及面临的客户误解众多等问题,由于种种因素,基层供电企业的职工结构也多以技术型员工为主,主要是负责维护当地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营,而缺乏擅长于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构建的高层管理者,同时基层的技术型职工很多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只能够将日常的本职工作做好,甚至在平时的工作交流中也经常发生矛盾问题,这给供电企业的文化落地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供电企业文化与市场脱节导致缺乏竞争力

电力行业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性行业,为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稳定,国家一直对电力企业实行垄断,正是由于这种垄断地位,导致我国的电力企业长期以来经济方式均是以产品为导向,而缺乏市场营销与服务品质,这种心态也使得供电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过于主观化,基本与市场脱轨这种问题在我们基层的供电企业中更加明显近几年随着我国电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人,一些基层供电企业的服务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供电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一些服务措施已无法满足用电客户的现实需要。

二、供电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一)把握时代脉搏,着力整合资源

社会资源丰富,社会孕育了企业,企业发展促进着社会进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将有利于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建设的各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有效促进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多元化,保持科学发展。企业要加强与各类媒体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社会舆论一方面使社会更加了解企业,另一方面也使企业不断学习到前沿的、先进的文化宣传信息化方式方法,使企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二)充分挖掘职工潜能,调动职工积极性

营造乐观向上、文明和谐的企业发展氛围。职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是企业文化建设之本。将企业发展与时代进步相结合,将职工成长成才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是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以争创文明单位为契机,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扎实推进“只有企业得发展,职工才能得实惠”的指导方针,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建设。

(三)完善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建设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严格规范的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制度体系是保障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的制度规范,从纵横两项,由技术层面到管理层面,由内到外,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制度。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与时俱进、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之路。此外,完善的制度体系还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方能显现出制度体系的效果。企业在制度规划化的同时,必须增强整个企业的执行力,严格按照规范制度不断提高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做到规范管理。

三、结语

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基层供电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现企业风采。

参考文献:

[1] 毛珊珊.网络信息化拓展思想文化宣传新思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5.05.

文化宣传制度范文4

高校媒体文化软实力大学文化大学文化软实力,是以大学自身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包括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教育力、凝聚力、创造力和领引力等综合竞争力,这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大学综合实力构成的两翼之一,是高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高校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校要站在大学的发展高度自觉地重视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在推动学校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事业中充分彰显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魅力,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增强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搞好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依托,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但是,决不能忽视大学文化宣传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媒体承担着导向作用、培育作用和传播作用”。当前,一些高校在实施大学文化建设工程中对自身媒体建设重视不够,文化宣传工作跟不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步伐,从整体上影响和制约了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这也是目前大学文化建设普遍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深化高校媒体改革,加强高校媒体建设,进一步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从而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高校当前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为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高校党委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宣传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必须站在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加大文化宣传的重要意义,正确引领文化宣传工作的发展,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明确文化宣传的指导思想,把握文化宣传的正确导向,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地在校园网、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引导师生关注的文化动态,用强大的正面声音占领文化宣传阵地,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向上的舆论主流。

文化宣传要主动开辟并占领校园网、校报、电视台、校园广播等校园传媒阵地,自觉抵御现代传媒给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媒体及时报道、广泛宣传、深入挖掘具有大学文化内涵、大学精神实质的传播内容;要利用传媒的优势全面提高大学文化传播能力,扩大大学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将大学人优良的学术风气通过校园媒体熏陶大学师生,辐射、影响周围,甚至更广的范围、更深远的层次。

二、加强校园媒体整合,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创建一个有力的平台

校园媒体的建设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完成自身的文化宣传使命。高校媒体自身在形式与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和受众上存在先天的不足,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宣传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自身功能的发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环境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也带来了受众观念的变化”,所以对高校媒体整合是当今高校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媒体整合是提升高校媒体文化宣传品质的重要举措。”校园媒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对校园文化宣传具有同构建设功能”,不仅要研究、传播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媒体的整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从而对引领校园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校园媒体的整合是基于单个媒体的基础之上,把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校园媒体联合起来,将看似不相干的各种媒体的人才、设备集中起来,统一调配和使用,使之相互交融,以发挥最大的合力,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高校媒体要实现实质性的整合,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功能,必须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建立起主管单位与主办单位分离的新型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使各种媒体在时间上相互配合、内容上相互补缺、作用上相互提升;在管理方式上,学校党委应充分认识到高校媒体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关系,组建融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新闻网、宣传橱窗等各种校园媒体为一体的新闻中心;在设施条件上,在高校资金短缺、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全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在发展理念上,要更好地发挥不同媒介的传播优势,达到最佳宣传效果,一方面,不同媒介要有不同的宣传侧重点,通过联动报道,让新闻事实得到立体化呈现,另一方面,建立稿件统筹使用和调配制度,根据体裁、题材和时效性协调使用,力求各得其所、各尽其用,从而提高稿件利用率。

三、大力传播大学文化,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提供强有力的内容支撑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传承、坚持创新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设与传承大学文化,不断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是高校传媒一项重要的功能,也是高校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媒体作为大学文化的参与者兼建构者”,在宣传报道学校各个层面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本身的文化形态又是大学文化的直接体现,是形成大学文化认同的助推器。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高校媒体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承功能,通过文化宣传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造就他们雄浑浩博的文化气质,培养大学生一定的文化吸纳能力,积累更加雄厚的文化资源,从而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大力应倡导人文关怀,通过精心策划、认真采写,对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件进行重点报道,突出其模范功能,着力追求新闻价值与文化宣传的最佳结合,推动良好风气的形成;要努力展示文化建设成就,通过设立专题、专栏等形式积极地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成果,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展示广大师生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活跃校园文化,激发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兴趣。

总之,在增强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工程中,要高度重视校园媒体的文化宣传作用,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此更好的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影响并助推大学文化硬实力的提升,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朱小翠.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3):174-175.

[2]杨建平.创建高校校园和谐文化[J].江苏高教,2005(5):110-112.

[3]林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J].理论学习,2006.(6):43.

文化宣传制度范文5

关键词:国有企业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 执行不力 原因 对策

当前,在我国已进入“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反腐倡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防止腐败扩散,党和国家对反腐倡廉高度重视,各种更具体实用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相继出台,更有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使我国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然而,与我国现行相对较完善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相比,对于制度的执行却令人堪忧。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纵观我国近年来腐败案件的查处情况,国有企业已然成了我国腐败的重灾区,反腐形势十分严峻。要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就必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下面,结合以上存在问题,笔者就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执行力粗浅地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增强责任感,树立好形象,全面提升执法能力。

作为制度的执行者、监督者,对本职工作应该怀有高度的责任感、遵循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必要的执法能力,才有可能让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一是要积极主动采取各项措施确保法规制度在本企业的有效执行,遵循程序,注重效率。二是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反腐倡廉各项法规制度及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法规制度,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政治理论、法治水平,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以全面提高履职能力。三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制度的执行、监督要主动、认真,还要不讲情面、不留死角,要努力做到执法准确、严格,监督到位,对违反制度的责任追究要客观公正、严肃有力,要做到让人信服、不留后患。四是要注意凝聚和纯洁队伍,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工作而言,相关工作的关联性比较强,对工作人员在廉洁从业方面要求更高,因此,在企业中,整个涉及反腐倡廉工作的组织、部门、人员要增进团结、加强协调沟通,工作人员首先要作好廉洁从业的表率,注重自身形象,树立部门威信。要努力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保制度的执行不走样无偏差、制度的监督到位有力、制度的责任追究不偏不倚,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二、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

根据我国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结合近年反腐倡廉形势,当下反腐倡廉工作关口前移,重点就是源头预防治理腐败,因此,抓好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反腐倡廉源头预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制度执行的浓厚氛围。一是要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和形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吸引人,带动人,让大家易于授受、乐于接受。二是宣传教育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除了重点对企业领导干部、党员、特殊岗位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还要外延至广大职工、家属乃至整个社区,提高制度的知晓率,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最好是象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一样宣传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同时,要建立起让广大职工群众便于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或平台,让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特别是和企业利益直接相关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家喻户晓,让人们了解,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哪些人在哪些方面应该受到什么样的约束,这样做不仅能体现企业的民主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也会让职工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和信任,有利于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更加促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维护和遵守制度,加强自我监督。三是宣传教育要突出重点,体现差异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不同的人群宣传教育的内容要有侧重,采用的形式也要与之相适应,总之要突出重点,体现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前做好了,制度的有效执行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制度的执行要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理念,是广大职工劳动智慧的结晶和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国有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理念,如学习文化理念、廉洁文化理念、道德文化理念、创新文化理念、安全文化理念等等,我们要充分利用广大职工企业文化精神这一特殊的思想体系来影响和促进企业的管理,在企业文化的思想指导下,相信所有的法规制度执行起来都会容易和顺利得多,因此,对于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执行,更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中廉洁文化的作用,把廉洁文化的精神贯穿于制度宣传教育、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营造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这样必然会有利于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四、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工作机制。

经过近些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也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相对滞后、封闭的管理模式,致使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还需不断完善和健全,有些企业内控制度甚至还比较缺乏。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作为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不断加以完善,要在宣传教育、执行、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方面制定相应的切实、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制度措施,如建立学习制度、培训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激励制度、公示制度等,使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而且还要公开化、透明化,以保障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五、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要有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企业的不断改革发展,还有广大职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要想最终确保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针对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一是要创新工作机制,要根据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变化和反腐倡廉的现实需要,对与反腐倡廉工作相配套、相关的企业内控制度进行适时补充、修订和完善,或建立适应性更强、操作性更强的企业内控制度。二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随着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企业重组、合并、拓展生产发展领域等形势变化,国有企业普遍呈现资产大、领域广、战线长、职工人数多、思想活跃等特点,要针对这些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具有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开展好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如此一来,制度的执行力会得到不断的强化和提升。

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

文化宣传制度范文6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文化人;和谐发展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充分证明,昨天的文化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中国铁通作为一个新型基础电信运营商要想在飞速的社会发展中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就必须创建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是对内增强公司凝聚力,对外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铁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含盖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但笔者以为,创建铁通特色的企业文化最关键的是要营造“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群众文化、生活文化”等四大支柱文化,以先进的文化鼓舞人,以高尚的文化塑造人,以科学的文化鞭策人,用文化铸造企业灵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面,笔者结合中国铁通企业文化建设实际,试从具体操作层面论述如何营造四大支柱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一、营造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营造管理文化,就是要把文化价值观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更新管理理念,由文化引导、价值认同取代传统的物质激励、制度控制等手段,满足和激发员工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情感状态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需求,从根本上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营造管理文化的重点是要结合企业实际大力实施“12468”工程。

“1”是指形成一套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探索形成一套具有铁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即:“以精英团队塑造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培养优秀员工,以优秀员工创造管理品牌,以管理品牌推进规模发展,以规模扩展追求企业效益,以企业效益凝聚优秀人才”。

“2”是指制定两个条例。铁通成立十多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员工行为规范和文化手册,这对于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实在有些不该。铁通总部层面应该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中国铁通员工行为规范》和《中国铁通员工文化手册》,把对员工行为的外部约束和员工情感的内部控制结合起来,使员工行为自觉、规范,使公司管理科学高效。

“4”是指用好四大载体。载体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看,铁通主要有四大载体,分别是中国铁通网站、《铁通信息》、中国铁通发展论坛和各类宣传栏,抓好这四大载体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这些载体在形势任务教育中的阵地作用、沟通员工思想情感中的桥梁作用和展示公司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中的窗口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6”是指营造六种环境。企业内部良好的管理文化氛围,是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和激励作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要积极营造求实创新,勇于竞争的心理环境;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团结友爱的人际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环境;实现自我的成才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8”是指健全八项制度。管理能否出效益,关键是看管理制度的科学与否及落实力度。因此,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要积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物资设备管理制度、财务计划管理制度、奖励惩罚制度;以及保证公司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领导干部责任制、职能部门责任制和员工岗位责任制。

二、营造精神文化,着力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

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集中体现在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基本内容。

1.建立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一是建立企业理念识别(MI)。主要是进一步征集、提炼、宣传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等,并使之逐步成为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行为准则。二是建立企业行为识别(BI)。对内加强干部员工文化素质教育和培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贯彻落实各项措施和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干部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对绕市场调查、新业务研发等,组织开展营销宣传和公益性、文化性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三是建立企业视觉识别(VI)。就是要在对企业名称、品牌、标准字、标准色、企业象征图案、宣传口号、标语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办公用品、设备、旗帜、标识牌、服装、交通工具等进行统一应用,以达到提高企业形象,唤起员工认同的目的。

2.深化企业精神宣传。对中国铁通来说,以“学习创新、奉献创业、竞合创效、诚信创牌”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精神,是在集思广益听取广大员工意见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但要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还必须通过信息、杂志、网站等多种渠道,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简报、座谈会、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企业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企业精神,着力培养广大员工的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使企业精神在实践中得以保持和发扬,并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企业精神的内涵。

三、营造群众文化,着力提升员工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