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学情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篮球教学学情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篮球教学学情分析

篮球教学学情分析范文1

关键词:高校;篮球选项课;踝关节;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78-02

现代篮球比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协调多样的技术动作,而且还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如突然变向、变速、急停、起跳等动作。剧烈的身体对抗极易造成各关节的损伤,而尤以踝关节损伤位列各关节运动损伤之首。这种损伤对于学生来说,不仅直接造成身体伤痛,如果恢复不好,还会对学生以后的运动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高校篮球专项班学生踝关节损伤原因、预防及处置等进行研究,拟找出减少和避免踝关节损伤的措施和办法,为高校学生篮球运动的健康安全学习提供参考。

一、引起踝关节扭伤的原理及原因

(一)扭伤的原理

根据解剖特点,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的关节面与距骨上部的关节面(距骨滑车)构成。足的屈肌力比伸肌大,内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加之外踝比内踝长,内踝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个韧带坚固。因此,内翻比外翻的活动幅度大。此外,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距骨完全进入踝穴,踝关节稳定,不易扭伤,而当跖屈时,距骨后面窄的部分进入踝穴前面宽的部分,踝关节相对不稳定,容易发生扭伤。球类运动技术复杂,在练习中技术运动的转换比较频繁,尤其是篮球运动中的抢篮板球,学生离开地面,足就处于跖屈内翻位,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踩在他人的足上和球上,而学生又缺乏自我保护的应变能力,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使足内翻,导致损伤。

(二)扭伤的原因

1.准备活动不当。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踝关节扭伤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充分动员起来的情况下,就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或比赛,此时身体存在极大的惰性,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肌肉温度没有提高,容易发生肌肉或韧带损伤。②准备活动的量过大。由于准备活动的量过大,到进入正式运动时,身体功能已经下降或疲劳,在这种情况下运动也容易引起损伤。③准备活动离正式运动的时间太长,当身体进入正式运动时,准备活动的作用已经减弱或消失,等于没有做准备活动。

2.自我保护缺乏。在教学训练和比赛时,由于篮球运动复杂多变的滑步、撤步、急停急起、转身、变向跑等,关节经常处于半蹲位的微屈伸和扭转动作,其负担量较大,尤其踝关节是人体最远端的关节,支持着人体全部的重量。当跳起落地时,如果地面不平或踩在其他学生脚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身体失去平衡,踝关节是极易造成内翻损伤的。

3.踝关节力量不足也是造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大部分人的两条腿的力量是不一样的,而在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很多踝关节曾经扭伤的学生反映,容易受伤的往往是力量较小的。道理很简单,当人体下落的时候,作用力是一定的,而踝关节力量小就说明承受能力小,就容易受伤。

二、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方法与措施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移动时要注意身体重心的控制,重心不应偏离身体过远,要掌握正确的移动技术。篮球场上的跳是队员争夺空间优势的主要方法,而篮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队员的跳具有起跳方向的不固定性和起跳动作的突然性,所以跳起落地时的前脚掌先着地,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是避免损伤的关键。运动员腾空后踩到别人脚上,损伤机率最大,建议运动员在身体腾空落地时,有意识地使左右两脚向外展,双脚再同时着地,这样可以限制踝关节的活动范围,且较稳定;腾空着地时,如感到不稳,要快速顺势作缓冲,不要强行站立。

2.加强踝关节力量和灵活性的训练。有针对性的加强踝关节易伤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肌肉力练习,提高它们的功能,是积极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有部位关节的力量加强,才能更有效地减少损伤的发生率。在灵活性和柔韧性训练中,静力性伸展练习较动力性练习效果好。

3.要善于观察,加强医务监督。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反应能力、动作的协调性等是否有异常现象,一旦发现异样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整运动量与强度甚至停止其练习,充分休息。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发现场地设施是否不利于篮球运动。此外对反复发生踝关节损伤的学生,要加强医务监督,恢复期控制运动量与强度,穿高帮运动鞋,穿戴护踝或打绷带,加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三、处理及康复练习

1.处理办法及注意事项。①对于轻度的踝关节扭伤,在扭伤的即刻就进行冷敷,以减少血肿的形成。同时可以外敷活血化瘀物,适当休息,并注意保护踝部(如穿高筒靴等)。②踝关节损伤较重、引起韧带较重损伤时,应该到医院就诊。用5~7条宽约2.5cm的胶布从小腿内侧下1/3经过内、外踝粘巾于小腿外侧中部,胶布外用绷带包扎。合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韧带松弛,固定约3周,以利愈合。如为内侧韧带损伤,包扎固定位置相反。

2.踝关节力量康复练习。用脚趾拉毛巾练习。坐在椅子上,将一条毛巾平展地放到面前的地板上,受伤脚的脚跟放在地板上,用脚趾向坐的方向拉动毛巾,当完全把毛巾拉过来后,再把毛巾平放原位,每组做5至10次,每天做2遍。为了增加练习的难度,可在毛巾上放适当的重量,如一本厚书,以增加练习时的阻力。

3.踝关节柔韧性练习。踝关节的主动牵拉和被动牵拉练习:坐在地板上,两腿伸直由,同伴抓住其脚前掌作对抗的主动牵拉,持续1min再进行下一次的练习。跪压脚背:上体后分倒,轻轻振压1min。提踵走、脚跟走和脚外侧着地走。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从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及损伤机理方面可以看出,踝关节是很容易受伤的部位。影响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充分、落地时踩在别人脚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脚踝力量差等原因。

2.建议。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频繁,在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对踝关节的损伤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损伤的发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踝关节的功能训练,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踝关节的损伤。在踝关节受伤后尽快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避免由于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

参考文献:

[1]刘小湘,许毓成,曾轶.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及预防[J].四川体育科学,2001,(3).

[2]宋世萍.背越工跳高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和损伤后的恢复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3).

篮球教学学情分析范文2

整个环节中,教师始终以微笑和表扬性语言肯定学生的创想与回答。学生在教师不断地鼓励与表扬中充满了自信,并不断地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篮球运动教学案例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篮球运动教学案例一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节课的学_,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感受到愉悦,

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二、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_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和难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青蛙跳吗?他们是怎样跳的呀?你们原地学学好吗?

学生:原地学_青蛙跳。

师:今天我们要学_的立定跳远跟我们刚才青蛙跳的姿势很相似,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_立定跳远好吗?

设计意图:一个生动学_情景的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主动参与学_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活动还让学生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_体育兴趣,为下一步学_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_新知

1.启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拼板进行跳跃练_,然后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拼板想想还能有其它的跳法吗?鼓励学生积极创想各种跳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学生经过个人、结伴、小组的积极讨论、交流与实践创想出了各种跳跃的方法。之后,通过学生的展示引出本课的学_内容“立定跳远”。接着,请学生尝试模仿并鼓励其能跳得远。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对立定跳远动作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2.设疑探究:接下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此时教师设疑:怎样跳才能跳得远?并请一位动作好且跳得远的学生展示。学生以四人小组通过观察——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从而归纳出“两手用力摆,两脚用力蹬,全身协调用力”的动作要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整个学_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既掌握了动作要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

3.提高发展:在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后,教师提出:你能跳多远?组织学生强化学练,进行分层练_,让每个孩子都尝到成功达到喜悦。之后教师鼓励学生挑战老师,激发学生的斗志,让有能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教学评价:整个环节中,教师始终以微笑和表扬性语言肯定学生的创想与回答。学生在教师不断地鼓励与表扬中充满了自信,并不断地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三、整理放松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放松操。

2、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我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资料,通过实践,我发现,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能快速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点学_起跳前的上下肢预摆技术,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及下肢力量.

要求做到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放松摆动,与下肢配合协调;分别介绍四种预摆方法:直腿摆臂;腿屈伸摆臂;屈腿摆臂;前后展屈体摆臂.学生任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练_;教法采用多次重复预摆;负重预摆;小幅度立定跳远;诱导性练_等.

在体育比赛中,身体任何部位的赛前紧张必定会对技术水平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个阶段重点对立定跳远起跳前的预摆进行了教学,强调以放松协调为主,目的就是消除起跳前用力部位的紧张.便于起跳时肌肉的快速发力,以提高运动成绩.

二,重点学_起跳蹬地技术,发展下脚爆发力量.

要求做到"两快"即臂前摆快,制动快;蹬地快."三直"即髋,膝,踝三关节伸直;起跳时,重心前移,放在前脚掌上,上体前倾,两臂由体后向前上方迅速摆出,迅速蹬地,完成起跳.此时身体已充分伸展开,教法采用向上跳;向前跳;听信号,肌肉急剧收缩一次再迅速放松;跳深;立定跳远等.起跳蹬地是整个立定跳远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包括起跳角度,用力方向,摆臂路线,上体动作,它的合理运用直接影响到起跳效果.

三,重点学_腾空技术,发展腹肌,髂腰肌及下肢爆发力素质.

要求大腿紧贴身体;起跳后,大腿上抬找身体,两臂由前向后摆,团身紧;教法采用屈腿跳;原地双脚跳上80-100cm高的跳箱;跳篮架;立定跳远等.

四,重点学_落地技术,提高完整技术的动作质量,发展下肢爆发力.

要求重心低,小腿前伸;落地技术应在落地前就做好准备.此时应为团身紧,大小腿夹角大于90度,以脚跟先着地之后迅速下蹲缓冲,两臂前摆;教法采用向上轻跳迅速团身在空中全蹲,静止落下;全蹲向前伸小腿,再迅速还原成全蹲;立定跳远踏线(距离等于成绩十脚长).腾空和落地技术在教学时强调团身紧,重心低,小腿前伸目的就是延长空中身体向前运动的时间,使身体移动距离增大,以提高成绩.

在立定跳远数学过程中,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以技术性为主的教学方法,着重掌握起跳,落地两个重要环节,并适当发展下肢的爆发力素质,对提高立定跳远成绩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篮球运动教学案例二

一、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2、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_,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_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三年级几个班的,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乐学,爱好运动,而且大部分学生运动能力较强。

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_使学生掌握队形变化的口令及要领,理解短跑、跳跃的动作概念以及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

A、学会接力跑,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 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

B、通过游戏,练_跳跃以及短跑技术与速度 ;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_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课重点:

A、队形变化时的要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难点:队形变化后的秩序;

三、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_。另外,还采用了游戏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_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_,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_法、对比学_法和小组合作学_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_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相互对比、小组研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道理,及时纠正学生在练_中出现的错误动作。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_,提高学生学_的自主性。

四、场地与器材:

足球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9-12分钟):

1、常规教学(1-2分钟):

1)体育委员整对集合,师生问好;

2)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安排见_生;

2、对列队形练_-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4-5分钟)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及四列横队变二列横 队的动作方法及要领;

2)教师做完整示范;

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_,排头到排尾。进行队形变化练_。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二列横队相对

3、游戏:“贴膏药”(4-5分钟):

方法:各组左右间隔两步,围成一个圆圈,另外从参加者中选出2人做领头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与追者均可在圆圈内外及各组之间穿插。在追逃中,如果追者用手拍到逃者身体任何部位,则追者与逃者角色互换,但如果逃者贴在任何一组人的前面,逃者立即得到解脱,追者不能再拍他,而这一组的最后一人成了新的逃者。

组织队形(同上)

通过上述练_,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为主教材内容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展开(19-20分钟):

1、30米击掌接力跑(5-6分钟):

教学步骤:

1)教师示范,学生尝试性练_;

2)学生分组进行练_;

3)教师启发,学生总结跑时的感受,怎样才能跑得最快 ;

组织队形:学生分为四组进行练_,二路纵队为一组。

2、游戏: “障碍过关” (13-15分钟)

方法:游戏分两个部分,中途设置两个障碍,一段障碍单腿跳过二段障碍蛙跳通过,通过二段障碍后快速返回,与下一个队员击掌,游戏继续进行。直至所有队员全部通过站好队伍,游戏结束

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见_生做中途裁判;

2)教师口令,学生进行游戏;及时纠正学生在练_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

3)游戏结束,教师启发学生总结游戏心得;

组织队形:同上。

(三)延伸(5-7分钟):

1、游戏:“抱团数数”

方法:1)教师提示,并示范游戏规则;

2)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_。

2、 放松操

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练_ ;

2)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4)师生再见;

篮球运动教学案例三

学_阶段:水平二

学_目标: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在游戏中提高奔跑的速度,进一步学_投掷方法。

学_内容:实心球短跑

重点:知道实心球的投掷的方法和在练_中提高短跑的速度

难点:在练_中提高跑的速度

学_步骤:

一、有趣的小游戏

教师活动:1.提出小游戏《长江、黄河》

2.把同学们分成两队

3.组织游戏

学生活动:1.明白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按要求分组

3.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去

组织: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知道实心球的投掷的方法和在练_中提高短跑的速度

难点:在练_中提高跑的速度

教师活动:1.提出进行短跑的练_要求

2.自主进行柔韧的练_

3.组织进行让距跑的练_

4.组织进追球跑的练_

5.提出实心球练_的要求

6.组织小组进行徒手的练_

7.组织小组进行投掷绳结的练_

8.组织进行集体的实心球的练_

学生活动:1.自主的进行柔韧练_

2.努力,认真要追上前面的同学

3.进的努力追上滚动的球

4.积极的作好专项准备活动

5.在徒手和绳结的练_中掌握投掷的用力顺序和动作的方法

6.积极的进行实心球的投掷练_

组织:

三、放松身心

健美操:(自编)

组织:成四列横队,散开---走

1、课后小结2、安排回收器材3、师生告别

场地器材:

篮球教学学情分析范文3

杭州市第十三中学棒球队成立于2001年2月,是浙江省内唯一一支中学棒球队。经过几年的发展,棒球队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5年5月“球之魂”棒球社正式成立,同年10月获得杭州市2005年大中学校优秀社团荣誉称号。目前,杭州市第十三中学了解棒球的学生越来越多,它已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成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但会打棒球的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比例还是相对较少,加上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离学校提出的“毕业的学生都会打棒球”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要实现这个目标,棒球运动不仅要在七年级、八年级个别班级进行尝试性推广,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推广中的困难和问题,将棒球运动普及到每个学生。

一、杭州市第十三中学开展棒球运动的现状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是“竞技与智慧的结合”。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在我国,棒球运动的开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关注,群众基础相对较薄弱。其实,棒球运动所具有的趣味性、游戏性、竞技性和指挥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在我国中小学生当中开展。

杭州市第十三中学棒球运动始于1995年,于2001年2月正式建队。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棒球队,由于棒球运动在校园的不断普及和开展,学校于2005年5月成立了“球之魂”棒球社。从2001年至2011年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友谊赛数十次,获得了较好成绩,并吸收了大量社员。现在,棒球已经成了学校的特色项目。2009年,学校将棒球运动纳入校本课程,现已经推广到七年级、八年级的16个班。受场地、器材、教练团队等因素的制约,棒球运动未能在每个班级中全面推广。如何将棒球运动进入课堂,并普及到每个学生,这是需要我们探索的课题。

二、棒球运动对中学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棒球运动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而且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其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影响。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运动才能形成,而参加棒球运动能够比较全面地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

力量素质的发展一般有投掷、跳跃、体操等项目,但这些项目对中学生来讲强度过大,难度过高,或者比较枯燥,不适合长期发展。棒球运动中的投球、击球等技巧性的练习可以代替这些强度过大的运动来发展力量素质。

速度素质的发展一般采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快速跑练习。快速跑练习对无氧练习的要求高,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还要在精力充沛、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棒球运动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在练习和比赛中,跑垒员要在球回垒之前跑到垒位,因此要求队员以最快的跑速到达垒位,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

耐力素质的发展通常采用越野跑、变速跑、记时跑、定向运动等方法。其中,除定向运动能带来脑力和体力的提高外,其他项目形式较单一,起到的作用不大。而在棒球运动中,跑垒员每得一分都需要速度和耐力,这可以提高队员的耐力素质。

灵敏素质的发展通常采用体操、各种球类运动等项目。在棒球运动中,击球手在击球时要保持正确的击球姿势,注意力必须非常集中,看准来球选择时机挥棒,而挥棒力量主要是靠后蹬、转体、拉臂和甩腕,这些动作可以提高队员的腿部、髋部、手臂的力量以及手脚腕部的灵活性;同时,防守队员在各个位置上的守垒要时刻集中精力看准由击球手击出来的每一个球,以最快的速度把球拿到并传到可以让对方出局的垒位上,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队员的灵敏素质。

柔韧素质的发展通常采用静力性拉长肌肉和体操的方法。在棒球运动中,为防止跑垒队员由于跑垒或滑垒等剧烈运动而受伤,常会做一些拉伸性的运动发展柔韧素质。

(二)促进学生健康的全面提升

中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此时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首先,棒球运动游戏性和竞技性强,气氛热烈,讲究动手和动脑,且能提高自身的多种技能,如跑、跳、投、接、传、击、滑等,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棒球运动是充满快乐的,从挥棒击球开始,到跑动上垒,再到本垒得分,从个人的冲锋陷阵到队友之间相互配合成功,它强调队员之间的配合,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信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再次,棒球运动也是良好的师生教育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有益于身心的健康,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最后,通过学习棒球的技战术及其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

棒球训练多以学生的练习为主,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两人、多人一组进行训练。传接球、抛击球训练等都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互助、互爱、团结的意识。在棒球训练过程中,有的队员会斤斤计较别人多打了一棒、自己少打了一棒;在抛击练习中,有的队员不愿意抛球,多抛几次就不高兴,但击球却百打不厌,越多越好;在实战练习中,有的队员不愿当跑垒员,跑起来不卖力。这些都是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对此,在训练时教师要向队员交代“棒球是集体项目,需要人人都是好手,练习时需要互相帮助”;在训练结束时教师还要进行小结,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提出改正方法,从而让学生不断进步,逐步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三、开展棒球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练习周期较短

杭州市第十三中学现主要以七年级、八年级学生为主进行推广。按照棒球运动的训练规律,掌握棒球基本技术的一般周期是1~2年,诸如美国、日本、古巴等国,棒球运动普及率比较高,从小学就开始进入课堂,除教学外,平时也进行较多的交流、训练和比赛。而杭州市第十三中学棒球社成员每周开展活动3~5次,其他在校学生除体育课外基本很少进行系统练习,导致其整体进步缓慢,个别差异比较明显。

(二)群众基础薄弱

棒球运动在杭州市第十三中学开展已有十余年历史,但在这十多年中,基本上也就是棒球队代表学校参加国内、国际各种友谊赛,参与面并不广泛,往往只局限于参加比赛的15~18个队员。在课余时间,学生更多地是选择了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大众活动项目,导致学生对棒球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棒球运动影响力和参与度不够。

(三)师资比较缺乏

目前在杭州市第十三中学进行棒球课程教学和训练的教师有9名,而且其中一部分没有经过正规棒球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近半数以上教师是从其他项目转到棒球的。这主要是因为棒球运动在中国开展得不广,只有部分体育院系和普通院校开设较完善、系统的棒球课程。棒球教练员整体水平的限制,也造成了杭州市第十三中学学生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四)器材难以到位

棒球运动所需要的器材相对比较昂贵,也有一定的场地要求。此外,棒球运动中很多器材属于消耗性器材,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就需要重新购买,而且杭州地区体育用品商店对棒球手套等器材的出售也不多,大多属于低质廉价物,经不起长时间训练的消耗,在浙江省内也就是义乌有相对较好的皮制手套。在这种条件下开展棒球运动,很容易遇到资金和器材购买难的问题。

(五)规则复杂

相对于其他运动,棒球规则较复杂。不熟悉足球规则,并不妨碍观众欣赏精彩的进球。但棒球不同,不懂规则就无法理解投手为什么要选择投一个坏球而不是好球;不懂规则就无法理解为何只有进攻方才能得分。有关棒球的规则、细则、战术等资料长达几十页,诸多专业名词对外行来说很难理解,所以仅靠普通的短时间教学很难让学生掌握,也很难激发其兴趣。

四、开展棒球运动的措施

(一)利用学校棒球运动发展的历史优势

杭州市第十三中学之所以能发展棒球运动,在于学校内部的环境和对外交流的程度以及历史文化的影响。杭州市第十三中学棒球队已参加国内外比赛数十次,获得多项荣誉。学校于2007年被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教育厅共同命名为首批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2009年《经营浙江省(棒球)体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获得了杭州市教育课题的立项,同时由棒球教师编写的棒球单元计划、课时计划也随棒球运动的不断推广,作为校本教材进入体育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学习棒球。在此期间,杭州市第十三中学先后培养出7名棒球教练员,队员多达200多名,已具备一定的棒球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改善和加强场地器材

自1995年棒球进入杭州市第十三中学后,学校多次采购手套、打击棒、棒球等器材。截止2011年,经过校方的大力支持和推广,除学生自带手套、棒球外,学校已经配备2个班级共80多只各种练习手套,300多个棒球,10余根打击棒,已初步具备常规体育课的所需,并在不断更新与补充。另外,现有棒球小型场地两个,档网、本垒板、各垒垒包、护具一应俱全。学校还每年拨款进行补充,增加练习所需的基本器材,为学生学习棒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平台。

(三)培养和提高教练能力

自2001年正式成立棒球队后,杭州市第十三中学的部分教师赴日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此后,在校体育教师多次去江苏全国棒球基地进行棒球技术和裁判员的学习,并定期进行交流。教师具备了初步传授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能力。

(四)通过交流增加经验

杭州市第十三中学棒球队除了参加国内比赛,还远赴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参加比赛,开展交流活动。学校也承办了一系列的国内、国际比赛。通过比赛和交流,杭州市第十三中学棒球队与其他国家的少年棒球队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在课堂内外,教师与学生,棒球队员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让更多的初学者从对棒球运动的好奇、朦胧到了解、掌握、热爱。这些都有助于棒球运动在学校的推广。

(五)大力宣传

在宣传上,学校对外积极与媒体合作,大力宣传“中、日、俄、韩”四国棒球友谊赛,在全校形成一种“棒球热”的氛围;对内则在棒球队参加比赛回来后,通过开学典礼上对棒球队员的欢迎式以及每年两次的招新,加大对棒球运动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体会到以棒球为荣、以学校为荣的集体荣誉感。

(六)开展各种活动,与学生互动

学校专门在集团运动会、学校趣味运动会上增加棒球投准、投远项目,并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课外也能接触棒球,使其成为继篮球、足球、羽毛球后又一个新型的、广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弥补了学生课余时间练习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