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范文1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125
0 引言
市政工程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进行市政工程规划建设时,必须要立足长远,统筹兼顾,对整个城市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并将着眼点置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发展规划关系着整个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在进行城市化建设时,要对市政工程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探析,以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市政工程规划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市政工程规划的重视度日益增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将市政工程规划单独罗列出来,使得市政工程规划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规划子系统。市政规划子系统的出现是为了弥补城市规划的不足,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预言,市政工程规划在我国城市的未来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规划一直都是困扰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借助制度经济学、市政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以及行政法学等学科知识对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市政工程规划、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以及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等进行分析研究,能有效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改革和完善。
2 市政工程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分析
市政工程规划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市政工程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市政施工建设的蓝图。其具有经济性、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可实施性等特点。市政工程规划是为城市建设服务的,因此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可实施性。此外,市政工程规划会对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方案假设、方案分析、方案评估,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以及德尔菲法等其他的决策方法。市政工程规划能够将各种城市建设方案进行整合、优化,最终选择经济型最强的方案进行建设施工,因此其具有经济性特征。
经过长时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先辈们对城市规划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相应成就。但城市规划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这极大地抑制了城市的后续发展。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主要是根据城市的性质、人口数量以及城市规模等指标来进行,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市政基础设施的设置,对城市规划并没有进行详细、完整、系统性的规划控制编制。此外,我国的城市规划将市政规划的着眼点置于宏观统一角度,使得实际建设范围与规划范围之间存在差距,难以从大系统角度对市政工程规划进行详细表述,并且其在竖向、坡度等方面的数据和技术支撑也比较模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规划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市政工程规划能有效地弥补这些不足。
从城市规划的现实需求来看,其需要市政工程规划子系统来配合其工作。市政工程规划能够对市政设施规模、防洪排涝、大型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以及市政建设施工图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 市政工程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分析
作为城市规划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市政工程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相互作用,共同推进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市政工程规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依据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推进城市的创新性发展。市政工程规划能够有效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独特的建筑,塑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城市面貌,落实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当前城市建设的方针是“绿色、节能、环保、美观、实用”,对市政建设材料的要求主要是环保、节能。二是对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老城区进行二次规划,以改变其低环境品质、乱空间秩序以及历史古迹历史文化遭破坏的现状,促进老城区的和谐化发展。三是市政工程规划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建筑水平,推进节能减排城市的建成。通过有针对性、合乎实际情况的市政工程规划,强化对相关城市建筑物在扩建、工程加固、装饰以及装修等方面的质量监管控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城市建筑质量。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之下,合理的市政工程规划能够将地热、水源热泵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资源用于城市化建设,有效提高城市建筑材料的节能标准。四是市政工程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完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城市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国众多城市的老城区都面临着改造,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棚户区,其市政改造规划亟待进行。通过对棚户区、老城区进行科学的市政工程规划,能够稳步、有序推进老城区中危房、非成套住房的改造,改善老城区环境面貌,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
此外,通过合理、科学的市政工程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安全指数的提升,打造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强化对市政工程规划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4 结语
市政工程规划伴随着城市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指引下,要强化各地区城市建设中的市政工程规划建设,以打造“独特、环保、宜居、发展后劲强、安全”的新型城市,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宁淑冰.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现状的研究与分析[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06).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范文2
关键词: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1.1 公共政策的含义
对于“公共政策”涵义的界定国内外学界给出了众多表述,可以大致归纳出五个基本方面:①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或社会权威机构;②公共政策要形成一致的公共目标;⑧它的核心作用与功能在于解决公共问题,协调与引导各利益主体的行为;④它的性质是一种准则、指南、策略、计划;⑤公共政策是一种公共管理的活动过程。
1.2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判定政策性质、方向、合法性、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程度的依据,它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流向与分配形式。城市规划作为决策者对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配置城市资源、有效平衡公共利益等对城市的复杂关系进行调整和协调,这一过程必须在确定政策选择和制定政策的一个价值排序基础上来进行。
1.2.1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在城市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主要作用,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当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政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城市规划公共政策成为推动人全面发展的动力,进而成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桥梁。
1.2.2 社会公平
公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原则,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权利关系的理性追求。从多种价值中进行选择或排序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判断问题,也包含着对道德因素评判的过程。要做好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的协调平衡,必须树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协调理念,强化城市规划的政策性,兼顾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公共政策的道德要求。
1.2.3 统筹协调
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城乡协调发展是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均衡、持续、协调发展。
1.2.4 效率提升
效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始终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出发点,以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有效发挥为归宿。城市化进程的快慢和城市规模的大小必须因地制宜,城镇发展必须以效益增长作为核心,城镇发展必须把增长速度与结构合理、质量提高、效益显著相统一。
2.对现行城市规划政策的评价
2.1 调控作用不明显
城市规划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规划的干预缺乏力度。城市规划决策往往只有领导者才是“决策者”,规划师和公众只是决策的执行人和贯彻人。这种决策主体的错位使得规划领域的决策呈现封闭型的特点,缺乏公众监督,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调控作用不明显。
2.2 法制约束力不强
作为集中体现政府意志和公共意志的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具有对政府和社会的双向约束作用。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面对社会日益分化条件下各个利益集团追逐自身利益的复杂局面,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权力结构的重构尚未完成,法制的不完善、体制的不健全,政府实施规划调控的行政权力的权威性不足。
2.3 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重要性越来越大,执法力量却越来越弱。同时,还缺乏有效、及时的监督机构,规划的监督检查部门难以发挥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制约作用。对规划管理监督的形式主要是舆论监督,但它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2.4 规划决策的封闭性
城市规划作为体现政府职能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认为是由行政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两方面构成的。规划从编制、修订、审批到通过,都视为行政部门的操作过程,在制定规划决策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决策主体单向作用于决策对象,两者之间的互动较少,代表公共利益的城市规划无法体现和发挥公平原则和作用。
3.公共政策下城市规划的调整方向
改革规划体制,就是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理顺各类规划之间以及规划编制过程中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在《城乡规划法》的指引下,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推动规划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规划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3.1 通过政策理顺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
改变各级各类规划缺乏层次性、针对性和不成系统的状况,确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首先,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同级专项规划间的关系。其次,明确上一级规划与下一级规划之间的关系。建立规划衔接协调机制,解决好规划衔接中的问题。衔接的重点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重大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需要政府安排投资的领域,以及各级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
3.2 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城市规划公共利益的实现
城市规划公共利益协调中的政策引导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内,城市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的政策引导。省级规划要为市县规划提供依据,并要与相邻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市县规划应更侧重于空间安排,直接转变为空间规划,整合行政区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确需政府履行职责领域的规划,形成一个统一、协调、可操作的、更有效的规划,更多地侧重于公共服务,更多地阐述与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3.3 通过政策干预完善规划行政程序
城市规划必须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从规划的编制、审批到执行、监督等全过程要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规范。在规划实施的一定阶段适时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修订规划内容,更好地发挥规划应有的作用,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根据规划的不同功能和类型,建立责任明确、分类实施的规划实施机制。对关系全局的关键领域或重大建设工程,合理配置财政性资金、政策性金融等公共资源。并加强公众参与制,确保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法定渠道、参与方法以及建设性意见的采纳。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范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指导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信息化水平的迅速提高, 国际竞争机制和规则的引入,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 冲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国际化大都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新的概念不断涌现, 沿海大都市带迅速发展, 城市间的协调竞争成为重要问题。市场化、法制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无疑使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 城市规划体系更为复杂, 更加强调城市生态环境, 注重城市形象; 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公众参与, 建立和谐社会; 更加强调城市遗产保护, 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为城市规划指明了方向, 又给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中国正在进入城市规划的大好时期, 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城市规划科学, 城市规划也从未具有像今天这样的重要性。
建筑是组成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 作为一名在设计院和房地产公司都工作过的建筑设计人员, 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它将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城市规划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作为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是否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国内对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作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纽带,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2.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城市规划具有龙头地位,但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设计内容日趋综合, 方法包容性更强, 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 交通流线, 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 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 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我国已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使城市规划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3.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承互为条件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发展出来的, 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 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 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从历史发展看, 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 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 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 安排城市各项用地, 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 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规划的平面布局图, 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 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 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 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 其交叉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 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 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 如果不进行改动, 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 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 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然而另一方面, 如果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 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反而不利于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 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 规划和设计相结合, 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 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 若人为地将其分开, 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走一体化的道路, 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 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 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 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 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 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 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 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 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4.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末的百余年中, 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所呈现出的是一场颠覆性变革,其间充斥着无数由逐渐演变而引发的突变, 突变而构成的嬗变。嬗变是一种发展、一种由矛盾双方交锋而产生的推进状态, 一种呈螺旋式或波浪式的上升或前进动势、一种总体积极的趋向, 是实践的作用及其相互间渗透的结果, 更是在人类起源、成长、壮大进程中的一种必然性的体现。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激发既促成嬗变, 又产生巨大的动能, 影响波及广泛, 对建筑、城市及整个社会进程和人类发展都发挥强劲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的召唤下, 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多元化、复合化、互通化、生态化、长效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 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其根本目的在于, 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 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 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 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 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 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 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 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 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范文4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前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以及政府管理等方面都处于十分关键的转型阶段,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变化。城市规划是政府干预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在当前是政府用于干预城市发展的种主要手段。当前阶段我国对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方面的讨论越来越多,但人们对于城市规划的内涵以及基本属性并没有根本性的认识,因此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讨论。下面将对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管理进行深入性的讨论和分析。
一、我国城市规划在公共政策导向上的问题
(一)城市规划管理主体矛盾
我国在当前阶段,存在着体制上的限制问题,导致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主体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不明确的现象,同时也导致城市规划之间相互矛盾。这种矛盾现象的存在不仅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导致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整体上给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成果时效性低
我国在编制管理主体上不够明确,导致当前各种类型的城市规划之间相互矛盾,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城市规划中普遍存在额的时效性低的问题。对这部分问题进行深入性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实施主体和责任部门不明确的现象,导致成果的空间概念性差,内容过于大,难以产生实际的建设作用和指导作用,缺少操作性,从而导致大批量的成果时效性都不够强[1]。
(三)缺少权威规划的机构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有公共机构的组织名单这种公共机构一定要具有权威性,否则将难以实现最终的效果。事实上,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并非真正的缺少管理主体,各个城市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城市规划机构。但主要问题在于过多的管理层会给管理主体的权威性造成影响,导致其无法真正的发挥出具体的职能和作用。
(四)缺少法律保护环境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促使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出作用的根本性保障。但当前阶段针对我国的城市规划来说,除了城镇规划以外,我国的城市规划当中仍然缺少一套完善有效的法律保护体系,这给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影响,缺少大的法律环境保护。
二、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实施对策
(一)更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指导工作正确开展的关键所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规划内涵方面就已经超过了物质层面,不断的扩大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去。但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开展中仍然需要不断的进行转变。首先是物质空间层面的管理,从传统的引导建设中要积极的转换为撑死空间的引导和控制二者并行的模式,重视起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促使城市空间资源能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的能力[2]。同时在社会发展层面的管理也需要进行积极的转变,从空乏地代表公共利益的思想上逐渐的转换为为人民构建良好的环境、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促使社会向公平化方向发展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居民根本利益作出保障。此外,在经济层面上的管理,应当从原本简单的经济增长关注点上发生转变,积极的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解决当前管理缺陷
1、建立有效城市管理机构
公共政策与其他的一般技术文件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是以权威性的结构为主体所制定的针对城市发展中的公共问题所提出的具有决策性的内容。因此,在城市规划上,要想以公共政策为主导的导向,那么就一定要保障管理结构的权威性,因此当前完善城市管理机构是势在必行的。
2、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为了能促使我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公共政策导向下,一定要积极的做好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3]。不仅要明确城市规划成果在法律体系当中的地位,同时还要对城市规划的组织和主体等进行全面性的编制,保证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协调,促使法律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化。
3、将城市规划管理与公共政策之间紧密结合
城市规划在当前是一种公共政策,但其因为处于一个独立的地位上,因此并不能真正的发挥出实际的效用,需要将其与公共政策之间进行紧密的结合们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当前一定要与其他的功能政策之间进行紧密结合,为政策的实施做出补充和细化处理,以便于获得良好的宏观支撑和保障,发挥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完善管理方式
如果公共政策城市规划中想要达到城乡统筹,那么就一定要突破传统的调控责任限制。将城市的行政区域、功能区域以及其他的部分进行功能性的划分,从而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4]。在行政区域的管理应根据国家的管理特点来实施,将城乡建设一并纳入到规划管理中,便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进步。此外,在功能地域上则应当将实施的管理内容以协调城市合作为主,从而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建设活动。
三、结语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方面一定要重视起管理上的根本性变革。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当前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公共政策为导向为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势必会得到完善,那么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梁鹤年.政策分析[J].城市规划,2012,(11):45—50.
[2]王纪武,张念思.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村庄规划与建设研究——以珠海市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12):31—36.
[3]黄家平,肖大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公共政策初探[J].南方建筑,2015,(04):45—50.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范文5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有机结合;掌握控制
现代化的城市设计理念经历了全面的改进发展,具有了独特的基本特征,其基本设计对象层次及内容更加深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有机的结合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实现城市规划的现代化效果和综合社会效益。本文就某市区东城区西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有机的结合实例,展示两者融的规划设计效果。
1、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
控制性详细规划同修建性详细规划都是属于详细规划类别,其依据总体的规划或者分区的规划,重点关注土地使用的控制,对建设用地的性质、空间的环境及使用的强度进行详细规定。这种规划方法强化了规划设计和管理及开发之间的衔接,其对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性质源于其城市规划管理依据性质的地位。
2、城市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地位
2.1 明确具体的法律地位
《城市规划法》明文确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作为法定的规划类型,2002年6月建设部下发《城市规划监督管理强制性条文》对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制内容规定,这两条法律充分说明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权威的法律地位。
2.2 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体系之中关键性的层次地位
在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整个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中处于关键性的编制层次地位。控制性详细规划跟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的区别在于其属于详细的规划,用量化的指标形式将总体规划将城市平面、宏观及定性建设设想转化到三维的空间、微观且定量进行控制。该规划方法能够继承、落实且深化总体的规划意图,还能够就城市建设用地提出对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指导的编制准则。
2.3 规划管理实施工作核心性层次及最主要依据的地位
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环境及土地使用强度,成为城市规划管理依据性思想,还对修建性详细规划起到指导作用。城市总体的规划在规划管理体系的分工中太过概括,内容无法直接应用于规划管理细节,而分区规划又有不确定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工程设计范畴的作用更明显。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管理实施工作中的核心性层次显而易见,成为指标量化控制具体地块的依据性控制方法。
3、现代城市设计内涵
现代城市设计项目结合国家城市规划,按照设计精细化可分为三个层面,即总体城市设计、局部城市设计到工程项目设计。同城市规划的指导框架性质不同,城市设计注重人和城市形体环境之间的关系,营造城市生活空间,侧重的核心内容在于城市三维的空间形态。其较高的人文和审美内涵要求,以及对城市综合环境效应的设计目标追求都是一种对城市的干预手段,需要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手段使其实现。
4、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间的关系
现代化的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存在明显不同,但是二者又有着相互补充和相互交融的层次。区域规划之中,城市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分区规划都对城市设计内容有所涵盖,城市设计就是整体性构思和安排城市的体型和城市的空间,其思想贯穿整个城市规划全过程。控制性详细规划同城市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于对城市局部的地区空间环境进一步进行控制和整合,转化土地及空间,便于进行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的控制和限定,运用规划和分析的控制方法进行指标引导,继而形成不同层次之间实现界定和表达。这一结合实现了远近期的结合,对不同城市空间地段进行针对性的时序统筹安排,继而提出有效地控制意见。此外,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来讲是将所用土地的地块进行机械式的划分,做不到充分的小地块间互相联系整体的城市设计手法很好的解决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部系统存在弊端,予以协调。
控制性详细规划能够同城市设计相互有机结合,源于二者内容上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规定性的指标保证了同城市空间环境之间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所形成的建筑外观上的特征对建筑体型指标的引导性意义有事紧密联系的。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很大程度上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是同一性的,科学的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建立到城市设计的研究基础上,实现了城市设计研究推动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和深化的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相结合的研究涉及到多个方面,首先是城市沿着山、街道和河道的规划设计,其次是城市交通和城市设计研究分析,还有高层建筑和城市设计的研究等等。
5、有机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实例
某城市东城区的西部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4.7km2,地势平坦,北部较南部高,东部较西部高,是该区域最后尚未开发的一块黄金地段,对其合理进行定位意义重大,该项目充分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机结合。
5.1 有机结合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布局构思
城市规划区域已有的方格网状的城市道路骨架已经难以更改,而且相对适合区域的功能组织要求,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结构形态构建。方格状城市网格布局相对过于平淡,要实现规划区域同城市其他的功能区域实现有机联系和相互亲和,按照实际情况必须以中部的中心广场作为核心,以东南和东北防跳方向组的弧形步行通道作为景观轴,实现金融商业中心到中心广场的弓式箭式体系。功能分区规划层面上,保留西面和北面的两片水湖景观轴的东边布置行政办公和金融商业中心,西边布置六个居住小区和四个商业区域。
5.2 运用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市设计构思
控制性详细规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影响了城市设计在内部环境和城市环境相互有机结合交融的构思理念。规划区域景观特色界定为城在绿意中,水在城市中,飘逸的绿化和淡雅清新。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形态和城市环境之间有机的融合,使用借景、组织设计绿化景观轴和剪力景观视觉长廊等方法,实现规划区域内部空间和周围城市环境及自然景观的有机对话和联系。规划空间结构已舒适、富含诗意和开放为构建思路,弓式箭式步行景观轴构成规划区域简洁实用而丰富浪漫的整体空间结构形态。
5.3 规划控制体系和实施的操作
该区域的规划实现了四个要素的控制,即点要素的控制、线要素的控制、指标强度要素的控制和城市设计要素的控制。点要素控制了具置、面积、环境要求和形态要求等,对公共活动空间及标识、市政公用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均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线要素控制了规划区域内部不同性质的用地界线及建设行为线路,用红线控制道路、绿线控制绿化、蓝线控制水体、黄线控制建筑建造范围、紫线控制地块范围、黑线控制油井的作业及其他控制线路。操作上又对地块划分和用地分类进行控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确定了开发性盈利地块和盈利地块的位置和面积标准,对于具体的用地做出了类的划分。通过各类用地适应性要求控制和土地详细划分等控制操作,实现了该区域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语:
本文重点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有机结合,分析介绍了相关理论和应用理念,以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实例展示了这一结合所能创造的良好规划设计格局,对各方面利益的均衡作用。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范文6
关键词:测绘;城市规划;作用
城市发展是否科学,主要在于科学合理的规划,只有通过有效设计c规划,城市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否则,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就无法开展城市基本建设工作,因为城市规划需要多种数据支撑,没有数据的指导,只能是盲目开发建设,最终城市走进发展瓶颈,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当前,一些城市在建设、道路等分区建设中,已经出现了交通拥挤,规划不合理的问题,满足不了人们生活需求,阻碍了城市发展。只有通过精准的测绘,才能形成准确的数据,为城市未来的规划提供有效保障,那么,测绘在城市规划中具有哪些重要性,需要我们全面探讨与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测绘作用,推动城市发展。
1 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
城市发展要进行科学规划,才能更好更快发展,测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城市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1.1 测绘有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地理信息系统不但可以服务于城市规划工作,还可以增加数据统计分析的功能,以此来使地理信息系统得到更大规模的拓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以测绘为基础完成的,属于地理学范畴,城市发展离不开规划信息系统的完善,那么,城市信息系统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不断拓展的,是整合了各种测绘数据建立的。在城市信息化、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测绘的作用越来越大。
1.2 测绘是城市开发拓展的依据
城市要想扩大规模,就需要不断向外拓展。在进行开发过程中,需要城市规划测绘工作支持,充分调研周边情况,把土地、地质、地形、环境等做出调研,形成数据资料,用于开发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测绘在城市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使城市规划更加合理科学,全面划分城市分区功能,让城市分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通过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拓展城市规模,满足当地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需要,城市规划开发是一项复杂工程,要根据当地现状和自然条件做好全面综合性部署,确定城市未来发展走向,以便城市未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布局,推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测绘工作的指导,能够使城市土地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良好的测绘工作是协调城市布局和关键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
1.3 测绘是城市详细建设的前提
城市在进行完善时,需要在建设过程中确保功能符合当地生活需要,城市要按人们生活习惯、当地风俗、城市文化特征进行规划与整体设计,而科学的设计规划是需要数据指导的,那么测绘得到的数据就会在规划各方面起到作用,规划工作离不开测绘的支撑,按测绘得到的有效数据资料,确保城市规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城市的详细规划主要是为管理服务的,分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就需要进行城市详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城市建筑物分布与走向、城市绿地面积大小、城市管线布局与交叉,通过城市详细规划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形成城市基本功能分区。要想实现详细规划,就需要通过详细的数据与位置信息,制作城市规划总平面图,通过图例标注出坐标、方位、标高和坡度等情况,使城市建设有据可依,更加详细科学,测绘成果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详细规划最为关键的参考资料。
1.4 测绘是城市管理的基础
城市要想顺利发展,就需要进行有序管理,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中,涉及到供水、用电、供暖、交通、通讯等内容,在各个环节中均需要规范推进,那么就需要根据测绘所得,形成各行业细分数据,通过数据支撑,建立相关管理措施与制度,满足城市管理需要,保证城市正常运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测绘得到的数据突出在图纸上,更要落实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测绘在城市具体规划中的应用
测绘工作非常重要,在城市各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体到城市建设中,可以在多方面发挥其功能,城市测绘应用越来越普遍,成为城市建设者设计者遵循的规划依据。
2.1 测绘在项目选址中的应用
城市内的建筑需要合理规划,才能保证城市有序发展,城市建筑物在建设之初,需要进行审批与规划,才能进行建设项目选址,划定建筑物区域范围,选址是城市规划部门科学设计的结果,要根据城市规划建设总体布局进行审批,选择合适的建设项目地址非常关键,涉及到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在进行建设项目选址时,要点是把握好土地相容性,符合建设项目用地现状需要,并考虑到环保需要,避免出现划分不科学导致的城市污染问题。城市项目选址时,分析地形可行性、土地使用性时,就需要根据测绘数据来进行,把握好整体走向,使城市项目选址更加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健康发展。
2.2 测绘在城市执法中应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一些城市出现私建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就需要城市建设遵循法律法规,那么,执法工作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想达到执行效果,就要根据测绘范围,对土地重新进行确认,以此为基础进行执行执纪,保证城市良好运行。建筑违章的确认离不开精准的测绘,城市交通违法调查离不开测绘,测绘工作是一切执行工作的基础,城市管理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更需要测绘支撑。
2.3 测绘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众所周之,测绘最主要的成果就是通过数据支撑形成可参考的地形图,地形呼中包含丰富的数据内容和地理信息,是一个巨大的地理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有着各种内容产品,城市各个部门根据各自需要提取内容,不同的部门要想发挥各自作用,就需要准确地进行分析地理形态,大比例地形图能够有效进行建筑布局、供水供电布局,测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是城市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3 城市测绘未来发展和机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积累,科技不断进步,城市也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就需要全面发挥测绘作用,测绘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逐渐增多。
3.1 转变传统观念,服务城市发展
测绘工作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需要不断发挥测绘功能,全面服务政府规划与全社会发展,要不断转变传统思维惯性,从全局角度出发,使观念符合现代城市需要,更好地建设起信息化、自动化系统,为政府服务、为时代服务,使城市建设更加现代化,公共信息平台能够满足各方面需要,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城市未来发展更加清晰。
3.2 拓展共享空间,满足民用需求
要从大范围拓展数据空间,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房产建设及城市管理中,提炼数据内容,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和效率,不断减少工作失误,另外,也可以建立政府与市民沟通的平台,为政府部门及企业市民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使城市测绘资源联成一体,有效避免缺乏信息共享而导致的管理失误与混乱局面,相关数据又能够为小区管理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4 结束语
测绘在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核心内容,只有全面突破管理障碍,积极稳妥推进测绘工作开展,才能使资源实现共享,满足城市公共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金凤.论测绘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J].江西测绘,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