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的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传承的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传承的基础

文化传承的基础范文1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城市品牌化的过程中,城市礼品的产生更能充分反映城市的文化积淀,使大众在融合城市文化产品以及在传播城市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本土城市的品牌形象认知,同时推动整个社会的产品创新设计。杭州和河南分别于2010年、2011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城市礼品的征集,因此选择杭州和河南两个南北城市的对比,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礼品设计的文化差异。杭州是一座具有较高生活品质的城市。此外作为风景名胜的杭州还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如三潭印月、柳浪闻莺、南屏晚钟、断桥残雪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彰显杭州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打造杭州特色的城市礼品,就要立足杭州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打破一般市面上的单一的礼品产品,把各个特色的产品进行融合设计,体现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产品创意理念。如2010年获得杭州城市礼品设计大赛获得银奖的作品《饮湖上三潭印月茶具》(图1),该产品设计是由一组茶杯、茶壶、茶罐等6部分组合的石塔创意,2011年,河南省进行了首届城市形象礼品创意设计大赛,在此次礼品设计的征集中,大多数获奖的作品都是河南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如少林武术冰棒棍、安阳甲骨文十二生肖纪念印章、包拯餐具、佛性禅心、少林禅刀等产品设计。这些中原产品在设计上突出了时尚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体现了河南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特色;在审美上进行高雅性与大众性的统一,符合老百姓的日常审美要求;在文化底蕴上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既能体现“文化主导,传承历史,创意核心”的文化内涵,又能充分体现中原礼品的鲜明特色。

文化传承下城市礼品的创新设计

有着5000多年文化传承积淀的中国,不仅民族众多,文化丰富,而且城市的差异性也较大。因此一个好的城市创新礼品设计,既可以带动历史文化的复活,又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产品创新设计;同时,一个优秀的城市礼品要传承历史,融入城市生活中。本文从中国传统元素、历史文化方面来结合阐述城市礼品的创新设计。(一)结合传统元素中国的传统元素品种繁多,各个城市有着各自的文化元素,大到中国的吉祥图案,小到各个城市的传统元素,如陕西的剪纸、西安的皮影、敦煌的壁画等。因此在借鉴这些传统元素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艺术形式的产品设计,运用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语言。如以剪纸造型元素设计的陕西城市礼品首饰系列《剪纸首饰》(图2),就是在陕西剪纸的人物活动、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艺术上,运用造型的严谨,风味十足的民间表现内容上进行剪纸造型的首饰产品研发和设计,使设计的城市礼品既继承传统,又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而高跟鞋与中国传统图案龙纹、祥云结合的产品设计《高跟鞋的碰撞》(图3),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次巧妙的碰撞。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贵、尊荣、和谐的龙和祥云图案与产品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开拓了设计的新思路。当前,国内的城市礼品设计都是以明信片、纪念章、T恤、马克杯等为载体,进行图案替换的简易改装设计,没有深挖掘和创新设计。而众所周知的国外产品如美国的苹果产品、瑞士的军刀、马来西亚的锡器产品等都是代表当地特色文化的知名品牌。因此,国内的城市礼品设计开发者要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分析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价值、优势及发展前景,以创新的精神,搞好产品开发,避免市场上重复、无特色的城市礼品。力求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商业价值高、标志品牌性强的城市礼品设计,体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蕴的产品。任何设计都要有市场才能够生存下去,面对庞大的国内市场,要坚持根据不同城市资源的实际情况,研发不同城市礼品,建立品牌,把消费者市场和产品设计结合起来。因此一个好的城市礼品设计不仅仅停留在实验阶段,还应该投入市场的各个领域,迎合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众,只有深受市民及游客的喜爱的城市礼品,才能真正把一个城市的文化继承和转化下去。就我们国内而言,缺少树立品牌和申请专利的观念,导致大量的产品设计开发后没有正常渠道推广,产品得不到保护,各个城市的产品侵权严重。只有把经过文化挖掘和创新的城市礼品打造成品牌,将城市文化推向市场,文化产业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城市礼品的“打造”和“加工”,不断创新品牌、树立品牌,提高城市礼品的竞争力,争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论

文化传承的基础范文2

河南省初中阶段使用的两个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都是在讲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下面以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材为例做具体说明。该教材第一节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其学习目标有四个: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的作用,了解信息安全和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在实际授课中,无论从哪个学习目标来看,教师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让学生理解“信息”的真正含义,最佳切入点就是师生一起去破译“信息”两个字的传统文化密码。下面是笔者在具体教学中引入的讲解。

首先第一个字“信”,信者从人从言,从人也就告诉我们一则有效的信息首先必须有人的参与,为人所感知,这是构成信息的基础条件。言字从甲骨文上看,讲的是一种信息的互动,上面一横代表天,最下代表地,中间有人有物,也可以说是倒立的人,代表了升降(升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人字在一起表示了人们在探索宇宙过程中获取对自己有影响的信息和能量。这种信息能量不论对人好坏,都是内在的影响,也是对人传递的信息,所以《说文解字》上说“信者诚也”,《礼记》又说“诚于中,形于外”,诚的意思就是内在的真实也。

其次是“息”字。息字从自从心,《说文解字》上说“息者喘也”,“自”通“鼻”,鼻者通肺,古人认为人的呼吸主要依靠心肺,所以人喘气呼吸就用心肺来会意了,人当然不能没有呼吸,当然息也有停止、安于现状的意思,所以《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告诉人不要安于现状、停滞不前。汉字中带有“心”的必有深意,因为中国文人肩负的最伟大的使命之一就是为天地立心,上“自”下“心”是告诉我们怎样通过呼吸节奏去控制我们的心绪,让心保持安静,去体悟信息。古人限于物质条件和方法,在获取信息时相对于现代人有独特的本领,这种本领恰恰是静心才能得到的。所以,“息”字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自在心去感悟信息,并处理这些信息,也就是说当人心感受到信息带来的反馈后,就会思考“信”的问题,就会有获取“信”、存储“信”、“处理”信、传递“信”一类的思维举动,这就是信息处理的概念。例如:通过天气预报得到明天降温的信息(获取“信”),把这个信息记忆在脑子里(存储“信”),找出厚衣服做好御寒准备(处理“信”),并告诉其他人(传递“信”),这其实是信息技术中获取、存储、处理、传递的四个要素。所以,构成信息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能够让人进行信息处理,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才是我们信息技术中所谓的信息,应用到现代社会,一部分信息处理功能就转嫁给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了,其原因是计算机有我们需要的处理速度和广度,这恰是信息技术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原因。

文化传承的基础范文3

(一)高校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机构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相结合,需要找到一个切入口,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音乐文化知识。民间文化组织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如果只是单纯的依赖民间文化组织来弘扬、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是不够的,而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所以说高校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十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教育的基础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依托,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站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将音乐设置成基础性的教学课程,而使用的音乐教材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同时,全球化已经涉及到更多的领域,要在国际大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展现出我国的音乐文化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与其进行完美的融合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完美融合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就必须打破一贯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音乐教学与文化传承进行完美的结合。首先,就音乐技术层面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熟悉了解该作品所使用的演绎技巧,加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其次,教师可以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更好的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最后,在进行音乐历史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借助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授课,借助互动性提问的教学模式,采取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展现在教学课堂中,将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机的融合,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发展规律。

(二)树立正确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不是死守旧的一套,而不进行任何改变。事实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将先进的内容保留下来,将落后的文化剔除。因而在开展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精心挑选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传承的过程就等同于在吸收其他的先进文化,并以此作为基础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得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提高教学水平,构建有力教学队伍

一批高水平的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对音乐教学课堂质量的保障,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从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课堂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在教学课堂发挥指引作用,能够解答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相结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对此,高校应担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教学素养,构建出有力的教学队伍,更好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三、结语

文化传承的基础范文4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

【分类号】G633.951

一、目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课程在不断地改革,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地推进,音乐教育在学校的教学安排当中占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可是从我国目前的教学音乐实际情况来看的话与理想中想要达到的标准仍然相差甚远。其实这些问题在高中阶段就已经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了,一般情况下,学校只是一味注重文化课教学,从而造成音乐教学模式非常落后。音乐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更加的落后。通常情况下,高校的教育中只有选择音乐这门专业的学生才可以有机会接触到专业化的音乐教学,从中进行学习民族音乐文化。而选择其他专业的学生,学校基本上是不可能对其专门开设音乐课程的,这样就导致高校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就更不用讲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同时音乐文化在逐渐往全球化方向进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有利也有弊。文化全球化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发现世界不同地方的优秀因素并且进行吸收,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理论。与此同时,我们还不可以把文化全球化给高校音乐教育带来的弊端所忽略,相关音乐教师逐渐运用西方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不利,而且还使得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受到了阻碍。

从音乐中可以使一个民族从古到今的一些发展进程得到体现,音乐作为一个民族美好而又特殊的一种文化,当然它也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所以说,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都没有足够重视民族音乐,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假如具有5000多年优秀文化历史的中国把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丢失了,那将是非常的可怕,因此我国必须要在高校音乐教育工作方面进行加强与完善,注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学习,从而传承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

二、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是音乐教育。我国音乐界人士在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在一个民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后,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这个问题十分重视,那么怎样才能够有效的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问题。当前我国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其实主要是依靠群众自发组织的音乐组织与音乐团体,它们代表着某种特殊的民族音乐文化,可是这个组织或者团体一旦解散了的话,某种民族音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因此消失。但是音乐教育能够使得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授通过给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代代传承,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音乐教育的基础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当前的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个高校进行音乐教育的基础。从我国高校当前的音乐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如果高校施行了素质教育,那么音乐就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音乐教学案例都是具有历史性与民族性的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结果。除此之外,在当前时代下,要想在世界的舞台上给自己留下位置,那么不同的民族就应当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也就能够看出一个国家的自我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由于这些原因的出现,我国音乐教育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了基础。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加以重视。

三、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应当进一步推进改革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由于音乐教学作为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方法与基础,那么正确的音乐教育方法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促进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但是从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来看,是完全不能够适应我国音乐发展的需求,所以就应当对音乐教育施行长期的且连续性的课程改革,不应该与现在一样的表面功夫。做到这样,音乐教育才能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起到推进作用。

(二)需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使音乐教育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主要的音乐教育者,音乐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当前的音乐教师队伍的个人素质与能力相差非常大,那么要想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得以实现,首先需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使音乐教师的个人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起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三)还应当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是因循守旧,而是需要保留好的,丢弃坏的。当然文化的开放也不是把旧的完全抛弃去接受新的,而是具有选择性的进行吸收。因此,在音乐教育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当树立正确的观念,民族文化的传承除了要学习优秀的成果与因素之外,还需要选择学习其他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以实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的象征与标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对于我国音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音乐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和基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才能有效搞好我国的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李云霞: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文化传承的基础范文5

关键词: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原生性;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基层民族文化艺术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文试图以现时期基层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状况为基础,阐述一点个人就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认识及浅显观点。

一、少数民族基层民族文化艺术

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变革时期,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变革中民族地区少数基层文化艺术如何提高和发展则成为显性的、影响达及深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和时期。因为民族地区的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不仅同样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如何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态并行并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这时期各少数民族本体本质如何发展,与主体汉民族文化如何并行发展及如何适应世界多元文化相容发展等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等,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探索。

基层少数民族大多生活于偏远山区或边疆地区,因生存环境的恶劣和闭塞,使得他们接受知识教育的程度,接受现代文明的机遇远远落后。相比较,他们更多坚守的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是心灵深处文化认同与感受着具有民族风格特征和民族精神意志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性,这既是本民族安身立命之血脉生命相沿所在,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灵魂的凭藉。简练地讲就是,守望的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少数“外人”的角度看,这些基层农人或牧民坚守的是一些落后的“土”文化,是一种愚昧生活状态;或个别所谓学者也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前现代农业文明或草原文明的沉淀物,在现代制度文明中是必须淘汰的东西 。这些“外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既谈不上“美”,更不具有现代性,近乎是阻滞现代文明发展的障碍,是应该扬弃的“糟粕”。这类论调已不值一评,因为他们没能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真正的含义及其价值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多远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处于一种极其艰难的人文环境中。这几年国家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也着力地对一部分“非物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但从目前的结果看,由于文字、录音或录像这些记载载体的局限性和记载人员的对所记载对象的了解程度的差异,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原因,所以其更多的意义在于文献和资料层面的搜集与整理,或是某种具有可简单操作性的记载。那么,在现实状态,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笔者以为,传统文化与固有的地理环境、生存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基层民众自己,根据自己的意愿、审美旨趣、价值取向,以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自省和理解等,使他们自己自愿激发对基层民族文化的自身活力,发挥内因作用,促进基层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内生先进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任何外力的强推也只能是虚有其表,并不会为他们认同。

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基层民众中,在鼓励和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基层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时要切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民族群众,以引导和大力扶持作为手段,让基层民族群众自省、自觉地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行动中,并发挥个体和集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和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城市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更主要的目的是由专业人员发展并艺术化 ,如各类文化机构、文化团体和组织,让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具专业性、艺术性,通过挖掘和扶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其高度艺术化,为活跃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传统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识服务。要做到以上几点,持续性和坚持是基本前提,因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或数年就能达到目的的事物。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二、传承与发展及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从数千年记载的历史经验表述来看,任何民族在任何时展文化,都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即强化民族特色和加强民族风格。反之,淡化民族特色和风格,就会背离有形的传统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传统;就意味着丢掉了民族象征以及民族精神之魂,继而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一)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为振兴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

从民族地区基层很多社会现象反映出,当代许多崇尚淳朴善良、乐观豁达和坚韧顽强的年轻人,因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等的变化,价值观、人生观向过度利己化的现象变化,也因此产生出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这一方面显示出因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本体的利益性和价值性,使得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当下不断弱化的“精神文明”,是一些人在精神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崇尚观、仁心观、文化理念和民族群体意识等等方面,在书面性语言和抽象概念的不明语境中逐渐失去了精神意识的方向。但更多的人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和趣意的同时,表现出对各种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指责。同时希望重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利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在精神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育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来的,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教育。旧时代,以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等进行民间形态传统文化,其中民族民间技艺类艺术的传承是作为谋生手段,而统治阶层的传统文化则由相应的传承机构;现代,最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当然,众多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依然延续着固有的传承形式。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渠道,在现代社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和价值。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通过民族学校基础教育的方式进行选择、继承和发扬,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增进知识和技艺,并能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未来贮备基本的人文基础及民众资源。因此,在民族学校建立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传承的共生机制,是一项非常具有长远意义的举措。通过学校这一特殊平台对学生一代代的传承者们进行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则成为某种最主要的渠道和途径之一。

(三)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性内涵。

首先,一代代的传承是以选择合乎时代社会需求和民族发展主旨为基础的。即并不是毫无选择地全盘被后代人汲取,而是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于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特点、民族意趣等有益或有运用价值的才会被继承并传承,无用或没有价值意义的则会被逐渐废弃。

其次,传承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由各种客观环境条件和人文主观意识作用而造成,即受现实性内涵制约。发展是代代相沿传承的保障,没有发展性的文化是会随着不同历史的现实性发展而逐渐淹没在无尽的历史长河时空中的。只有与历史发展相适应的被发展的文化才能世代传承,所以传承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并受现实性影响的关系。由此可以认为,在现时期的当代,民族地区基层传统文化艺术需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即融合现当代文化中一些有益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并具时代性的有益元素,以形成现实性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中更具传承性和发展的意义及应有的价值。

三、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

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体现着民族心理、民族情趣、民族审美和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意识形态的精髓。随着当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基础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而且因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人员的“走出去”“请进来”与外界交流的增多,各种多样性文化与本地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交融性发展,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发展态势。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和现实状况而言,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是一种现实态的必然结果,但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视角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文化渐现缺乏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和传统性。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中,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艺术受到的冲击可能最为显著。一方面,民族地区基层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它不可能受到更多关照甚或被淡化或边缘化,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原生性,即民族性没有了,有些勉强存在一些“地域性”特征,有些也只能从名称上或个别史料中循迹到一点线索。另一方面,因为受大众传播和主流主体汉文化的影响,以及有的少数民族本身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在主观意识上重视不够或者说无能为力,在行动上没能很好的加以保护和宣传,加之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和各种人才、物质资源等方面的制约无力为继。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大格局的背景下我们注意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必须关注到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和融合性问题,在现代社会急速的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既不可能独善其身保持不变,更不可能成为静态的某种物质。

四、结语

文化传承的基础范文6

    现代化在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与意识的强大冲击。资讯流动促进了社会变迁,而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原本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乡土文化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消逝在城市化的狂浪中。由于乡村文化价值无法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越来越边缘化便成为其最终的归宿。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知识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逃离乡土,加之乡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乡土文化的忽视,造成乡土文化不仅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更失去了传承的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亲身实践的另类的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工作案例来阐释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推动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为关注乡土文化传承的研究学者和实务行动者提供借鉴。

    一、共识与困境:乡土文化传承的综述

    (1998)深入中国社会的基层,用“乡土性”来概括中国的社会特征,他指出中国的社会生活与泥土息息相关,人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在讲究礼俗的社会里,规范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则、规范,而是人情、习俗;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活动范围有着地域上的限制,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学者于建嵘(2001)认为乡土具有文化意义,强调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

    不同学者对乡土文化的界定是不一样的。朱方长、李红琼(2005)从乡土文化产生的基础与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乡土文化是一种生发于农业社会,蕴含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内的农民文化传统,由方言、风俗、观念、信仰、宗教、社会组织等“文化因子”通过世世代代的相传和积淀逐步形成,农耕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本质。廖亚辉(2005)从乡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出发,认为乡土文化是在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礼”的重要性,在内容上以等级制度和家族家法制度为主。乡土文化保守而封闭,是一种融礼治文化、家族文化与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黄文彩(2009)在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认为乡土文化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有形乡土文化是指乡土各种生活用具和生活设施等有形的文化载体,无形乡土文化则包括价值观、传统风俗、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谈朝晖(2006)从农村与城市的地域差异出发,指出乡土文化是当地人民在与客观生活劳作环境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兼具中华民族的共性与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等。他将城市文明作为参照,凡是在中国范围内,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有别于城市文明的文化即是乡土文化。

    在乡土文化的研究领域,文化流失已经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文化流失的影响。有学者侧重乡土文化主体的研究,认为农民是乡土文化活动参与和传承的主群体,也是新农村建设内生本源的主体,对乡土文化的忽视会削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刘广宇,2007)。刘铁芳(2008)也认为乡土文化的流失将导致传承主体的文化认同困境,代表先进文明的城市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乡土文化秩序的土崩瓦解,乡村文化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乡村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冷漠,在精神上没有文化寄托。廖亚辉(2005)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乡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作用,认为城市文明的冲击,经济观念的强化、家庭意识的淡化以及恋土情节的弱化等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结构,动摇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黄文彩(2009)侧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城市化与现代化加速了乡土文化的败落。由于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演变,乡村中古老的民俗风情、道德理念也濒临瓦解。一旦乡土文化得不到保护,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农耕文明将濒临灭绝。在学者中有着这样一种共识,乡土文化流失对乡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乃至延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乡土文化传承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关注教育与文化的关联、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学者普遍认同将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冯增俊(2001)关注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将教育上升为文化传承重要途径的高度,认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必须把教育作为重要的载体和途径,通过教育来发展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王军(2006)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是使个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发展的必要手段。曹能秀与王凌(2009)梳理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三种形式来完成,强调通过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三种传承方式中,黄胜(2009)着重强调了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其具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以及普及性、大众性、广泛性等特点。王润平(2004)注重传承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指出中国的文化传承应从自足式单一传承到参与式多样化传承,从全面泛化传承到有限强化传承,从正向传承到某种程度的反向传承,从机械传承到有机传承,从依赖性传承到建构性传承。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外也有学者针对乡土文化传承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学者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农民身份认同感普遍缺失的问题,强调应该重视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要让具有现代思想的农民通过乡土文化来明确自己多重的身份(汉娜?威特曼,2007)。国外的研究中,学校教育依然被认为是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的方式,埃德加?莫兰(1999)认为文化会不断被创造和再生,因此文化需要被传输、教授与学习,通过个体身上的学习、再生,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延续和发展,确保其异质性与多样性。有学者从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出发,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都不应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是交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去文化”现象不是教育期望的结果,学校教育应调节好地方文化与习得的主流文化的差异(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2003)。还有研究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观点出发,认为地方文化要与全球化的大背景相适应,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确实对地方文化带来冲击,但是地方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其他文化和领域进行交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方文化不应该成为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它是活生生的动态的演绎,也需要创造性地改变以应对外界的变化,文化的变迁将继续保留其原有的身份与价值(温迪?格里斯沃尔德,1999)。国外的研究多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与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的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教育。

    乡土文化流失的负面影响成为该领域的学者普遍的担忧,而加强乡土文化传承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更是一种共识。但是,学界对于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却多集中于家庭和学校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家庭结构在乡村正在经历着演变,主要承担传承教育责任的父母一辈出于生计需外出打工,空心化的趋势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乡土文化的途径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学校在“唯分数主义”和“唯升学主义”的大旗帜下,多侧重应试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并不注重,更别提被主流文化视为“愚昧落后”的乡土文化了。而且,在师资严重缺乏的乡村地区,文化教育的推行更加举步维艰,乡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困境。鉴于此,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方式、摸索我国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新模式迫在眉睫。

    生态理论起初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所导致的现代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为目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被其他学者所借鉴和引申。其中,费边社会主义者亚瑟(Arthur)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创造了生态系统概念,并把有机界和无机界都置于一个复杂的唯物主义合成体之中(约翰?B福斯特,2004)。生态系统的视角启发我们将宏观自然社会环境与社区日常生活辩证地统一起来思考,面对生态环境中人的问题,静态单向度的结构功能分析忽视了主体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强调应该借助生态中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困扰个体的社会政治生态根源,逐步回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及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以便系统整合地回应贫困及不可持续发展等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张和清,2001)。

    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将乡土文化流失与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割裂开来,把乡土社区文化流失当做社区本身的问题,因此难以回应乡土文化的流逝和没落。相信乡土文化有其珍贵的价值,更相信文化流失不只是社区的问题,不只是社区个人的问题。本文将以亲身经历的文化保护实践为基础,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1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能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文献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强调研究场景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以提高研究的解释性和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