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多做题巧做题,通过练习不同类型的习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数学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没有意识到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探究的方式得出来的,没有给学生锻炼逻辑思维的空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一、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源泉,一切活动都是以思维为主导进行的,逻辑思维是无处不在的,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数学知识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中尽量提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逻辑思维问题,结合实际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依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明确数学知识难点和重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教学中要结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离不开数学教材,要以教材为主导,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好基础知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的这一特性,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离不开教材,结合数学知识逐步训练学生,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在概述解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扩展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的形成对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思维训练为主,教师可采用改变思维方向、思维方法、转换思维形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用不同的提问,用新的角度、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对同种数量关系的问题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表示,抓好变式教学,把重点放在思路分析上。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其快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有计划的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数学中的公式和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不断的推理和判断在概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要简单化,让学生轻松理解数学概念,这是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形式,通过不断地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多做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做一些习题,并针对性地给学生选择一些证明题、思考题、讨论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实践证明,数学习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习题影响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教师要科学合理分配各种习题,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注意习题的选择,可以多增加一些证明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重视后进生逻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因素,逻辑思维能力也产生个体差异,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针对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学生要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数学知识点的关联性和连贯性,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思路,对于后进生来说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容易思路不清晰,这就需要教学要注重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在对整体知识有效把握时,要引导后进生了解知识的相关性,从而提后进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理论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指导学生,使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的作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扩展思维,逐步将数学知识概述出来,对数学问题有条有理的阐述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启堂.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218+220

[2]张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发展,2016(11):94

[3]杨彦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3(11):56

[4]王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2(05):89

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思维训练 逻辑思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小学教育亟需与发达国家接轨,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方法,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国人的教学系统。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中有很多思想方法,比如演绎、类比、分类等,这些方法促进了小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形象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对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还需要提高对教学方法的认识,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领悟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生今后智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数学的基础就是逻辑思维的扩展和锻炼,要想教好数学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爱动脑的兴趣和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爱动脑的习惯

在课堂上,我们要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应该好好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才更加完美,教学质量才能有很大的提高。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动力就应该让学生知道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思考的乐趣,我们可以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适当的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的思考中。在问题中要明确题目的思考价值,激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必要时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新奇而熟悉的事物吸引学生的兴趣,甚至可以用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讨论。我们知道思考来源于生活,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列举学生熟悉的人和事用于思维训练。比如在提问时可以贴切灵活一点:小明、李华、张磊(学生名)三个人一共完成100件产品,公司老板刘达(学生名)发给他们500元的报酬,其中小明完成20件,李华完成30件,剩下的是张磊完成的。问他们每个人应该拿多少钱?这个例题就是以学生们熟悉的人物设计的,我们知道在基础教学中,重要的不是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而是所提的问题要能帮助学生思考,进行思维上的训练。

二、帮助学生理清思维的脉络

前面所说的老师应该在平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这相当于思维训练的第一步,在完成这一步后老师就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是跟着老师完成思考之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脉络。

1.老师可以在关键的位置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点。在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时,老师要注意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老师的作用只是在关键的地方给出相应的帮助,而不是全盘插手,不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的思想,否则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培养极为不利。小学数学的知识脉络是循序渐进的,前后衔接,每一个部分都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学生在看到题目后,往往会有一个熟悉的切入点,可以运用以前积累的知识进行解决,再根据遇到的问题慢慢进行思考,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循序渐进直到完成最后一步。

2.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发现转折点。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止步不前、无从下手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的转折点。在学生遇到问题中的转折点并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时,老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并且可以通过讲解这类情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一般题目中的难点就是我们所说的转折点,这里我们可以对学生先进行转折点的发现,然后对每种转折点的连接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我们知道思维就是对于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一般我们在理解问题的意思后就会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综合,并建立相应的思维脉络进行思考。有时候将分析与综合两部分有机组合起来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效果。

2.具体和抽象的运用。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功能还不成熟,在思维的培养过程中他们的思考方式将逐渐从现实具体的思维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这是思维的一种成长与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公式的运用,在课堂上逐渐将学生的思维从具体的思维方式转变为抽象灵活的思考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学会自己总结。我们知道数学中的问题会多种多样,但是其解决的原理是不变的,只是运用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老师在平时做题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中的规律,这也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锻炼。同时,在小学生思维的培养中容易出现思维定势,要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老师恰当运用求同和求异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锻炼学生思维多样发展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

1.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新课改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充分面向全体同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人本身就有差异,在认知方式及思维方式上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这也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从而让每个学生能够通过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法应当表示赞同,并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课堂上都能学到应有的数学知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探索的课程,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问题的提出创造情境进而解决问题,学到知识。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特征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另一种思维方式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对每一位学生发放折纸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猜想并最终裁剪出平行四边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猜想往往会将自身的兴趣带动起来,迫切想通过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小组的相互交流、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课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解决并从中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找到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和圆形的物品,引导学生对数学图形产生印象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利用。在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从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通过对数学中的识模、建模的思想有一定的掌握,从而逐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问题的逐渐递进将学生带入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环境中来,使他们能够由浅入深逐渐掌握知识的要领,明确问题提出的根源、所包含的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逐渐学会主动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创设问题的情景,使学生逐渐明确数学其实源于生活,让他们逐渐参与到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真正体会数学课程的奥妙。

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的传授老师非常重视,强调的是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熟练程度,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完全的被动学习。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要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答,通过学生的联想及大胆的猜想培养学生在思考、讨论、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达到提高求知欲望的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理解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对问题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从中学会对问题质疑的态度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系统的思维培养。数学主要是逻辑思维上的锻炼与提高,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维培养,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也能让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提高。教师通过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等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逐渐锻炼学生的自主发展、独立实践的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应当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从而体现出数学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海波.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新课程(小学),2008(12)

[2]袁长利.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贵州教育,2008(04)

[3]范瑞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维训练的连续性和超前性.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范文3

语文: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

首先,2019年语文考纲的字词表述有略微调整,在考核目标中,两处提到“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一指导思想,2018年仅表述为“文化素质的要求”,这表明2019年高考将强化“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和对理性逻辑思维的考查。

其次,试卷设题顺序有变化。在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将现代文阅读从2018年的顺序——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为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最后,考纲里题型示例有所变化,有增删,但没有什么较大影响。

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注重对文本整体阅读、篇章结构梳理、内容要点的概括和表达技巧的掌握等。对写作来说,实用类文本的重要性提升,更加强调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键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建议考生应广泛阅读,除了文艺随笔外,还应阅读一些小论文、时事评论等,反映当下变化成就类、传统文化类等都要涉猎,还要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一、强调理性思维的正确性

上述解读以“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为标题,突显了2019年语文高考的重心。最近十多年,我们在语文教学领域见得多的是阅读体验、体悟、经验等富有感性色彩的语词,乍一看“理性思维”,中小学语文教师可能会有些不习惯。

强调语文的理性思维是非常正确的,是对语言及文章本质特征的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清晰明确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表达;语言和文章是思维活动的外部显现,包括那些极具抒情性的文学作品也都是受制于理性思维的,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互作用的产物。但是最近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都特别强调对语言文章的感性体验与积累,贬低、忽视甚至否定语文教学中的理性元素和理性思维。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对“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领会并解读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筛選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整合归纳”等理性思维元素的强调,真让人有久违之感。

事实上,无论是否明确强调,在任何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不可能没有或者完全避开理性思维,否则,语文教学就必然含混,或天马行空地解析一番,或情绪高昂地朗读几遍,学生却恍恍惚惚,难以理解实质内容。

逻辑思维是在专门指导下,经过长期训练而逐步发展的,让学生在高考前“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的。当下,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表现在语文学习及语文问题的分析解决中,还表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这类需要高度理性思维的学科学习中,以及其他人文学科(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的学习中。理性思维缺失带来的恶果是,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缺乏发现真理、探究真理的正确思路乃至兴趣和热情。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发出了教学改革重视理性思维的信号,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和情感共同决定语言文章内涵”这一本质的重要一步。

二、鉴赏评价与理性思维并非是对立的

很遗憾的是,上述解读认为“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这句话看似没有什么毛病,但其中不恰当的用词会引起理解偏颇和错误传言。

“不要单纯关注”的说法,其背后是将审美与理性思维相对立,这是对审美或鉴赏评价的严重误解,是中国长期以来缺乏美育(现在的音乐、美术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实施都远远不能完成美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就是重视感性积累和大量阅读。教学中,教师似乎不乏说“美”字,会使用一连串的审美形容词,但事实上,可能对什么是美,什么是语言文学之美,乃至什么是视觉艺术之美(美术之美)、什么是听觉艺术之美(音乐之美)等都不甚了了。于是,教师只会采用当下流行的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并没有真正进行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教育,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学会鉴赏语言文学之美的方法,普遍严重缺乏关于语言文学的审美鉴赏评价能力。师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美,师生都缺乏审美与人文素养,是因为我们缺乏真正的美育,包括真正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评价教育已经太久。

美是整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内在逻辑与外在形式的有机匹配(关系与结构),且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美感体验)的那些事物[1]。通常我们会用这样一些词汇来表述美:形象、生动、清新、优雅、壮阔、新颖、自由、经典、时尚、创新等等。这些词汇,既用以表述外在形式的美,也表现内在逻辑的美,例如科学符号及图像的形式形象、生动、新颖,公式及模型的简约,概念和定律精要、内涵丰富等。语言文章知识精准,结构精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等,都是对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性与外在表现形式的审美和鉴赏。

21世纪初,作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宣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的提法,后来不知何时起就演变成了要“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等说法,这使得学校教学,尤其小学教学普遍回避知识、回避概念,偏重经验和体验,并使教学出现了形式化倾向。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是传播知识和真理的场所,不是讲不讲知识的问题,而是如何讲知识的问题。理性思维是伴随严谨的知识教学和学习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是人脑的一种独特的信息加工能力。没有认真且透彻的知识学习,根本无从获得理性思维能力,没有知识尤其是系统知识支撑的“理性思维训练”是不可能且不存在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普遍不高,与这些年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的教学不无关系。

正如没有知识和理性思维的高水平教学,包括语文和所有学科的高水平教学,是不存在的;与理性思维对立的所谓审美鉴赏教学,包括语文、音乐、美术和所有学科的审美鉴赏教学,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力求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的统一

2019年高考大纲有如下内容: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总纲)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文)

语文考查的六种能力,其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四种能力,都直接与理性思维有关,甚至就是理性思维的完整过程;而鉴赏评价,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力。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欣赏。欣赏比较随心随意,只要自己觉得美,有美感体验即可;鉴赏之“鉴”,强调基于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客观标准,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基础上,带有理性色彩的审美、鉴别、判断与表达的活动,而这才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美,不仅是外在“花花绿绿”的辞藻,更重要的是内在逻辑形象生动的外显。严谨简明的理性思维,就是理性美,是审美的内在骨力。这是审美鉴赏评价所不可或缺的,我们以前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美,这是不应该的,应当全力纠正。总之,高考六种语文能力其实就涵盖了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两种活动的逻辑统一的精华。

2019年高考大纲“总纲”强调“以德树人”的价值取向,结合语文考纲中注重理性思维和鉴赏评价考查的内容,总的来看,这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2019年高考大纲更全面的立意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最终达成“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之目的,我们看到了国家教育方针终于再次回归“德智体美劳”,并力求在高考大纲中实现国家对教育的坚定主张。

四、明确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学科教学的目标指向及内容选择,包括理性思维和审美鉴赏等能力的考核与培养,一方面是高考、中考命题的指挥棒;另一方面,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落实到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实现;且只有落实到精心、精准、精美的审美化教学中,才能高质量地实现。

其实,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都有几个单元或板块专门讲有关逻辑的知识。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将这些逻辑知识的教学与花费了大量力气去做的阅读分析以及群文阅读等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笔者听过不少语文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感觉都似是而非、不得要义。关于逻辑知识的教学本身就严重缺乏逻辑理性思维,这说明教师没有太理解逻辑与语言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对什么是逻辑也深感困惑。当然,这种忽视理性思维,重视感性积累、体验、体悟的语文教学,与真正的审美鉴赏评价,也相去甚远。

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思维逻辑培养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35-02

前言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数学教学是建立和强化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途径。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可见,培养逻辑思维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很重要。

1.对逻辑思维的阐释

逻辑,就是条理性、步骤性。逻辑思维是指人借助于推理、概念、判断等思维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人们要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属性,逻辑思维必不可少。这种思维方式根据事物共同性质产生概念,然后运用这些概念来进行推理、判断。换句话说逻辑思维就是概念、推理、判断的总称。

2.培养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学数学就像做体操,做体操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学数学则可以很好地锻炼思维能力,并使其不断地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首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同时,培养思维品质十分有益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在类似于体操锻炼的逻辑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最终自然会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研究发现,对小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培养以后,他们的思维意识和没有经过培养的相比具有多种多样性和广泛性,同时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强烈,想象能力也丰富得多。

3.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

3.1教学生理清问题的实质,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具体的做法是在一堂课开始时,老师先让学生做一定的准备,让学生对这堂课要学什么心中有数,然后给出一道和当堂课相关但非课内的例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答。待学生解答完毕后公布答案,并给合适的时间给学生来对比分析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等这个过程完毕后,老师开始讲解例题,将例题的实质向学生逐步分析清楚,并引导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下面举一例来说明这个方法怎么进行。如6+4+1=?这一道题是要计算出 6,4,和1 三个数相加的结果,通常做法是从左边开始,先计算 6+4,算得结果后,再和1相加,就可得出该题的答案。但这道题我们想让学生知道的是:既然加法有甲乙相加等于乙甲相加的性质,所以这道题如果由右边开始计算,也是正确的。通过这样一种抓住问题实质的教学,让他们学会多角度独立思考。

3.2让分析问题成为学生的习惯

这种能力还是通过做题来获得,所以教学中应坚持以下做法:

(1)要求学生解题步骤详细化

学生解题的时候,老师应严格要求他们尽可能地使解题的步骤详细化,哪怕问题很简单,也要步步为营地分析。

(2)吃透问题的每一步

告诉学生每个人解题的步骤不必其他人的完全一样,只要对自己的每一步能自圆其说即可。因为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道理通了,练习才会真正起到效果。

(3)持续进行适度的练习来巩固思维培养成果

在学生初步形成逻辑思维后,老师切记对其进行巩固,使之成为学生的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相关的习题训练。

3.3对学生进行思维深化训练,激活学生创造力

逻辑思维不断地发展最终就会形成创造性思维。所以,要通过让学生尝试多角度考虑问题来增加其思维的广度和复杂度,以使他们顺利过渡到创造思维的形成。完成这项任务,还是通过做习题来实现最可行。例如:6998+3002=?这道题最直接的解法是6998和3002相加。如果把 3002 拆分成 3000和 2 来计算,那么这种算法就有一定的创造性。如果这是一道选择题,当学生只根据两数的个位的 8 和 2,就判定答案必是个位数为零并寻找与之对应的答案而没有去死板地算出结果,这样的做法就更加具有创新性。所以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更多学生学会用第三种方法计算,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无须担忧。

4.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的要求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这就对老师和学生有一定的要求。

4.1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老师普通话要合格,讲解语言要准确;其次,教学应当设计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教学进行时推理过程一定要严密,思路也要非常清晰;最后要求教师要懂得教育心理学知识。

4.2对学生的要求

对于学生,为保证教学的良好效果,他们应当在课上集中思想,集中注意力,主动积极地思考。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老师做到以生为本,知悉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们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就很容易激发出来。最终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先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09.(20).

[2]蒋荣华.走进小学数学的课堂评价[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

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范文5

这本书由白丁著,现代出版社出版。书中囊括了全球流行50多年的思维训练工具,近百个游戏和迷题,从古希腊、古印度到现代,上百个有趣的数学迷题和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即使是对数学头疼不已的人,阅读这本书也会陶醉着迷。在探讨中深入问题,解答中剖析思路,奇怪的数学,巧妙的推理,充满想像力的几何在一个个解题的惊喜中,提升逻辑思维力,空间想像力,多样的构思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解题能力。

2、《从此不怕学数学》。

这两本书均由日本的冈部恒治所著,但分别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及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一书着重在生活中发掘“数学性思维”的重要姓,帮助培养出对数字的感觉,建立起自己的数学概念;一书透过高斯、费玛与阿基米德等伟大数学家的思考法,与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相互辉映,让读者在提升思考力的同时,也能认识数学本质和美感。但两书都是涉及解题思维训练的趣味数学类书籍。

3、《写给所有害怕数学的朋友》。

它的作者是德国的恩岑伯格,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2008年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之一。它是德国科普作家与顶级儿童插画家合作的数学故事,充满情趣和幽默,虽然有大量的数学知识,但是读起来毫不乏味,特别适合那些把数学视作魔鬼的孩子阅读,重新发现数学的神秘乐趣。

4、《数学的奥秘与生活》。

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范文6

国外数学思维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在理论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弗赖登塔尔、斯托利亚尔、奥加涅相等,在实践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克莱因、道尔、波利亚等.以下着重介绍下国外实践层面值得关注的数学思维研究.数学教育家舍费尔德在波利亚的解题系统基础上,在《数学解题》中指出,数学解题的智力活动含有4个方面,其中在第2方面指出“启发法则,即克服困难的思维策略”,在第3方面指出的“调控”就是思维活动之反思在起作用.舍费尔德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比教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强调的就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另外,在数学课程标准方面,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大纲(新加坡尚未使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是发展和提高人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发展计算能力、推理能力、思维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计算、问题解决等能力是并列的;新加坡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将数学分为H1、H2、H3等3个层次,H1和H2层次在教育目标中指出“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将这些技巧运用在问题解决中”,层次较高的H3层次则指出“在数学推理证明、创造性的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模型的使用中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对数学思维培养的要求更是落到了问题解决、推理证明、模型使用等实处.新加坡在2009年和2013年国际学术评估项目(PISA)数学素养测试中均仅次于上海,排名第2.对数学思维的重视,是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土耳其叶迪特佩大学KILI?,Hülya等就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思维技能教学中使用素材进行了实证研究;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FernándezC等就小学教师对学生问题解决中的数学思维关注进行了理论研究.这2项研究是对小学领域的研究,但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使用范围是可以延伸到中学,甚至大学的.

2国内数学思维的研究

如果说国外的相应研究更加注意对于实际数学思维过程的深入考察,那么,国内关于数学思维的研究则是一种规范性的研究.总体上,数学思维研究可归纳为3个方向:为思维而数学思维、为数学而数学思维和为教育而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研究的开端和第1个方向是“为思维而数学思维”,也即从一般思维出发研究数学思维.20世纪前,国内数学思维研究“所建构的‘数学思维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往往就是从一般的思维论研究中直接借用过来的”.甚至于近几年刚出版的某些“数学思维论”的著作,所建构的“数学思维论”的基本理论框架也是从一般的思维论研究中直接借用过来的.只是在数学思维的形式与方法上作了一定的延伸和拓展.例如,将数学建模等新的数学思维的形式与方法融入进来,从思维研究的最新成果“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等角度来审视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研究的第2个方向是“为数学而数学思维”,也即从数学特殊性出发,来研究特有的数学思维.王仲春认为:“数学思维是指人类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包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王梓坤院士在《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一文中指出,当代数学思维是一种定量思维,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应用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以获得对数学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过程.这一方向的数学思维研究,不再单单是从一般思维出发研究数学思维,开始从数学特殊性出发来研究数学思维.当下,数学思维研究的第3个方向是“为教育而数学思维”,也即指向数学教育(甚至于数学教学)的数学思维研究,服务数学教育(教学).这一研究方向的代表学者,在国内可追溯到孔子.《论语•述而》中有:“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里,孔子指出了学与思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前半句更是强调了“思”对于“学”的重要性,强调学习知识之后,需要再进行思维层面的理解和感悟.当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任樟辉在1997年的著作《数学思维论》中提出“从数学思维的角度看,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思维的主导,而思维的材料就是教材或数学知识”;其在2001年的著作《数学思维理论》中又指出“数学思维是针对数学活动而言的,它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应用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以获得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模式)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知过程”.另外,也在1997年,郭思乐和喻纬出版的《数学思维教育论》,更加直接地从数学思维教学目的论、数学家的数学思维论、数学思维教育过程论、数学思维观念论和数学思维教学论等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曹才翰等认为“数学思维形成的过程是主体以获取数学知识或解决数学问题为目的,运用有关思维方法达到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随后,郑毓信在其著作《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中,也提出数学思维研究应“为数学教育服务”;单墫则更加具体地提出“考虑中学数学教材、大纲或是课程标准时,不能仅考虑实用性,不能简单地罗列数学知识,而更应当考虑需要培养哪些思维品质,如何去进行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数学是思维的科学的特点.”此后至今的10多年,为教育而数学思维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这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其中具体涉及“培养哪些思维品质”和“如何去进行思维训练”.对于“培养哪些思维品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强调抽象思维、推理思维、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2003年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强调理性思维、抽象模式、结构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批判性的思维习惯、逻辑思维、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直观思维.对于“如何去进行思维训练”,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思维水平、必要的板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阐述,2003年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算法的基本思想、数据收集与处理、严格的逻辑法则、框图、复数的一些基本知识、现代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同时,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教材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显然,“为教育而数学思维”的研究是当下数学思维研究的主流方向,以下对此作进一步介绍.

3为教育而数学思维的研究现况

最早“为教育而数学思维”,在数学思维研究的前2个阶段也有出现,但都还只是“在相应的一般性理论框架中嵌入若干数学的例子”.这些数学教育案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价值是不大的.近年来,“为教育而数学思维”的研究不断深入,呈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

3.1从数学知识出发

周宇剑从数学符号语言教学的角度探讨了促进数学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强调“加强数学符号语言类比和符号提示功能教学,培养学生将数学叙述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并规范符号书写,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杨宝珊等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进行思维研究,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有关现象进行思维描述,查明人类思维在该领域中的具体表现,找出应有的思维资源(包括数学思维资源和一般思维资源),并给出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思维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前者是基于学生角度,后者则是基于教师角度,2个方面的研究给予了从对应数学知识出发进行数学思维研究非常好的示范和参考.

3.2从数学能力出发

蔡金法曾提出“数学概括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林崇德在其提出的数学能力结构观中也以数学概括为基础,但也指出“加强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上”,同时他的数学能力结构观除了以数学概括为基础外,还包括3种基本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5种思维品质.曹才翰等从数学能力角度探讨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其中曾进一步提出“逻辑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的数学能力的核心”.同时,苏建伟对数学元认知与数学思维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从中可以看出,数学思维在数学能力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数学思维的能力和品质是数学能力的核心体现.

3.3从学习方式出发

夏小刚、吕传汉等在跨文化视野下对中、美学生数学思维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问题解决中,中、美2国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偏于使用抽象的策略和符号表征,而美国学生则往往比中国学生更频繁地使用视觉的策略和表征.王霞进行了以草稿为载体训练第2学段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通过分析和访谈研究学生的草稿,发现了导致学生思维受阻的6个原因,从而根据第2学段学生的思维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第1学段学生以草稿为载体的数学思维训练的有效对策.中外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能给予思维研究很好的导向;而立足本土的数学思维实证研究,则能给予思维训练以很好的具体启发.同时,数学思维活动在学习方式角度的表征,还有数学认知、数学反思等.数学认知方面,李玉琪在其《元认知开发与数学问题解决》中详细论述了元认知知识的统摄作用之数学思维模式的规范作用.数学反思方面,惠敏悦对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反思性学习进行了研究,叙述了古今中外对于反思的各种认识和研究,并根据教学经验以及对于反思的理解尝试了2种新的教学模式.郑毓信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为背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思维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初等数学中数学思维的3种基本形式:数学化、“凝聚”、互补与整合.数学化是指初等数学中“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数学化;“凝聚”是指初等数学中算术以及代数概念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互补与整合是指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同一题目的不同解题方法、形式和直觉之间所存在的重要的互补和整合关系.

3.4关注数学思维的弱势群体

刘晓菁对高中女生数学思维品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自然观察和访谈调查,具体而客观地描述了高中女生数学思维品质方面的情况及特征,从而提出了如何改进女生的数学学科学习以及培养高中女生的数学学科思维的几点建议和措施.小学生、女生等数学思维训练的弱势群体,在近年来不断得到重视,相关研究也还在继续进行之中.

4进一步思考

可以预见,数学思维研究将引领数学教育,同时“为教育而数学思维”的研究方向将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力、加强教师的“数学思维”意识、实证研究有待得到重视、进一步关注数学思维的弱势群体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4.1数学思维研究将引领数学教育

当下,应该本着“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学与教”来明确数学教育的核心、途径和主体.其中核心是数学思维,途径是数学思维活动,主体是学生.实现基于数学思维的数学教育三维目标,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数学思维的过程、学习思维的方法,提升数学学科学习力,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周春荔《数学思维概论》一书中也提到了“数学教学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入21世纪,数学思维研究将引领数学教育.

4.2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力

在实现基于数学思维活动的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中,当下最为迫切的研究应当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力.这可以从学习和教学2个方面来论证:从学习方面来看,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体现在数学思维的能力和品质,因此数学学科学习力的要素需围绕数学思维来构建和组织,从而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型;从教学方面看,从数学知识的教学到数学素养的教学,数学思维的教学是必经、必由之路.

4.3加强教师的“数学思维”意识

数学教师的职责在于提高“数学的社会实现能力”,具体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面向学生做数学教学工作,普及数学思想、知识、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等.前一方面是数学教师普遍重视的,但后一方面由于现实的多方面问题却没有太多精力给予应有的重视.但从学生的成长上来说,数学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数学教师的专业化上来说,数学思维研究、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4国内数学思维的实证研究有待得到重视

国外数学思维的研究多为实证研究,但在国内却多为理论研究.然而数学思维是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它的这一本质决定着数学思维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另外,数学思维的实证研究也能够更加具体地指向教学策略.数学思维实证研究具体可以从2个维度进行:学生角度和知识角度.学生角度,可以通过调研等方式具体探究学生数学思维的薄弱点和培养方式;知识角度,可以通过对具体数学知识下的数学思维进行教学实验式的研究.

4.5进一步关注数学思维的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