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1

一、总体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科教兴县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县特色(支柱)产业,一手抓创建“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一手抓科技进步与创新,认真实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百科联村、信息化、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工程,增强农业和工业企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指标

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新的进展,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

⒉以“百科联村”为主要载体的科技兴农工程取得实效。

①“百科联村”活动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取得明显的成效;

②农村科技远程教育网点扩大至个乡镇,(覆盖全县以上的乡镇);

③科技普及、送科技下乡等科技富民活动在普及程度和服务质量上有更进一步提高,科技宣传工作有新的亮点;

⒊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打造“数字×××”工程初显成效。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原则,利用现有设施,建立健全我县信息化发展的政策,规范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思想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①继续努力使全县信息化管理网络进一步健全、工作职能进一步理顺、效能进一步提高;

②科技三网(网上技术市场、农村科技远程教育网、科技信息网)进一步完善,如期完成省、市科技厅(局)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⒋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要在量的扩大与质的提高上实现双增长,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立项经费比上年递增以上。

⒌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有新的成效,引进“大院大所”工作有新突破。

⒍知识产权保护、防震减灾等科技综合工作管理更趋法制化、规范化,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在全市县(市区)前茅。

⒎完成我县××年创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验收前期准备工作。

⒏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指标任务。

⒐“三个建设”(党风廉政、精神文明、规范化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强化,形成学习型、创新型科技局集体。

三、主要措施

(一)以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为抓手,认真实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为了适应科技经济发展体系的需要,不断提高我县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根据省科技厅“打造全国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要求,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以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⒈围绕我县木制玩具、×××雪梨、食用菌三大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已建木制玩具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功能和作用,扩大创新服务网点,××年重点筹建为农业主导产业服务的浙江南方早熟梨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加强对原有民营科研所的管理指导的同时,发展认定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经济的民营科研所、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机构,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⒉加快民营科技中小型企业建设步伐。引导民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引进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改善目前我县科技型企业比例严重失衡的结构,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专利申请工作。以木制玩具业为主体,大力鼓励专利发明和专利申请,培训专利执法人员,加强专利执法力量,及时调解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严厉打击严重违法案件。

(二)以“百科联村”和农科网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科技进步。

⒈深化细化百科联村活动。一是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重点是推广科技人员入股、农民科技致富的典型;二是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方法,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让农民长期收益;三是与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省科技特派员和本县科技人员两支科技生力军的作用,做好技术引进、项目包装、技术推广等工作。

⒉落实经费,稳步推进农村远程教育科技网工作,扩大网点,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把先进适用科技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年农科网站扩大到个乡(镇),覆盖全县三分之一。

⒊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继续扶持办好重河湾(省级)和长田两个高新农业示范园区。配合林、农两主管部门强化管理,改革运行机制,切实将园区发展成为新技术、新成果的孵化器、集散地和幅射源。

(三)以引进“大院大所”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

⒈积极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做好工作。结合我县企业、农业技术难题,重点继续加强与浙江大学、浙工大、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天津科大、上海水产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利用以上院所人才科技优势,为我所用,重点为企业在木制玩具设计、×××雪梨贮藏保鲜、有机鱼深加工等难题项目上达成实质性合作协议。

⒉大力实施开放型战略。一是鼓励企业走“四外两基地”之路,“借脑”生财。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开发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技术依托,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国内、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全县信息化管理,办好网上技术市场,积极筹建县信息化管理中心,进一步为企业构建平台。加强力量,加大力度,为我县工业信息化提供服务。

(四)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活动为主线,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全面推进科技各项工作上台阶,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以学习来提高凝聚力,以学习来提高战斗力,××年要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活动为动力,以学习统领科技行政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创新管理知识、业务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全面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业务能力和局机关的科技行政工作效能。(“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活动方案另行制定)

⒈以学习统领科研立项的改革。认真落实《×××县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的立项审批程序,建全项目评审与管理专家机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口上,推行科研项目公开招投标办法,加强经费管理,做好对每一个项目的追踪问效、评估验收工作,提高三项经费的使用绩效。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2

(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较慢,农业经济增幅小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滞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抗灾能力不强。中低产田4万hm2,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7.6%,改造任务十分艰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畜牧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还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这都制约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抑制着农业经济的大幅增长。

(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较重

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社旗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快,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数量相对较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与财政投入等成为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龙头企业少、实力不强,产业化水平、标准化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农业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

科技支撑作用较弱农民组织化程度还不适应农业组织化、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农业科技推广网络还不健全,农业科技示范点作用不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

二、建议

(一)多措并举,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建立安全可靠的水利基础设施。围绕产粮大县建设,把规模化经营作为建立粮食稳定增产长效机制的关键举措,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促进高标准良田的土地流转。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打造项目区农建工程,经过2~3年,使示范区内实现“田、渠、路、林、电”五网配套。加快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搞好河道治理,发展节水灌溉,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

2、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必须抓好四个关键点。一是严守耕地面积和质量,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二是加强骨干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是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四是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调整优化,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稳定烟叶种植规模。严格控制烟叶生产规模,加大烟叶生产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因价格提升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不因控制总量而降低烟农种烟积极性,正确处理好稳定烟农种烟积极性与控制规模的矛盾,努力营造稳定生产规模的良好氛围。

2、打造现代化的蔬菜生产基地。从促进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入手,以巩固扩大蔬菜基地建设为基础,按照无公害要求高标准建设,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加单产、品种和效益,加强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加大无公害蔬菜的产地认证工作,积极打造更多的“放心菜”“优质菜”等品牌品种。

3、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一是围绕生猪、肉牛等优势产业,狠抓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加大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畜牧业结构体系。二是健全生态循环、科技服务、疫病防治和质量安全等保障体系。

4、巩固提升花木产业。重点围绕S333、S240公路沿线5~10m范围内,全力打造成10km“花卉长廊”。在全县现有的0.19万hm2苗木花卉面积基础上,3年内新规划发展0.49万hm2,到2017年,使全县以紫薇为主的苗木花卉总面积达到0.67万hm2,建成苗木花卉生产大县。

(三)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原则,制定出台加快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农业效益。

2、加快培育农业公司和龙头企业。一是培育特色龙头企业。围绕特色产业优势,兴办特色龙头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二是壮大集群龙头企业。通过内育和外引两个途径培育龙头企业,对内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实行项目倾斜,搞好资金扶持,对外通过招大引强,对食品产业延链补链。三是做强品牌龙头企业。瞄准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做强农畜产品加工行业的“龙头老大”,提升企业知名度和产业档次,塑造名优特品牌和“拳头”产品。

3、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打破小规模分散经营格局,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供销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

(四)加快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1、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持续完善县、乡镇、基地“三级推广体系”,充分挖掘乡级农业服务中心的功能,发挥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作用。彻底改变农技推广“网破、线断、人散”的现状,构筑和完善强大的农技推广体系。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健全信息综合体系,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农产品价格及灾情预防等农业信息资源。抓好乡镇、村两级益农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高标准实施好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作。

3、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组建骨干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3

【关键词】创新;文化建设;研究

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为我国企业认知以来,经过学习借鉴和实地建设阶段,现在已向深化提高阶段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认同,甚至一些企业还把文化建设作为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次革命”。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和文化创新。在知识量、信息量剧增,知识化、智能化成为经济增长关键因素的今天,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企业创新文化内容及其构建

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与创新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而形成的关于创新的一系列知识内容、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企业创新文化是由不同的层次内容构成,其核心是创新价值观,它包括创新环境、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观念等几个方面。

“在企业向创新主体转变过程中,创新文化的建设比某个具体的创新内容更重要,因此,企业自主创新要兼顾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这样才能构建出健全的企业创新体系,发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2006年8月16日召开的首届“数字中国·创新年会”上如此表示。

科研院所的创新文化建设更是贯穿于单位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通过影响管理者和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等,对科研院所的创新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自主创新”的号角吹响神州大地。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各类科研院所也开始关注自身的创新文化建设,在环境整治、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形象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地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形成了具有强烈自身特色地创新文化。主要有: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服从、服务于国家目标的献身精神,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严格的质量文化,超前的探索意识以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术民主氛围。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一)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

(二)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

三、创新文化建设涉及的创新管理最新理论

(一)开放式创新

麻省理工学院的亨利.切斯布洛(Henry W. Chesbrough)教授基于对实践的研究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open innovation model),是指全球化背景下,在一些产业或领域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与内外研究开发机构、供应商、相关机构、用户等进行学习与合作,进而实施创新。

(二)创新生态系统论

创新生态系统论是从企业仿生学角度解释企业创新的一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纳尔逊和温特创立的创新进化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其认为:企业自身的创新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它与其他企业的创新系统中的多样性,同时它又是所栖息的更高一级的产业创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同产业的创新系统又是区域创新系统或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企业内部孵化理论

企业内部孵化理论由加里.哈梅尔(Gary Hamel)首次提出,该理论是受风险投资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启发而形成,认为企业最高层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能够不断孵化出绝妙经营创新的组织结构,设计出新的环境刺激创新的发生,提供各种支持帮助创新行为获得最大成功。

(四)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创新研究

一些学者将复杂性理论引入创新研究领域,形成了新的创新理论。德.梅耶(De.Meyer)和皮特(Pich)总结了复杂性创新的两种主要管理模式,即修正法和选择法。我国的董静等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两种方法的选择与创新阶段和行业有关。在创新构思和计划阶段,选择法应用较为普遍,随着创新的深入实施,修正法逐渐成为主流方法;机械、化工、医药等行业较多的使用选择法,在信息行业,修正法使用率较高。

(五)全面创新管理

2002年,浙江大学,许庆瑞等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认为全面创新管理是以培养核心能力,提高持续竞争力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价值增加)为最终目标,以各种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文化、制度等)的有机组合与协调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郑刚进一步将全面创新范式的内涵概括为“三全一协同”,即全要素创新、全员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面协同。

(六)创新的S曲线理论

创新的S曲线理论由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 Foster)提出。该理论主要是针对企业组织在掌握创新机会以发展创新的问题上,提出了S曲线(见图1)作为一项预测的工具,从而掌握创新发展的最佳时机,以利于企业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提高市场的占有率。S曲线显示了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资源(如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及其投资效益产出或回收之间的关系。

四、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和方法

科研院所应将创新文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基点,以科技创新为本,以原始创新为核心,以集成创新为重点,以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支持,大力推进需求牵引,牵引需求互动,产学研结合,融理念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于一体的创新文化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聚合创新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

(一)构建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管理体系

科研院所应持续完善创新文化的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文化的体系建设的实现主要集中于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资源的投入与优化配置等方面。其中组织管理是培养长信文化的手段,规章制度的完善是形成创新文化的保证,创新资源的获取与优化配置是形成创新文化能力的基础。

(二)加强和完善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

在现阶段,科研院所设置和构建的创新制度文化应包括:创新组织体系设置、创新的行为规范、创新的管理制度、创新的激励制度、创新的考评制度和创新的约束制度等。这将保证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三)优化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资源配置

1、强化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关键人才专项开发工程,人才接力工程,全员职业生涯开发等重点人才工程,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成长人才,以创新项目为平台,以创新团队建设带动创新人才培养。

2、发挥科技委的智库作用

科研院所都建立了科技委,全面开展战略研究,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技术决策咨询,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应充分发挥专家群体咨询、参谋和技术支撑作用。

3、构建支撑自主创新的系列平台

科研院所映不断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通过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产学研联合等途径,促使科研院所的研究产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文化体系建设。

4、建立良性循环的自主创新投入机制

应合理安排本年度自主创新经费预算,纳入本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一方面认真精选能够带动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着力提升创新含量和高科技附加值;另一方面,重大、重要和关键自主创新项目的管理又促进了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发、产品实现、产业和效益形成。

(四)适用于科研院所的三阶段法创新流程设计和结构化创意管理

自由的环境对于创新是需要的,事实上,创新与企业生产、营销一样是企业的一项基本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将规律转化成流程可以提高创新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创新活动的成功率。科研院所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设计自己的创新流程,如三阶段法。

创意的产生是有一定流程,其中结构化创意流程(SIM)就是被很多企业和产业成功地运用了20年之久的创意产生流程。

(五)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评估与激励

企业开展的创新类型主要有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衡量创新文化的指标也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在设计评估指标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将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从价值链角度可以将创新活动分为投入、转化、产出和成果四个部分。创新文化指标还应从组织架构和指标内容角度共同组成一套指标体系。有关资料表明指标总量最好控制在15-20个之间。同时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都应配合应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科研院所应更加重视创新文化建设中激励机制的建立,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制度激励和文化激励有机结合,可以探索制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选评先进人物等激励制度,鼓励一线人员遵循规律大胆创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真正为创新提供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创新文化建设比具体创新更重要[N].中国经济时报,2006-08-18.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4

(一)进一步发挥财税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研究完善支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采取产业扶持、财政贴息、财税政策优惠等措施,着力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支持改造提升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支持做大做强机电制造、金属材料等优势产业,突出支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市财政安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500万元。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科技资源配置,全市预算内安排科技支出3亿元,支持以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改善创新条件、提升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如风险投资公司等一批推动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稳步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加大外贸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自主品牌、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扩大出口。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500万元,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业,重点支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观代商贸业发展,培育商贸中心、特色街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产品。认真落实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全面落实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科技兴农水平,全面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落实种粮直补、农机具购置和农机作业补贴、油菜种植补贴等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支持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鼓励金融业服务“三农”。全力帮扶企业应对危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财税扶持和优惠政策,加大对符合条件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优化财税服务,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共度难关。

(二)进一步加强收入征收管理,促进地方财力发展壮大

坚持依法规范,完善财税征管体系,使依法征收与发挥税收调节、财政收入总量与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更加注重地方可用财源的培育,持续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地方财力的发展壮大。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财税政策变化,深入分析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和省、市加大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加大预测分析成果运用力度,有针对性地采取征管措施,防止收入发生大的起落。根据企业税负预警标准,测算重点税源企业税负情况,为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深入开展提供指导。认真贯彻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企业所得税管理,执行好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规定。进一步加强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管理,抓早抓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缴纳工作,依托信息化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切实抓好地方小税种的征管。优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基础,推进分类管理,加强预算核定,提高征收的计划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考核办法,建立非税收入征缴激励机制。推进社保费“五费合征”;进一步完善社保费全面自行申报缴纳工作,提高社侏费自行申报质量。

(三)进一步健全民生投入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继续运用“增量优方向,存量调结构,增量调存量”的方法,积极筹措落实资金,全力保障“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实施,加大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解决民生问题,构建改善民生的长效投入机制。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公共财政用于农村的总量和比重,扩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全市预算内安排“三农”支出32.8l亿元。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和农村金融等改革。大力推进市校共建,进一步发挥专项资金在推动市校合作拓展领域、提升层次、增强实效等方面的作用。继续推进中心镇发展、新农村示范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奖励、“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康庄工程”建设。落实农村公路养护制度。安排水利建设资金1.33亿元,支持大钱港、长湖申等水利工程建设,河道疏浚清淤、航道砌石护岸等工作开展。市财政安排9000万元推进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继续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深入实施。

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保障力度,全市预算内安排教育支出19.7亿元。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支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绩效工资,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继续支持职业教育“五大工程”实施和高等教育发展。支持实施以“助学教育券”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补、免”工程。逐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加大对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数字电影进村和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市预算内安排医疗卫生支出5.41亿元。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免费婚前检查全面推行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实施。有效保障公检法司等部门维护公共安全工作需要,继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支持食品药品和产品监管。支持城市开发和功能提升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味。推动交通网络建设,支持铁路湖州南站综合枢纽工程。

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支持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条保障线”制度。推进城镇职工门诊医疗制度建设。健全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低保家庭医疗救助和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继续支持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廉租住房的投资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落实好对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促进群众住房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行政开支,市级党政机关2009年的公用经费继续压缩5%,专项经费、会议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采购冻结一年,出国经费压缩20%;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四)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5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协整关系

作者简介:赵飞(1977-),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200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与财务决策。

中图分类号:F8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1-0041-04收稿日期:2007-11-10

吉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有重要位置。如何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吉林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吉林省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从短期看,二者体现出了弱因果的关系,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吉林省在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要提高投资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在投资政策取向上要多采取长期投资而非短期投资。

一、吉林省经济发展态势的历史分析

1980年以来,吉林省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势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1980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仅为98.59亿元,1995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137.23亿元。2001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到2120.35亿元。时隔3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122.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3620.27亿元)是1980年(98.59亿元)的10.6倍,年均增长9.8%。

与此同时,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额从1980年的20.9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802.4亿元,增长了80多倍,年均增长超过20%。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改革开放之初,这一比例基本稳定在20%上下,1985―1992年期间该比例有所起伏,但一直保持在20%以上。199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攀升到30%以上,这为吉林省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是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了49.8%的高峰值。这一系列的数字也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不断攀升,对吉林省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二、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

1.变量及数据选取的说明

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变量,分别用Y和X来代表。采用1980―2005年间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区间。表1中数据均来自于吉林省统计局所的《吉林统计年鉴》(2006)。

2.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参照表1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检验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相关性大小,得到相关系数为0.968,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我们设定了一个有关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回归方程。为了消除数据中异方差的影响,对两变量同时取对数,即LnY和LnX。仍然利用表1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作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以上数据表明,R2较高,且t检验和F检验值也都达到了较为显著的水平,这表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有很高的解释能力。对此,我们可以做协整检验分析,以验证上述方程的有效性。

3.平稳性检验

在分析是否具有协整关系之前,先对时间序列做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法检验序列的平稳性,结果如下(见表2)。

从检验结果看,两个变量ADF检验的t统计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大于对应的临界值,因此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LnY和LnX都是非平稳的。而经过两次差分后的序列都是平稳的,即都是I(2)的,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如果两个非平稳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则可以对二者进行协整检验。

4.协整检验

协整性检验最常用的方法是EG两步检验法和Johanson检验。EG通常用于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而对于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则采用基于VAR过程的Johanson检验。我们所考察的是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所以采用EG协整检验。采用OLS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回归,然后利用Mackinnon协整检验临界值表对协整回归的残差进行ADF检验来确定回归残差平稳性。如果回归残差是平稳的,则可认为两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否则,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保留回归方程(1)结果中的残差序列,并对此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见表3)。

由表3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ADF检验值(-3.823)小于临界值(-1.959),可认为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协整回归残差为平稳时间序列。这说明LnY与L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数量关系为LnY=2.048+0.853LnX+εt,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853亿元。

5.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ECM)1978年由Davidson、Hendry、Srba和Yeo提出,故称为DHSY模型。它反映了被解释变量的短期波动是如何被决定的,属于一个短期模型。

对于一阶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即ADL(1,1)模型:

由上式可见,固定资产投资的短期变化(ΔLnYt)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发生同方向的变化(ΔLnXt)。在模型中,ecmt-1是滞后一期均衡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系数为负数,说明长期均衡趋势偏离的收敛机制在起作用;从系数估计值(-0.370)的大小看,调整力度是不错的,这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变量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若干结论与对策建议

1.基本结论

第一,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由LnY=2.048+0.853LnX式知,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853,即固定资产每增加一个单位,GDP就增加0.853个单位。投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社会总需求的快速增长,从而带动长期产出水平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第二,从LnY和Ln X的回归方程(1)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当期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是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由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2),得出在短期吉林经济整体上体现出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弱因果关系,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短期带来的GDP增加为0.178亿元。同时,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项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收敛作用,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2.对策建议

为了实现吉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提出的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客观上要求全省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快投资增长速度。为此,从长远看,吉林省在促进和引导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应侧重以下要点:

一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往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国有企业,经过大规模的国企改制,为招商引资和国有产权重组释放了巨大的积极效应,这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成为可能。(1)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性战略调整,继续完善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同时吸引民间资本和外部资本以股权、管理权等投资形式进入,形成国有、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共同发展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实现社会化投资主体的合理分工与资源的优化配置。(2)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改变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减少政府投资,广泛吸引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庞大的矛盾。

二是提高投资使用效率。吉林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固定资本的大量投入,但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投资效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型逐步向效率驱动型转变、由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向注重效率和质量的集约型转变。在投资趋向上,宜多采用长期投资而非短期投资政策;另一方面,坚决杜绝低水平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避免不惜以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福利的损失为代价加速经济增长的现象发生。

三是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消费需求。目前,吉林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投资快速增长而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投资的贡献率。究其原因,除了受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物价上涨所限外,另一个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投资没有形成有效供给,脱离了大众消费需要。从宏观经济理论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方面是由自身需求拉动的,更重要的方面则是由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决定的。因此,必须调整投资结构,一方面,继续夯实经济长期增长基础,对发展吉林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如汽车、石化等在投资上适度倾斜,同时向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教育产业进行投资,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消费结构升级和市场消费热点引导社会投资流向。

四是重视科技创新作用。目前吉林省经济增长仍是在高投入扩张与低技术进步并存条件下实现的。从长远看,吉林经济要持续增长,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作用,为此,吉林省要积极参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的“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从产业升级的战略高度,全面提高科技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关键是建立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更多的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刘晓霞.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5,(9).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6

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提高基本农田的地力和产出,确保全省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流通和储备体系建设,加快省外粮源基地合作开发,确保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气候调节、自然观光等综合效用。

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浙北浙东沿海平原、浙中盆地丘陵、浙西北浙西南山区和沿海及岛屿四大农业区块。创建一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示范园区,重点建设400个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15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批环保型畜牧业养殖场和100万亩标准养殖塘。实施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成高效生态林业基地200万亩。

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把传统农业逐步提升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重点培育1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100万专业农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农户有机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经济组织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行复种轮作、立体种养等农作制度,推进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粮饲牧结合和水产混养、套养、轮养。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建立100个农业优势产业农机化示范基地。实施种子种苗和肥药减量增效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从育种、生产、加工、储运到营销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生产,强化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挥乡村文化、养生、休闲功能,促进“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继续完善对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生产成本过快增长。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有效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二)建设农村新社区,努力改善农村整体面貌

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治理农村“散、脏、乱、差”,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现代文明的农村新社区。优化小城镇和村庄布局,积极稳妥地开展乡村撤并,加快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力争完成20__0个村庄的整治任务,建成20__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合理制定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定额,完善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机制,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以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建设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和沼气工程,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万村文化阵地和农村体育设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整合发挥“浙江农网”等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建成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大力开展普法教育,鼓励司法部门和中介机构向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改善农村治安状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抓手和十大目标

十大抓手:

1、“强龙兴农”工程,农机化促进工程,农业10大科技专项,1500万亩标准农田、400个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15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批环保型畜牧业养殖场和100万亩标准养殖塘建设

2、“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3、中心镇培育工程

4、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乡村康庄工程、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

5、千万农民饮 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和沼气工程

6、农民健康工程

7、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

8、万村文化阵地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

9、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浙江农网”、“百万农户农民信箱”等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0、农村综合改革

十大目标:

1、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

2、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

3、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

4、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

5、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6、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7、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8、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

9、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

10、城乡协调的发展体制

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城乡共享为导向,完善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交通枢纽和农村运输节点的连接,推进以乡村康庄工程为重点的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中心村为基本联接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公交、电力、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网络。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把传统农民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大扶贫助学力度,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主的专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三)积极推进城市化,强化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

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发挥城市群的网络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杭州市要加快沿江、跨江发展进程,强化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构筑杭州都市经济圈,使之成为全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宁波市要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构筑宁波都市经济圈,使之成为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市要加快城市东拓和港口建设步伐,加大外向发展力度,逐步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商贸中心和港口城市,构筑温州都市经济圈,使之继续成为民营经济的先行区,辐射浙南闽北、影响皖赣的经济枢纽。加快培育金华包括义乌等城市在内的浙中城市群,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和大型专业市场优势,使之成为中国小商品制造基地和贸易中心、浙江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发展极核。

强化大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35221”的城镇体系规划,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鼓励大城市通过城际快速干道连接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点轴型组群式城市空间发展形态。支持有条件的地级市和经济强县政府所在地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和中等城市,鼓励更多的县城和中心镇发展成为功能健全的中小城市。发挥县城的龙头带动作用,催生具有区域特色、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加快培育中心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

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找准城市发展定位,强化城市发展特色,提升城市发展品位。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结构布局和运行管理,建设环境优美、适合人居的生态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对产业、人口的吸纳集聚作用。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逐步赋予进城就业农民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转化作用。强化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和创新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对主城区、近郊发展空间和功能进行战略拓展与科学整合,充分发挥城市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四)加快城乡一体的制度创新,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的体制障碍。加快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合理功能。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完善土地征用“区片综合价”制度和征用程序,切实维护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完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