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1
[关键词]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88-02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社会文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象征。近年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各个领域和行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发展都需要高技术人才的支持,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同时高等教育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随着高校中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个体权利意识的增强,对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理论基础上,学生发展理论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被美国等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的高等学校在学生事务管理中所运用。学生发展理论通过对学生发展内容及其机制的科学探讨使人民认识到,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的管理不仅能为学识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实现起辅助作用,而且它还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和发展目标⑵。学生发展理念“既是一种理论基础,又是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哲学,是学生事务管理得以存在的理论依据。它是人的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⑶。
学生事务的管理理念对于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基础保障。纵观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学生人事工作(student personel work)③、学生服务(student service)④、学生发展(student development)⑤以及1994年的学生学习(student learing imperative)⑥等多种模式,最终实现了专业化。现今的美国高校是“一个职能多样化、工作标准化、人员职业化、研究学术化、理论综合化、运行高级化的专业领域”⒀。而对照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发展,现在正处于学生人事工作向学生服务的①转型阶段,理念相对落后。只有不断形成学生事务管理的先进的科学的观念,才能逐步完善管理工作的体系,使学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的道路。
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例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等州立或者私立的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具体工作事宜的研究,发现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有很多独特之处。由于美国的国家社会环境与中国不同,特别是其大学的起源受英国自由传统意识与德国严谨治学精神以及自己国家大学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的理念⑴,并且受其宗教意识影响强烈,很多的私立大学源于教会组织。相对于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与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美国高校学生管理事务的专业化特点与法治化特点对我国是有借鉴意义的。
专业化特点是指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其高等教育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专门设置的机构、职业化的工作岗位和专业化的管理人员等为标志。其内容以服务学生为核心,涉及面广泛⑵。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主要内容来看,涉及到新生入学的教育、学生的奖励资助、心理咨询与健康辅导、学生违纪管理、学生社团服务、职业发展服务、多元文化教育(留学生服务)、残疾学生服务、学校社区生活服务等等以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为核心的全面的服务于管理。这些事宜由专门的学生事务办公室负责,在学校结构中是完整的独立的机构设置,一般是学校级别的,有些是院系级别的,但是都包括办公室主任到学生协调员等固定职位与岗位的在职工作人员。其专业化还表现为工作人员是专业对口的,并且其选拔过程有严格的准入机制以及评估晋升机制⑹。通常申请进入学生事务领域的人员需要具有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学生事务实践、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硕士学位;初级晋升中级职务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中级晋升高级职务还特别强调其过去学生事务的实践经验⑷。
法治化的特点相对于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明显。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过程可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仅学生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十分完备,而且无论管理人员还是学生都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严格依法办事⑸。从研究斯坦福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事项,可以看出,两所学校中都有明确规定学生的申诉制度。美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涉及范围具有广泛性,执行过程具有严格性。几乎每所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条例内都有关于学生申诉程序的规定,体现了法律中的救济原则⑼。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是十分严格和审慎的,从学生违纪情况的报告到调查、听证、申诉的每个过程都有详细的规定,甚至每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也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⑸。如耶鲁大学的大学法庭由教务处指派一人组成,参照住宿学院院长与专门院长意见,协助校行政机构处理各院学生破坏校园纪律问题。
我国相对美国来说,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专业化与法治化发展都不成熟。专业化方面,首先表现为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入口宽泛、专业驳杂,职业发展机会不清晰。目前,国内本科院校一般要求新进辅导员具有硕士学位,但对其专业并无限定⑹。另外,从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职员对于职业发展目标迷茫,高校没有提供充足的管理培训的职业发展计划⑹,并且还存在一些高校学生处或者教务处工作人员由上级教育部门直接任命指定的调派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发展。其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体系建设不完善⑹。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理论的研究就会更少,对这一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很弱。美国学生事务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实践检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学生发展理论是美国高校近三十年学生事务专业化的理论支撑和奠基学说⑹。随着我国对学生管理理念的转变,这一理论可以在我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挥作用,培养起高校中以学生为核心的服务观念与氛围。
我国社会发展中,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法制建设也飞速发展,相对于美国而言,虽然相关的学生事故方面的处理办法依据民法的相关规定给予处理,但是在学生权利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律土壤还不足以培生出学生管理事务中学生申诉制度,更多的是依赖于行政途径解决问题。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的法治化特点,可以说是与其专业化特征相辅相成的。专业化没有到达一定程度就很难实现法治化的管理。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现法治化的首要问题是法律制度的健全与依法办事程序的完善。我国的高校不同于美国高校,大多数的高校具有某种程度的行政机构的行政,特别是大学行政人员的公务员身份特征,这样的状况,使学生在权利到侵害时找不到适用的法律条文,并且在提讼的程序上很模糊。学生权利的保护与救济,依赖于健全的法律体系与完善的执法程序。另外,美国的高校学生负率咨询机构相对健全⑸,而我国几乎没有。如旧金山大学设有学生申诉办公室、预防性骚扰、性暴力信息咨询中心等专门机构⑺。
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逐步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多是与美国、英国等高等教育发展较成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作比较研究。我们应该注意到,我国大学的源起不同于西方国家,不能直接拿西方成熟的管理体制进行国内的改革,更多的应该分析其适用性问题。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具有专业化特点,从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到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涉及范围之广,都是我们应该注意学习的。其中,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是必不可少的。法治化的特点虽在美国高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相对于国内的环境,我国更应该先从基础性的法律建设以及法律诉讼程序方面的完善出发,逐步唤醒学生对于自身各项权利的保护意识,使行政途径与法制途径在中国环境下更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⑴ The American Academic Model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hilip G..Altbach
⑵ 卢清波・美国高校学生实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⑶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高校学生工作术语之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
⑷ 余开业・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及启示[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
⑸ 游敏慧 朱方彬・美国高校学生事务法治化管理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⑹ 王中坚・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对中国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⑺ 马浙生・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和启示[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8-21
⑻ 方婷・美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特点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5(5):92-95
⑼ 朱丽萍・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7):58:60
⑽ 王柱国・美国教育管理的法律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4):44-49
⑾ 欧阳荣华.陈德祥・教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⑿ 秦惠民・高效管理法治化去之中的观念碰撞和权利冲突[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98-102.
⒀ 吴志功・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和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4,
⒁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04
⒂ 黄厚明・大学生合理需要理念――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一种哲学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6
⒃ 童静菊・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9
⒄ 江德平・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路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⒅ 方巍・关于美国高校德育的研究与启示[J].上海高教研究,1994(5):102-106
③ 不同阶段的划分是我国学者根据美国政府、学生事务管理组织或协会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总结出来的。如美国教育委员会于1973年和1949年分别发表的同名文献《学生人事工作宣言》(The Student Personnel Point of View).
④ 指学者按照学生事务本身的阶段性特征划分的“五阶段”论中,复兴与变革的(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学生服务阶段。
高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2
关键词:职业高中 学生心理特点 物理学习
一、职业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心理结构
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物理知识薄弱,基础较差。很多基础好的学生都考取普通高中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学习的智力因素较差。职业高中的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都无法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比。
、非智力因素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心有自卑感。很多学生,从小就没有体验过学习上的成功喜悦,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更不要说拿学习方面的奖状了。
()对物理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学习物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有的学生干脆放弃了。
()意志薄弱。有的学生刚进入职业高中时,对学习还有点新鲜感,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物理知识的加深,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二、提高职业高中物理课学习效率的措施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笔者拟结合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学习效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
目前许多职业高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再加上学生各种学习负担太重,他们正在失去对物理学习的乐趣。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利用课改新观念、新技术、新资源,转变教育观念,创设物理情境,把学生引入物理世界,以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
让学生获得成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把每个班上的学生分成A、B两个小组,在留作业时区别对待,让学习程度稍好的A组做难度稍大的习题,而学习程度稍差的B组做难度小点的习题。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才能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大于失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表现才华、体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学习的甜头,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对提高实践能力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利用现有仪器测出未知电阻,并进一步启发学生设计几种测电阻的方法。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
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因材施教,抓好常规学习。
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是搞好学习的关键所在。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特点,制订了“两先两后一小节”的学习策略,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每单元学完进行一次单元小节。针对部分学生的基础差异,在作业布置时要做好梯度设计,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同时,要跟踪做好学生的培优扶弱工作,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整体推进学生学习。通过常规跟踪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及时的巩固与强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加强师生沟通,促进师生感情和谐发展。
爱是教育的灵魂,情是心灵的钥匙,师生间的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保持良好的合作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学习物理,增强求知兴趣与学好物理的信心,使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42-01
传统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主要以凯洛夫教育学的思想为指导,把课堂教学过程看成是将前人的知识、技能及观念等传授给学生的简单认知过程,遵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到考核等一系列的常规,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么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取得真正的主体地位,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是学习的奴隶。新课标倡导以探究、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的新型学习方式,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思维过程”转变,由重“灌 输”向“帮助、引导”转变。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一、新大纲教学目的以及教学特点
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新大纲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并且新大纲中对原有体系进行了调整,更新了高中生物教学知识点,指出了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门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说明了高中生物教学应着眼于基础教育[1]。强调了高中生物教学应通过教学过程及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
二、新课程改革中高中生物教学已取得的进展
2.1开展互动式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学校要求教学中增强互动式的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中的沟通,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把教学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并相互影响的教与学的过程。这也是启发式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增加师生互动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自主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的约束感,强化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提问与解答,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同时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促进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效率的提高。把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讲,老师问”的模式,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2.2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随着信息与网络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作为一项现代的教辅手段广泛的被整合应用到各门高中课程的教学之中。 信息技术由于具有声像收集、演示等功能,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辅工具,可以把一些看似深奥难懂的生物学知识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三、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贯彻执行新教学大纲
3.1不断加强教师新大纲的学习,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刻理解新大纲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等。通过深刻地领会新大纲的主题思想及具体要求,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新大纲落到实处。新课标要求学生首先要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将生物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相联系,了解生物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实用价值,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使许多问题都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学生自身的生理现象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熟悉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2]。
3.2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 学反思等,这几个方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如何才能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真正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3加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新大纲的实施。新大纲从素质教育和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出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真正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改进教学方法,使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化,从重智育向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转化,从重知识、理论向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和技能、能力并重转化。因此在贯彻执行新大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快新大纲教学目的的达成。
3.4加快高中生物教学实验的实施,促进新大纲教学目的。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细致的观察是实验所必需的要求,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时时要求学生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条理地进行实验。对于实验中的现象等进行详细地观察及记录。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实验中的错误现象要及时进行纠正,加深学生对于实验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4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知识涉及了初高中的生物学知识,初中开始的一些课程如种子的形成、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在高中部分不再讲述,而高中知识又是对初中模块知识的一个补充和提升,有些知识又是高中才开始,所以初高中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初中仅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生物,结业考试的形式为开卷且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导致学校和学生都不够重视这门课程,甚至有些学校在初中阶段根本不开设生物课程,这样初高中学段之间生物知识的欠缺就成了高中学生入门的障碍,所以开发“初高中衔接的校本课程”很有必要。
二、理论依据
1.课程衔接理论
衔接指的是事物之间的连接,阶段之间的连接。本研究课题所说的课程衔接指的是不同学习阶段某一学科在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或学习方法上的有机结合。
课程衔接是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核心和基点,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没有断档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包括:①课程性质的衔接;②课程理念的衔接;③教学内容的衔接;④教材的衔接;⑤教学方法;⑥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的衔接等。本课题的研究侧重对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衔接的处理。
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高中课本上的有些知识是初中知识的进阶和提升,有些内容在初中部分已经讲述,高中只是简单图像描述,有些内容是高中才出现。
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包括了初高中内容,只要是课本上出现的内容如习题、拓展提升、问题探讨、小字部分均属考试范围。
三、研究目标
1.针对生物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脱节现象以及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内容、方法,并据此开发以课程衔接为目的的生物学校本课程,并形成可行性报告,探索出一条课程衔接的新途径,搭建一个校本课程开发平台。
2.组织教师从教学层面上进行知识的增补与难点的解题问题,还要教师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的合理内容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生物教育上的实践问题。
3.指导教师把握初高中教材衔接的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中学生物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所帮助。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研究内容
1.初高中生物知识的同化与更新的研究
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编写《初高中教材异同分析报告》《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教材。
2.进行直观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研究
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生物现象来建立生物概念,掌握生物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生物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生物的教学特点。
3.进行主体性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改进课堂教学,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生物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对学生进行生物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的研究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生物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编写解题方法论文集。
五、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了解学生、教师对初高中课程衔接的看法以及用校本课程来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的可行性。
2.文献研究法。通过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国内外与初高中课程衔接、初高中校本课程资源相关的各种文献,结合本校实际和自己学科教学经验开发设计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校本课程。
3.对比法。对比分析初高中知识差异,写出报告,同时进行合理安排校本教材内容。
4.行动研究法。在生物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的实践,寻找分析需要衔接的地方,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着手实施,在实践中考查研究、反思修正。
六、研究步骤及过程概述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
1.学习内容: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
2.采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有关情况。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1.主要内容:采用核心概念教学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生物现象来建立生物概念,掌握生物概念。
2.采用问题串形式,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采用的方法:行动研究法。
第三阶段:材料收集整理阶段
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撰写解题方法论文。
第四阶段:阶段性总结
对本课题二年的研究进行阶段性效果评估与全面总结,提升理性思考,总结校本课程资源编写过程报告,主要采用经验介绍、典型案例分析、召开专题讨论会、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进行成果交流。
七、研究成果
1.《调查报告》
2.《初高中教材衔接分析报告》
3.高中生物解题方法论文
4.《初高中生物衔接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小磊.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实践,2012,(8).
[2]陈英水.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点的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0,(7).
高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5
关键词:创新 思维 培养 发展
一、高中生物教学特点分析
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对于高中生的生物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这两方面就传统相比较而言发生了一系列不小的改变。由于生物这一学科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较难,且枯燥。
在课本之中大多都是生活中学生无法常接触到的东西。在生物教学课本之中有许多知识较为偏门,从高中生角度理解较为困难。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大纲开始侧重于对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这就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这就对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性思维存在一定的要求。在对于学生的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出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学生对于生物这一学科具有了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会主动去思考;便会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心理;并逐步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多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生态因素”这一章节时,对于问题可以这样设置:在一片原本生长状况良好的树林,出现了生长不良的现象,这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作为一名生态工作者的你,打算调查哪些方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让学生通过讨论,一点一点明确思路,从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
在对学生所碰到的问题进行讲评时不能以简单的“就题论题”这种形式来解决,还应该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深入与挖掘。所以,在对习题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与剖析之后,教师还应该将原题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改变,意在为学生架设出一个改错与深入问题的机会。正是如此,对某些平时容易忘记或是忽视的知识点,将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深度剖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的变通能力。
二、重视基础,认识过程,培养思维的科学性
现阶段所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意在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的教学方式。事实上,生物这一学科的主要思想是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有关概念,逐步增强生物相关问题解决能力。正是因为如此,在扎实的基础知识的保障下,多层次地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在高中生物的诸多教材中,许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史、实验课题等等都成为了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的丰富基础。从某方面来说,只要教师能够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教材内容是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例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这节课的教学时,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探究来完成有关的教学任务。例如,酵母菌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单细胞生物,那么其往往通过哪种方式进行呼吸?酵母菌的呼吸产物又是什么?如何控制酵母菌的有氧和无氧呼吸?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深入,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其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生物学新教材中,引言和正文之中都出现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话语,意在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正是因为如此,在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要时刻注意,必须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进行深入的探究,拓展思维活动的宽度与深度。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讲到“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局部结构简图,然后进行思考: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缺镁植物会影响光合作用,为什么?通过运用这一系列的思考题,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时间,最终得出无机盐是构成细胞中化合物的重要成分。而不是在提出相关问题之后,没有给学生去深入思考的空隙,急急忙忙地要求学生回答,或是干脆由自己问答。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这种提问往往属于无效问题。教师不单单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隙,在回答完问题后,还需给学生时间来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补充或更正。正是因为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努力创造相关条件,为学生构建、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得学生能够从学习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事实上,对于生物这一学科的教学工作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将实践和理论二者结合,灵活地创造性设计教学任务,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已知,推出未知。最终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特性。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杰出的人才,在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方面,要从诸多方面,诸多角度进行对学生内在潜力的开发工作,最终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时代的主人。
参考资料:
[1] 吴长胜. 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3(12).
[2] 沈玉琴.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浅论[J]. 考试周刊, 2011(84).
[3] 洪占丽,梁友路. 对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一些尝试[J]. 考试周刊, 2011(61).
[4] 王永静. 浅议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J]. 学周刊, 2011(11).
高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6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物实验 课堂效率
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和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实验,也是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用语言准确表述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是推动新课程教学开展的实践者,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验课中乐学、会学、学有所得?笔者结合生物实验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奠定基石。
在实验教学,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既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又能为提高实验课堂效率的奠定基石。
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节约药品、仪器的规范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等。例如我校对高一新生进行分组实验前,实验室发给学生每人一份材料,让学生明确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仪器的规范操作及注意事项。在实验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清洗、整理仪器,保持桌面干净,并且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检查、督促整改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又可以确保实验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完成。
二、扩增实验材料种类,为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提供条件。
孟德尔说过: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教材上的实验材料往往比较单一,且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扩增实验材料的种类,增加材料的选择,激发学生兴趣,为提高实验课堂效率提供有利条件。
例如《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我们增加用抛硬币(正面、反面)代表配子的种类为材料进行统计模拟实验情况。《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增加红色茶花的花瓣或紫鸭趾草作为实验材料,取材方便,效果好。《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观察线粒体课本提供人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取材很方便,但要取到口腔上皮细胞要有技术,大部分学生取的是口腔中的杂质,找不到线粒体会影响实验现象。我增加白洋葱为材料,取材简单,撕取洋葱的内表皮为材料,实验现象非常清晰,还可观察到线粒体分布情况。这样扩增实验材料种类,增加实验成功的系数,既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又可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三、改进实验仪器、试剂配制,为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提供保障。
正确改进实验仪器和试剂的配制,有助于提高实验成功率,从而为提高实验课堂效率提供保障。
在改进实验使用仪器方面,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实验步骤中: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前三个步骤都要用到培养皿,特别是漂洗,要多次(清水至少漂洗两三次),要把解离液洗去,染色较好。因此整个实验过程至少要使用到三个培养皿,较麻烦。根据我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改用带六小孔白色点滴板(学生美术课用白色瓷的调色板)代替多个培养皿,学生可在点滴板上选一个小孔,用于根尖的解离,同时在点滴板上选三个小孔,滴入清水(相当依次漂洗三次),再在点滴板上选一个小孔装染色剂染色。操作方便,既节省解离液和染色剂,又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从而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在改进试剂配制方面,比如解离液的配制,教材中用95%的酒精与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进行解离,盐酸浓度高,挥发出浓烈刺激气味。我在配制解离液时,改用1mol/L的稀盐酸在60℃的水浴中解离8min~10min,比教材中解离液解离效果好。又如层折液的配制,书上用到苯,苯是一种毒性大,易挥发的有机物,本人在配制层折液改进用石油醚:丙酮按10:1配制,学生在做实验能分离出4条非常清晰色素带,从而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
四、注重实验教学过程是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的关键。
(一)重视实验过程细节处理,使实验现象更清晰,从而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
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中,还原糖一般以苹果、梨匀浆作为实验材料,刚研磨好时颜色为无色,但很快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褐色,改变实验材料原始的颜色,对实验现象有颜色干扰。为了减慢匀浆氧化速度,我在制作匀浆时加入少量食盐,匀浆能较长时间保持原始的颜色,这样学生就能非常清楚看到实验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又如《比较过氧化氢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常温下2%肝脏研磨液滴加在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非常剧烈,气泡太多,有的甚至缢出试管。学生看到那么多气泡,很激动也很兴奋,迅速拿起带火星卫生香立即伸入试管,结果根本看不到带火星卫生香被复燃。这时我让学生用牙签或滴管先快速把气泡刺破再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经这个细节处理后学生都能看到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的现象。因此,重视实验过程的细节处理,使实验现象非常清晰,从而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
(二)认真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质疑,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能用紫洋葱的内表皮吗?分离现象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但在复原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无法完成预期的实验现象。有的学生提出有什么溶液能让细胞自动复原?针对学生的质疑,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若用紫洋葱无色的内表皮,细胞也能进行分离、复原,因紫洋葱内表皮无色,整个过程不易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到复原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①是使用外界溶液浓度太高,短时间细胞死亡;②可能是质壁分离时间长,细胞失水过多,无活性而死亡。但本实验大家使用蔗糖浓度一样,说明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复原应该是第②种原因。若要让细胞自动复原,那么使用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能进入原生质层,如KNO3、尿素、甘油等,溶质分子不断进入细胞提高细胞液浓度,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向外界吸收水分慢慢复原,这样学生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就很清楚。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而且要重视实验过程细节处理和对学生质疑认真分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做实验的乐趣,对于出现的一些不好解释的实验结果,有效引导学生做进一步分析,从而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总之,通过以上四个策略,不仅能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而且能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和生物学教学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实现实验课堂的最优化,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在结果中体验逐步领悟科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郭启祥,姚宝骏.中学生媒体相关生物科学素养调查[J].中学生物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