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硬件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硬件方向

计算机硬件方向范文1

关键词:双立方插值;图像缩放;算法;视频图像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7-1638-04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越来越成熟。而其中的图像缩放技术更是被广泛运用在如视频监控、高清电视、医学成像等众多领域。实际应用场合常常会出现原始输入图像分辨率与目标显示设备分辨率不同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使用图像缩放技术。而插值是在图像缩放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1 常用的图像缩放技术

图像的插值过程就是根据已知的观测点像素值建立起一个简单、连续的解析模型,以便能够让该模型预知或者推测物理量在非观测点处的特性。在实际中我们最广泛采用的插值方法有最邻近插值、双线性插值、双立方插值。

1.1 最邻近插值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插值方法,原理就是令待插入点像素等于最靠近的临近点的像素值。

1.2 双线性插值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映射点在输入图像的4个邻点的灰度值对映射点进行插值,即待插点处的数值用离待插点最近的四个点的值加权求得。双线性插值的原理图如下:

经计算得到插值公式(2):

1.3 双三次方插值1

双三次方差值(又称立方卷积插值),该方法是通过计算与待插值的像素点相邻近的16个像素点的像素值,从而得到待插值的像素值。这种方法需要以插值基函数为基础进行运算,常用的插值基函数如下图所示:

2.1 视频图像缩放处理流程

目前计算机与电视机彩色显示器显示彩色都是采用R、G、B相加混色的原理。因此我们在处理视频图像缩放之前,首先将用摄像机或者其他设备摄得的彩图像信号经过分色、分别放大校正后得到RGB图像2,然后再进行如图4的分析。

图4是视频图像信号经过摄像摄得的并经过相关处理之后的算法流程3,因为RGB颜色空间适合于显示系统,却并不适合于图像处理,所以通过(1)中RGBtoYUV模块将RGB信号转换成YUV信号,YUV是被欧洲电视系统所采用的一种颜色编码方法,Y表示明亮度(Luminance),也就是灰阶值;U、V表示的则是色度(Chrominance),描述影像色彩及饱和度。其中YUV与RGB信号转换的如公式(4)所示:

2.2 双立方插值算法

在这里我们设计一种基于双立方插值的算法并且能够运用在视频图像缩放中,具体的流程图如下:

如图5所示,其中(i , j)代表目标像素,i代表行数,j代表列数,设置他们的初始值为0,它在源图像中的邻近像素坐标为(x,y)。从RGBtoYUV模块传送的源图像数据,得到宽w和高h,然后第一步根据宽和高的缩放比例的倒数Sx、Sy得到目标图像的宽wd=w/Sx、高hd=h/Sy。

首先因为设置了初始值,i的值小于宽度hd,对横向进行一次缩放,j加1,如此循环一直到j不满足条件,即j>=宽度wd;此时,i的值开始加1,当i

在横向和纵向的缩放过程中会计算出相对应的横向和纵向偏移量fu和fv,以及该行所在内存首地址:原始起始地址+(int)(i*Sy)*(一行数据的宽度),各行横向四点的地址为:各行起始地址+(int)(i*Sy)*(一个像素的字节数)。这样我们就求出了待插值的位置。我们设置一个缓存空间来存储相邻16个像素相对于源像素的横向和纵向的偏移量。在求横纵向偏移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最后一行和最后一列的处理。

根据[sinC]基函数并经过计算求得双立方插值的插值系数(权重)为公式(5):

[1.06.0×x+23-4.0×x+13+6.0×x3-4.0×(x-1)3] (5)

公式(2-2)中x为插值点据各抽头点的距离(注意 :距离有正负之别,左边为负、右边为正)。在进行横向缩放的时候,在横向上进行四个抽头与对应系数的乘累加,当横向缩放完成后,再将纵向抽头及其系数进行乘累加。

最后将经过处理的值输出并结束。

3 算法的硬件实现

本文设计主要从两方面来节省硬件资源:第一,采用从水平和垂直方向这两个方向进行缩放功能设计的思路,每个单元输出的插值点只和输入的四个点有关系,这样以来,双立方插值算法得以实现,并且节约了硬件上的资源。第二,我们在对图像进行操作时,有时会出现成比例缩放的特殊情况,比如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或者都放大一倍的操作,因此在这里我们设计两个模块,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直接对它们整体进行缩放,而不用再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进行两次缩放,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运行时间,提高整体处理的效率。

此缩放模块由ramA和ramB组成的乒乓ram、RGBtoYUV444模块、Fifo缓存器和YUV444toYUV422四个模块组成4。

模块的工作过程5:图像数据存放在乒乓ram中,能够更有效地占用总线,RGBtoYUV444模块从ram中读出数据,将RGB信号转换成YUV信号,并将YUV信号存放在Fifo缓存器中,当Fifo缓存器存满一行数据的时候把使能信号拉高,通知YUV444toYUV422模块可以进行图像数据的缩放处理的工作了,此时YUV444toYUV422模块从Fifo缓存器中读出数据,进行缩放大小的判断,若为特殊的成倍数的缩放,则可以在特定的模块进行缩放,然后直接输出图像数据;否则,首先进行水平方向的缩放。然后根据行地址判断当前是否在纵向上已经有所需抽头数行的数据缓存在缓存器中。如果不满足,则读行地址,继续对水平方向进行缩放,否则读列地址对垂直方向进行缩放。最后输出YUV像素数据和有效信号给下一级模块。图中,缓存器起到一定缓存像素数据的作用。

4 仿真

图像缩放模块的功能验证主要是通过仿真工具Modelsim软件进行仿真6。下图为将720*480的图像放大到1920*1080的图像的仿真图。

图7中(a)为经仿真之后的输入模块像素的仿真图,(b)为输出模块的像素的仿真图。我们可以简单分析:i_data/o_data分别为输入/输出的图像像素,从仿真图中可以看出,结果符合我们欲将图像放大的要求。

5 结束语

经过验证,整个算法的设计和硬件实现都可以满足初步构想,可以较清晰利的在视频图像处理中显示图像,并解决了硬件上资源消耗严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会鹏,周利莉,张杰.一种基于区域的双三次图像插值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0,11:33-34.

[2] 王新红.数字视频图像处理与通信[M].北京:机械工业与出版社,2009.

[3] 赵兴鹏.视频图像2D转3D算法研究及硬件实现[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4] 屈有山,李英才.小波双三次插值搜索算法提高遥感图像分辨力[J].光电工程,2004,31(8):65-68.

计算机硬件方向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项目课程;教学实施

在国外为了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和使用成本,缩短培养周期,很多计算机人才都是通过职业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来培养的,对大多数IT职业人才来说,主要的能力是“做”,而不是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进行计算机科学研究。所以,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应以应用性、标准性和针对性为主,在教学方面,学生实践是主要模式。教学不应按照从基础理论到专业理论,再到专业实践的路径[1]。而是把顺序颠倒过来,先从“做”开始,在做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所以,项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起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如何进行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1项目课程的特点分析

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和贴近度,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2]。项目课程有下列几个明显的特点:教学内容符合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教学环境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内容直接来自或高度模拟实际工作,教学过程符合实际工作过程,以工作过程为线索划分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逻辑结构,把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融合于教学项目中,以IT职业岗位工作评价标准来评价项目课程的教学效果。

2项目课程的开发途径

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途径与学科体系课程相比相对比较复杂。项目课程的开发应具有以下几个内容:

项目课程的开发首先必须进行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课程的门类、课程的结构,只有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工作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工作结构。通过工作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群,形成课程体系,划分课程的边界;在课程的边界划分过程中确定课程的目标定位与功能,确定课程和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3]。根据课程的目标定位,详细分析课程担负的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任务,设计和确定课程的结构,设计课程应包含的项目个数,确定项目和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课程内的项目可以是一个IT职业岗位的一个工作内容、一种服务、一份计划、一份需求分析等,如一个网站的开发。项目内容应包括完成项目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提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拓展性的知识,以及完成一个项目应具备的、项目应经历的一系列过程,如步骤、时间、经费预算等。接下来是教学环境的准备,教学材料的建设、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教学的评价等课程建设内容。

3项目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实施步骤

教学策略的确定是项目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项目教学法是项目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技能并建构理论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具有:有应用价值的项目、学生自主性、有计划的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应的社会情境、教学内容的多元性等几个关键要素。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工作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本文认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应具有以下几个步骤:①确定工作任务。即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背景下,确定课程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实际上在课程开发的时候就应该完成;②项目分析。在教师的主导下,分析项目的工作活动内容或工作任务,分析本项目在课程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析学生通过本项目的训练与学习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③制定工作计划。在项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完成本项目的具体工作计划,由学生主导、教师辅导;④尝试完成工作任务。学生自主探索性开展项目工作,发现困难、提出关键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查阅并理解和记住完成项目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⑤实施计划、完成项目。由学生为主导,根据工作计划、工作分工和工作规定的时间,以及项目完成的规格要求,完成工作任务。⑥项目检查评估。项目完成后开展学生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价;⑦项目总结和资料整理。对项目的完成过程进行总结,对项目工作用到的技术资料、知识素材等进行分类整理,教师主导;⑧课后练习。教师设计和布置类似的项目,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4项目课程教材结构设计

教材开发是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项目课程教材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来定。本文把项目的结构总体上设计为以下几个部分:项目引言、项目名称、项目概述、项目学习目标、项目相关知识、项目工作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技术提示、项目小结、练习设计、参考资料等。根据项目的性质,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工作任务,但一个项目内部也可再细化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项目中的任务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的节。每个工作任务也可以有自身的组成结构,工作任务的结构可以参照项目的结构来简化设计。

项目引言的作用在于引出项目的性质、地位和属性;项目名称是一个项目的标题与行动纲领,在命名时应注意以工作内容语言来命名,并注意与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结合;项目概述是对项目工作活动内容或目标的准确概述;学习目标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项目相关知识包括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以及扩展性知识,在教材中这三部分知识可不进行具体的区分,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出现,但不应有所缺失;项目工作计划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为完成项目而设计的工作进程;项目实施是用来指引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项目工作的实施,可以包含具体的工作步骤;项目技术提示是针对项目实施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而安排一些技术提示点,指引学生的行动;项目小结是在一个项目完成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提高;练习设计是通过相关类似的项目课题的设置来考察学生对本项目的学习情况、掌握的程度,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本项目的教学目标;参考资料是为了促进项目知识的学习而选取的类似案例、相关资料,案例选取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切合性和启发性。

5项目课程教学评价策略

项目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三方面。其评价标准要立足社会需求,教学的成功与否要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岗位工作能力、能否真正胜任具体的岗位工作为标准。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其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其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要着重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对学生来说,基于项目的学习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学习评价。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真正做到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良好结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首先对自己进行评价,总结自己在整个项目学习中所做的工作,学到的知识与自己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并且可以对完成项目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在作品展示中,可以对自己的作品及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与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以及不足,从而找出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推动作用。

6项目课程与企业合作建设的机制

项目课程的建设不能脱离实际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项目课程的建设没有企业参与将降低岗位贴近度,无法保证课程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事实已经证明,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本文认为项目课程与企业层面之间的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并形成一种稳定的常规性的工作机制。

(1) 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是课程建设的根本条件。专业培养目标应与企业合作进行充分认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项目课程的开发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只能在企业人员主持下,由学校教师参与完成。工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课程的门类、课程的结构,通过工作分析可以确定哪些课程应该整合、如何整合,哪些课程的边界应该重新划分,哪些工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涉及到,以及得出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等。

(2) 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内容分析。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得出的内容,一般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课程,要想得到系统的项目课程内容,还要在课程门类划分、课程整合以后,再针对某门项目课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知识与技能分析,可邀请企业一线人员、教学一线人员进行具体的课程内容分析工作。尽量做到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职业性和科学性。

(3) 学校和企业合作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在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结构体系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教学项目的设计,解决项目的来源问题。项目课程的教学项目必须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贴近,所以教学项目最好来源于企业工作实际,可以是企业设计生产过或者正在设计生产的产品或业务。这个工作必须在企业的密切配合下,由教师组织完成。一般可以是企业提供的项目案例,教师整理形成可用于教学的项目,每个项目工作任务的描述基本是按照企业任务书的形式进行的。通过逐步完成各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达到素质教育、职业技能、知识教学的目标。

(4) 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项目课程教学资源。项目课程教学材料包括课程教材、课程项目操作指导书、拓展性练习项目、教学案利、知识与技能辅助学习材料、教学课件等等。特别是教材的建设方面,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无法编写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项目化教材,可以说目前在市场上没有一本以岗位技能和项目教学相结合为教学目的的真正的项目化教材。

(5) 确定课程教学和评价标准。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上,校企双方应以企业工作任务书为参考,重视对实训任务的每一个细节的描述。课程标准应体现“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标准内容的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在标准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实践知识为主,着眼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企业人员把握工作过程和逻辑,学校教师把握教学规律和方法;由企业技术人员确定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完成标准和评价标准,由专业教师确定课程的教学进度、课时的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教学标准,进而确定整个课程的教学和评价标准。

(6) 与企业合作培养课程教师。项目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面实现:一是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和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二是积极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专家到学校兼职任教;其中实现第一条相对比较容易,现有的教师具备较好的课程理论基础,在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能迅速提高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鲁民巧.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建设[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6):25-26.

[2] 徐朔.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8):5-7.

[3] 劳耐尔.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Research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Project Course Construction

ZHANG Zhi-jun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310053, China)

计算机硬件方向范文3

关键词 :房屋建筑;造价预算;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建设工程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耗用的费用总和。作为一个时期内投资控制的主要参照依据,在工程造价的管理活动中,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作用非常突出。前期的造价预算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误差,通常表现为预算超过实际所需,导致这种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和市场等因素的作用,这种现象将对工程造价控制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房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房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措施。

一、房屋建筑工程超预算的原因

虽然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预算的控制力度已经越来越高,并且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造价的控制还是存在着多种原因的。而工程造价的超预算可谓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项最为不利的因素,它不仅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且也可能会给整个工程施工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而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是一项与经济相关联的核算工作,其工作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在复杂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预算不合理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细心的去研究。例如:在建筑施工的同时,若出现定额换算不合理现象,则会导致工程实际支出预算与工程前期预算不相一致。如果在编制的时候,不规范的采取相关新式的技术、材料和结构,同样将会出现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存在漏洞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能力也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工作人员忽视了对造价进行控制的要求,那么将会影响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实效性。

(二)工程变更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同时,会受到市场方面和环境方面的相关制约,进而会引起工程变更的情况发生,而工程造价预算则会受到工程变更的阻碍。由此看来,工程变更的范围需要得到一定的限制,原因在于其对工程进度会产生阻碍的作用,同时也将会改变工程设计。这样一来,原来的造价预算则会发生一定的偏移。当前,有一部分建设、施工等单位忽略了对工程变更的有效管理,使得工程变更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施工情况与工程造价预算不相一致,假如施工之前所签订的合同不合理,那么将会造成实际所需资金远远大于期初的预算。

(三)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忽视

在工程设计的时期,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作用非常大,也深受建设、施工单位的关注,然而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的施工时期则要远远高出预算控制。所以,在工程的施工时期,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等都会有所变化,这将导致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以操控。而在工程施工的时期,工程造价控制是程序化、简便化的内容,难以做到对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从而导致了对施工的难以监管和有效制约。

(四)建设单位对工程预算管理不善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方面的实施,必须要实现全面化的管理机制,经过一系列的预算和审计工作,来实现对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实施和合理编制。然而,当前很多的建设和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预算管理不是特别的重视,以至于制度难以得到健全和完善,从而导致了实际预算与预算编制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对施工方面的造价、质量以及进度等方面的控制存在很大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长期处于自由化的状态,没有做到审计监督管理和预算方面的有效控制。

二、房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

(一)提高编制人员的整体素质

首先,工程预算的编制人员应该具有掌握现场项目具体情况的基本常识,要对工程的施工组织特性进行综合的考虑并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同时,在预算编制前要做好具体的准备工作,深入现场进行资料的收集与调研工作,并且要对施工现场的具体地形测量图和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研究。另外,要收集尽可能多的工程施工具体方案,进行仔细的较对与分析,了解该项工程施工的总体工程预算定额、资费的标准、统一的工程施工数量计算以及材料使用支出费用等。

其次,预算编制人员必须要熟悉工程施工的各设计图纸,并且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工程数量以及所套用的定额单价。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的整个过程中,要反复不断地分析研究施工设计图纸,直至能够充分地掌握住设计者的思想理念,同时将设计图纸的理念与审核图纸时的思维过程相结合,达到一定的熟知程度。从而才可以轻松准确地进行预算的编制分项,计算出相对应的工程施工量,熟悉套用单价的所有方法。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工程预算中出现漏记、重复记录以及错误套用单价等事情的发生。

(二)提高造价分析的力度

要对工程价格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在调整价格差时要留有一定的起浮空间。由于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设备比较多,且价格参差不齐,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购置各种设备和材料的费用造价在整个工程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十分高的。由此对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求其对设备及材料的种类、价格、性能、规格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到位。同时,由于设备及材料的价格是根据实际市场的价格而定的,因此还要求预算编制人员对用支付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并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为了有效地防止因价格的起浮而对预算控制效果的影响,还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工程造价预测系统,可以对各种指标下的工程造价变化情况做出准确的预测,以便对差价进行及时的调整。

(三)严格控制好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

这一过程可谓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其工程造价在此阶段所受到的影响是十分大的,而在这一阶段想要节约费用的支出也是可能性相对最小的。因此,许多企业就完全忽视对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但实际情况证实,该阶段是资金浪费相较最为严重的一个阶段。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两种,非人为因素的资金浪费是工程施工中无法预测的。而人为的浪费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的。为了确保人为因素控制的力度,就要求预算编制人员要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并且要对合同中的主要费用进行准确的计算。严格地按照结算的程序进行计算,并且在预算过程中企业要有专人进行实时的监督,以确保各项费用的正常支出,避免施工过程中费用的超额支出。如果发生超预支现象时,施工方要及时地向有关企业进行汇报,并一起讨论解决的对策及处理的方法,以便将工程造价超预算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点。因此,通过对工程签证、监督、预算及审核的实施,可有效地保证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在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中,针对于预算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要求所有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住工程造价预算中的各种专业性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对设计图纸、材料及设备的选购、施工的技术、工程建设的基础结构、资金投资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达到一定的了解程度。同时,工程造价预算的管理工作又是一项十分辛苦且细致的工作,预算管理人员必须要经常性地深入到施工现场中去,进行各种施工资料的收集工作。因此,工程造价人员不但要拥有很好的专业技能,并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要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拥有企业主人翁的精神。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决定与控制项目投资重要的手段和措施,是招投标和考核经营管理水平重要的依据,也是机关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掌握投资重要的依据。所以,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需具高度科学性、权威性及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朱成波.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1,18:57-58.

计算机硬件方向范文4

关键词 营改增 建筑工程 总承包企业 会计核算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并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从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展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营改增通过统一税制,贯通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从制度上消除了由于营业税扣税链条的不完整而造成的重复征税的现象,使税收的中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完善我国财税体制有深远的意义。营改增对于建筑安装类企业来说是机会与利益并存的,做好税收筹划与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减轻税负,利用时间差盘活资金流动降低资金成本,带动营业收入增长。在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有助于改善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建筑总承包企业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的支出,便于总承包企业管理,从而增强建筑总承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营改增政策的出台,也会对建筑总承包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发挥营改增的优势,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二、营改增对建筑总承包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一)营改增对企业收入核算的影响

对于建筑总承包企业而言,在营改增改革之前,企业工程造价、利润等都是缴纳营业税的重要依据。而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建筑总承包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为价外税,也就是说,建筑总承包企业在增值税的缴纳过程中,纳税依据就成了不含有增值税的工程造价。此外,在实际的税务工作中,由于存在一部分增值税无法抵扣的问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企业的税务负担,使其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

(二)营改增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

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建筑总承包企业的成本核算发生了一定变化。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为价加税,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进项税额,另一部分就是实际成本。而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所需缴纳的增值税,需要销项税与进项税发票相抵扣计算。这样一来,企业成本核算环境发生了变化,销项税与进项税之间的差距增大。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现金流是建筑总承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现金流的增减与企业税负存在直接联系。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其利润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税负、成本。因此,现金流在营改增改革中受到影响,势必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造成影响。在营改增改革之前,其营业税的缴纳税金依照工程进度的百分比进行计算,于是这部分实际缴纳的税金高于应缴税款。但是,在营改增之后,建筑总承包企业可以在整个项目工程结束之后再缴纳税款。这就有效避免了总承包企业现金流减少的问题,而且保证了总承包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可用现金流。

(四)影响建筑企业财务报表

按照现阶段会计核算的准则,建筑总承包企业的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是将营业税的“含税收入金额”也纳入其中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就是减去增值税后收入的金额,企业的财务报表在数据结构与信息上也会有所改变。营改增后,在损益表中不再反映增值税,会计账务处理的方式也区别于当前营业税税制下的缴纳方式。

对于建筑总承包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是其重要资产,如果固定资产的价值出现变动会直接影响建筑总承包企业总资产的内部结构,总承包企业的负债表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动。在营改增使用之后,能够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入账的金额,减少一定的累计折旧,从而不会再有营业税,期末余额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税费也会相应地降低。

三、建筑总承包企业对营改增改革影响的措施

(一)实施税收统筹管理,减轻税负

第一,及时将销项与进项税额进行汇总。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建筑总承包企业应安排专门的税务人员进行税收管理,培养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对建筑总承包企业税收进行统筹管理。增值税税务制度有着纳税要求高、税收监管严格、发票开具复杂的特点,因此总承包企业必须加强增值税筹划管理,及时对纳税申报与抵扣增值税进行汇总,提升企业税务管理的效率。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高精细化的管理,对税负的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

第二,对外交易的合同要进行统一。一切工程项目的对外交易合同名称要进行统一,要以企业的名称进行签订,得到的增值税发票在买方的名称上一定要与该企业的全称相符。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纳税的义务是要独立履行的。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合理地减轻税负;会计人员要不嗵剿鳎制定适合建筑企业发展的筹划方案,以实现减轻税负的目的。

(二)调整会计核算的方式

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进行核算。在建筑总承包企业营改增后,企业在购入材料、发出材料、与甲方验工计价、给分包方验工计价等多个环节中都可能涉及税额的会计核算,对相关应缴纳税金的核算也更加明细化。

增值税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三)强化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

新的会计制度和营改增的改革,都强调建筑总承包企业在适应营改增的过程中要强化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夯实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首先,建筑企业要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其次,强化综合型人才的引进工作。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是营改增背景之下企业强化财务工作建设的重要基础。

四、结语

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的出台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税制,避免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在建筑总承包企业中实行营改增,需要总承包企业领导者与相关负责人员积极应对并进行超前的策划。对于营改增涉及的会计核算、税收工作等,会计人员与涉税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为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苏白羽(1983―),女,本科(双学位),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工商管理学专业。]

参考文献

计算机硬件方向范文5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亚硝酸甲酯; 原料气配比;反应温度

中图分类号:O6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324-02

0 引言

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是根据我国煤多、油少、天然气利用不足的资源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以CO为原料, 制备有机含氧化合物,改变单纯依靠石油化工路线的一项探索性项目。它对于缓解石油产品的紧缺状况,合理利用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许多国内外的学者重点是对催化剂、载体、最佳工艺条件等方面的筛选。霍志刚[1]、李振花[2]等对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认为具有双峰孔结构且孔分布合适的α-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朱毓群等[3]提出使用Ce、Pd双金属催化剂,能够显著提高CO转化率和产物收率,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活性组分与载体作用程度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4],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能够调变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进而对催化剂的活性产生影响[5]。

本文主要通过络合的方法和碱液处理的方法调变Pd与α-Al2O3的相互作用,考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 实验

1.1 催化剂的制备 本实验载体为α-Al2O3,在400℃下焙烧4小时,降温备用。配置一定浓度的PdCl2溶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浸渍完成后分成两份,一份120℃烘干后450℃焙烧4小时,得到的催化剂记作Pd/a-Al;另一份用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碱溶液处理,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120℃烘干后450℃焙烧,得到的催化剂记作Pd/a-Al-B;采用环糊精(CD)作为络合剂与PdCl2形成配合物,代替PdCl2溶液制备催化剂,得到的催化剂记作Pd/a-Al-CD。

1.2 催化剂活性评价 催化剂评价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剂用量为2ml,催化剂反应前先用氢气在一定温度下还原,原料气亚硝酸甲酯自制。反应温度为130℃。原料气和尾气的成分采用岛津的GC-14C配合浙江大学N2000型色谱工作站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计算产品的空时收率和选择性,计算方法为:

2 结果与讨论

2.1 Pd添加方式的影响 分别采用络合物与Pd形成配体的方式和碱溶液与Pd形成沉淀的方式考察组分的添加方式的影响。三种催化剂的反应结果列于表1中。可以看出,与采用普通制备方法相比,两种方式都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草酸二甲酯的空时收率都较普通方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以碱洗方式的效果明显,这可能是由于通过碱液的处理,Pd与氧化铝载体的作用程度增强,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以碱液处理过的Pd/a-Al-B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对于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列于表2中。

从表2可以看出反应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较大。实验考察了130℃、140℃、150℃、160℃四个温度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CO的转化率逐渐降低,空时收率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考虑空时收率和CO的转化率,反应在温度140℃时效果最好。

2.3 原料气配比的影响 在CO催化合成草酸酯的反应为中等强度的放热反应,因此要严格控制亚硝酸甲酯的含量,以防止含量过高引起的飞温或爆炸。通过调整CO与亚硝酸甲酯的比例,考察了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列于表3中。可以看出随着CO与亚硝酸甲酯比例的升高,草酸二甲酯的空时收率逐步提高,在CO与亚硝酸甲酯的比例为1.25时,达到最大值,随着CO与亚硝酸甲酯比例的进一步升高,草酸二甲酯的空时收率逐步降低。

3 结论

分别采用络合物与Pd形成配体的方式和碱溶液与Pd形成沉淀的方式考察组分的添加方式的影响,以碱洗的方式得到的催化剂性能最好,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原料配比,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40℃,CO与亚硝酸甲酯的比例为1.25。

参考文献:

[1]霍志国等.载体的性质对CO气相催化偶联反应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2,1(18):32.

[2]李振花,许跟慧,陈洪钫.气相法CO催化偶联制取草酸二甲酯的研究[J].研究简报,1990(4).

[3]朱毓群.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3.

计算机硬件方向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专业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褚轶昕(1984-),女,江苏南京,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是计算机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类型之一,其主要是培养熟悉计算机内部结构、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具有独立承担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应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各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专业发展明显落后于软件类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教学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现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中人才培养。

1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当前各个高校在硬件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较为严重地影响了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于以下几点。

1.1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特色

高校中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一般分为2类:一类是软件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程序编写等偏软件人才,如各类软件工程师等。另一类是偏硬件方面的专业人员,主要从事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结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当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人才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广而不精”,学生在硬件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专业工作。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培养目标的不明确直接导致硬件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计算机相关专业是一门发展较快的专业门类,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时刻紧跟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技术而不断更新和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各高校中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体系更多地面向计算机类的相关专业,如软件开发、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等计算机专业中的各个相关专业,而缺乏专门针对硬件类人才的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硬件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不少高校的硬件类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庞杂,课程与课程之间在知识结构、内容等方面缺乏联系和衔接,没有及时更新现有的硬件类课程内容,课程脉络较为模糊,影响了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

1.2学生硬件动手能力不足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所学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应用范围广,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因而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硬件类专业要培养的就是有较强的硬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实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硬件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在相关实训设备、人员配备、资金等方面有较大的投入,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然而当前高校在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表现在实验室设备不足、相关的人员不到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协调性缺失等情况,较为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硬件方面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1.3师资不足,尤以“双师型”教师紧缺

制约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因素是师资因素,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学生。硬件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要求需要有一支既精通理论又拥有硬件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队伍,然而当前高校中硬件类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各高校毕业的硕博人员,其特点是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指导,长期的理论灌输也使得学生的专业热情降低,影响了培养质量。虽然不少高校也注意到了应培养和招聘更多的计算机类“双师型”教师,但是受制于工资待遇、教师编制等现实性因素,高校硬件类专业教师师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2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进当前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高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深刻地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而且也影响到整个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方面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统筹作用,因此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应首先从培养目标入手,应对当前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缺乏特色的问题予以清理,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悉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专业从事计算机硬件类的设计、技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人才,要和软件类人才区别开来,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独立从事硬件类方面的专业工作,拥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

2.2根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作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其科学性、针对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针对性不足、结构冗余、内容落后的现状,应根据计算机硬件类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人才培养目标来重构硬件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覆盖硬件类专业内容从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到创新课程的纵向分层体系,明确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创新课程各自的功能和内容,形成3类课程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依据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合理充实现有的硬件类课程体系的内容,促使课程内容紧跟时展,夯实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基础。

2.3完善现有的硬件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应成为今后硬件类人才培养改进的重点,因其在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有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创新素养等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为核心,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实践教学在硬件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被降低甚至有所忽略,因此在今后应着力于推进硬件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进,培养具有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硬件类专业人才。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硬件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实训计划、顶岗实习等,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和校外2个方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校内方面,加大对学生硬件类实验硬件建设的投入、师资配备,在课时分配、课程评价等方面向实践教学倾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硬件类的竞赛活动等;校外方面,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校外学生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因地制宜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4加强师资建设,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素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校应重视加强硬件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一方面,针对现有的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实践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相关教师进入相关企业,参与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相关课题、研究项目等,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完善现有的教师招聘标准和教师评价办法,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吸引拥有计算机硬件方面学科背景和专业背景的“双师型”人才进入高校任教,充实高校计算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群体整体专业素养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结语

总之,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需要教育部门、高校乃至教师和学生本人各尽其职,通力合作,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说,当前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远不止本文所提到的以上诸方面,其他如教材问题、学生的兴趣问题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继续加强该方面的深入研究,笔者对本问题的阐述也希望能起到引发议论、启发思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虹,李二涛,戴国骏.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21):25-28.

[2]蔡红梅.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220-222.

[3]杨宇.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下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9):171-173.

[4]张万新,徐威.面向21世纪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高科技人才——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计算机与网络,2003(2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