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公司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公司发展前景范文1
我国的财务公司是为了配合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试点的配套政策产生。自1987年央行正式批准设立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至今,我国的财务公司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并已由初建时期的较小规模、较单一品种经营,发展到如今的实力日益强大、业务范围日趋合理、规范。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共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逾170家,表内外资产规模超过4万亿元,是银监会成立之初的8倍,所有者权益3500亿元,资本实力是2003年的9倍多;平均资本充足率28%,不良资产率为0.11%。
而作为一类重要而特殊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一直受到监管部门的专业监管。在发展过程中,监管部门对其功能定位也几经调整。由强调提供金融服务到中长期金融服务再到资金集中及财务管理服务,投资业务由快速发展到剥离到再次恢复。2014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修订稿)》的出台,表明监管部门对财务公司的职责定位予以明确,将财务公司服务范围限定于集团内部成员单位,重点发挥其资金集中及财务管理服务职能。
1.国内财务公司监管环境分析
(1)监管政策不断完善,规范财务公司发展。财务公司行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历程,发展定位及监管思路已经明确,监管部门先后印发了多项规章制度对财务公司的业务发展进行规范,对财务公司合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监管内容逐步细化到业务操作层面,有效规范财务公司业务发展。财务公司属于混业经营,受多个主管部门监管。而且,财务公司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其依托不同产业集团,在业务操作层面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监管部门已针对投资、发行金融债券、委托业务出台了专门的制度文件,以规范业务操作及风险,有利于财务公司业务的规范化开展。
(3)金融机构分类监管进一步深化,有助于促进财务公司健康发展。监管部门深化金融机构分类监管,对财务公司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财务公司在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方面采取不同的监管安排。实施分类管理,业务审批逐步放开,财务公司可在满足监管条件后进行多样化经营。
(4)混业经营特性导致面临多个主管部门的监管。对财务公司行业的监管主要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为了给集团成员单位提供综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监管部门赋予了财务公司混业经营的资质。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大背景下,其混业经营的特性决定了会面临多方监管,包括银监会、人行、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等多个政府主管部门。
(5)参照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过于严格。由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因此对其监管主要参照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专门针对财务公司出台的制度办法相对较少。财务公司服务范围局限于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相对于面向社会公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客户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相对较小,从而使得财务公司面临着相对严格的政策监管。
2.现阶段财务公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经济持续增长为财务公司加快发展带来战略机遇。“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加速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贯彻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中“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目标,企业集团间兼并重组加快,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及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得到较快发展,企业集团的数量和规模将进一步得到壮大,进而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带来战略机遇。
(2)金融体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财务公司业务拓展提供空间。我国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将为财务公司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推进外币资金集中,拓展国际业务的深度和广度提供空间。同时,财务公司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直接、紧密的金融机构,有望获得更多的监政策倾斜,从而将获取更大的业务空间。
(3)利率市场化一方面对财务公司传统存贷业务带来挑战,另一方面,对财务公司构建市场化产品定价机制,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产品创新起到积极作用。财务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同质性,但其“服务集团”的定位决定了其产品定价与市场定价会存在偏差。自2013年7月20日起,人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一方面会收窄财务公司利差,对财务公司传统存贷业务带来挑战。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有助于财务公司构建市场化的产品定价机制,提升其利率趋势分析决策能力,有助于推动财务公司依赖与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优势,挖掘成员单位潜在需求,进行产品创新。
(4)外汇业务的逐步放开有利于财务公司外汇业务的开展。“十二五”期间,国资委鼓励中央企业“走出去”,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随着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对境外融资、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境内外资金一体化管理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此,外管局通过新规、开展试点等措施积极提供支持。外汇业务的逐步放开有利于财务公司发挥外汇管理职能,对于打通境内外资金管理屏障,降低集团财务成本,提高资金收益、规避汇率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二、现有监管环境下财务公司面临的发展瓶颈
根据上述分析,财务公司依托集团的特性决定了其会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不断壮大,但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走出去”过程中对境内外资金一体化管理的需求又对其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也对目前的监管政策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财务公司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瓶颈。
财务公司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财务公司;发展策略;建议
在我国实践中,财务公司主要是大型集团公司经有关机构批准(现为银监会),在集团内部设立的子公司,财务公司的设立有助于加强集团内部成员间的资金调度,满足了集团内部集约化管理资金的需求,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与集团的竞争力,为集团发展提供坚固的后盾,而且在促进集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一、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优势与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优势
从目前来看,设立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多为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以及国有企业集团,如中石油、中石化、宝钢等大型集团,从资金来源、业务支持等方面来看企业集团是最好的监护人,以所属企业集团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是财务公司发展的一大优势。
在我国财务公司一般由集团投入资金设立,集团是绝对的控股股东,目前财务公司处于发展壮大时期,它的发展以企业集团为依托,发挥着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节约财务费用的主要功能,在具体的业务开展过程中获得了企业集团的大力支持,发展优势显著,这从集团通常将结算中心设在财务公司、而且成员企业也多在财务公司开户等可以看出。这些都是财务公司存在与发展的优势。
(二)财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营管理理念与各种能力有待提升。我国第一家财务公司在1987年才成立,财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才经历了20多年,而早在1878年美国第一家财务公司HouseholdFinance就开始从事分期付款业务的办理。因此,财务公司在我国起步较晚,历史经验不足。此外,现行很多指导意见都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但是任何经验的消化与本土化都需要时间,在现阶段,财务公司不可避免的面临经营管理理念需要改进、创新能力需要提升等问题。
2、员工结构有待调整和完善。由于财务公司基本是由集团投资设立的,因此内部员工多是从集团财务部等部门直接调派过来,财务公司通过独立外部招聘选拔的员工有限。财务公司的员工多来源于集团公司,有利于发挥其熟悉集团业务的优势,因而有助于开展具体业务,但是必须注意到这部分员工往往非专业的金融人员,对一些专业的金融业务并不熟悉。总体来讲,财务公司内部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而且业务素质也参差不齐,具体的财务咨询、融资租赁等业务的开展均可能会受到限制。这也是财务公司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不论是员工结构上还是专业能力上都有待调整和提高。
3、各种支持技术有待提高。与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相比,财务公司在金融技术手段等方面有待提高,如结算手段落后,同城结算、银联清算等可利用的结算手段的使用受到限制,需要依托银行办理,有些财务公司因某些原因不能充分利用大型集中数据的信息系统辅助办理各项业务,如有些公司未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及CRM(客户关系管理)等大型信息系统。
4、资金来源有待扩展。财务公司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以吸收成员单位的各类存款为主要来源,仅有少数公司采取了同业拆借方式,很少利用发行公司债券等外部筹资方式,资金来源往往局限于集团内部,渠道狭窄。
同时注意到,财务公司的股权结构单一,控股股东基本就是集团公司(控股比例多为80%左右),这种单一的股权结构导致财务公司的工作缺乏集团外部的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其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
二、关于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策略的建议
财务公司的发展受到外部各种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公司内部经营理念、员工素质等因素的限制。文章认为,在现行环境中,财务公司基本发展策略的总体方向是:一要关注宏观环境的新趋势,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式。二要继续植根于企业集团。根据集团业务的发展情况做出业务调整,坚持以“为集团服务”为核心经营宗旨和经营特色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保持独立存在性,如发展集团产品消费贷款以及成为成员企业投资咨询顾问等。三要提高财务公司自身实力,整合员工队伍结构,抓住重点业务不放松,必须大力发展成员企业的存贷款等主要业务,其他业务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配合办理。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化发展策略:
第一,由于我国财务公司仍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加之现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各种政策多变等问题,因此财务公司在确定具体的中长期计划时,要对经济环境进行准确预测,充分考虑政策可能的重要变化。根据集团企业及各成员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及重点业务等确定发展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提高对多变形势的适应力。
第二,财务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不同发展方向。对于规模较大的财务公司来讲,其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因而在雄厚的资金等资源的支持下可以向大型化公司发展,可以以财务公司为主体,投资控股多种金融子公司,发展多种融资租赁、证券发行与承销等业务,实现行业化发展。对于中等规模或者小规模的财务公司来讲,其资金与实力受到限制,因而应以处理好集团成员各种资金业务为主要业务,向业务专业型或者综合型公司发展,不适宜盲目扩张。对于经营理念落后、不思进取、服务滞后等财务公司,必须调整发展思路,否则必将遭到淘汰。
第三,处理好与集团的关系。财务公司依托企业集团因此必须服务于集团,保持自身利益与集团利益的一致,实现与集团的共同发展。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金融优势,减少集团企业的行政干预,提高经营的相对独立性。也可以考虑吸引集团外部资金的加入,平衡与企业集团间的控制关系,实现加强外部监督的目标。
第四,坚持为集团服务,并提高自主经营、开拓进取的积极性。财务公司比银行更熟悉集团的产业背景、经营流程、客户与市场等情况,因此财务公司比其他金融机构能更好的满足集团的金融服务需求。保留适应集团发展要求的旧业务,同时根据集团的经营动态开展业务的创新,满足企业集团竞争性发展与战略发展的要求,做集团强有力而且专业化的金融后盾。如对于规模化经营以及创新性要求高的企业集团,其发展前景良好,应以筹资和融资为主要业务,对于以主导产品为经营策略的集团来说则应主要提供该产品相关的消费信贷等业务。
在自主经营与开拓进取上,可借鉴通用汽车财务公司的经验,在坚持为集团产品的零售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也在集团的支持下发挥其金融企业的优势,将服务扩展到批发融资、汽车保险等方面,并且将业务扩展到集团业务之外,如家庭保险与住房抵押贷款等。
第五,要调整员工队伍的构成,提高员工业务素质。首先,要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要求,审视员工队伍的构成是否达到了“从事金融或财务工作以上的人员应不低于总人数的1/3,5年以上的人员应不低于总人数的2/3”的要求,若不符合要求要进行人员调整或者重组。其次,要做好相关人才的储备工作,以“人才关乎公司生存发展”作为选用、培训员工的原则,选聘业务能力优秀的员工并提供针对性强的后续培训。再次,建设专业化的团队,对公司业务进行研究,加强业务创新能力。最后,要提供多渠道发展路径,从专业技术、行政管理等方面提供晋升机会,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理念。
第六,提高财务公司整体金融运作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财务公司作为金融计划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需要在这种环境下加强各种能力建设,在技术上要引入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如开发集信贷、结算、财务等为一体的软件等,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员工智力开发研究新业务、新产品等,提高竞争发展能力。
不论财务公司选择何种发展策略与具体措施,其发展都要配合集团业务发展,也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即形成与集团共赢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卫爱华.我国财务公司的现状即市场定位研究[J].东岳论丛,2006(4).
2、伍放明.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策略初探[J].财政监督,2008(12).
财务公司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财务公司;纳税筹划;税务成本;策略
财务公司主要是指金融公司,是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销售或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中长期金融服务的非银行机构。目前,在我国财务公司运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10种,经常涉及的税费有11项,其中税费比重较大的是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两项。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财务公司的税种比较复杂,其税费成为财务公司运营的重要成本费用。因此,分析财务公司合理纳税筹划对降低税务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财务公司合理税务筹划以及降低税务成本的策略。
一、纳税筹划的特点
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是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相关的措施来实现合法降低纳税费用的经济行为。税收筹划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法性
纳税筹划的前提基础是符合国家税收的相关政策,其本质有别于避税、偷税和漏税。科学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中的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公司的税务成本,同时有利于国家发现税收制度的漏洞,不断完善税收制度。
(二)目的性
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旨在通过一些经济活动策略,降低财务企业的税务费用或是延长纳税时间。
(三)综合性
纳税筹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其主要侧重于对财务公司运营状况和资金运作的综合管理,在实现财务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降低财务公司税务成本的目标。
二、现行税收政策为税收筹划的实施提供可行性
目前,我国财务公司涉及的税种较多,在实际的税收过程中,财务企业运营状况不同,其税务费用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营业税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贷款利息收入所需要缴纳的税费计算方式不同于转贷款利息收入的税费计算方式;二是财务公司与其他公司之间的财务往来的利息收入可以免缴税费;三是财务公司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运营场所可以免缴营业税,但若是财务公司自己持有的运营场所房产,则需要缴纳营业税。财务公司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和资产负债结构,选择税务成本费用最低的模式进行相关的财务活动。
三、关于财务公司合理税务筹划降低税务成本的思考
(一)税务筹划能够平衡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
税务筹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安排财务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运营活动,以实现降低财务公司的税务成本,提高其利润额,实现财务企业利润最大化。在财务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财务企业实施税务筹划过程中,通过协调各股东之间的关系,保障税务筹划方案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财务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税务筹划成本及实施成本
财务企业在制订税务筹划方案时,会有一定的筹划成本支出;在税务筹划方案实施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若财务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运营情况制订并执行税务筹划方案,其总体的收益额度是远大于其筹划成本和实施成本的。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其利润额度。若财务企业制订并实施的税务筹划不适合其运营情况,使得筹划成本和实施成本比总体收益要大,对财务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没有任何意义。
(三)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税务筹划方案
每个财务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实际的税务筹划方案制订过程中,必须基于财务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故每个财务公司的税务筹划方案也各不相同。除了财务公司自身运营情况的差异外,各地区的税收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经济特区的税收政策就明显不同于一般地区的税收政策。
(四)制订长期的税务筹划方案
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成效是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在财务企业的实际运营活动中,税务筹划方案应该随着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对税务筹划方案的不断改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公司的税务成本。因此,在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财务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财务管理活动,需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确保其与财务企业的运营情况相适宜。
(五) 执行税务筹划方案要松弛有度
税务筹划方案的制订是根据市场运行环境和税收政策进行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掌握好税务筹划方案实施的尺度,结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和企业的运营状况,避免过度筹划导致与市场运行环境不适应,出现得不偿失的现象,不利于降低财务企业的税务成本。
(六)正确执行财务企业税务筹划流程
财务企业税务筹划的执行流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运营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法律风险等问题。在财务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税务筹划方案执行正确流程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由财务部门根据企业运营状况,制订与其相适应的税务筹划方案;其次,由法律部门对税务筹划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审核,待审核通过后确定税务筹划方案;再次,由财务企业的业务部门执行税务筹划方案;最后,由财务部门缴纳税费。税收筹划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必须提早制订相关方案并落实于财务企业的整个运营活动中。
四、财务公司税收筹划的策略
(一)合理运用税收政策,鼓励金融创新
财务公司的金融创新主要是以财务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工作原则为依据,对财务企业衍生的金融产品的税务额度、时间等根据现行的财务会计准则进行计算和确定。在计算财务企业所得税时,应该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企业所需要缴纳的税额,避免财务公司因暂时还未实现利润而出现的税费。
(二)改革财务公司的贷款损失计算方法
根据我国税收的相关规定,在处理财务公司贷款损失的税务费用时,采取折中的原则。我国财务公司的贷款损失税务费用与国际上的相关惯例是一致的,要求财务公司设立受损款项的准备资金,在确认贷款损失后,从准备资金中进行税后费用提取。
(三)简化账务的核销程序
我国财务公司在纳税筹划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国外财务公司的经验,建立健全财务公司的拨款、备用资金的自主使用体系,对一些贷款额度不大的贷款业务,可以适当地简化其账务的核销程序,对一些贷款额度较大的贷款业务,应该经过专门的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进行核算和认定,这有利于对财务公司的贷款损失账务进行及时的核销,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公司的运营风险,提高其经济效益。
(四)明确公允价值得利是否需要交纳所得税
2007年,我国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明确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能够出售的金融资产在会计工作中应该按照公允值进行计算,公允值的收益或损失应该计入当期会计科目的收益或损失。在债务发生重组时,应该用公允值计算其抵债资产。但是,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允值的收益是否应该计算其所得税,可以通过一些税收政策予以明确规定。
五、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公司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使得财务公司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财务公司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合理的纳税筹划对财务公司的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合理纳税筹划在财务企业中的作用,强化财务企业运营活动中的税务费用管理,降低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财务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宝书蓉.财务公司合理纳税筹划 有效降低税务成本[J].现代企业教育,2009(18).
[2]管友桥.企业降低税务成本的方式分析[J].今日科苑,2009(04).
财务公司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 财务公司; 内循环; 银企直联; 商业承兑汇票; 网银
作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财务公司,如何本着“依托集团、服务集团、发展集团”的理念,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电子网络,根据集团产业特点和现金流规律,探索出符合集团资金管理要求和服务集团产业发展方向的结算模式,并加以实践,是财务公司肩负的提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效率的现实使命。
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是大型集团加强系统内部管理的需要
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核心在于集中管理。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强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向内要靠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向外要靠技术进步,搞好企业最基本的就这两条。”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不只是事后算账、记账和报账,而必须牢固树立资金管理的理念,说到底是对资金流量的集中管理与控制,这是集团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由于成员企业与母公司有着同等的法人地位,是彼此独立的利益主体,因此各成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身局部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任其发展,必然会导致成员企业财务目标与集团整体财务目标的偏离,成员企业将以自身局部财务目标最大化取代集团整体财务目标的最大化。因此从资金源头上加强管理,可以避免这种局面的产生,使得集团和成员单位的财务管理以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发挥财务资源的聚合优势,降低整体财务成本
集团内各成员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或地域,它们面临的竞争形势和发展机遇不尽相同,可能出现某企业由于业务增长迅速,出现资金短缺,而另一企业由于业务增长平稳,出现资金大量结余却无法有效利用,导致集团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融资能力不同,新兴产业处于初创阶段,各项财务指标不尽如人意,融资成本高,但是发展前景看好,而成熟企业融资能力强,现金流充沛,融资成本低,如果不加以资金集中,并调剂运用,必然造成整体财务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公。企业集团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使各成员企业服从总部对财务资源的一体化整合重组,可以充分发挥财务资源的聚合优势,为集团创造良好的财务资源环境,实现沉淀资金的集中使用,“积小钱,成大钱”,减少不必要的对外融资,消除“存贷两头大”现象,实现对集团内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筹集和合理分配使用,降低了资金筹集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了资金收益,从而有利于保障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强化财务监控力度,控制资金风险,有利于强化集团公司对成员单位的控制能力
集团公司通过对资金流入、流出的总控制,首先可以获得成员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知情权;其次是通过对成员企业收支行为、对外融资的有效监督,在投资等重大事项上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动态控制,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对于单一法人企业而言,其资金的调剂弹性较小,很难在投资上做出彼此兼顾的抉择,在风险管理上面临着很大的刚性压力。而企业集团的资金在整体上的可调剂弹性较大、灵活机动,在保障业务经营资金需要的前提下,还可以利用成员企业在资金需求的时间上产生的差异所在金融市场或其他投资领域寻找并把握有利的机会,规避了成员单位自行从事高风险投资的失控风险。同时通过集中管理,规范成员单位之间内部拆借行为,有效防范互相担保风险,避免集团整体信用级别下降,维护集团整体外部信用形象。
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
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根据集团发展的阶段、技术条件、扁平化管理方向等特点,分别经历了集团结算中心、“虚拟银行”型态财务公司、“银行”形态财务公司三个阶段。
(一)集团结算中心
结算中心是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最初阶段,是集团母公司设置的,专司母公司、子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现金收付及往来业务款项结算的财务职能机构。结算中心集中管理各成员或分公司的现金收入,统一拨付各成员企业结算业务所需要的货币资金,统一对外筹资,办理各分公司之间的往来结算等,特征是“收支两条线”,其组织形态一般为“事业部制”,因此不具备法人资格,在内部风险管理上存在人员素质不齐,管理手段单一的弱点,同时由于其非法人的地位,在对外交往中无法平等地和其他金融同业进行合作,存在业务范围受限,议价能力不强的缺点。
(二)“虚拟银行”模式的财务公司
为了满足集团对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符合条件的集团通过成立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现金管理的主要平台。财务公司是由大型企业集团投资设立,为本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国务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配套措施之一。财务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形态的金融机构,广泛参与金融市场,开展同业合作,使得集团取得了更能提升资金管理效率的平台。
虚拟银行型态财务公司的结算模式主要为――“集中开户,集中结算”
该模式下成员单位将结算票据交由财务公司,财务公司自主办理票据清分汇总后,通过合作银行主办行,递交人行清算中心,完成票据清算,同时财务公司通过自身账务系统,录入票据信息,完成记账。
采用这种模式的财务公司所需条件:
1.成员单位住所相对集中,如分散的话,可以通过上门跑单收票解决,但这种方式存在票据交接传递风险。
2.财务公司配备足够的柜面熟练结算人员,并具备熟练的票据审查清分技能、电脑记账和翻打传票珠算能力。
3.合作银行给予一段预留账号,便于集中开户,同时给予财务公司辖带票据交换地位,使财务公司成为“虚拟银行”。
4.在成员单位中推行集中开户阻力较小,对成员单位业务影响较小。
(三)“银行”形态财务公司
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和成员单位的增多,原先“集中开户,集中结算”已经不适应资金集中管理和日常结算便利的要求,因此基于“银企直联”系统下的新型财务公司结算模式――“银行”结算模式应运而生。
该模式下成员单位将结算票据就近交由合作银行的下属网点,由合作银行网点各自将票据传递到人行清算中心,同时合作银行网点银行柜员完成记账后,通过数据流的传送,各网点将记账信息向合作银行主办行汇总,再由主办银行向财务公司传输数据流,由银行收票、清算、记账来完成资金结算。
采用这种模式的财务公司的特定条件:
1.财务公司账务系统和银行数据系统通过“银企直联”无缝对接。
2.财务系统无需配备大量柜面结算人员,利用银行柜员的数据录入和数据流的传输,完成资金归集和下拨的日常结算。
3.集团成员单位住所分散,财务公司提供上门服务有较大困难。
4.集团成员单位股权多元化,或者成员单位业务模式特殊(如公用事业单位),推行“集中开户,集中结算”模式有较大阻力。
这一“银行”模式人员投入少,不受成员单位地理位置限制,使得财务公司提供结算服务突破空间界限,应用“银企直联”这一电子渠道,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三、贴近集团产业现金流,掌握资金结算规律,搭建财务公司结算平台
(一)集团产业特点及现金流分析
笔者所在集团以燃气、天然气生产、传输、销售和电力生产和相关产业的投资管理作为主营业务。因此根据集团产业特点,日常产生的现金流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投资型现金流
对于投资管理型集团,其股权投资资本金及分红的现金流具有金额大、使用周期长、下拨和上缴有一定计划和规律的特点。资本金下拨后,逐步使用,沉淀量大,分红款定期上缴,回流集团,形成一个完整的现金循环模式。
2.公用事业类现金流
作为集产、供、销一体的,提供城市燃气供应的公用事业类单位,拥有充沛的现金流,然而该类现金流的归集依赖于众多银行对于燃气账单费用的代收代缴,而搭建燃气费用的收缴和上划,以及对于生产、输送供应企业及时支付的燃气款项结算平台是实现该类现金流集中管理的关键。
3.电力生产企业现金流
其现金流主要在于电费收入和电煤采购,在成立统一购销电煤的燃料公司后,搭建电煤采购资金结算平台是整合集团内电力企业现金流,减少多头采购带来的交易费用,降低整体原料成本的重要途径。
(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关键在于资金的“内循环”
作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财务公司以集团“内部银行”的形式与各成员单位建立日常结算关系,通过办理日常结算款项的收付,将集团内各上下游、投资被投资企业等关联企业的现金流内化,从而实现关联交易资金的“内循环”。
由于财务公司无法对集团外企业开展存款业务,也无法发行支票,因此其存款创造功能受到限制,尽量使集团内部交易资金“内循环”是财务公司负债管理的关键。企业集团成员企业间跨行业、跨地域交易行为产生的大量资金结算业务如果只能通过外部银行进行,一笔资金从付款方到收款方需要通过多个银行结算环节,资金到账需要一定时间。此外还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资金在企业集团体外流转,资金划转效率低,存款流失严重,因此通过搭建以财务公司为主的资金结算平台,实现集团内部关联交易资金“内循环”,将有效加快资金流速,减少在途资金,降低支付成本。同时资金在财务公司的内部划转降低了财务公司的日常备付头寸,使得财务公司能利用沉淀闲置资金,通过存放同业、合理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资金收益。
(三)针对现金流特点,量身定制适合行业特点的结算平台
1.对于需利用银行广泛结算网络和众多网点的公用事业类现金流,采用基于“银企直联”系统下的“银行”模式,是财务公司根据其现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的特点,量身定制的结算模式。具体举例如图1:
销售公司通过各代收银行归集用户燃气账单费用,然后定时向燃气结算平台账户划付燃气费,燃气结算平台再定时向煤气厂和管网公司拨付款项,在燃气结算平台上实现资金“内循环”。
2.对于投资型现金流,由于被投资企业为多元化股权结构,而投资方合作银行各异,集中在财务公司个别合作银行开户有较大困难,因此也可以用“银行”的结算模式,通过增加直联银行的方法,在不改变原有结算银行的前提下,实现投资款和分红在直联系统下的内循环。
3.电力生产企业现金流――“自主结算”模式,工具――商业承兑汇票
鉴于集团所属电厂和统购电煤的燃料公司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集中给财务公司自主结算带来一定业务空间。同时电煤采购具有金额大、笔数少、上下游关系明确、均属集团控股单位,且结算频率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特点,利用商业承兑汇票来完成电力企业结算,整合电力企业现金流成为可能。
四、灵活使用财务公司结算模式和工具,提升财务公司结算中心功能
由于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清算体系,没有商业银行所具备的清算号和同城交换号,同时也无权自制和出售结算凭证,参与银行间清算网络,因此给财务公司自主结算带来一定困难。在这一客观条件下,“银企直联”系统成为财务公司搭建以“银行”为主要结算模式的工具;而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一种央行监管印制,但不属商业银行专有的结算凭证,在财务公司“自主结算”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基于直联系统的“银行”结算模式和基于商业承兑汇票的“自主结算”模式,两者相结合,各自适应集团产业现金流特点,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财务公司结算中心功能,下面分别述之:
(一)“银企直联”系统在财务公司结算体系中的应用
“银企直联”服务是资金管理软件商和商业银行共同开发、共同为企业提供的特色服务,企业只要借助专业的资金管理软件商在企业内部自建一套资金管理系统,并申请银企直联服务,就可以完全自主管理本集团的各项资产、负债,并可以完全按照银行的运营方式,向本集团的成员单位提供结算、信贷、投资、票据等各项金融服务,可以满足集团建立现金池、票据池,现金流预算管理,资金统一集中管理等各种资金管理需要。财务公司使用“银企直联”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财务公司在合作银行主办行开立一级主账户,同时成员单位在合作银行各网点就近开立二级账户,二级账户经过授权和一级账户关联,当二级账户发生对外支付或是收款时,由合作银行网点柜员通过银行端记账,生成借贷记账信息,通过银行数据中心实现一级主账户同方向变动,同时自动生成一级主账户借贷记账信息。这一账务数据流通过专线向财务公司结算系统导入,使得财务公司无须再度通过柜员重复记账,而实现资金的归集和下拨,这一模式体现“银行――财务公司”直联功能。
以燃气结算平台为例,各销售公司和制气厂、管网公司均在财务公司同一家合作银行的网点开户,销售公司将归集的燃气费向结算平台账户划转,销售公司挂接账户发生借记,同时在财务公司主账户发生同方向借记,结算平台账户收到款项后,在其挂接账户和财务公司主账户同时贷记;燃气结算平台账户向煤气厂支付款项,在其挂接账户和财务公司主账户同时借记,煤气厂收到款项后,在其挂接账户和财务公司主账户同时贷记,这样一来,财务公司主账户的资金余额没有发生变动,资金实现了内循环,同时由于“银企直联”的自动记账,财务公司无需人工输入上述借贷分录,通过银行端传输的数据流,即可完成清算。
这一“银行财务公司”的直联功能实现了财务公司通过“银行”模式办理成员单位日常结算。这一模式大大节省了财务公司结算人员的工作量,利用银行柜面人员录入的记账信息,通过直联系统传递到财务公司财务系统,实现记账,既保证了记账的准确性,又提高了效率,同时方便了成员单位的结算习惯,成员单位仍然可以通过熟悉的银行网点和快捷的银行结算渠道办理日常结算,使财务公司成为“影子银行”。由于“银企直联”支持多银行挂接模式,这一模式对于需要众多银行结算服务的公用事业单位非常适用。
而对于财务公司的自营业务,例如贷款、转存定期存款、委托业务等,则需通过“财务公司银行”的直联功能来实现。即财务公司结算人员在记账系统录入记账信息,通过直联,同步在银行数据中心实现资金的划拨。
记账信息:以发放贷款为例
借:贷款
贷:财务公司存放同业(主账户)
借:财务公司存放同业(主账户)
贷:吸收存款(成员单位二级账户)
(二)商业承兑汇票在财务公司自主结算模式上的创新运用
由于财务公司无法出售结算凭证,如支票、本票、汇票,使得财务公司自主结算能力受限,根据集团内电力企业的现金流特点,采用商业承兑汇票,通过财务公司结算电煤款项,成为财务公司自主结算模式的创新。
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企业间债务清算的重要工具,具有即时和延时支付功能,但由于历史原因,商票仅体现商业信用,支付信用不佳,因此在贸易往来中非首选结算工具。然而对于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上下游贸易清算,由于相互了解,没有拖欠货款之可能,且财务公司作为中介,商票的流通成为可能。具体实践如下:
电厂和燃料公司均在财务公司开立账户,由电厂出具商业承兑汇票,且出票人(电厂)和收款人(燃料公司)的账号均为其在财务公司账号,商票经出票人承兑,收款人背书后,交由财务公司办理贴现,付息方式可以由双方商定,可以由买方付息,也可卖方付息,出票人将电费收入及时划入其在财务公司的账户内,财务公司在商票到期时,主动扣收出票人在财务公司的存款,完成清算。这一结算模式由财务公司自主完成,并未通过银行的交换清算网络,商票在财务公司的结算中不但体现结算功能,更体现融资功能。财务公司发挥金融平台作用,和各银行广泛开展合作,通过自有资金贴现或通过向银行同业转贴现,将商票的商业信用增级为金融机构信用,从而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同时商票的贴现人(付息人)也可获得财务成本的降低。通过这一模式,实现了电力企业现金流在财务公司的内循环。
这一模式可以进一步在具有上下游关系的集团其他成员单位进行推广。
五、使用先进电子支付网络,完善财务公司结算平台,提升资金集中管理效率
由于财务公司无清算号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而财务公司也不可能象银行一样通过增设网点来提供就近的结算服务,虽然“银行”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结算效率,同时节省了财务公司的人力资源,但是由于银行充当了财务公司的柜台功能,财务公司和成员单位在结算服务上日常往来较少,且财务公司上门服务能力有限,成员单位和财务公司的紧密度有所降低。为了使财务公司不仅仅停留在“影子银行”这一层次,更好地加强和成员单位联系,使财务公司深入到成员单位财务人员心中,应在成员单位中推广财务公司网银是财务公司优化结算服务功能,贴近成员单位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电子支付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成员单位,使得资金集中管理效率进一步得以提高。
(一)财务公司网银介绍
目前财务公司网银一般基于“银企直联”系统上进行开发,理由是财务公司自身通过“银行”模式完成结算,没有自己的结算数据中心,必须依赖银行数据中心来实现资金的划付,而直联系统提供了这一接口。
基于银企直联系统上的财务公司网银示意图(图2):
以基于某国有银行直联系统上的财务公司网银功能举例:网银提供了1.成员单位资金划转功能;2.成员单位对账户实时查询功能;3.财务公司网银和成员单位ERP系统直联功能。
随着ERP系统在成员单位的推广,财务公司网银也提供了和ERP系统对接的接口,同时可以根据需求,提供单笔实时支付和多笔批量支付功能,实现ERP财务记账和资金划付的无缝对接。
(二)基于银企直联系统上的财务公司网银的优缺点
财务公司网银提供了一个多银行支付结算平台,这是财务公司网银的最大优点,以前成员单位在不同银行开户,使用不同银行的网银产品,财务人员需要保管多个网银USBKEY,除了繁琐外,遗失风险大,管理不便。通过充分了解成员单位的日常结算习惯和业务特点,特别是适应公用事业类企业的结算需求,财务公司可以同时选择多个银行作为结算合作银行,通过直联系统,和多家银行的网银均可实现对接,整合各银行网银的功能,从而使成员单位使用财务公司网银,实现“一门式”进入成为可能,有效地避免了网银最关键的进入通道――USBKEY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银企直联系统和银行对外支付系统存在不完全对接的缺陷,使得基于该系统上的财务公司网银在跨行支付功能和系统稳定性上存在不足。
具体来说,目前跨行支付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如表1所示。
而目前直联系统没有大额支付联行号查询模块,无法在支付指令中自动添加收款行清算号信息。因此对于跨行支付需“落地”处理,即人工处理,无法实现和银行对外支付系统的数据对接。与一般银行网银相比,存在跨行支付功能不全,到账时间较慢,客户无法选择汇路等缺陷。
同时由于财务公司网银需要通过财务公司网银前置机和银行数据中心前置机两次数据处理,使得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受线路稳定性、数据处理能力、业务繁忙程度等因素影响,落账、拥堵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财务公司网银未来的改进方向
基于“银企直联”系统上开发的财务公司网银存在上述不足,未满足成员单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资金集中管理,目前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完善跨行支付模块
首先在财务公司网银系统内增设全国银行大额支付号以及上海本地同城交换号查询模块。该模块提供用户自主选择功能和模糊查询功能,可以通过分级菜单选择收款行所在地、行别、网点名,快速准确地查询到收款单位开户行的有关清算号信息,同时和收款人目录管理模块相关联,实现一次付款成功后,保存收款人账户信息和开户行信息,为今后录入提供方便。
其次将财务公司网银系统和银行对外支付系统对接,实现财务公司网银生成的包含收款人账号和开户行清算号信息的数据报文直接进入银行对外支付系统,从而使跨行支付摆脱“落地人工处理”的局面。
最后在跨行支付的功能上提供同城票据交换、大额实时支付、小额实时支付三种不同汇路,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到账时间需要,考虑划付手续费,自主选择合适的汇付渠道。
2.加强网银的资金管理功能,丰富集团资金管理手段
网银可以提供资金定时、定额、主动归集的功能,集团可以通过与成员单位签订相应授权文件,主动按时划转成员单位账户资金,特别对于归集时间有规律的公用事业费,这种逆向主动划转功能更能有效地控制现金流,使扁平化的现金管理得到实现。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财务公司网银稳定性
通过对线路的改造、前置机的扩容,与银行核心数据系统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财务公司网银对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减少落账率。
4.通过增设理财功能,扩展财务公司网银的服务深度
目前财务公司网银尚停留在查询和支付功能上。为进一步深化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成员单位的资金管理需求,财务公司网银应该根据自身主营业务特点,提供包括网上转存定期存款(通知存款)、账户透支、票据贴现预约、委托投资等更丰富的服务功能。
六、结论
财务公司作为集团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帮助集团实现两个整合:即企业内部资金的整合和企业外部银行资源的整合,从而成为集团实现产融结合的重要载体。财务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国际经验表明,以产融结合为特征的财务公司是大企业发育成熟的产物,也是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降低运营风险和成本的需要,全球500强企业中2/3以上均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如通用电气(GE)的金融公司,其赢利一度占到GE的40%。
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财务公司通过“银行”模式和“自主结算”模式相结合,结合集团产业及现金流特点,分别采用合适的结算模式,实现集团内部交易现金流的“内循环”,并通过财务公司网银这一电子支付平台加以优化,将最大限度地提高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廷赫.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策略-兼谈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经验.
财务公司发展前景范文5
关键词:央企 产融结合 产业投资基金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2
1 央企产业投资基金是产融结合的新途径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或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通过股权融合及业务合作等各种形式的结合与互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有一个加速融合的过程,这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有数十家中央企业涉足金融资产投资,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些大央企可逐步探索“产融结合”的方式与经验,同时国资委也开始研究有关产融结合的问题,希望对央企的产融结合进行规范。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央企走产融结合的道路就是利用金融资本的平台与资金流有效延伸其价值链,从而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增值并举。其积极作用在于,一是成功搭建起产业集团的资本运作平台,为产业资本获得金融支持创造条件;二是通过推动产业集团多元化发展,获取超出产业资本平均利润率的收益;三是通过资金链的延伸,有效提高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提升管理水平。不难看出产融结合的最大优点就于通过企业集团内部的组织权威来整合产业与金融资源,优化资本配置,实现产融一体化,提高产业及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央企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归纳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参控股银行等金融机构,比如中国石油的“昆仑”系、国家电网的“英大”系,均涉入商业银行、金融信托、保险、证券和期货等金融领域,建立起品类较为齐备的金融平台。二是组建财务公司,比如中国石化、中国建材、中国港中旅等三十多家央企均立足于集团内部服务,组建自身财务公司,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与内部资金支持。三是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比如国电资本控股公司就是中国国电集团组建的集财务公司、证券基金、保险经纪等于一体的金融控股平台。在这些传统的模式之外,近年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相继联合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发行了近百亿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这种以中广核集团产业基金与中航工业集团航空产业基金为代表的,由央企与金融机构联合发行的产业投资基金的产融结合的新模式正逐步引起关注,推动了央企产融结合的创新。下面将围绕这一新的产融结合模式,对其内容、优势、制约和完善建议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2 央企产业投资基金的利与弊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通过向社会发行基金募集资金,交由专业投资管理公司运作,并主要对未上市企业直接提供资本支持,以实体产业为投资对象的集合投资制度和金融创新工具,是产融结合的新兴手段。具有代表性的中广核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系中广核集团与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银投资公司联合发起设立,首期募集金额70亿元人民币。一期将主要以股权收购直接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为主要方式,投资国务院已核准开工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二期、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和阳江核电站等具有稳定收益的核电项目,以及国家大力支持的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项目。另一只具有代表性中航工业航空产业基金由中航工业集团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第一阶段规模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未来募集远景将达到200~300亿元人民币。主要利用中航工业集团的力量整合航空产业、完善航空产业链,通过对航空系统内企业和其它民用高科技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或控股收购,提升投资对象的企业价值。同时,航空基金与地方政府携手发展航空产业,共同建设当地航空产业园区,以现有分布在各地的航空企业与航空基地为依托,利用航空产业的群聚效应,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
活力。
通过对上述两家产业基金设立的背景、募集情况和项目运作进行研究,央企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
优势:
(1)基金股东背景实力强大。以中广核产业基金为例,产业基金的发起方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银投资公司均系大型中央企业与中央金融单位,投资基金可以充分利用各自股东在产业和金融方面的独特资源,充分发挥在核能和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领域的投资优势,获取良好收益。
(2)产业集团拥有丰富的实业项目资源。央企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主要是央企旗下或相关抗风险性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预期取得良好投资回报的战略性项目。以中航工业航空基金为例,拟投资项目主要包括两个领域,一是中航集团系统内拟上市的航空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企业的股权投资,以及中航集团已上市企业的非公开发行的股权投资。特点是行业进入门槛高,符合中航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受集团扶持政策较多,地方政府重视,有明确的上市计划,各项财务指标达到或接近IPO要求。二是属于与航空产业关联度高,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持续、高增长的民营项目,特点是具备良好的技术优势,后续研发实力强,具有可执行的发展计划和上市计划,各项财务指标达到或接近IPO要求。因此,中航集团内部近3000亿资产的整合与重组,以及为了实现“万亿”规模而进行的外部吸纳与并购,为航空基金提供了丰富的项目资源。
(3)具备坚实的金融资本平台。一方面,具备顺畅的资本退出渠道,央企旗下企业与上市公司众多,都将成为未来集团资产整体上市的平台,不仅为产业基金的投入,也为其退出提供了良好的通路。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完善的投后金融服务,利用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融券、理财产品、搭桥借款、并购贷款、技改贷款等后续融资,通过金融机构各分支庞大的客户网络为投资项目提供上下游资源整合、战略合作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产业投资基金在具备多项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几方面的制约因素:(1)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战略协同、资本协同与业务协同是央企产业基金成功募集与运作的前提。央企与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及内部协同的缺失与缺位都将制约和影响产业基金的募集与作用的充分发挥。(2)央企产业基金的成功募集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拥有央企集团的资金支持作为“引导资本”、基金管理人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作为其他出资人资金保本的“安全垫”和储备足够“能够及早看见投资回报并成功套现”的投资项目。这些关键要素的缺失往往是导致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产业投资基金募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3)在操作层面,需要配备一支具有国际国内实业与金融管理经验的团队,需要有效解决投资决策机制、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与平衡各方的诉求等问题。(4)在法律层面,能否逐步完善产业投资基金相关法律法规是有效保护投资者,科学引导规范基金行为的基础。
3 央企产业投资基金的完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在央企产业基金的发起设立与投资运作过程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中央企业在发展金融业务前,首先要明确金融业务的定位,要明确金融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包括战略协同、资本协同与业务协同,这是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在选择产业投资基金这一产融结合模式时,必须综合考虑集团的金融需求及业务现状、资源状况和资本实力,明确方向,细化举措,努力实现金融工具与产业资源的有效契合。
(2)要推动资金的有序募集、完善投资决策和储备良好的投资项目,一方面确保央企“引导资本”、基金管理人“安全垫”资金的及时到位,同时理顺其他不同性质资金的到位顺序,实现资金的有效有序募集;另一方面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运作离不开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要明确央企与基金管理人的角色,理顺沟通渠道,设置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此外作为主导一个产业的中央企业应储备好足够具备良好收益与易于变现的投资项目,为产业基金的成功运作提供载体。
(3)加强金融人才培养,配套人才激励机制。产业基金的运作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基金投资团队,一方面要求从业人员要对国内行业发展情况和政策环境有相当程度的了解,需要在国际投资、兼并收购和国际商务合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经验,另一方面对高级管理人员需要配套设计合理的薪酬分配和激励约束
制度。
(4)在法律层面,要推动《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引导与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央企产业投资基金的规范运作。
总之,央企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正成为连接产业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桥梁,融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平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经济效益,我们既要坚持与推动这一过程,也要关注与解决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央企产融结合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亚楠.从金融业“十一五规划”看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前景[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2] 刘昕.基金之翼: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理论与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
[3] 季敏波,徐莉芳.促进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战略措施[J].财经论丛,2000(4).
[4] 刘元名.试论中央企业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China’s Foreign Trade,2012(4).
[5] 周清杰.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管理现代化,2003(1).
财务公司发展前景范文6
[关键词]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不确定因素;财务对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空前挑战,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从2009年二、三季度开始,全球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景气回升;中国经济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下,开始呈现强劲复苏态势,国际国内进入了一个“危”与“机”并存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但对企业而言,经营环境和发展前景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作为财务工作者,如何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形势。关注影响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方面,积极思考应对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
(一)国际经济形势
据世界银行等相关机构分析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为应对自2007年入夏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采取了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全球各地区经济均呈现景气回升迹象,2009年全球经济实际下降1%,好于2.2%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联合国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分别为3.1%、2.8%和1.6%,表明全球经济2010年将开始复苏。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2009年走出近六十年最严重的经济下滑,开始恢复经济增长,工业生产继续扩张。从2009年初开始,美国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开始重新步入上升通道,金融市场信心逐渐恢复。2010年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以国内消费性、投资性需求为代表的国内需求明显恢复,工业增加值及出口增速明显的趋势。
(二)国内经济形势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显现出强劲复苏态势,市场信心全面提升,出口增速回落,幅度收窄。但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抵御财政金融风险、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等任务十分艰巨。另外,要解决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还任重道远。
据国家统计局分析。2009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8.7%,好干预期的8%。进入2010年后,经济复苏的步伐逐渐加快。2010年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 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2010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而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5.5,比上季度上升7.8点,为2008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企业景气指数为1329,比上季度提高2.3点。另外,截至2010年3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十三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增速加快,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增强。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
虽然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逐步好转,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可能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错综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全球经济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在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抵御财政金融风险、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等任务十分艰巨。另外,要解决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还任重道远。这些都给国内企业的经营环境带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波澜再起;市场波动加剧,金融风险依旧;金融危机催生第四次科技革命,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际金融体制面临改革;国内投资增长放慢,拉动效应不可持续;国内通货膨胀预期高涨,刺激政策面临退出。
三、企业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财务对策
(一)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增长财务战略
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突出体现在“四个支持”上:支持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有利于价值创造的投资;支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投资;支持有利于战略实施的投资。同时转变理财观念,不仅要关注过去,更要关注未来;不仅要关注硬资产价值,更要关注软资产价值:不仅关注财务指标。还要关注非财务指标;不仅要关注单位利益,更要关注利益相关者共赢。为此。财务管理工作要切实实现“三个转型”:一是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努力从传统的职能管理向职能管理和业务协同的价值管理相结合转型;二是财务管理目标转型,努力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向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相结合转型;三是财务管理重点工作转型,努力从以控制管理为重点,向管理控制和战略决策支持相结合转型。
(二)创新融资渠道,加强现金流管理,大力推进产融结合
1 广开融资渠道、保障资金安全。通过资本市场的上市、增发,资金市场的贷款、发债、授信等各种方式进行融资。以中航工业为例,2009年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优惠利率贷款100亿元,用于支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关键零部件转包生产。目前已贷款70亿元,比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优惠30%。先后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12家国内主要银行开展战略合作,累计获得银行综合授信4 800亿元。在发行50亿元短期融资券的基础上。发行100亿元企业债券和100亿元中期票据,企业债券用于支持自主创新和新上项目,100亿元中期票据用于置换银行短期借款,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
2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解决“存贷双高”现象。目前国外采取司库的形式进行内部资金集中,国内则是采取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的形式来进行内部资金集中。达到不改变资金的使用权、收益权、所有权,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的目的。中航工业2007年重组成立了集团财务公司,在公司实现较好效益的同时,实现集团内部融资两百多亿元,降低了集团财务费用,支持了产业发展。2009年集团公司可归集资金集中度已提高到60%以上,累计为企事业单位和重点项目提供贷款350亿元。
3 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处理好现金流和战略的关系,现金流和利润的关系。现金流量是企业决策与经营管理的重要变量,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血液、生命线。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约80%的破产公司从收入、利润上看属于活力公司,导致它们倒闭的不是由于账
面亏损。而是因为现金流断裂。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前景,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现金为王”的思想,重点做好经营性现金流管理,同时强化资金集中管理,鼓励督促成员单位树立大局意识,支持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只要手中有钱,心里就能不慌,抗风险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
4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充分利用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产业基金等支持企业产品销售、出口和科研生产。中航工业积极利用租赁公司,有力支持了集团内机械装备产品和国产支线飞机的销售。
(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成本管理水平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要大力推进战略成本管理,着手构建增收与节支并重、内部与外部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的全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
1 实施全员成本管理。要从设计源头抓起,将成本管理落实到科研设计、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
2 积极推进商业模式的转变。通过转包或RSP(风险收益共享)等合作模式,努力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减少资本性投入。
3 实施增收节支并重的成本管理战略。主要是狠抓市场开拓,应用管理会计,摊薄固定成本;狠抓流程、采购成本、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及价值工程等。
4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的总会计师制度。学习美国波音、UTC等公司的成功经验,推行项目总会计师制度,从设计入手,控制成本费用,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性和竞争力,逐步改变技术、经济脱节的现象。
(四)积极参与资本运作
利用资本市场,转换经营机制,通过上市、增发、并购重组、引进投资者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本运作是做大做强企业的必要途径。危机时期对部分企业来讲是快速做大的机遇。国外很多大公司都是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例如波音和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
2009年,中航工业紧紧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全年实施重组上市项目16个,涉及单位20家,启动了飞机板块整体上市重组项目,围绕航空主业、专用车产业、资源行业等开展国内外并购,21家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长158%。西飞公司成功收购奥地利知名复合材料企业FACC公司,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乃至亚洲航空制造业并购欧美航空制造企业的先例。
同时,要狠抓好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认真研究市场规律,主动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构建市场导向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基于公司市值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将上市公司打造成强大的盈利机器。
(五)完善财务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
经验证明。管理链条越长,企业规模越大。管理风险越大。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集团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统一财务制度;规范债务管理;严格经济担保;严管对外投资;严控证券投资(含金融衍生品);加强汇率管理;完善监督体系。
要及时根据新的体制机制。修订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要对重点单位、重大事项实施特别关注。集团公司要统一控制整体负债规模。负责综合授信的分配和债券、票据的发行,限额以上的投资、担保的审批等。严禁对集团外的单位提供担保、严禁证券二级市场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等高风险理财。
严格防范投资风险,加强投资的经济论证和投资后的财务监督。对并购坚持“与主业相关、有投资能力和保投资回报”的财务风险防范原则。要建立《重大财务经济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所属单位的风险事项,并协调解决。
同时,加强财务稽核,在大中型企业设置总稽核师。小单位配备专兼职稽核员。积极防范汇率风险,围绕偿债风险、盈利风险、运营风险和发展风险,选取重要指标。分类设定临界值。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建立完善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和法律四位一体的监督检查体系,共享监督资源,加大监督力度。
在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的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过对危机中暴露的企业财务管理薄弱之处的反省、思考,如何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贯彻到企业财务战略及财务管理实践之中,使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仍然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谨以此文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刘树成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分析[N]人民日报,2010―03―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