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学习环境 课堂延伸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78-01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它犹如一个无形的磁场,是一个班级形成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一个班级团队精神的外在表现。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整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整合与学校的硬件设备、校级校规以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多种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和谐的育人氛围,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在校园中接受教育,真正实现通过班级文化培养人、熏陶人、教育人和发展人的关键作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班级文化建设是教师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管理艺术的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发展的方向,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指南针,在一个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中,班级才有向前发展的动力,才会凝聚力量,团结向上。同时,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有始有终。当老师和学生都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的时候,学生的违纪现象和个人不良行为就会大大减少。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做到心中有数。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校的整体计划,明白学校和班级的文化建设需要什么?怎么样去开展相应的工作?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二、班级文化建设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舒服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室的布置,要根据专业化的要求进行合理布置,注意结合班级文化的内涵丰富其内容,在布局和颜色的装饰上要符合专业的要求、专业的特色,注意思想性、人文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多样的班级环境中受到熏陶与教育。例如,在导游专业的班级的墙面上添加许多景点的介绍;在烹饪专业的班级班级墙报中有许多的菜系和各种特色菜的介绍。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或者不经意中就进行了学习,同时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

三、班级文化建设对教学起辅助作用,是课堂的延伸

目前,大教育观已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课堂内的许多任务不一定能满足学生要求,这必然要求课外做大量的工作。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不能持之以恒。在职业学校中,学生的专业书籍更少,而且价格也不菲,很多学生没有能力或者不愿花钱去买专业的书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用共享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专业的相关书籍和资源,既可以加大同学们专业知识的阅读量,加强专业课学习的知识面,还可以使学生的经济上有一定的节约。另外,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也可在同学中收集、整理读书的摘要和笔记粘贴在班级的展板或学生园地的板块当中,让学生在收集中学习,在学习中整理,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这项活动在我校的导游专业开展的较为成功,班级的墙面上有许多导游专业的知识拓展,图文并茂,对帮助同学们学习专业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班级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情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职校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更要求学生的体育教育、人文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综合发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为人处世,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可以对一个班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面对社会和世界倍受关注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理解和认识;面对升学的失败,而迫于无奈对职校的选择,学生应该如何适应;面对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应该如何对待等。另外,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因为遇到一些困难,许多学生就有一种学习不好就一切都不好的思想和心态。而如何来改变学生对自己的看法,正视职校生活,树立自信心,并投入到当下的学习环境当中,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和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感觉。要充分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点,把学生取得的成绩展现给全班同学。或许你觉得只是一点点,我们认为微不足道,但是,只要通过班级墙报展现出来,都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树立起自信心,赶走“自卑”的心理,享受这一点点“成功”所带给他的喜悦。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一)心理文化建设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中职班级的建设主要包括班级文化建设、精神建设以及心理文化建设等。心理文化建设是最重要的,因为健康的心理是开展一切活动的保障,良好的心理可以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和辅导者,教师应该在学生进入中职院校的时候就开始开展班级的心理文化建设,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建立良好的基础。心理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也能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开展班级心理文化建设的策略

1.将班级心理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意识比较强,对于不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主张,班级管理就是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风建设的活动等。教师要根据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班级的心理文化建设,在班级中要通过学生的自我激励,实现自己的价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心理。

2.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作用。人格高尚的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是积极创建班级心理文化建设的前提,教师应该要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和心理,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不要刻意批评,耐心地为他们解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轻松氛围。

3.开展班级活动实现心理文化建设。有效的班级活动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在班级集体活动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参与活动的学生,表扬他们的拼搏精神,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也是可以的。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要每周都安排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放松身心的机会,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深化师生之间的感情,消除学生烦躁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

二、结语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模式

1引言

礼仪文化是我国古论规范、社会政治及文化发展的总和,因此,国家要想更好的发展及必须注重文明礼仪的教育。中职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养成良好文明礼仪的重要阶段,所以说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学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遵循礼仪教育的发展,全面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文明礼仪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中职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2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教育本质上也称为道德教育,是塑造人类精神的教育。礼仪教育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于以就业为学习目标的中职生来说,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就业的目的,还能提高社会发展的整体进度[1]。“重技术,轻礼仪”是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实行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给学生灌输了有技术就能有好工作的思想,使部分学生忽略了对文明礼仪的养成,认为礼仪知识无关重要。然而现实却告诉了我们对中职生实行文明礼仪教学的重要性。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培养一个人优良的素质,是社会发展中一笔无形的财富,所以中职技术学校学校不应该仅仅重视技术的教学,还要对文明教学重视起来。

3构建中职生文明礼教育模式的策略

3.1把文明礼仪作为必修课程

课堂教学是传播文明礼仪文化的良好途径,通过礼仪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有关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礼仪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化礼仪课程的兴趣。礼仪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礼仪、同学礼仪、师生礼仪、社会礼仪、家庭礼仪等,对多种礼仪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要想让礼仪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选择教材,精心设置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2]。目前,学校对礼仪教学的教材没有统一规定,所以礼仪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选内容丰富、合理及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另外,礼仪教学的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适当加入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到达高质量学习的效果。

3.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塑造良好学习风气,所以创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克服不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每周一升旗时进行短时间的讲话,不定期的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看到不文明的现象要敢于指出,看到文明的现象要树立榜样向他学习。同时,学校也要给予表现好的学生奖励,表现不好的给予处罚,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

3.3构建班级礼仪之风

班级在学习中相对于一个小家庭,所以班级的文明礼仪风气也是特别重要的。班主任充当班级教学的主要力量,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因此班主任在文明礼仪教学起引导作用,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出适合的班干部,构建文明班级骨干。定期开展有关文明礼仪的主体班会,通过班会来传播学生对礼仪的进一步了解,同时举行有关文明礼仪的活动,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无形地认识礼仪知识,也是树立班级礼仪之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3.4举办有关文明礼仪的讲座

根据不同时段的教学需求展开专题讲座。例如,新生入学时期,学校可以举办有关学校规章制度的讲座,让学生认识到“无规不成方圆”的道理,教育学生规范自身行为,不要违背规章制度做事。不定期举办文明礼仪讲座,时刻提醒学生文明礼仪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例如,针对就业面试设置专门的教学,着重强调面试礼仪,让学生知道在面试的时候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告诉学生在面试是应该做到态度积极、主动回答、表现自然大方、针对性回答问题等面试中的礼仪常识及技巧,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知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可以通过把文明礼仪作为必修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构建班级礼仪之风、举办有关文明礼仪的讲座等运用到礼仪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深入了解。

作者:王铃铃 单位: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朱红华,谭立波,梁冰.学生家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25(18):114-116.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班级建设独立学院教育质量班级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管理单位和管理模式。作为独立院校学生组织的基本单位,班级既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也是学校对学生的实行教育与管理的小集体。抓好班级建设的基础是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而严明的校规校纪则是做好班级建设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证。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儒道法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世之经典、治国之良方。在新时期,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将成为独立院校开展班级建设、教育学生的法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班级建设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必须经历艰辛的劳动和付出。只有从头做起,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成效,才能有所收获。

一、新时期独立院校班级建设的现状

1.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

近几年我国引进和普及西方教学管理制度的学分制。其优势在于: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还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全面,也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同时,学分制的实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弊端,如打破了传统的班级界限,打破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弱化了班级的作用。在学分制的教育模式,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学生的班级意识淡漠,时空的距离让同学之间相处时间少、了解机会少,感情也随之淡漠。

2.后勤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

传统高校学生往往是按照院系集中分配宿舍楼,同专业在同一楼层,同一宿舍为同班同学,彼此熟悉,利于集中管理。但随着高校后勤服务体制的改变,宿舍管理也出现市场化和社会化,学生住宿由集中到分散,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生公寓,削弱了班级的监督作用,管理松散,信息不畅,不利于班级建设工作的开展。

3.网络社团的多元化和丰富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生活重地,既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到精神寄托。另外,高校社团活动的日益丰富和发展,以其自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以及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吸引了广大学生,将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学生的自我化和个性化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自小养尊处优,备受宠爱,思想解放,个性独立,利己性方面更为突出,为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不考虑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公德心、诚信方面相对较弱,同时经受不住打击和受挫,沟通能力不强,做事我行我素。

二、独立院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

1.班级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从事学生工作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对班级建设有认识上的误区,他们往往认为可以采用新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淡化班级概念,将“权力”下放,让“学生自治”,自认为大学生有着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无需过问班级建设,没有积极采取适时的干预与引导。

2.班干部队伍缺乏锻炼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生力量,是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但班干部缺少适当的锻炼,往往只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传话筒,关键时刻无法正确处置同学关系,缺乏工作威信,有时无法兼顾工作与学习,成绩下降,不能做到模范带头作用,给班级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难度。

三、独立学院加强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

1.提高班级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育与服务的重要基本单位和组织载体。对于全面培养大学生而言,班级建设具有独特优势。要明确肯定班级建设的重要性。班级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最基础、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环。加强班级建设,既是对社会、对学生家长和对学生本人负责,也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才,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班主任及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在社会、学校与家庭三者之间扮演重要角色。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对会对学生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制定班主任工作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主动性。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培养一个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班级建设中可以通过设置班主任及辅导员的双重管理体系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根据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学生干部培训;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由辅导员集中学生干部分析班集体的问题,交流工作经验,群策群力;重点培养学生干部管理能力,为班级管理打下牢靠的基础。

4.选拔班级建设的有生力量

班干部是班级舆论的引导者和班级建设的带头人,也是实现班级目标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不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是班级的骨干和核心;作为一支有一定素养的班级管理团队,班干部是高质高效开展班级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是班级建设的有生力量。因此要通过民主选举方式选拔满怀热情、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开展各种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组织生活会与座谈会,加强交流,提升理念,使学生干部成为学生共同学习的模范。

5.加强班规班纪建设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依法统治人民,处理国事。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自觉强化“法治”意识,提高班级“法治”管理水平,做到依“法”治班。良好的班风需要有严明的校规校纪和确实可行的班规班纪,同时在具体实际中做到依法治班。制定班规班纪时,采取民主化方式,组织全体同学参加,制定的班规班纪既要符合实际,又为学生所认可,这样才能减少实施难度;由辅导员进行指导,班长酝酿工作计划,并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本着激励和督促相结合的原则,奖励模范,有机结合规范要求和先进行为;按照各项工作要求,制定班级目标,组织学生围绕目标集中讨论,群策群力,发挥个人才智,增强集体的凝聚力,结合班级建设形成合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加强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干部进行系统教育。

6.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懂得学习是每一名学生的首要和核心任务。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应着重抓好学生的到课率,并将之作为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争取做到学生全勤,确保有条不紊的上课秩序;定期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开展对后进学生的互帮互助活动,促使学生共同前进。

7.鼓励学生自我管理

在道家的言行中,无处不体现管理要尊重个性,提倡“无为而治”,在班级建设的管理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引导学生学会自治,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在指导班级建设的工作中,给予学生充分信任,以“三自”为教育核心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遇到关键问题,适时予以帮助和指导,平常问题可以让学生自我解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班干部处理班级工作,抓好班级建设;体现班级管理的民主性,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并接受锻炼。

8.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和”,应用到班级建设中就是要构建“和谐”班级,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集体的理解和感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同时要力争做到集体活动少而精,有创新、有实效,坚决拒绝形式主义;班干部也能够通过酝酿、活动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有效的集体活动既能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组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宿舍文化活动,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宿舍环境卫生的清洁、节约水电、关心小团体,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增强了班风与学风建设,增强了集体观念;同时开展一些有教育意义、丰富多彩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兴趣的活动,正面引导学生,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还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友谊。

9.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

班级文化可以反映出一个班级特有的精神风貌,并以一种隐性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具体做法有: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和教育,提升思想境界让学生有机会发挥特长、张显个性;在班级的黑板报、墙报等张贴积极、健康、朝气的标语,弘扬班级精神,营造激励向上的班级氛围;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本专业的学科竞赛,引导学生专业成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成绩。

总之,加强班级建设应明确班级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坚持发扬民主,提高班规班纪建设和学风建设,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和宿舍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整体上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文友.高校班级建设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53.

[2]王诤.高职学生班级管理之己见[J].科教导刊,2012,3(上):177-197.

[3]廖锦春.高职院校加强班级建设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80-82.

[4]于红岩,刘玉洁,周伟,康石.高职院校品牌班级建设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235.

[5]毕玉凤.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92-182.

[6]梁凤梅.浅谈班级管理心得体会[J].科教导刊,2010(3):73-74.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文化墙 硬文化 软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团结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总和。这种文化是在班级的共同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良好的班级文化能让一个班级学生感到心情愉悦,积极向上,充满斗志,而这样一个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最终形成。

班级的文化墙是班级文化最直接的展示,是一种“硬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班级的文化墙不仅反映了一个班级的风貌,还是学生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如何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墙的教育作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命题。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氛围。

一、班级文化墙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的平台

我们先走进每个班级,感受一下各个班级的“魅力”文化墙。每个班级的文化墙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有充满活力的班级集体照、贴图以及很有个性的艺术字表达的各种奋斗宣言,有书法作品展示栏,有美文欣赏栏,有日常行为加扣分栏、个性专区、表彰栏、小组宣言、真心话等等。每个教室的文化墙都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班级文化,看到学生们的成果,我们不得不感慨学生的创意。几年前,我们教室的各个墙面也都布置得满满的,不同的是,教室里更多的是挂满了名人名言以及激励的标语,而做这个工作的自然是教师。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集中精力把学习成绩抓上去。可以说,现在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和展示空间。也让我们见识和相信了学生的创意是无穷的。这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的很好体现,也很符合新教育改革的理念,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班级文化墙是班级精神面貌“软文化”环境建设的体现

以文化墙为代表的班级“硬文化”是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但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一副好看的面孔,班级的精神风貌真正体现在“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否则,文化墙等物化的东西就彻底沦为形式主义,而班级的形象在大家心中也就大打折扣了。这正如我们看到的一些不符合班级风貌的现象,如:上课吃零食、课堂随意走动、借讨论名义聊天等等。这些现象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班级宣传的文化与班级实际脱离的体现,而问题就在于“软文化”没有建设好。

可以说,班级“软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如何真正建设好班级之魂?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因为文化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认同感,而认同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民主。因此,班级的目标、计划以及各项规章制度都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大家集体讨论、决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既是班级的引领者又是参与者。在把握班级发展正确方向的同时和学生一起讨论,最后,可以用文化墙等形式把大家的决议结果展示出来,形成班级各成员共同遵守的“契约”。“契约”形成后,教师担任的就是一名法官的角色,公正地“判决”每一个违背“契约”的班级成员。

当然,我们不可能说这样做就能保证大家都有了班级文化认同感。虽然这种方式比较民主,但毕竟是通过一种约束的办法来达到共同的班级目标。因此,我们还要从思想上着手,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心情愉悦地、自觉地遵守并维护班级“契约”。而在这些途径中,班会占很重要的地位。每次成功的班会都是对学生的一次思想的洗礼,班级的精神也就孕育在其中了。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将完成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很多辅导员的智慧和艺术。

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催化剂”。如军训、运动会等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形成班级凝聚力以及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每一位学生都带动起来,形成主人翁意识,这对形成班级的“软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但当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班级成员集体观念缺乏、学风日益淡化、班级成员心理不健康等不良状况。为此,要通过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立德树人的要求,从主体、理念和内容、空间三方面来寻求解决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校; 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83-02

收稿日期:2014-12-05

作者简介:曾庆亮(1970—),男,江西永新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当代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SC12E014)

关于高校班级文化的概念,学者们给出了多种观点:物质精神说、意识形态说以及群体亚文化说等。在此,高校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是高校辅导员通过引导班级全体成员参与集体生活、学习以及日常交往所形成的符合他们身心特征的共同思想特征、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综合。班级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为一种团队精神,侧重反映了班级全体成员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其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对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高校班级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在深入分析中加以解决。

一、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历来备受高校的重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了发展。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集体观念缺乏,班级凝聚力弱

当前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90后大学生,他们集体主义观念缺失,班级凝聚力弱。主要表现在:首先,他们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社会意识淡薄,在自我表现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其次,他们具有独立的行事作风。在各种活动中,部分学生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无兴趣,与班级想要通过组织活动来凝聚大学生的目的和想法相背离。最后,网络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与网络互动频繁,客观上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依赖相对减弱。因此,当前高校学生集体意识弱的特征弱化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二)班风学风日益淡化

90后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人力资源。但当前高校班级存在学风日益淡化问题,有调查显示:“在学习风气上,以及格为其学习目标的学生占56.11%,而对学习无目标的学生约占到10%。”[1]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成长起来的90后,难以适应更注重学生进行自我合理安排、独立计划和合作学习的大学教育模式,对学习减少了兴趣。其次,大学有多种活动,学生们更愿意将时间用在参与活动上面。最后,他们主体意识强,喜欢独自学习,缺乏合作精神。这样,班级的学习风气就处于分散的状态之中。

(三)班级成员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人际关系不和谐

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主要是90后,他们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之中,自身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家里长辈的宠溺,缺少集体生活并难以适应。其次,当前大学生大多是通过电话、网络来实现与他人的交往,容易与班级成员造成隔阂,选择自我封闭。最后,宿舍是班级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地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容易引起矛盾,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

二、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其各组成部分作用的发挥受限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高校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有限

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缺乏示范和引导。首先,辅导员自身面临来自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部分辅导员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难以将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缺乏相关经验。除此以外,高校辅导员对班级未形成和谐民主的精神文化建设氛围负有责任,难以使学生体验到精神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在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参与不足。第一,他们重视个人的主体意识,忽视集体意识。第二,他们的价值观多元,功利性明显。当前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西方思想和价值观的洗礼,对其主导价值取向产生了偏移。第三,他们人际关系淡薄。目前大学实施的是学分制,这加剧了学生的自我封闭。他们沉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融入到现实的人际交往中。

(二)班级活动理念滞后,内容单一

班级活动理念滞后。班级活动理念指导班级活动的执行,而班级活动理念与现实的班级活动有一定差距。当前高校实施的是学分制,但高校班级活动理念与学分制认可所有学生在智能以及个体意向方面的差异存在距离。班级活动理念滞后,忽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班级活动内容单一。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源泉和动力,是班级开展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机制。高校班级活动内容单一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班会和团会内容枯燥单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班级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单一。

(三)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空间受限

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不同场地。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成为高校学生除宿舍、班级和校园外接触最多的虚拟空间。当前高校开展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空间主要集中在班级、校园和校外等实体空间,利用网络虚拟空间的寥寥无几。

三、解决当前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的有效路径

面对当前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日益突出的问题,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秉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一)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辅导员要发挥“引导员”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压力,重视高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在集体活动中先进的思想发挥得越充分,班级就越优秀。在对高校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集体活动相融合,一方面培养学生个性,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意识[2]。其次,高校辅导员要不断自我“充电”,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高校辅导员有两个基本职责,除了要在班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进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3]。因此,他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最后,高校辅导员要培养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辅导员要及时把握学生动态,有效地调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

2.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于要加强自我教育。首先,高校学生要不断进行自我理想信念教育。崇高理想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高校学生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是“中国梦”的引领者和主力军。一方面,高校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思想的熏陶,提高自身思想素养;另一方面,高校学生要明确自身的理想追求。其次,学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归属与爱、交往、自我实现等都是人基本的心理需要,因此,学生要利用多种渠道,提高学习和运用心理健康知识的能力。最后,学生要主动发挥主体作用。高校学生要积极主动发挥其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主体作用,全面参与班级活动的筹划、准备、实施和评价整个程序的各个环节。

(二)创新班级活动理念,丰富班级活动内容

1.创新班级活动理念。班级活动理念对一个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和班级活动组织者要更新教育观念,把握主流思想。首先,高校辅导员和班级活动组织者要更新教育观。辅导员在肯定学生存在主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一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班级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其次,高校辅导员和班级活动组织者要把握主流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以班级活动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高校辅导员和班级活动组织者要在班级活动中引入人本理念和激励理论。人本理念注重对人本身的尊重,注重对人性的正视[4]。激励理论在于通过目标激励、奖惩激励和榜样激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5]。人本理念和激励理论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动力,促使其把外部刺激转化为指导自己的自觉行为。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需要通过班级活动来获得发展。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于其内容对班级成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首先,改变传统主题班会和团会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等状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质量。其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其他活动,如学术创新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专业实践活动和趣味知识竞赛等合作型活动[6]。在辅导员的指导和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下组织和策划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旨在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团队精神。

(三)充分利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现实和虚拟空间

1.充分利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现实空间。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现实空间依然是班级文化活动开展的主阵地。除此以外,班级文化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向外扩展,占领社会这一更为广阔的地域。高校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为促进青年发展而提供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服务社区活动。

2.开发利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虚拟空间。网络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阵地,高校辅导员要利用网络这一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平台,开发以高校学生为主的文化型、教育型、趣味型班级交流网站,以一种方便有效的、资源丰富的网络教育形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在高校班级文化中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通过班级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班级理念的创新,班级活动的拓展和班级空间的扩大,高校学生能够认识到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乐于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朱广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杨丽艳.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10).

[3]李爱民,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

[4孙剑.人本理论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工作研究,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