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传媒和经济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传媒和经济的关系范文1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传媒是国家扩大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政治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政治范畴,传媒作为一项重要的实力手段,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突显出它的作用和地位。在经济范畴,作为主要信息传播的媒体,是有效运作经济活动的基础。媒体对消费者加以引导,减少信息不同步,增强市场道德规范。同时,媒体作为信息产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媒体业自身已经发展成一项新兴产业。
一、传媒经济对现代经济的改革
国内传媒经济的发展与国内改革开放的广度是相联系的,是和国内经济市场的成熟程度以及发达程度紧密相连的,是和国内经济有序发展、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状态紧密相连的。传媒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渗透力,为指令性计划转变成指导性计划,经营和所有权的分离和经济市场体制创造了便利条件,并起促进作用。传媒促进了经济市场的发展,传媒与经济相结合是通过市场经济的运作。总体上说,目前世界各国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信息的竞争,先入手为主,企业如果拥有价值高的信息,就可以在企业间的竞争中获得胜利。从深层次的经济改革的需求来说,诸多问题远远超出经济本身,更多的涉及到思想观念、企业利益和体质上。大众化传媒应该与经济建设紧密的相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言论环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大众传媒对劳动者起到了鼓动对工作产生热情的作用,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超额完成国家经济的计划指标。在社会经济市场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国内大众传媒逐步走向经济市场,栏目更多的宣传业务采用了一系列的改革,传媒的运行方式以传者为核心向受者为核心转变。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大批的广告,大批的消费者和丰富的物质力量[1]。
传媒业主要针对社会主流的形态进行传媒,具备优秀建筑性质。所以,法律、法规等非经济因素对推动媒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前国内传媒经济发展遭受瓶颈的现状,笔者认为,清理阻止传媒经济发展的障碍、让传媒行业再次东山再起的关键是要将媒体整体体质改革和正在实行的经济体质相结合起来,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加快媒体行业的实际改革步伐,调整媒体行业的管理体质,粉碎条块分割,推动传媒行业结构转型,对传媒市场的秩序进行规范,对传媒行业的政策进行完善。构建跨行业、跨媒体的传媒公司,鼓舞传媒公司走向世界,对去世界各地进行办刊、办台和办报的中国媒体企业,国家要给予税收优惠及财政上大力支持。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培育更多的顶级传媒企业走向世界[2]。
二、个人经济与传媒经济之间关系
传媒业是信息产业的分支,传媒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对群众产生影响,并对受众的影响在较大程度上逐步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到社会各项决策,影响消费者的社会行为。如果传媒可以为社会主流人群在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柱、知识支柱和智慧支柱,那么,传媒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便非常巨大了。总之,传媒市场的价值关键在于它的受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传媒对个人经济的影响也有重要作用,例如,人们在商店购买商品的时候是具有选择性地,如果人们对商品质量满意、对生产商品的厂家认可、对商品的价值也认可,这完全取决于人们在通过各种形式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大众传媒的影响逐渐被各界认可并使用,例如:如果一个企业或个人想要对自己的商品进行传销,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大众传媒,像是当前常见电视中的广告、广播中的广告或是在公共场合贴出或挂出的条幅类型广告,这些方式的广告会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和耳朵里,商家或个人通过投放广告,以达到为商品价值的提升和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可。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例如汽水品牌,像是当前比较常见的百事可乐品牌,由明星代言,做出了很多广告模式,传媒业和商家达到双赢效果[3]。
自从互联网进入了中国,它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移动与互联网的结合,使传媒也得到快速地发展,相对于期刊、电视、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增长状态,但是整体产业格局正走着下坡路,整个国内传媒行业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随着传媒行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传播的信息量也同时增多。人们通过看电视、上网、听广播、读报纸可以直观地看到媒体所植入的广告,同时媒体引领者人们通过网上购物或电话购物进行消费。由于传媒的作用,对人们生活的品质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国内城市的不断发展业提速了媒体经济的发展,通过社区的增多,带给媒体市场全新的发展空间,可根据特定的人群去投放新型的杂志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灯[4]。
三、传媒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从媒体经济自身出发,简单的分析媒体发展的经济作用,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内目前的经济水平、经济资源布局、资本来源等外界因素,传媒企业竞争中,对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因素,都影响着传媒行业的发展。传媒经济通过对人们的影响,对整个媒体行业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很多国家与传媒相结合,使产业收入成为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例如美国,娱乐业和航天业成为国家收入的项目,早在1995年开始,美国娱乐业在海外赚取超过70亿美元。在传媒业,世界各地对美国的娱乐设施并不陌生、对美国的文化业也不陌生,美国制作各大类型的电影及电视机同时在世界各地上映,例如最近上映的《超凡蜘蛛侠2》,国内或者除美国之外的国家中,据统计,每个国家超过40%的人都选择去观看美国制作上映的电影,其门票的费用及电影制作后期的产品所产生的费用,都给美国带来了经济的增长。美国在世界经济排名遥遥领先,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下,目前在世界经济排名第四。由此可见,传媒经济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传媒业的发展加速了网络经济的发展,使人们通过网络购买各式各样的商品,同时传媒业也给个人提供了发展平台,个人可以通过淘宝开店、从阿里巴巴进货然后通过淘宝进行买卖商品,传媒演变成网络传媒,对商家的商品进行传媒[5]。
大众传媒和经济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国民阅读 出版业大众传媒国民素质
[分类号]G239.2
“国民不读书”似乎已经成为谈论国民阅读问题的直指所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从1999年至2007年每隔两年做的国民阅读综合调查报告为国民阅读率全面下降这一近年来的不争事实提供了充分的数据依据。全球经济大萧条似乎也为削减公共及私人的购书开支提供了正当性理由。但就在阅读如此低迷的走势下,一股由许多大城市人文书店及出版业同行掀起的阅读浪潮正在悄悄涌上人们的视线。各种公益性读书会、主题阅读活动在北京、上海等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也意识到加强国人的阅读是一项多么重要的工程,国内这几年也在推广阅读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而与此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在工作锐减的时候静心读书成为许多国家的城市里一道新异的风景线。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当代中国国民阅读问题呈现的正反景观?同样的经济下滑走势在不同国家为什么会引起相反的国民阅读变化?中国与亚洲及欧美主要国家的国民阅读有哪些异同之处?
当后改革时代的中国政府报告中“GDP增长系数”被“综合国力”替换,国民素质也因为被看作是现代中国走向崛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而日益提上日程。国民素质竞争力是国家基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发展状况和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与成长的能力。在国民素质的各项涵义中,文化素质又被认为是各项素质的关键所在。在传媒资讯网络日益覆盖社会生活的当下,国民的文化素质与国民阅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阅读不仅是个人及民族精神发育史和发展史的重要来源,而且也是个人及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因此,本文拟简单梳理从“阅读”到“国民阅读”的历史脉络,进而将国民阅读放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论及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对国民阅读产生的影响,最后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国民阅读达到提升国民素质的目的。
1 从“阅读”到“国民阅读”
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阅读意味着从文字产品中提炼与加工信息形成感受的过程。这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首先,阅读是个体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活动过程;其次,阅读使个体卷入了群体的信息交流当中;再者,阅读活动是人类独有的文明行为,也是人类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阅读行为起源于符号和文字的产生。随着印刷品的产生,“阅读”的含义更为明确。中世纪的文字书写变化适应了新的社会需求。“斜体字适应这样的一种文明,在这种文明里,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中都不能没有文字”。随后,更便捷的哥特式小写字体取代了早先的字母,鹅毛管笔取代了芦苇杆,书籍的装潢日趋简单,书籍的编码化、类型化及索引化的出现和规范,种种书写文化中发生的变化使得图书由奢侈品变为工具。对文字文本的阅读成为长期以来的主要阅读方式。阅读也成为人类间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伴随着阅读的日益普及,人类的阅读方式也在经历不同的变化。阅读在中世纪教会的笼罩下是一种公众行为。教堂里的唱诗班与家庭的聚会中,人们聚集在一起,由牧师或祈祷者大声诵读经卷,所有的人向上帝集体祈祷。聆听阅读是为了涤净肉身、为了欢娱、为了教诲,或赋予声音高过感官的优势,虽然两者同时增强或减弱了阅读的行为。18世纪的印刷品开始把文章分成许多段落,留出相应空隙而非让文字连续不断。由此产生了另一种阅读方式,把文章分成段落,让人在仔细阅读前就能一目了然。而相应受制于公众场合的限制,阅读日益依赖于眼睛对文本的扫描而非声音的辅助。作为公众行为的阅读开始向作为私人行为的默读发展。
中世纪可供阅读的书籍寥寥无几。因此,中世纪的哲学家与神学家的工作就在于阐释经典。启蒙时代阅读之丰富在于阅读之广泛。大量的人文经典作品被创造出来,并通过手抄本的方式在民众中广为流传。到了18世纪,随着机器印刷文本的出现,可供选择的书籍、报刊、杂志越来越多,大量的泛读开始取代传统的精读而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20世纪初年诞生的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对传统纸质阅读开始逐渐形成冲击。到20世纪末期,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眼球效应”的出现,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不需要太多思考,一目了然的“读图时代”已经有同纸质阅读平分大众的趋势。而以网络为首的新媒体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短短十余年时间,对传统阅读真正构成了强劲冲击。“开卷有益”的传统阅读日益变为从桌前的电脑、手机以及电子阅读器等移动媒体摄入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阅读方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方式。
国民阅读是近些年来出现频率日益增多的一个文化关键词。在此之前经常强调的是“大众阅读”。与大众阅读相同的是两者都表示民众的主体阅读,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是大众阅读仅仅是见诸报端及各种市场调查报告中的单纯意义上的民众阅读,而国民阅读除涵括上述意义外,还涉及到国家对国民在阅读方面的导向性问题。这一导向性围绕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国民价值观及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定。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调查可以反映出该国的国民阅读状况,背后折射出该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层面的问题。处在经济飞速与不均衡发展、社会转型加剧等状况下的当代中国国民阅读又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
2 社会变迁下的当代国民阅读
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经济的巨大腾飞,产业结构调整,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出版业及大众传媒的发达,国民阅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国民阅读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变迁也对国民阅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时代的新知识结构需求是国民阅读增长的原动力
信息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无论是工作或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要求作为个体的工作者或居民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得到重视。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培训、能力提升计划越来越普及。在城市及乡镇的各个生活社区中,知识普及宣传等公益活动日益增多。所有这些社会变化均显示:不断学习充电是在当今时代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许多民众的个
人及家庭开支中,增大了对购书的投入。在工作之余不断阅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求跟上时代潮流。并提升个人发展潜力,成为年轻一代人的普遍共识。
2.2 出版业的面向市场导致国民阅读内容的大众化、娱乐化、通俗化趋势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出版业主要发挥意识形态工具的作用。出版经营方式则属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由国家投资、下达计划和任务,由新华印刷厂统一印刷,新华书店销售。全国出版业均被政府完全垄断,相互之间不存在竞争,出版社以服务政治为目的,不考虑利润和经营状况。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出版社的数量迅速增长,出书规模巨幅扩大,图书的品种充分多样化。随着大小出版行业纷纷从计划体制下脱身,用自负盈亏的独立运作方式面向市场,出版业中开始出现市场竞争,引入了市场经济意识,各出版社开始有了商业和自主意识。
面向市场就意味着必须以大众阅读喜好为手段,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因此,在国民阅读内容上,以往意识形态的教化内容大大减少,而娱乐性质的周刊、画报、明星传记、回忆录、家庭生活、日用保健方面的各种图书大量流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刊的以介绍港台流行歌手为主要内容的插图刊物《新周刊》,在短短十几年中发行量呈几何级数上升,成为当时青少年闲暇阅读中广为流传的一本读物。各种烹饪技巧、家庭卫生等生活常识类书籍也成为许多家庭主妇的必备之书。
2.3 图书发行体制及方式的变化导致国民阅读方式的多样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传统“国营”新华书店的发行系统之外,集体、个体及图书俱乐部等各种发行方式先后蓬勃兴起。80年代中期开始,集体及个体的书店、书摊、书贩迅速增加,成了整个图书销售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出现了寄销、图书连锁店、书市展销、直销、邮购、出版社自办发行等新的发行方式。图书发行体制及发行方式的变化,使得普通民众购买图书的渠道和方式大大增加,从而引起阅读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普通民众可以在各种私人或公共场合买到不同类型的图书,阅读空间也从以往的学校与家庭拓展到了公园、咖啡馆、酒吧等各种公共空间。许多书店甚至中高档酒店内也专门设有幽静的咖啡雅座,为买书及闲暇的人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公共汽车及地铁上,阅读报纸杂志的人比比皆是。国民阅读的方式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休闲化。
2.4 广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塑造的阅读品味促进国民阅读的趣味导向
大众传媒承担着传播信息、报道新闻、提供娱乐、传承文化、监督批评等诸多功能。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大众传媒的形态、覆盖广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众传媒中,许多报刊杂志以及电视栏目都开办了不同的读书类文化栏目。这些栏目或者通过主持人对新书的推介,或者通过撰稿人针对新著写的书评,对国民阅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种大众传媒所推荐的图书涵括了各个知识领域,既有通俗文学,又有学术经典,为广大民众的不同阅读喜好提供了多样化选择。许多民众通过各种渠道看了相关电视、网络的宣传及书评后,受到其影响,对其所推荐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购买并阅读。
3 国民阅读与国民素质提升
按照最权威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以及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学院(IMD)每年发表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要素,即: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人口结构与素质。其中,人口结构与素质就是国民素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市场竞争、政府创新、科技发展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当今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国民与国民之间的竞争。因此,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中最关键的要素。
国民阅读与国民素质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国民阅读奠定了国民素质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对国民阅读进行适当引导,通过对国民阅读的引导,优化国民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社会变迁反映在国民阅读层面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3.1 在阅读导向层面,加大政府的阅读引导作用
政府基于宏观政策考虑的阅读引导应当与大众传媒基于利润与市场选择的阅读引导两者相辅相成。这里的阅读导向不是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在阅读内容上做出限定,而是在为国民阅读的内容提供更充分、更流畅的信息渠道以及更多样化的选择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引导功能。现代社会的国民阅读,既包括了基于个人知识结构的提升,也包括了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的建构。因此,应当考虑如何将基于爱国主义的历史教育同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两者有机结合。民族国家的国民所具有的对本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国民素质的文化沉淀,是一个国家在现代社会中迅速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近来兴起的国学热,尽管有许多流于形式的弊端,但可以看作一个通过重读民族经典、打造国民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的有益尝试。
3.2 在阅读方式层面,由提供静态层面的多样化阅读环境到发展提供动态层面的主题化阅读交流空间
尽管目前各种阅读空间已经非常多样化,但是能够提供给阅读者充分交流,就某一主题充分展开探讨的活动还太少,相应的空间还太单调,往往仅限于校园场所及网络论坛。须知,自由交流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相互尊重与倾听,基于理性认知态度的辩论,对培养国民的平等意识、尊重他人、语言思维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围绕特定主题的读书会、书友会等各种交流活动应当大大加强,让阅读者有充分交流的平台,达到在知道层面及个人基本素质方面相互提升的效果。
3.3 在阅读内容层面,应当进一步增强出版业的市场竞争性
大众传媒和经济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大众传播;新媒体;崛起;社会控制;破解;限制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专门从事传播学研究的胡正荣教授认为大众传播就是通过大众传播的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传播中传播者职业化,讯息大量、快速复制,传播媒介也是机械和电子设备系统,受众非个性化。大众传播是社会化的传播。[1]
今天的信息传播已经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大众传播而成为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手段-数字图像压缩、高清晰度电视、有线电视、电话电视、卫星电视、交互电视、数据广播、数字音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因特网、在线业务、视频游戏、虚拟现实、电话、传真、智能网、移动通讯等等传播载体构成了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车流。进一步讲,信息传播实质上是一个社会行为的写照。在一个社会转型过程当中,信息传播、信息传播方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社会行为的阐释工具。如在改革开放时期首先进行媒介受众调查研究的陈崇山研究员所说:“我国正在进行的伟大的社会变革,也同样伴随着传播媒介,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体系的巨大变化。近年来,作为社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众传播媒介,其体制、技术、规模、结构和内容各个方面显示出了新的、可称之为革命性的变化。变化之巨大使它成为社会变革中一个突出部,其社会功能的扩展和公众对其使用方式的变化也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 [2]
二、新媒体传播的崛起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微博就是大众传播新形式代表之一。截至到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9.9%,博客用户规模3.53亿人;手机网民达到3.88亿,超过电脑上网用户的3.86亿人,手机首次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我国而农村网民数量达到1.46亿人,占中国网民人数的21.7%,而且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仅2012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463万。[3]
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分析认为:新媒体的传播是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民传播、全速传播、全媒体传播、全渠道传播、全互动传播、去中心的传播、去议程设置传播和自净化传播,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是空前的。“社会化网络对传统媒体,对社会变革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刚刚才开始显现。”
三、大众传播环境中的诸多弊端
(一)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从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传播媒介的权力性质正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而在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由简单的政治权力而向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的重叠,这在某种程度上演绎了当今中国正在发生一个由“意识形态的媒介”向“产业经营的媒介”这样一个过渡过程。从媒体自身发展的市场角度看,政治传播又过多的干预了媒体自身的宽松环境,某种程度上限制其发展。
(二)大众媒介的隐患
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发表了《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一文指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则更大。”他们认为,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助长“社会顺从主义”,削弱公众的辨别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
2.降低大众的审美鉴赏力和文化水平。
3.大众媒介剥夺了人们的闲暇时间。
4.麻醉人的精神。
还比如大众传播使人产生冷漠心理、导致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等等。
(三)网络媒体的缺点
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缺点:1.信息的复杂性,难以辨别性。网络这个新兴的事物,截至目前,还没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任何新兴事物在发展阶段都会面临诸如此类问题。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的网络充斥着很多不实的报道和虚假的新闻,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2.受众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网络媒体发展的标准。由于网络媒体发展的时间段,技术先进,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部分具有一定文化的人身上得到有效地利用。现在虽然网络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会使用网络媒体的人还大有人在。
四、加强社会控制
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使传播成为日常生活状态,信息效用的最大化都为社会的传播效率及社会组织结构提出了不小的压力,这实际上暴露出技术理性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对于大众传播环境的限制因素,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加强社会控制,浅见如下:
(一)强化媒体体制改革。
大众传媒过多的与政治权利结合,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蒙蔽、控制与统治的手段,尤其是如果它与一定的政治权力或经济利益集团相结合或被它们操控,会是对于民主与真正的公共生活的威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媒体监督机制、强化媒体深层次制度改革。具体做法分为两方面:
1.强化传统媒体体制改革。从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整合媒体人力资源、政策和经济扶持、产业链创新等四方面入手。
2.强化新媒体体制改革。对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至关重要,处理好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的关系。
(二)加快大众传媒的法制建设
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它以国家规定的形式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不能作什么,并靠国家政权控制力量来推行,是最严厉、最权威、最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完善和加强大众传媒的法制建设势在必行。具体做法为: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精神,进一步加强与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完善信息产业部审批程序、建立互联网络的长期有效的监管制度。提高技术监管水平。
五、结语
J.W.凯里在《莫尼斯和麦克卢汉》一文中说:“传播媒介是‘巨大的社会隐喻’,它不仅传递信息,而且还告诉我们世界的存在方式;它不仅刺激并愉悦我们的感官,而且通过改变我们对各种感官的使用比例,实际上改变着我们的性格。”在现代大众传播技术条件下,新闻传媒影响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威力之处不言而喻。综合来看,对于当前大众传播环境下的种种限制,加强社会控制是可选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64.
大众传媒和经济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艺术文化 戏曲新编 艺术品位
文化创意产业译丛《艺术文化经济学》(第二版),由詹姆斯・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和查尔斯・M・格雷(Charles M. Gray)著、詹正茂等译,2007年10月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全书内容结构上看,可分为五大部分。首先,笔者简要概述《艺术文化经济学》中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本书将要涉及到的艺术和文化产业的领域范围,着重阐述有关美国艺术部门的规模概况。第二部分,解释经济学中消费者需求的初级理论,论述供给与需求同艺术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作用。第三部分,介绍艺术市场,包括艺术节、画廊、拍卖行、艺术博物馆等。重点探讨艺术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第四部分,结合艺术的公共政策探讨艺术补贴与收入分配问题。分别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的艺术支持的实际情况。第五部分,深入分析艺术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以及有关教育、培训、就业的艺术专业化问题。最后一章是对美国的艺术教育和对未知未来的一些推断和期待。
总的来说,《艺术文化经济学》不仅涵盖了美术和表演艺术的经济学,还包括美国艺术文化相关的公共政策,本书既适合正在寻找艺术管理经济学核心教材的学术性读者,也适合想系统了解文化艺术的普通读者。
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决定商品需求的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成员人均GDP逐步提升,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通过文化消费预测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潜在需求,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传统戏曲的生命在于受众,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向未来,必须在当代青年中寻找新知。近年来,中国传统戏曲缺乏年轻的忠实观众,年轻人更倾向于能够直接表达他们内心需求和经历的流行乐,戏曲事业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其发展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当下,戏剧团体希求独具创新的艺术形式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这里以众所周知的由白先勇先生改编演绎的青春版《牡丹亭》为例。青春版《牡丹亭》在忠实诠释原著精粹的基础上,将原著隐藏较深的意蕴一并呈献给观众。深化对“人间情”的表现,区别于汤显祖花大量笔墨渲染人世的冷暖;加强对柳梦梅的刻画,突出他对爱的坚定,设计与杜丽娘的亲昵举动,区别于原著将注意力集中在杜丽娘的形象塑造上并一改传统昆曲中柳梦梅柔弱无力的形象;青春版《牡丹亭》全由年轻演员担纲,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又让观众赏心悦目。另外,音乐处理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全剧采用了西方歌剧主题音乐的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渲染舞台气氛的同时也强化了戏剧情节与配乐之间的逻辑关系。“正如导演王世瑜先生在《青春版牡丹亭舞台总体构想》中指出,这个戏的舞台设计,增加了水墨画的内容和背景,风格淡雅;而服装设计,也是雅淡、柔嫩,按照白先勇先生提出的“要淡、要娇”的原则施行。因此,我们看到舞台上出现的色彩,多是藕白、嫩黄、淡蓝和浅绿,这既符合戏曲的传统,也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并且,与我国传统的雅文化的气质相一致。”①可以看出青春版《牡丹亭》的编创努力与时展的脚步相吻合,充分契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戏曲发展正试图摆脱传统戏剧的束缚,无论从演唱技艺、剧本创作、舞台道具,还是演员的整体装束上都在积极探寻以何种创意营销手段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一系列的新编戏曲层出不穷。除了上文提及过的《牡丹亭》,再如《红楼梦》《西厢记》都是观众喜闻乐见且常被拿来进行二度创作的热门剧目。然而,在戏曲新编不断涌现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有一些现代戏曲已逐步脱离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其唱腔和台词设计也逐步失去了原貌,甚至越来越贴近于歌剧或是流行音乐,对于此类颇有争议的话题,受众的态度褒贬不一。例如传唱度较广的王力宏的《盖世英雄》、陶吹摹端杖说》等,R&B与京剧的旋律、唱腔创新融合,不少人认为东西方音乐元素的碰撞实则很巧妙,反倒让更多不为传统戏曲所动的年轻人开始逐渐熟悉传统戏曲文化,也不失为将传统戏曲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认为,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传统戏曲的重新编创,虽然全面优化了现有的艺术形式,但更需要强调的是,戏曲新编绝不能是艺术形式和内涵的改变,必须在尊重戏剧传统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创新发展,扭曲了传统韵味还何谓传承?迎合得有度,如何平衡市场与艺术间的利弊关系,探究彼此间的平衡点是我国艺术文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在《艺术文化经济学》中辩论关乎平等主义的问题时,强调这不仅是高价格和低收入限制了对艺术的享受,还存在区域差异,笔者认为可通过大众传媒对其进行弥补,而这就意味着商业化的大众传媒在大多数群众的通俗文化品位驱动下,通俗文化和高雅艺术间该何去何从。归根结底,现在还没有一个足以支撑起高雅艺术大放异彩的艺术文化市场。通过供需理论以及对当下艺术文化市场的视察,大众传媒将重心放在高质量的高雅艺术文化节目上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而又在并不顺应大众艺术品位的前提下,传媒无法从中弥补其投入支出。依靠政府的补助手段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人们必须熟悉某种艺术形式后才能逐步获得对它的品位。
试想若消费者了解中国传统戏曲就能很好的去欣赏它,而了解又要通过教育和熏陶获得。究其原因,“所有研究都表明,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较高的职业地位,以及较高教育程度的人,对艺术的参与率比其他人更高。”②上述研究结果指导我们,教育是艺术参与的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当下的情况是相对贫困的人无法按市价负担大量我们所定义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果国家对艺术的分配进行资助比如能最直接的体现在传统戏曲展演活动的票价上,用补贴来克服高价格和低收入的障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传统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如中国国内众多高校陆续开设的大学美育课程以及策划诸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艺活动、教师学生自发举办音乐会等都是切实可行的辅助手段。相当数量可观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有必要刺激对艺术的消费,帮助更多渴望品位艺术的低收入群体直接接触艺术。艺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将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亦将是传统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者在对艺术教育的评估性研究中还发现童年在艺术方面的社会化与成年人的参与情况成正相关,参与情况受到艺术教育密度的强烈影响。所以说,艺术教育从根本上助于培养人们适当的艺术品位,能直接刺激公众对高雅艺术形式的需求。在中国应试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力的背景下,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艺术教育和教育改革必须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如此才有机会在多元文化主义下看到高雅艺术光明的未来。
在《艺术文化经济学》的编著中,作者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图表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提供了大量引证作为原始资料的补充,有理有据,让阐述更为生动,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美国的艺术经济学和艺术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分析,并启发笔者联想思考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艺术文化经济学》是一本在西方刚刚出版就产生很大影响的著作,其中的数据、信息、专业分析、评论对学术同仁、艺术家和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来说都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
注释:
①黄天骥:《戏曲审美观的传承与超越――青春版演出的启示》,《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第11页。
②[美]詹姆斯・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查尔斯・M・格雷(Charles M. Gray):《艺术文化经济学》,詹正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46页。
参考文献:
[1]李静修.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年.
大众传媒和经济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 企业 新闻发言人 定位 任务
近几年,我国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带动下蹒跚起步,各大中企业纷纷设立新闻发言人。但多数企业对企业新闻发言人认识不到位,甚至于错位,直接影响了企业新闻发言人作用的发挥。因此,只有准确认识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兴起、角色定位及其功能,才能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企业新闻发言人的重要作用。
一、时代呼唤:企业需要新闻发言人
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每一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宏大背景。即使是偏于一隅的小企业也不例外,你的经营与其他行业、广大的公众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的生产关乎着大洋彼岸人们的生活。因此,有关企业的信息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一般都有专人从事信息的工作,被称为企业新闻发言人。稍有规模的企业都会设立专职的新闻发言人,即使是十来个人的小企业,也会有兼职的新闻发言人。企业新闻发言人,顾名思义,就是在企业中负责新闻和信息、接受采访、解疑释惑、澄清事实,维护企业形象的专职人员。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当今世界许多大企业推行的一种基本的信息制度,其公开性和透明性在促进企业由传统封闭型经营方式向现代开放式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有专家认为,企业新闻发言人是企业与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的中介人,是企业公关部门的核心人物,也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他们受企业委托,向公众表达企业对某些事情的意见与主张,通过发言人可以及时地向公众和媒体企业发展的各种信息,吸引媒体关注,维护企业声誉。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起于1983年,最早由政府设立了新闻发言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始渗透到企业。早在2001年,联想等知名企业开始设立新闻发言人。2004年8月,国资委、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对中央大型企业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随后几年中,各级各类企业开始纷纷设立新闻发言人。各类企业已认识到,一个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打造优良的市场品牌,训练有素的新闻发言人不可或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时代,企业发言人就应时而生了。
二、准确定位:企业新闻发言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角色
在企业需要新闻发言人共识的背后,是对企业新闻发言人角色定位认识的混乱和不到位。
我们认为,在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中,新闻发言人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形象的传播和维护者,或者说是企业对内对外信息传播的管家。这就企业新闻发言人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定位。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取决于公众对该企业的认知。大众传播理论揭示,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能对任何事都亲身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公众是通过媒介来认识世界的,媒介通过信息制造出“拟态环境”,人们以“拟态环境”为中介来认识和感知世界。一个企业在“拟态环境”中什么样的信息,就会在公众心中形成什么样的形象。作为企业新闻发言人,要在经常性的就本企业某一重大决策或举措,举行新闻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全面准确地有关新闻或阐述企业的信息,让“拟态环境”中流动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和新闻。企业也应由以前信息的多头和随意变为经由企业新闻发言人这一惟一通道,保证企业的信息出口统一、准确和清晰。
在此,不得不提企业在危机事件中的信息管理。企业在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经营中,某种事故、意外、灾难的发生,在所难免,它的突发性、灾难性,往往是不期而至。企业在危机事件中如果不及时输出准确信息,“拟态环境”中就会充斥着流言蜚语,对企业的形象事业带来负面影响。此刻,企业新闻发言人是企业危机公关团队的核心人物,他要及时出面澄清事实,传播真实的信息,积极主动应对,做好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使其及时准确报道,以此影响公众、引导舆论,将企业的所受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十项任务:企业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能
企业新闻发言人要成功地把企业的想法、方案和战略与公众进行沟通,顺利地完成企业形象传播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定位,就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做到守土有责。具体来说,企业新闻发言人要做好以下10项任务。一是要实时跟踪企业相关新闻动态;二是要向企业相关部门通报重大新闻;三是要评估媒体的报道与反应;四是要建议企业作出何种反应;五是要安排企业高层的公开活动日程;六是要起草企业高管的公开发言和演讲稿;七是要策划和举行企业高管的新闻会;八是要以企业发言人的身份接受媒体的采访和专访;九是要策划企业高管接受媒体采访并在采访前彩排;十是要出席企业相关的重要会议。
上述十项任务可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媒体是怎样看我们的”,十大任务中的一、二、三项涉及这一问题。其重点是监控企业生存的舆论环境,作为企业新闻发言人,应及时掌握各类媒介对企业信息的传播,洞悉“拟态环境”有什么样的关于企业的信息,那些信息有利,那些信息有害,要及时反馈公众相关信息。二是“我们要让媒体知道些什么”,上述四到九项是关于要让媒介知道些什么的。传播学中有“议程设置”理论假说,即大众传媒对某些命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命题在受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例关系。通俗地说,就是大众传媒报道什么,受众便关注什么;大众传媒越重视什么,受众就越关注什么。作为企业新闻发言人,要合理地设置媒体议程,策划新闻“卖点”,引导企业的公众舆论,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大众传媒和经济的关系范文6
论文关键词:国际新闻跨文化传播价值观文化功能
文化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价值、信仰、标准、规则、符号、意识形态等多种元素构成的,是一种精神产物;另一方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整体生活方式,他们的人际关系及个人态度的体现……文化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方面,它们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例如学校,大众媒介和宗教)在社会成员中传递并巩固。
不言而喻,国际新闻属于文化的范畴。从文化角度而言,国际新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国际新闻的传播也是价值观的传播,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说,"新闻本身不局限于对真实的判断,它也包含着价值观,或者说,关于倾向性的声明。"他认为,在西方各国,新闻报道的基础是媒介认为国家和社会应该如何的图景,媒介不仅仅是在报道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事实,还在或明或暗地提倡反对什么,以其理想的图景力推主流价值观。
赫伯特·席勒认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消息和娱乐,同时也是传播社会价值和政治观点的工具,它们会对全社会的精神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教会和大众传媒是维护西方主流价值观的两大精神支柱。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适度的效果。中国也有学者认为,国际新闻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一是为了赢利,二是作为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活动,其中流动的是意义、价值,它超越具体功利而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联。
如果把国际新闻放在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下进行观察,国内外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批判性的观点,它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帝国主义,只不过是全球文化受到西方或美国文化主导的委婉说法,认为西方文化会将其他文化同化。因此主张要与全球化保持距离,主张文化的自主性,并提出国家文化安全的说法。例如,以华勒斯坦(Wallestein)为代表的"依赖/全球系统(Dependency/WorldSystemTheory)认为:在全球系统中,所有国家通过交往而相互依存、联系,经济一体化将各种文化、政治整合在一起。然而经济力量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不平等。发达国家总是利用自己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将一些不平等的新闻交流条件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头上,并对发展中国家予取予求,使得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从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依赖。
嘎尔滕(Galtung)试图用"帝国主义结构论"(StructuralTheoryofImperialism)来揭示这种依赖关系的实质。他提出了著名的"中心一边缘结构"(Center-PeripheryStructure)概念,认为在"中心一边缘结构"中,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这种结构实质上是全球帝国主义的表现。
中心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充当主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首先,作为产品形式的国际新闻传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关龄中心国家的报道;其次,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最大的传播者,在国际新闻输出和期刊贸易的数量上占据着中心地位。边缘国家由于没有占据全球传播系统的中心地位,任何产生于或关于这些国家的报道都得通过更多关卡的过滤,才可在国际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级:半边缘(Semi-periphery)国家,在中心与边缘国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虽然半边缘国家与中心国家的交往较之边缘国家更为频繁,但在与中心国家相关的报道中,半边缘国家总是充当配角。而边缘国家全靠另外两级的国家在国际新闻交流市场上提携自己,方有机会在全世界面前"露脸",如果报道空间有限,边缘国家便免不了被省略掉的命运。
按照通常的分类法以及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新闻中心等因素,现在的"中心一边缘"国家划分情况是:美国、西欧(特别是英、德、法)、日本、加拿大为中心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如瑞典、瑞士、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拉美的阿根廷、墨西哥,非洲的埃及为半边缘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独联体的一些国家)是边缘国家。
这种"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国际新闻传播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什么不良影响呢?西方新阵营的学者们认为,美国媒介帝国主义把美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和文化范式包装成普世的、永恒的真理,其实质是使美国霸权在哲学和道德上合法化。美国媒介帝国主义严重污染了世界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威胁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在中国,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美国化,美国凭借强大的媒介力量,利用商业化的手段,向世界推销着美国式的文化,不仅经济不发达的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受到了威胁,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深受其害……
还有中国学者认为,媒介帝国主义是通过文化全球化,最终实现以西方"化全球"的目的。这是新一轮的"殖民"一"文化殖民"。目的是将"我们"变成"他们",达到"不战而屈人"的目的。
与上述观点相反的西方自由派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胜利。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这一观点得到强化,认为全球化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合乎社会的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上述有争议的观点,有些中国学者的看法显得更为理性和务实。在他们看来,"单纯强调''''文化人侵''''及''''美国化''''的概念只是夸大了强势文化以及美国对弱势文化的影响,这对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是不利的。""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从来就不会间断,没有必要担心东方文化会被西方文化''''殖民'''',也不用担心一国文化会淹没在全球化的趋同性中。
作者本人认同上述中国学者的观点。就国际新闻的跨国传播而言,有些因素,如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可以阻碍外国节目的流通,使外国节目的影响远非文化帝国主义论所预言的那样厉害。另外,在讨论新闻节目的全球传播效果时,还要考虑到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受众不仅偏爱本土的节目,而且对外来的节目也会进行本土化和个人化的解读,这种解读有顺从式、对抗式和协商式。
例如在"9,11"事件的报道中,世界各地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大概是一样的,但对此的反应并不一致。在西方世界,大部分观众认为这是所为,对他们的行动表示义愤和遣责,但在亚洲有些国家,不少人为这场攻击叫好,认为美国"活该"。对国际新闻的传播效果分析不能仅满足于内容分析和节目流向分析。它对受众文化认同的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绝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为此,试图从价值观建构的角度,对国际新闻这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跨文化传播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一是跨文化人际传播,二是跨文化组织传播,三是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即不同国家之间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而国际新闻就是属于这个层次的跨文化传播。
国际新闻的文化功能主要通过对包含在新闻中的价值观的传播而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新闻传播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建构方式,对人们价值观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在传统社会,人们价值观的建构主要是通过群体参与获得的。人们在家庭、邻里、村庄和社区等社会群体参与过程中,主要通过人际交流获得文化的价值观。小至群体、社区,大至国家、民族,都呈现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封闭系统。人们生活在相对孤立,彼此隔离的环境中,对他民族的价值观很少感受和感知,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保持基本相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国际新闻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跨文化传播,也跨越了各种社会共同体。国际新闻作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信息,并不只是在一个共同体内传播,或者由一个共同体传到另一个共同体,而是许多社会共同体同时获得同一文化信息。国际新闻通过大众媒介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线,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共同体同时感受和感知国际新闻信息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使以前彼此隔绝的村民们有机会和条件分享与交流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也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因此,在大众传媒社会,国际新闻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价值观的建构方式。例如在亚洲,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国的新闻节目或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有些亚洲国家的政府认识到本国的电视,尤其是新闻节目,是建立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所以对西方新闻节目的进口有一定的限制措施,而且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资助扶持本国的电视。
二、国际新闻对建构人们价值观的传统内容也有所改变
在传统社会,文化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本民族或国家的经验知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礼俗文化观念。在现代大众传媒社会,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国际新闻涉及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方面的最新发展信息,它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内容,对一个民族或国家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发展有一种推动作用。文化系统也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获得发展的持久动力,必须与时俱进,通过类似国际新闻传播的跨文化交流和自我创造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人们通过国际新闻感知世界,所获得的文化信息容量大大超过了传统社会,有助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上所述,国际新闻传播的知识信息含有价值观的成份在内。虽然并非每一条国际新闻都是如此,但作为整体的国际新闻体系,是必然为某种主流的价值观所影响或操纵。一个民族或国家主流价值观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其他民族或国家不可避免地有高低优劣之分。特别是对于一些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或民族而言,要获得跨越式的发展,更应把国际新闻作为一种渠道,来了解、吸取其他民族价值观中的优秀成份。落后就要挨打,这种落后内涵应当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价值观的落后,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三、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新闻传播增强了建构文化价值观的强度
在传统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播的速度非常缓慢。人们生活在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文化资源极其稀缺。类似国际新闻传播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很少,获得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资源更是来之不易,主要依赖于宗教传播、战争传播、经贸往来获取文化信息。
进人现代大众传媒社会后,国际、国内新闻传播日益频繁,甚至出现了信息超载和信息爆炸,文化传播带来了信息密集型社会。带有不同价值观的国际新闻信息跨越了传统的国家和民族界限,互相交流碰撞,对人们价值观的构建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国际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其实是不同文化资源在全球的再分配和重组。这种再分配和重组不一定是均衡公平的。某种程度上它是以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作后盾的。但总的来说,国际新闻传播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使人们能分享彼此有价值的文化。当然也易导致价值观的同构化趋势和思维的同构化倾向。对此,有学者认为是"偏狭的传播机制"造成的。所谓"偏狭的传播机制",或者是以集权主义的权力运作方式和思想统制的形式,实现信息的单向,片面的传播;或者是在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单向流动与单一控制,以至个性消失,界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消失,出现受资本主宰的,虚拟的国际社会或"时尚感觉"。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