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操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林武术操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林武术操教学

少林武术操教学范文1

永春白鹤拳是中国南拳的一枝奇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南少林一达尊、二太祖、三行者(猴拳)、四罗汉、五白鹤五大拳种中最年轻的拳种。它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弹抖劲力足,技手变化多,轻盈灵巧,形神兼备,其内容丰富,拳械套路繁多,能强身健体、病延年。永春白鹤拳宣扬了真、善、美,是人们长期积累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把白鹤拳和中小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遗产最有效的办法,永春白鹤拳要依托学校得以普及与弘扬。因此,把永春白鹤拳作为学校的地方课程进行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永春县一中、实验小学为研究对象。按照抽样调查方法选取1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永春白鹤拳师进行了访谈。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90份,回收率达99%。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永春白鹤拳的特点

永春白鹤拳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永春白鹤拳套路有简单、易学、实用的特点,它对运动设施、器材、经费和活动的组织要求不高,练习时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为不同年龄、体质、性别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适应性。它的动作、丰富、变化多样,而每个动作都有具体的要求,练习的动作有快、有慢、有刚有柔、有起伏、有动有静。因此,白鹤拳武术活动将成为学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将是永春白鹤拳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白鹤拳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增强体质,磨炼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体魄,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白鹤拳走进学校与广播操相映成辉。不但可以为“永春白鹤拳”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也为“永春白鹤拳”融入全民健身提供保障,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2.永春白鹤拳开课的情况

为进一步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全民健身计划,保护、传承、推广南少林武术,2007年泉州市教育局决定发掘本土体育课程资源,把“南少林武术”作为地方课程进行开发与研究。

永春实验小学自编了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制定了统一的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逐步形成一整套武术项目的教学体系。一年级开展“白鹤拳”基本功教学;二、三年级开展“白鹤拳”初级教学;四、五、六年级开展“白鹤拳”中级教学。学校每周每个年级利用一节体育课时间,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基本动作,让学生切身体会“永春白鹤拳”的博大精深。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师生共同交流家乡武术名家的故事,感受名家的崇高武德,不断加深学生对“永春白鹤拳”的了解。

永春一中在全校进行了为期8周的永春白鹤拳群功操教学,通过每周两节体育课进行授课,用1/2课时进行永春白鹤拳群功操教学,最后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复习考核,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技战术。学校还利用课余时间面向全校师生开设永春白鹤拳武术兴趣小组,参加的人数达到460多人,组织学习了“白鹤展翼”、“太公钓鱼槌”和一些基本的攻防对练等,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防身技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学生学习兴趣情况

在对参与实验学校的师生进行访谈过程中发现:课题组自编的“永春白鹤拳”,简单易学,深受学生喜爱。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永春白鹤拳”引入课堂,引入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挥了白鹤拳武术的教育意义和健身价值。

在开设“永春白鹤拳”课程前后,对已经开设的两所学校学生就学习白鹤拳的情况调查显示:

从表1的调查来看:通过学习永春白鹤拳基本功及群功操,学生对永春白鹤拳的历史及一些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喜欢的人数显著增加,由原来的42.9%变为现在的78.78%,对白鹤拳的了解也由原来的36.16%增加到88.38%。这说明通过学习白鹤拳武术,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在欢快愉悦的情景中体验武术运动所带来的舒畅感。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乐于走出教室,全面参与健身活动,“健康第一”的思想逐步形成,促进了校风、学风的转化。

教学白鹤拳以前,只有25.85%的学生愿意深入学习,31.51%选择白鹤拳作为健身手段。教学后有76.56%学生愿意深入学习,84.54%选择白鹤拳作为今后健身项目。这说明永春白鹤拳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并乐于将其作为锻练身体的最佳项目,愿意更深入地学习和了解永春白鹤拳,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武术修养。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该活动的开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效果显著,可作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练的项目.

(2)永春白鹤拳走进课堂,可以有效传承民间传统武术文化,保证传统武术“永春白鹤拳”的发展与普及。

(3)永春白鹤拳内容丰富,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对永春白鹤拳的历史与拳理的进一步了解。

2.建议

(1)要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系统培训,平时要向永春白鹤拳名师进行虚心求教,加以研究,动作要正确,拳理要弄清。

(2)可以把永春白鹤拳作为选修课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套路动作,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

少林武术操教学范文2

当代武术的纯理论与纯技术两级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把武术割裂成连个部分,2007年的第十届第五次上海市政协会议上,邱丕相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中小学武术课程的开展不适用与武术对高、新、美、难的追求,中小学武术的开展应着眼于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的运动,并通过武术练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学习。被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影响的竞技武术,把传统的中国武术中内涵丰富的武术文化给抛弃了,以至于这种被体操化了的竞技武术失去了原有的教育价值,也因此没有什么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武术文化之说。因此,对武术中武术文化教育的传承研究,对进一步推动武术走向世界,更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传统美学的传承。中国传统的名族文化中对美的阐释在武术中得到了传神的表达和描述。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对武术美学的传承也不容忽视,而且传承方式有很多,如借助古典文学艺术中的文学表达手段或者是武术著作中对武术的经典描述,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从中体会出武术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传统哲学的传承。中国武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在太极拳中得到了印证,又如国家统一推行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中就包含着求阴阳思辨、求静的思维。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可以把原本抽象的哲学内涵通过具体的太极拳动作生动的演绎出来,人体通过练习太极拳动作套路,不仅可以使身体更加强健,而且可以从中学到相关的武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中国传统哲学中对辩证法的理解和领悟。对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道德礼仪在武术中表现为武德,武德也是武术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武技精、武风良、武境美、武志坚、武旨正、武礼谦、武纪严、武德高、武仪端、武学勤等十个基本内容。通过对武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礼仪的内容,也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

教育理论的转变。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随之淡化,中国武术想要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更好的传播,武术教育理念必然要做出一些是影视界发展潮流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在吸收西方外来思想中好的一部分的同时还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实现以健康第一为理念,传授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相结合的中国武术。在国内,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武术课程设置为适用于各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必修课。并制定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武术在学校中更好地开展,另外,还应准们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武术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武术技术,更应对传统的武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对武术文化教育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重视武术人才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武术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以确保武术文化教育的顺利进行。武术器材和武术服装等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不同武术套路风格对武术器材又不一样的讲究,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所选择的武术服装的款式、色彩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为武术堵塞的审美价值增添了不少色彩。注重武术课堂教学。注重武术课堂教学首先体现在所安排的武术课的课时上,要增加武术课的课时数。如果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就应该考虑选择更具有武术代表性的学习内容进行授课。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适合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学生在参与武术运动的同时,了解传统的武术文化内涵。例如,在中小学的武术教学中加强武德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乃至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高校中则要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并通过对武术技术的学习或参加举办的武术比赛展现出来。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武术文化内涵逐渐被细化淡化的现象对无数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强对武术文化教育的传承,把中国武术的独特性保留下来是是武术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了解武术文化内涵,加强对武术文化教育的传承,走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全面深入的开展武术文化保护工作,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作者:刘海科工作单位: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少林武术操教学范文3

纵观武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她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不仅仅是原始的攻防技术了,而是演化为蕴含有深刻哲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武术的各个流派逐渐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融汇了儒家、道家、释家思想的精华,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内容而形成体系。

建国后,武术和其他传统文化虽然一度遭到“左”的路线影响,但最终被当作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被继承弘扬,一些武术流派如太极拳等被列为重点研究和推广项目。武术成为增强人民体质,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项目。各地以拳社、武校和社区武术团体为主体的武术活动蓬勃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与跆拳道和柔道相比,中国武术仍然仅限制在民间交流和搞一些简单的比赛上,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武术的普及程度显得有些逊色。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的兼容并蓄也是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怎样适应这一过程,在保持武术的传统价值和规律的前提下,给中国武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这个问题,武术界已经开始重视,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现代武术的困惑

武术是一种徒手或手执武器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巧。这是武术的本质特征。自卫搏杀功能是武术的原始、直接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被加上了体育健身功能、娱乐功能、表演功能等等,但武术的本质功能――自卫搏杀功能却不能被湮没。现代社会,和平与文明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共识与大势,冷兵器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武术的搏杀功能遭到质疑,于是,武术的发展越来越偏离“武”的传统价值和规律,显得越发没有个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武术运动以套路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各种武术比赛以动作规格为主要评分标准,以观赏者的审美兴趣为标准,搏击武术应该表现出的对周围环境的征服精神渐渐被淡化,而演练者根据自身经验编排的动作也脱离了武术的本质特点,带有浓厚的表演性和主观性,与真正的搏击技术貌合神离。在套路的训练方法上,竞技武术以争分夺牌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传统训练方法发生变异。在2003年召开的一个关于少林武术的学术会议上,当大家对传统武术的问题议论纷纷时,出席会议的中国艺术家发现了一个问题,即武术和戏剧遭遇的问题是一样的。这实际上反映了传统文化母体下许多文化分支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定位问题。困惑中武术运动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中国武术的前景令人担忧。

武术的发展走向

1、不能丢弃武术的本质特征。武术要发展,要不断吸取传统武术的营养来充实自身,保留武术固有的风格和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个性清晰的传统文化才会让世界耳目一新,一味强调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只会丧失掉中国武术的特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术已经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走向世界,世界武联已经有120多个会员国家,中国武术和世界各国的切磋和交流已经越来越多。但如何在以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文化交流面前立稳脚跟,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华武术则是一个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中国武术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其明理、悟道、修心养性的传统文化内涵不能放弃,更重要的是武术的搏击性不能丧失。

随着世界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传统武术开始向竞技武术过渡,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很多以专业队为主体的竞技武术体系,武术比赛也明显的分为套路和散打比赛,武术运动的技术水平和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武术的本质特征所要求的搏击性大大被削弱,演练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表演性倾向越来越严重。谈到这里,有的人会以仅十多年来开始的散打运动为例,加以反驳。“散打运动的开始,不正是一种搏击运动吗?并且是对以往单一的以套路为主的武术运动的一种突破,给中国武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应该承认的是,这些确实是武术运动发展过程中令人可喜的方面。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散打运动中,不少选手甚至连武术基本功也没有练过,他们的武术技术基础一般比较差,难于在散打运动中运用武术招数,这样就将中华武术改编成为拳击加中国武术动作中的踢腿和跳跃,改成了一种自由搏击运动,其打击力的凶猛激烈程度远不如跆拳道和柔道。而套路武术越来越趋向于“技巧加体操”,但却没有体操的可观赏性。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中国武术的精气神必然荡然无存,在世界人民眼中的魅力也会丧失殆尽。

2、规范武术的普及方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武术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已经不可避免。但一些人利用群众对武术的喜爱进行投机取巧,非法出版了一些质量较低的图书、光盘等武术出版物,大肆掠夺钱财;另外,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各种武术培训机构越来越多,难免存在武术教育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传统武术在人民群众中的神圣地位。

针对这种现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成立武术出版审查机构,严肃管好武术理论书籍、光盘的出版,不允许私自出书出盘,凡是有关武术发行的音像、印刷制品必须由武术权威部门审查批准,否则视为非法出版物,以保证让好的、精粹的武术宣传品在社会上流传。

(二)在国民教育中重视武术传统文化的教学。我国在引入了近代西方的教育机制后,几乎不加选择地完全放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与同处于儒家文化圈内的日本和韩国有很大区别,造成了在青年一代的知识结构中,传统文化的比重越来越少。应该像学习其他文化课一样,在各级中小学教育内容中,把传统武术列为重要的选修课,尤其是列在体育教学课中。

(三)利用好社区搞活武术辅导站的工作。要满足群众强身健体的要求,利用公园、文化广场之类的场地,积极进行传统武术的教学活动。经常在群众中进行武术培训,特别是对一些动作较简单、群众普遍喜爱的武术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等融合健身和观赏于一体的项目,进行推广普及,将传统武术深入到群众的日常健身活动中,使传统武术成为中国大地上的一道风景,传统武术就会在各个年龄、各个阶层中得到普及,这样就形成了上有理论研究者,下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多层次的全民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