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资源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本体 资源管理 构建
一、引言
如今网络上有大量教育资源对人们共享和开放,如何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维护大量信息并支持信息的共享、交换和复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按照教学规律将课程知识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提取出来,采用标准的本体语言对概念进行定义和描述,构造出课程本体。并利用该本体应用到课程资源管理系统。
二、本体的概述
Studer又将本体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1)概念化: 客观世界现象的抽象模型;(2)明确: 概念及它们之间约束联系都被精确定义;(3)形式化: 精确的数学描述, 计算机可读; (4)共享: 本体中反映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
三、OWL课程本体的构建流程设计
(一) 确定构建本体的目的和范围
首先确定课程本体所属的专业领域及其中的重要概念和定义。这方面的工作可以由建立本体的人员和领域专家共同完成。应当注意所建本体的概念是否能足以满足该课程的详细内容。确定本体范围的方法之一就是列出数据结构本体知识库所能回答的问题清单。通过这些清单可以确定所建本体是否包含回答这些类型问题的足够信息。
(二) 建立本体概念框架
首先,确定课程本体的关键概念。首先,确定数据结构本体的关键概念,确定上位概念、重要概念和常用概念,建立核心概念集合。
(三)建立课程本体的类和属性
1.定义类和类的继承
建立一个等级体系一般有三种方法:1)自顶向下法:从最大的概念开始,有顶向下开始将这些概念细化。2)自底向上法:由最底层最细小的定义开始,然后将这些细化的类组织在更加综合的概念之下。3)综合法:综合自顶向下法和自底向上法。从一组中级概念入手,对它们进行恰当的归纳和演绎,构成一个等级层次结构。我们通常综合法建立本体概念模型,定义类的结构。
2.定义属性和关系
仅由概念来表示各个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建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部关系。这里主要由两种关系:一种是概念自身的内在属性,这类属性通常由一个概念连接一个具体的属性值,而允许的赋值类型主要有字符型,数值型,时间日期型,布尔型等,并且这类属性通常具有传递性。另一种是外在属性,也称为“关系”,主要是通过该属性建立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属性定义好以后就可以称为类的附加属性。因为属性具有继承性,所以一旦父类具有该属性,那么其子类也会相应的具有该属性。
3. 添加实例
定义好类和属性的结构后,再添加实例。以内排序父类中的选择排序子类为例,选择排序有3个基本操作实例分别是:直接选择排序,树形选择排序以及堆排序。
四、课程管理系统设计
(一)系统模型
该模型设计的目的在于利用本体分类和推理的特性,组织和管理课程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总体框架设计如下:
图4.1
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如图4.1所示,总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完成课程领域本体的构建;第二部分语义分析组件是依据用户按照课程本体所选择的概念,可以使用语言分析组件来分析与用于所选概念相关的一些概念。语义查询组件是依据用户提交所有查询的概念,依靠jena提供的API来实现。语义推理组件则是借助于外挂推理机Racer或jena自带的推理引擎。完成语义的推理过程。;第三部分完成用户的交互。
五、结束语
本文根据本体是描述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模型这一特点,把本体技术应用到课程学习资源管理中,使用领域本体来描述学习资源,使得学习资源可以在语义层实现共享和互操作。并且充分利用本体所提供的语义查询机制,准确、快速地查找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晔,周海燕.本体论与语义Web.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7年3月
[2]郁书好,苏守宝.UML和OWL在本体建模中的比较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月
[3]杨明华,钱了秋,赵文耘,彭鑫. 特定领域本体的构造方法. 计算机工程 2006年6月第11期
[4]柳胜国.本体理论及其构建高校重点学科领域本体研究. 2008 年3 月第3 期 现代情报
课程资源的概念范文2
【关 键 词】 小学科学;微课程;概念定位
【作者简介】 孔令强,山东省教学能手,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理事,山东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科学教学跟进式指导骨干教师团队成员。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34-0079-04
在众多专家学者纷纷批判班级授课制弊端的今天,微课程成为弥补班级授课制的有效技术手段。尤其是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课程――科学课来说,科学微课程这一新生事物对传统科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当前很多科学教师对科学微课程尚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如何科学全面地定位科学微课程的概念,并描述其体现学科教学特点的特征,成为考量每位科学教师及科学教学理论研究者的重大命题。本文从科学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厘清科学微课程的相关概念,为科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一、科学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问题剖析
金陵在研究中提出:从课程论视域看,课程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微课程作为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课程属性是微课程之首要的和基本的属性。 然而,在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部分科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偏离了微课程的课程属性和技术属性,从而产生以下诸多问题:
1. 教学视频制作等同于科学微课程。一些科学教师将教学视频制作等同于科学微课程,简单剪辑名师的教学视频、配套教材的光盘视频、网络上下载视频作为微课程来使用,还有些科学教师录制课堂视频片断来使用,其视频内容多是科学知识的讲解与概念的灌输,混淆了教学视频与微课程的教学价值,违背了科学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则,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班级授课制下使用的教学视频仅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而微课程视频则是课前、课中、课后均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灵活使用。小学科学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学科,虽然离不开一定量的知识传授,但是也不能唯知识化。小学阶段的科学知识应该是生动的,直观的,丰富的,富有逻辑性,立体化的,所以,科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微课程学习过程中,参与人机交互,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实现科学探究能力的整体提升。
2. 粗制滥造的微课程导致教学思想大打折扣。目前,很多科学教师录制的微课程质量低下,满足不了科学教学的需求,导致“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流教学思想的课改理念无法化为现实。原因主要是科学教师对科学微课程的特征把握失当,无法实现教学思想与技术的无缝隙融合,导致微课程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思维含量低,教学应用价值不大。
3. 选题失当导致资源重复与浪费。有些科学微课程选题难度不大,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思维碰撞力很小,观看与否对学生学习意义不大,即便是看了也索然无味;有些科学微课程的选题难度太大,超越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拓展漫无边际,核心学习内容游离于微课程之外;有些科学微课程的选题知识容量太大,10分钟之内解决不了相关的问题……这些选题失当的现象消耗了科学教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课程资源的重叠与学生学习精力的浪费,做不到科学把握知识点。有些微课程仅仅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来做,无形中割裂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须知,科学知识点有大有小,且呈发散状,微课程的知识点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多个有关联的知识点的整合与经典呈现。
4. 不规范使用微课程导致指导不到位。有些科学教师忽视必要的指导,导致学生不去看教科书,而是仅靠看视频,或听教师的讲解,学生的主动思考减少了,主动研究欠缺了,学生的依赖性增强了,自主学习完全成为了一句空话,导致科学微课程的教学价值无法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微课程成为讲授法的畸形存在。
5. 技术依赖导致沟通受阻及教师惰性。教学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一种生态化的存在,过度依赖技术反而会伤及教学。技术依赖的问题影响了科学微课程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表现为微课程占用太多的课堂教学交流时间,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机会日益缩减,学生获得来自教师的面对面指导就难以实现,缺乏人文精神的交流,缺少教师人格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是单调的,是不丰满的。有些教师使用网络上下载的微课程,或是所谓的共享了他人设计的微课程之后,成为了甩手掌柜,惰性增强,无法承担起用技术改变教学的目标。
6. 课程评价标准模糊,不易于操作,难以发挥评价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就当前的微课程评价标准而言,尚未体现出学科特点,国家课程标准对科学微课程也存在理论研究滞后的问题,究竟好的科学微课程具有哪些特征?尚未有易于操作的研究成果供一线教师参考,没有关注学生使用微课程的实证效果。在这一情况下,一线的科学教师缺乏必要的引领,不易于操作科学微课程的评价问题,难以发挥评价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以上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在于,很多科学教师对科学微课程的概念存在认识误区,理论层面缺乏指引导致了实践层面的诸多问题。
二、科学微课程的概念定位
目前,科学地定位科学微课程的概念成为考量科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如何科学定位科学微课程的概念呢?我们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科学分析基础上对科学微课程的概念进行定位:比较分析与微课程相关的微学习、微视频、微型课程等概念的基础上,在科学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在分析基础上,在结合当前微课程研究的概念与科学学科特点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定位。
1. 从科学课学科性质与特点视角分析。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科性质的定位来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小学科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必须要体现出科学学科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宏观与微观层面用微课程服务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否则将偏离科学课的学科任务,让科学沦为单纯知识学习的应试学科,或是科普教育类课程,或是偏重与单一方面的学科任务,错失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机。
2. 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视角分析。今天的科学微课程虽然是慕课浪潮下的舶来品,但是就科学课教学而言,视频形式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并非是新鲜事物。在《科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议如下: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运用的资源主要是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等各种音像资源,它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画图软件、教学评价软件,甚至包括某些智力游戏,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或工具。如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来代替一些在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用数据库来记录和整理数据;用文字处理和画图软件来表达结论。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局域网(如校园网、地区网)和国际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如可以利用校园网气象消息,建立学生自己的科学网站。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科学方面的信息,还有一些互动性的科学学习项目。所以,只要有条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时,这也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很多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采用课标所倡导的各种音像资源、辅助软件及网络资源。与微课程相比,这些资源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关照。尽管课标还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千万不要滥用。”但是,滥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一节课全程以视频或课件贯穿课堂还比较普遍,学生亲自探究的机会还比较少,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无法使科学课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唯有微课程能将上述资源的优势予以整合,并契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学生真正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
3. 从比较与微课程相关的微学习、微视频、微型课程概念视角分析。从微课程的教学价值来看,我们需要厘清微课程、微学习、微视频、微型课程的概念定义和教学作用,并以此视角梳理科学微课程的概念。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唐军、李金钊老师对微课程及其相关概念的比较做了如下分析表。
就微课程的概念表述而言,梁乐明,梁锦明认为,微课程是一套以微视频为核心,辅之以相应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的学习资源。微课程可以单独讲解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可以是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可以是生活中的科普知识或社会文化,可以是在职学习、考试培训等。 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金陵认为,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这种微课程以微课为主要技术形式,旨在适应云计算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是一种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学习资源创新 。唐军、李金钊认为,从时间长度来看,微课程时间较短,目前比较倾向于每个主题时间为5~8分钟;从课的主题来看,主题相对独立,具有针对性,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科学微课程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空间,特别是不易观察的以视频形式弥补了教材资源的空白点。但也面临着设计的科学性问题、使用的规范性问题、指导的有效性问题,动手做科学的实践性问题。我们把科学微课程的概念确定为:科学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满足学生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目的,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科学课堂为主要形式,以体现相关性的科学知识点、技能训练点、信息整合点的讲解与探究情境模拟为载体,贯穿自主探究为核心的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方法引领、资源提炼、互动测试、拓展反思、多元评价等在内的课程体系,是一种微型化、复合化、简约化、自助餐化的时限控制在十分钟之内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资源创新。
参考文献:
[1][6] 金陵.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课程资源的概念范文3
生物学是一门知识涉及面广、容量大的学科。尤其是在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评价制度下,教师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是本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验。
1.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课程标准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其目的就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习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1 探究目的要明确。例如,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个课题时,学生要分析:馒头为什么会变甜?是在什么情况下变甜的?这样,学生就能自己按照探究的六个步骤完成探究任务,探究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才有针对性。
1.2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效。课程资源是课程和教学信息的来源,是指富有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其中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实施探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渠道。
1.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善于组织语言,将学生引入新的学习环境,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探究情境中。
1.4 制订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在制定实验计划前,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筛选,最后选择一个最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从而大大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1.5 组织好表达和交流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探究结论和撰写探究实验报告。
通过对个个环节的认真设计,一定会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发展。
2.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关键在于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指导者、组织者、引领者,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观察、动手、思考,从而达到创新,并最终以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水平作为评定教学质量的标准。概念教学主要在课堂,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关键是将概念如何有机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区分相似概念,能归纳相关概念,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概念体系。
首先,要优化教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中教学语言要科学、简练和形象化。例如,讲到血小板的功能时,学生往往会误认为血小板能将血液凝固,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是血小板释放的凝血因子使血液凝固。
其次,运用图表曲线等元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将使概念教学不再枯燥。例如,讲到血浆时,利用圆饼图将血浆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比例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最后,将概念归类整理,形成概念串,建立概念体系。教师在讲授新概念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复习旧概念,强调新旧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例如,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细胞分裂就是细胞增殖,保持原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而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
3.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余文森教授的《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话》中指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在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一个因素就是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那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都能有所收获呢?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中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好奇心理,极大地利用教学资源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适当地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理,结合课堂提问,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传授者。使每个学生从课堂交流中都获得发展。
4.提高多媒体运用的有效性
从现代的教育理念来看,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仅是把教育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使教育技术手段与生物学科教育融为一体,从而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如何才能提高多媒体运用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合学生实际,选择有效的多媒体资源,将教学内容由复杂变简单,抽象变具体,微观变宏观。
4.1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作符合学生实际的课件。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内,学的轻松,学的快乐。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4.2 利用动漫、图片或视频使知识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理解性接受。
4.3 活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精确性。通过CAI课件重现生物实验过程,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课程资源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优质网络课程;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质量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9-0024-03
大规模的网络课程建设迄今已在国内开展了十余年,各级各类普通高校、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开发的网络资源,远程学习资源可谓浩瀚如海。然而,当前网络课程在教学设计、内容组织及研发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笔者基于对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的思考,对网络课程质量推进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网络课程质量推进目标
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以下简称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1]。它能够为设计和研发优质网络课程提供认识上的框架,为远程资源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和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国家精品课程是优质网络课程的典型代表,它的评价体系可看作是对网络课程质量推进目标的最好诠释。基于对历年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剖析,笔者将网络课程的质量推进目标概括如下。
(1)实现精良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资源设计:强调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链接深度、导航方式、资源类型及媒体形式的丰富性与合理性。
(2)实现多元化学习活动的工具支持:强调对知识加工、知识建构等高级思维活动及协作学习活动的软件工具支持。
(3)实现全程、动态学习支持服务:强调服务类型多样化、服务机制与记录的完备性等。
提升网络课程质量,必须在内容、资源、交互、服务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将技术手段有效融入先进设计理念指导的教学过程之中,促进高级思维活动的开展和综合能力提升。
二、网络课程质量推进的核心环节
(一)学习内容组织
完整的网络课程通常具有复杂的内容体系,并拥有数量丰富的多元化学习资源,因此,建议采用“以知识点为核心”的结构来组织良构知识内容。知识点通常指概念及其阐释,公式及其例题,原理及其说明,操作过程及其完整表述和详尽的应用案例。每个知识点都通过文本、图形、图片、表格等基本媒体形式以及音频、视频、动画、案例、专题文献等复杂媒体形式加以展示。围绕知识点所提供的各类资源更为短小精悍,更适合于学习者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
如何合理地划分知识点?可行的方法是根据课程大纲将课程内容划分为章节,然后确定每个部分的学习目标,再根据目标和如下的原则确定知识点的个数和内容,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知识点必须是具有相对独立结构的知识或者技能单位。
(2)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并有明确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不仅要符合学科自身的特点,而且要符合学习者已有的内在知识结构的特征。
(3)知识点的内容必须适合于多媒体呈现和网络传播。
如何实现有效的内容导航?笔者建议采用“概念图”来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跳转,并将其与传统的目录树或菜单导航方法相互整合。概念图使用可视化的图示代表概念,使用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知识组织和表征工具[2]。向学习者提供概念图,能够促进其大脑中“知识碎片”的整理与优化,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与顺应。
(二)学习支持工具设计
优质网络课程必须具备记录学习轨迹与认知加工过程性成果的基本能力,并且支持协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1.个体学习支持工具
第一类可用的个体学习支持工具是“电子书签”。它用于标记学习者当前浏览的页面位置,并为学习路径调整提供便利,在处理结构复杂的学习内容时尤为必要。第二类工具是“学习笔记”或“记事本”。它支持学习者及时记录对知识的反思与重组的结果,并与学习伙伴分享。第三类工具是“学科字典”,它实现学习内容的主要概念、专业术语、原理、公式等信息的链接与查询。第四类工具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使用文本、图片及链接归纳信息,使学习者创造性地、从整体视角思考问题与表征知识,提高思维灵活性与创新性[3],可以用来记录个人学习经验,而且可以作为过程性学习评价的重要数据源。第五类是“录播工具”。针对语言学习类课程,录播工具可以允许学习者在无学习同伴时完成朗读、跟读、对话等各种听说训练,并提供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2.协作学习支持工具
国家精品课程中在线交互系统的应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BBS、Wiki、双向音/视频会议、即时通讯工具等。BBS支持小组协作、专题讨论、学习成果展示、学习同伴互评、学习调查以及学习答疑。课程Wiki用以展示学习群体分析现象、探索规律与解决问题全过程,完成概念建构和形成方案。双向音/视频会议支持学习者进行同伴间的同步交互,分享问题解决过程,建立良好的协作氛围。免费通讯工具如QQ,MSN,Skepy等可以用来构成学习共同体、开展群内协作、群间协作及社会协作。
当前,Moodel、Sakai等开源平台已经实现了各类常见交互工具的整合与个性化配置,网络课程的协作学习工具开发已无过高的技术门槛。因此,在网络课程质量推进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各类协作工具的科学选择、有效整合与系统最优化。
(三)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
在线学习信息的非线性结构与丰富性,会占用学习者的部分认知资源和心理能量,消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4]。因此,网络课程必须利用多种途径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首先,在学习初期提供完整的“学习向导”,明确课程大纲、学习任务、主要学习方法和知识点逻辑关系图,对网络课程的使用方法做详尽说明。第二,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辅导”视频的点播和下载服务。第三,为学习者提供“实时答疑”和“非实时答疑”服务。前者是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利用交互工具集中回答学习者的问题,后者通过异步交互工具保证学习者的提问“在任何时间、以多种方式”进行。第四,利用同异步交互工具提供非学术支持。例如:通过SMS提醒学习者参加重要的学习活动,建立班级QQ群为学习者提供有关教学管理信息的在线咨询,利用留言板回答学习者遇到的技术问题。
三、网络课程的整体性能提升
优质网络课程作为教育软件产品,除了具备良好的设计以外,还应具有学习情境的适应能力、自我拓展能力及研发的高性价比。在移动通信技术高速普及的新形势下,网络课程应能够支持以移动学习设备为核心的泛在学习。这在精品课程中已有所体现,部分课程同时提供基于互联网与3G网的在线学习平台,并针对多媒体PC和智能手机分别制作不同格式的媒体资源。由于移动学习具有片段化、高度个性化和多情境的特性,网络课程必须将学习内容组织为更微小的单元,保证知识点的颗粒度、媒体表达形式及资源类型与移动设备的传播特性相匹配。同时,加强虚拟学习情境与现实情境的结合、虚拟学习群体与真实学习群体的结合以及在线学习活动与离线学习活动的结合,构建立体化的远程学习环境。
其次,优质网络课程应当具备共建共享的能力。网络课程提供的资源终归是有限的,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动态资源以及相应学科的社会资源则是无限的。因此,网络课程应将学习者看作是资源的建设者,通过有效的资源过滤机制、技术手段,将学习的典型成果以及高评价、普适性的社会信息转变为学习内容的扩展资源。同时,将网络课程置于“大学科”的概念之下,建立“学科频道”或“学科资源库”,实现同一学科内各课程的资源共享。
优质网络课程还应当通过研发流程的规范化与研发技术的标准化来提高性价比。基于Web的网络课程中,信息呈现与交互等底层功能的实现必须遵循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而教育层面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系统互操作则须遵守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CELTS)阐明的各项要求。在网络课程的质量管理上,则应当以软件成熟度模型SW-CMM为基本框架,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改善、维护等开发环节进行过程监控,实现课程生产过程的科学化与标准化。
当前,网络课程中仍存在学习资源结构松散、非学术性支持服务不足等问题。积极实施对“质量推进”策略,无疑是提升网络资源建设水平、推动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2007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03号)[EB/OL]. http:///new/zhengce/Announces_detail.asp?Announces_ID=98.
[2]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5):78-84.
[3] 张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295(8):120-124.
课程资源的概念范文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独立的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它不以获得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经验重组人生的过程,通过经验的获得产生体验和感悟,在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通过学生在“调查”、“考察”、“访问”、“设计”、“实验”和“探究”等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应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丰厚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社区资源为依托来更好地切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
那么,要想开发并利用好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就先要弄清楚“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突出的重要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数;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概念,也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对之有利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课程资源。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扩展课程资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形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依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这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它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扩展课程资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形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所谓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依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能否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该课程的实施及其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它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师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话课程资源。”
课程的资源是多元而丰富的,它的类型大致分为:自然物质资源、社会人力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逐年推进,老师们对于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如何拓宽获取课程资源的渠道等,不仅在观念上已经了解和接受,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想方设法地加以运用。但是在不同层次、类别的活动指导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指导老师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出现了一些误区,以致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误区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寻求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效。
一、家乡自然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亲近与探索自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维度之一。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所有的一切都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我们资源案例搜集,开展本土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家乡的一些自然资源形成系统的活动资源包,开发成校本教材,引领学生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农村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
体验与融入社会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维度之一。家乡的农村社会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长辈的辛勤劳作、身边的发展变化、先进的人物等,通过搜集,开发出本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可以将家乡的社会生活开发为系统的活动资源包,形成方便使用的校本教材,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农村家乡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流传至今的民风、民俗总会荡人情怀;充满乡情的民歌、民谣依然在人们口中传唱;风味独特的农家小吃依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所有这些同样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通过开发利用,可以引领教师对家乡的文化习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整理,形成独特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必须让学生在“动”中学,“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获得能力和发展,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贴于实际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在农村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根据课程宏观指导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纲要,规划本地小学综合实践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围绕学生与自然关系,学生与自我关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化验,灵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本本主义。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农村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选用他们身边的人和物,他们会身同亲受,身临其境。如蔬菜的种植和管理,起苗前为什么要浇足水?定苗后又为什么要浇透水?这就是孩子们身边的生活,就在他们的面前,可以说一问就懂,一讲就透。
2.利用好农村环境优势,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质量
多种多样的活动基地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质量不可缺少的基础工程,也是必备条件。选好、用好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农村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仅农业方面就可以利用好校园基地、家庭基地、社会基地,还有养殖场、种植田、果树园、科教示范试验田等。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把心灵深处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教学中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革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为之探索,为之思考。
参考文献:
课程资源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网络课程资源;主动性;全面性;负面性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网络早已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其中最为深远的影响之一是使学生的学习焕然一新。同样也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体育不断地依附于网络。然而,同时过分依赖网络不仅难以甄别有用、健康的知识信息,又使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对网络空间课程的开发和网络课件资源的建设迫在眉睫,只有建设良好、实用、广泛的网络空间课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网络空间课程资源,才能保证他们的学习事半功倍,才能更好地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概念
在课程资源的概念上引申出的网络课程的概念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概念的界定对于进一步探讨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起到了铺垫作用,从而明确了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根据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的定义,我们得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就是把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优秀教材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以合理的方式放在网上共享,这些资源可供其他教师或学生借鉴参考或重组利用”。从概念可以得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重点是整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目标是让师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与学的过程。
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
1.主动性
相比以往的体育学习,只是由体育教师枯燥的动作讲解和学生疲劳的练习,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和“放羊式”的体育学习方法,借助网络空间这一平台,观看国内外大大小小的、不同项目的体育赛事,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竞技体育“更高、更远、更快”的拼搏精神,也可以学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处方,还能够学到体育教育的价值。正如学者樊晓红所讲:“猎奇的心态不断地像磁铁一样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吸引着他们,新异的体验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回味无穷,并因此而产生对新知识、新领域、新问题的研究和学习冲动。”关注体坛大事、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如何学习一项体育技巧,使得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网络课程,不断探求体育知识,而这种主动进行体育学习的态度与网络上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息息相关。
2.全面性
目前许多体育院校和重点高校都有精品课程,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学校,作为网络空间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部分,这些精品课程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相当高的标准,对体育内容的展示非常全面,因此能够完善学生的体育知识结构,摆脱以往片面的线性知识结构,逐步实现全面性的体育认知。成熟的网络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较高的信息素养,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一个体育老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必然不能一一满足,教学方法也不能百分之百适用于每一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上多样的教学手段与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师的知识缺陷,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并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互助学习尝试探究新的体育学习方法。
3.负面性
网络课程资源对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巨大的便捷和选择,但同时也因其自身给体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些负面信息。首先,互动性不够。目前,“部分精品网络课程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资源建设,把教学大纲、讲义、课件都放在网上,没有任何交互活动设计,也没有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网络课程的教学是单向的输出,对于学生学习时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尤其体育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增大训练负荷的课程,没有教师的纠错和监督,学生很难判定自身学习的问题所在。其次,针对性不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针对的主要是教师,教学中设定的要求、目标过于一致化,对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体育基础不一的学生而言,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而且,体育学习要量力而行,不针对自身条件盲目地去进行体育练习,很容易误学误练,导致受伤。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与资源,如何建设被受众认可的课程资源信息极其重要,定位强、目标明、效果好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体育信息化逐渐扩大,网络空间课程资源的建设也在不断增加,这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了巨大的改善。但同时要减少或避免网络课程对学生体育学习带来的弊端和不良影响,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乐丽琴.关于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电邮,2012(0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