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1

摘 要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财务风险贯穿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各种风险的集合体,对企业的财务有重要影响。欧债危机以来,公司管理者普遍开始重视企业的风险管理,财务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根据我国建筑企业所即将或者正在面临的一些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建筑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 对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随着变幻莫测的市场,不断要求建筑企业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随着我国建筑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企业的资产流失以及决策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被人们逐渐关注起来。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周期长、流动性大、范围广,为此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其他企业相比更复杂,这是很多专家开始着手研究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一重大原因。

二、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三、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特点

由于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建筑企业因其独特的特性使其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特点,具体如下:

1.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构成复杂

融资风险简单来说就是指公司利用财务的杠杆效应在进行负债经营时,由于不能及时偿还本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范围更广,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回笼资金风险、收益的分配风险等等。

2.财务风险贯穿整个项目始终

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的粒度应为单一的项目,这是因为其通过承包不同项目来实现公司的运作。与其他项目相比,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自项目设立之日就已经存在,且贯穿该项目始终。不论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分配,都是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需要控制的重点。资金的安全、利用、最大效益的实现需要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3.企业的财务风险损失具有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管理的不确定性体现在:企业的风险因素是否发生;风险如果一旦产生是否会 对企业造成影响;如果造成损失,那么损失的大小怎么算。

四、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众所周知,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由管理者兼职。少数大型企业才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由此可见在建筑企业当中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较低的,更有甚者一些从业人员连会计从业资格都不具备。企业与现代会计信息化技术脱轨。

2.财务管理愈识淡薄

虽然建筑企业高级管理者在施工设计时制定了详细的安全进度、工程质量等保证措施,但是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却没有采用专业的、系统的风险管理程序以及操作技术,同时在施工的流程、进度方面的安排也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没有明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对项目的投标、质量、工期以及资金等环节的财务风险管理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把握。

五、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要想防患于未然就必须把所有的影响财务风险控制的因素考虑进去。

1.培养财务风险管理人才

企业的竞争归根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人才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筑企业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建设风险管理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加强风险管理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和信息化培养,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要根据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特点、经营状况等设立相关指标。认真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如盈利能力指标、现金流量等。

3.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的重点在于资金的支出,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做好现金预算。由企业统一调度资金,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六、结束语

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换、一些人为无法控制的其他因素,外部环境如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或者内部环境有企业的人、财、物的组合具有复杂性以及多变性,同时市场价格波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莫测、大量的信息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此外,这些因素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使得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同时也具有普遍性。

参考文献:

[1]李爱清.浅谈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1(22).

[2]王卫冲.试论如何加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36).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2

柔性战略是为适应不断复杂的环境而形成的战略形式,是企业为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在动态环境下,主动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套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方案。

(一)柔性战略下企业财务管理本质柔性战略下企业财务管理在本质上与其它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最终目标。不同的是,以柔性战略为导向的财务管理重在提高企业的动态竞争力,它是在对财务环境不确定性系统分析前提下,通过提高和整合财务组织、财务能力、财务资源及财务活动柔性,主动利用变化和创造变化,处理动态环境和不确定性,使财务战略预期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在可掌控的范围内。

(二)柔性战略下财务管理活动特征柔性战略下财务管理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这个柔性基础,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为了灵活处理动态环境下的不确定性事件,企业需要整合各种能力,提高管理组织的柔性、抗风险能力、资源柔性,在变化中生存,主动利用变化、创造变化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及财务人员,也要培养权变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制定柔性的激励措施,使企业所有人员主动参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活动。管理者在当今的管理活动中,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基于柔性战略的财务管理活动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凸显了其价值。企业面对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时,能主动利用这种不确定性,甚至创造不确定性,自身的财务战略也能相应的随之而变,使企业的资金保持长期有效的流动,并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二、柔性战略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在柔性战略指导下的财务风险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自我调整战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效率。在具体的风险管理活动中,基本的风险管理程序不变,但却融入了以下的柔性战略思想:

(一)风险识别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财务管理环境前提下,通过正式的检查程序,以分析财务战略环境为起点,对财务战略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综合考察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机会和风险。

(二)风险评估 针对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这一环节很重要。在方法上,有制作风险评估系数、情景设计、敏感性分析、决策树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三)风险评级及应对策略 按照已确定的重大程度和可能性估值,计算风险评分,并识别最为重大的风险。管理层可选的应对风险策略有风险降低、风险消除、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在制定策略的过程中,应注意要耦合财务资源、能力、组织、活动、文化五种柔性同财务环境不确定性。通过财务柔性与财务环境的有效动态协调,主动适应变化、制造变化及应对变化。

(四)风险监察企业需设立相应的财务风险机制,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监察。监察的内容包括财务目标实现的过程,并在外部与内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关注新的风险和相关损失;根据负责风险领域的成员提供的信息,进行动态预测、评估、测度、预警和控制,提供对已识别风险的可能性的最新评估,同时企业还需要经过信息反馈系统进行动态调整。如果财务战略实际与预期相一致,则继续实施原财务战略和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方案;若不一致,则要及时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动态分析,重新评估、测算、控制和预警,对预期与实际的财务战略差异进行调整,最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

三、柔性战略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施机制

柔性战略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机制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战略预算管理机制 财务战略预算管理机制是在传统的财务预算过程中融入柔性的战略思想,充分利用其柔,面对财务管理环境下的不确定性时,能主动应用并有效协调财务资源、能力等,对预期与实际的财务战略差异也能动态调整,并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设立扁平化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基于柔性战略的财务管理活动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沟通。

二是设立适度的财务战略预算方法和财务预算指标体制,并在其中融入权变意识。为了满足柔性战略管理下的财务管理活动需要,提高财务管理活动面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在预算方法上可以选择更具伸缩性的财务预算方法,如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在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也要刚柔结合,具体在柔性指标上,要选择能反映战略长远发展的指标。

三是柔性战略下的动态风险控制。基于柔性战略的财务预算可以对不确定性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收缩性,使得财务管理活动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财务预测能力。较为突出的优点是,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的预算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对预期与实际的差异进行适时调整,利用变化、创造变化,将财务战略风险调整到能接受的水平。

(二)期权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活动在应对动态的风险时,要能做到及时识别和创造新的、多样化的战略组合,而柔性的战略思想中的期权思想,正是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相应调整和选择风险战略,以达到降低风险甚至消灭风险的目的。期权是一种允许持有者在未来某天或某天前,按照某个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期权能更好地体现财务的柔性思想,因为期权是一种没有义务代价的权利,或者以有限成本获取无限报酬的权利。因此,期权的持有者可以充分考虑企业财务活动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并利用这种不确定性去创造价值。财务风险管理活动中运用期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套期保值转嫁财务风险。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如果预期某项资产会出现价格的下跌,这时可以买入看涨期权或者买入看跌期权。标的资产如果真的出现不利的变动,那么这些损失可以从期权的收益中得到部分弥补,如果资产的价格变动是反方向的,这时只要不执行期权就可将损失降到最小化。这样在面对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波动时,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将企业不愿意承担的财务风险转嫁给其他风险机构。二是期权战略转换主动应对财务战略风险。由图1可以看出,面对众多的财务风险时,对应也有很多财务应对措施,每种被选措施都可看成一个期权。因此从整体上看,财务战略风险管理过程就是一个期权的复合体。其中企业潜在的一系列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决策可看成影子期权。要行使这些期权,系统首先要对被识别出来的现有及潜在风险进一步估计和评价。

如果企业财务战略活动面临的前景不明确,无法测度财务战略风险或者测度的财务战略风险在企业可调险度之外,则看成是一个终止看跌期权,终止财务战略;如果企业财务系统未来不确定性前景明确,财务风险在企业可接受范围之内,企业识别潜在的财务管理决策,形成真实的复合期权,企业采取既定财务战略和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方案;期权被执行后,应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反馈,当形势发生变化和获得新的信息时,企业应迅速经济地重新配置财务资源和能力,形成新的期权,即新的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策,使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得到进一步延伸、延期或调整;最后对实施的效果及差异进行评估,以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钢铁企业中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愈发多样化、复杂化的财务风险成为了当下钢铁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此外,随着我国越来越多钢铁企业上市,资产经营上这些钢铁企业原有的管理逐渐的转变成资本经营管理,在管理模式上也逐渐的买入到以财务为主导方向的阶段,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也愈发显得重要起来。因此,对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创建和完善在目前众多钢铁企业中也越来越重要。

一、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建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钢材供应量已经逐渐的超过了需求量,从而使得在生产能源上很多的钢铁企业都无法做到完全解放,钢材在价格上也出现了非常巨大的浮动。价格上不断上涨的各种钢铁材料,特别是不断上涨的有国外引进的铁矿石价格,使得在利润上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出现增长和下跌现象,甚至一些企业还出现了非常巨大的损失,我国钢铁材料市场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烈起来。而想要生存和发展,国内钢铁企业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加强、对效率进行提升、对经济规律进行遵循,从而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完善自身的机制体系。

二、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预警系统的构建

(一)财务控制体系

钢铁企业财务控制体系的基础就在于财务管理体制,企业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就在于财务决策管理权限的划分。因此,在对钢铁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在控制能力上对钢铁企业中的主公司进行提升;应积极的将良好的控制环境给营造出来;建立钢铁企业中的信息系统,并加以完善;对企业中内部审核计算的作用力量进行强化,建立合理、科学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例如我国的鞍钢集团,已将建立了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并且也对其进行了完善和实施。集团公司使用资金、筹集资金、资金分配以及分属公司的成本预算、资金预算以及利润预算都得到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详细规范。同时,鞍钢集团也将成本费用预警机制进行了全面实施。从而使公司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还能自动报警超出全面预算管理成本费用对应项目的预算金额。而这些制度的落实和贯彻,很大程度的加强了鞍钢集团对线下公司的控制。

(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设计和选择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钢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资金结构预防报警指标、赔偿能力预防报警指标以及资金运用效率和盈利能力预防报警指标是钢铁企业中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三大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对集团经营的可靠程度进行监测,从而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判断。

三、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一)防范和控制好筹资风险

所谓的筹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资金市场和当下进行环境的不断变化,造成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对企业财务情况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而为了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就必须对企业中债务和自有资金、长期和短期资金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合理的进行确定。在筹资方法上要选择正确,在筹资的时机上要适当,同时还要通过运用不一样的方法对筹资结构进行确定,要让筹资结构选择上找到最为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让筹资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二)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

所谓的投资风险是指企业通过相应的活动而取得了足够的资金后,资金的投入使用的实际情况和预期情况出现不一样现象的可能性。为了使投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该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强。通过对投资组合理论的运用,在投资上进行合理的组合,从而使投资风险得到最大程度的分散。

(三)资金营运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将资金的进行使用到资金使用后收回来的过程就是钢铁企业的经营运转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钢铁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现金、应该收到账款。因此,为了很好的控制这种营运风险,就需要在日常资金的需求量上以及资金的支付时间上对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进行及时的掌握,从而可以对现金余额的合理进行确定,并借此来对现金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此外还应该不断的分析企业所拥有现金的机会、短缺以及管理成本,将企业所拥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找出来。还应该对应收账款的规模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应该收回债款的收回上采用最为适合的催促方式,并将其力度进行加快,从而使企业坏账损失得到减少,让资金营运的风险得到很好的把控和预防。

(四)防范和控制收益分配风险

所谓的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是指钢铁企业在方式、时间以及金额上的存在不同比较和取舍的收益分配,从而使得企业在相关收益上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对钢铁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首先要对企业收益分配政策进行合理的制定;其次让企业良好的形象得以树立起来,让投资者进行投资朔造一定的信息。

四、建立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反馈系统

(一)后评价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钢铁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实施后的一段时间中,让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回访工作,对钢铁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的变化进行考察,并且系统、客观的分析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这就是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后评价的步骤主要有六个组成部分:首先是创建后评价部门;其次是对评价项目的确定;接着是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建立;然后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再分析和比较所收集和整理的数据;最后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修正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所谓的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是指在对后评价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时,保留下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并对指标、决策以及措施等一系列要求上的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并将其向所有有关的企业部门进行及时的反应,从而让钢铁企业中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模型得到不断完善和创新。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对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进行明确,并通过对当下社会中的同行水平、平均水平、企业特征或者钢铁企业自身进行参考,将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制定,使其能够适合钢铁企业的财务特点,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先进性、有用性得到有效保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诉,钢铁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很好的帮助钢铁企业去应对财务风险,让钢铁企业能够对一系列风险做到及时发现,并做到有效的防范,从而让钢铁企业中良好的财务环境得以营造。

参考文献:

[1]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重点监控全面预防的立体式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冶金管理,2014,10:10-17

[2]郝维,黄凡.财务二重性视角下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08:101-103

[3]杜先英,邹静.新形势下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5:120-122

[4]张晓玲.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9,06:147-149

[5]杨志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初探——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3,02:114-115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1日

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带来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绵连的财务风险与日俱增。如果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资金筹集的财务风险。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除发行股票、债券筹资外,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地域分散性,资金缺乏统一集中管理,不少项目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破坏了企业整体的资金平衡。所以,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除上市公司外,采用比较多的筹集资金的方式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筹资成本低,筹资速度快,但是也有其局限性,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额有限,且贷款多是短期贷款,而施工企业资金周转的周期较长,往往贷款期限届满,资金还未能完成周转,财务风险加大。

(二)合同中的财务风险。合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主观性,是由工程的复杂性、多变性等决定的,是合同双方必须承担的。由于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到工程任务,往往在签订合同时放宽评审尺度,导致合同“先天不足”。有的合同条款不全面、不严密,存在不完善或没有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相应条款,缺少因第三方影响导致工程延期、经济损失的条款;有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垫付大量的资金,收取工程保证金等,致使建筑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这样,工程发生亏损的风险加大。

(三)项目成本控制的财务风险。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直接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是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环节。施工过程中,能否根据施工的条件、项目的规模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能否对构成工程实体的人工、材料、机械等现场工程的直接费用严格依照成本计划控制实施,能否按照施工预算及工期要求,制定且执行费用开支计划,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若处理不当,都可能酿起财务风险。

(四)工程竣工结算的财务风险。施工项目竣工后,应当及时办理工程竣工结算。但是由于业主和设计的原因,一些单项工程的调整变更不能及时得到批复,在施工的后期阶段,业主资金不足,造成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完工后仍然要承担很大的结算风险,资金不能按时收回,影响了资金周转。同时,因为竣工结算得不到及时办理,从而延长了工程保修时间,增加了保修费用,为建筑施工企业埋下财务风险的隐患。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一般通过发行债券或者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融资租赁等形式进行,建筑施工企业应规范企业融资行为,重视内部控制和管理,对融资风险进行控制。

1、对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目标必须加以明确。严格遵循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融资;依据合理、需要、节约的原则,从整体经济效益出发,加强融资的预算控制和决策管理,从而使企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融资结构得到优化,资金成本得以降低。

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对金融机构授信管理。授信是一种风险控制的总的概念,建筑施工企业对金融机构授信管理包括授信融资规模统筹规划、金融机构统一选择、对外授信集中审批、授信额度调剂使用等,属于客户授信。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主管部门制定年度整体授信融资计划、对融资规模授信进行统筹规划,不仅要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还应该根据各子公司的融资计划。建筑施工企业应动态地调整整体授信额度,同时各子公司分别执行自身授信融资业务。各整体授信金融机构总部与资金部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子公司授信额度的使用情况,然后根据额度空余与需求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加强财务风险系统控制管理。单纯依靠相关的财务预警模型防范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还是不够的,施工企业不同部门的密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系统工程,即构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由监测、识别、诊断和评价四个环节构成。监测是财务预警的前提,通过过程监测,形成监控信息档案,监测对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环节或可能出现财务风险的领域,从而发现问题或潜在危机。识别风险作为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于确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通过分析监测的信息,识别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存在和将要发生的危机。诊断风险主要是对已经识别出的危机因素的成因、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异常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对策打下基础。评价,是财务风险控制的最后环节,对已经确认的危机的影响及后果进行评估,明确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施工企业承建工程应向发包单位收取的工程进度款和列入营业收入的其他款项以及销售材料物资、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成为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为了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施工企业应需要建立应收款项形成过程中各环节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对形成的应收账款逐级负责,对相关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以明确,实行全过程管理:事前控制、事中催收、事后清欠。

1、实行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对应收款项事前、事中阶段的责任人及相关责任进行明确;清欠责任人及清欠目标应有具体的规定,不同的债权要制订不同的清欠方案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确保方案及措施切实可行。应把应收账款回收率作为重要的绩效考核指标,单位负责人或者项目经理的绩效与应收账款的回收货币资金相挂钩,如果责任人不能完成相应的货币资金回收,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建立信用管理评价体系。建筑施工企业要从源头上控制形成应收账款的可能因素,建立起相应的信用管理与评价体系评价与本单位业务上下游密切相关的客户,另外也应建立统一标准明确项目的选择与承接决策,对满足条件和要求的项目才能予以承接,同时应当制定项目承接决策机制满足不同规模和类型、不同资金安排等情况,然后对决策结果进行存档。立项审批、合同评审后,才能进行项目选择。

3、硬化措施,着力清欠。分解应收账款的指标,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市场和政治等手段,将清欠任务量化,将清欠措施硬化,着力清欠。建立健全清欠责任制,成立清欠工作领导小组,依照“谁经办、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四)加强管理,提高盈利质量。经营质量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若经营质量不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给企业的持续发展设置障碍。另外,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特点所定,垫资施工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也就存在垫资风险。为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应当慎重对待垫资项目,防止由于企业的过度扩张,而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资金短缺的风险。为此,质量高,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项目才是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5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北京 100000)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倡导,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不但给我国企业带来潜在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构成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为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财务风险;构成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87-02

收稿日期:2015-02-08

作者简介:张晟(1989-),女,辽宁辽阳人,本科,初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财务金融方向。

一、引言

国际工程承包是指一个国家的承包商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设备、原材料和许可权等承揽国外业主的工程项目,为其完成工程项目或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并按承包商与业主所签承包合同的规定收取各项成本费及赢得利润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1]。国际工程承包涉及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等方面。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并在这三十多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继续挖掘我国的对外承包产业实力,扩大业务范围,深耕既有市场,是加速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化的基本战略。

然而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升级给国际工程承包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往往具有投入资金量大、施工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工程管理复杂的特点。国际环境动荡性则使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会带来承包项目的亏损。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要想继续扩大业务范围,与欧美国家的成熟企业竞争,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深入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来源和规避措施,并将风险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以有力的应对措施将风险转化为机遇。

二、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构成因素

对于财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可以概括为:由于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融资不当等因素导致企业丧失正常的账目资金偿还能力,从而使企业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呈消极背离的危险[2]。

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方方面面,大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当企业相关决策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或不能应对外部环境动荡性时,不当的决策活动则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或直接损失。在财务领域中,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对各种系统的或者非系统的因素无法预料和控制,企业的实际财务目标与预期的财务目标出现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会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有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即为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融资或筹资风险,它的产生是由于企业的负债存在使得企业存在到期无法偿还本金的风险,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3]。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构成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

国际工程承包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其应对的不仅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企业的竞争,还要应对难以预测的国际环境。这一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存在着极大的投入风险。首先,国际工程承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国家之间的经济环境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差异巨大,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难度和风险;其次,西亚北非等地的政治环境动荡,而我国承揽的很多工程项目处于这些地区,项目进展和人员安全时刻受到威胁,相应的企业财务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也常常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一情况也会增加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企业风险。

(二)财务管理制度因素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数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上,而在财务管理方面则重视程度不够,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不规范,监管不严格,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财务管理缺乏效率和前瞻性等问题。而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没有一个稳健运行的财务管理机制,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企业投融资战略因素

1.投资风险

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中国企业既有大型垄断央企,也有中小民营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往往资金充沛,投融资能力更强,然而一旦决策失误,产生的后果也极大。尤其在对于还未发展成熟的企业来说,内部管理效率低,缺少行业内的领头人物,项目运作也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增加了投资风险。另外,我国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签订项目合同往往漏洞繁多,这又间接增加了投资风险。同时,有些企业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只为获得当前的既得利益,采取相对高成本和相对低效益的项目开发策略,这种做法不但可能导致预期效益难以实现,而且可能有项目亏损的后果。

2.融资风险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大多为大规模的集团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数额大、成本高、需要大额的资金的支持,然而在投融资领域,我国企业才刚刚起步,市场不够活跃,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因此融资难度极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在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上有多层次的进展,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相比,依然有诸多不足,仍然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民间资本难以介入,过度依赖银行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率增大,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工程项目中的相关因素

1.投标报价风险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承包方与发包方都面临诸多不确定情况,在项目初始决策阶段的只能进行工程量的估算和概预算,施工图设计还不完善,而工程量估算的结果往往与未来的实际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如果承包商在投标前对工程所在地的相关情况了解不足或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概算,将导致报价出现疏漏而承担成本增加的风险。

2.资金链断裂风险

随着EPC承包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承包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承包商不但需要有设计、采购、施工及咨询的全方位能力,同时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在这种形式下,业主一般要求总承包商带资承建,一旦发包方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或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而双方不能就工程量和工程价款达成一致意见时,承包方与业主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工期风险和资金风险,尤其对于承包商来说,工程款项往往数额巨大,为了保证工期往往还需继续垫付资金进行工程建设,这对其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3.分包商违约风险

许多总承包商在承揽一个工程项目之后将部分标段分包给专业分包商。部分分包商为了中标而恶意报出低价,而在中标之后则以各种手段寻求工程变更,进而提高工程价款,从而攫取利益。如果总承包商不能妥善处理这类问题,工程可能出现工期延误、工程质量差甚至违约的风险。

(五)人力资源因素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业务范围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急需懂技术、懂管理并擅长外语交流的综合型人才,而人才的缺乏与日益扩大的企业规模不匹配,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在投融资、工程项目管理、战略管理风诸多方面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人才是诸多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企业经营内容都由人来完成,如果相关业务领域的人员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业务完成的质量,甚至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刚刚起步,大多企业还未把财务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财务管理往往处于被忽视的位置,这就使得本就基础薄弱的财务管理环节存在更多的风险。在现实的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上级领导缺少风险管理意识是致使企业遭遇财务风险的关键原因。只有首先将财务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积极地培养有前瞻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从而建立起有实力的财务管理团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管理效率低和失误频发的局面。

三、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前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风险,针对上述主要风险,我国企业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相关管理机制

1.建立企业风险预测机制

企业面临的一切风险首先诱发于外部环境的变动。因此,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与预测尤为重要,是否能准确把握当前乃至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以及预测企业风险和可能的市场机遇是企业能否应对危机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就要透彻地掌握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环境、法律制度、人文环境,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水平,熟知最成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方法。只有有效地预测了风险,才能相应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环节。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夯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力,以便在风险来临时从容应对。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应首先强化财务管理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细化财务管理流程,明确财务管理中的相关责任,进而在井然有序的财务管理流程中继续构建财务的战略管理能力。

(二)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完善企业投融资机制

我国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增强企业的获利、偿债、履约、经营、发展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来提高信用等级,并通过良好的声誉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要深入研究金融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政策支持,科学合理地制定融资计划,控制资金流速,结合合同管理有效地进行资金使用、资金结算和资金回收等。

(三)加强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整体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在发挥会计职能的同时要提升财务管理意识,务必实行统一的财务流程。建立境内外财务监管网络和实行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的项目财务风险管理预警控制制度,如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财务人员既对项目经历负责,也要接受企业财务部门领导;加快企业和项目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有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应实现会计集中核算[4]。

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提高国际工程项目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财务风险有效控制的根本措施。企业应全面培养提高项目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积极引进国际财务会计和管理人才,逐步推行人才本土化,鼓励财务人员参与国际工程项目合同谈判以及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从全局的角度为企业和项目的财务决策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崔军,钱武云,编.国际工程承包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姬宏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3]尹嵩.关于国际工程项目中财务风险规避的探讨[J].商,2013(2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6

一、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的意义

石油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石油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通过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内控体系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构建石油企业内控体系,有利于石油企业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岗位,推动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石油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和石油企业管理目标相结合,推动石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促进经营目标及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建立石油企业内控体系有利于识别财务风险,帮助石油企业正确分析市场经营环境,并根据石油企业财务信息,做出有效的预测。在市场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无法有效地识别出来,这样不利于石油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做出有效的决策,甚至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给石油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财务风险管理构建的石油企业内控体系,可以有效识别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帮助石油企业做出科学的预测,并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与风险管控措施。

二、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一)内控机制不健全

目前,石油企业很大一部分不重视内部控制,其主要原因是石油企业高管没有理解内控这一部门,往往认为这种部门的存在只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检查,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在部门设立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内控部门的机制设立,往往不够严谨,只是草草拟定了一个大体的结构,或者参照其他的石油企业进行设立,并没有安排专人对细节进行推敲,没有标准的考核、奖惩、管控等设立,对其内控机制很不健全。

(二)对财务风险关注度不高,风险意识淡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很多石油企业受到了体制以及外部宏观经济等等重大因素的影响,致使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受到较大冲击,出现了财务管理的困难和问题。盲目的低成本扩张、盲目的实行多元化、盲目的增加销售量、盲目的扩大投资等问题都是突出表现,加上石油企业经营者对即将面临的财务风险认识欠缺,没有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防控,在思想上轻视对可能降临的财务风险。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严重脱节,没有实现在经营管理中协调发展,没有强化财务管控力度,更没有很好的衔接。从而导致石油企业在财务风险来临时,没有应对的必要措施,由于思想上的认识不足,应变突发财务风险能力匮乏,极其导致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水平的下降。

(三)石油企业监督机制被弱化

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监督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石油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石油企业的监督机制的监督职能在石油企业会计内控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监督部门自身没有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缺少对石油企业发展的长远眼光,过于注重石油企业当前经营的利益。绝大多数的石油企业都缺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会计内控规划及把关工作,监督的力度和方法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直接导致石油企业出现腐败现象的几率大大增加。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策略

(一)建立健全石油企业财务内控制度

石油企业需要健全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制定,确保各项财务内部控制措施都能够有效实施和落实,特别要加强“供、产、销”环节财务内控制度设计,譬如:材料供应环节采取询价制度、分级订立采购合同制度;生产环节设立产品成本定额、车间原料限额领用超额说明审批制度;销售环节制定出售奖励制度、销售合同层级审批制度、货款正常回收及逾期奖惩制度等。从各个层面杜绝石油企业“跑、冒、滴、漏”及内部舞弊?F象产生。同时,还需要加强石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保持石油企业上下级相互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进而制定出符合石油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保证石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在石油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的同时,石油企业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针对表现好的员工,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针对违反规定要求的员工,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促进石油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强化财务风险认识

石油企业在具体财务活动过程当中,某些财务风险是可以以预防措施来控制与规避,所以当前的石油企业投资活动要提高投资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要加强投资活动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联动,财务必要的方式方法来完善和强化财务风险认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测、管理和控制。逐步实现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摈弃传统的管理思维,打破原有思维惯性,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创新,促使石油企业全体员工自觉遵守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以最低成本确保石油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真正建立风险防范意识,正视风险,是应对财务风险和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

(三)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针对当前部分石油企业财务缺乏有效的监督,石油企业必须尽快完善石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通过石油企业内部或者外部的监督,对石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石油企业内部财利益诉求,以此保障石油企业资产重组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完善石油企业的财务运行机制,保障石油企业资产运作的科学性,确保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通过资产重组而得以提升。

(四)提高石油企业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在提高石油企业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方面,正确聘用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专业性人才是关键,应该立足当下,长远考虑,严格审查工作人员的相关从业资质,要从源头上确保所聘人员的业务素质,限制无会计从业资格证、计算机证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第一,在进行石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选拔中,要制定合理、科学、制度化的用人机制;第二,在人员选拔过程中,应对应聘者进行综合素质的考量,确保所用之人计算机水平,自身素质等方面突出,能够熟练掌握业务技能,为信息化会计的运用保驾护航;第三,在选定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后,应该进行短时间的专业技能与业务知识培训,确保把相关问题落实到每一位工作者头上,降低信息技术在石油企业运用过程中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