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孩子的心理教育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孩子的心理教育感悟范文1
一、坚持心理教育的三个原则
1.我相信,你能行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只要给予孩子们充分信任,他们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比如,教学生学习生字时,让他们用自己所熟悉和擅长的方式记住生字。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我们所不可估量的。如:“碧”——一王一白端坐石中央,“溅”——大海浅滩中间挖贝壳等等。
2.我相信,全都行
教师要公平、客观、实事求是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新课程也倡导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只有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我们的孩子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
3.我相信,一定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
二、关注心理教育的有效渗透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锻炼坚定的意志
充分挖掘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讲述越王勾践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卧薪尝胆》一课,描写布鲁斯王子坚强不屈精神的《第八次》一文,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好教材。
2.培养活跃的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利用教材中的故事来启迪学生,比如《苹果中的五角星》中的求异思维,《最佳路径》中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还应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来感悟内涵,在体验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陶冶积极的情感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引导学生体验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内化。如《但愿人长久》中的亲情,《老师,您好》中的师生情,《徐悲鸿励志学画》中的爱国情。
三、处理心理教育的辩证关系
1.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是我们课堂的主人,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在思考中产生疑问,在合作中解决疑问,以此循环,不断探求新的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我会”为“我会学”。
2.学与练的关系
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学到什么,而是通过学习得以运用,针对这个前提基础,可以采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强化和训练,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心理道德品质。
3.学与评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社区评。教师要巧妙运用这种多元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心理道德品质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体现“三重”:重人,不是重分;重潜能,肯定学生的今天,展望学生的明天;重过程,强化学生心理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过程。
二是体现“三性”:全面性、差异性和策略性。在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孩子的性格差异、家庭背景、年龄特征等客观因素,重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是实行评价“金三角”。方向:比昨天、定今天、促明天;方式:师评、自评、他评;方法:知识、态度、能力。
孩子的心理教育感悟范文2
一、在对比中悟独立
课堂上总能看到一部分孩子只是安静地听别人发言,自己从不发表意见。课间游戏时这些孩子总是顺从别人的安排,并喜欢模仿别人的活动,没有主见。家访时,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从不独立思考,只等着大人给他讲解。的确,有这种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并不少见,这些孩子处处听命于他人,缺乏自信,总是依靠别人为自己拿主意。为了及时消除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教学时我们要巧妙依托教材,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品读课文、展开想象、互动交流中形成自信、自强的独立人格。
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我们可以通过一勤一懒两只狮子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从小就应该刻苦学习,不依赖父母的道理。为此,在指导学生读完小树与懒狮子的对话之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围绕:“这两只小狮子长大后的生活分别是怎样的?你认为哪只小狮子能成为真正的狮子?”这些问题展开对话,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拥有生存的本领,才能过上好的生活。课末我引导学生对小狮子说说心里话,同时启发学生就“小时候,父母养我,长大了,我养父母,那么,现在我要怎样做”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由小狮子联想到自身,加深学生对“苦练本领,不依赖他人”的感悟。学生通过品读、想象、交流,实现心灵的自我对话,从而有效唤醒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健康向上意识。
二、在拓展中悟豁达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孩子都存在嫉妒、嫉恨等不健康的心理。有这种不良心态的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当看到别人超越自己时,就会产生怨恨、伤感等消极心理,甚至会贬低、攻击、报复别人,这种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有效防止这种不良心态的滋生,教学时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并对文本进行迁移,适时拓展与文本的对话,在交流感悟中认识到要做心胸开阔、宽容豁达的人。
《草船借箭》一课就蕴含这样的教育契机。为了让学生了解妒忌心的危害,在学生对周瑜的为人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我让学生速读《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三气周公瑾”的相关章节。学生从这几个章节里再次看到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周瑜,看到一而再、再而三地想方设法地谋害孔明的周瑜,看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的周瑜。至此,学生切身感悟到嫉妒给人带来的危害。在讨论“英年早逝的周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这个话题时,学生通过交流清楚地认识到人不能有妒忌之心,妒忌别人往往会害自己。面对一个能力和谋略都高于自己的人,应该虚心地求教,而不能嫉妒,更不能陷害。要心胸宽广、豁达,做能宽容别人、欣赏别人和汲取别人长处的人。
三、在移情中悟无私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孩子有明显的“唯我中心”倾向,他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导致在日常行为中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利己、说谎等,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有效预防和矫治学生的这种自私心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把自己当成文本中的某个角色,实现移情体验。同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感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与人分享、无私给予的健康心理教育。
如在教学《蓝色的树叶》时,我采取一个直观有效的好方法,即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表演,并适时让学生猜测李丽和林园园的心中所想,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林园园说的心里话。学生有的说:“林园园,如果你向别人借东西,别人不借给你,你该多难受啊。”有的说:“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的。”……通过表演、移情、劝说等活动,学生既“教育”了林园园,又教育了自己,还润物无声地帮助学生形成了真诚与人交往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助人、无私给予的美好品质。
四、在品析中悟坚强
近年来,媒体不时报道一些孩子由于不能接受批评或是逃避学习而走上绝路的案例。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孩子没有接受必要的生命教育及抗挫能力教育,导致心理脆弱而不堪一击。教学时我们可以围绕中心问题,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将学生引进文本的深处,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文本的品析、感悟、体验,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切身体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孩子的心理教育感悟范文3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活”起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导向性、整体性、针对性的特点。他既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又不像个体心理咨询,它更适合团训、拓展训练等此类的形式,所以要让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活起来,我个人觉得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再适合不过了。
纵观现在的小学教育,意识层面的东西太多,教育指导和评价也运用的过猛,课堂上孩子的体会、感悟大多不是出自真情实感,而是努力配合结果的结果。
游戏中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学生在游戏中能得到启示和感悟,能分享给大家,教师在游戏中做的正向引导更显得润物无声。
一次心理课堂,教师带领学生玩心理游戏:《最佳配图》,当图片发到手中后;学生们积极思考,动笔连线,一会儿就都胸有成竹的样子,举手跃跃欲试,各自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例如:1号图案,配法就各不相同,有的同学说:一号和六号配,因为一号像西洋剑的尖,6号像西方剑客。有的同学说:我觉得一号和10号配,一号像栅栏的尖,十号别墅墙外可以围栅栏。还有的同学说:6号像牛顿先生,应该与3号配,因为牛顿爱思考,经常提出疑问。另外有的同学认为问号应该和电脑配,有问题问百度嘛!……课堂上进入小组讨论环节:有的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同学又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有的坚持己见,明显排斥其他观点,有的能欣然接纳别人的观点……众说纷呈。
此时到了老师揭晓答案环节,老师缓缓的说到:本次最佳配图没有唯一答案,只要能说出道理便好。
当答案都揭晓后,学生对最佳配图这个游戏似乎有了新的认识,甲同学感悟道:在没听到大家的意见之前,觉得自己的最有道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过后,觉得都说的有道理。看来每个人的思考角度不同,答案不就很可能不同,有些事答案不是唯一的。乙同学回答说:有时完全坚持己见,排斥别人的观点,也不太应该,各自换位思考一下,可能就理解对方了。丙同学说:今天我除了自己开动了脑筋,而且还见识了其他人的思路,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感觉。D同学说:我一看别人的意见和我的不太一样,我就怕自己的错了想改一改,现在想想,自己也没什么错误,就是我这样的想法不占多数,但是不代表我不对,有时也不能完全随波逐流,也得有自己的主见……
还有一次课堂上学生只是玩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游戏“爱的抱抱”就嗨到了顶点,当老师喊数字5时,5个人就紧紧抱在一起,后反应过来的同学,有的慌张的扑到已经成团的队伍中可是又被“无情”的赶出,有的紧紧的抓住身边的人,又四处着急的寻觅新伙伴,有的无奈,有的淡定,短,频,快的几次游戏过后,学生们都极兴奋,分享时有的说出了:孤独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应该关注落单的同学,不应排斥同学,有的说出了集体的拥抱真的很温暖很有力量,等等。
这样一节节生动的游戏活动课,既没有任何评价也没有任何明显的指导,学生却体味出了很多道理,这样的过程使师生即享受又有意义,这节课学生自己悟出的道理是自然的,深刻的。
据统计沙盘游戏疗法是近几年国内非常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它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和治疗,因为沙盘游戏深受孩子的欢迎,它符合童趣,非言语的沟通,能让孩子轻松绕开掩饰和阻抗,在象征性的游戏中,用三维立体的沙具真实地再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沙盘游戏对学生具有心理诊断、心理评估的作用,还可以在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人格发展,艺术表现与创造力的培养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把沙盘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是提升学生人格健全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通过沙盘游戏理论和操作的实践学习,学生游戏活动更深入对学生的沟通,更能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自我人格完善。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以说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我们的学生会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心理困扰或综合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作为一名好的心理健康教研人员,应多研究和开发一下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又有趣又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让我们的心理健康课堂“活”起来。
孩子的心理教育感悟范文4
小学美术教材中课程类型多种多样,有的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而易见,有的则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
关键词:
美术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完善学生人格呢?
1把握学科特点,渗透心理教育
小学美术教材中课程类型多种多样,有的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而易见,有的则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例如,在一年级上册《我的太阳》一课中,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健康心理;在《手拉手好朋友》一课中,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心理教育。
2放飞情感,树立信心
每个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和鼓励,渴望获得成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激励显得更加需要和重要。因此,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多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在美术绘画活动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落笔不够大胆,很拘束;有些学生在活动时,往往拿不定主意,不知道从何下笔;有些学生则非常紧张,还没有动手画画就说:“老师,我不会画,请你帮帮我吧。”其实像以上这些小学生,他们不是不会绘画,而是他们在作画之前存在一定的疑虑,不敢落笔。长期以往,这些小朋友,往往会导致自信心缺乏,不能形成健康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作画水平,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绘画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可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创造信心。
3赏识孩子,提高学生心理水平
评价是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否者,会打击和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书要把握好评价的环节,改变评价方式与内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3.1根据学生个性实施评价。评价本是一种非常客观的评定行为,有一定的标准且要求公正合理。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和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作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孩子。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学生沟通。童心是稚嫩脆弱的,所以要及时肯定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创造,理解学生作品的内涵,从小学生的角度去评价作品,不能以“像不像,对不对,好不好”作为评价标准,不能说:“你怎么画得这么难看,怎么搞的,教你这样画就是不听。”即使学生画得不是很符合教师的要求,但这是学生思想意愿的自然表现,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教师不应阻碍他们的思维表现,要赏识孩子的作品,多鼓励,多肯定,多认同,不能说有损幼儿自尊心的话。
孩子的心理教育感悟范文5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备受瞩目。本文针对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途径,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四元教育模式,合力推进科学、正确的大学生生命伦理观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途径;家庭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19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040—02
收稿日期:2015—01—10
作者简介:宋辉(1975— ),男,辽宁盘锦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一、家庭:生命伦理观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它也是目前大学生接受生命伦理教育的主要形式,所以,家庭教育是整个生命伦理观教育的基础。
良好的家庭教养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命伦理观,有研究表明: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在对生命伦理的认知和幸福感的体验上明显好于专制型家庭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家庭的氛围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和不可磨灭的,对孩子的性格、行为倾向以及对生命伦理的认知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单亲家庭以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更需要恰当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生命伦理观。
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生命伦理观教育中的优势和价值,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微博、微信、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积极参与大学生在高校中的生命成长过程,结合学生成长实际和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家庭教育。[1]学校教育不可能代替家庭教育,而家长也不能完全将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家长有责任也有必要教孩子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珍爱生命,关爱和帮助他人。
二、学校:生命伦理观教育的关键
生命伦理观教育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生命知识教育,即培养大学生需要掌握的自救和救他能力,使其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生命伦理教育,即教导大学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平等对待动物等一切生命,不伤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生命责任教育,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负有一定的责任,要让大学生懂得放弃生命意味着放弃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并且会对他人造成心灵上的伤害,尤其是对亲人造成心灵的创伤;死亡伦理教育,要让学生坦然地面对自然死亡,同时避免死亡的随意性。[2]
功利主义、理性和实用主义教育的盛行导致高等教育逐渐沦为工业化社会的培养工具。生命伦理教育在高校表现出缺失性、零散性、表面性等特征,高校自杀和他杀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如何把握学校生命伦理观教育,怎样让生命伦理观教育真正发挥效能,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建立严格的生命伦理观教育体系,规范课程设置。将生命伦理观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设定学分、课时要求。一方面,可以采取独立教学的方式,开设生命伦理观教育课程,配备专职教师以及配套教材;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渗透教学的方式,在语文、哲学、思想修养等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加入生命伦理观教育的内容,将生命伦理观教育融入其他课程的教学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组织校园集体活动,致力于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例如:学校可以组织集体开展野外拓展训练和生存训练等,使学生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3]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安乐死、器官捐赠等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辩论赛,引导大学生探讨生命伦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另外,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医院、敬老院、儿童村,通过参观和帮扶活动让学生领略生命的神奇和脆弱,学会关爱和给予、付出和收获。此外,学校还可以借鉴美国死亡教育的经验,组织大学生参观死亡博物馆,到殡仪馆参加葬礼,给自己写墓志铭,像电影《非诚勿扰2》中那样提前举行“人生追悼会”等活动,[4]让学生感悟生死,感知死亡心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加强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编写心理健康档案。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向其寻求帮助,学校应该打破学生的芥蒂心理,打消学生的顾虑。同时,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必要变“问题导向”为“发展导向”,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另外,高校应建立起积极有效的预警干预机制,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普查,这种普查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将普查结果编制成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了解大学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遇到的心理障碍,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5]
(四)构建家校联合培养模式。学校、教师与家长应该是紧密联系、沟通顺畅的关系,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设立家长接待日、对特殊学生进行家访、组织学生在节假日期间给家长写感恩家书等,通过感恩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家庭之间的亲情交流,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另外,学校可以开设家长培训班,对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培训,帮助家长更加科学、有效地教育孩子。
三、社会:生命伦理观教育的保障
社会既包括了现实的社会环境,又包含了虚拟的网络社会。当下,受社会转型时期“泛功利化”心态、社会价值取向偏离、信仰缺失等因素的影响,道德失范现象越来越普遍化。因此,在社会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人性化的法律、法规制度,净化社会风气,减少社会负面事件的发生频率势在必行。
首先,要推动大众媒体发挥其正能量。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是学生获得信息、接受教育最便捷的渠道,生命伦理观教育也可以通过这些媒介进行推广、宣传和引导。大众媒体代表了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它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同时,也应对社会上的负面事件进行正确引导,挖掘其教育意义,促使学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周遭的人和事。其次,要发挥社区在大学生生命伦理观发展中的作用。社区作为社会基层组织,具有覆盖面广、普及量大等优点,但是我国的社区比较零散,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功效。社区教育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还是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使社区教育日益规范化、系统化都是一件莫大的好事。
四、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的核心
从生命学的视角来分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中的第三次断奶期,即处于人的“精神断奶”期。[6]在这一阶段,人的生命将获得完全独立,需要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以及生活观,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大学生能否将生命伦理思想知行统一,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是形成正确、科学的生命伦理观的关键。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注重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严于律己,既要不断地加强专业学习,又要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脚踏实地,孝敬父母,乐于助人。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同伴的影响作用,关心周围人的身心健康,用自己拼搏向上的心态感染他人,带动集体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对生命伦理观产生正确、合理的认识。
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和谐互动、相辅相成,有助于形成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四位一体”、“四元合力”的教育体系,协力推进生命伦理观教育进程,开拓生命伦理观教育的新形式。
[
参考文献]
[1]褚惠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程向阳.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路径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
[3]闫慧.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4]兰桂萍.当前高校生命教育问题审视与对策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孩子的心理教育感悟范文6
一、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 环境适应不良带来的负面心理反应。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校连续住一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环境适应不良往往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心理反应。如想家恋旧难以排遣,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内心产生自卑感;不适应寄宿制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心产生恐慌感;与周围同学不能良好沟通,内心产生孤独感,等等。
2. 人际关系不和谐带来的心理障碍。不合群是独生子女长期单独玩耍造成的不良后果之一。很多学生在家中常常是中心人物,在物质和感情上都享有“特权”,久而久之,形成了唯我独尊、霸道骄横等与他人难以相处的不良性格。在寄宿制学校中,他们受到委屈或挫折时不愿意也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来沟通,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不能正常宣泄,就容易形成暴力对抗,封闭孤独,派别流动等心理障碍。
3. 学习压力大带来的考试焦虑。由于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学校、家庭、社会看重升学,家长和老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学生把学习视为畏途,恐学、厌学的心理加剧。因此,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
4. 不良环境带来的心理扭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的影响,比如家庭的纠纷、父母的离异造成的孩子抑郁和焦虑;社会不良风气、人际复杂关系造成学生内心矛盾冲突与困惑疑虑;学校不得法的教育与教师严厉或放任造成孩子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心理扭曲问题。
二、在 “生活区社区化模式”中探索心理教育模式
(一)“三个保证”
1. 保证一支具有专业现代心育理念的师资。寄宿制学校由于其教师结构的特殊性,要建设好一支队伍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理辅导方面,要建好一支有领导参与的有良好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而要建设好一支具有现念的心育队伍,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开放式、多渠道的培训方法。学校可聘请心理学教授来校讲座,并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心理咨询课程班、心理辅导培训班。通过专家培训和校内自我培训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讲座与自学相结合等方式,不断增强教师的心育意识和开展心理教育的自觉性,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为主体的心育师资队伍。
2. 保证有一手具有专业心育特色的辅导技能。在寄宿制学校,学生最亲密的人是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生活老师)。他们是学生最好最直接的心理辅导老师。因此,就必须在他们身上进行普及性的心理辅导教育培训,提高心理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实效性。可以利用班主任、副班主任会议,不间断地有计划地为他们举办心理辅导讲座,交流心理辅导经验,提高辅导水平,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培训,作为领导者、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经常与班主任、副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现状,形成一张立体形的心理辅导教育网络。这样的普及,将是更有计划、更有目的的,以满足学生的更高的心理需求。
3. 保证有一个提供专业心理辅导的场所。心理咨询室是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必须让它成为少年儿童的乐园,在这里有温馨的布置、专业的辅导、有力的推进、健康的成长。一至两名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必不可少,不但承担常规心理健康活动课,更要接待各类学生的来访,将普及性的教育、团体辅导和个案治疗恰当结合。心理健康活动以针对性、预防性、趣味性、发展性为原则,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课中感悟成长的烦恼与惊喜。心理咨询室设置专门的场所,每位同学都有专业的心理档案,对个案咨询提供不可或缺的材料。
(二)“四个延伸”
1. 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学科教育中去。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个基本维度,无一例外需要依托心理规律去实现,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学科教育。
各科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学科教育应该成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主阵地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教材,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学科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行动技能。主要有:(1)通过学习心理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通过人际关系指导,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等交往原则。(3)通过耐挫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解除烦恼。(4)通过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自我,在自身发展变化中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心。
2. 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各类活动中去。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述中提到:每星期到自然界去两次——学习思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培养他们牵挂亲人和小伙伴,甚至小动物、植物、小玩具的情感,培养他们理解人的友谊、信任、忠诚和眷恋的感情。寄宿制民办学校一般采取封闭式的管理,学生一般是一周或一月才回家一次与家人团聚,久而久之,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源迟钝了不少,由此造成的学生心理封闭或其他心理问题也就更加凸显。因而,寄宿制民办学校必须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训练相结合,以达到强化学生心理品质的目的。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经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类活动中。一场军训,鼓舞的是学生的激情与斗志,磨砺的是学生的意志与信念;两次春、秋游,感受的是自然的美丽与清新,锻炼的是内心的坚强与忍耐;四个品格教育月,感悟的是爱心、责任、自信、创新,蔓延的是生活的博大与点滴。
3. 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学生宿舍里去。学生宿舍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休息、娱乐、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有调查结果显示,89.5%的学生平均每天在宿舍的时间(包括睡觉,周末除外)都在8小时以上,且以8~12小时居多。作为一个小团体,宿舍人际关系、宿舍文化、宿舍舆论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学生宿舍上,班主任、副班主任或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情况,便于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需要,有利于把学生中的许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学生干部或宿舍长作为小团体中的核心人物,要培养他们驾驭宿舍集体舆论的能力,用积极的言行同化宿舍成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风格不同、内容丰富的活动,如卫生先进宿舍评比、宿舍文化展、免检宿舍等活动,净化、美化宿舍,营造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从而净化、美化学生心灵,促进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宿舍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高于学校或者班级的地位。良好的宿舍关系可以给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一个相当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让学生在受到挫折、感受到压力或者心情郁闷的时候有个支撑点,能帮助学生摆脱各种困扰,走向积极。
4. 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孩子和谐全面地发展,学校和家庭就要信念一致,行动一致。因此,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养的同时,不能忘记提高家长的心理素养。”寄宿制民办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家长纳入学校全面培训的对象,让家庭式的心理教育和学校的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心理教育薄种广收。
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培训,给家长们介绍“赏识教育”、“多远智能理论”、“和孩子一同成长”等原理及实践,以不断提高家长的心育意识与水平。同时,学校可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家访、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让家长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与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心理问题,合作确定帮助策略,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实现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