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范文1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思考

一、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势

1.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以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优质、安全、营养的食用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并且这种趋势由原来的大中城市逐步向农村市场扩展。

2.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质量安全问题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每次食品安全事件被披露后,都会引起群情激愤,对自己周围的食品安全问题表示担心。

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

由农兽药残留问题到目前的添加剂、防腐剂问题等。2006年发生的“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2008年暴发的“三鹿奶粉事件”等,进一步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是技术进步产生的新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动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4.国外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越来越严

主要表现在设限种类越来越多,指标越来越严。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例,该制度覆盖了所有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有“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遵从“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遵从0.01mg/kg的“一律标准”。其中,已规定的最大残留指标达54785条,涉及的农业化学品792种,涉及的食品种类256种。因此,“肯定列表制度”比现行制度覆盖面更广,要求更严。

二、问题分析

1.“石油农业”是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客观原因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以大量地使用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为特点。这一努力的积极成果是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世界养活了比原来预期多10亿以上的人口,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是化肥使用大国,化肥施用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化肥利用率平均却只有30~35%。每年有1000万t以上的肥分流入水体,其中氮肥损失率最高。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作为世界农业大国,我国每年平均发生病虫害1.80亿~1.87亿hm2次,施用农药进行防治的面积为1.53亿hm2次左右,挽回粮食损失200亿~300亿kg.,农药使用过程中 80%以上散落在地表稀薄空气中,经风吹雨淋的作用转移到土壤和水源中去,随着用药量的不断增加,就会产生食品农药残毒和环境污染。

以石油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化学农业成为全球气温候变化的推手之一。农业用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t的CO2 ,“石油农业”给人类发展和农业质量安全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

2.农产品的特殊性是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

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相比有其内在的一些特点,即它对自然的依赖性,产品易腐性、非标准化,生产周期性和分散性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特性不同于其他产品质量特性,农产品安全要素的品质特性既是经验品(如产品的鲜嫩程度、香味、口感、味道等),又是信用品(如产品中是否含有抗生素、激素、农药残留等),农产品的信用品特征决定了当农产品质量涉及到化学素毒素残留或微生物时,因消费者无法判断,使生产者很难建立质量声誉。农产品本身的上述内在特殊性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越来越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甚至导致了“柠檬市场”的出现。

3.分散经营是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另一诱因

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但是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需要有相应健全的执行组织作为保障,以确保统一和协调的实现。目前,我国大量存在的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组织化程度低,很难进行统一和协调,也很难动员所有成员共同遵守农业标准作出的规定。同时我国拥有2.5亿农户和50万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又具有层次繁多、比较复杂的农产品市场,这些来自于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种类、不同数量农副产品的市场主体或农产品供应者很难整齐划一地在同一个游戏规则——农业标准下发生市场行为。相反,大量上述市场主体都可能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尽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规避监管。

三、如何科学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

1.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包括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科学的安全限量指标

风险评估是制定标准、限量指标的依据,也是处理贸易争端、监管市场的依据。此外,制定标准时,必须要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

2.需要有快速精准的检测技术

从政府角度,需要快速、低成本的筛选检测技术,对生产和流通全过程进行日常监管和随时抽样检测,对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及时作出判断。从消费者角度,需要大众化便携式的仪器或设备,为普通消费者提供及明有效的检测服务。此外,行政复议和专业复查,也需要实验室确证检测技术。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1.围绕“三化”建设,强化农产品生产源头监管

1.1推进生产基地化。要根据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划分适宜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强化生产基地规划与保护,增强基地无公害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加大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的培植,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领衔基地建设,推进农产品生产的基地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

1.2突出技术标准化。要加快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确保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注重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强化源头控制,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名牌农产品。

1.3促进管理规范化。要解决农资经营多、乱、杂的现象,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投入品大市场,对所有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进行资格确认,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实行资格准入与持证上岗。要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水平。

2.建立“三大”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能力

2.1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要加快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立足源头控制,狠抓基地监管,依法开展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强化市场监管、督促、指导批发市场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抽查检测,建立健全信息公示制度、产品登记制度,严禁不合格产品入市;加大产品抽检力度,增强“三品”的公信力。

2.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从“三品”生产记录台账入手,加速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质量安全可追溯,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储存、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要通过“三品”的认证,着力创建生产者、经营者信用体系,实现生产者向经营者、经营者向消费者就其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承诺。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范文2

1.抓农产品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

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方针,大力发展“三品”认证,通过帮助企业算产品申报投入帐、市场需求效益帐,积极宣传和动员企业开发绿色食品,稳步扩大认证规模和范围。截止2010年12月,全市累计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总量为215个,面积15万公顷,产量70万吨,产值18亿元。全市围绕农畜产品加工,重点建设了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优质农产品基地,开发建设了十大加工产业群。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00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4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0户,农产品加工量达到400万吨。全市获得省级名牌农产品累计21个,省“农博会名牌”51个,获得吉林省著名商标35个。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4个。

2.抓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健全

从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了果蔬、水稻、杂粮杂豆、无公害鲜食玉米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重点抓好4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管理示范作用。以生产基地备案制度、责任监管、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及产品可追溯制度为手段,以强化种植业产品质量监测为保障,对其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标准化示范区建立相关的生产记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我们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等技术规程编制成册,发放到生产者手中。农技人员到生产一线跟踪指导,对基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耕作、统一收购加工),使标准入户培训率达100%,发放标准简明手册入户率达100%,投入品经营档案管理覆盖率达100%,农业生产与经营档案管理覆盖率达100%,保证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举办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选派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种植场,宣传指导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提高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3.抓农产品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积极筹措资金,在松原宏源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了农产品检测室,配备了计算机和质量快速检测设备,在市场显著位置,投放了LED电子显示屏。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坚持每周定期与不定期对我市的主要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农药残留检测。2010年,全年共检测蔬菜、水果36个品种566个样品,合格率达到97%。6月份,我们对全市农业“三品”有效认证生产基地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共抽取样品88个,经中科院长春分院检测,送检产品的质量100%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我市的水果、食用菌抽检结果名列全省第1名。

2011年以来,在省农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整合检测资源,成立了松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并通过世行贷款项目,建设规模较大、设备较全、具有一定资质的农业投入品和农残综合性检测中心。项目总投资1597.97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400.03万元,占总投资的87.6%,国内配套资金197.94,占总投资的12.4%。国内配套资金由吉林省财政配套79.18万元,市级配套118.76万元。在总投资中,实验室改建投资618.91万元,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119台(套)投资948.49万元,辅助及管理设备投资30.57万元。检测中心主要承担松原市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负责全市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产品质量检测;实施对粮食、蔬菜、瓜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进行监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组织保证与技术支撑,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基础,确保公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4.抓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

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们从农业投入品入手进行监管,通过开展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加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去年初,以市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农资市场集中检查的通知》。针对农业用种、用药、用肥高峰期以及农资销售旺季的实际,从3月份开始至5月底,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对种子市场省市联检、暗查、专检、互检共6次,自查3次、逆查1次,检查种子市场47个,检查种子经营业户639个。查处种子案件72个,涉案金额169.65万元,没收种子4000公斤,召回不合格种子11.5万斤;收缴罚没金额18.31万元,取缔非法经营种子业户5个。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农药市场专项检查。检查农药经营业户198家,抽检样品86个,其中不合格样品16个。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00多台(次),检查企业和经营网点2400多个,查处案件120多起,涉案金额9.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4万元,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范文3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随着 的临近,市农委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认真总结了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认真分析我市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了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值班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三、突出重点,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范文4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改善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迫切希望得到无污染、高质量的农产品。目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政府和人们的高度关注,保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人们主要考虑的问题。对此,充分了解我国当前农产品市场的状况,分析我国农产品面临的不足和挑战,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分必要。

1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

1.1化肥农药等残留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我国缺乏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手段,造成农业的化学投入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使用的化肥农药高达170万t,且这些化肥农药还包括大量的非法性质农药。这些使用的农药中大多含有大量的有机磷,从而造成大量的农药残留。农药残留将破坏农产品的生物结构,严重时甚至威胁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些含有大量农药化肥残留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后,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也会造成威胁。

1.2农产品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添加剂并受环境污染

目前,一些农民为了保证农产品良好的外观、缩短生长周期,在农产品中大量使用催化剂和激素,化学试剂的使用的确提高了农产品的美观度,但却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1]。大量研究证明,使用化学添加剂后,农产品的口感及安全性都大幅度下滑,但目前市场上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来监管这些农产品。一些农民为了使蔬菜提早上市,仍在使用化学试剂、激素等物质。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农产品农药中毒的事件数量正逐年上升。因此,严格控制农产品中的化学添加剂含量、重新回归绿色生态农业,对于国民安全以及我国农产品发展都极为重要。植物添加剂是引起农产品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此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环境急剧恶化,从而使植物遭受化学污染的概率大大增加,一些危害较大工业污染源如铅、砷等会直接导致人们急性中毒,而危害较小的重金属微量元素也会在人们体内积累,造成慢性危害。这些工业污染难以消除,而且会诱发大量疾病,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1.3监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农业产品的安全监管工作大量集中在所属的相关农业部门中,在乡镇中没有建立良好的监管体系,而且专门用于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大部分地区对于农产品安全监测仅是空头支票,难以有效实施。同时区(县)、乡(镇)两级缺乏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力度不大。对于企业而言,一些企业内检员和检测设备配备不全,部分生产企业没有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企业质量安全自我把关能力还较弱,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

1.4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从思想意识上看,尽管目前大多群众已不再满足于填饱肚子,但仍存在对农产品安全意识不足等观念上的问题。一方面,部分生产经营者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在农产品中掺杂掺假,违规使用化学添加剂的行为屡禁不止;另一方面,普通消费者缺乏辨别农产品质量的能力,无法判断出质量不好、有毒有害的农产品;同时,地方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也不到位,没有深刻认识到农产品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

2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与培训工作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质量意识是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此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首先应提高农业生产者与农资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及素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纳入当地的教育、宣传以及新闻工作中,提高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辨别的能力。同时,由于农户对种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水平较低,因此相关农业部门应加强对种植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户的科学生产意识培训,派专人指导农户科学用药、科学施肥,尽最大努力使农产品生产标准化[2]。

2.2不断健全与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根本。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机构并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建立上下一体的安全监督机构,改变当前对于农产品的监管松散局面;完善监管、巡查、检测、执法、责任追究和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尽快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严格处分部分部门的不作为行为;以例行监督为主,抽查为辅,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出售的完整管理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

健全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也是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对于许多农药残留量缺乏明确的限定,因此必须建立完整合理的农药化肥残留量检测标准,配套相应的检测规范,完善生产章程,依法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标准[3]。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农产品产出和入市门槛。一旦检测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合格,一律禁止流入市场。生产者未对出产地前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不管质量合格与否一律停止销售。农贸市场、超市等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未进行检验的,一律不得入市销售,从源头阻止有害农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3结语

农产品的安全严重威胁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引起重视。只有建立健全长效的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提高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责任人的管理手段和相关认识,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人员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程序和政策法规的培训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才会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陶忠元,陈艳霞.技术标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制约及对策研究——基于中日农产品贸易实践[J].特区经济,2012(2):221-223.

[2]章力建,胡定寰,杨伟民.现代农产品供应链(超市)在农业污染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4):12-16.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范文5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影响

1引言

由于农产品的质量跟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我国在农业农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下面就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农产品信誉降低,农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农民增收

我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销售农产品,而当前农产品又存在着各种质量安全隐患,市场对于农产品需求量也在不断降低,导致农产品出现滞销的情况,农产品市场一度萎靡,相关的销售服务体系也是名存实亡,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因而要想依靠上调农产品的价格而实现农业增收有着一定的困难。

2.2国际竞争力降低,农产品出口受阻

现如今,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转为质量和安全竞争,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更是竞争取胜的关键。我国大米的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因而不能出口,而纺织品则有15%的难以通过生态监测,再如花卉、茶叶等也由于农药残留状况严重,导致市场竞争力低下。并且,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一直面临着欧美以及东南亚等各国高质量产品的极大挑战,被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所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连续3年(2012~2014)个位数增长之后,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701.8亿美元,同比下降1.6%,低于全国出口降幅1.2个百分点;四个季度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8%、-5.6%、-3.2%和0.9%。总体看,201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呈“高开低走”的格局,出口形势比较严峻。目前,发达国家市场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比重仍高达60%左右。近三年,受日本经济低迷、日元贬值等因素影响,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2013年、2014年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增速为-6.2%和-1.1%;2015年对日农产品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出口额为102亿美元,同比下降8.3%;对欧盟农产品出口81.5亿美元,同比下降3.7%;对美国农产品出口73.5亿美元,同比下降1%;对澳大利亚出口9.7亿美元,同比下降4.9%;对东盟农产品出口147.5亿美元,同比增长9%;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对中东农产品出口28.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对非洲、南美、俄罗斯、印度出口同比分别下降2.9%、0.9%、21.8%和12.3%。

2.3损失严重,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由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三鹿出现三聚氰胺问题,导致只能够将牛奶倒掉,再如,我国的水果无论是质量还是外观上跟进口水果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价格比较低廉,因而有的水果只能在果园里烂掉,不但对农民的收入带来影响,还会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4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困难加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导致深加工的产品出现滞销的问题,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货物积压以及资金出现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效益下滑,严重的可能面临着倒闭破产的危机,尤其是那些外向型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受其影响则更大。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3.1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较低,容易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低下,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因而实现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就在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其也是促进农业经济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性的措施。要进一步转变农民的生产观念,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有进一步的认知,从而树立起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的生产观念,使其能够自觉的参与到安全生产中去。积极向农民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知识,并定期对其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得农民的整体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3.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力度,不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规范。尽管我国对于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标准以及门类层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依旧需进一步完善,并且要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广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分析、GMP良好生产规范和GHP良好卫生规范、TQM全面质量管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管理标准。要多方面进行考虑,从生产环境、生产的投入以及运输贮存农产品各过程出发,实行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目的。农业标准化能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长农村经济链,促进集约型农业发展,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

建立并完善中央到地方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积极的履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督责任制,在生产前对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进行检测,在实际生产中对生产技术进行监控,生产后还需要做好市场极端工作,由专门的管理机构派遣检查员严格按照生产的标准,检查企业生产的资质,以及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情况,以便确保生产行为对于产品质量以及产地环境的质量有着有益的影响。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包装标准,包装好那些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流通时也要严格执行相关的产品贮藏运输的标准。

3.4培育农业协会,推广农产地标签制度,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我国农村现阶段实行的大多数还是,且土地相对比较分散,土地的规模较小,为相应的产地认定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多的不便,且不利于追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而要积极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地标签的地质进行推广,对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建立相应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使得消费者能够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建立相关的农业协会,在农民、市场以及政府之间建立起桥梁关系,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农业协会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设过程中具有的作用如下所述:①有效实行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以及标准化的生产形式,批量的进行化肥、农药以及农用生产资料的采购,能够有效的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控制。②制定更为统一的生产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有助于退出自主的品牌,使用统一的品牌对农产品进行统一的包装和标识,不但能够使得农产品的档次和效益得到提高,还能够有效追溯产品的质量安全。③定期举办一些病虫害防治以及卫生防疫工作,对相关生产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在农业生产中,各要素的过量投入,不但会对土壤、水体以及大气的环境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了进一步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充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而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投入低、循环效率高,技术含量高的一种新型农业。它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利用生态经济学、生态学原理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使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投入量以及排放废弃物的量控制在最少,最终能够有效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综合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推广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3.6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就地深加工

由于许多农产品的质保时间较短,且容易变质,因而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务必要缩短农产品的贮存时间,及时的对其进行加工,避免其营养的流失。但我国对于水果、蔬菜这些农产品的实际处理能力还不足总产量的5%,对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仅有45%,而发达国家高达80%;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6:1,而发达国家高达3:1。因而,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培育有助于带动农产品的就地深加工,使得农产品的贮存期有所缩短,农产品的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的增值,而利用深加工的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够有效结合农业和其他的产业,使得农业的产业链得到进一步的延长,在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农民直接参与农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增值过程,农民除获得种植业、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分享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转化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分析各方面原因,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措施建设,才能保障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芳,卢朝东,王娟.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J].乡镇经济,2009,25(6):49~52.

[2]哈媛媛.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福建农业,2015(5):89.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范文6

一、进一步提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促进我区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的需要,是增加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农产品质量问题作为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问题来抓,落实专门负责人和监管员,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实。

二、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地准出”

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强有力的监控,必须大力加强农产品产地的管理。我区是南通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所以要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对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对上市的蔬菜实行农药残留检测。

三、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建立严格农产品监测体系

蔬菜批发市场要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个重点,加强流通环节的质量检测设施建设,把好市场准入关口。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溯源查处,在市场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反映机制。

四、加强农业投入品整治,把好源头关

要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危害的农业投入品,要明令禁止使用,违规使用的要严肃查处。

五、加强工作领导、明确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