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3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24-02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有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而相关课程也在各高校陆续开设。本文作者将试着就该课程的目的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管蠡之见,希望对该课程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课程目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教授,而在激励,唤醒,鼓舞。”这是一个总的宗旨。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目的,而教师对课程目的的理解会直接影响或反映在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态度上,从而影响到教学的结果。
就东西方文化交流这门课而言,其课程目的主要是:(1)增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的了解;(2)激起学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兴趣,从而对其中的某一/些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3)使学生能够灵活利用所学到的有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知识,促进其它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了解了课程目的后,教师应该拟定一个教学目标来指导和匡正自己的教学活动。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杰的研究,从结构上看,一个编订优良的教学目标应当包含三个要素:“首先,它应当描述预期的学生行为――学生必须做些什么?其次,它应当列举出学生行为得以产生的条件――怎样认可或测验这种行为?再次,它应当给出一个在测验中可以接受的行为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再结合课程特点,教师就可以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了。
二、课程设计
所谓课程设计,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本文作者认为该课程应采取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其它各种教学方法为辅的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具体做法有很多,这里,讨论式教学方式主要指引导式讨论和创造性分组式讨论。
(一)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很多,布鲁克菲尔德就曾经列举了15项,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更为深入、清晰地研究课题;(2)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分析、判断、综合和表达的能力;(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培养博大的心胸。
尽管讨论式教学法益处多多,但在执行中却是有很多的方面必须考虑,因此,在进行讨论之前教师要做一下准备工作:(1)每堂课提前告知参与者讨论的课题,并保证参与者提前并同等地获得相关资料。(2)说明讨论的基本原则,期望达到的目的等。(3)规范运用征求意见表,调查参与者感兴趣的方面和熟悉的领域等,以便对以后的课程进行改进。(4)围成圆形来进行讨论,使所有的发言者都能听见,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讨论。(5)将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在第一节课时就告诉学生,以便学生进行配合。
众所周知,学生在进行讨论时很容易出现冷场现象。为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讨论式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导式讨论,即以一人或少数几人为主,其他人参与的讲座加讨论形式;另一种是创造性分组的讨论形式。第一种是教师让对某方面了解比较多的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包含所需的图文、影音等资料。与此同时,其他同学也要在课前对将要讨论的课题进行了解并准备自己的问题。这样,在上讨论课时,由部分同学组成专家组,先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展示,然后提出讨论的课题或范围,带领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对该课题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在此期间,教师起引导者的作用,即统筹安排时间,在适当的时候穿插几句话,使讨论顺利进行。第二种是教师安排课题,并将学生按所学外语专业分成几组,让他们比较中国和他们所学外语国家文化在所定课题范围内的差异或交流情况。如果是日语或韩语系的学生,就让他们比较所学语系国家和西方国家文化在所定课题范围内的差异或交流情况。这样,每个组就自成一个专家组,但该专家组在上课之前要先各自研究,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较为统一的观点。在上课时,每个专家组用自己的方式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展示,可以是以一人为代表其他人补充的方式,或是每个人负责一部分的方式等。这样,在同一堂课里,学生在对自己组研究的课题上有较深认识外,还可以了解到不同方面的知识。在此期间,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总领全局,将各组巧妙的整合起来,安排好他们的时间和顺序,并在讨论结束时作讨论总结,指出值得表扬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但是这两种讨论的方式都有一些必须注意的地方。首先,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当作引导者或总领全局的人,而不是具体的参与者。这就是说,教师不能太多地介入讨论,不能讲太多话或影响学生的观点。其次,教师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在有些学生发言太多或太少时进行控制,使学生的发言机会保持平衡。再次,教师必须经常与学生联系,了解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以第二种做法为例,教师可以让每组选一个代表,在课前将他们组讨论的结果告知,以便合理安排整堂课的活动。最后,应该尽可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二)其它辅助教学手段
讨论式教学法也有它的弊端,如它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配合度,在课外花一定的时间去做课前准备之类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其它的教学手段来弥补。如请在东西方历史文化交流或比较研究方面的权威人士来做讲座,请西方人士过来作直接的文化交流,教师直接授课,多媒体教学等。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育辅助工具。根据布鲁纳的看法,教育辅助工具有五种,即:(1) 替代经验装置:影片、电视、幻灯片、录音带等;(2)用于掌握现象根本结构的装置:实验室实验或事物演习、模型、图表等;(3)程序设计装置:编排教学材料等;(4)戏剧式装置;(5)自动化教学机器装置。心理学研究证明:用多种感官同时感知,不仅可以降低大脑层的疲劳程度,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另外,学生的心理发展通常是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没有反思能力到有反思能力。因此,形象的辅助教学工具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这门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影片,幻灯片,绘画或书法作品等辅助工具来帮助说明某一课题。当然,学生在进行课题讨论时也可以要求使用某些辅助教学工具,此时教师应该配合学生。
三、总结
教学方法通常是因人因课不用而有不同,只能灵活运用。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这门课上,如果单纯采取教师讲课的方式,或者说采取以教师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话,不管教师采取何种教学辅助工具,都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和学生对立的局面,比较难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效果要好,也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当然,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考虑的肯定不够周全,这种教学法也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如果这篇文章能引发一些思考的话,本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3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高艳.现代教学基本技能[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3]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斯蒂芬・普瑞斯基尔,罗静,褚保堂(译).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和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坦.教学模式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5]熊川武.实践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文化建构;文化欠缺;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075-02
一、引言
现阶段,在展现社会价值观与传播各国文化过程中,英语翻译不但是必要的工作,而且也是提高中国社会认知、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方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英语翻译实践,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的认识与理解是特别重要的。高水平的英语翻译可以提高群众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而在各种翻译过程与翻译环境中,转换语言并非是翻译的唯一标准,人们更加关注翻译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创意。全面提升英语翻译的文化传播力与艺术吸引力,能够让大众从不同渠道了解信息,推动璀璨绚丽、多姿多彩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英语翻译文化的建构
文化可以分析强环境文化与弱环境文化。强环境文化主要包括西方文化、英国文化、中国文化等;弱环境文化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随着英语翻译的逐步发展,其建立起的翻译文化属于弱环境文化的一种。翻译文化结构是由表及里、由外及内、复杂系统的文化结构体系,各种结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从而进一步推动翻译文化的逐步发展。
翻译文化所具有的表层结构主要包括翻译组织的设施、技巧、标准等。英语翻译实践中,人们按照译文语言与原文语言的差异性归纳出让译文地道、忠实的各种方法就是翻译规范。中外翻译理论家对于意译与直译的问题进行长期争论,主张意译、主张直译、主张两者相结合的,都大有人在。为妥善处理文化翻译与文化交际中目的语和中源语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构成因素,建立起归化和异化理论,为有效解决文化差异提供了一定的解决途径。异化与归化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具有各自的缺陷与优点。归化属于常用方式,与读者要求和翻译人性质有直接关系,异化是归化的重要辅助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译者要重视分寸,通过归化与异化应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深层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翻译思想体系、翻译意识等。翻译深层次结构以翻译意识为重要内容,其具有理性与感性两部分,其比翻译心理更具理发化;而翻译体系,更能认识个别的翻译现象。翻译意识中的翻译价值发挥出重要作用,是民众对翻译现象所秉持的评价、信仰、态度等。翻译心理是民众对翻译现象直观、表面的情绪与感性认识。翻译文化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系,是翻译现象的系统化、理念化学说与观点,体现出民众对翻译现象的反应。翻译思想并非自发形成的,而是很多翻译批评家、翻译理论家以及翻译家努力的结果。
三、英语翻译的特点
1.宣传作用与文化价值。现阶段,在国家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英语翻译既要彰显出翻译的内容与基本含义,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化。优秀的英语翻译能够加深社会大众对西方文化的印象,增强西方文化的传播魅力,提升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所以,在翻译英语的实践中,翻译工作者要重视中国社会的文化内涵与语言习惯,将我国社会发展要求、英语翻译、商业效应等方面妥善结合,按照中国文化特点和语言内容来弹性化修改英语翻译,并顾及英语翻译所彰显的文化效应以及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吸引力。英语翻译实践所体现的就是中国文化艺术和社会风俗与英语文化的有效结合。
2.目的性与指向性。在进行英语翻译实践中,要特别重视英语翻译的指向性与准确性。目前英语翻译中,大多数语言内容与生活学识具有密切的关系,如路线走向、交通位置等,一些翻译作品还发挥出提醒群众、预防灾害危险的功能。在实践中,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指示性翻译,也要进行危险信息提示、艺术及电影翻译、旅游英语翻译和一些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的翻译。与翻译其他语言相比较,现阶段的英语翻译体现出多样化与多元化特点,其翻译目的也是多种类型的,所以要求翻译者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要重视翻译的指向性与准确性,让中国人可以清晰地了解语言意思,帮助他们到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方式,甚至可以认识到如何预防、控制危险因素。
四、文化欠缺对英语翻译实践的影响
英语翻译对于我国民众认识与了解西方文化,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英语翻译实践中经常出现语言表述模糊、翻g方式错误、没有全面解读中国文化等方面的文化欠缺,对于翻译的质量及译文传播具有较大的影响。
1.经常出现语言表达不准确的情况。文化是将语言当作主要表达方式的某种群体特殊的表达方式与生活方式。英语与汉语归属于不同的语系,由于翻译者不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社会文化以及交际场合的规矩,翻译上出现很大偏差。翻译者受汉语的影响,在发音、语法等方面出现问题,虽然可以表达出基本意思,但深层次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却难以全面体现出来,甚至形成笑话与误解。这样既影响翻译内容的准确性,也不利于英语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与传播,进而影响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
2.英语翻译选择错误的方式。现阶段,英语翻译实践中,一些翻译工作者直接使用音译法或意译法翻译英语,造成翻译内容准确度较低,难以达到应有的文化信息传递质量与效率。在此类翻译方式中,通常重视原作,不会改变原作品中的句子与单词,逐句、逐字的对文章内容进行翻译。翻译时,很多直译法必须按照译语的基本特征,对原词语的结构、词序进行更改,整体内涵依旧与原句子保持一致。一些翻译者在翻译中不重视调整语言顺序,导致其在传递文化语言内容时出现一定的偏差。
五、文化建构在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环境中,文化与经济融合成为发展的大方向。而英语作为我国实现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其翻译的准确性与文化性对于彰显我国态度与风采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翻译工作者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化内涵,进而实现文化建构,为推动文化交流建立优秀的语言环境。
1.坚持英文翻译原则,提高翻译的准确性。西方翻译界多年前就重视翻译的标准。1504年,法国学者多莱首次提出翻译准则,并归纳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定义。他指出应该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看作是统一的整体:要深入理解原作内容;要精通译语与原语;不能字字翻译;按照翻译的重要原则,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提高英语翻译的准确性。(1)在翻译实践中,译文要准确的传达原文的内容及感情。(2)译文要保持原文相似的表达方式与写作风格。让英文与中文读者都能感悟到作品的内涵,才是优秀的翻译作品。
2.灵活运用翻译方式,增强翻译的传播质量。就翻译方式而言,英语翻译中不可以只使用一种方式,也不能简单的说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哪个更加优秀。不同翻译方式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在文化建构时,专家学者提出要兼顾多种翻译方式,增强翻译的理解力与准确性。所以,英语翻译者要在认识文化内涵、了解英文作品的基础上翻译英文。在翻译时,译文信息与接受者间具有的关系要和原文信息及其接受者的关系类似或相同,在描写语言学、交际理论、社会符号学等不同阶段,增强英语翻译的审美观点和文化内涵。
六、结语
在全球化的促进下,国际社会逐步加深文化间的交流活动。而中英文翻译作为最有效的交流工具,具有巨大的市场效益与文化效益,而语言翻译也承担着传递各种社会文化的重要责任。语言翻译形式多样较为复杂,要求翻译者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与文化修养。在英语翻译实践中,一定要重视细致性与观赏性,不但要准确的翻译出原文信息,也要重视译文的审美性与文化内涵。所以,翻译者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考虑,从技巧原则、目的、语言到文化内涵、语言审美和人文信息,借助不同翻译方式与技巧,既让语言体现自身功能,也提高形式美感,让译文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郭歌.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欠缺和文化建构[J].临沂大学学报,2014,(04):138-140.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式;策略
引言
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充当着重要的文化纽带作用,高等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一直是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特别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正在积极融入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之中。然而,中国文学作品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并不顺利,主要是由于缺少优秀的翻译人才。因此,在我国大学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法等基础性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性,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水平。
一、大学英语文学翻译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1.英语翻译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翻译教学与英文的听说读写教学相比,在重视程度上、学时设置上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英语文学翻译教学的学时短,课程少,教师和学生在英语翻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二是考试要求较低,缺乏对翻译教学成果的检验。造成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不被重视的原因笔者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高校教师和学生对翻译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深刻的认识到翻译能力在学生职业道路上的重要作用。第二,很多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想充分利用英语进行教学,通过尽可能构建全英文语言环境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文学翻译教学很容易受到边缘化。
2.英语文学翻译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课程大纲总体说来更注重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特别是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考试标准,更缺少专门的英语文学翻译课程。而现行高校英语教材上的主要教学内容大多以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很少涉及文学翻译的内容,尤其缺乏翻译技巧的教学内容。这种情况导致教师在缺乏指导标准的前提下任意发挥,根据个人喜好开展英语文学翻译教学工作,这非常不利于文学翻译教学的规范化开展。
3.教学模式和方法较为陈旧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文学翻译教学质量和实效性,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基础,并充分了解东西方语言文化的特点以及英汉语言对比性差异。同时,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运用符合时展潮流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兴趣和翻译技巧。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来源很多,如语言学、教育学、西方文学等,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来自英文翻译专业方向,而且大部分教师缺乏翻译理论和实践知识。此外,大学英语文学翻译教学大多沿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和技巧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潜力的挖掘,在教学实践中,翻译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和演示为主,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学生缺乏翻译实践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除此之外,很多老教师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翻译和讲解各单元的课外翻译练习,课堂枯燥乏味。这种单向的灌输式教学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无法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学翻译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优化策略
1.完善英语文学翻译课程设置
为解决高校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在建设和发展文学翻译专业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英语文学翻译课程体系。以往的英语教学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笔试能力,中国英语教学环境的局限性使得学生从小到大人更加关注如何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这也使得许多学生缺乏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大学英语文学翻译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要加强翻译的教学,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际与互动。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积极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例如,我们应该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翻译能力分配科学合理的翻译任务。因此,教师不应该选择语法困难、语义模糊的文章,而应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文章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短易懂的中国文学故事,如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内容。这些文章篇幅比较短,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翻译。最后,在翻译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普遍倾向于采用书面考试的评价方式,但面对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不仅要通过期末考试来决定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在普通的教学过程中分配更多的翻译实践任务,以提高学生平时表现分数的比例。
2.中英文双语并重
大学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英文水平,同时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中文文学素养和应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能力。但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中能做到学贯中西的“双语型”教师较少,在英语翻译课程中,教师本身也可能并不是翻译专业的。这就要求高校在引进英文教师时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建设一支专业管理、素质和技能优良的英语文学翻译教师队伍。同时,英语文学翻译教师需要必须拥有较强的文学素养,对中国文学和英文文学有广泛的涉猎和深入了解,并具备较强的文学基础,为文学翻译的准确性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的英文老师在进行文学翻译教学时,不仅要向国内学生传授西方文学,同时也要注重中国文学向世界的传播。教师可以通过对中西方文学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刻的领悟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特征。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唐代诗人李白和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让学生体验汉语和英语相互翻译时产生的变化和特点,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文运用能力和中英文翻译技巧和同时还要注意传承中国文化理论。
3.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校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主要以知识注入为主,教师通过板书和幻灯片等形式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以及应试技巧等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传授的知识,忙于应对教师的教学节奏,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和领悟,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无法实现,也很难做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尽管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学生在短期内了解一定的翻译知识,掌握一些翻译技巧,但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翻译能力,同时也制约着学生翻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及时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比如,在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中可以设置开放性的教学课程,使将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处在更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下提升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开放性课程主要是指为学生设置适合自主学习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进而有效提升英语翻译学习的效率。
4.增加跨文化交流机会
在翻译英语文学教学中,将不可避免的将会遇到由地域、宗教信仰、习俗、语言习惯等各个方面引起的文化差异。同时在将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时,同样面临着这种情况。因此,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语相互翻译的过程中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大学英文文学翻译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接触国外的文化知识,增强对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阅读外文书籍,观看国外电影,与国外留学生进行联谊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全方位的吸取西方文化。此外,学校要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文化交流作用,让学生在于外籍教师学习过程中更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习惯,从而使学生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能从容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4
(一)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
雕像的抽象表现形式是写实表现形式的基础,写实雕像表现手法来源于抽象雕塑的启发,承载了抽象雕塑的天然美感,并深度刻画出具体的形象,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随着世界文化交流以及新晋美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势更偏向于抽象化。根据以上分析具体概述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
1.抽象雕塑,抽象雕塑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对细节部分的深入刻画,保留了雕刻的原始美感,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空间,思考象征意义。
2.写实雕塑,写实雕塑在抽象雕塑的基础之上,对所表达的对象深度刻画,主要表达客观事实。在写实雕塑方面,古罗马人一直是先驱,正因为古罗马人的精益求精,才能将丰富的古代艺术文明流传至今,为后世艺术追求者奠定了基础。
(二)依附雕塑与独立雕塑
依附雕塑即雕塑体或雕塑空间,围绕或者依附与其他空间而存在,一方面为主体物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凸显出雕塑物自身的特点,主体物和雕塑物相互衬托,成为这一空间内的标志。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哥特建筑上的依附雕塑,每一个人物刻画的细致传神,不仅展现出工匠的精湛技艺,更美化了建筑体使之更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独立雕塑是指在独立空间中,通过艺术手法而展现出来的雕刻艺术,独立雕塑的创作一般不受周围环境影响,但要结合特定环境的事物背景拟定创作方向。例如,湖南长沙的雕像,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雕像,全身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充分表达出的伟岸形象。
二、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雕塑属于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集中表现了城市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特点,因此,城市雕塑必学结合当地文化背景,以及城市地域特点而设,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具体来说城市雕塑与环境有以下几点关系:
1.在城市空间中设立雕塑作品,起到了为该环境画龙点睛,为环境增添趣味性的作用,是环境与雕塑相互融合的自然空间。
2.城市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为雕塑的主题设定和创作奠定了基础和导向,城市雕塑反映了当地民众的集体诉求和精神状态。因此,环境和城市雕塑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雕塑的创作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建,环境也缺少不了城市雕塑的美化和象征作用。
三、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文化自觉;文化大国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7-0034-04
我们正在进入或已经进入的是一个叫做“新经济”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美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为“全球化”下了一个定义:“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连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1]这场始自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浪潮也波及到了社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随着资本、信息、人员的自由流动,跨国、跨文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建构已经成为全球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关键词,经济和信息的全球“联网”造成了对各国文化传统的不同冲击。信息革命从根本上变革了通讯工具和交流手段,开辟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而考察亚洲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1980年后,日本、韩国的影视文化产品正在中国(传播的轨迹主要是由港台再至内地)、新加坡等地区流通、盛行起来。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热”,构成了中国大众文化以及全球时代文化交流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一、全球化时代中“跨文化”传播:西方的
“文化霸权”与日本、韩国的文化传播比较
多元文化的交流是今天不可回避的话题。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多元性是世界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体现。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没有一种文化是封闭、隔离和不相往来的,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和交融是本土文化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动力。每一种民族文化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通过创新变革自身,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在融合中创新,在交汇中生长。唯有在文化多元共处的框架中,谋求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才是比较理想的文化互动模式。先生在此问题上曾有精辟的论述:“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处于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正是借助于世界文化多元发展之势,在遭遇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紧张后,实现了沟通与融合。而且,它们还突破了“欧风美雨”的重重包围,把本国的文化传播到亚洲乃至全球。
把西方的“文化霸权”与日本、韩国的文化传播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两者在形式上都属于“跨文化”传播,都是强势文化以强势经济为依托而进入中国。但是,笔者认为,日本和韩国的跨文化传播并不能与西方的“文化霸权”划上等号。
所谓“跨文化”(Intercultural或Cross-cultural)是指在交往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而是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而后者被认为是陌生新异的。因此,跨文化包括所有的自我特征和陌生新异性、认同感和奇特感、亲密随和性和危险性、正常事物和新事物一起对参与者的中心行为、观念、感情和理解力起作用的关系。跨文化是指通过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的归属性的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说得通俗些,跨文化就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参与和进行的交流。而在“文化霸权”这个概念的由来和演变过程中,葛兰西囿于传统的阶级斗争范围内,福柯广泛拓展到了所有的知识领域,萨义德则具体运用于国际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种族国家关系的研究之中。在中国的研究语境中,“所谓西方文化霸权,就是西方国家把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直接背景是西方的科技优势,及其对信息革命技术的垄断。”[3]“这种信息时代的文化霸权主义比过去传教士的文化殖民主义要隐蔽和快捷。通过占统治地位的信息网络,西方国家借此建立自己的话语霸权,使带有西方色彩、有利于西方的信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狂轰乱炸,西方的价值观不仅充斥着可以触摸的物质空间,而且充斥着人类的精神空间和相互往来的交流空间。……不仅如此,西方还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和对传播媒体垄断,将非西方文化作为异端进行打压。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对自己的文化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并把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和标准。在他们眼里别人的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自己的文化才是‘文明的、进步的’”[4]。
毫无疑问,日韩对中国的文化传播在本质上有别于这种“西方文化霸权”。从地域来看,中日韩同属于东亚地区;从文化圈来看,虽然日本可以归入“西方发达国家”行列,但它在历史上无可非议地与中国、韩国一起被世界归于“儒家文化圈”。如前所述,中国和日本、韩国自古以来在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甚至族群上就有很深的渊源,有很多共享、相通的地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日韩两国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礼仪、典章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通过几千年来的交流与融合,造就了彼此相似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知识信仰。但当代的日本、韩国文化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不同,它们成功糅合东西方文化于一体,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根源的东方文化为基础,浸润着欧美和世界的现代文化而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以来,日本、韩国与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在对待“西方文化霸权”上态度类似,它们对于西方文化的引进也是出于自身积贫积弱的现实问题(这与中国“开民智,强中国”的现实需要相似)。事实上,在跨文化实践中,西方文化在日本,尤其是当代的韩国,并没有逃过“本土化”的命运。经过日本人和韩国人的选择、挪移、变形和重组,在日韩语境中被进行了“日韩版”的大幅度改写,它直接被整合进了日韩自身的知识体系与现实需要之中,成为日韩文化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日韩本土权力运作的一种形式。如美国在日本推行的民主体制最终却与天皇制共存,还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居家中“和式房间”与“洋式房间”的共存、洋装与和服的交替穿戴、日本料理与西洋料理、中国料理的共享,甚至是在日语中,大量来自英语、法语的外来语与日语的汉字、假名一起使用……而韩国虽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参照的完全是欧美的价值观和经济模式,但儒学作为潜在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力量,仍然深刻地影响着韩国人的意识和行动,使韩国社会表现出与欧美不同的特点,如群体观念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尊重知识分子的传统,重视伦理道德修养教育的习惯等。这些特点都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推动着韩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可见,日本、韩国文化里的“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这种同源而异质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无疑,日韩以东方文化为底蕴,成功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现念,最终达致“东西方文化的整合”。它们在成功实现经济起飞的同时,并没有完全“西方化”。这样的一种过程和结果,同样使我们认识到:对于外来文化的封杀或排斥是无用的;文化像物种一样,有着在隔绝中发生变异的倾向,然而,它却像物种一样能够在与外界相互影响的接触中得到丰富和加强。“文化将在孤独中消亡”,“不向世界开放,不经常与其他文化联系,就不可能有积极或产生好结果的认同感”[4]。
二、加强“文化自觉”,努力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
虽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许多东亚国家,其共同的文化鼻祖均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然而,如今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文化、韩国文化对于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甚至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却要远远地大于作为主流的中华文明对日本以及韩国社会的影响。笔者认为,一种文化的流行固然有它的道理,“日韩流”带来了日本、韩国人的生活智慧,也暴露了中国流行文化的缺失。一些人把“日韩流”现象仅仅归结为消费层面的追赶时髦,归结为一种偶然、肤浅的流行现象,这是不客观、不全面的。“日韩流”的风潮日盛,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因为这已经关系到文化价值拷问的深层问题。只有以开放的态度兼容并蓄,才是正确的做法。
面对“日韩剧”和“日韩流”,我们应该思考,更应当有所行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无权拒绝世界性文化交流。“只有保持不断开放的文化姿态,相互吸纳与融合,才能够推陈出新,在民族形式、当代生活和世界情感之间搭建起通向艺术真善美的桥梁。”[5]“日韩剧”所带来的日韩式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念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我们只有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尊重自由选择的权利、保持宽容的心态,并在此前提下,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并不断通过文化对话,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坚持文化的多元共处,不断吸纳和消化其他民族、国家、地域的文化成果,才能够减少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和敌意,也才能够给民族文化带来一个新的春天,让正处于转型期和后现代主义情结影响下的中国青少年,在对羁绊、权威、正统和惟一的不服、不屈、不甘和奋发进取中获得力量源泉,使不安分的心灵跨越历史和国界的时空相互召唤和相互激励。如果我们的文化建设适应不了这样的新形势,文化工作者不能创造出满足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产品,必定会有其他外来文化占领我国的文化市场,同我们争夺青少年观众、读者与网民。
由此可见,加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大国”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就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先生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6]
可以说,振兴中华文化、建立一个具有共处守则的和谐社会,需要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精神。而文化自觉则是建立在自我反思基础上的,特别是对自己的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反思。然而,人们是无法凭空反思的,需要有反思资源与反思空间,需要有参照系统或对比系统,需要有多元多样的信息激活。美国学者厄尔•迈纳曾有一句关于比较文学的名言:“灯塔下面是黑暗的。”[7]意思是灯塔无法照亮自己,必须发现另一座灯塔来照亮自己。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参照系”的重要性。那么,反思资源从何而来?以文化学、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一种反思资源就是他文化。如果没有文化他者的存在,自己的文化传统就只是一种未经比较和反思的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古代诗人苏轼的这首诗,说明了山的形态总是和观山者所处的地位和角度有关,人们要真正认识山的全貌只能站在山之外。要取得这种外在于自我的角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他者”,也就是一个“参照系”,在与“参照系”的比照中重新认识自我。这种“参照系”有时是明显外在的,例如,以人造丝为参照,我们可以说出真丝的特点;但更多的时候,这种参照是潜藏隐在的。再如中国哲学家王阳明所指出,人们说“龟无毛,兔无角”,正是和潜在的“有毛”、“有角”的东西相比照而显出了“无毛”、“无角”的龟兔的特点。由此可见,要成为可以比照的“参照系”,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差异。差异不仅是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外在参照,同时,也是构筑人类和谐、宽容的生活,发展多元文化的必要条件。
康德在他晚年最重要的著作《实用人类学》中把“多元”解释为“不是在自身中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来研究,而是仅仅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来观察和对待自身”。这是因为,世界公民没有任何国家、民族、地域的背景局限,或者说,他抛开了、跳出了这种局限,倚靠全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以全方位全局的视域来反观和对待自身。而在中国的传统中,由于长期的闭关自守、自成一体,缺乏反思的资源,其传统体制也窒息或缩小了反思的空间,因此,只能在自身中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来看待。
我国学者、文艺评论家蒋述卓先生认为:“就文化个体而言,实现文化自觉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定文化中的人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也即是一个学习和教育的过程。”[8]当某个地域及文化是一个封闭式的“自我天空”时,我们甚至都不会想到,也很难反观每天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是好还是不好,根本就没有进行比较的反思资源去思考那个我们时时刻刻在其中呼吸的文化传统与生活形态。只有当“多元”存在并被了解,人们才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还可以有不同的样子,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追求和理想,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眼前的一切并非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学常数。实际上,也不存在这样的常数。于是,“文化反思”、“文化自觉”才成为可能。而如前所述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化多元主义精神,又为“文化反思”、“文化自觉”提供了一种既是开放包容又是审视觉察的智慧。
“只有在世界文化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谁开始喜欢你的文化,你就开始拥有了谁。”[9]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的“入超”,存在着“文化赤字”,显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大。中国要振兴文化,必须认真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要把振兴文化提到文化安全的高度,有了文化安全,才能谈到价值观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9]。日本、韩国近现代以来的文化发展以及当代的跨国文化传播予以我们有益的启示:一要保持文化的独立性,这实际上是在保持一种民族精神。二要以现实合理的态度取舍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明相呼应或相排斥的部分,从而保持文化建设的连续性和持续发展性。三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挖掘和利用本民族文化和传统资源,并发扬其适合本民族的特色优势,以推进本国的现代化进程。四要坦然宽容地看待和对待每一种文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新的文化。五要注意对我国文化市场的保护,积极参与建立国际贸易新体系,加强文化产业自身建设,努力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总之,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全面、全过程地贯穿着对自我文化的反思和自知之明,以及对他者文化的尊重、选择和学习,唯有如此,构建才可能是理智而清醒的。
参考文献:
[1]安宇,深山.日本和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2.
[3]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2.
[4]孙晋忠,晁永国.全球化时代的西方文化霸权[N].光明日报,2001-12-18.
[5]刘敏智.跨国与跨文化电视传播[J/OL].2005-06-25[2008-06-16]..
[6].从反思到文化自觉与交流[J].读书,1998(11).
[7]杨周翰,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年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64.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电影;跨文化;编码解码;断臂山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86-02
一、分析与讨论
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扩展领域,20世纪40年代后期诞生于美国,70年代末逐渐发展成,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跨文化现象遍布全世界[1]。陈卫星,认为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表象越来越直接地通过媒介本身扩散出来。但全球性的媒介文化传播在市场中立的背后包含很多西方的价值观,这就导致了掌握着世界性传播网络资源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时间成为传播当中的世界时间,在某种意义上也就等于取消了其它文化的存在。这是发展中国家在跨文化传播的世界格局中所正在经历的残酷事实。那么在这样的一种跨文化语境下,李安的《断臂山》如何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成为焦点?它的成功对国内或者世界其他电影有什么影响?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2]:意义产生于诠释的实践,而诠释又靠我们积极使用符码――编码,将事物编入符码――以及靠另一端的人们对意义进行编译或解码来维持。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符号之间需要翻译原先由“编码――解码”构成的传播过程被扩展为“二度编码”即(传播者)编码――解码(翻译者)编码――(受传者)解码构成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传播链条延长,另一端的人们对意义的解码有可能因“二度编码”的介入而产生误读。而《断臂山》在跨文化的语境下,再度解码的过程中做的非常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演本人――跨文化背景。李安出生在中国台湾,生长在家教极为严格的家庭。他拥有优秀的艺术教育背景。李安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校长,他秉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形式来要求李安,李安是在这样一个充斥着中国文化氛围的家庭里长大。21岁的李安从台湾大学艺术学院毕业,为他奠定了一定的艺术基础,接着在美国学习戏剧导演和电影制作,分别获得戏剧学学士学位和电影硕士学位。这些具有中国文化的传统的家庭教育,台大艺术学习经历,及西化的美国留学经历,都为李安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基础素材,是李安今后的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安现在享誉世界影坛,是世界上著名的华人导演,得到世界影坛的认可,曾获得奥斯卡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等。我们可以说,李安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桥梁。
(二)电影风格――中西合璧。李安的诸多作品中都蕴含着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和融合,这些受其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的影响。李安本是一个传统地道的中国人,他拥有中国人的宽容、儒雅。生长在台湾知识分子家庭的他,长期受父亲的传统教育影响,儒家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他。成人之后李安选择远赴美国去留学专修他自己钟爱的电影艺术。李安本身是便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体。在他身上拥有着源自东方文化背景的宽容、儒雅、责任感;同时也包含着西方文化的多元化、随性洒脱、追求自由。这些都使他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制作方式上,有中西文化结合的意向。他在改编安妮• 普露的的小说时便显得游刃有余,为世界观众创造一部讲述中西方文化的全新的作品――《断臂山》。
二、《断臂山》――跨文化对话的桥梁
(一)《断臂山》――跨文化的解码过程。《断臂山》 改编自一位美国人,安妮•普露的短篇小说。影片向观众讲述了两位美国青年男子之间特殊的爱情。一个是农场主的雇员, 一个却是一个牛仔竞技表演者。1963 年夏天,在美国的一个怀俄明州的牧场,两个人相识。同是牧场雇员的两个人,在断臂山一起工作,从陌生到友人,到最后的特殊的同志爱情。同志爱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备受唾弃和禁忌的,而两人的恋情却在各自的情感和家庭矛盾中维持了二人的一生。李安导演将安妮• 普露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便是一次二度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李安在看到小说文本时,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是一次二度解码的过程。作为一位华人导演将一部彻底的外国短片小说经过自己的二度创作(编码),用电影媒介的形式呈现出来。从电影市场的受众来说他是成功的,《断背山》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八项提名,最终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电影配乐三项大奖。受众在接受这样的具有跨文化背景的导演的影片时,是一次成功的二度解码。这一从导演到受众的二度编码解码过程,是成功的,避免了很多误读。《断臂山》跨文化二度编码解码的成功是对一些传统观念的回击。李安在西方的生活长达46年,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在西方文明的引导下,用现代电影为媒介,对中西文化进行解码,这是他进行二度编码解码的根基。《断臂山》是一部西方题材的电影但其文化内核是中国东方文化。在一些西方的华裔学者那里,认为跨文化翻译一直是被西方的人类学家所把持的。但李安导演打破了这一认知,他用先进的现代文化形式――电影进行文化翻译解码。他用西方的演员,西方的语言系统来包装中国文化。《断臂山》中,东方传统文化的根基决定了导演在处理作品的悲剧意识时,有意避免你让人感觉压抑的沉重感,让作品充满东方文化的宽容、温情,体现了一种“中和”的风格,作品成功地超越东方母体文化的界限,融合了西方文化,成为被世界认可的文艺作品。
(二)《断臂山》跨文化编码解码的法宝――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李安的电影横扫了从商业性强的奥斯卡到艺术含量高的威尼斯、柏林节,总是满载而归。他的成功在于能够准确把握了两种文化碰撞、交融之后的精华,将东方文化的内敛用西方人能够理解的视听语言来包装,得到世界的认可。他在二度编码过程中,用的是东方文化内核和西方文化的形态,这样在中西方的受众在二次解码时,都容易理解和接受。首先,东方的内核,西方的形态[3]。李安在进行对于原小说进行解码时,加入了东方的文化内核,再进行二次编码时他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电影语言和形态来讲述故事。东方文化注重神韵,中国的绘画以及诗歌词赋等注重韵律与神韵之美,而西方的文学与艺术更注重模仿与再现的形似美。《断臂山》给我们呈现的是中国山水画的美丽风景,在风景如画的山脉上演绎一场两个同性之间的缠绵爱情故事。《断臂山》小说的文本讲述的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式的同性恋题材的故事,但是李安在进行二次编码时并没有采用西方电影的美学风格,如宣泄、冲突等戏剧手法。而是采用东方的美学风格即细腻、内敛、抒情的手法来讲述这段特殊的同志之间爱情故事,电影作品将二人的浪漫爱情融入断臂山美丽的风景之中,里面包含很多具有中国审美意境的符号。比如,片中的断臂山,它如水墨画般的大篇幅出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寄情于景的感触,在如此恬静、美丽的景色下、曾经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否也可以如这断臂山一样,依然美丽、动人;两人在水墨画般的断臂山下相恋,时隔多年的再次相遇在断臂山,这感人至深的情感背后是环境、世俗、人伦的压力,他们处在家庭和现实的矛盾之中,这一切的情愫和断臂山的景相互相应。李安用如此含蓄的手法在向观众展示着,这特殊的爱情,不被世人理解的爱情。但通过这部片子和影片的内敛、诗意的叙述,我们似乎接受了这特殊的情感,甚至为此而感动,我们看到了东方的家庭观念,在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展示。这便是李安二次编码的结果。我们看到的《断臂山》是西方的电影,但细细品味,又从中找到了相似的情愫。这便是导演的用意。让我们感到熟悉的是他的叙事手法,中国诗画的手法,寓情于景。但便于西方观众的二次解码,导演又用的是纯西方的影视表达形式来表现。如片中的,牛仔是西部片中典型的符号形式。牧场小镇,也是美国西部的村落文明。同性恋题材似乎也更忠实于美国文化。《断臂山》用东方的艺术神韵,通过西方人文地理风情,表达诗一般的另类同志爱情。这正是它在跨文化语境下成功的又一原因。其次,《断臂山》思想内核――东方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中国文化思想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追求自我。在《断臂山》中,李安向观众呈现了一部披着西方华丽外衣的中国制造的电影作品。在二次编码的过程中,他以家庭观念为切入点,来洞察整个社会,向世界解读中西方文化。家庭观念是东方传统文化关注的重点。在影片《断臂山》中,李安对两位男主角杰克与安尼斯之间特殊的爱情,同性之爱的态度是宽容的,他对影片中的人物都用客观的眼光在看待,给观众呈现的是,这部影片中的每一位人物的过错都是无奈的,不免让人联想到或许是社会环境影响导致了每个社会角色的无奈。李安导演对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客观、包容的。这是他的态度,也是他对其影片的态度,同时是他的艺术作品能被世界电影市场认可的原因。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追求个人自由主义的西方华丽的外衣下包裹着的却是东方集体主义的家庭观。在大量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西方人大都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性,对家庭的责任感不强。追求自由主义的西方人在家庭婚姻中,如果不存在他们认为的爱情时,西方人会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观念、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束缚时,他们大都会选择继续维持的没有爱情的家庭婚姻关系。《断臂山》中,李安展示杰克与安尼斯两人面对情感与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建构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整个片子到处散发的是孤寂,这让整个影片张弛有度。杰克和安尼斯为了各自的家庭,选择忍受寂寞和孤独。再者,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人伦”。在中国,从古至今,传统文化讲究 “人伦”,同时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也在于“人伦”。“人伦”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封建社会是一种等级关系,长幼之分、尊卑之分等。在《断臂山》这部影片中,对于人性的宽容和关怀是“人伦”内核的所在。对于人性的关注是所有艺术作品永恒的母体。《断臂山》中“同志”爱情的双方都因彼此背负着社会关系中的人伦的压力选择分别、再次成家,艰难的维持着这段特殊的爱情。
电影语言是一种最富有国际性的艺术语言。本文,用编码解码理论,对电影《断臂山》中的跨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解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加强交流和碰撞,中国电影也融入其中,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时代性和国际性风采。为了让中国电影在跨文化的语境下,走出国门,在世界电影市场独树一帜,我们中国的导演人都要进行二度的编码解码这个过程,而二次解码的受众不仅是中国人,而更多的是西方观众。这样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方能形成有影响的民族流派。
参考文献:
[1] 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J].国际新闻界,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