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

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文1

关键词:技术创新项目管理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早在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提出了创新理论,为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如今加强技术创新是我国开展经济工作和科技工作中的一场重头戏。项目管理跨越实践经验的鸿沟到运用科学理论方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时髦的话题,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也有了很多的文献,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是当前项目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亮点,但是针对不同于一般项目特征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可以发现技术创新项目除了具备一般项目的特点外,还具有项目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高风险的特殊特点,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与自身复杂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引入了复杂系统理论到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中,用它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将能应对挑战。

一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理论基础

(一)技术创新项目的界定和特征 关于技术创新项目的定义,有很多的表达方式,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如(表1)所示。这些表述的共同点在于强调技术创新在项目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些技术创新项目能够实现商业化。本文将技术创新项目定义为:“技术创新项目是一般项目中的一个子集,它不仅具有一般项目的特点,还能通过技术创新或工艺创新,形成创新成果(产品或服务),获得实际应用、推广,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张凌,2006)技术创新项目具有和一般项目不同的特征:(1)复杂性。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过程是从一个科技思想到最终产品产生的管理过程,中间要经过从思维到实体的高度复杂的环节,从开始科技成果的筛选到科技成果的实用化再到科技成果变为产品进入市场这些过程都是动态复杂的。(2)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制度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3)高风险性。技术创新项目过程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都表明了企业在冒险,并且项目有可能失败。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商业化之前,技术创新项目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可能遭遇失败的风险。

(二)复杂系统理论 复杂系统的概念至今没有明确的严格定义,根据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认为复杂系统是系统内的子系统关联程度高的,并且能够产生涌现的大系统。也就是说系统的整体性质不等于部分性质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涌现性和非线性是复杂系统本质的特点。涌现性通俗点讲就是“1+1>2”,是一种整体的现象和特征。复杂系统的涌现性是高层次具有而还原到低层次不再存在。非线性是指不能够简单运用线性数学模型求解的系统特征,复杂系统中的必要部分、大部分甚至所有部分都存在着非线性,而且子部分之间也存在着非线性关联,这种非线性关联就是产生复杂性的根源。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理论的核心理论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在复杂适应性理论中提出了三个主要概念:主体(Agents)、环境(Environments)、突变(Emergence,或称为突现、涌现),在一定环境中的主体相互竞争和合作,导致系统产生突变。涌现性说明整体行为模式不能根据其个体行为规则进行预测,或整体模式不能还原为其个体行为,突变是整体有而部分无的特性,宏观层次特性的突变基于微观个体的主动的适应和学习的行为规则。复杂自适应系统的本质就在于其进化过程中突变的永恒的新奇性。

(三)复杂系统理论对技术创新项目的适应性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项目是在企业内完成并最终通过市场和社会来实现。企业、市场和社会是项目生存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技术创新项目系统的界面从参与者可分为三个界面:第一个界面是项目实施主体,如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团队成员等;第二个界面是除项目实施主体之外的各利益相关者,如客户、卖方、业务伙伴等;第三个界面是项目所有干系人,这个层次为了处理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对于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而言,输入:企业创新能力、技术信息支持、风险管理能力等。其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对于企业科学地定位自己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策略,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由特别重要的意义。技术、信息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并且技术与信息资源是可再生的、无限的、可共享的。技术创新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高风险,风险管理能力的投入,可以使项目主体合理地使用多种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对项目投资活动涉及的各种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输出: 可以从系统界面的三个层面来分析项目管理系统的输出,每一层界面的成果性目标与约束性目标都各有不同。比如,项目实施主体的目标更多汇聚于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则包括营造一种多赢的局面,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项目所有干系人共同的目标则可能包括为机构培养人才,建立关系,树立品牌等。分析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结构的思路是研究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主要有四种,它们分别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PMBOK、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提出的四级别认证体系、英国商务部(OGC)的PRINCE2和日本工程振兴协会(JEAA)的P2M。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项目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目标的在复杂环境中的社会技术系统。它的复杂性包括结构复杂性和确定性复杂性。因此技术创新项目系统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具有如下特征:(1)明显的层次性,由于创新主体、创新项目活动和创新绩效等不同导致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形成一个由下到上的多功能、多结构的框架体系。既有技术方面、经济方面,又有非技术、非经济方面,要全面考虑与论证。(2)个体具有智能性、适应性和主动性,技术创新项目系统中的个体可以调整自身状态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或与其他个体进行合作或竞争,争取最大的利益。在技术创新项目中对项目承担者的能力要求特别高,要具有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战略的管理模式、优良的资产结构。(3)个体具有并发性。在技术创新项目系统中,个体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当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个体必须在较短的建设期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取得经济效益,要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今天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明天就被淘汰了。还有技术创新项目的高风险性也造就对个体并发性的要求。(4)在复杂适应系统的模型中还可以引进随机因素的作用,使它具有更强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基于复杂自适应性系统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与应用

(一)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项目管理评价方法,用以衡量组织按照预定目标和现有的条件成功地、可靠地实施项目的能力。“它是评估组织通过管理单个项目和组合项目来实施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的一种方法,它还是帮助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具”(美国项目管理协会,2008)。如(表2)所示目前有几种不同体系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侧重点不同,标准也不同。

(二)复杂适应系统机理 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成员就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非线性的关联作用,由于主体的适应性和学习,可以引进CAS的统一模型即回声模型,大体分为三个步骤:确定主体生存和活动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基本模型;扩展基本模型,形成最终的回声模型,如(图1)所示。在这个基本模型中主体要有三个基本部分:进攻标识――用于主体和其他主体联系;防御标识――用于其他主体与自己联系时决定应答与否;资源库――用于存储的加工资源。整个系统包括若干种环境,每个环境中有若干主体,主体之间进行联系,交流资源和信息,这就是最基本的回声模型。

(三)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结构体系构建 CAS用于技术创新项目系统。这种系统理论使以战略的、动态的思维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中过程管理的问题,包含了技术创新项目复杂适应系统中模型设计的对象为主体、环境、涌现三个基本要素,表现为:对技术创新项目中主体与过程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基于环境变化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学习应用循环的变化过程的管理、对作为系统涌现性成果――知识体系管理。

(1)结构设想分析。如(图2)所示。本文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提出一个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整体视图。三个坐标轴代表衡量技术创新管理成熟度的三个特征属性,分别是指过程管理,基于项目管理过程的技术创新项目流程五个过程组;变化管理,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估成熟度等级的流程;知识管理,表明项目管理所涉及的九大领域,以及结合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内容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第一,过程管理,技术创新项目中的人们利用对项目系统的演化去适应变化的行动。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基于流程分析可分为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监控阶段和收尾阶段。第二,变化管理,技术创新项目过程对于机遇和风险的把握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决定了组织对市场和竞争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作为技术创新企业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应该系统的分析自身的特点,真正了解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内涵,然后用于改善企业项目管理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成熟度模型是成功改善项目管理水平的基础;然后对该模型进行学习;接着评估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是为了体现组织或企业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对项目管理能力进行整体提升;最后还需要对模型管理进行改进。第三,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在工作环境中高效地使用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结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涉及的知识包括两大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内容体系。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运用的知识领域将涉及九大领域;根据技术创新项目评价的内容,将对技术创新项目的企业创新能力、技术以及方法运用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管理。

(2)结构体系概念模型构建。结构体系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事物、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成的。本文根据前面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结构设想分析,提出了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它是由一个支撑(即成熟度等级,等级一:混乱级、等级二:简单级、等级三:规范级、等级四:精益管理级、等级五:创新管理级)、三个特征属性轴(过程管理、变化管理和知识管理)和两个基本要素(评估方法和改进的步骤)构成的整体。如(图3)所示。第一,成熟度等级是一种划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的概念。在这里根据技术创新项目的特征,把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成熟度等级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混乱级、简单级、规范级、精益管理级、创新管理级,用来描述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能力强弱。第二,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体系的三个特征支撑,分别为过程管理、变化管理和知识管理。过程管理表明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是按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流程进行评估的;变化管理表明企业如何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运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估成熟度等级的一个过程;知识管理表明项目管理能力评价的各个阶段、各步骤所用的知识和方法。第三,评估方法是检验企业是否具有某一要素所列行为和能力的方法。这里可以用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定量的方法。第四,改进步骤是在项目管理能力评估分析基础上,找出其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中的强项和弱项,有侧重点、有规律地进行改进。

(四)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运用 由于技术创新项目环境的复杂性,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应用评估等级涉及准备、问卷调查、评估和报告以及实施改进五个阶段。它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变化的循环的过程,如(图4)所示。运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评估,首先企业要做好准备活动,建立评估小组,确定评估人员,并且评估者要认真学习并熟悉了解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问卷调查包括对问卷的发放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这时候企业利用对所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可以被有效的测评出来;根据所确定的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分析找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撰写评估报告;针对报告中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改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能力水平,使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持续高效地运转,改进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结论

目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还停留在国际上的几种典型模型的应用,没有视行业和项目特征的不同,运用相对应的模型。但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研究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以整体的、动态变化的思维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中过程管理的问题,为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中运用到复杂系统理论领域做出了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物期权条件下的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BJY06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凌:《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吴绍艳:《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工程项目管理协同机制与方法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文2

[关键词]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组织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097(2012)02-028-05

一 引言

根据采纳主体的不同,教育技术采纳可以分为个人(Individual level)采纳、团队(Group level)采纳和组织(Organizational level)采纳。其中,个人采纳主要以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团队采纳主要以教研室、院系、专业为研究对象;组织层面的采纳主要关注学校整体的采纳行为与扩散过程。高校作为典型的学术组织,其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等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不仅需要关注教师、学生的个人采纳行为,还需要高校从整体上有组织地对采纳和扩散的过程加以引导、管理和评估。

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一般的技术创新扩散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关键并不在于组织决策,而是在于技术创新在组织内部的实际应用。当前,随着人力、财力、物力的大幅度投入,高校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硬件环境大投入而没有得到应用效果大产出问题,教育系统内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导致系统无法协调运转问题等等。对此,高校必须认清自身教育技术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育技术扩散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李新晖从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的角度,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绩效成熟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建构了相关模型。马宁等在“面向过程”的评价理念和评价原则指导下,构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成熟度(ICS-CMM)模型。管恩京等、黄海等、赵国栋等分别以山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和推广的过程及其经验。我们认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应该从组织内部活动和行为主体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为此,有必要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分阶段模型。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中的传播论学者罗杰斯(Rogers E M)等人的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阶段模型,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分阶段模型,以期为高校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深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 组织层面技术创新扩散分阶段模型简介

20世纪初,学界就开始关注技术创新采纳和扩散问题。创新采纳和扩散活动会同时在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但二者的关注点和过程有所不同。个人的创新采纳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对创新认识和评价等种种不确定性的消除并进而做出一系列决策的过程;组织层面的创新扩散研究重点通常放在创新的实际应用过程,而非采用决策上。就组织而言,技术创新扩散往往经历由点到面、由少数采纳者到多数采纳者的发展过程。

以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技术扩散传播论认为,扩散是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的过程。罗杰斯构建了组织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按照他的观点,组织创新过程通常由按先后次序的五阶段组成,即:(1)问题设定(agenda-setting);(2)匹配(matching):(3)磨合(redefifing/restrueturing);(4)厘清fclarifying);(5)日常化(routinizing)。

在这五个阶段中,技术创新扩散的效果(如采纳者数量、技术创新扩散成果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成“S”曲线。1903年塔德(Tarde)在《The Laws of Imiation》中就指出新技术被采用的速度是以时间为横轴的s型曲线。1983年罗杰斯将塔德的s型曲线引入创新扩散研究,提出技术创新的采纳速度在经历早期的缓慢成长后会相对快速的增长,然后又趋向于平缓。他在其著作《The Diffusion of Inaovations》中指出,创新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在整个社会系统个体之间的传播很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创新,创新的扩散速度越来越快;当早期采纳者达到占总人数的5%,15%的临界点后,技术的采纳过程就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组织创新过程五阶段模型实际上是把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为两大阶段:以采用决策为分水岭,分为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初始阶段和组织内的创新应用阶段。初始阶段一般涉及对采纳决策的准备性工作,包括对创新技术的了解、分析自身需求和潜在效果,具体又分为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问题设定指组织要对自身的问题有“自知之明”;匹配是进一步把“问题”与“创新技术”加以联系,论证新技术是否适合问题的解决。组织创新扩散的重点在应用阶段。应用阶段主要是对创新技术的推广,是创新技术在组织内部获得效益的关键阶段,涉及众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工作难度非常大。例如,组织斥巨资引进新技术,但组织内部成员对新技术的热情不足,甚至敌视,使技术无法起到真正的革新作用。应用阶段包括磨合、厘清、日常化三个小阶段。在磨合阶段,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决策已经完成,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一方面,创新被进行本地化改造或二次革新以更好地适合组织需要和组织的特点;另一方面,组织结构也会作相应调整以适应创新采用带来的新情况。进入厘清阶段,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同创新,实现了创新的社会建构。最后的日常化阶段,是指创新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完全为组织吸收。

三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构建

1.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框架

在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整体,全过程、全方位地推进技术的应用扩散。这与高校教育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教育技术发展目标不仅仅聚焦在教育技术的某方面应用,如建立网络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库等,也不仅仅是满足于个别师生灵活使用教育技术,而是定位在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往往也经历以下过程:

(1)分析自身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问题设定);

(2)寻找合适的教育技术发展路径方法(匹配):

(3)进行教育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磨合):

(4)师生教育技术应用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厘清):

(5)普及教育技术应用(日常化)。

结合罗杰斯的组织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可将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描述为图3所示的模型。

2.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

由于高校教育技术的扩散关键在组织内部的扩散应用,而不在于决策,所以,高校教学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会对教

育技术应用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教育技术应用扩散的特点不同,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应承担的活动也不同。结合目标、任务、资源、管理、评价等高校教学组织的核心要素,以及教学管理者(G)、教育技术教辅人员(F)、专业教师(Z)和学生(X)四大行为主体,形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表,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问题设定阶段。这一阶段,高校主要的任务是组织师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本校的教育技术应用起点和需求。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以及教育技术中心等共同在发展规划上对教育技术的采纳进行明确定位,对师生进行需求调查分析,了解兄弟院校的发展状况和经验,确认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和基本目标,并将这些任务的实施评价列入个人和部门的年终考核,有效保证教育技术采纳平稳起步,以及决策的科学性、明确性、可操作性。一般而言,这一阶段会经历1-2年。学校内一些师生已经使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但主要是“散兵作战”,采纳率并不高(不超过5%),学校并没有统一组织的行为和要求,大部分教育技术采纳属于“个人采纳”,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随意性、零散性等特点。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教育技术采纳差异显著,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效果整体水平不高。

第二阶段:匹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实现三方面的匹配,一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与学校起点水平、特点和目标的匹配,二是教育技术产品功能(包括软件、硬件)与师生需求的匹配,三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配套制度机制与现有的教学制度机制匹配。第一个匹配主要是由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如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在第一阶段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教育技术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这是匹配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属于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项层设计。第二个匹配是学校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师代表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教育技术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并对各种产品进行试用、评价。高校一般会经历为期1-2年的市场调查和产品比较,经过反复的试用和综合评估后,做出产品购买决定。在产品购买之后,要进行产品的安装调试,并与本校的各种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选择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产品的试用,在小范围内对第一阶段的需求分析及本阶段的使用效果评价进行比对,以此判断产品的选择、使用是否可以满足需求。如果试用表明比较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能在满足学校规划发展的基本需要,即获得了较高的匹配程度,可以进行全面推广。第三个匹配是配套制度机制的制定,一般与第二个匹配同时进行,学校组织教务处、评估办、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结合现行的教学制度机制,商讨制定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系列办法、计划、实施方案以及激励措施等,并以学校规章制度发文的形式全校宣布,为全面推广教育技术作制度机制(也往往称为“潜件”)上的准备。

第三阶段:磨合阶段。在磨合阶段,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组织决策已经完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进入到具体应用阶段,即教育技术要进入教学一线应用,难度较前两个阶段陡增。许多高校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好推广前期的硬件、软件和相关制度准备后,在磨合阶段就“举步维艰”,教育技术扩散效果不佳。常见的现象是,一方面学校每年花费巨资进行教育技术硬件、软件资源的采购、维护,另一方面校内师生对可行的教育技术缺乏热情,甚至敌视或恐惧,使教育技术得不到真正有效的使用。这实际是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进行组织协调,一方面是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对引进的教育技术产品,特别是软件产品,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等,进行改造或二次革新,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师生需要和学校特点;另一方面,高校本身的组织结构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带来的新情况。例如要设立专门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组织,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激励、对教育技术应用帮扶等,做好“牵一发则动全身”的充足准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推广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一般而言,磨合阶段会经历3-5年,表面上是传统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但实际是师生的教学方式、教学习惯乃至社会心理与新的技术进行多重磨合。这一阶段的技术扩散并不会顺利,还往往出现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瓶颈。这是由技术创新扩散必然带来组织内部一系列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

第四阶段:厘清阶段。厘清阶段是教育技术扩散的价值认同期和质量提高期,将会持续3-5年。当教育技术扩散的效果获得师生的认同,将会带来教育技术应用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教师和学生充分应用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使教育技术成为教学交互的基本手段,使教育技术扩散的成果最终落到实处。教育技术扩散会逐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基础开发向教学应用转变、从行政推广向自主选择转变、从学校行为向师生行为转变。教育技术采纳的成效初步显现,进一步提高技术采纳的效率、质量成为此时应该关注的重心。

第五阶段:日常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育技术已经基本为高校内的师生所采纳,新技术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被日常教学活动所消化吸收,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部分。从问题设定阶段到日常化阶段,一般会经历10年以上,但从学校发展的历程看,这并不算漫长,甚至属于较快适应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变革。到达这一阶段后,学校的相关激励措施、教师培训可以做相应调整,使之更符合日常运行需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组织都能达到技术创新扩散的日常化阶段,有些技术可能随着组织的战略转移而搁置,有些可能因效果不好遭到组织成员的排斥等等,不确定因素越多,技术扩散的阻力就越大,这也是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具有较大难度的根本原因。

3.高校教育技术扩散“S”曲线与扩散的黄金时期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扩散效果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技术创新扩散“s”曲线描述,即以高校师生采纳率和教育技术推广年限分别为纵轴和横轴所得的曲线,其中师生采纳率可以通过师生采纳者数量除以师生总数获得。假设某高校从2004年开始全面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创新扩散活动,到2014年10年间,它的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可以用如图4所示的“S”曲线描述。2004-2006年处于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师生个别自发采纳教育技术,整体采纳率不超过5%。2007-2012年处于磨合阶段,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行为会促使师生采纳率大幅提高,一般会有超过60%的师生采纳,是采纳率提升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一黄金时期,即教育技术扩散启动的第3年至第8年,高校的教育技术采纳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至少可以说明高校原有的传统教学和教育技术应用磨合出现了问题,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工作不到位,甚至是更早阶段的教育技术需求分析、产品购买与匹配出现了问题。如果推广过程中连续3-5年都持续出现低采纳率(不足

30%),那么,师生会出现对教育技术的疲乏态度。师生心理上的倦怠对教育技术推广极为不利,学校应及时调整,包括从需求分析开始的新一轮调查、分析、匹配。2013年之后,即教育技术扩散的第9年以后,一般会出现采纳率增长变得缓慢的情况,高校即进入了厘清阶段和日常化阶段。

当然,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因校而异,本研究只是给出一般描述。如果某高校所经历的相应阶段时长在1-3年浮动,例如磨合阶段经历了长达8-10年之久,只要还可以观察到采纳率呈上升趋势,就并不影响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整体推进。

四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的应用建议

上述分阶段模型的剖析,展示了高校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扩散的清晰过程和特征,有利于指导教育技术的推进工作。

1.明确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中的组织结构和分工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的组织结构是教育技术采纳推广、效果评价、运行管理所需的基本架构。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扩散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推广过程,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和主体应分工明确,行动协调统一。在教育技术应用筹备期,一般由学校党委会讨论通过教育技术应用发展决策的提案,由校长签署教育技术应用的推广计划并审批专项采购经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部署产品购买和推广的具体工作,最后由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评估办等部门共同执行。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共同负责学校教育技术需求分析、考察市场并提出产品购买建议;同时,起草教育技术应用推广计划、教师培训计划和相关的管理办法等。在教育技术扩散应用期,教务处主要负责组织各院系、部、中心进行各批次的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经费分配,并指定各院系、部、中心的责任领导和责任教师;教育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教育技术硬件维护、软件管理等技术支持,以及教师培训和考勤;评估办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质量的评价和反馈。各院系(部)分别制定本单位的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并落实到教师个人,并开展专场辅导和跟踪服务;教研室组织教育技术具体应用的讨论交流,如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等,确保本教研室教师掌握具体的应用。

2.把握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从做出推广决策到师生基本采纳认同,一般会经过8-10年的磨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基本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个人到学校、再从学校到个人,从教学资源开发到应用的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学校的教育技术推广决策并不能代表教育技术已经被师生所接受采纳,实现教育技术学校采纳向师生采纳的转变是教育技术扩散的关键。在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网络教育技术采纳需要学校周密的组织和全面的需求分析,分析的层面和对象应该包括学校、院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每个群体代表技术扩散的不同诉求,应充分考虑;在磨合阶段,极有可能出现学校教育技术推广的黄金发展期,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会快速上升,学校要组织相关部门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的常规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维护、更新和使用评价,关注师生的使用反馈,并及时给予帮助。

3.完善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的配套机制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组织,也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的特点。组织创新采纳的社会市场学代表人物马丁内兹,布劳莱(Emilia E,Martinez-Brawley)认为:组织和个人都是广义的实用主义者,是利益导向的。无论是有形的即时的回报,还是无形的长远的影响,组织和个人都会对技术创新采纳与否作广义上的得失权衡。当前,高校教师发展评价的科研导向倾向过重,使教师无暇顾及教学,网络教学更无法得到保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科研成果、论文是晋升首要条件,许多教师“不愿意将时间耗费在与职称评定无关的事情上”。因此,高校不管是考虑当前工作推进还是学校长期发展,都应该从教育技术扩散初期,就重视完善教育技术扩散的配套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例如:设立每年对教师开发网络课程的专门经费、奖励资金、培训机会等等,减少当前高校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固化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闵庆飞,刘振华,季绍波,信息技术采纳的元分析:2000-2006[J],信息系统学报,2008,(2):22-32

[2]高峰,网络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研究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0,(2):52-59

[3][5]马宁,余胜泉,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0,(1):13-17

[4]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5-27

[6]管恩京,李静,郑海峰,促进高校网络教学与教学资源应用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26-129

[7]黄海,蔡筱青,高校E-learning教学平台的规划、管理和服务[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100-104

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文3

【关键词】知识创造;技术创新;转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智力型经济。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正在不断减少单位产出对原料、劳动、资本、时间及空间的需要,经济的增长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而不是实物资产的扩张。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知识获取、知识流动、知识吸收和知识共享等知识创造活动,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企业的知识创造不仅是提高企业知识环境的重要依托,而且也是调节技术创新能力内外部诸影响因素作用的枢纽,因此,探索企业知识创造、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知识创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学者对知识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Badafacco(1991)提出知识是从人类活动中所获取的真理、原则、思想和信息;它也包含了企业所创造的各种形式知识,可以销售或用以改良现有产品、创造新产品,或改变生产过程乃至管理方式的知识。Davenport & Prusak(1998)等人认为组织知识是个人积累的复杂经验,从或多或少有些难以表达的到更为结构化、显性化的经验。Nonaka(2000)从西方传统的认识论提出:知识是验证个人信念接近于“真实”的人际动态过程。Beijerse(2000)认为知识具有信息、能力、态度二方面特性,是由经验、技巧、文化、性格、个性、感觉等因素交互而成的结果。

目前知识创造模型有五个:知识创造螺旋模型、知识创造的双螺旋模型、知识创造的三重螺旋模型、社会学习周期理论模型和战略联盟知识创造模型。

2.技术创新研究

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是由熊彼特在其1928年的首篇英文版文章《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比如造成一种垄断的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的地位。很明显,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外延很宽。

国内学者在50年代将“Technology Innovation”基本理解为“技术革新”,表达的是“技术上的小改小革”或“技术上渐变性的改进”含义。90年代以后,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观点:(1)技术创新将“新颖性(novelty)”、“多样性(variety)”引入经济系统中,对长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分关键;(2)技术创新就是“创造新东西”,创新等同于“创造”;(3)技术创新包括从新思想开始的基础研究开始,直到最后商业化成功的全过程;(4)技术创新是不断追求卓越、进步、发展的一种理念(陈文化、彭福扬,1999)。

从以上对技术创新的概念理解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长时间内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它需要整合资源配置,开辟市场等。然而,剖析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所强调技术的新颖性和应用性更多依托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的流动。

3.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与影响方式

知识在企业学习和创新中的作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知识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主导性贡献与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

3.1 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Gibbons & Johnston(1977)首次研究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运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源知识、隐性知识、经济场域的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重要性更强。Moenaert & Souder(1990)认为,知识创造有助于减少创新活动内外部的不确定性。Ltami & Numagami(1992)把技术定义为“关于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的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的系统知识”,这说明了技术是知识的一种形式,通过检验知识的发展水平,可以更好地理解技术变化趋势(Betis & Hit,1995;Mokyr,1990)。Faulkner(1994)分析了不同知识源对公司六类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与Gibbons & Johnston等人一致。Nonaka & Takeuchi(1995)强调知识创造是持续创新的主要来源。Grant (1900)认为新产品开发要求综合多种知识源,这种综合更多地依赖知识创造。杨文明,韩文秀(2003)指出,知识与技术创新关系表现为,技术创新过程或不是知识创造直接引起的,但必然是知识创造间接引起的。

3.2 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方式

Johannessen(1994)认为由于创新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信息和知识的转换过程。Masciteli(2000)介绍了3种相辅相成的方法鼓励隐性知识的外化和共享。并指出要建立一个有利于突破创新的氛围使不同的想法、创意和艺术创作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能结合实际的需求。孟庆伟和刘铁忠(2004)提出,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知识创造活动。自主性技术创新中所需要的各类知识经历了从难以明言到可以明述,通过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从而生成原创性知识的演化过程。朱明洁、林泽炎(2007)提出,创新团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知识是团队创新最主要的源泉,知识的高效流动和充分利用是团队创新成功的关键。团队成员间的密切性通过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对知识流转产生影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知识创造则是调节技术创新能力诸影响因素的枢纽。现有的关于企业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主要从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视角进行。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随着学术界关于知识创造影响知识转移,以及知识转移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深入,有必要从企业知识的视角,集成探索知识创造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第1版).

[2]李海波.知识创造模型比较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8.

[3]王大洲.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中西比较与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1.

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文4

[关键词]市场结构;企业创新;述评

[中图分类号]G35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3-0120-04

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早在1934年,熊彼特(Schumpeter,1934)提出了著名的“熊彼特假说”(集中度高的市场结构——垄断更能促进企业创新)。其后,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1962)是第一个对熊彼特假说提出质疑的,认为垄断阻碍创新(由于存在“Arrow效应”)。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围绕着“熊彼特假说”与“Arrow效应”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市场结构是指“影响竞争和垄断的性质和程度的市场性质”(金碚,1999),根据市场竞争程度(企业数量、集中度和进入壁垒条件)市场结构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四种典型市场结构。在产业组织领域,主要是沿用贝恩等提出的市场结构一企业行为一绩效研究框架(SCP范式)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分析。由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并不存在简单线性关系(A曲ion,2005),学者们试图通过引入行业其他特征变量进行修正完善。主要引入的行业特征变量有以下五个。

(一)技术创新特征变量

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受到技术创新活动本身特点的作用。Dasgupta&Stiglitz(1980)把技术的不确定性引人理论模型,认为竞争与创新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没有一些适当回报(比如垄断势力),企业不会进行创新。Gil-bert&Newbery(1982)研究表明,在获取新的专利时,现行的专利拥有者比其他竞争者有更多研发开支。Reinga-num(1983)认为,Gilbert和Newbery的结论依赖于技术创新特性,对于颠覆性的创新,阿罗效应会阻碍在位垄断者赢得创新竞争。Fudenberg等(1983)把带有记忆的泊松竞争过程引入模型,指出领导者(无论它的优势多么少)将最终在研发上获得垄断。Vickers(1993)引入创新演化的跨越性特征,认为当前落后者的成功创新并不能跳到领导者地位,而仅仅是拉近了与领导者的技术差距。Yin和Zuscovitch(1998)用一个双寡头垄断的模型分析市场结构和不同创新类型之间的关系,认为,大企业倾向于过程创新,小企业则喜欢产品创新。WeiSS(2003)认为,企业在产品容易被替代的市场和创新成本很低时会倾向产品创新,在产品存在差异的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企业会倾向过程创新。

(二)市场规模和需求弹性变量

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创新带来的垄断利润,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市场规模和需求直接决定技术机会和预期收益的大小,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Dasgupta和Stiglitz(1980)指出,市场结构和企业研发是内生决定的,市场企业数量与行业研发强度成反比,并与需求弹性成正比。Vives(2008)分析研究了市场竞争程度对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的不同影响,发现在限制进入的市场,市场竞争度(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会降低每个企业的创新努力,但在以产品可替代性为特征的市场竞争度增加会激发企业的研发努力。在自由进入的市场,市场规模或产品替代性的增大会增加企业的创新努力和产出。

(三)技术溢出变量

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与技术溢出有紧密联系。Spence(1984)认为.知识可以被复制转移应用,行业内溢出水平是研发激励的重要参数,高的溢出水平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Cohen&Levinthal(1989,1990a)进一步假设企业的研发具有两个方面的效应:一个是Spence(1980)的溢出效应;另一个是能够提高企业吸收能力,高的溢出水平可能导致企业更多的研发投入,因为研发投资可以增加企业的吸收能力。A曲ion等(1997)通过一个渐进创新的模型,认为,在容易模仿或更高技术外溢时,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增长。Marimon和Quadrini(2006)认为,对竞争的限制会减少知识的积累,高水平的创新是和低水平的知识传播限制相联系的;只有在较高的技术外溢情形,竞争才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Vandekerckhove.J.& De Bondt(2008)在一个序列决策行为的四阶段博弈模型中,考虑对称与非对称的知识溢出情形,研究行业内领导企业与追随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认为:在对称知识溢出情形,领导企业总是比追随企业的研发投资多;而在非对称的知识溢出情形下,从领导企业向落后企业的知识溢出对于企业的研发行为有重要影响,当知识溢出较高时落后企业的研发投资将会超过领导企业。

(四)进入壁垒变量

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进入壁垒有关,市场进入条件是一个影响垄断企业行为的重要的决定因素。如果进入壁垒高,垄断者将维持高价;如果障碍较低,那么价格将存在正常的竞争。如果进入门槛高,任职者没有必要立即对新技术投资,因为其现有的垄断地位不太可能受到挑战。Buttner(2006)以熊彼特内生创新增长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市场准入障碍和长期增长关系的模型,认为,解除准入障碍和放松管制,是促进创新可更为直接有效的方法。Aghion等(2009)通过一个自由进入多边熊彼特增长模型,指出:在位企业接近技术边界,可以通过更多创新来逃离进入威胁;而当企业技术落后很多时,根本没有希望胜出进入者,会降低企业的创新激励。

(五)行业环境其他特征变量

企业创新行为不仅受到市场结构本身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其他诸多特征变量,比如市场需求、溢出效应、进入壁垒、技术创新特点、产权、行政垄断等因素的共同作用。Aghion & Tirole(1994)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企业研发行为,除了规模、范围、垄断势力的增长对企业创新有影响外,产权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Changa和Wub(2006)建立了一个在位者和多个挑战者的最优投资模型,把生产经验也作为R&D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生产经验和R&D的投入都促进了技术知识的积累。国内学者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实证进行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集中度(或企业数量)有利于企业创新,过度竞争不利于企业创新(戚幸东,1998;刘小玄,2003;钟秀,2006;吴福象、周绍东,2006);企业规模对于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周黎安、罗凯,2005;陈泽聪、徐钟秀,2006;吴延兵,2008)。彭征波(2007)利用2000--2003年中国工业统计数据,发现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一般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认为,单纯的产业集中度不足以完全反映产业的真实状况,不能单纯地根据与企业规模有关的特性来解释企业创新,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调查和分析。

二、企业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静态研究中,通常把市场结构假设为不受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外生变量。实际上,行业内企业的创新行为对市场结构的演变有重要的影响。

(一)领导企业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同行业中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是不一样的,企业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也会不同。针对这一事实,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行为及市场结构演变。熊彼特(Schumpeter,1934)把行业类的企业分为两大类型:大企业和小企业,并认为企业创新与垄断力量是正相关关系。大企业比小企业会投入更多创新(Tirole,1988),市场结构将会趋于垄断。后来,产业组织领域的众多知名学者习惯上把行业内的企业分成领导企业和落后企业两大类,认为领导企业比落后企业会有更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扩大,市场结构将趋于集中直至形成寡头垄断结构(Gilbert &Newbery,1982;Reinganum,1983;Fudenberg,Gilbert,Stiglitz、and Ti—role,1983;Aghion,etal,1997;Et-ro,2004,2006;Sutton,2007)。在自由进入条件下,Etro(2004,2006a)指出,即使行业中只有一家领导企业,也比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更具有侵略性,垄断领导企业将设置更高的产量、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研发投入,这样可能会成功阻止小企业进入市场,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Dirk Czamitzki等(2010)通过德国制造业的数据实证了该观点。

(二)不同产业阶段企业创新的影响

创新经济学者沿袭熊彼特的思想分成两种类型的产业:熊彼特模型创新I和熊彼特模型创新II。熊彼特I型产业的特点是“创造性破坏”,行业技术进入壁垒低,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进入市场建立新厂商,这时创新活动主要是以企业家和新厂商(小企业)为主,创新集中度低,是一种广度创新。熊彼特II型的产业则主要以大企业优势、创造性积累、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等为特征,主要是深度创新。Utterback等(1975,1993)在研究美国汽车、自行车、TV和半导体等产业演化时,发现在产业发展早期剧烈的产品创新产生大量新进入企业,随后是过程创新使产业组织发生变化,产业发展到最后形成一种寡占的市场结构,以渐进性(增量)为特征的产品或工艺创新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主导产品设计出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的替代变化与产业成长阶段有密切关系,提出了著名的A-U模型,揭示出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和市场结构演变的关系。Kleper(1996)把产品生命周期(PLC)与市场结构和创新的关系结合,研究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进入、退出、市场结构和创新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研究表明:在产业发展初期,小型企业的创新至关重要;在成熟期,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对行业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大企业持续稳定主导着创新过程(技术创新主要是一些成本节约类型的)。随着技术创新的变化,市场结构也将发生改变,由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演变成相对集中的市场结构。

三、总结与评论

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关系是复杂的,虽然国内外相关研究众多,但是至今仍无法明确“到底哪种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但是,从最新的研究来看,市场竞争与创新之间是一种倒u型关系,过度竞争或集中度太高的市场结构均不利于企业创新。但是,在非渐进创新或创新速度很快的情形下,这种倒u型的关系也未必存在。从长期趋势来看,市场竞争和“创造性破坏”导致产业市场结构的竞争性下降,将最终形成由寡头垄断企业支配的市场结构。

虽然已有的相关研究很多,但还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局限,有待未来研究探讨。

(一)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互动态演变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理论模型把市场结构视为技术创新的外生变量,事先设定好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比较研究其变化对于企业创新投入激励的作用。这样的假设虽然简化了研究也得出了一些重要直观的结论,但忽视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的企业创新会影响市场结构,而市场结构是内生于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领导企业创新)的事实。

(二)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变量尚缺乏足够的重视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创新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市场结构的内生化,把企业的异质性和不对称性,不同行业的知识溢出水平差别、进入壁垒大小的差别、不同行业发展阶段的市场需求规模增长快慢不同等重要特征变量纳入一个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能够更好地研究市场结构与不同类型企业创新行为的相互变化动态过程。

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文5

【关键词】简述;Christensen;破坏性创新理论

一、维持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

维持性创新,是指针对主流市场的高端客户的需求,在不根本改变原有技术创新路径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基础以及现有商业模式的条件下,通过采取渐进式改进和完善产品的功能、质量、服务水平或提高其性价比等措施,来巩固和提高现有的市场地位的一种创新。维持性创新的一个基本共同点是:它们的盈利点都在于遵循主流市场中高端客户重视的已定型的技术路线的产品或服务方面就不断发展与完善产品的性能进行持续的创新。

破坏性创新,是指立足于低端或非主流市场,不是遵循原有技术创新路径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基础以及现有商业模式,而是通过不断完善低端或非主流市场所看重的产品特性和服务功能,对主流市场现有的竞争基础、游戏规则、商业模式和在位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逐渐侵蚀,最终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并征服在位企业的一种创新。Christensen认为,破坏性创新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技术革新,它实质上还是一种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客户价值实现方式上的创新。

二、破坏性创新的模式

从改变现有市场格局的角度,Christensen将破坏性创新分为以下三种实现模式:即低端市场的破坏(Low-end Disruptions)、新市场破坏(New-market Disruptions)以及混合市场破坏(Mix Disruptions)。

(一)低端市场破坏

低端市场破坏,是指基于原有的市场格局或主流的价值网络,不同于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而进行的产品创新,创造出最基本的恰当的产品来控制那些在位企业未及的细分市场,起初满足主流市场不被重视的低端或非主流客户的基本需求,然后再利用不同层次的特性创新来满足不同的市场特需来制定出正确的产品改进次序,随着不断改进与完善针对低端市场的恰当的产品性能,试图吸引能给企业带来丰厚回报的高端利基市场,最终使得在位企业失去对其主流市场的控制力,进而被新兴企业完全取代的一种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低端市场破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成本领先,而是在对消费者价值偏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下,通过把性价比较低的功能或效用剔除,保留其最基本的功能效用来有效地降低新产品的成本和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来提高消费者整体的价值水平。

(二)新市场破坏

Christensen在界定新市场破坏之前,定义了“非消费”(non-consumption)这一概念,即当消费者(或客户)因现有的产品过于复杂或昂贵,而主动放弃产品自身能够实现的某种需要或需求的一种现象。新市场破坏就是试图将“非消费”转化为一种现实消费行为,而主动构建一个崭新的产品价值网络和属性维度,随着不断改进与完善针对“非消费”市场的产品性能,不断瓦解原有的主流市场的产品价值网络,使其摒弃掉原有的产品的属性维度,最终使得在位企业失去对其主流市场的控制力,进而被新兴企业完全取代的另一种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新市场破坏起初并不与主流产品进行正面冲突和竞争,而是开拓“未消费”市场,更便宜、更便利地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并构筑暂新的客户价值网络,最终达到使主流市场对既有的产品价值网络和属性维度主动摒弃的市场目标。

(三)混合市场破坏

事实上,在分析破坏性创新模式时,Christensen也不得不承认现实中大部分出现的破坏性创新是上述二者的结合体。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严格将二者区分,或是将破坏性创新适用的消费者进行区分,内在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破坏性创新的成功恰恰是建立在在位企业的市场盲区或是因客户价值偏低而不被在位企业重视的某些领域,为破坏性创新进一步成长,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竞争缓和的时间间隙和发展环境。

三、破坏性创新的特征

Christensen认为破坏性创新具备以下三个关键特征:破坏性创新产品往往低成本、高便利,并全面降低目标市场的综合使用成本;破坏性创新起初的目标市场往往具有“非消费”的特征,即由于高价格、难操作等产品属性使得他们自动放弃满足原有产品能有效实现的需求;在位企业面对破坏性创新的市场瓦解时,往往无所适从,最终多半归于失败。破坏性创新上述三个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技术、产品、市场和竞争这四个维度上。

(一)技术维度

破坏性创新的技术创新本身不一定符合间断性或突变性的特征,也可表现为一定的渐进性或连续性,技术不一定就是原创性的、开拓性的或复杂化的,也可以是简单化的、易操作性的;与此同时,破坏性创新也不一定就是基于全新的技术属性,也可能是基于既有技术属性的重新组合或是产品结构的再设计,从而为目标市场提供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再次,随着目标市场所看中的价值结构的不断完善,新的技术性能改善速度快于原有的技术性能改善速度,最终完全超过主流市场的预期,从而占领原有的主流市场。

(二)产品维度

从产品维度上,破坏性创新的特征表现在:起初的产品不被主流市场所接受;破坏性创新产品往往低成本、高便利,并全面降低目标市场的综合使用成本;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满足主流市场要求的顾客价值实现的过程;起初针对的是“非消费”市场,不简单以盈利为目的;破坏性创新产品最终控制整个市场的主导权。

(三)市场维度

从市场维度上,破坏性创新起初着眼于因利润微薄而不被在位企业所重视的边缘市场或新兴市场;这个边缘的或新兴市场规模很难量化,同时,在位企业的管理层对该市场发展的预测持轻视或怀疑态度;主流市场中的现有产品出现性价比下降的趋势,或性能或属性趋于过剩,主流市场愿意为单位性能的提升所支付的边际价格呈下降趋势,既有行业的竞争基础强度开始弱化。

(四)竞争维度

从竞争维度上,破坏性创新因其市场的特殊性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非竞争性”表现在新兴企业不与在位企业就主流市场的争夺进行激烈竞争,而是通过不断满足“非消费”市场而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正因为此,在位企业可能轻视或容忍新兴企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当破坏性创新产品提高到足以吸引和瓦解主流市场时,在位企业这时会发现由于技术、客户价值实现路径、市场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迥异,而无法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只能任由其市场份额被新兴企业蚕食,并最终失去市场的主导地位。

四、组织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在破坏性创新理论中,Christensen也就组织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条件与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以下详尽分析:

(一)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条件

Christensen提出,要是一项创新具备破坏性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技术路线清晰明了,初始功能简易化;其商业模式起初也应是简单的、低成本的,而且目标市场吸引不了在位企业的管理层的关注;目标市场本身对其生存发展阻碍很少;当破坏性创新逐渐发展与完善并可能更好地服务于原有的主流市场时,对主流市场的用户既有的消费方式改变很小;创新使既有的工作方式大大简化,操作层次从专家向一般熟练人员转变。

Christensen为了判定某种初始创新是否能最终发展成破坏性创新,总结了著名的石蕊实验(Litmus test),即管理者只需回答以下三组问题,就能初步判断该创新是否具有破坏性的潜质。

第一组问题是来判断其是否能成为破坏性创新中的新市场破坏。(1)是否存在一类消费群体因资金、设备或技能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放弃某种自身需求的满足,或是不得不请专业人士代劳?(2)原有产品所服务的顾客群中,是否存在相当一部分因使用该产品,给自己带来不便或又不必要的高额支出现象?如果此项初始创新通过发展与完善自身技术,使更多上述消费群体的问题得到缓解或解决,那么,它就存在成为一个开辟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的可能。

第二组问题是来判断其是否能成为破坏性创新中的低端市场破坏。(1)是否存在一类足够规模的客户群愿意购买以更低的价格、性能稍逊于主流市场的既有产品但质量水平还不错为特征的初始产品?(2)是否能形成一种暂新的商业模式,使新兴企业以较低价格、性能稍逊于主流市场的既有产品但质量水平还不错为特征的初始产品来吸引认为既有产品功能过剩的这一部分顾客群,而且所获得的利润仍然足以支付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与完善?

如果初始创新通过以上任一组的测试后,即具备成为破坏性创新的潜质,则接下来进入第三个测试阶段:这种创新发展与完善后是否能对在位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形成严重挑战,并最终使其丧失对主流市场的支配?答案仍然是肯定的话,那么新的破坏性创新就此诞生了。

(二)内外部影响因素

Christensen提出,用户需求及其目标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创新资金来源、新产品的营销渠道是影响组织开展破坏性创新时所面对的最关键的外部因素。Christensen认为,首先,在位企业越是对主流顾客群展开详细的市场调研,然后针对他们进行原有技术的改进,就越容易丧失对潜在市场机遇的真实把握的机会,创新实质是技术与市场的有机组成的结果,而顾客就代表了市场环境,组织只有基于环境进行市场细分,才有可能发现破坏性创新。其次,破坏性创新的执行者在初期与接下来一段时期内组织规模仍不大,对增长有信心并具备低盈利忍耐度的创新资金才是首选。最后,创新的市场渠道除包括常见的,还应包括在产品营销和交付链条上任何能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环节。组织价值观、企业家精神和组织内部资源配置方式则构成影响破坏性创新的内部因素。

参 考 文 献

[1]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克里斯坦森.创新与总经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Clayton M.Christensen.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Boston: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4]Clayton M.Christensen.The Ongoing Process of Building a Theory of Disruption.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Vol.23,2006:39~55

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文6

关键词:技术创新效率 DEA模型 高技术产业 区域经济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区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在此背景下,对安徽省整个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综合测度、评价安徽省的技术创新效率,对安徽省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科技活动效益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基于DEA 方法对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

(一)评价模型的选择

根据评价目的和经济背景,本文选用的是基于产出的C2R模型,也称作是产出导向型模型。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投入和S种产出。这n个决策单元都是具有可比性的,是同类型的决策单元。① 决策单元j记为DMUj,其中1≤j≤n, Xmj=DMUj表示对第m种输入的投入量,Xmj>0;Ysj=DMUj表示对第s种输出的产出量,Ysj>0;Xj和Yj分别为DMUj的输入向量和输出向量,数值是已知的。vi=第i种输入的权重;ur=第r种输出的权重,其中,1≤i≤m,1≤r≤s,vi和m分别是对应的权向量,是两个变量。

(二)选择决策单元

基于本文所构建的技术自主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这一部分所选择的数据来源于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相关指标,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的划分标准,高技术产业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医药制造业H1,航空航天制造业H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H3,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H4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H5等行业,这一部分的研究就是以这五类产业作为决策单元来进行实证分析的。

(三)评价指标体系②

1、投入指标

(1)人力投入指标。本文选取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这个指标衡量人力投入。(2)资金投入指标。

本文选取了安徽省各地级市 R&D 经费内部支出(主要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作为技术自主创新经费的投入指标。(根据安徽统计年鉴,本文采用了政府资金这项指标来衡量科技经费筹集额)。

2、产出指标

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是对技术创新这一过程的最终效果的衡量,反映了消耗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后所产出的效益,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成果:一方面是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直接创新收益,即专利成果;另一方面则是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到商业生产中所取得的效益。因此本文选取的产出指标主要为:(1)新产品产出指标,(2)专利产出指标。

(四)数据来源

该部分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2011》。将查询所得的2006—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经过代入Deap 2.1软件,利用基于产出导向模型的对偶形式,分析计算DEA是否有效。需要说明的是,模型中的DEA有效既为“技术有效”,也为“规模有效”,且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有效”是指,产出相对投入达到最大,或者说是投入相对产出达到最小。“规模有效”是指规模收益不变,即介于规模收益递增到递减的状态。③

(五)结果分析

经过软件分析后得出的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数据得出,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水平较高,但是不稳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

首先,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制造业均达到了四年DEA为1,在创新效率上体现为有效。医药制造业自2007年以来,就一直以相对合理的要素投入比,进行高效率地生产,今后可以一直维持这样的投入比例并适当地扩大规模,从而增大总体产出。航空航天制造业在保持了2006—2009年的稳定后高效后,2010年技术创新效率有所降低,DEA为0.948。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原因可能在于其生产规模相对减小了。

二、基于DEA方法对安徽省17个地市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

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11》的统计数据,其行政区划下的市级行政单位有17个,它们分别是合肥、淮北、毫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和黄山。17个地市创新环境不同, 因而技术自主创新效率也不同。对安徽省17个地市具体分析各自的创新效率,有利于政府依据各地市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⑤

(一)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

该创新效率的研究选用的仍是DEA模中型基于产出的CR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量方面,投入的创新资源通过一定的创新机制转化为创新产出。从投入方面来看,资源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两个部分。为了兼顾创新投入资源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从而对技术自主创新效率做出合适的评价,本文选择了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作为投入上的绝对指标,R&D经费占GDP比重作为相对指标。

技术创新产出是对创新成果的衡量,本文选择了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有效发明专利数作为技术自主创新效率评价的产出指标。

(二)数据来源和实证结果

这一部分研究的是安徽省17个地市2009年和2010年的技术创新效率,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0—2011》,将2009年和2010年全省各地市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分别代入Excel中,并运用Deap 2.1软件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三)结果分析

从以上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首先,安徽省17地市间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异,中部和南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明显高于北部地区,对比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结果发现,整体技术创新效率有着上升的趋势,但有部分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其次,安徽省的部分区域存在着DEA无效。究其原因,可以得出,DEA无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既定的投入水平上出现了产出不足的现象,一是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上出现了投入资源的闲置。运用Deap 2.1软件,我们可以得出安徽省各市的投入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从而调整各项投入产出指标,提高技术自主创新效率。⑥

第三,两个产出指标中, 在新产品销售收入上, 有11个地区(淮北、亳州、 宿州、 蚌埠、阜阳、淮南、六安、巢湖、宣城、 铜陵和黄山)的产出不足, 说明在技术成果转化上存在一定的效率不足;在有效发明专利数上, 有11个地区(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安、巢湖、宣城、铜陵和黄山)的纯技术创新效率产出不足。

最后,三个投入指标中,17个地市R&D经费内部支出均没有冗余现象,这说明R&D经费利用率最大化,R&D经费得到充分利用,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过大的有10个地区(淮北、亳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安、巢湖、宣城、铜陵和黄山),说明经费投入比例不当,R&D人员投入过剩的有5个地区(宿州、蚌埠、阜阳、六安和宣城),说明很多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未能发挥其拥有的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⑦

分析结果说明了安徽省17个地市的产业结构和比例不合理,在技术成果转化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个地区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企业和当地政府在制定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 结论

本文以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的五个行业和17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以DEA模型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安徽省的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但不稳定,行业间创新水平有一定差异,部分行业有下降趋势;17个地市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安徽省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现象,说明了安徽省17个地市的产业结构和比例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个地区技术自主创新效率的提高,有关决策者应针对各行业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措施,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①孙立新. 基于DEA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2007

②王廷凤. 基于DEA模型的R&D投入产出效率研究[D]. 东南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2010

③唐清泉,卢博科.创新效率、行业间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2009(6)187—195

④孙玮,刘栋. FDI技术来源渠道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5月,第5期:58—64

⑤Timothy J.Coelli.An introduction to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 [J].The Springer of science, 1(2005):12—16.

⑥金祥荣,余冬筠.创新效率、产业特征与区域经济增长[J].浙江大学学报,2010(5):117—124

⑦石峰.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及DEA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J].技术经济,2010(5):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