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1
我校于2007年11月进行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部分修改,修改的依据是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套课程方案比较分析的结果。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校2007年进行的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培养目标与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的培养目标相符合,该培养目标的特点是培养目标更加宽泛,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这充分显示了培养目标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二、课程体系的比较
与以往教学计划比较,新教学计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科课程增设了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基本理论知识课程,删除了无实际意义的学校体育卫生学。
(二)与以往教学计划比较,新教学计划的最大特色是在学科课程部分,该部分缩短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等课程的学时数。虽然这些课程的学时数缩短,但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并没降低,相反在专业课中强调“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专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方案的培养目标符合新时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上增设了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为以后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和技能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便于学生专业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新方案在基础运动技术和技能开设的基础上,开设专项课程,学生在掌握其他技能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充分体现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提高我校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二)建议
虽然新课程设置与我校以往课程设置比较有较大的改进,但在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改进: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2
一、我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的现状分析
(1)课程开设状况。我校于2010年开始实施大学体育选项课,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开设一年,共二个学期。开设公共体育选项课内容主要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毽球、瑜伽、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竹竿舞、定向运动、跆拳道、武术、散打和轮滑等16个项目。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课程开设的范围较广、内容比较丰富,课程设置本身基本上可以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从近两年选课的情况来看,虽然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在我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学生选课的人数在逐年下降。而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形体、羽毛球、兵乓球等室内项目受到学生特别是女生的青睐。这主要原因是我校在校生大部分都是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80%多。(2)课程内容安排。第一学期学生可在开设的项目范围内任选一个项目,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学习该项目课程;第二学期学生也可在开设的项目范围内另选项目,但不能重复选,同样也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学习该项目课程;体育专项理论教学,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每学期2学时,不安排专门时间集中考试。授课和考核形式,按项目分班授课为主,每班人数在15~30人之间,采用小班上课制。根据我校课时安排,只有3个学期的体育课,每周1次体育课,每学期16~18周,每学期共16~17次课,遇阴雨天和节假日停课2~3次,另外考试1次,实际每学期只有13~15次课的体育课,一学年平均只有26~30次课的学习时间。(3)教学资源。一是室内场地偏少,设施人性化不足。虽然我校目前拥有一个大型的体育场馆,但是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可利用来教学场地非常少。里面除了1块篮球场地和2块排球场地外,剩下1块羽毛球场地,1块乒乓球场地,1间武术馆和一间体操房还有一个健身房。这些场地大部分都用作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二是师资力量不是很合理。从我系师资专业队伍来看,大部分的专业都是球类项目。而对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较少,尤其是擅长女生项目的老师较少。三是选项项目还不够完善。目前我校的大学体育选项课已经达到了16项,可以说开展的项目比较多,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经过两年的开设发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体育选项课教材的缺乏,导致内容安排不够合理,所发教材都是摆设,没有实质性意义。
二、我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发展对策
(1)增加大学体育课的课时。目前我校开设的大学体育课是三个学期,只有102个学时,除了第一学期统一的基础课教学外,另外两个学期,两个选项项目的教学很难让学生突出他们的特长。从目前各高校开设的体育选项课来看大部分都是三个学期,因此,有必要再增设一个学期来开设体育课,这样能更好的实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文件。还可以使我校大学体育选项课从“广度”到“深度”,这样我们可以采取学生第一学期完成统一的基础课教学,而从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选择一个主要项目进行学习,第四个学期则可以选择另外一个项目作为辅助项目学习,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各个专长,也符合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2)对教学场馆的建设和改造。为了满足学生需要,开发体育设施资源以满足我校对大学体育选项课学生的场馆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馆,为学生的项目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目前我校的体育馆由于体育馆卫生间比较多,建议将东西门两边进行改造成2间室内教学场馆,还可以把二楼的场地改造成2块室内教学场地。另外,还以建一些室内的简易教学场馆,以弥补教学场地的不足。(3)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根据我系的实际情况,对瑜伽、形体、体育舞蹈等较缺老师的项目等,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对现有老师的培训。(4)进一步优化大学体育选项课。目前,我校的在校人数是10473,而女生将近80%,所以应不断的探索适合女生学习的项目。另外,我校的残疾学生或者不能适合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可以开设保健课和智力体育(围棋、桥牌、象棋等)选项班。(5)所开设的体育选项项目应形成项目群。所开设的项目应按照项目不同进行分类,相同的项目提倡集体备课,一个项目有一个负责的老师,及项目带头人。负责项目的教材预订,教学计划制定及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综上所述,我校体育选项课的开设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为体育课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使我校体育课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本文作者:符智勇林成亮工作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3
听了张金生老师的精辟讲座之后,深受启发,课改不仅仅单从一个大的方向上改进,更要具体到课堂上去,这才是一线体育教师下功夫去做的。根据我校实际总结以下几点:
1.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五大领域为目标的模块教学方案,开展符合学生需求的多种体育项目,培养健康体育三维观。
新课程改革只给出了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要达成的学生水平目标,并没有切实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各个地方的学校教学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地域特征切合实际的开展特色体育项目或者常规教学内容,只要能够把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指导方向紧扣五大领域目标,课程内容积极健康都应该成为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2. 模块教学系统化。
在制定模块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考虑技术掌握的系统性,不能今天教一个内容,明天再教其他内容,想教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学生们都学了,结果什么都没有掌握。所以说,不管是一个模块计划,还是高中阶段整体模块计划,都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过程。
3. 以教材为依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开展特色体育。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策略,与时具进;优化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延伸多种运动能力;组织方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耳目一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和成功后的自信感。
4. 加强教师基本功学习,课堂上树立人格魅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武术教程 武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196-03
王德明(1955-),男,北京人,任职于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研究方向:武术。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持续下滑。教育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在过去20年内持续下降。以北京市为例,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生接近70%。另外,中小学生还存在着严重的意志品质和心理品质缺陷,如自私自利、自由散漫,自理能力差、意志薄弱等。究其原因,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多半是父母为其遮风挡雨,不具“拼搏”的精神,缺少“善战”的基因。而这种人生最为可贵的精神来源,就是在训练场、竞技场上。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在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现行的武术教学开展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为深入了解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实证归纳方法和行动研究的方法,自上而下,从操作层面筛选、验证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及教学过程中的方法、策略、模式等方面,对中小学生武术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针对武术教学存在主、客观因素,通过调查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其根源,提出对策,为武术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育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性依据。
2001年国家新颁布《体育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体育教学内容。”但长期以来,我国民间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也不被教师所重视,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我们将流传在民间的、孩子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武术进行实验教学,以编写武术启蒙教学教程入手,进行及时的经验交流和总结,为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依据。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编写符合中小学生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广泛开展的武术体育活动校本课程教材,为中小学体育武术课基础教学提出合理的、系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及基础理论支撑。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与爱好,形成常年锻炼的习惯,改善和增强学生体质,使之终身受益。
二、中小学体育课武术内容的教学实践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化动为静、化远为近、化快为慢、化难为简,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感知和模拟技术,逐步提高自我实践能力。例如,在武术基本技术教学中利用完整动作和分解动作技术课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直观演示,使学生在脑中形成了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再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够较快地掌握武术的技术。
(二)在课堂上进行武术的练习
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娱乐性参与活动,在感受项目带来的运动乐趣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或对相关体育文化知识相互提问、指正,提高调整自己和指导他人的技术能力。例如,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各年级进行比赛,使学生体育兴趣加浓,促进对这个项目的练习,并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
(三)导师引领武术教学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充分地让学生多视角的了解武术,我们聘请武术名家进行武术教学指导。利用名师的武术风采,引领学生走向武术兴趣与认知的海洋。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导师引领武术教学,使学生能够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每一个动作都有了内外兼修、精气神突出的表现。
此外,教学内容设计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要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延伸、发展和提高;
2.要符合学情,从一至六年级到中学整体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基础内容全面、循序渐进、系统递增原则;
3.要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4.教学步骤的安排要适合学生技能的掌握,以及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武术教程内容的普及策略
(一)武术课余课外活动相结合
发展校园武术文化建设,建立课外活动阵地活跃校园武术生活;加强武术课外活动,使它成为武术课堂的有机延伸;建立各种武术小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浓厚的武术教育氛围;武术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社区,使学校武术有展示的平台,形成武术发展的外在环境。
(二)大课间活动渗透武术课程
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生集中体育活动时间,抓住这个活动契机对武术课程普及很有成效。如武术操、校本拳和太极扇等。活动中可做到全员参加,普及率能达到100%。
(三)规范化武术教学
积极推行学校武术“段位制”,促进学校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普及,使学校武术工作的开展更规范化。
四、教学案例
(一)教学群体分类
根据学生心理及生理的特点,将中小学段学生分为启蒙(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初一—初三)四个阶段。
1.一二年级(6-8岁)年龄较小,其学习内容主要以武术爱国故事,简单的武术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为主,初步认识武术、了解武术。
2.三四年级学生(8-10岁),武术教学以短小的套路、组合为主,以传统练功方法的武术游戏加强身体各方面素质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武术和武德文化的认识。
3.五六年级学生(10-12岁)的学习内容主要以传统武术套路为主及攻防练习、器械的练习。以武术游戏提高素质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武术健身知识。在武德教育中可由对个人素养教育转向为民族精神教育。
4.(12-15岁)阶段的学生在武德教育的同时,加大武术套路为主练习、多门类器械的练习。
(二)教学时间安排
武术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如下:小学每学期16课时,中学每学期18课时,由任课体育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教授。
(三)武术校本课程框架(见表1)
(四)教学案例分析
1.健康体质分析。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我们对学生的健康体质进行数据追踪对比分析。
研究对象:上新堡小学学生40名。20名武术队的同学为实验组,其他20名同学为对照组。
数据追踪时间段: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2006-2012年)
数据来源: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数。
数据统计分析:以20名为单位,以测试分数的平均分数进行分析。
表2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对照组 77 80 83 84 80 83
实验组 65 75 87 90 97 98
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表明,两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综合素质呈现不同的变化。说明积极参加武术运动的学生身体素质呈稳定上升趋势,武术运动能促使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其他同学身体素质发展趋势有波动,特别到高年级没有运动兴趣支撑,体质素质有所下降。
2.学生兴趣度分析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我们进行了本教程的学生兴趣度的问卷调查。
研究对象:上新堡小学3-6年级398名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发放398份收回398份)。
问卷内容:新编校本教程的兴趣度。
表3
内容 有兴趣 一般 没兴趣
数据 279 99 20
兴趣度 93.6% 24.8% 5%
数据统计分析结论:从问卷调查中说明,学生对本武术教学教程的兴趣度很高,习武兴趣大幅度攀升。本武术教学教程具有推广的可行性。
五、结论
1.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并且初步形成了各种教学计划和校本教材,为进一步更好的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研究过程中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展了视野,促进了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
3.构建了学校的体育特色,促使了进一步探索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推动了学校体育课改实验工作的发展。
4.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奠定了基础,也为学校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与延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2003.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3]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5
一、新形势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及实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也更加明确,要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达到各教学要素的统一:
1.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下,建立师生间高度的信任感,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形成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
2.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制订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应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针对学生生理、心理及兴趣方面的不同特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材、课题及教学组织形式。
3.针对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如运用力量性练习或器械体操练习塑造学生匀称、健壮的体型,运用各种球类、田径、武术等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水平,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拼搏精神。
4.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在简便、实用及安全的原则下,合理布置教学场地、配备体育器材。
5.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运动负荷的两个衡量标准,二者只有在适当的比例关系下,才能使运动负荷有效刺激机体,产生良性反应,提高新陈代谢水平。因此,应结合高中生的身体特点、健康状况和学习负担等,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二、常见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完整教学法、分解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新形势下,应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结合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如情景教学法、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等。情境教学是将学生带入教材的情境中,使学生主动地模仿和体会动作的要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则是让学生先展示自己运动能力,而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去引导学生相互解决在自我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篮球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独立查找有关资料。上课准备活动后先组织本班素质较强运动水平较高学生进行教学比赛,比赛中对于进球学生处理不当的范例随时叫停。然后教师模仿比赛实际情况,运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将球打进,从而调动学生对于新技术学习的渴望,再让学生带着重点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示范动作应连贯、协调、准确,接着分解演示和练习原地投篮、跨步及腾空等动作重点,再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练习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示范讲解,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等。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又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快乐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教学模式的选择
近年来,专项选修课的开设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了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考虑到高中生的体能情况、运动水平、兴趣爱好以及男女生的差异,选修课的项目一般可设置5~6 个专项,如足球、排球、篮球、健美操等,也可以开展武术、游泳等项目的学习,一般男生以篮球、足球为主,女生以健美操和排球为主。
专项选修课的开展提高了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钻研专项运动的特点和要领,根据每个专项不同的特点对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做出相应的改革,完成适合本校的教材即校本教材,增加选修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四、体育竞赛在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社会要求高中生具有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和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为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应将体育竞赛引入高中体育教学中。实践证明,节奏鲜明、规则明确的竞赛活动加强了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拼搏、开拓的精神,提高观察、判断和应变能力。竞赛改变了学生对体育课抱有的应付考试的心态,为他们建立“终身体育”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6
一、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小学体育课堂更加充满活力与生机,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1.改变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丰富了体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大量的图文音像信息,化难为易,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掌握小学体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利用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体育素质。
2.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体育教学能有效地将图片、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加促进了体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由于手段生动活泼,方法新颖多样,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需求,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重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1.多媒体在理论课上的运用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有理论课,其内容包括了体育竞赛知识、生理心理和卫生知识、体育人物等,十分适合多媒体的运用。体育教师可以用图片、动画等方式将海量理论知识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例如,小学体育教材中《青春期男女生身体特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一节,教师可以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在网络上进行相关搜索,通过图片等来对比男女生青春期生理上的不同,使该节内容的教授生动贴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
2.多媒体在技能课上的运用
相对理论课而言,技能课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更加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将多媒体与技能课有效地结合起来,运用多媒体更好地实践技能知识。
以小学教材中有关武术和舞蹈的章节为例,书本上的内容过于简单,教师的示范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和漏洞,这就使得学生动作不规范,学习到不规范的技能。多媒体的运用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点,教师在技能课上以多媒体为载体将标准的动作展示给学生,将动作要领讲解给学生,能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制订多媒体教学计划
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计划,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同时,减轻了教学压力,又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做好教学规划,合理安排体育教程。
比如小球类运动的教学,教师可以制订出具体的教学计划,
从球类运动的起源,到球类运动的各种动作技巧,再到最后学生们的实践学习和掌握,多媒体都可以发挥其自身作用,同时还可以接受学生的反馈,总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案,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教育趋势,但由于多媒体技术运用不成熟,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媒体带来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1.以人为本,多媒体教学为辅
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指以学生为授课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示范,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决定多媒体的运用,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将其恰当地融入体育教学中,才能优化体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的结合
教师要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其他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点,只有多种教学方式并存,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这其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创造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才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