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1

二、活动对象及课时: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第三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

课时:上午四节课

三、背景分析:

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2001年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批准实施,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是首都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

精品陈列有精品陈列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这七个馆藏精品展览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对北京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

四、活动目标:

通过带领学生参观首都博物馆对学生进行生动深刻的爱国注意教育以及树立优良品质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悟生在首都,长在首都,认识首都,了解首都,热爱首都,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情感,以活动促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五、涉及方法:

参观法

六、活动准备:

1、实地了解首都博物馆位置、场馆情况。与场馆负责人联系。安排好参观路线以及导游工作。安排好参观所用车辆以及带队老师情况。

2、参观安全工作:参与外出参观活动,下发“参观首都博物馆活动通知”,让家长了解此次参观活动的目的和安排,并经家长同意方可带学生外出。由学校和教师统一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参观途中的安全。参与带队教师认真负责。对学生进行乘车安全、场馆参观纪律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

3、针对此次活动布置活动任务:感言、小报、绘画、摄影作品(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七、活动过程:

1、早晨七点到校,各班带队教师对学生进行活动前再教育,乘车出发。

2、各班学生在带队教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地参观首都博物馆。

3、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上厕所同时清点人数。

4、组织全体学生在首都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

5、坐车返回。

八、预期效果:

1、在整个参观活动中学生的文明礼貌、遵守几率、集体荣誉感得到充分体现。

2、学生了解首都的人文风貌、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化渗透 方法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84-01

中学生的学习知识面窄,严重缺乏传统知识的学习,很少感受到民族精神,致使传统美德逐渐丧失。于是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学生的职责和义务,并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做好文化的渗透是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让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中不仅能体会到处在那个历史阶段某个阶层的人们当时的情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1 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的方法

1.1 通过语文教材,深入挖掘其内涵

由于对传统文化教学的忽视,如今在初中语文教学教材中加入了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章内容,供给师生共同学习和交流,为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大部分教师还是不能够创新教学思路,仅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重视语文课程的基础教学的同时忽略了语文课上对人文的思考,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鉴于此,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研讨时,真正地把文章中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下的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及其变化挖掘出来,对情感挖掘的过程便是培养学生自身感情的机会。与此同时,传统的历史文化便在这一过程中被当代中学生所学习,最终再由他们把我们的传统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1.2 渗透传统文化于课堂教学当中

课堂教学是学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陶冶情操的主要方式。所以要在创新教学模式上做努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文章作者或者主人公所要流露的情感便是传统的历史文化在教师学生间的渗透。

有的古诗文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可以依靠自己独特的见解,运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将文章简单地讲述给学生,创新性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并领悟文章所要流露的情感及其情感变化。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篇中,教师要将我国文化中“月亮”这一特殊的情结寄托做出深入分析。颂月,即为相思,特别是在八月十五等重大的节日的时候的意蕴。

1.3 增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只在课堂中学习,难免有学生厌倦的时候,这时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有效措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乎传统历史文化的活动把学生引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中,这是非常可取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些年,对于加强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央视频道也特别播出了“我们的节日”这一栏目,到过节的时候就会举办些诗朗诵的活动,激起当代中学生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学习热情。在该节目的引导下,不仅诗文朗诵这一活动举办地多了,而且大家的传统文化修养也有所提高。与这种文化潮流相适应,在学校里开设“国学启蒙经典诵读班”的做法也是值得称道的。

2 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是弥足轻重的,古诗词所蕴含的感情是各个作家在其所处的时代下心声的流露,这种真情的流露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和气质。对作家感情的思考及领会,让我们由衷地接受并消化了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优秀品质,也就是我们继承自祖先的和要积极主动发扬的传统文化。因此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积极的影响力。语文中渗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语文中涵盖着我们优秀的祖先炎黄二帝,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学习的过程,便是对我们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随着国家之间的趋同性,各个民族的各自特色渐渐消失,这样的消失令我们心惊胆颤,于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3 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对当代教师和中学生的要求

3.1 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对当代教师的要求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种为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传统美德的教学方法,备课的含金量要大很多,整理归纳内容也要更复杂,花费的精力较大和时间较多,于是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便是做好这一切的基础。通过借鉴教学参考书或者参考其他教师的教案,再加上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想要做一个普通的平凡的初中语文教师很容易。然而要想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就需要教师具有严谨的作风,宽广的知识面,才能够博览大量书籍,给学生提供新知识。之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记录生活小事,感悟生活注重积累。在教学时,还要时刻关注新闻动态,挖掘文学艺术界的精髓。做到这些便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使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有所改善。

3.2 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学生的要求

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听从教师的教诲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自己能够多多阅读课外读物,积累分析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经验,对自身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课堂认真听取教师的分析外,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拿出来和教师同学们分享探讨,也是对学习的促进,更是对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地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后,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是我们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体现着我们整个民族的优秀品质和道德修养,它聚集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情感,在绵绵不尽的历史长河中流淌不息。初中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祖国的希望,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内涵修养,适应祖国的发展需求。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积极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不断努力,特别是初中学生要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准备,通过对语文课程中渗透的历史文化的学习,不断地利用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作用并发挥其良好的影响力,促进时代的大发展和大跨越。

参考文献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3

【关键词】舞蹈;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37-01

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视觉冲击的舞蹈,除了精湛的舞蹈技艺让人惊叹外,更重要的在于舞者以自身的感知将舞蹈的内涵展现出来,从而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拟就从理论、实际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使其能更深刻地认识舞蹈作品的内涵,促进其舞蹈表现力的生成与发展做点探讨。

一、表现力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

第一,表现力是舞者向观众展现舞蹈作品内涵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形式。一个舞蹈作品艺术品位怎么样,尽管与一定的舞蹈技巧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舞者的表现力和水平的高低。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能看到,同一个舞蹈用在不同的舞者来表演,其所体现的韵味就明显不同,观众的观感自然不同。因此,一个优秀的舞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舞蹈技艺,而且要能以优美的肢体语言将舞蹈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传递出去,让观众对其的演绎感同身受。

第二,表现力是舞者的核心素养。肢体语言是舞者和观众进行沟通的桥梁。观众对舞者的舞蹈表演不仅有视觉冲击的要求,而且也有得到心灵体验和震撼的渴望。这就需要舞者肢体运动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通过这种表现力把舞蹈作品的内涵与其所承载的精神世界有力地呈现出来,让观众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影响舞蹈表现力生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

一方面,先天性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身形条件、节奏感、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都和遗传有关,而这些对一个舞者来说,尤其重要。正是这些为他选择舞蹈作为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依据。舞蹈实践也表明,舞者的舞蹈先天条件好,在舞蹈方面的优势也就明显,他的舞蹈表现力就自然较好。

另一方面,后天性条件。家庭、学校等是构成一个人后天性条件的主要方面,这对一个人成长成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比如,舞者有家庭成员从事艺术事业或是家庭艺术氛围浓郁的,这样的舞者其舞蹈表现力因受家庭的熏陶而较一般家庭出身的舞者通常更强。另外,学校教育也会对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产生影响。如果一个舞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好的学校,尤其是遇到了一个对舞蹈有深刻感悟又注重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的好舞蹈老师,该舞者在舞蹈表现力的生成与发展上往往更能取得显著效果。

三、促进学校舞蹈表现力生成与发展的途径

第一,引导学生夯实展现表现力的身体条件。舞者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是表现出舞蹈作品内涵需要的身体条件。因为,舞蹈有时很讲究细节,需要舞者在手指、脚趾等部位做出微小肢体动作,尽管这些小动作相较点、线和面等程度而言微不足道,但是如果将其忽略,却又达不到舞蹈想要的效果,进而影响舞蹈作品精髓的表现。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身体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有效夯实学生展现表演力的身体条件。

第二,引导学生丰富其艺术想象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是舞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这种能力不仅能有效激发舞者的激情和灵性,也能极大地展现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舞者与观众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注意留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素材,并引导他们用心揣摩和分析这些生活中的素材,从而形成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悟,进而能恰当适时融进舞蹈表演中去,给舞蹈作品赋予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情感,切有效提升舞蹈的表现力。

第三,引导学生加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作为对现实生活反映的舞蹈,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而是一定社会文化与地方风土人情的艺术再现,是人们情感的浓缩与结晶。通过舞者的表演,人们可以了解到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或某地的风土人情。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教授时,不只是教授舞蹈动作,而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历史文化知识的教授,并要求他们能够多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文化,能够有意识地将这些历史文化知识融于自己的舞蹈表演之中,从而更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四,分层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舞蹈功底和学习方向,教师应该进行分层教学,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极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或理论与知识的讲授,或案例学习,或问题导向式,或情境教学等不同教学模式来适应他们的不同需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萨日娜.舞蹈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表现力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5(01).

[2]赵小丁.内蒙古艺术学院(校)的舞蹈教学与实践探索[J].舞蹈教学与研究,2015(02).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4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极富儒家情怀的学者和作家。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散文的单一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杂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入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推出的以《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都是透过重重叠叠的时间帘幕,去凝望、找寻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髓,谛听隐藏在古老民族文化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源自余秋雨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承担,也是中国学者文入古已有之的历史传统。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化苦旅”。从此,他的“苦旅”便与他的散文创作和文化活动如影随形。相依相生,这恰是余秋雨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的担当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早在余秋雨先生从事戏剧研究的时候,就对现实社会中有关文化人的人格、现实生存尊严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行了深切的关注和思考,产生了踏访祖先的脚印,寻找中华文化生存的精华与阴影的想法。带着对现实文化中令人迷惑现象的疑问,余秋雨先生走上了探求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方向的漫漫征程。

面对漫漫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冲突,余秋雨先生抓住“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矛盾,作为自己传统文化考察的重点。“历史的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掣,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于此。”余秋雨的散文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无不透出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历史”反思。他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抒写着作家自己的性情与灵性,抒写着文化的“历史”。他把现实与历史文化溶于一体,在历史中追寻着文明,反思着人生,以一个文化人独有的心态,独有的方式抒写出作家自己心中的“文化史”,解读着文化的内蕴;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余秋雨曾坦言“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在《道士塔》中,沉痛的民族自尊使余秋雨心中升腾出对祖国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失落的痛惜。积贫积弱的封建社会无力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了洗不尽的耻辱。但新时代的敦煌研究学者自觉担负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莫高窟》似乎可以看作是《道士塔》的姊妹篇,凝望穿越历史风雨默默矗立的莫高窟,余秋雨深感中国文化遗迹的历史的层累性和“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他以为“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奇迹,余秋雨被深深地折服,他不由得感叹作为个体的人,只能“身不由己,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面对着一处处历史文化遗迹。余秋雨无法使自己像一个普通的游客那样轻轻松松徜徉在山水之间。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他始终在思考、在求索。余秋雨透过坡、柳宗元、朱熹等历代文化人的坎坷命运,透过莫高窟、岳麓书院等文化古迹经受的历史风雨获取的启示。又未尝不是对现实状态的暗示。他的悲凉之思代表着当代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真切感悟。

事实上,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对人与土的亲缘关系的强调,是把家乡的土地视为养育人的根本。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不仅影响了知识分子如余秋雨对于土地、对于家乡与自我的血缘关系的哲学思考和生命体认,同时对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所谓“报本返始”、“落叶归根”就是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具体表现。在余秋雨的笔端,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不住的生命意识的流动。在写下了一系列历史文化散文后,余秋雨反而告诫读者:“最有意义的旅游,不是寻找文化,而是冶炼生命。”他说:“艺术的真正大气。产生于绝境。这种绝境倒未必是饥寒交迫、生老病死,而是生命中更为整体的荒漠体验和峭壁体验。放逐、撕裂、灭绝、重生,这才有彻心彻骨的灼热和冰冷,这才会知道人世间最后一滴甘泉是什么,最难越过的障碍在哪里。于是,开始有了生命的气势。”这是他对生命,也是他对艺术理解的新境界。面对浮躁的当代社会,余秋雨始终如一地保持了探究历史文化底蕴的信心和笔力,坚持通过自己的散文承担弘扬民族精神、浸润社会环境的责任。虽然人们对他的创作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在散文中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承继,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5

一、联系史实,解说文化遗产

历史课堂的教学与乡土文化的结合,是激发学生们探究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学生们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历史之渊博的有效方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课本中的一些史实出发,链接生活身边的一些文化遗产在学生们进行丰富的讲解,在填充知识结构的同时,丰富学生们的认知,引导学生们提升其人文素养。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课本中《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没有单纯的为学生们讲解课本中已有的知识,而是结合课本中的史实,为学生们进行了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们从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入手,去理解和记忆这部分的内容,同时,也使得学生们对于当地的历史遗迹有一定的了解。这节课中对于宋朝灿烂的文化进行了讲解,此时,我便让学生们搜集资料,查询一些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无相关的文化遗产。学生们搜集了许多的相关资料。有的学生说到了建于宋代的“思本桥”,并对“思本桥”的由来进行了解说。“思本桥”建于南宋年间,建造者是一个诗人叶茵。我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查询相关资料,了解了“思本桥”更多的信息。了解后,我们也发现,“思本桥”的建立正是印证了宋年间文化的缤纷灿烂与文化人的风姿。

通过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基于课堂教材为学生们链接自己身边的史实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使得学生们在接触历史知识的时候有代入感,也使得学生们能够以更加爆满的热情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当中。尤其在解说当地的文化遗产时,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与课本史实进行理解和记忆,教学效果会更加的突出。

二、追寻遗迹,拓展课程资源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遗迹,而这些遗迹如果被巧妙的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拓展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古迹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引导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深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初中历史中《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们对当地的历史遗迹进行了了解,促使学生们了解和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首先,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一组“垂虹桥”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们各抒己见,谈一谈自己了解的“垂虹桥”。“垂虹桥”对于当地的学生们而言是非常熟悉的存在,而这座桥素来有“江南第一长桥”的美称,而即便是断垣残壁也有其独特的韵味。基于学生们对于此桥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于是我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们系统的讲解了“垂虹桥”的历史发展。垂虹桥始创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初建的垂虹桥为木桥,而后经过不断的修葺和重建,最终成为现存的石拱桥,这座残桥被无数的南宋、北宋诗人所赞美。学生们有了这些认识之后深深的被古代的技术震撼,随后我引导学生们收集资料了解一下在宋朝时期还有哪些伟大的成就?了解到问题之后,学生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并学习了中国四大发明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等。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对中国古人智慧所感动,对古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可见,通过追寻本土历史遗迹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拓展课程资源的同时不仅有效的调动了的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得学生们在历史知识中找到了归属感,使得学生们深入的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韵味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联想追忆,升华人文意识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习俗,而这些文化或者习俗或是以故事的方式在流传也或是以民谣的形式在继承,而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这些文化与中国历史的相关联系这个角度入手,为学生们讲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借助于学生熟悉的事物去深化知识记忆,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联想追忆,升华学生们的人文精神,提高文化素养。

比如,我在为学生讲解初中历史中《春秋战国的纷争》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首先搜集了一些吴江地区与春秋时期有关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们能够从当地历史资源入手去学习课本的书面知识,从而升华学生的人文意识。首先,我要求班上震泽的同学谈一谈关于“思范桥”的故事。同学们总结到:“思范桥是为了纪念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范蠡而建造的,当年范蠡曾为越国大夫,并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最后归隐于震泽。”学生们议论完后,我引导学生们学习了范蠡的相关经历,并对范蠡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学习,并要求学生们有时间去思范桥上走一走,感受一下历史的沉淀。在学生们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我借用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的故事为学生们引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和社会动荡,并了解了这个时期踊跃出的杰出人才,等等。通^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到范蠡或思范桥就能联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而使得历史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联想追忆的历史知识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们强化了历史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巩固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还使得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深刻的领悟到历史赋予后人的感悟,从而帮助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感悟文化韵味,提升人文意识。

四、深度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6

【关键词】:街区,传承,文化内涵,景观

[ Abstract ]: every city has a historic cultural city, is the culture container. City culture should be covered in every corner of the city, including city landscape. A given culture landscape i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is the public to accept. Nanjing south to catch hall cultural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history and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without losing the flavor of the times, we should learn from.

[ Key words ]: block, heritage, culture,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前言

提及街区景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街区到底是什么概念。当现代化的都市节奏吞没了我们曾经关于胡同、大院生活记忆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正在一点一点被掩埋。传统的入户式的交流方式已经不能够被现代人所接受了,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新的交流模式,这就是街区。

然而,纵观现在被现代化高楼大厦所充斥的城市,很难找到能够供人们休息交流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间轰隆的机器声不仅仅吞没了我们的记忆,也在一点点吞噬着我们的城市历史文化。

社会的进步给景观设计师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广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全球化的进程所带来的是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矛盾,在保护好历史古迹的同时,发展创造适合我们新时代生活得景观作品是每一个设计师所面临的课题。

本学期的园林综合STUDIO,我们对校园进行了环境改造。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校园景观其实也缺少一种校园文化的底蕴,并且缺少能够供学生交流的公共空间。我想,一个没有以地域文化作为设计背景的景观只是一个躯壳而已,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在做每一个景观规划的时候,我们都应遵循着一个设计原则,那就是充分认识项目的本质特征,有效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将功能和艺术及维护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创造出个性化、本土化的并具有时代特征的景观作品。

下面,我想赏析一下由荷兰尼塔设计集团主持规划的对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

2项目背景

2.1城市背景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更新一直是南京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散落在南京各城区的历史风貌区与环状的明城墙风光带以及民国、明故宫、南唐三条历史轴线一道,绘就了脉络清晰、泱泱大观的南京历史文化地图。

南京共有10片这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颐和路、梅园新村、复成新村、慧园里、甘熙故居……本世纪以来,南京本着整体保护、修旧如旧、用活用好的思路,对历史街区进行了创造性的保护更新。这使得南京从单个的文保建筑保护,延伸到历史轴线的保护,进而扩展到整个风貌片区、历史街区的保护。风貌浓郁、街坊整饬的历史风貌区,成为文化南京的闪亮名片。

甘家大院是老城南整治最大的亮点。有“九十九间半”之称的甘熙故居,是我国大城市中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清代中期民宅。2001年,南京曾抢救性保护甘熙故居,腾迁住户,开发为南京收藏民俗物品,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俗博物馆。2006年5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重新命名为“甘熙宅第”。然而甘熙故居的周边环境,与其作为“国宝级”文保单位的地位极不相称。故居周围建筑历经时代变迁,风雨沧桑,年久失修,原来典型的江南风格的街巷和建筑美感已经荡然无存。

2.2基地概况

景观设计前期对场地的分析不应仅仅局限于场地本身,而是要包括更大范围的土地。

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南京老城南部,是体现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历史地段。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故居”。街区临近新街口商业中心,以及瞻园、夫子庙、中华门、朝天宫、莫愁湖等名胜古迹,区位条件良好,保护利用价值高。

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三期项目位于街区东南片,东至城市主干道中山南路,北至平章巷路,西至老坊巷,南至升州路,规划范围约2.5公顷。

南捕厅三期项目作为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甘熙故居进行的保护性开发项目,总体功能定位是融入传统特色的现代文化商业街区。街区建筑布局为院落街巷格局,建筑风格为具有传统 特色的“新中式”。

2.3功能定位

南捕厅三期项目面朝中山南路现代商业区,背倚甘熙故居历史名宅,是南京老城内又一处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一体特色街区。

围绕甘熙故居,基地北部――内向庭院建筑群组成的创意园区

基地中部――条形建筑为主,主要为企业会所

基地南部――院落与街巷布局的建筑

功能以餐饮为主体,混合购物、办公、酒店等其他业态,打造金陵特色的历史文化风尚街区。

3景观设计赏析

3.1设计理念赏析

设计者以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切入点,并结合街区建筑风格、功能使用等因素,通过景观环境设计,将传统与现代、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打造了一处既具有文化底蕴,又流露时尚气息的整体环境。我想,这正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把设计思维局限于传统的视觉空间。人们对景观的期望在不断提高,景观设计的范畴已经扩大到对整个生态环境和生活空间的改造以及对整个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

3.2设计表现手法赏析

与周围的自然和谐的景观才是真正自然的。对于文化街区景观,能够与周围的历史传统文化相辉映的景观才是和谐的。

设计师选取门、厅、堂、园、廊等典型传统建筑空间形式,与甘熙故居有机地融为一体,毫不突兀,并且使传统建筑的室内与室外空间、公共与私密空间相互融合,既将建筑空间环境化,又将环境空间建筑化。

景观元素不只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石材与各类植物的配置,更深层次地挖掘场地的历史文化沉淀、环境的限制因素及人的体验尺度,以现代的手法重新定义和诠释。如特色高杆灯、月洞门、竹篱强等,在文脉传承中不失现代感的造型追求。

3.3景观设计元素赏析

3.3.1“门”的元素

门的元素主要体现在南部广场空间,形成标志性的入口区域。

以月洞门作为景观空间界定,将现代都市与传统民居巧妙的衔接在一起。月洞门轴线两侧分别布置不同功能分区。以月洞门作为景观空间界定,引导视线,强化主入口的场所性。入口阵列的灯具设计,把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元素和符号灵活运用于景观小品中,既丰富了景观小品的形式,又把文化表现于现实生活中,作为街区的标志出现。

3.3.2“厅”的元素

借助于建筑“厅”的概念,展现其功能,空间不大,设计需要一定的弹性,满足进入街区的半私密性要求。

“厅”位于保留的民国建筑一侧,是精品酒店的一个重要出入口。设计中并没有大肆渲染中式园林气氛,而是使用与“门”相似的阵列灯具和大面积的水面作为设计中心,使人在不经意间得到现代的景观体验。

3.3.3“廊”的元素

“廊”分为窄、宽两类。

较窄的“廊”,由建筑围合形成,强调通过性,在建筑立面上装饰,形成窄巷空间的特色,加强领域私密性。较宽阔的“廊”,用于连接各广场空间,并使其成为室内空间的延续。

作为商业空间向外延伸的通过性空间,采用景观元素设置框景效果,以小见大,丰富空间层次,庭院植物与建筑门窗巧妙结合,塑造框景。内街绿化采用竹子与粉墙相互掩映,作为院与院的间隔。在尺度较大的空间内,增强场地的使用弹性,白天是通道,夜间可以转化成露天的咖啡吧或是建筑后花园。

3.3.4 “堂”的元素

传统建筑院落以“四水归堂”形成景观精神文化。景观设计中,在该空间依据建筑形式,应用“四水归堂”的情感线索。通过空间的划分,构成不同的功能分区,满足现代商业的需求

3.3.5“园”的元素

“园”为内部广场空间,由于周边建筑功能属性关系密切,相对稳定,因此可以营造广场本身特色,形成景观焦点。

作为街区内最为开放的空间,设计方案赋予“园”空间更多可变的弹性设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园,它提供了公共活动开展的场地。此处区域可以供人们进行交流休憩、休闲娱乐。

4感悟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一个很奇怪的社会现象是,有些开发商却对外国的文化有一种偏执的追求。法式的蔚蓝海岸,意大利的美丽的小城,普罗旺斯的度假村……他们真的适合扎根于我们这座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吗?

中国有这么好的文化,其实更应该从自己的文化中去发掘属于自己的风格。我们做设计,应该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不仅仅是做具有视觉效果好的景观,更要做具有文化内涵,满足人们需求的景观。

天安门一带,政治氛围十分浓烈,建筑不仅大气磅礴,而且传统文化气息很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自然之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在景观上,即最好应不露痕迹地融入周围环境,既让人眼前一亮,又不觉孤立突兀。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刘易斯芒福德曾说过一句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作为北京甚至中国的代表长安街,聚集了北京大多数代表性建筑:体现当代西方文化的西单文化广场,炫耀资本的东方新天地广场,前卫怪异的国家大剧院,以及不断刷新北京城市高度的中央商务区……长安街用全部空间来压缩历史,更新记忆。

运用景观传承文化,运用文化指导景观设计,这才是我们应该好好解读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外景观――城市街区景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 景观之道――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李建伟主编,EDSA Orient组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