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

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范文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韩家园林业局新街基林场,大兴安岭165000)

摘 要:榆叶梅先花后叶小灌木、蔷薇科,宜种植公园、路边、草地及房前,可抗零下40℃低温,是优良的观花绿化植物。

关键词 :榆叶梅;播种、嫁接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3.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12-23

作者简介:张丽娟(1984 -),女,山东省招远人,助理工程师。

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 (Lind/.) Ricker,蔷薇科李亚科桃属,早年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区,而今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是我国北方地区园林、庭院中重要的绿化品种。榆叶梅,又名小桃红。因其树叶似榆树叶、花似梅花,而得名“榆叶梅”。榆叶梅先花后叶,花密集,粉红色,十分美丽,适应性强,抗污染,易成活。

1 形态特征

榆叶梅为落叶灌木,高2~3m,小枝细,无毛或幼时稍有柔毛。叶倒卵形,先端渐尖,常3裂,基部楔形边缘有重锯齿;花瓣粉红色,先端微凹;雄蕊30,短于花瓣,花柱长于雄蕊,果实近球形,成熟时红色或绿色,外被毛,果肉薄,核具硬壳,上面有皱纹。在大兴安岭地区花期5月末,果9月中旬成熟。

2 生态习性

榆叶梅对土壤要求不严,环境适应力很强。是强阳性植物,不耐阴,耐寒冷、耐旱,忌水涝,在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3 育苗技术

榆叶梅可用有性繁殖播种法和无性繁殖分株、压条、嫁接、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在生产中常以播种繁殖为主,但重瓣榆叶梅要用扦插或嫁接方法繁殖。下面主要介绍两种繁殖方法:播种繁殖和无性繁殖。

4 播种繁殖法

4.1 采种

9月中旬,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采收后先堆放几天,让其自然发酵,然后把堆打开,用棍棒敲打去除果肉获得纯净种子。

4.2 种子处理

榆叶梅播种方法有春播和秋播两种,但不管是那种方法,种子处理是必须要进行的,因为榆叶梅种子外面有一层硬壳,水分不宜渗透,所以,不经过处理的种了不宜发芽,甚至会出现今年播种,明年或后年才出苗的现象,严重影响苗木的出苗率。

在生产中如果采用春播,对种子要进行严格处理。在播种的3个月前,先用80℃的热水浸种,然后不断搅拌,让水自然冷却,再浸泡2~3d,以后每2d换水1次,直到种子胚芽吸满水,然后将种子和经过消毒的沙子混合,沙子的比例是种子的2~3倍,湿度以用手攥沙松手后沙子能慢慢自然打开为度,然后在一个平坦的地方,挖一长方形的坑(大小以种子量而定,少量也可以用大缸),将混合好的种子放到坑中,上面要盖50cm厚的土,最后在周围撒上鼠药,以防鼠害。沙藏2个月后,在播种前10d将种子取出,看种子是否有部分开裂或微露种胚的,如果没有要从坑中取出,放到温暖的地方,催其发芽,但一定要定时翻动并检查沙子的湿度,直到种子有部分开裂或微露种胚时进行播种。相比之下秋播就容易多了,在秋天采种后,将种子去除果肉和杂质,用冷水浸种7~10d,每天换水1次,10d后取出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进行种子消毒,再拌上防鼠、防病、防虫的种衣剂,在整好的播种地中进行播种就可以了,到翌年春天检查种子出土情况,如果旱浇水就可以,其他田间管理同秋天播种。

4.3 播种

苗圃地应选地势平坦、温暖向阳、土壤疏松,排灌水良好的地块。育苗地应精耕细作,每公顷施农家肥450~750kg。在整地同时,还要进行土壤消毒,每公顷用硫酸亚铁粉末150kg撒于播种地面,然后进行旋地作垄,垄宽70cm,高15cm。在垄上进行点播,两穴距25cm,穴深5~6cm,每穴播种3~4粒,覆土厚度4~5cm。播种后每公顷用33%施田补乳油2250~3000ml,加水600~750kg进行土壤喷洒,喷药后尽量不要翻动土层,以达到药效长久。经过喷药处理后能达到出苗后1个半月无杂草。

4.4 田间管理

从播种到幼苗出齐为出苗期,大约20多d的时间。浇水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地面湿润,不起硬皮,以利种子出土。幼苗出土后,易发生猝倒病,为保证苗木少得病,浇水要适时适量,经常检查墒情,每隔半月用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1次茎叶喷雾防治,全年防治3次,当幼苗长到10cm时,要控制浇水,进行“蹲苗”,以促进苗木根部生长,增强苗木抗逆性。

1个半月后,为了疏松土壤,调解地面温、湿度,促进幼苗生长,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在苗木木质化后,可用百草枯除草剂进行除草,但只限在苗木下面木质化的地方进行,不可喷到苗叶上。8月上旬,开始追施磷钾肥,促使苗木更好的木质化,浇水相应控制,尽量减少浇水次数,这样当年苗高可达60~80cm左右。

榆叶梅也常有病虫害发生。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纹羽病等,病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0%福美砷15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15d喷洒1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榆叶梅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刺蛾、卷叶蛾、介壳虫等,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可用溴氰菊酯2.5%乳油1500倍液杀灭;红蜘蛛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倍液杀灭。

4.5 无性繁殖

由于重瓣榆叶梅用播种繁殖产生的苗木有很大的退化和变质,有的重瓣榆叶梅根本就没有种子,这种情况一般要采用扦插或嫁接方法进行繁殖。重瓣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 (Lindl.)Ricker var.Plena(Diop),形态特征、生物特性和榆叶梅十分相像,只是花瓣比较大,并且是重瓣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

4.6 扦插繁殖

首先要扣1个塑料大棚,大小因育苗量而定,土壤同样要精耕细作,然后作苗床,床面宽110cm,高15cm,方向是南北走向,床长因大棚大小而定,步道宽40cm,床面要细致平整,苗床作好后,于播种前7d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方法:用2%的硫酸亚铁溶液4kg/m2喷洒于土壤表面。6月中下旬,当重瓣榆叶梅开花后,选先开过花的嫩枝,剪成8~10cm长的插穗,用25mg/L吲哚丁酸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5h。或将ABT生根粉配成低含量的溶液(50~200mg/kg),然后根据所采用枝条木质化程度及插条的大小,可浸泡1~2h,浸泡深度2~4cm。扦条嫩的要时间短些,反之时间要长些。将插穗按10x10(cm)的株行距插入苗床,因榆叶梅的嫩枝枝条较软,要先用筷子先打孔后扦插,防止损伤,埋实后一次性浇足水分,以后床面干了补浇水即可。温度控制在25~30℃,30d左右可以生根,然后逐步通风,最后去掉大棚。冬季越冬先浇透水再盖上草帘,第二年春天可进行移植定苗。

4.7 嫁接繁殖

榆叶梅的嫁接砧木有很多,这里只介绍用实生榆叶梅一年生苗木作砧木进行芽接,当年生苗高达到60cm以上,地径0.5cm左右即可在秋季进行芽接或者在第2年春季进行枝接。

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嫁接最为适宜。接穗要从优良品种的成年健壮母树上剪取树冠外围一年生优良、芽饱满的发育枝。为防止水分蒸发,采集的枝条要及时去掉叶片,留下叶柄,并将接穗直接放入苗木窖或冰箱内,并随接随取。嫁接方法,由砧木接穗离皮的情况而定。如果容易离皮,可采用“丁”字形芽接。如果不容易离皮,则应采用带木质部嵌芽接。这两种方法,最适合秋季芽接,嫁接速度快,且成活率高,芽接后当年不萌发。在用塑料带捆绑时,可以露出芽和叶柄,也可以不露。雨水多时,以采用全封闭包扎方式为好,以防止雨水浸入。嫁接15~20d后,用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接穗上的叶柄,叶柄很容易掉下来的就是成活了。秋季嫁接,当年不剪砧,到第2年春季芽萌发之前,在接芽上方lcm处剪砧,以促进接芽的萌发。同时,要及时除去砧木的萌蘖。嫁接苗成活后,苗高当年可达60cm左右。

参考文献:

[1]金铁山.树木苗圃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范文2

关键词 沂州木瓜;繁育;播种育苗;嫁接

中图分类号 S64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070-01

沂州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又名皱皮木瓜,属于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主要分布在临沂市,全属共5个种,分别为光皮木瓜种、皱皮木瓜种、毛叶木瓜种、木瓜种和日本木瓜种。沂州木瓜果实大、结果多、果肉厚、肉质细腻、芳香浓郁而且营养丰富,适宜加工食用,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果树种质资源,还是当地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经济价值高。但沂州木瓜种子表面有一层黏膜,直接播种常出现出苗率低、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甚至育苗失败现象,给当地育苗工作者带来很多麻烦。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繁育办法,现介绍如下。

1 播种育苗

1.1 种子采集与处理

9月果实充分成熟时从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的母株上采集果实,采集后的果实摊放在阴凉处晾干,防止日光照射,待10月底拨出种子,用草木灰浸泡3~5 h,并反复搓洗,直到将种子表面的黏液洗掉为止,然后用清水浸泡4~5 h,滤出阴干。

1.2 种子贮藏

将阴干的种子与干净的细河沙按1∶6的比例充分拌匀,然后喷水,以手握成团,松手沙团自动碎裂为宜。在背风背阳地段开深度为50 cm、宽度为80 cm、长度以种子量而定的贮藏沟。然后将混合好的种子倒入贮藏沟,深度以40 cm为宜,上层再放10 cm厚细沙,与沟面相平,再在沟上培土厚20 cm,防止积水烂种[1]。

1.3 适时播种

播种前结合耕地施土杂肥22.5 t/hm2,复合肥300 kg/hm2, 40%多菌灵15 kg/hm2,整平地面做苗床,苗床宽1.2 m,长度视地块而定。春季土壤解冻即可播种,一般在3月上旬种子萌发前取出,不必催芽可直接播种,每个苗床播种4行,播种沟深2~3 cm,先顺沟浇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播种沟,覆土厚度2 cm,播种后2 d后用锄头稍压并覆盖地膜。

1.4 苗期管理

幼苗开始出土后,每天傍晚查看1次,及时破膜放苗,视旱情及时浇水。在苗高20 cm左右时,结合浇水施用尿素150 kg/hm2,并及时中耕除草。5月中下旬待苗木地径达到0.7 cm以上即可进行嫁接[2]。

2 嫁接

2.1 嫁接前准备

接穗要选用优良品种,最好是盛果初期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5月中下旬嫁接所用接穗需在树体休眠期剪取,贮藏在湿沙中或低温保湿环境中,补接所用接穗则可随采随用,采集的枝条要将叶片及时剪去,将叶柄保留,然后用湿布包好,防止水分蒸发。

2.2 嫁接时间与方法

5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期间的晴朗天气都可进行嫁接。嫁接采用“T”字形芽接或带木质部嵌芽接。芽接方法简单,速度快,成活率高。芽接时,应注意不要割伤木质部,芽片上端要与横切口对齐,芽接高度应当离地面10~15 cm,嫁接时随嫁接随在苗高40 cm处折断木质部。

3 嫁接后管理

沂州木瓜实生苗嫁接后7 d要及时检查成活率,未嫁接成活的要及时补接。嫁接成活15 d后要及时解绑。待新芽长到15 cm以上时要及时剪砧,及时抹除砧木萌芽,促进接芽新梢生长。随后加大肥水管理,每10~15 d喷施1遍0.3%磷酸二氢钾,同时喷施叶面氨基酸微肥或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共3~4次,以控制杂草和虫害,一般当年出圃率可达95%以上。

4 病虫害防治

斑点落叶病是木瓜的主要病害。危害严重时常导致早期落叶,多在春季新梢生长初期和8月中下旬发生。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叶片防治,共喷3~4次,每次间隔7~10 d[3]。

木瓜叶片柔软,营养价值高,春季容易遭受蚜虫侵害,如果检查有2%的叶片有蚜虫就应该及时选用蚜虱净2 000~3 000倍液防治,每隔15 d喷1次,喷施2次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5月上、中旬主治桃小食心虫,当发现树上有1%~2%的卵果时就要立即喷药,共用药2~3次。药剂可选用天王星10%乳油6 000~8 000倍液、30%桃小灵乳油2 000~2 500倍液、2.5%功夫乳油2 500~3 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等[4]。

5 参考文献

[1] 郭燃,汪志强,刘国顺.木瓜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84-85.

[2] 齐晓青,黄晓霖,张婷,等.沂州木瓜高产建园栽培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2(5):100-101.

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范文3

摘要总结了黄连木嫁接苗培育技术,包括砧木培育、接穗采集、嫁接与管理、苗木出圃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黄连木;嫁接苗;培育技术

黄连木又名黄楝树,为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因其木材色黄味苦而得名。黄连木树冠浑圆,枝叶繁茂而秀丽,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又变成深红或橙黄色,红色的雌花也极为美观,是城市及风景区的优良绿化树种,也常作四旁绿化和低山区造林树种[1]。黄连木种子富含油脂,含油率高达42.5%,试验发现,用中国黄连木种子生产的生物柴油理化性质与普通柴油非常接近,黄连木种子逐渐成为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2]。但是,近年来我国大面积营造生物质能源林使用的黄连木苗多为实生苗,雌雄苗木不分,雄株比例较大,黄连木到结实年龄后会影响其整体果实的产量。现将黄连木嫁接苗的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1砧木培育

1.1苗圃地选择和整地

苗圃地宜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水利条件好、土层厚度在50 cm 以上的地块,且排水良好,土壤质地为壤土、砂壤土,无盐碱。苗圃地不宜重茬。整地时,撒施有机肥6.0~7.5 t/hm2;施磨碎硫酸亚铁750 kg/hm2以防黄连木立枯病。深翻细耙,整平做畦。畦面宽1.2~1.5 m,畦长和埂高以利于灌溉为宜[3]。

1.2种子采集与处理

种子选择在二十至四十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采集。黄连木3—4月开花,9—10月成熟。当果实从红色变为铜锈色时即成熟,应及时采果,否则10 d后自行脱落。铜绿色果实是成熟饱满的种子,红色、淡红色果多为空粒。将采收的种子浸入40~50 ℃的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3 d,或用5%石灰水浸泡2~3 d,搓烂果肉,除去种皮蜡质,阴干后贮藏。秋季育苗,随采随播,种子不需进行处理,于晚秋土壤封冻前播下。翌年春季育苗,当年冬季种子需要贮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深、宽各1 m的坑,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坑中,距地面15 cm处填入河沙,做成土堆,在坑内竖一通气草把。翌年春季,温度升高时,每隔15 d左右翻1次坑,以防种子霉烂。

1.3播种

播种分秋冬播和春播。秋冬播在土壤上冻前进行,播后浇封冻水;春播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一般黄连木种子千粒重为92 g左右,播种量为225~300 kg/hm2。采用开沟条播,行距20~30 cm,沟宽10 cm、深3 cm,将沟底推平,人工撒播种子,播幅7~10 cm,冬播覆土厚3 cm,春播覆土厚2 cm。

1.4播后管理

冬播种子应在翌年春季去除较厚表土约1 cm,根据土壤墒情浇水1~2次,无灌溉条件应于早春覆地膜保湿。春播种子宜趁墒覆地膜或覆草。播后墒情不好时,先浇水后覆膜。当出苗量达到50%以上后,可根据气温逐步揭膜或揭去覆草。连续睛天高温可将覆膜不定距划破放风,以防烧苗;大部分出苗后,逐渐将覆膜全部划破;出苗整齐后将覆膜或覆草揭去。苗高5 cm左右时,在过密处适当间苗;苗高7~10 cm时,即可定苗。留苗量为37.5万株/hm2为宜。苗高达15 cm以上时,施尿素75~120 kg/hm2,施肥后立即浇水。幼苗期施肥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适当多施氮肥,配施磷、钾肥;苗木硬化期以施钾肥为主,8月下旬停止施氮肥;生长期共施氮肥2~3次。根据天气干旱情况,幼苗期适时浇水1~2次,并注意中耕保墒。及时松土除草,多在灌溉后或雨后进行,防止土壤板结[4]。

2接穗采集

选取黄连木优良雌株上生长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作接穗。春季嫁接所用接穗要在休眠期采集,夏季嫁接随用随采。休眠期采集的接穗要及时蜡封,用布或编织袋分捆包装后埋藏在荫凉处湿沙中保湿贮藏。夏季采集接穗后立即剪去叶片,保留0.5 cm左右的叶柄,用湿草或湿布包好。嫁接时接穗用其充实枝段。

3嫁接与管理

前一年培育的苗木,当地径达到0.5 cm以上时可用于嫁接。春季嫁接在砧木萌芽前20 d至发芽后10 d都可进行,采用舌接、劈接、插皮接等方法。夏季嫁接在7月进行,方法有插皮接、方块芽接、带木质嵌芽接等。嫁接用的绑带选用黑色塑料薄膜最好,可减轻阳光照射,提高嫁接成活率。芽接后14 d左右、枝接后21 d即可检查成活率。枝接如接穗保持青绿色为成活,对未成活的可及时补接。一般40 d后即可解绑。嫁接成活后,及时剪砧、除萌。

4苗木出圃

苗木宜在土壤封冻前或翌年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时应浇透水,以保持苗木根系基本完整,起好的苗木应避免风吹日晒。

5参考文献

[1] 王照平.河南适生树种栽培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2] 侯元凯,刘庆雨.生物柴油树种栽培与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范文4

[关键词] 猕猴桃 种子繁殖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79-01

一、种子采集

1.采集时间 一般在9月下旬。在种子充分成熟时采种,成熟的种子黑褐色,形似芝麻,千粒重1.2G左右。

2.采集要求 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果实品质优良、果大均匀、高产稳产,俗话说“母肥子壮”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优良的母株才能长出大量饱满优良的种子,才能培育出好的砧木苗来,嫁接于其上的接穗才能生长旺盛健壮。

3.采集方法 将选出的大果存放至后熟变软后,将种子连同果肉一起挤出,装入纱布袋揉搓,压尽果汁,放在水盆中淘洗,慢慢漂出杂质和空粒。种子洗干净后用纱布滤尽水分,把种子放在室内摊薄晾干,切忌在阳光下曝晒。

二、种子处理

1.层积处理法 用种子繁育猕猴桃苗木的方法称为有性繁殖法,即将成熟果实采集后经七天使其后熟,待果肉变软后剥去果皮,将果肉放在纱布上揉搓,再用清水冲去杂质,把洗净的种子放在吸水纸上摊平、阴干。播种前对种子的处理主要用层积处理(即沙藏)法。

层积处理法是将1份种子,15份湿沙混合,贮存于木箱或瓦盆均可。处理时,先在容器下边铺10cm厚的湿沙,湿沙上再放混合好砂土的种子,上面盖5cm的湿沙,然后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靠北背阴之处挖沟,沟深60cm,宽80cm,沟的长度视其贮存量而定,将储种容器放入沟中,容器上盖一层稻草,草上铺湿沙,沙内插玉米秸把或粱秸把,作为通气孔道。储存时间,在北方应在土壤结冻前进行,一直到翌春3月播种前。对于气候较暖的地区,由于播种期早,一般贮藏两个多月即可。

2.果实贮藏法 在挑选好果实后,用细沙层积,一层沙一层果实,堆放多层后盖上细沙,用喷壶喷水使至其湿润。第二年扒出果实,将种子洗干净后拌细沙播种。

三、播种

1.播种时期 在传统的露地苗床,猕猴桃一般是春播,播种时间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我国中部、南部地区通常时间在3月中旬、下旬,而在中北部和北方地区多在4月上旬、中旬,当日平均气温达11.9℃时即可播种。播种过早或过晚,均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量。层积处理的种子约有20%~30%萌动“露白”时为适播期,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播种时间可提前1~2个月。

2.播种方法 猕猴桃的种子很小,必须将苗床上的土壤整细,尽量使畦面平整,然后用慢水浇透,水渗后将种子撒播在苗床上,上面覆一层细沙土,厚约4~6毫米,然后轻轻压平。上面覆草保持湿度,或用塑料薄膜做成小拱棚,保温、保湿、防止雨冲。在苗床上面还要搭荫棚,以50%阳光透射到苗床上为宜。播种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适当晚播有利出苗。

3.播后管理 播种后需要注意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使幼苗通风炼苗,防止倒伏。幼苗长到2~3片真叶和4-5片真叶时,分次进行间苗,间出的小苗可以移栽。为了使苗子生长粗壮,最后苗子的间距为10×15-20厘米,不宜过密。整个苗期还需要注意雨季排水防涝;荫棚不可撤得过早。约在8-9月间逐渐去掉;生长前期施肥应控制少量多次,施后立即浇水,防止发生肥害。

3.1勤喷水(浇水) 猕猴桃种子小,播的浅,表土干燥影响种子的萌发和出土。所以要经常浇(喷)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浇(喷)水的标准要掌握勤、匀、细的原则。无雨天气每周浇(喷)水1~2次,或每天早晚各喷1次。喷水要轻柔、缓慢、均匀,不要剧烈冲刷,雨水过多时要及时排出。对于温室,当空气温度低于85%或土壤湿度小于20%时,可装备弥雾装置进行喷雾。

3.2揭盖草 种子播20~30天后出苗达20%~30%时,趁阴天或傍晚逐渐揭去盖草,见光炼苗。揭草时动作宜轻宜缓,以免揭断、拔出幼苗。当出苗达80%左右时,可全部揭去。

3.3搭荫棚 揭去盖草后的幼苗纤弱,最忌阳光直射、曝晒。因此在揭盖草同时及时搭设荫棚,遮荫程度达50%~70%为宜,随着生长,幼苗的适应性逐渐增强,并也因自身生长的需要,此时管理上要及时逐步加大透光度,直到长出5~6片真叶逐步拆除荫棚。

3.4间苗移栽 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就要着手间苗了。间苗时掌握去弱留壮、除病留强、去歪留正的原则,苗距3~5厘米,真叶长至4~5叶时,即可定苗。结合间苗将过密的健壮幼苗进行移栽,一般密度可用20~30厘米×10~20厘米,移栽宜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栽后即浇水遮荫,成活转绿后与正常圃地管理相同。

3.5追肥 为促进幼苗茁壮生长,幼苗出土半月后,可以进行追肥,追肥应遵循“勤、少、匀”原则,一般用0.1%~0.3%的尿素溶液喷施1~2次,以后每隔15~20天1次,也可结合灌水施人腐熟的人粪尿。待幼苗长至30厘米高时,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防止徒长。

3.6松土除草,防治病虫 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原则,及时松土除草,保持畦床疏松无杂草。结合除草,进行除萌、绑蔓、除侧枝及对较高的新梢进行摘心等。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和猝倒病等,应在发病前喷布多菌灵进行预防。发现病株立即拔除。苗期常见害虫为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咬断根颈,取食叶片、以及整个植株,危害很大,应注意防治。

若管理及时恰当,肥水条件好,幼苗生长极为迅速,大部分幼苗当年即可达到嫁接粗度(0.5厘米左右)。

参考文献

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范文5

红肉蜜柚是从溪蜜柚中发现的变异株系培育而成,2005年9月份通过江西省非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的果树专家鉴定。其果形倒椭圆形,单果平均重1480克,最大3500克以上,果皮薄、绿黄色,囊瓣半月形或肾形,囊皮粉红色,汁胞淡紫色,果汁丰富,品质佳。果实发育期从4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可在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前上市,比溪蜜柚早熟20天以上。

二、效益分析

1.投资预算:①每667平方米(1亩)栽植种苗110株,按目前种苗价格10元/株计算,果苗投资为1100元;②每667平方米果园每年需农药、化肥等费用约200元,5年共计1000元(即200×5)=1000);③人工费用每年每667平方米需2000元,5年共计1万元(即2000×5=10000)。

2.收入预算:红肉蜜柚结果早,种植嫁接苗,第3年可试果,第4年有一定产量,第5年起进入丰产期,按每667平方米种植110株、每株平均挂果30个、每个1.5公斤计算,667平方米可挂果4950公斤(即1.5×30×110=4950)。若按最低售价6元/公斤计算,则667平方米收入为:4950×6=29700元。

由此可见,种植红肉蜜柚第5年就可收回全部成本,第6年开始就有较丰厚的收入。

三、技术要点

我国南方地区一般能种植柚子的地方都可种植红肉蜜柚。根据红肉蜜柚的生长习性,需采用自然开心形整形,在主干高30~40厘米处留3~4个主枝,主枝上间隔40~50厘米选留左右分枝的侧枝3~4个,在主侧枝上的分布空间选留方向好的辅枝1~2枝,形成前期的结果枝组和树冠;修剪时,注意开“天窗”采光;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少用化肥,成年树年施肥3次,分别为发芽肥、壮果肥和采果肥。

四、灾害防治

红肉蜜柚灾害主要有病害和虫害两大类。对病虫害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方针,科学用药,尽量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绝对不能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在果实采收前1个月不能使用农药。最好给果实套袋,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1.疮痂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梢、幼果的幼嫩组织。可在春芽萌发期、花落期、幼果期、夏梢期、秋梢期各喷药1次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可杀得、科博、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

2.溃疡病:是细菌性病毒,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未成熟的果实。可用可杀得、科博、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3.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毒,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可用可杀得、科博、多菌灵、炭疽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4.红蜘蛛和锈壁虱:可用达螨酮、倍乐霸、灭扫利、阿维菌素制剂进行防治。

5.蚜虫:可用抗蚜威、吡虫啉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6.潜叶蛾:可用菊酯类、万灵、功夫杀虫剂进行防治。

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范文6

关键词:山区;病害;危害特点;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067-04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apple dwarf dense planting mode and the new technology of water-saving cultivation,the apple areas of the southern of Hebei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However,due to the management technology is not in place,the disease is serious. In this paper,the specific control technique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farmers,such as rot disease,early deciduous disease,dry rot,anthrax,rot disease,rust and other diseases.

Key words:Mountain area;Disease;Damage Characters;Occurrence regularity;Prevention technology

近年来,随着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及节水栽培新技术的普及,邯郸市山区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面积逐年扩大。在苹果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技术不到位,病害发生严重,对苹果品质和产量危害极大,给广大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挫伤了果农发展苹果生产的积极性。为提高苹果的品质和产量,促进果农增收,经在冀南山区武安市南杨庄村、赵庄村、上店村调查发现,苹果园常见的病害有腐烂病、早期落叶病、干腐病、炭疽病、轮纹病、锈果病等。

1 苹果树腐烂病

1.1 危害特点 苹果树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干,有时也可危害幼树和苗木。发病初期受害部位表现为红褐色,略隆起,皮层组织松软,呈水渍状,有酒糟味,并伴有黄褐色或红褐色汁液流出。后期受害部位失水干缩下陷,变成黑褐色,可穿透皮层达木质部,引起全枝干枯。

1.2 发病规律 腐烂病菌是弱寄生真菌,主要在病皮上越冬,借助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伤口或冻伤处等生长势衰弱部位侵入,具有潜伏侵染性,即当树体衰弱,冻害大发生,产量过高时,发病较重;反之产量低,树势强壮,发病较轻。早春和晚秋都是发病的高峰期。

1.3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二是搞好果园卫生,彻底清理果园中病原残体,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基数。三是药剂防治。早春果树萌芽前,枝干周密喷布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有效铲除病源。发现病斑立刻刮除病组织和粗皮,深达木质部,及时涂药。可用3~5倍腐必清或50倍菌毒清涂抹伤口处,防止病斑复发。

2 苹果树早期落叶病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圆斑病、灰斑病和轮斑病的统称,其中以褐斑病最常见。这些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各种病斑,也可危害果实和枝条,使叶片提早脱落,对树势和产量影响极大。

2.1 危害特点

2.1.1 褐斑病 又称绿缘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和叶柄。发病初期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绿色,病斑表面有黑色小粒点和灰白色菌索。病斑可分为同心轮纹型、针芒型、混合型3种类型,受害严重时叶片变黄并脱落。果实发病,初为淡褐色小点,病斑下果肉变褐,呈海绵状干腐。叶柄发病,产生黑褐色长圆形病斑,叶片枯死。

2.1.2 圆斑病 叶部病斑圆形,褐色,边缘清晰,中部有一紫褐色环纹,后期中央有一小黑点,病重叶片上数斑相连,致使叶片焦枯卷缩。~柄和叶脉上的病斑呈长椭圆形。树梢上病斑,多生于节上或短果枝基部。多年的病斑可造成溃疡,表面粗糙、干硬、龟裂。

2.1.3 灰斑病 叶片染病,初期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变为灰色,散生小黑点。病斑常数个愈合,形成大型不规则形病斑。病叶一般不变黄脱落,但严重受害的叶片可出现焦枯现象。果实染病,形成灰褐色或黄褐色、圆形或不整形稍凹陷病斑,中央散生微细小粒点。

2.1.4 轮斑病 病斑较大,圆或半圆形,有明显轮纹。老病斑中央部分呈灰褐至灰白色,散生黑色小点,病斑常破裂或穿孔。果实染病,病斑黑色,病部软化。

2.2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在高湿条件下,越冬病菌可产生大量孢子,主要靠风雨、气流传播。在降雨或多雾湿度较高的年份发病重。

2.3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合理施肥。二是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的病叶、病枝和病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三是药剂防治。适时喷药是防治早期落叶病的重要措施。4月中旬,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铲除越冬菌源;5月上旬到8月下旬,依据各地历年发病时间和气候条件,喷4~5次药。药剂交替使用可用1∶2∶200的波尔多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

3 苹果干腐病

3.1 危害特点 苹果干腐病又名胴腐病,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幼树受害,多发生在嫁接部位,树皮出现暗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病斑,后沿树干向上扩大,被害部位密生黑色小粒点,多发生于枝干的一侧,严重时可致幼树枯死。大树受害初期表面湿润的暗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失水干缩,并着生密集的小黑点。病、健交界处裂开,病皮翘起以致剥离。严重时,许多病斑连成一片,造成大枝死亡,以致整树枯死。果实多在成熟期或贮藏期受害,初期为黄褐色近圆形小斑,后期逐渐扩大成同心轮纹病斑,几天内可全果腐烂。

3.2 发病规律 属于真菌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发病部位越冬,翌春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多从伤口、枯芽和皮孔侵入。具有潜伏侵染性,寄生力弱。侵入后先在死组织上生长一段时间,再向活组织蔓延。6―8月份和10月份是发病高峰期。干腐病的发生与树皮含水量有关。通常冬春干旱,地势低洼,土壤贫瘠,管理水平低的果园发病重。

3.3 防治方法 一是培育无病壮苗。嫁接后保护好伤口,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出圃或运输中避免机械损伤和失水;定植时以嫁接口与地面相平为宜,并充分灌水,缩短缓苗期。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注意蓄水保墒,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旱季及时灌溉,雨季注意防涝。三是刮除病斑。发现病斑及时刮除,一般仅限于表层。刮后用5~10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抹。四是药剂防治。果树发芽前要结合其他病虫害防治,可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菌素清保护树干。5―6月份再连续喷两次1∶2∶200~24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4 苹果炭疽病

4.1 危害特点 苹果炭疽病又名苦腐病、晚腐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枝条和果台,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果实发病初期,果面上表现为淡褐色小圆斑,边缘清晰,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病部稍凹陷,呈锥状或漏斗状可烂至果心,果肉变褐腐烂,味苦,从病部中心长出稍突起的黑色小粒点,层层向外扩展排列成同心轮纹状,湿度大时,可溢出粉红色黏液。果面上多个病斑扩大联合可造成烂果。枝条受害多发生在老弱枝、病虫枝和枯死枝上,初期枝条表皮形成褐色溃疡斑,多为不规则形,逐步扩大连片,后期表皮龟裂,木质部外露,病斑表皮产生黑色小粒点,枝条干枯。果台受害,出现褐色病斑,自顶部向下蔓延,严重时可干枯死亡,病部表面也可长出黑色小粒体。

4.2 发病规律 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弱枝条、树枝上的僵果、干枯果台、落地病果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可以借风雨、昆虫传播危害。分生孢子萌发后可穿透角质层直接侵入或经皮孔、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天气造成该病流行。炭疽病菌侵入期主要在苹果坐果后幼果期开始侵染,果实膨大期为侵染盛期,果实近成熟期才表现症状。

4.3 防治方法 一是休眠期结合冬剪彻底剪除干枯枝、病弱枝、病僵果等,并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菌源。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疏枝,改善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果园周围避免种植刺槐、核桃等病原寄主树木作防风林。三是药剂防治。早春萌芽前可选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福星乳油2000倍液喷洒,消灭越冬菌源。生长期可从落花后2~3周开始,选用药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间隔10~15d喷一次,连喷5次以上,交替用药,防治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效果。

5 苹果轮纹病

5.1 危害特点 苹果轮纹病又名粗皮病,可危害苹果枝干和果实。枝干受害后,以皮孔为中心,形成直轿3~20mm暗褐色、水渍状或小溃疡斑,中心突起,质地坚硬。病斑失水凹陷,边缘开裂翘起,有稀疏小黑点,使树皮粗糙。果实受害多在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病。受害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黄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的同心轮纹状病斑,病斑扩展引起果实腐烂。烂果有酸腐气味,有时渗出褐色黏液。

5.2 发病规律 轮纹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主要在被害枝上的病瘤内越冬。翌春,通过菌丝直接侵染或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染果实。果实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可被侵染,以幼果期为主。轮纹病菌具有潜伏侵染习性,虽然开始侵染的时间较早,发病盛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降雨量大空气湿度高发病重,树势弱发病重。

5.3 防治方法 一是选栽抗病品种,培育无病苗木。二是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新建园选用无病苗木,发现病株及时铲除,防治病害蔓延;幼树整形修剪时,禁止使用病区或带病枝干做支棍;剪下的病枝或刮下的病皮要集中烧毁;园内勤中耕除草;果实套袋,减少病虫害侵染。三是药剂防治。初春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喷二硝基邻甲酚200倍液,消灭越冬菌源。萌芽后,认真彻底刮除枝干的粗皮病瘤,刮治要轻以去掉病瘤健皮部分露出淡绿好皮为度,刮除后涂抹腐必清等药剂。落花后至9月末,根据药剂药效长短和天气情况每隔15~20d交替喷药一次。常用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200倍波尔多液,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幼果期湿度大、温度低时,不要使用铜制剂,以免产生锈斑。

6 苹果锈果病

苹果锈果病又称花脸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部分品种的幼苗和徒长枝上也有症状。果实上的症状主要有锈果型、花脸型、锈果―花脸型、环斑型、绿点型等5种,以前3种类型较常见。

6.1 危害特点

6.1.1 锈果型 这是最主要的症状类型。落花后约1个月左右,病果从萼洼处开始出现淡绿色水渍状病斑,然后向梗洼处扩展,逐渐形成5条与心室相对的木栓化铁锈色病斑。随着果实成长,锈斑龟裂,果皮粗糙,甚至造成畸形。

6.1.2 花脸型 果实在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果面出现许多近圆形的黄绿色病斑,成熟后表现为红绿相间的“花脸”状。果实略显凹凸不平状。

6.1.3 锈果―花脸型 病果着色前,在萼洼附近产生锈斑,或果面上散生锈色斑块;着色后,在未发生锈斑的果面或锈斑周围产生不着色的斑块,呈“花脸”状。

6.1.4 环斑型 果实近成熟时,果面不着色形成圆形斑纹或黑色圆斑,稍凹陷。有的品种被害后,叶片卷曲,茎干部产生坏死斑。

6.1.5 绿点型 果实着色后,在果面显现一些明显的稍凹陷的深绿色小晕点,边缘不整齐。病苗和徒长枝上的症状表现:病苗矮小细弱,叶片反卷成圆圈状或弧形,病叶硬而脆,易从叶柄中部断裂。苗木中上部发生栓化坏死锈斑。徒长枝中上部叶片表现与病苗相似。

6.2 发病规律 锈果病是病毒病害,除通过各种嫁接方法传染外,还可以通过病树上用过的刀、剪、锯等工具传染。一旦染病,病株逐年加重,成为永久性病害。梨树是该病的带毒寄主,与梨树相邻的苹果园或梨树与苹果树混栽发病较重。红色品种成熟后果面呈红、黄相间的花脸症状,黄色品种成熟后果面呈深浅不同的花脸状。

6.3 防治方法 一是严格检疫。严禁从疫区调运繁殖苗木和繁殖材料。新建园要避免与梨树等寄主植物混栽,发现病株要及时挖除。二是严格选用无病毒接穗和砧木以培育无病毒苗木。种子繁育可以保证砧木无病毒;嫁接采用多年无病树为接穗母树;嫁接后经常检查,一旦发现病苗及时挖除烧毁;修剪时工具要严格消毒等都可以控制该病的发生。三是药剂防治。在初夏对病树主干半环剥,在环剥处包蘸有150~300mg/L土霉素、四环素或链霉素的脱脂棉,外用塑料膜包裹,也可用主干皮注射药液法或主干打洞注药法治疗,有明显防效。

7 苹果白粉病

7.1 危害特点 苹果白粉病主要危害嫩梢、叶片,也可危害芽、花及幼果。病斑圆形,病部布满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嫩梢受害,生长受抑制,节间缩短,病叶狭长,质硬而脆,叶缘上卷,满覆白粉。叶片受害,有多个圆形病斑,其上布满白粉,凹凸不平,叶绿素浓淡不均,皱缩扭曲,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花芽受害,花变畸形,花瓣狭长,萎缩,不能正常坐果。幼果受害,果顶产生白粉斑,形成锈斑,生长受阻,后期形成裂口。

7.2 发病规律 白粉病是一种外寄生真菌引起的,白粉是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以菌丝体在芽鳞片中越冬,翌年春,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力进行传播、侵染。春秋两季发病较重,夏季发病较轻。春季干旱温暖、夏季多雨凉爽、秋季晴朗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管理粗放、植株过密、肥料不足都能加重该病发生。

7.3 防治方法 一是结合冬剪,剪除病枝病叶,清除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春季发现病梢及时剪除,并集中烧毁。二是加强田园管理,改善膛内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控制灌水,多施磷、钾肥。三是药剂防治。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重的园区,开花前后各喷1次杀菌剂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8 苹果霉心病

8.1 危害特点 苹果霉心病又称苹果心腐病、苹果霉腐病,是一种在果实接近成熟期至贮藏期危害果实的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引起果心腐烂,有的提早脱落。该病只危害果实,其显著特征是果实受害从果心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绿色霉状物,也有呈现粉红色霉状物。在贮藏期中,当果心腐烂发展严重时,果实胴部可见水渍状、褐色、形状不规则的湿腐斑块,斑块可彼此相连成片,最后全果腐烂,果肉味苦。病果在树上有果面发黄,果形不正或着色较早的现象,但一般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

8.2 发病规律 霉心病由多种弱寄生菌混合侵染引起,常见的有链格孢、粉红单端孢、壳蠕孢等单独或复合侵染心室所致的潜伏侵染性病害。 该病菌在树体上、土壤、病果或坏死组织上存活,翌年春季开始传播侵染,经空气传播,病源菌在果园广泛存在。当苹果萌芽后气温上升时,病菌开始传播;当苹果树开花时,病菌在花器的柱头、花丝及萼片等组织上定殖;随着果实的发育,通过果实萼筒至心室开始进入果心,引起心室霉变或果心腐烂。

8.3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强管理、清除病源。随时摘除病果,搜寻落果,带出园子深埋。秋冬季结合清园,剪去树上的僵果、枯枝深埋并翻耕园地。二是增施有机肥,避免但是氮肥,培养健壮树体。三是合理修剪,通风透光,控制挂果量,节约树体养分。四是药剂防治。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发病较重的园区,于花前、谢花及花后10d各喷一次杀菌剂,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9 苹果苦痘病

9.1 危害特点 苹果苦痘病的症状在果实发病初期,先由果皮下的果肉发生病变,果面呈稍凹陷、色较暗的病斑。病斑下果肉呈海绵化的褐色斑点,病部果肉逐渐干缩呈蜂窝状,表皮坏死,呈凹陷褐色病斑。多发生在果顶部位。是苹果套袋栽培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

9.2 发病规律 苦痘病是由果实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不同品种、不同砧木发病程度不同。幼旺树发病重,成龄树、弱树发病轻,果个越大发病越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氨态氮含量高,地下水位高发病重;苹果套袋后发病重。

9.3 防治方法 一是在缺钙严重的园区,应补充钙肥或于花后3~4周内连续喷布2次400倍液氨基酸钙,可明显降低苦痘病的发生。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防止过量施用氮肥。生长期在5―6月喷施氯化钙或硝酸钙(0.5%~1.0%)1~2次。适时采收、贮藏,防止温度过高,可减轻病害。

10 苹果炭疽病

10.1 危害特点 苹果炭疽病又名苦腐病,主要危害果实,多在果实近成熟期发生。发病初期,果面出现表现为淡褐色小圆斑,病斑扩大后,病部稍下陷,呈漏斗状深入果心,果肉变褐色,味苦,在病斑上可见到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释放出分生孢子。

10.2 发病规律 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条的溃疡部、枯枝及树上的僵果内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分生孢子可穿透角质层直接侵入或经皮孔、伤口侵入。炭疽病菌的侵入期主要在幼果期,但前期不发病,到果实近成熟期才表现症状。

10.3 防治方法 一是休眠期彻底剪除病弱枝、病僵果、干枯枝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菌源。发芽前喷洒铲除剂,消灭枝条上越冬病菌。药剂可选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福星乳油2000倍液。二是加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中耕除草。雨季及时排水,及时夏剪,改善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苹果果园周围不要栽植刺槐树作防风林。三是生长季节喷药保护。一般谢花后2~3周开始,以后每隔15d喷一次杀菌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入雨季后可与200倍波尔多液交替使用。

11 苹果锈病

11.1 危害特点 苹果锈病又名苹果赤星病,只危害幼叶、叶柄、新梢及幼果等绿色幼嫩组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橙色小斑,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病斑多引起早期落叶。幼果被害多在萼洼附近形成圆形、橙黄色斑点;后期病斑变褐色,中央出现小黑点,周围也会长出胡须状物;病果生长停滞,导致畸形,早落。

11.2 发病规律 真菌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在桧柏上的菌瘿生成冬孢子角。其流行与春季气候条件密切相关,3―4月份降雨量较多,容易引起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6~22℃,超过24℃,则不能形成小孢子。该病的转主寄主除桧柏外,还有高塔柏、新疆圆柏、希腊桧、矮桧、翠柏、龙柏等。

11.3 防治方法 一是清除寄主,合理规划,科学建园。新建苹果园周围避免栽植桧柏、龙柏类树木。二是春节前应剪除桧柏、龙柏上的病瘿,并喷洒1∶2∶15倍式波尔多液;发病时可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45%的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杜纪壮,张建军,谢春梅,等.红富士苹果栽培[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