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范文1
关键词:思想品德 实效性 新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有力保障,它起着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日新月异,琳琅满目的诱惑使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发生了剧烈变化,他们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的理想,他们不懂感恩、挥霍青春,分不清是非,多种因素导致政治课的功能逐渐消退。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前言部分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才能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在这里,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对于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新途径的体会和认识。
一、营造良好氛围,增强教学实效
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课中来,主要是因为没有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想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机械模式,把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成贴近生活实际的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以学生为主体,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动机,采用讨论、表演、采访、事例讲解等丰富的方式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如《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一课中,我设计了生动真实的事例讲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学会战胜挫折,从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我还注重和学生们的情感交流,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一句关爱的话,对于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的学生们,都是莫大的激励与安慰。良好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们在思想品德课上畅所欲言,体验快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切实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和谐师生关系,增强教学实效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效率,更关系到教学实效,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促进教学。一位好老师,除了应具备高尚的师德,率先垂范,渊博的知识,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交流、沟通,用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学生,呵护学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渡过难关,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老师的可亲可敬,才能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才能学好思想品德课。新课程主张使学生的生活成为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那么,思想品德课老师就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使他们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让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变成爱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只有师生双方搞好互动,才能携手共勉、共同提高。
三、充分利用资源,增强教育实效
新课标强调课程要“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美国课程专家泰勒也曾指出:“要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所以,要放眼社会,从教科书中走出来,建立宏观的思想品德教育观念,机动、创造性地使用社会实践这一课程资源,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充满活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强化课程资源意识,适时地科学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以求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满足各年段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比如,积极开展社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倡导学生多去图书馆或学校的阅览室博览群书,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观看电视上的法制节目,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不做二十一世纪的法盲。且要学会采集和运用课程资源,如利用班班通作为媒体手段,为思想品德课堂注入源头活水,还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他们在参与、合作、创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课程改革已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我们老师更应本着素质教育的目的,落实好思想品德课上的“三维”目标,以求事半功倍,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势在必行的。
总之,我们教育者必须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入手,逐步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力求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深化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范文2
关键词:初中;思想;情感教育;途径
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本文针对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探讨。
一、储备知识,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影响学生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历史学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博闻中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用丰富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点滴,用独特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一名优秀的思想品德老师,也应该是一名文学家,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思路清晰,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用美妙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一起感悟生活;作为思想品德老师,更应该是一名新闻记者,时刻把握最新社会动向和时事新闻。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用身边的生活当教材。一名思想品德老师,只有储备足够的知识,才能让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知识殿堂,才能指导学生学会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才能使学生折服,喜欢你的课堂,领略你的情感魅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结构,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使学生由单纯被动地“装知识”变为自己“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二、坚持以情动人,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和趣味性
初中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基于这一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知识既轻松又有收获。如八年级上册讲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一节时,课文中提到了游子吟那首诗,我特意安排同学们一起来朗读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报得三春晖。”从学生们低沉的嗓音中我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在讲“诚实守信”这一框时,我给学生们讲了南京冠生园用过期的原料做月饼坑害消费者被曝光而破产的教训,然后又讲到了我们学校举行的“诚信月”活动。我问孩子们,自己是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课堂顿时“活”了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谈想法,表决心。我相信我的孩子们会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好了,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也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在“乐”字上多动脑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配合课堂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尝试着在各种课型中恰当地加入了辩论会、嘉宾访谈、小品表演、小合唱等形式。而且是完全由同学们自己策划、编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仍然是八年级上册“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一节时,笔者布置了一个实践活动,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看了孩子们写的洗脚感想:“母亲的脚长得很难看,也很粗糙,像鱼鳞一样。一开始我有点不好意思,洗着洗着我的眼泪就不争气地落下来。母亲一直没说话,我一直低着头慢慢地给母亲洗脚。心里挺难受的。”读到这里,我被同学们的深切感受感动得落泪了,这节课的情感教育目标也达到了。“教师节”那天我走进教室后,几个学生走过来笑嘻嘻地说:“老师,节日快乐!”虽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心里却随之乐开了花。孩子们的这些进步远比成绩更有意义。
四、用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范文3
【关键词】思想品德;自主合作性;生活化;对话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式”、“填鸭式”以及“管束性”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最新形势的教学需求,而且教学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积极性不足、教学方式和方法无法满足最新形势的需求以及实践形式过于机械化等,亟待解决和完善。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新课改不断推进和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见解,因此根据最新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等因素不断地创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途径,成为教学进程中的重任之一,以下几点将作出比较具体性的说明。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性的学习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进程中,教师注重在教学中运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性的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工作得以创新的良好方式,而且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详细一点来讲,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的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教师要在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的前提下,巧妙地设置具有疑问性的情境,激发和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性学习的热情和氛围。比如在学习《我们的人身权利》中的《隐私和隐私权》这一章节之时,教师可以在将基本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后,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之后,向学生询问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们的父母向你索要QQ密码,你觉得要求合理吗?如果父母看了你的日记,你会如何跟父母沟通?学生在问题的讨论和总结的进程中,教师要随时随地的给予恰当的帮助和引导,并通过讲述一些最近媒体上公布的关于暴露个人隐私给当事人所带来的烦恼的事例,来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掌握隐私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所学知识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也使得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更高程度的提升。
二、发挥生活化教学的独特作用
众所周知,生活是一个广阔灿烂的学习舞台,思想品德的相关事例和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尝试将所学内容向生活靠拢,并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进一步地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延伸,不仅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的取舍教材内容,而且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以及认识特点等尽可能地使得思想品德课具有生活化的气息。其次,任何科学都来自生活,并且最终都要回到生活中去,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时候要注意情境所能带来的教育意义。比如在进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的学习后,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坐火车外出旅行的途中,你因为疲劳想要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旁边的乘客一直大声笑闹,这时候该如何保护了自己权益的同时尊重了他人的权利?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及时地给予支持和适当的纠正,在这样一种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下,不仅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而且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再者,课堂中的短短数十分钟是无法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的,因此在课堂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喜好或者最新的社会动态,设计出具有一定意义的生活主题,在给出问题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找寻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进步和提升。
三、践行合理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意味着师生间平等地位的体现,是实现学生的自由发展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奋发向上的良好教学方式,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注重增强师生对话交流的实效性,是创新教学形式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途径。第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真诚对话的保障,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积极地创建轻松、和谐以及美好的课堂环境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融合到学生的群体中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与学生坦诚相对的状态下让学生获得情感和理智的体验,同时也能在此进程中更加清晰的掌握学生的最新学习情况,为教学内容的不断补足以及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第二,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对话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到对话教学中来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在学习《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章节时,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单调教学模式,可以跟同学们一起进行小话剧的组织和编排,在和同学们的表演和对话中将所学内容融入进去,从而使得学生在仿如身临其境的环境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所学内容的内涵和意义,真正地达到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效果,对于学生尊老爱幼等良好品德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第三,随着思想品德教材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对话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督促学生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要更加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课本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人生道理,在有效地对话中为学生提供成长进步的更大平台。
在传统的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并且不断深化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注重创新教学途径和方式,不仅符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进步需求,而且为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催化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地利于教学途径创新和改革的良好措施,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的进步输送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易苗军. 《如何创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考试周刊.2011(52)
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范文4
关键词 构建 高校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和谐机制
在我国,高校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培养,二是把学生培养成爱国、爱民的“四有”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现实来看,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高等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和谐机制还不健全,成为制约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和谐机制势所必然。
第一,深化高校内部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经过30年来的改革,教育体制得到理顺、自主招生扩大、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明显改善、课程设置得到规范、后勤社会化、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等等,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向了社会化。
但是,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渠道,仅仅是上述改革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由于我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它所培养的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复合型的人才,因此,必须深化高校内部的改革。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和谐机制,既是高校内部改革的内容,也是深化高校内部改革的必然要求。只有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和谐机制得到健全和完善,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综合性、基础性工程。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而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健全和完善思想品德教育的和谐机制,则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的工程。这一工程无论是缺失或是薄弱,势必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
第三,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国际形势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方面,使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使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大学生在政治立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出现新的困惑,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而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落实也不够,所以,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认知上的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健全和完善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和谐机制,则成为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因为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这种和谐机制所追求的是,目标与内容的一致;学校内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合力”。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和谐机制,是指在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应该建立的由不同方面组成的完整机制,它们在运行中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监督,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具体来说,这种机制由以下几个方面所组成。
(1)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说,在我国,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学校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关注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完善。培养理想人格是新时期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必然选择,也就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定位。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力求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阶段目标的层次性相统一,宽厚的知识基础与健康人格相统一,高度的规范性与个性发展相统一。
(2)教育途径。教育途径是实现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根本条件。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来看,健全和完善的教育途径体系,以下几个方面是不能忽视的。
一是 “两课”教育。“两课”是对所有高校学生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生导向。二是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活动。这种活动在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疑点问题或热点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可以说,它是 “两课”教学的延伸和第二课堂。三是校园文化活动网络。这种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由多部门参与配合的纵横交织的工作网络,它以高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高格调的文娱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四是社会实践。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体察民情、磨炼意志,并将理论内化为个人意识、体现为个人行为,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3)教育队伍。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构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队伍的原则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提高整体水平。
一是要要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提高全体教师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二是根据要求和实际需要,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思想品德教育专任教师,形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相对合理的专任师资队伍。三是选拔责任心强、又有能力的专业教师,兼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充实教育队伍。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结合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队伍体系,当然,提高这支队伍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必须的。
(4)教育保障。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保障体系同社会的其它保障体系一样,首要是物质条件的保障。其原因在于,从根本上说,一定的物质条件,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也不例外。在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学校应该提供经费、场地、物品的支持,主动创造和改善教育条件。
(5)教育管理。改善和加强对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管理,是落实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就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来说,建立一个党政齐抓、各部门协调共管、学生党、团支部参与的管理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一,高校党委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党委对学生思想品德工作的领导,这是搞好学生思想品德工作的关键。党委的主要任务是把握教育方向,提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制定思想品德教育总体规划。
第二,高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工部、团委、教务处、马列部 、工会、宣传部、党校等单位组成,负责德育协调工作,与学生党、团支部一起,共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同时,整合所有思想品德教育各职能部门的力量,组织制定全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具体实施方案。
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范文5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译作“主体际性”,即主体之间的关系,最早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原本是现象学、阐释学及后现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对传统哲学主客对立与主题中心论的否定。黄明娣教授认为:“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和不同主体通过共识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即主体之间不是‘我’与‘他’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而是‘我’与‘你’之间的平等、共生、理解、对话、交流的主体间性关系,它体现了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1]王锐生教授曾在其著作中将主体间性阐述为:“第一,主体间性意味着双方的共同了解,不仅了解自我,而且了解“他我”;第二,它意味着交往双方的彼此承认,承认“他我”与自我有相同的地位、权利;第三,它意味着交往双方人格平等与机会平等,反对强制和压迫;第四,它意味着恪守共同的规则,交往双方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第五,它意味着主体与自然界的和谐。”[2]
在我国这一概念最初被应用于文学理论研究领域,进入二十一世纪才被引入教育领域,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焦点。不过,多数研究者将研究侧重点放在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而忽视了从这个角度研究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本文拟从主体间性视角探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以寻求提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某些问题
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将教师视为思想品德教育行为的主宰者,而将中学生视为纯粹客体,忽视了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接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单向灌输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
1.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体现在等级观念上。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将教师与中学生看成“主体―客体”的关系。在这种不太平等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教师始终高高在上,处于支配地位。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学生被视为有待改造的对象,中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得有所忽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往往被忽略。在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中学生有时被边缘化,只是听众,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往往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曾有学者指出:“主体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与客体间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塑造、甚至征服。也就是说,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强调的是受教育者(中学生)个体对教育者(教师)的服从、认同,教育者占据主体地位,受教育者只是被驯服的对象,或者把受教育者看做被改造、被填充的对象,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至于把受教育者客体化、物化、非人化,由此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完全被动的局面而难以受到应有的效果。”[1]可见,教师与中学生地位的等级差异,使得他们之间不易实现相互理解并形成良性互动,往往导致双方关系的欠和谐。
2.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体现在教育模式的单向性上。在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对象是未成年的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教育活动片面夸大教师的作用,教师成为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主宰者,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教育模式是由教师传入中学生的单向活动。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互动性差。思想品德教育基本通过“灌输”实现,中学生被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容器,其主观能动性被忽视。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与中学生不是平等和谐的互助关系,而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哈贝马斯指出,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而是以“双方理解”的交往作起点。[3]缺少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忽视与中学生的良性互动,单向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无法取得好的成效。
3.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还表现在教育效果低。在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不太重视中学生的实际需求,教育内容往往脱离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只告诉中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却不解释中学生所关心的“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该那样做”,因此不易取信于中学生,不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实现真正的内化。其结果便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偏于形式,课堂成了教师空宣讲的地方,中学生缺少积极性,也不易有所感悟,产生共鸣。
三、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4]从中不难看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由教师、中学生、教育媒介和教育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将该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承认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重视教师与中学生的互动。
1.在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与中学生之间是“主体―主体”的和谐关系,而非“主体―客体”的对立关系。传统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将教师与中学生视作“主体―客体”关系,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对作为客体的中学生的教育、塑造改造,二者间时有紧张的关系。显然,教师与中学生之间不应是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这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取得预期教育效果。在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与中学生是一种“主体―主体”平等和谐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修订上。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并及时反馈自己的真实感悟。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5]有必要指出,我们在呼吁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淡化了教师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2.在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积极沟通交流,实现良性互动,而非单向的压迫性灌输。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教师的单边行为,缺少中学生的参与。教育模式只是由教师到中学生的单向活动,教师负责“教授”,中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二者之间往往缺乏沟通与互动。不难看出,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影响了教师与中学生的关系,不太符合教育规律。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交往,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亦如此。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十九世纪就有过如下阐述:“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6]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顺应教育实践规律,确立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将教育行为视为双方的知识共享与情感共鸣,重视彼此良性互动,有助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在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继承与发展。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虽然有其缺陷,但并非一无是处。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对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全盘否定,它是对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批判继承与发展,是一种扬弃,即既克服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足之处,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升级。具体表现为: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继续重视教师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强化教师在此过程中的组织能力与监管能力;同时关注中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参与与能动作用,积极推动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生的内化过程,切实强化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虽然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只要我们下定决心,采取恰当的途径就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动我国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进步,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地位。
1.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所以在举步维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过于夸大教师的作用,忽略了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教师与中学生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对立关系。要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首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承认中学生的平等地位,重视中学生的能动作用,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者,而是中学生的朋友、知己、榜样。中学生也不再是令教师“头痛”的冷眼旁观者,而是教师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合作者。
2.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实现由单向灌输教育向互动式沟通教育模式的转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并最终实现中学生自我道德内化的过程。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原因在于忽视了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个被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7]要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即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而应当充分激发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唤起中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中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批判,真正实现教师与中学生双向互动,建构互动式沟通教育模式。
3.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摒弃脱离实际的空洞乏味的教育内容,实行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脱离社会实际,不能深入地解答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思想品德的困惑,挫伤了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易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要汲取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某些教训,摒弃脱离实际的内容,精心选择中学生感兴趣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积极实行中学生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品德要求,并逐步外化为个人自觉行为。
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范文6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既包括意识行为方面又包括政治道德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使其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其教育的内容是优秀民族文化与道德规范的有机结合。因此,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中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应该把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目标。下面笔者就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同行参与到相关的探讨中来。
一、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当前,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严重,使得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成绩的关注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上的引导和教育。面对这一现状,我国对教育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呼吁人们加强对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注,真正让学生在中学时代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品德,为其今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深入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生思想品德上的教育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初中这一阶段作为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意识和行为极其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正确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的思想品德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中学生来讲,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想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首先要对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根据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发现,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学生自身
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能力还是思想行为方面都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其思想行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正开始青春期的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往往是简单的说教,带有很强的灌输性,这样学生就对教师、家长在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抗拒。
2.家庭
来自家庭的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意识和思想品德,对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模范和榜样的作用。但是,学校作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往往会忽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造成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协调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
3.教师
教师,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人,其思想意识和行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成绩的发展,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再加上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法律观念淡薄,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容易理解为简单的说教。
4.社会
面对信息共享的时代,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事件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三课堂,是学生补充知识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众多的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面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1.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与学生之间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参与到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来,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给予积极的引导。
2.教师要加强责任意识,以身作则,正确引导思想品德发展
要想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能够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身教大于言教,注意自身言行和品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心理学的研究,及时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解,从而发现不良的行为品德,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
3.学校、社会与家庭密切配合,开展积极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学校、社会与家庭之间的密切配合,能够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作为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使双方能够共同关注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作为社会,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不良习气进行整治。
社会在不断进步,历史的车轮证明青少年这个年龄段永远是最活跃的时期,所以,如何能够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摸清中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而且细致的工作,不仅需要我们一线的老师付出多方面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各方面进行分析不断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新颖.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对策.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