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

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发展;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为此,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疯狂学习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现象。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

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体育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体育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二)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三)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也代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5]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四)整合创新是民族体育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存的 (下转第82页)

(上接第74页)生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历来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疯狂学习,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现今世界上任何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都源自于各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同样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渗透、使团表演、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7]。实践证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性。同时,我们的创新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进步的文明,并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5]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朱家桢、厉以平、叶坦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2

【中图分类号】 G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00-1

一、文化认同及现状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在本文中的文化认同主要指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彼此依赖与尊重,即并非单纯的指对己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认同。有学者认为,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两种甚至多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和合”交融中,寻找交汇点、相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文化认同的真正意义在于:尊重、认可、学习、交融。

(二)文化认同的现状分析。据调查近年来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约80%并有上升趋势。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各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圈,在文化认同上他们呈现出积极地一面: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他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方式上有何看法上,75.50%的对此是持尊重并给与理解的态度;在面对不同的民族文化时的态度问题上,83.2%同学选择每种文化都应该合理存在,54.5%的同学选择可以学习异族文化;同时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上给予了有较高的认同。

二、文化认同理论路径的建构

(一)以多民族区域实际为基础,加强多元文化历史渊源的教育。文化是在一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生存环境,地域性是所有文化的共同特征之一。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生存着多个族群,拥有多种宗教和文化,以汉、藏、蒙古、回、土、撒拉为主体的青海各民族,在交往中相互融合,农牧文化、儒家与佛教伊斯兰教文化相互整合,形成多元文化的地区特点。

(二)以多元文化的实际为依托,提升对异民族文化认同的力度。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对于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日常交往的影响是重大的,客观上存在的文化差异使文化因素成为他们交往中无法回避的因素。

我们应在青海多元文化的现实上,有必要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引导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应在此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提升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异民族文化的认同力度。

(三)以文化的自觉践行为手段,完成青海高校多元文化的教育。文化与教育之间历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教育对文化的基础看,教育是文化传播、应用和发展的载体;从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看,文化的传承尽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但是教育是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教育对文化的创新功能看,文化创新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三、文化认同实操路径的建构

(一)加强公民教育和公民身份认同。哈贝马斯认为在当前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民主制度下的公民资格能够成为团结一切外来者的一体化力量。具体到高校的教育实践,则应通过现代公民教育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将公民作为一个有效地“连接点”,实现身份的一致性,消除强弱势之分,排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卑感和孤立感以及排异情结,文化的认同就会自然达成。

(二)增设高校少数民族的文化课程。从调查中了解到,高校少数民族的文化课程是一个缺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增设各民族文化课程的愿望强烈,他们都希望从开设课程中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及其风俗习惯,获取更多民族文化知识。例如通过开设宗教文化方面的课程,阐述其哲学思想、宗教文化及艺术积极地一面,这对正确宗教观的树立以及避免宗教极端行为大有裨益。这同时增进各民族大学生的相互了解,对文化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认同的有效载体,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消除片面和极端认识,使不同的民族文化很好地对话。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民族大学生参观民族特色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以帮助他们了解各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可以让各少数民族大学生观赏和参与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等活动,这样可以让彼此增进了解,相互包容,加强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程度。

四、结语

文化的认同程度,对多民族地区高校稳定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对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正确的多元文化认同观的培养是多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文化认同现实可行的理论和实操路径,当然本文的路径并非全面,在今后的不断研究中将会更深入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2]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194.

[3]吉狄马加.青海建设文化名省的理论思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67.

[4]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8-139.

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达25个。云南这块神秘的土地,它独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早已引起世人的关注。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十分广博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涵,保护和开发这些民族文化,对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民族文化与植物

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仅把植物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还赋予植物不同的文化内涵,使植物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人们除了利用植物为人类生存与生活服务外,还人为地赋予植物许多来自人类自身思维活动的文化内涵,使植物成了文化的载体,这样的一些植物,称为文化植物。云南文化植物的形成与云南的区位、宗教文化、开发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长期以来,居住在云南的26个民族,根据各自所处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云南原始的宗教和文化,在原始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创建和积累了许多与植物相关的精神和文化产品,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和鲜为人知的云南民族文化植物。云南的文化植物具有文化植物的多样性、文化植物起源的古老性 、文化植物区系组成的复杂性、文化植物民族和宗教的多元性特征。

二、云南民族文化与动物

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把有的鸟类视为“神鸟”。如傣族把孔雀敬为“柳鸟”,从不猎杀,并养在寺庙中,作为观赏,加以保护。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普遍有跳孔雀舞的习俗,意为赞赏其美丽,博取人人爱护。阿昌族把美丽的白腹锦鸡视为“市鸟”,在山上拣到羽毛,姑娘们将它作为头饰,以示娇艳。白族、傣族和山区的汉族,也把鹤作为“神鸟”加以保护。

在少数民族的观念中,蝴蝶是美的象征,也是美好生活的征兆。蝴蝶以其特殊美的魅力,而从纯粹的自然界,迁飞入人文化了的自然中。这种人类文化的演变,在少数民族的服饰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如云南的彝族、苗族、白族、傣族、景颇族和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一些直接描摹的蝴蝶图案频繁出现。在全身上下,帽饰、衣饰、腰饰、裙裤、鞋子上,都没有出现过蝴蝶的形象。苗族的蜡染、白族的扎染、彝族的挑花、傣族的织绵,蝴蝶图案屡见不鲜。在云南,无论是生活在高山或是水边,山居还是坝居的少数民族,无一例外地都喜爱蝴蝶,并以之作为服饰图案的组成部分。五彩缤纷的云南生态环境启发了人们服饰构形的想象力和色彩想象力。

不仅少数民族如此。蝴蝶也早在汉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甲骨文中的象形绘画是丰富而多样的,从太空中的日月星晨,到地面上的草、木、虫、蝶、鸟、兽、鱼和水土田畴、阴阳雨雾等等,都依类象形,一望而能辨别。庄周梦蝶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舆”的慨叹,哲理深奥,也引发一场“人生如梦”、“物是人非”的争论直至如今。而其中所蕴涵的文学艺术意义上的主客体相互移情,更道出了艺术的真谛,与少数民族图案服饰所隐含的深层意义异曲同工。宋代诗人谢逸所写的诗句“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流传千古,把蝴蝶的飘逸风姿写得出神入化。此外,哀艳缠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最终以男女主人翁为爱情献身,化蝶飞升为结局,留给人们无穷的想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处于大自然中的人,把自己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活动使自身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充分的改善。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和劳动,使生物多样性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文化的烙印,大大丰富了美丽的自然界。

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有机交融,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无论是图腾崇拜的传统文化,还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俗,对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然而,云南各民族文化中,也存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内容,如狩猎习俗。在森林和野生动物日益减少的今天,过度捕猎必然会导致某些动物的减少甚至绝灭。在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木柴做饭和取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一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如傣族,乃至于汉族对神山、水源山的禁忌,哈尼族保护森林以培育风水等等,正在被主流文化所淹没,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受到严峻的挑战。各民族文化中许多优秀传统,也将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而消失,这种消失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保护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分,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弘扬各民族文化,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首先要加强各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其次,各地文化部门应大力发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有利于当地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传统文化;再次,逐步改变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伐木做饭取暖的生活方式等。近年来,昆明动物研究所配合林业管理部门,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和各族民众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和教育,培训林业管理干部,提高了民众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识别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林业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大大地扼制了盗卖野生动植物的不法行为,使云南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20

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民族教育;宗教活动;文化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民族或不同种族的人聚集在一起,世界民族文化也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复杂和多元的文化格局。面对这一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成果相当显著。然而,还是存在着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分布不均、多民族聚居等现状,这些都成为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长期以来,为了消除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相互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由此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照搬照套汉族地区发展模式,有的民族甚至开始讲汉话,写汉字,将自己的文化抛之脑后。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具有多文化长期并存的立体文化生态区,同时还是一个文化交融和冲突比较集中的地区。中华民族文化在整个国家的56个民族中的传承效果是直接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足于世界的千秋万代的大业。正因为如此,少数民族的教育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更多的教育模式是要建立在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

民族文化的核心基础是民族的,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信仰本是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明确了各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就找到了作为国家共享文化传承的基点,学校教育在此基点的示意下就能找准自己的着力点,使每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内涵成为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对化解并消除与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建设相抵触的各民族文化糟粕都在积极的意义。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其宗教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延续之重要线索,尤其是民族传统宗教活动,里面所蕴含的文化真谛是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不仅对少数民族的世俗生活起着重要影响,还通过持续规范少数民族民众的观念和行为,进而影响着少数民族民众的价值观等,并最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乃至民族、国家的凝聚力等产生重要地整合与促进作用。人是社会的人,是文化的人,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给予人以安全、自尊、认同、延续,其发展和演化又形成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定,这对民族的形成、民族特征的形成,包括民族心理、思维模式、社会习俗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作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是特定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社会认同体系的典型代表,是这些民族的精神皈依,它因此成为特定民族的民族认同基础。它是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紧密联系的内在动力,也是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形成和存在的内在基础。

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人类描绘的世界和自身的最初表现体系起源于宗教。如果说哲学和科学产生于宗教,那是因为宗教起初代替了哲学和科学,特别是原始宗教,它不仅促进了人类智识本身的形成,同时形成了让这些知识得以阐发的形式。“和谐”是宗教与社会有机构成中的主题,和谐一词所体现的无疑是事物协调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它被视为是天底下最珍贵、最美好的状态,是人类的永恒价值追求。我们之所以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是我们可以在组织得最简单的社会中找到它,而且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宗教更适合我们理解人的本性,或者说,它似乎更便于我们展示出人生的本质的、永恒的方面。实际上,任何宗教都不是虚假的,就其自身存在的方式而言,任何宗教都是真实的,是活生生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的,它和人类的生活更加贴进,安排得更加合理,似乎已经溶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如今,更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出发,探寻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模式,从研究宗教仪式活动过程,进而研究教育如何通过仪式进入人的心灵,理解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有利于让人们重新认识民族文化,并保护这些以特殊形式出现的民族教育资源。民族宗教活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建立于和谐社会构建和中华民族共享文化建设的背景之上,分析宗教文化存在和延续的社会心理要素及其作用形式,思考其延续的内在和外在机制,为构建多元共融、和谐共生的西南民族文化提供参考。随着外在社会的现代变迁,包括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强烈的互动矛盾,有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也面临着消退的危机。事实上,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文化的传承既包括显性的、物质和行为的传递,还包括了内在隐性的、为少数民族群体成员所内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承。所以,从少数民族宗教活动的视角来思考少数民族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剖析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这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还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价值的现代实现。从理论价值来看,将为解释民族宗教传承的文化心理基础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方式做出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5

民族文化自民族的产生就已经存在,在各民族慢长的历史变迁发展过程不断与其它民族文化交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逐步丧失原有的文化精髓,近几年各地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民族特色的文化成为旅游者寻找的体验目标,这要求旅游标志也相应具有民族特色的象征性。每个民族的文化密码大多散布和隐含在该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和制度形态中。如岁时节令、重大节庆、纪念日,很多反映出对战争的创伤、压迫的信念,歌颂勤劳勇敢、团结爱国、开拓进取、诚实守信、热情善良等美德,表达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追求爱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族的信仰及其文化都有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不同之处。

民族文化旅游多与民族文化事项及文化形态展演结合,并且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如白族的三月街;景颇族“目瑙纵歌”;彝族的火把节、赛装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艺术节。这些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地方色彩浓厚、民族特点鲜明。此类旅游标志的表现形式大多是图形,形象生动准确的把旅游项目的主题和理念告诉给信息受众。提炼标志图形元素时,应在充分了解当地的生态特征、民族风情及地域文化特点等基础上,找出可突出特色、有代表性、能表现旅游价值的图形基本元素,通过论证后可作为标志的图形。如2007年,“中国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标志设计中,综合了石林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形态,以及当地著名撒尼人叙事长诗《阿诗玛》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元素,反映出云南石林石海苍茫,集奇峰、瀑布、湖泊、溶洞、石芽原野为一体,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之称,蔚为壮观的自然风貌。喀斯特地貌的自然属性与世界各地的都差不多,即石峰林立,通过对当地人文属性的调查研究,最终采用了当地著名的叙事长诗《阿诗玛》中的阿诗玛姑娘头像的形象,因此具有典型的特征性。标志以石林地质特征石峰和民族象征性人物头像为基本元素组成一幅云南民族特色的画面,无论是视觉识别,还是地方特色表现都非常强烈。

二、吉祥如意观念

不同国家、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含有不同的吉祥观念,这些吉祥文化应用在旅游标志设计中,是旅游地的宝贵财富。“吉祥”本意为美好的预兆,所表达的中心理念就是“吉祥、如意、美好”,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渗透到所有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吉祥如意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审美精神的追求,是人们对生活、未来的美好希望、祝福与祈盼。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依赖自然、改造自然,从与大自然斗争到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历程中,寻找、创造、流传着许多满足他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心理需求、寓意吉祥如意的自然物图案。这些图案具有地域历史文化渊源、富有民族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是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最美、绚烂的一部分。很多民族将某些动物、植物、器物以及其形象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从象征物中提炼具有民族吉祥如意观念的视觉符号,应用到旅游标志图形设计中,可以充分体现吉祥如意的民族文化宗旨。

少数民族的吉祥物一般都是他们崇拜对象,交织在其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与之相关的符号有图腾、图案、文字及其它视觉元素的意象化民族吉祥符号,非常具有民族文化代表性。比如大象和绿孔雀是傣族人的吉祥物,孔雀是美丽、吉祥、和平的象征,大象是威严、力量和尊贵的象征。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运用到旅游标志设计中,能渲染傣族西双版纳旅游地的热带浪漫风情及傣族人的热情好客,也体现出热带地区傣族人民的吉祥如意愿望。旅游标志的设计使用民族文化吉祥如意题材,从各种吉祥物形象及与之相关的民族符号中提取色彩、图案、造型等视觉形象要素进行创造,设计出具有鲜明地域民族风情的文化个性,又是人们乐意接受的的旅游标志。

三、浓重的艺术文化

旅游是对异文化的想象与寻求,文化是旅游项目的灵魂,更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民族文化是各地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的、经过世代的传承、沉积而形成的内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蕴涵着各民族鲜活的历史。它反映出各民族在不同时代练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有深远的文化意蕴。具有旅游价值的地方大多都能够带给旅游者难忘的经历,在民族地区旅游,让人难忘的不一定是奇特景观,而往往是具有深厚底蕴的民族文化。这反映在标志图形上应着重体现民族文化的文脉特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的特色主题。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扩布有不同的文脉,从纵向的动态发展和横向的民族文化小系统,是旅游地特定物理空间内人们物质与精神活动的产物。清晰完整的反映出象征当地民族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要素,这些要素是民族文化的典型,可以洗练成为旅游项目的形象标志。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高级审美形式,从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装饰风格中可以探知民族文化特质的艺术语言表达。

我国的民族艺术类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涵深厚,各个地域的民族语言、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语言、手工艺、服饰、民居与古建筑等各具特色。这些类型和形式都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为民族文化旅游标志提供了丰富的的内涵营养,同时,也能增强民族文化标志的表现力和被认知度,能够引起游客强烈的好奇心和体验欲望。另外,民族地区旅游标志,多采用剪纸、剪影、雕刻等民族民间装饰风格,将民族色与传统色结合运用如红、黑、绿、蓝、黄五色搭配,以吉祥物造型和圆形造型为主。这使标志图形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和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产生欢快热烈的心理感受,展现出旅游地的魅力。

四、文化性与时代感相结合

随着现代化进程,人们的观念意识和审美情趣也不断地发展变化。传统与现代的互动问题是当今设计界探索的课题之一。民族文化旅游标志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标志视觉上的美感,而是更多侧重于是否将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更完美地表现出来。旅游是对一种文化的寻找与体验,任何旅游地都需要有文化的辉映,将旅游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标志。民族传统文化相对于大众文化而言,是一定地域、人种、民族范围内的小众文化,多与当地民族的日常生活、情感联系,在传播上具有一定局限性。

作为识别旅游地文化的旅游标志,必须符合大众文化审美价值,以现代人的情感感受心理和理解导向为前提,其文化主题表现应具有当下性、参与性及平面感的当代大众文化审美价值。必要时可以割断历史,放弃一些厚重的理教文化,增加情感联系和参与性要素,如娱乐、教育、审美等体验。围绕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轻松愉悦的旅游方式,提供给文化消费者体验与服务的舞台,使之想参与产生难忘记忆的消费活动。设计必须体现视觉化、信息化、艺术化、简约化等视觉语言特征,力求给人留下美好难忘的视觉印象。因次,民族文化旅游标志设计,要以民族文化核心内容为基础,以洗练的手法构思出简洁明快的表现形式。使民族传统小众文化通过创意设计具有时代气息,通过旅游标志宣传,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消费者的沟通。

五、总结

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中国文化;“挑战与应战”;冲突与融合

[作者简介]赵业丽,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专业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120-04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把世界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后冷战时代”。在后冷战时期的世界中,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不断加强,同时也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何去何从,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本文拟从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的角度对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初步探讨。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的第十三章谈到著名的“挑战与应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来自于不同方面的挑战推动着文明的进步,这种挑战包括自然的挑战、异族的挑战等等。这种挑战要有一定的力度,不能太弱,否则,不足以使人们对原有的文明进行调整。另外,人们要对这一挑战采取积极的措施应战,从而促进原有文明的发展。汤因比在这本书中说,“创造是一种遭遇的结果”,一次遭遇的结局是不能预测的和事先决定的,而是产生于遭遇本身,如同一次新的创造。这里我们且将遭遇理解为一种挑战,这种挑战是不确定的,多变的。如果能成功地应对遭遇和挑战,则实现了一次创造。汤因比在这本书中还举例说:“一个依靠猜测和直觉在无法预料的战争中屡战屡胜的人是军事天才。历史上的大多数军事天才,比如像克伦威尔和拿破仑那样具有多方面素质和远见的统帅,都明确地承认兵力、火力以及情报和战略并不是给他们带来胜利的法宝。在把所有可以衡量和把握的因素充分估算之后,也就是在强调‘上帝站在庞大的军队一边’,‘上帝帮助那些事在人为的人”’。胜利就是成功地应对遭遇和挑战。

这个理论运用到文化发展中也是同样的原理,文化的每一次前进和发展,都是人们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遭遇积极应对的结果。就像美国当代学者和思想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所说:“对我来说,文化是想对生存困难提供一系列内在一致的应对的努力,所有人在他们的生活过程中,都会面对这些困境。”

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

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文化也不例外,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的矛盾,也有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中的冲突,这里笔者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分为显性挑战和隐性挑战。

(一)文化冲突――显性挑战

从发达国家的威胁(外部的挑战)和国内文化建设(内部的挑战)的曲折经历来看,中国文化自近代以来,至少经历这样三次大的挑战:、和改革开放。

第一次:。中国近代史上,西风东渐,新旧激荡,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古老中国的冲击日益广泛深入。时期,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惊醒了中国人民,中国被迫应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文化面临了规模空前的挑战,这场战争也使国人在反思,中华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什么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中国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上下求索,什么样的文化能够拯救千疮百孔的中国。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向外夷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林则徐主张:“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魏源说“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如人,中国文化的“器”和“用”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形势需要,必须加以变革,提出了要向西方学习,“以洋人为师”的历史性要求。

第二次:。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学习西方、追求进步,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这种向西方学习的动力,最初是来自外来的冲击,缺少自身的文化批判与文化自觉。在经历了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与冲击后,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深入,就是中国文化实现由“外在冲击”向“内在转化”过程的转折点。

通过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的历史转折,中国人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思想武器――,从而达到了文化自觉的高度。是一种国际性的学说,它能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超越时代和民族的局限,成为指导中国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与此同时,传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形成一次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与实现更好的融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的中国化,是中国文化面临的一次遭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是中国文化前进和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三次:改革开放。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启了与西方缓和的大门到如今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开放,国门向世界开放,西方政治、经济、文化随之传入,中西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也日益理性和科学,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需要我们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一切精华,同时挖掘、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华民族21世纪的新文化。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大智慧。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智慧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应切忌急于求成的心理。

(二)文化融合的困境――隐性挑战

文化的冲突是一种挑战,文化融合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一种挑战,这主要是基于在文化的冲突和交融的过程中,一些民族或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所考虑,文化融合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对这些民族和国家的一种遭遇或者挑战。

1.全盘吸收

文化在融合和交融的过程中,不免要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在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不可取的情况:不加筛选的全盘吸收。不计后果地泥沙俱下、全盘吸收的借鉴和融合的文化势必不能适应不同民族的具体情况,甚至会出现冲突和矛盾。因为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的,有些异质文化相互交流可能会产生互斥的现象,所以就需要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认清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不要盲目地全盘吸收。

2.阶段性困境

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许会因为某种原因暂时不能为我所用,随着人们理性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各方

面制度的不断健全,即可超越这个阶段,但是在此阶段却存在着困境,笔者将其称之为“阶段性困境”。有些政治、经济制度比较落后的国家这种情况更为普遍,笔者认为,这种“阶段性的困境”对于落后国家和民族文化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或冲击。针对此困境,首先应意识到挑战的存在,并对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积极应战;其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本民族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积极的措施应战,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对挑战的应对

(一)后冷战时期的特点之一: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文明既是冲突的,又是可融合的。“在恩格斯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3]㈣’’这里的“恶”不是道德上的意味,而是哲学上的辩证法,意思是:只有活的因素注入事物体内,才会让死气沉沉的事物焕发生机,发生质变,正是因为有了“恶”,有了这些活的因素、新鲜的因素,历史上的每一次民族之间的冲突,最终都走向了融合。不同文明之间之所以能够走向融合,是因为异质文明之间通过相互吸收和借鉴这些“恶”或活的因素,达到了互相交融的目的。文明必须通过交融才能发展,没有交融也就没有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

融合和交融在世界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冲突和碰撞也是交融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也一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交融和融合正是在冲突的形式中进行的。原始人群的冲突推动了文明的产生,例如,中国古代黄炎大战的神话传说就记载了华夏文明产生之初的冲突场面。与此同时,文明也在通过冲突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融合,中国古代的一些发明创造曾经通过战争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西方的文明最初也是以冲突的形式传到东方,传人中国。

(二)中国文化应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借鉴和吸收

冲突不可避免,融合也势不可挡,我们应该理性地面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从世界各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实践中不难发现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文化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世界各民族文化也正是在互相交流和融合、相互借鉴和促进中获得繁荣和发展的。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一支的“中国文化要获得发展,那就必须以开放、宽容的健康文化心态,自觉地积极置身于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大潮中,冷静而严峻地正视它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交流与融合”。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抛弃民族悲观主义的论调,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全盘西化,中国文化应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中,相信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博大的相融力,并虚心借鉴和吸收外来有益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综合创新。其次,在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世界,文化应该是多元共处,的,依靠公正合理的契约精神和社会规范秩序,呼吁全世界应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

三、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后冷战时期,世界各民族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中国文化应向何处去?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是: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神韵,广泛吸收不同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后冷战世界中,通过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不断实现自身充实和发展的一种新文化。

(一)中国文化的发展要有民族精神和神韵,即要有民族文化之魂,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文化具有民族性,反映特定民族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所以,某个特定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性。文化的民族性是指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类型中,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特性、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人格、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等,是思想文化积淀的个性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民族精神,如人们常说的中华民族精神、美国民族精神、英国民族精神、法国民族精神等,这些都表现出了文化具有的民族性差异,文化具有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涵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现代话语,由西方学者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学术界关于民族精神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民族精神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概念,要想准确地表述其深刻的内涵,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论。笔者更为认同从应然的、动态的、系统的视角来界定民族精神概念。民族精神是指处于某一共同体的主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即在主体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提炼和化育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产物,这种精神产物能够被这个共同体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维系和推进着共同体生存和发展。它集中表现为处于这个共同体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等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地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历史继承性、自觉能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2.民族精神内在地蕴含着文化认同

中国文化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特点,而不应该盲目地崇拜西方。对于文化,笔者认为,不存在优劣之分,而是要有本民族的特色,是否更适合本民族的发展,能够使本民族达到文化认同。“文明是一个文化的复合体,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在这个复合体中,许多人享有一些共同的元素(commomelements)。”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和愿意享有这些共同的元素,是因为他们认同这些共同的元素,认同这些共同元素背后所承载的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文化,也就是达到文化认同。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道,“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在这个新世界中,区域政治是种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冲突取代了以前的超级大国的竞争”,比如美苏争霸等等。在这个新世界中除了有文明的冲突,也有文明的融合和交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相互合作,而且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更为成功。

(二)中国文化通过借鉴吸收实现自身发展

民族精神具有开放性,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同样也是开放和包容的。中华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盲目自大,固步自封,在发展具有本民族精神和特点的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使本民族的

文化在与其他文明或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里不仅包括对外来文化借鉴和吸收,也包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合理成分的继承和发展。

正如亨廷顿先生所说,冷战后的世界,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面对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日益冲突与融合的趋势,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融入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大潮中,应该说当今的中国文化已经具备了理性和科学地对待东西方文明中优秀文化传统的实力和机遇。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如整体宇宙和谐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和平发展观以及悲悯众生的慈悲情怀等。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罗马的法治思想、基督教的平等观念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民主、人权、法治、公平等政治理念和文化传统,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发掘和借鉴的。

所以,中国文化除了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具有特定的民族精神以外,还应不断地通过借鉴和吸收实现自身综合创新和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又能使其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保持其生机和活力,从而构筑起中华民族新世纪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