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对待科技发展

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范文1

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国家,现在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克林顿说:“通过这种技术来复制人类,是危险的,应该被杜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洪国藩也明确表示反对进行克隆人的研究,而主张把克隆技术和克隆人区别开来。

克隆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样可怕吗?

实际上,人们不能接受克隆人实验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阻碍。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遵循着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人却是实验室里的产物,是在人为操纵下制造出来的生命。尤其在西方,“抛弃了上帝,拆离了亚当与夏娃”的克隆,更是遭到了许多宗教组织的反对。而且,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也有悖于传统的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所有这些,都使得克隆人无法在人类传统伦理道德里找到合适的安身之地。但是,正如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所言:“克隆人出现的伦理问题应该正视,但没有理由因此而反对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告诉我们,科技带动人们的观念更新是历史的进步,而以陈旧的观念来束缚科技发展,则是僵化。历史上输血技术、器官移植等,都曾经带来极大的伦理争论,而当首位试管婴儿于1978年出生时,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但现在,人们已经能够正确地对待这一切了。这表明,在科技发展面前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相反地,它造福了人类。就克隆技术而言,“治疗性克隆”将会在生产移植器官和攻克疾病等方面获得突破,给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当你的女儿需要骨髓移植而没有人能为她提供;当你不幸失去5岁的孩子而无法摆脱痛苦;当你想养育自己的孩子又无法生育……也许你就能够体会到克隆的巨大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和完整克隆人的实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治疗性克隆所指向的终点就是完整克隆人的出现,如果加以正确的利用,它们都可以而且应该为人类社会带来福音。

科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某项科技进步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和应用它,而不能因为暂时不合情理就因噎废食。克隆技术确实可能和原子能技术一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但“技术恐惧”的实质,是对错误运用技术的恐惧,而不是对技术本身的恐惧。目前,世界各国对克隆人的态度多有“暧昧”,英国去年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了允许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的法案,而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也逐渐听到了要求放松对治疗性克隆限制的声音。可以说,哪一个国家首先掌握了克隆人的技术,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拥有了优势和主动,而起步晚的国家可能因此而遭受现在还无法预测的损失。如同当年美国首先掌握了原子能技术,虽然这项技术从一开始便展现着它罪恶的一面,但后来各国又不得不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单从这个角度上讲,对克隆人实验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也是值得探讨的。

至于人们担忧克隆技术一旦成熟,会有用心不良者克隆出千百个“希特勒”,或者克隆出另一个名人来混淆视听,则是对克隆的误解。克隆人被复制的只是遗传特征,而受后天环境里诸多因素影响的思维、性格等社会属性不可能完全一样,即克隆技术无论怎样发展,也只能克隆人的肉体,而不能克隆人的灵魂,而且,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有着年龄上的差距。因此,所谓克隆人并不是人的完全复制,历史人物不会复生,现实人物也不必担心多出一个“自我”来。

如此说来,克隆人并不是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它的所谓“可怕”不过是人们基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之上的偏见和误解。也许,现在人们迫切需要做的,是以严肃的科学态度理性地看待克隆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加快有关克隆人的立法,将其纳入严格的规范化管理之中。先生,你不能这样做呀!“

我很惊讶他能说出这样一番道理。我虽吃惊,但我说:"

据美联社今日报道,美国加州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采用2名志愿者的皮肤细胞,成功克隆出了5个人体胚胎,进而可以开发出有科学价值的干细胞。不过,有批评家认为这是造人梦想变成了现实。此成果发表在17日出版的《干细胞》杂志上。

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范文2

摘要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第六部小说《千万别丢下我》以备受争议的生物科技为题材,讲述了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克隆人”几与“正常人”无异的成长心路、情感经历,以及他们早被设计好的“命运”和其后无可回避的“责任”――为人类提供用于移植的器官。本文尝试从反乌托邦这一视角解读该小说,并结合反乌托邦思想关注人性的传统,探讨人性恶的根源。进而提醒人类从虚幻的乌托邦梦想中醒来,理性追求社会发展。

关键词:石黑一雄 《千万别丢下我》 反乌托邦思想 人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石黑一雄是活跃在当代英国文坛最为著名的日裔作家,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他以“国际主义作家”自称,曾被英国皇家授勋为文学骑士,并获授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石黑一雄迄今共出版六部长篇小说,每部小说都被提名或得奖,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并获得广泛好评。石黑一雄的第六部小说《千万别丢下我》于2005年问世后立即在欧美获得众多好评:2005年获英国布克提名、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提名;2006年美国亚历克斯奖和2006年意大利赛罗诺文学奖,被《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环球邮报》、英国广播公司等英美媒体列入年度最佳图书。众多学者对石黑一雄的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在现有国内外学者对《千万别丢下我》的研究中,对该小说的科幻体裁和石黑一雄的写作手法的探讨占多数,但尚没有学者明确地从反乌托邦角度分析该作品。本文尝试从这一较新的视角解读该小说。

一 极具欺骗性的“乌托邦”

《千万别丢下我》是一个关于人类新品种克隆人的令人悲伤的童话,是一则令人深思的当代寓言。作者在小说中编制了一座田园诗般的英格兰乡间寄宿学校黑尔舍姆,其远离人间喧嚣的伊甸园般生活对于学生来说仿佛是一个小小的“乌托邦”:他们在这里受到良好的教育,按时完成作业和任务,上交自己创作的作品,用物物交换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交朋友,谈恋爱,过着看似幸福完美的生活。然而,在小说主人公凯西夹杂着对过去生活回忆的叙述中,石黑一雄逐渐揭开了这个极具欺骗性的“乌托邦”的神秘面纱,展现在读者眼前一个残酷的现实:黑尔舍姆的学生是克隆人!每一个克隆人成年之后都将开始为人类“捐赠”器官,随着“捐赠”次数的增加,他们的生命会逐渐衰竭,在完成三到四次“捐赠”以后走向生命终结。人类将自己长生不老的梦想建立在这些克隆人短暂的生命之上,把他们“制造”出来,安置在一个看似“乌托邦”的社会角落里,用教育给他们洗脑,让他们自愿接受为人类捐献器官直至生命终结的命运。人类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乌托邦世界,通过漠视克隆人的人性,心安理得地将他们视为器官的存贮器。透过对黑尔舍姆克隆学生悲惨命运的描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类新品种克隆人的悲悯情怀,以及他深刻的反乌托邦哲思和对人性的呼唤。

二 反乌托邦思想

反乌托邦(Dystopia)文学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出现的文学流派,它是乌托邦文学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乌托邦(Utopia)是由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16世纪早期提出的,它源自两个希腊词“Etopia”(好的地方)和“Outopia”(没有的地方),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乌有之乡”,是人类对美好理想社会的憧憬。目前乌托邦文学研究者一般将“美好之地”称为“乌托邦”,而将它的反面――对乌托邦冲动持否定态度的作品称之为“反乌托邦”。

反乌托邦文学反映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其作品通常叙述技术的泛滥表面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而实质上掩饰着人们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作品中流露出对未来世界潜在危险因素的担忧和预测。加拿大批评家诺斯罗普・弗莱认为:

“存在着两种乌托邦罗曼司:正面的乌托邦,发展为一种理想世界,或者至少与我们拥有的世界相比更为合意;另一种是讽刺的,或者反讽的乌托邦,它表现同样的社会目标,却采用了奴隶制、极权或者混乱形式……但这种特殊类型是现在科技社会的产物,发展出一种意识,这个社会将注定遭遇同样的命运,个人无处遁行,它那逐步加强的现实性显示,技术力量趋向于不仅控制自然界,同时也实施对大脑的手术。”

弗莱的这一论断说明,当代乌托邦文学,尤其是反乌托邦文学,与技术力量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技术力量大大强化了社会计划的实施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控制力。乌托邦写作与科幻的融合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

石黑一雄在小说《千万别丢下我》中预测的未来生物技术的泛滥绝不仅仅是凭空臆测或异想天开,他所构想的生物技术,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或正在展现它的威力。英国罗斯林研究所于1996年首次成功克隆多利羊,宣告了“克隆”这一新技术的诞生。作者把小说的背景时代设在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显然是设想如果克隆技术在那个时代不加遏制地蔓延开来并成为社会运转机制中的一部分,那么人类社会就会面对如何处理正常人类和克隆人关系的问题。石黑一雄对伦敦《每日电讯报》解释说,这部小说“提供的状况,是只要科学战线上一两件事的发展有所不同,那么20世纪末的英国就有可能存在的一种状况”。《千万别丢下我》是一部科幻小说,但是这部小说所关心的并不是克隆人和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而是在敦促我们去认真思考技术背后有关人性和生命伦理的重大课题:当有一天克隆人从技术的角度成为现实,我们是否也从思想上准备好了该如何对待这些克隆人?在《千万别丢下我》中,石黑一雄让我们看到,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它将会造成怎么样的悲剧。

随着科幻小说的发展,生态批评家越来越关注其作品中对科技的态度。作为生物链上独立的一环,人类自身内部存在生态平衡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而人类文明进步的取得往往是以自然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面对自然环境的失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生存的竞争而导致异化,这就是社会生态失衡。同时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失衡又必然导致人类精神层面的异化,故而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也是生态批评的研究范围[3]。科技不但改变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全面异化和人类社会内部生态关系的恶化。按照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小说《千万别丢下我》通过讲述克隆人面临的痛苦和悲惨命运,从基因道德伦理哲学角度,对人类社会“无自然的伦理”和“无自然的道德哲学”诱导下的“人造人”行为做出了深刻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批判。

三 人性呼唤

历史上许多哲学家都有过对人性善恶的思考,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从洛克到卢梭,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对人性的主张。人性历来是反乌托邦文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反乌托邦文学坚持人性恶论,认为人类社会的非理性发展根源在于人性邪恶。反乌托邦文学惯用讽刺的手段揭示人性的脆弱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在小说《千万别丢下我》中,石黑一雄通过披露人类漠视克隆人的人性,对其“非人化”对待的残酷行径,让读者深思:克隆人是不是人?

从先天的生物学特性来讲,克隆人属于“技术人”,不同于绝大多数的“自然人”,他们由人类根据“原型”制造出来,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通过孕育和分娩来到世上。此外,书中的克隆人不具有生育能力,这也是无形中使他们与人类疏离的原因之一。因此,克隆人和自然人在身体特性上确实有所不同。然而,从后天的情感特性来讲,克隆人与自然人一样能够被教育被感化,具有感知事物的能力,具有七情六欲,具有艺术创造的能力。小说中夫人的画廊在书的末尾被揭晓,夫人画廊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全世界知道和了解,这些学生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灵魂、思想和创造力。尽管来到人世的方式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也是人,他们不仅“具有灵魂”,而且还可以被教育成为“敏感和聪明的人”。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他们的生命同样值得珍惜,他们的愿望同样值得尊重,他们理应得到和正常人一样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小说的题目《千万别丢下我》是凯西一度拥有最后神秘消失的一盘磁带里一首民歌的歌名,它在小说里反复出现,暗示了小说令人困惑的主题:我们如何定义人类,如何接受我们人类的命运,如何看待人性。小说中的反乌托邦世界向科技飞速发展的人类世界提出了问题:如果人类对科技发展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世界会呈何形态,人类内部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人类又该如何承担这种选择造成的后果?石黑一雄具前瞻性的反乌托邦哲思令读者深思。

在读小说的时候,读者可能会有疑惑:这些克隆人为什么不尝试逃离?为什么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的命运?小说中的看护人露西小姐说出了缘由:从小到大,他们早就一遍又一遍被告知命运已被注定,他们必须保持健康的状态,然后把自己的重要器官捐献给那些需要的人。在十几年的强化教育之后,他们完全接受了这可怕的命运。人类用教育作为手段来给这些克隆人洗脑,让他们自愿成为人类的牺牲品。人类漠视他们的人性,将其“非人化”对待,从而心安理得地攫取他们的器官。如小说中所说:“无论人们对你们的存在感到多么不自在,他们首先关心的是避免自己的孩子、配偶、父母、朋友死于癌症、运动神经元疾病或者心脏病――他们说服自己的理由就是你们不是真正的人”。

反乌托邦主义认为人性邪恶的根源是人类崇尚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科技至上观”。而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石黑一雄在《千万别丢下我》中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科学至上观”:人类为了追求理想乌托邦生活,将自己长生不老的梦想建立在克隆人短暂的生命之上,盲目发展科技,滥用科技,造成了人性的全面异化和人类社会内部关系的恶化。人类崇尚科学至上,掌握了造人的技术,然而我们是否能够负载得起造人的道德?石黑一雄在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由于人性迷失而造成的悲剧。正如书名《千万别丢下我》所暗示的――一个在“千万别丢下我”这首歌曲中独舞的小女孩,紧紧闭上双眼,仿佛双手拥抱着过去那个友善的世界,一个她内心明白已经不再存在的世界,而她还是紧抓不放,恳求那个世界不要放开她的手。

四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人类信仰迷失和人性异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成为机器的奴隶。反乌托邦小说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了人类科技发展的利弊,它能够警世可能到来的灾难,带领读者一起反思。在《千万别丢下我》这部反乌托邦科幻小说中,石黑一雄用丰富却符合逻辑的想象给读者展示了一个人类编制的极具欺骗性的“乌托邦”,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崇尚“人类中心主义”和“科技至上观”,滥用科技,非理性追求社会发展,最终导致了人性的迷失和人类社会内部关系的恶化。

本文认为,反乌托邦小说的最大魅力在于其警世作用。它通过预测和想象未来科技泛滥导致的社会灾难和人性邪恶向人类发出预警,提醒人类从虚幻的乌托邦梦想中醒来,理性追求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David W.Sisk,Transform actions of Language in Modern Dystopias (Westport,CT: Green Wood Press,1997)4,7.

[2] Northrop Frye,“Varieties of Literature Utopias”.Utopia and Utopian Thought.Ed Frank E.Manuel.(Boston Beacon Press,1996).28-29.

[3] 樊浩:《基因技术的道德哲学革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 韩松:《人造人:克隆技术改变世界》,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范文3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化学教育 高中化学教科书 新课程改革 能源视角 全球视角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化学教学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长期以来,自然学科一直被视为是西方学术的典范,在以往数理化的学科教学中,鲜见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为此,一些教育专家也呼吁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需要进一步厘清传统文化与当代化学教育的关系,有必要对化学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及其作用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

1 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界定

“文化(Culture)”这一概念由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Original culture)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狭义文化的经典学说,即文化包括知识(knowledge)、信仰(belief)、艺术(art)、道德(moral)、习俗(custom)、法律(1aw)以及自然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习惯(habit)及能力(ability)在内的复杂综合体(synthesis)。此后,不少哲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一大批学者专家试图从各自的学科领域来界定文化的内涵,不同学科领域对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界定。例如,哲学界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而存在主义则认为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故而,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收集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概念有二百余种。

相关专家考证,“文化”是我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语。“文”的原义,是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是事物性质或形态的改变,又可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据《易·系辞下》称:“物相杂,故日文。”《礼记·乐记》载:“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载:“文”,错画也,象交叉。“化”,原义为生成、改易、造化。“文”与“化”合并为“文化”二字联用,较早出现于战国末期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中。商务印书馆增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给“文化”的释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现当代,我国也有不少学者研究文化的内涵,例如,龙应台2005年10月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文化是什么?》指出:“文化其实是道德、品位、智能积累的总和,它体现在人们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学者王小波则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中精神财富的积累,它借助物质媒介如艺术品、书籍等等流传后世或向外围世界传播。企业文化学家秦在东教授指出“所谓文化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通俗地说,就是用文化的视角审视客观世界,从知识角度和情感方向上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事实上就是人们对事物本身进行价值判断时所蕴藏的道德精神、法律精神等方面的特别关注。”

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是人类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形成的历史积淀物。具体而言,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特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而“传统文化”通常是指民族文化发展中积淀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是主宰人们思想行为的习惯化的程式。

2 化学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比较研究

选取使用范围广、代表性强的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为样本,通过对3个版本24册教科书各个板块内容的剖析,找出包涵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本材料,其中涉及范围广泛,有科技、经济、政治、地理、历史、建筑、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内容。

2.1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内容的比较研究

3个不同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在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时,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首先,编者们都注意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化学学科特点相结合,巧妙地融入到教科书中去。其次,都坚持正确导向,材料多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再次,呈现方式多样,有诗词、成语、实物、图画等等。最后,编者们都注意选材的亲生性,侧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①从选材的角度看,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都选取了我国曾取得辉煌成就的素材,如火药、造纸等四大发明、侯氏制碱法、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等等。这些素材既可以作为化学知识、概念的佐证,又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中华民族古代科技发展的卓越成就,从而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②从呈现方式上看,都巧妙地将精美的传统语言文字融入化学学科中,有韵美的诗词文章,也有生动、平实、朴素的农谚俗语,如“按图索骥”、“杞人忧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粪和肥,肥料飞”、“万物土中生”、“雷雨发庄稼”、“何其相似乃尔”等等。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表述方式与当今化学理论在教科书中和谐共鸣,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习者学习化学的热情,帮助他们理解化学情境。③从呈现栏目上看,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呈现传统文化元素的栏目可谓是丰富多彩。有“引言”、“正文”、“插图”、“尾注”、“联想·质疑”、“资料在线”、“交流·研讨”、“生活指南”、“动手空间”、“学以致用”、“化学史话”、“资料卡”、“问题解决”、“练习与实践”、“你知道吗”、“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学与问”、“习题”等等。形式多样的呈现栏目,可以使学习者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之美。

3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时既有共同特征,又各有所长。因此,选取3个版本的《化学与生活》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不难看出: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多以俗语、名言、古文典籍的形式引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凝练、深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苏教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则较多地使用精美的图片,更侧重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鲁科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则较多地使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平实、实用、亲民,学习者能够切身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与魅力。

2.2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数量的比较研究

3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各有8册,它们分别是《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按照不同版本、不同模块对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鲁科版教科书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总数最多,达一百多处。从不同模块来看,各版本化学教科书中涉及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最多的模块都主要集中在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4个模块,所占的比例合计高达80%左右。而这4个模块中化学与生活模块所占的比例最高。就单个模块来看,涉及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最多的是鲁科版的《化学与生活》,高达34处,所占比例为33.3%,最少的是鲁科版的《物质结构与性质》,仅有1处(是第97页利用AFM技术“刻”的孟浩然唐诗春晓),所占比例仅为0.98%。

2.3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分类比较研究

借鉴有关领域的相关研究,将传统文化元素划分为5个部分,它们分别是:①传统思想(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等);②传统习俗(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③传统生活(衣食住行、日常用具等);④提出艺术(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⑤文化遗产(传统技术、遗物、遗迹等)_3]。以此为据,对3个版本24册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分别为传统思想、传统生活、传统艺术、文化遗产)。

由图1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元素划分的5个领域内,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中引入内容最多的是文化遗产与传统生活,合计总数分别为人教版84处、苏教版88处、鲁科版95处,所占比例分别为93.33%、93.62%、93.14%。涉及传统思想与传统艺术的部分较少,合计起来都只有几处,而传统习俗的部分都是空缺的。文化遗产与传统生活受到编者们的普遍重视,主要因为这2个领域与化学学科联系较为紧密,涉及或运用化学知识的部分较多,同时也有编者们所坚持的传统观的原因。整体上,化学教科书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领域反映了编者们始终坚持一种动态发展的传统观,秉持了褒扬性为主兼顾批判性继承的叙述原则。

3 传统文化元素的化学教育价值分析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的化学课程改革中应重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宗旨,要从化学不仅是一门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而且是一种人类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化学学科,把化学知识作为新世纪的公民所必须的科学素养来掌握;并使学习者正确认识应用化学研究成果的利与弊,从文明、道德、伦理、法律的角度对化学品及技术的消费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使化学科学的发展达到与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完整地体现化学教育的真谛。

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长期创造活动的结晶,它反映着人们当下的精神状况、价值取向,人们既是传统文化的缔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缔造物。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本质的特征,认识、尊重和发展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认识、尊重和发展人们自身。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人们要善于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避免犯历史性的错误。

3.1 从继承视角和发展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美国著名核化学家西博格(Seaborg,GlennTheodore)教授曾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恩格斯也曾指出,发现摩擦生火的意义超过发明蒸汽机,他甚至把这种发现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庄子·外物篇》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燃”;《韩非子·五蠹》记载“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而民悦之。”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讲,摩擦生火就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从此人类开始了利用化学促进自身社会发展的步伐。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解决了地球上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化学医药的发展延长了全人类人均二十多年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3.2 从历史视角和能源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术价值

火不仅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也开启了人类利用能源的第一步。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我国早在明朝的《天工开物·井盐》里就有记载“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化学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与现代的进步,它也是人类未来能源危机解决的良药。

东西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从近代以来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被西方超越。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科学是阻碍还是促进,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然而,李约瑟(Needham)的研究表明: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现或发明,大约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土壤化学的开创、造纸火药的发明、陶器瓷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铁犁铧的锻铸等等,中国总是世界第一。以上事实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但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阻力,相反,可以成为其繁荣的基础。研究表明,在化学教学中相应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化学技术前沿问题的,也有利于繁荣传统文化,有利于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可贵的文化自觉。

3.3 从多元视角和全球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化学是植根于文化之中的,化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研究化学和化学教育的多元文化是人类文化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多元文化学认为,文化因素是化学和化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强调化学理论与技术都是一种文化产品。化学教科书是人类科技文明的载体,化学教学承担着向新一代传递人类文明的重任。传统文化是国人过往共同生活的经验,是长期比较选择后普遍认为合理可接受的内容,传统文化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有效沟通的中介,它能够消融师生间的隔阂、促进生生间的团结协作。而将多种文化元素整合进化学课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并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未来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 E.Dole)曾激烈地批评过单纯地只强调“学科教育”,他倡导的是一种多元文化背景下蕴涵传统文化元素的“学科教育”,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源于某个区域但又联系全球的文化感”。大卫·尼尔森(David Nelson)等人也曾倡导过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尊重所有人种的多元文化。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既要反对妄自菲薄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又要警惕夜郎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

3.4 从生命视角和环保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生生命发展价值

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范文4

关键词:城市工业遗产;遗产保护更新;工业遗产流逝

引言

近年来,城市中一些原有的工业用地已不再适宜一些传统的工业生产,迫使许多原有的大型工矿企业进行外迁以实现土地价值的最优化配置,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合理化配置不断完善,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完成产业升级的工业蜕变,这些无不导致原有工业产业类型逐步消减、搬迁或消失。

工业用地的发展正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工业发展进程的缩影,见证着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而这些工业遗产以一种特殊的工业语言阐述它特有的价值,同时城市的工业发展史作为城市社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脉络,对于保护城市特色,保留城市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目的

我国由于进入后工业时期较晚,因此对于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问题的研究工作也相对滞后,造成了理论依据不足,保护意识不强,实践经验欠缺等严重问题。而沿海地区许多大型工业城市的发展、建设速度又十分惊人,这当中大多是以高消耗为代价,只顾眼前利益,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因此造成众多具有传承昔日工业文化,反映城市工业发展进程的工业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急速消失,那么这些工业遗产的价值如何评定,以工业遗产价值评定体系为依托的保护与更新机制,在原有工业用地被赋予新的功能的条件下如何应用以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的保护与更新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2.1研究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价值

本研究的意义是通过价值评定体系的建立以及可实施的保护与更新机制的应用,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问题需找出路,试图探寻城市工业遗产合理科学的保护与更新的手段和途径,这样不仅解决了工业遗产自身的保护与更新问题,进而增加了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底蕴,使其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时让昔日辉煌的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也有利于塑造具有特色的全新的城市形象。

2.2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具见证了人类巨大变革时期社会的日常生活。工业遗产记录了普通劳动群众难以忘怀的人生,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构成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保护工业遗产是对民族历史完整性和人类社会创造力的尊重,是对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纪念和其崇高精神的传承。

工业遗产中蕴含着务实创新、兼容并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注重诚信等工业生产中铸就的特有品质,为社会添注一种永不衰竭的精神气质。有重要社会价值。保护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水平。而保护某种特定的制作工艺或具有开创意义的范例,则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2.3经济价值

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为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的负担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业遗产既能为后世留下曾经承托经济发展、社会成就和工程科技的历史形象记录,也能为城市经济未来发展带来许多思考和启迪,更能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它们见证了工业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保留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弘扬工业遗产的文化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无时不在提醒人们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留下更多的向往。

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存在问题

3.1城市工业大部分遗产遭到遗弃毁坏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对工业遗产在拆与保、遗弃与利用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碰撞。尽管近年来一部分工业遗产开始被列入保护之列,特别是一些传统工业城市,尚未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缺乏对工业遗产的总体评价。但是受法律保护的工业遗产项目仅占应纳入保护内容中的很小一部分长期以来,目前世界各地的工业遗产正面临着毁坏和遗弃以及掠夺式开发导致的严重威胁。

3.2人们对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意识不高

人们习惯于把农业社会时代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作为文化遗产悉心加以保护,而对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则重视不够。在人们开始注意保护数千年、数百年前祖先创造的历史遗存,而往往忽略几十年前在我们父辈或者我们自己手中创造的文化遗存,为了有限的商业利益,不惜将一些经历战争磨难和文化浩劫而幸存下来的优秀工业遗产遗弃或拆毁。

工业发展深刻变革的物证材料对人类而言具有广泛的价值,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这类技术和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生产领域的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因此,在城市更新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对待工业遗产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4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策略

4.1保护城市工业遗产的措施

鉴于工业遗产既是文化遗产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应尽快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使经认定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遗产通过法律手段得到强有力的保护。现行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在有关工业遗产的保护方面不够明确和完善,有待在进一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加以充实。

当前,工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必须对这类调整给工业遗产带来的潜在威胁进行预测,同时制定能够快速应对的各项程序,以防止工厂关闭停产后导致重要遗产元素被拆改、损毁或破坏。在未进行认定的情况下应立刻停止正在发生和计划中的对工业遗产的拆改行为。设立专家顾问机构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有关问题提出独立意见。一旦工业遗产受到威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具有法律保障的权利加以干预、制止。

4.2 工业遗产更新与重新投入利用

近年来,由于制造业经济大量向金融、物流、中介、研发等方向转型,所以许多适宜的厂房、通过对独具特色的工业建筑遗产资源的多角度挖掘,能够促进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层面,工业建筑遗产资源可以减少城市的消极景观,在生态和景观重塑方面,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使原本缺乏活力的点状工业遗产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服务。

同时人们对于这些工业建筑的文化信息和传统风貌格外珍爱,适度地改造往往仅限于室内,如增加隔热保温措施、进行内部水电改造、添加卫生设施、房间结构加固及装修等,而对于工业建筑的外观和格局及室外环境尽可能保持原貌,以提醒人们这些工业建筑和设施不同寻常的历史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5.结语

城市工业遗产经历蹉跎岁月,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人们在未来只会后悔莫及。工业遗产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失去了它,城市将会出现一段历史空白,这座城市工业发展的年轮与记载将会全部消逝。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将会荡然无存。因此,只有充分调研,形成良好规划,坚持科学、有序的发展策略,才能将珍贵的工业遗产保存下来,形成经济发展与人文情怀互相依存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天津市总体规划(2005~2020)说明书.

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范文5

关键词:文物建筑非正常死亡保育

中图分类号:K8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物建筑的概况

文物建筑,是指作为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近现代建筑、革命旧址和纪念性建筑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第二条有对文物建筑定义。文物古迹、古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进程,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有留存至今的建筑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是古老历史的活的见证。它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

文物建筑的“死亡”

2.1文物建筑的“正常死亡”

一些古建筑年代久远,经历风吹雨打,年久失修,构件老损,最终崩塌而消亡。

2.2文物建筑的“非正常死亡”

2.2.1不可抗力的影响

不可抗拒自然灾害主要指水灾、特大暴雨、地震、雷击等情况。文物建筑有可能会因遭受不可抗力而全毁。文物建筑绝大多数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由柱、梁、屋顶等构件组成。广东地区文物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木质古建筑耐火等级低。从古至今,古建筑不乏有因雷击起火导致焚毁。

2.2.2人为的影响

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实践工作始于民国,至今仍有许多有价值的古建筑未来得及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有效地保护。有的古建筑被不当地使用,随意对建筑进行改造,或被频繁的重修、重建,丧失了原有的风采,变成了现代建的仿古建筑。改变文物建筑原状的做法都是对古建筑的损坏。

城市建筑的步伐在加快,在城市中的古建筑时常在取舍博弈中失败,为现代工程让道,遭到人为的故意破坏,被强行拆除,出现“非正常的死亡”。目前我们所闻的古建筑的消失更多的是由于人为的破坏。人为拆除有价值的古建筑例子很多,有的还来不及去搜集它的资料,就已经被宣告死亡。就连对中国建筑史及文物保护作出重要贡献的梁思成、林徽因的“梁林故居”在2009年也遭遇了拆除。

文物建筑的“生存”

3.1生存能力

有许多的文物建筑在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仍然屹立于新世纪。文物建筑的正常寿命是多少?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西方不同,西方的建筑,多以砖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可以保持数百年,甚至更长。中国古建多为有机的木材结构,其且辅以油彩、纸张等有机材料,有学者说中国古建是一种有生命的建筑,生命有机体。既然有生命就会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性地修缮。这种中国古建的修缮在历朝历代尽有,且都有相应的规制。古建筑能屹立不倒,生生不息,归功于适时适当得保护修缮。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代建筑难能躲避地震的摧毁。然而,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在刚过去的2013年4月发生的雅安地震中,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张家大院” 地震后几乎完好无损。古建筑的抗震能力比现代建筑更能经历实践的考验,隐藏着科学的抗震原理,这些实体模型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3.2“医治”

“文物保护工程分为: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等。”[ 详见《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五条]根据文物建筑各自的“病症”做出相应的“医治”。 在保护下,文物建筑能得以延续下去。

文物建筑保育

“文物建筑保育”的概念是从香港文物保护理念借鉴而来。保护是第一步。如何在保护下来之后发展?通过活化后继续欣赏、继续利用,所以就衍生了‘育’这个概念。建筑物保护下来后,虽然用途和原来的不太一样,但建筑物可以继续发挥效用,其中很有价值的元素可以保护下来,在公众参观时也会通过这些元素知道建筑物原来的历史。因此,这是实现发展与保育之间平衡的合适做法。

我国的文物建筑保护通常是静态的保护,文物建筑保育强调的是动态的保护,使得文物建筑活起来,有新的功能但不损坏建筑的原状,又能促进公众的参与。根据我国文物建筑的特点,应以静态保护为主,有的文物建筑容易受损,价值比较高的不适于进行活化利用。但是有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值得保护的,可以进行这种活化利用,只是这类历史建筑却又不能受到国家文物法进行保护,存在一个空缺。文物建筑的保护,是否有更多的方法,不光是单纯的静态保护呢?有些近现代的文物建筑是否能尝试做一些不损害文物建筑原真性的保育?

4.思考文物建筑的“死与生”

4.1文物建筑死亡的影响

虽说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地大物博,但是流传至今的文物建筑已经在大量地减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建筑还会越来越少。文物建筑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文物建筑具有不可复制性,唯一性,摧毁了再重建的已经变成了复制品,不是原物。文物建筑的死亡是不可逆转的。没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京都和奈良是日本的两大古都,这两座城市拥有许多具有唐代风格的古建筑,艺术价值极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们能幸免于二战时的轰炸,要归功于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日本还保存着许多唐代风格的古建筑,但是我们本国却很少,甚至曾有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已经不存在唐朝以前的木结构建筑,要看唐朝的建筑,唯有去日本京都、奈良了。但建筑学者梁思成却坚信在国内的某个偏僻角落,一定还有唐代建筑物,1937年他与妻子林微因,长途跋涉,千辛万苦终于在五台山发现了唐代建筑佛光寺,这也是唯一国内留有唐代建筑的孤证。试想,若我们真没有唐代建筑了,还真要去邻国看了。文物建筑的死亡就意味着一段历史的见证物的终结。

4.2文物建筑生存的意义

由于文物建筑是历史先民创造的物质的精华,它具有着悠长历史、艺术、科技价值的珍贵物质,而且它不仅能帮助现代人了解科技发展历史、人类文明文化进程及历史演变过程,并且文物建筑也成为了现代文化教育的一部分,给现代学生带来学习爱国精神、革命精神等教育的极好“教科书”,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说道:“每个城市都有他的紫禁城”。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历史印记。标新立异的新建筑容易被另一个标新立异的新建筑取代,因为它们只是建筑。但是文物建筑是不可复制,唯一的,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不可取代的真地标,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文物建筑的生存和死亡更多地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它们。文物建筑应该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在城市建设的道路上,不能一昧地通过拆除来解决之间的矛盾。世界如此之大,仍可借他山之石,寻求一条平衡发展的方法,让新旧建筑共同组成我们美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网络资料, 李松战,文物保育 活化建筑——从两个关键词看香港文物保护的借鉴意义

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范文6

【关键词】对待 学生 玩与学

一说起“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特别高兴,有的有点儿紧张。对学生来说“玩”这个字眼,太诱人了,对一些家长和老师来说,认为玩是不健康的,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心底里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学生玩,更不希望玩得太多,正如《我多想唱》那首歌,“高三了还有闲情唱,这样怎能把大学考上……”以至时时刻刻都叮嘱学生学习啊学习!

在一些权威性的各类辞书包括《辞海》在内,对“玩”字的解释有四种:1.戏弄、玩耍。2.欣赏。3.玩赏。4.研习。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把“玩”运用于前三种居多,很少见用于“研习”之意。其实早在周朝时,我们的祖先已把“玩”与“学习”联系在一起。更有意思的是“玩”还有一个异体字――“”,按照汉字形声的规律,这个“”字的左边应是主体,就是“学习”之意,右边是它的近似发音,是“玩”的右偏旁。所以说学与玩是一对双胞胎,学中有玩,玩中学到知识和本领。问题是青少年怎样玩才能学到知识?怎样玩才能有意义?我们家长和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

一、玩是为了学

玩是青少年的天性,也是青少年的权利,它可以使青少年明白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人生哲理:可以认识社会,熟悉生活,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发展智力,增进健康,终身受益。例如:在学电脑时,青少年喜欢玩电子游戏,那你就得先学会使用电脑,以及玩的方式和规则,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手到、眼到、脑子到,这对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青少年如沉湎于电子游戏,则是不应该和不允许的,因此青少年还得学会控制自己,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在众多玩的项目中,中学生选择玩的项目要与学有联系,对学有帮助,不能什么都玩,没有目标,最后玩荒了学业,玩散了心,玩掉了希望,玩掉了前程。也不能什么都不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电视不看,朋友不交,班干不当,啥事也不做,只知道读书做题,成为“读书迷”,除了书,啥也不知,啥也不晓,不好玩,“死读书”,变成“读书死”,充其量是“书囊题袋”,没有创新,没有贡献。玩什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目的地选择自己的弱项,把玩与学结合起来。比如“方妞”练胆记――讲的是上海市徐汇区一个叫方嘉华的男生,因生性腼腆、胆小,像个女孩子,同学们称他“方妞”,父母和老师为改变他的性格,不知费了多少功夫。自从当上“太牛小队”队长以后,他自觉地对着镜子反复地练习“说话”,甚至用录像机录了“综艺大观”“今夜星辰”等电视节目,反复琢磨着主持人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经这样玩了一段时间,他变得自信,大胆,活动能力越来越强,参加“游太空知识竞赛”活动取得全校第一名,学习成绩总分也名列全年级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与玩练主持人说话、动作有关,给他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学习方法,如果只想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能改变胆怯的心理吗?面对着考试他能夸下海口,拿100分没问题吗?

二、在玩中学会动手,使玩有质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因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善于动手能力的人才。虽然中国的教育很注重考试,考试的制度是必要的,这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途径。但是,人的才能结构各不相同,不少会干的不一定会考,不少会考的不一定会干。“要在社会上提倡培养善于动手的人才。”这是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院长谈话时强调的一句话。同时他还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两种人,一种是从事基础理论,推动科技发展的这种人数量不一定很多;一种是能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运用实际知识解决生产问题,这种人是大量的。可是我国传统教育太注重钻书本理论,做学问,这样就会把一部分不适合做学问的人硬推到这条路上去。这对个人不利,对社会也不利。所以我们青少年在动脑、动口的同时也要动动手,比如王昂同学自幼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当学完了《一粒种子》的课文,回家就把三粒豆种栽在花盆里,观察发芽情况,学完《保护牙齿》时,就把鸡蛋放进醋中试试,探索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奥秘。又如达尔文童年时期喜欢做一些实验性的游戏,为此常遭到父亲和老师的斥责。有一次学校校长竟当着同学的面训斥他说:“你把时间都花在无用的玩意上。”后来达尔文回忆说:“那是无用的玩意吗?不,那是我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它使我走进了科学的大门。”由此说来,游戏活动,有时候决定着个人长大从事事业的方向和活动水平。因此,青少年在玩耍中要多一点心眼,多一点角度,多一点质量,读书时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发现,多一点创造,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

三、玩要有节制,注意适度,保持清醒

青少年处在长身体时期,渴望知识、渴望交往,好奇心强,什么都感兴趣,加之精力充沛,玩起来往往忘乎所以,一发不可收拾,自控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孩子喜欢音乐,在课余时间想听听音乐,轻松一下,可是父母却想尽办法使他与音乐有关的活动“绝缘”,让他一心一意的去学习功课;有的孩子爱看小说,对故事情节入迷,有时忘了帮助家长干家务活,于是招来家长的不满;有的孩子对花鸟虫鱼发生了兴趣,觉得引人入胜,爸爸妈妈则斥责为不务正业;还有的对录音机的内部结构感兴趣,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把录音机给拆了,父母轻则责骂,重则拳脚相加,所以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长谈起“这孩子玩疯了”,“这孩子蛮聪明的,就是贪玩”。由此可见,中学生的玩要有节制,主要是自我控制。

首先,合理安排、分配时间

合理和善于安排时间,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张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表,是我们能正常处理工作,休息、闲暇活动的重要表现。青少年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一切的时间安排必须要为学习科学知识服务,众所周知,正规的课堂学习会觉得活动天地太窄小、太枯燥,生活的情趣太乏味、太单调,可能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疲劳。而“玩”可以调剂紧张的学习,缓解生理和心理压力,恢复精力和体力,所以说:合理地利用空闲时间调剂自己的生活、愉悦自己的身心,再去工作时,就能获得新的享受。

其次,控制内容

玩的内容要有益于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思想不稳定,可塑性很强,最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青少年要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教诲,远离,不看黄,不进游戏机室,不到卡拉ok厅,不进桌球室,不赌博等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再次,玩的方式选择要控制,一般情况下,晚上不应出去玩,非去不可要有大人陪伴,男女同学宜集体组织活动,不宜单独约会。

如果说“玩是孩子的天性,学是孩子的天职”这句话是正确的话,那么中学生不仅能玩,而且必须玩。玩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玩融入学,学寓于玩。学时紧张,玩时放松;学时聚精会神,玩时痛快淋漓,这样学得才会更多,效率才会更高。对中学生来说,玩是学的补充,玩是学的休息,玩是学的继续。任何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或者偏执一面之词皆会自讨苦吃。玩得天花乱坠、学得呆头呆脑就是两种片面行为的产物,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家长以及学校的老师,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玩的权利。

【参考文献】

1.《辞海

2.《玩也是学》

3.《怎样才能玩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