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建筑基本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建筑基本要素范文1
关键词:住宅区;规划设计;结构形式
近几年来,居民住宅区的修建数量日益增多,在居民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既要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整体性,又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住宅区在环境、设施和舒适性等多方面的要求,住宅区的整体建设和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住宅区的建设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住宅区的使用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其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居民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1 住宅区的用地选择
选择住宅区用地是居民住宅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它对于城市整体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环境和布景的设计和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用地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1 规划用地的环境要相对较好,在地形上要相对平坦地质上也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地区要有利于排水,不能出现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
1.2 在选择位置时一定要对工业区的位置进行充分的考虑,住宅区的具体方位要按照环境保护和城市住宅规划的相关要求来确定,在能够保证安全、环保等因素的基础上要建设在距离商业和工业区较近的地点,这样能够为居民的工作和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1.3 用地的数量和具体条件能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用地的具体划定要根据规划的需要来进行确定和调整,用地尽量要保持良好的完整性。这样能够提高整个城市的整体性,能够有效减少用于市政管线和公共交通建设所需要的成本。
2 住宅区的规划结构形式
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其基本形式有:
2.1 以居民住宅区作为一个单独的单元来对居民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居民小区是道路和道路之间或者是道路和自然环境之间所区分出的一个体积较大,但是不会分布在城市干道上的一个完整的部分。住宅区的内部设有能够满足人们具体需求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用居住的小区来对整个居民区进行组织和规划能够很好地位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保证居民区的环境,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城市交通的顺利运行。
2.2 以居住团体作为一个基本要素来进行居住区的规划,。这样的组织形式在用地的划分上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限,整个居住区是由若干个居住小组组成的。
2.3 将居住团体和居住小区结合起来作为基本要素、这种结构形式居住小区和居住团体较差组成。而居住区是由一些居住小区构成的,而小区又是由几个居住团体构成的,居住区的结构规划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发展,所以在居民住宅区的规划和建设上也存在这非常明显的多样性。
3 居住区风格塑造
小区风貌和设计规划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在居民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不断体现创新思维,充分体现出小区的特点,避免小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非常强的相似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小区能够更好地为小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
3.1 传统文脉的延续。小区是城市组成的有机体,这个构成单位应充分体现城市的建筑文化内涵、居住环境文脉、城市景观环境等因素,如上海在分析原有居民居住模式的理论建筑基础上创造新理论建筑模式;江南城市采用低层建筑布置、粉墙黛瓦装饰以及传统造园手法,体现江南古朴、清新、淡雅的特色。
3.2 因地制宜的布局。小区基地状况各自不同,规划时如能善于把握地形、地貌和地物作为创造的依据,必然会反映出小区的特色。如基地上的树丛,将其保护并与规划空间有机结合就能反映浓郁绿色空间环境特色。如位于高差较大的山地,依顺山地等高线布置道路和建筑,突出山地建筑的特色。如处于炎热地区,则可采用架空式底层,使小区的绿色空间流通和景观视野贯穿,体现出当地的特点。
4 住宅区道路交通设计
住宅区的道路系统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形式:
4.1 人车交通分流的道路系统。这种系统适用于私人小汽车较多的住宅区。我国的私家车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因此在现代住宅区中采用此系统应成为主流。
4.2 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当住宅区内私家车很少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形式,我国目前已建成的住宅区多采用这种方式。
4.3 人车部分分流的道路系统,在受条件限制的住宅区中无法实现人车分流的情况可采用此系统,或在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另外设置一套联系住宅区各级公共设施的专用道,专用道和车行道采用平交形式。由于私家车的增多,导致空气污染、噪声干扰、交通混乱、景观恶化,也出现了如何合理存放的问题。通常小区内停车方式有三种,即地面停车、地下停车和室内停车。地面停车比较经济方便,但常与绿化争地。地下停车可充分利用基地,如设于中心绿地和运动场地下面,不侵占公共空间与绿地,但造价高。室内停车如为住宅底层架空停车,存取方便,但汽车防盗装置和尾气容易扰民,并易造成人车同道;如为车库集中停车,比较安全可靠,但存取离家较远,不甚方便。
5 住宅区景观绿化设计
住宅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广量大,与居民关系密切。住宅区绿化是为居民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有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污染、防止噪声等作用,而且在组织居住区建筑群体的多样化和赋以居住区地方特色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住宅区绿地规划布置:
5.1 基本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尽可能利用地质条件差、坡地进行绿化。注意美化环境的要求,在植物配置种植方式上,力求投资少、便于管理。
5.2 在公共设施用地内布置附属绿地,和住宅区公共绿地有机组成绿地系统。
5.3 道路绿化。它对住宅区的通风、调节气温、减少交通噪声以及美化街景具有良好。
结束语
住宅的建设和城市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居民区的建设对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一人未办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城市建设中人性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绿色建筑基本要素范文2
【关键词】园林建筑,植物,效果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本文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研究,首先探讨植物在建筑周边的配置规律,然后分析建筑同植物的构图关系,最后研究不同风格的植物配置以及不同建筑部位的植物配置,希望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
二、植物在建筑周边的配置规律
1、以人为本
不管什么样的景观布局,都是由人设计的,其出发点自然也是人的需求。可是人们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享受美丽,要做到以人为本,园林设计者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园林使用者的生活习性及喜好,让自己的设计更贴近于使用者的习惯和爱好。
2、因地制宜
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建筑物周边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品种,以确保植物的环境和生态的一致性。这就要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生态性
巧妙的运用生态环境的循环和再生能力,可以维持建筑的平衡。建造一些人工的生态群,形成一个小型的自然环境,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周围的空气,同时还能提高空气的含氧量,让人们的身心更加愉快。
4、个性化
每个建筑物的设计都有自己的规格和意义,其周围的植物更要适当的凸显出这些建筑物的年代,历史,背景等,让建筑物的形态更加多样,更加个性。
三、建筑与植物的构图关系
植物配置和建筑的关系可以用两方面来概括,就是平面设计的组合,和立体设计的组合。建筑物和植物之间的平面组合是一种“图底“的关系。比如在一座建筑物的周围种植植物,建筑物的特点就会更加明显的凸显出来。平面的设计有两种有效的表达方法,第一就是可以随势造势,根据建筑物的外形形态来随意搭配植物,以凸显其特点;第二种方式就是植物的形态设计跟建筑物相吻合,更好地凸显出建筑物的各种形态特点。
1、对景与借景
对景主要利用植物来作为建筑物的走线,或者新进的路线布置的景观。对景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对景是视觉的中心,是人们的视线必然会聚集到的地方。间接的对景则是人们在行进的过程中才可以看到的直观的景物或者是隐含在行进路线中的景色。 借景是根据建筑周围环境特点和造景需要,把建筑外的景观组织到建筑周围,成为建筑景观的一部分。
2、障景与隔景
障景的作用就是隐藏不想被人们看到的不美观的地方,或者隐蔽的场所,如厕所在一楼的窗户,为了避免让室内外的视线流通,我们都可以采用障景来进行隐藏。隔景的作用则是用来分割空间,可以把大的事物减小,还能将简单的区域复杂化,同时还可以将人们不可以去的地方用植物来阻挡。
3、诱导与暗示
园林植物的造景诱导是在人们想要去的目的地处设立比较明显的标志,如在建筑物的门口设置,鲜花,从而引导人们进入大厅;在楼梯口摆上,鲜花,可以让人们更容易找到,出口;同时还可以利用绿色植物给人们指引道路等。
4、尺度与比例
在建筑空间中种植绿色植物,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掌握这里的建筑空间。在建筑群中,人们总是想要轻松愉快的体验。很多建筑物在设计的时候,空间太大,让人感觉自己在这样的空间中太过渺小,我们可以种植绿化植物,人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绿化植物来作为自己的参照物。
5、质地与机理
我们可以运用植物和建筑物的不同的机理和特殊之地进行相互呼应。如我们常见的厚实的草坪有一种地毯的感觉,与水泥地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跟墙面相比,树木的质地要粗糙一些,同时还有很多形态的变化。室内的植物可以和墙面地面形成平滑细腻和粗糙曲折的鲜明对比,这样的机理质地对比,也可以让人们的视觉更加丰富和舒适,同时加强了造型上的美感。家具陈列以及建筑都是人工造成的,比较呆板机械,可是植物富有活力与生机,两者相互呼应,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舒适与美感。
四、不同风格建筑的植物配置
1、中国皇家古典植物与建筑配置
皇家庭院的宏伟和气派首先体现的就是皇家园林,色彩浓重的建筑物与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等高大树木,雄浑庄严的特色园林形成。宫殿建筑群具有布局严整、色彩浓重、体量宏大、等级分明的特点,植物上常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如牡丹、圆柏、油松、青檀、白皮松、七叶树、玉兰、海棠、银杏、国槐、芍药等作基调树种,且一般多规则式种植。
2、植物配置江南古典私家建筑
面积不大的古典江南私家园林,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常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建筑以灰瓦、粉墙、栗柱为特色,加上文人墨客的高雅和清淡。植物配置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意境,巧妙结合景点命名上体现植物与建筑,如“海棠春坞”。
3、植物配置纪念性建筑
常用松、柏来象征永垂不朽的精神和革命先烈高风亮节的品格,纪念性建筑的植物配置,多用白油松、皮松、国槐、圆柏、七叶树、银杏,以突出建筑庄严肃穆的特点。也表达了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和敬仰。
五、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1、南面
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和主要观赏面一般为建筑物南面。充足的阳光,直射光白天全天几乎都有,反射光也多,墙面辐射大,加上背风,流通不畅的空气,高温度,延长生长季,这些形成特殊的小气候。多选用观赏价值较高的花灌木、叶木等,或需要在小气候条件下越冬的外来树种。建筑的基础种植应考虑建筑的采光问题,不能离得太近,建筑的立面不能过多地遮挡,同时建筑基础不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还应考虑。
2、北面
首先应选择耐荫、耐寒树种;不设出入口的多植物层次群落或可采用树群,以遮挡冬季的北风;则选用圆球形花灌木,设有出入口的,规则式种植于入口处。建筑物北面荫蔽,其范围随纬度、太阳高度而变化,以漫射光为主;少量直射光,夏日午后、傍晚各有。较低温度,较大相对湿度,冬季风大、寒冷。
3、东面
建筑物东面一般上午有直射光,约下午3时后为庇荫地,光照温度不大,比较柔和,适合于一般树木,可选用需侧方庇荫的树种,如槭类、红枫、牡丹,也可用树木(如居住区内)。
4、西面
为了防西晒,耐燥热、喜光、不怕日灼的树木一般选用,如大乔木作庭荫树,或树林,栽植爬墙虎,墙面在条件许可下。上午为庇荫地,建筑物西面,下午形成西晒,尤以夏季为甚。光照时间虽短,但高温度,剧烈变化,西晒墙吸收积累热量大,空气湿度大。
六、结束语
总之,通常要考虑建筑的特点、功能,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需求等因素,综合这些因素从而构造出和谐的景观。建筑与植物,一硬一软,一张一弛,质感组成皆不同,形成鲜明对比;但作为景观构成中的基本要素,两者更多表现出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设计时,明确什么是这个景观体要解决的问题,目标是什么,然后以此为导向,寻找答案。建筑周边的植物不仅仅是建筑的陪衬和被动的规划项目,而应是与之互动的统一景观体。
参考文献:
[1] 郑巍,陈国斌.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5)
[2] 陈国斌,邓新文.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6)
[3] 李文丹. 园林建筑与园林环境中各因素的关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9)
[4] 徐玉州.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