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

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53―02

所谓思维能力就是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的方法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思维能力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基础,也是发展智力的核心。一个人如果不会思维,其他各种能力就不会得到发挥与发展。在教学中,若想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是要教师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思维活动,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这其中指导学生解题也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学生要进行广阔的思维,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做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打破思维定势的影响,进行知识迁移,对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对同类知识进行联想概括,才能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例1. 在一平衡的托盘天平两侧分别放上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里盛有100 ml 1 mol/L的硫酸溶液,现分别向两烧杯内同时加入下列哪组物质反应完毕后,天平仍平衡()

A. 1 g Mg 和1 g Zn

B. 6.5 g Mg 和6.5 g Zn

C. 10 g Zn和10 g Mg

D. 2.4 g Mg 和6.5 g Zn

解析:分析题中条件,化学反应是在质量相等的烧杯中发生的,因此反应前后天平均平衡,说明反应前是等质量的,反应后仍然是等质量的。

A. 1 g Mg和1 g Zn分别与硫酸反应,显然硫酸过量,因此要以金属质量为标准进行计算,由于Mg和Zn与硫酸反应放出的H2质量不同,因此,天平不能平衡,答案A是错的。

B. 所取两种金属质量相等,对镁来说是金属过量、硫酸适量;对Zn来说是恰好与酸反应。所以,应以酸为标准进行计算,得出生成的氢气是等质量的,因此,天平保持平衡,B是正确答案。

C. 由于金属过量酸适量,所以应以酸为标准进行计算,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又因加入的金属质量是相同的,因此,反应后天平平衡,C答案也正确。

D. 2.4 g Mg和6.5 g Zn能够与酸完全反应,放出的氢气质量也相同,但放进去的金属质量不同,故天平不能平衡,D答案错了。

这时教师总结和引申得出金属与酸的反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酸过量,另一种是金属过量。如果金属过量,酸适量,反应后两溶液质量相等,如上题的B和C;如果酸过量金属适量,则以金属为标准进行计算,只要金属与放出的氢气质量差相等,就可以使天平平衡。

在本题的运算中,教师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寻找题目的隐含条件,启发了他们的思维,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发展思维的广阔性。

二、通过选择题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思维的严密性是正确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体现。在教学中,运用多项选择、最佳选择,是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的最好途径,它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2. 反应2SO2+O2?葑2SO3+Q平衡体系中,下列条件中不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增加SO3的浓度

D. 增加SO2的浓度

E. 减少SO2的浓度

解析:正确答案是E。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选择题,它需要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彻底弄清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以避免学生把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相混淆。

例3. 在N2+3H2?葑2NH3的体系中,保持容器内压强和温度不变,充入氩气以增大容器体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压强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B. 因为体积增大,所以N2、H2、NH3的浓度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C. 因为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正确的答案应该是C,但很多同学都选了A。选A的同学认为只要充入惰性气体就不会影响体系的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但他们没有注意到条件的变化,只有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充入不参加化学反应的气体才对体系的平衡及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若容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相当于压强变化(浓度变化),所以应选C而不是A。

三、训练学生解题技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现代思维科学主张运用思考引入快,过程短,很快得出结果的联想方法来解决问题,以便赢得充裕的时间。就拿如今的各类考试来说,一般都比过去的考试面广,题量大。如果还像原来一样思维呆板,反应迟钝,就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任务,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渗透“速度观念”,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以便使学生在获取、判断、处理信息等方面突出一个“快”字。

例4. 有一个6 L的密闭容器,放入3 L X(气)和2 L 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葑2Q(气)+nR(气)。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气)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方程式的n值是

()

A. 3 B. 4 C. 5 D. 6

解析:这道题如果根据X、Y的量计算n值,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若用简便方法便能很快得出结果。这道题的关键是达到平衡,压强增加,判断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根据题意,如果体积比原来增加了5%,那么2+n>4+3,显然只有D符合这个条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这就是解题中的技巧问题。

解这种类型的题要求学生仔细审题、善于分析、抓住关键、敢于创新、寻求捷径,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若想加快解题速度,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经验的积累,多做题、多思考就能熟中生巧,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此类题型的训练,他们的解题速度和应变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解题仅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途径。要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高职 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Methods and Idea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JI Xiang

(Rugao High Teachers School, Rugao, Jiangsu 226500)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from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methods and ways of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s in mathematics, bringing their subject consciousness into play, culturing their sense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raining their abstract, image and inverse thinking to train students' capabilities of innovation and think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1 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都不太好,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差,感觉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不实用,也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数学的理解感性大于理性,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为不听课,或者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导致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形成信念、观点和态度的过程,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数学的灵感,对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是有益的。

2 创新思维的涵义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前人和他人认识的基础上,开拓自身认识的新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念、新概念、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凡是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供直接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的思维,都是创新思维,它具有新异性、价值性和跃迁性的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最本质特征是必须有所创新,必须打破传统的刻板印象,突破思维过程的障碍,提出新思路,得出新结论、新成果。但是仅仅求新求异是不够的,创新思维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或个人价值。创新思维的过程一般处于一种非自我意识的状态,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呈现出潜在的状态。

3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3.1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愉悦,引发他们的视觉想象,使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创造性的数学学习过程,觉得自己有事可做,觉得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仅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学生容易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

3.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师生和谐友爱、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并提高他们的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充当保姆型或管家型的角色转变为充当导演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并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习风格指导、学习策略指导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使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数学思维的过程,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相互争论,启发对方。

4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训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开放思维和逆反思维,帮助他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跳出现有的知识框架,改变僵化的思维习惯,开辟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1 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高职数学体现着抽象思维的鲜明特色,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学习数学可以使人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和精确,使人的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例如,正数与负数、加法与减法、乘方与开方、常量与变量、精确与近似等内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中存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发现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是一个实验、观察、类比、归纳、猜测和推理的探索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明确性、数学结论及推理过程的严密性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从而能够用数学的精确思维和清晰思路来把握和描述现实世界。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虽然来自客观世界,但并不是现实中的真正原型,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概括起来的数学模型,即事物中的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2 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图像加以思考进行的思维,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发现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形象思维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具有极高价值和重要意义。高职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比较擅长,往往对于感性的事物较为敏感,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双向互逆和正反互补的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据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在对事物进行逻辑抽象的同时,把深奥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数学概念、结论及其形成过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客观事物的客观特征,抽象出基本概念,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开放思维能力的训练

向学生提出一些符合他们实际基础的多解问题,这类问题不局限于使用一种解决办法,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这些问题,制订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他们从原有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可以自由思考,灵活地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是他们联想思维的基础,通过开放思维的训练,帮助他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类比,可以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和类比思维,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出相似和不同之处,发现问题的存在原因,寻找解决的最佳办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并且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逆反思维能力的训练

逆反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中最活跃的部分,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往往有悖于常理,但是却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能力,就要引导他们运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考虑和分析事物,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迸发出不同寻常的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1] 胡松林.数学教师札记[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重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07

新课改下,要求各个学校要认真解读先课改的要求,并有效地贯彻、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传统的教学中,大都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较差。在素质教育下,教师们开始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的提升。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们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重要的培养一种学习思维模式,能够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并且能敢于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不断的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们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提升,运用启发、诱导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培养,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探析一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提升数学思维模式的重要性

(一)数学思维具有较强的敏捷性

敏捷性主要体现在“快”上,一方面,是指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拥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快速的思考到多方面的解题方法,会一下子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让数学问题变得有突破口,也会提供多角度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指的就是,数学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缩短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包括快速的转换思维方式、解题思路、数图转化等,都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让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有思路。因此,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数学思维能力,以便更快、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

(二)数学思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灵活性主要是指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不那么单思路的思考问题,而是能够触类旁通,采用多方法、多思路进行问题的解决。体现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思维过程中的灵活性,解题思路的广阔性。学生们在灵活性的指引下,遇到数学问题时,就能多思路、多角度的解决问题,从而出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情形,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思维具有较强的概括性

数学思维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概括性的过程。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体系,知识点的庞大,很多时候一些结论都是对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这就是数学思维的概括性。只有不断的概括、总结,然后发现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才能进一步的去学习数学,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中体现的概括性大都是多层次的,不是简单地概括,这个过程是严谨的。

(四)数学思维具有较强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数学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主要指的是主动、创新性的发现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并能够解决问题,进行最后的问题总结。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化学习,让学生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动力。学生们有了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不断地激发创新的精神,在数学的学习上,不断释放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是学生们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要想高效、有质量的学习,都需要学习者们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们才会主动的学习和钻研,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得要先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们才会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才会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行指引,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们才会有动力、有坚持劲头进行钻研和思考。

(二)运用错题,培养学生纠错、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的错题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很多错题是因为学生的粗心或者是知识点的掌握力度较差造成的,这就需要学生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做过的错题,认真的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只是粗心,或者知识点掌握不到位,那么学生们就得要更加认真、细心地进行数学解答或者再次回顾课本,将知识点牢固的记忆。如果说是因为自己解题方法或者解题思路出了问题,那么学生们就要认真地去分析问题,寻找解题突破口,从而提升自己解题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学生通过对错误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快速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出处,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在纠正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严谨数学思维能能力。

(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们有效地引导和帮助。教师们要适时的去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特点,然后制定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们提供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数学的学习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们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和释放,灵活教学方法,可以打开学生们的思维世界,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思考和学习。正确的指引和帮助下,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想法,也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的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创造性思维为数学思维提供了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方法,对学生们积极、有见解的思考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方式。

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4

一、数学思维的概念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分类

1. 数学思维的概念

数学思维,是指主体能够依凭数学基本理念,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破解,从而进行的一系列系统化思维过程。一般而言,数学思维能力即主体能够借助其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形成的数学理念,实现对其所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2. 数学思维能力分类

基于心理学理论能够发现,对学生数学素养进行有效提升的方式,关键在于使学生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其具体包含:

(1)逻辑性思维能力。从主体认知发展情况看,逻辑性思维能力乃为主体理性认知阶段,主体借助内涵分析、外延界定、演绎推理等多种逻辑模式,能够实现对外部客体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运行规律的系统化认知。

(2)逆向性思维能力。此种思维能力乃是对传统逻辑思维的创新,即主体选择不同于以往的问题思考角度作为切入点,从而实现对问题的立体化创新认知。

(3)发散性思维能力。此种思维能力强调主体思维的广度与维度,通常要求学习者应深化对问题的认知,进而能够融会贯通,实现对问题的解答。发散性思维能力强调主体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应保持思维处于扩散状态,具体表现为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思维广度与维度。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借助“一题多解”等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 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难易程度。具备一定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本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在同样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深入、更广泛的知识,所以数学学习能力更容易得到提升。

2. 促进学生个体综合发展

思维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各科学习和个体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在以后工作与生活中都受益无穷。

三、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不断提出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习题的思维训练意义,实现一题多解,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就会在乐学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进行合作小组的学习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们提供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和勇于展现自我的空间。

2. 进行引导提问

有效学习过程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当是他们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才能不断探索,并有所发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问题的出现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能挖掘出学生思维的潜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主动地去学、去想、去问,在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在黑板上总结出了3种方法:

(1)数数法。比如,15-9,从15开始倒着数,14、13、12……数到倒数第9个数正好是6。

(2)根据加法算减法。学生先想9加几是15,由此推算出15-9=6。

(3)平十法。把15分成10和5,10-9=1,1+5=6。

教师让学生观察这几种方法,并问他们:“你们从这几种方法中想到了什么?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方法计算吗?”一位学生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一位同学受到启发提出:“老师,15-9,能不能先用9减5得4,再用10-4得6这样的方法计算呢?”经过讨论,学生证明了这个方法的合理性,从而发现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教师恰当地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3. 利用一题多解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广阔程度。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的练习,可使学生养成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和观点去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习惯,发散思维。一题多解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从而能够使其探索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例如: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恰好拼成了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cm2。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改拼成大长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思路1】正方体六面相等,表面积30cm2,那么可以得知每个面的面积就是30÷6=5cm2。然而在两个长方体拼接成大长方体的过程中,会少掉面的面积,同时增加两个面的面积,由此可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

【思路2】因为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先减少一个面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两个面的面积,实际上增加了一个面的面积。

【思路3】把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看作“1”。先求出增加的一个面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几分之几,再运用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法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

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能力;学生发展;学生兴趣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始终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的过程中在优化教师的“教”的时候,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不断革新教学思维,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在高中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了解学情,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挖掘教材内容,教师也可以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物理实验,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推理以及判断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有所获和学以致用。

一、构建有利于高中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一线教学的影响就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思维和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由过去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积极的“探究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高中物理教学不再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机械式的记忆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探索并解决问题,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意识的有效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极强的助推力。具体来说,创设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联系当下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创设情境、利用物理实验创设情境,甚至还可以利用物理学历史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等。高中物理课堂创设情境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其关键还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例如在在讲授压强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画:一辆载重汽车陷入松软的泥地里,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导致汽车的重心正在往右方倾斜,但汽车的右方却是悬崖,为此这辆汽车的情况万分危急,而周围又无人可以帮助。此处设计的问题就是这辆载重汽车应该怎么办?学生在这样的情境诱导下,他们会迫不及待的去思考和探究问题的结果,这样的问题情境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设计具有探究意义的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学科,物理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诱导深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巧妙的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比如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了“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的实验后,随即通过设问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问题1:若实验中提供表1所示的实验仪器,要设计一个实验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

问题2:若表1中变阻箱R1改为一标准电流表A2(内阻Rg0=150欧,量程Ig0=200μA)请设计一个测量电流表A内阻的实验电路图。

问题3:若表1中变阻箱R1变为另一个电流表A1(内阻不知,量程Ig1=300μA).请设计一个测量电流表A内阻的实验电路图。

其中第一个问题改变了教材中运用电流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电路图,渗透了分压半偏法测量方法,而在问题二中则改变了实验仪器,渗透了比较法测量方法,揭示了半偏法的使用条件,最后问题三则改变了实验仪器,渗透了等效替代测量方法,揭示了比较法的使用条件。所以教师通过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原有的实验设计,而且还让学生在打破原设计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进行了自主设计,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说,一个有探索意义的实验,其中不仅包含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还包含了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散思维发展的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具有探索意义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设计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活跃思维。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是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通过学生的质疑,教师还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不断的调整教学,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维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并认真的对待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时,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除电阻外,电容、电感对直流和交变电流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紧接着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感抗与交变电流的频率的关系;②感抗与自感系数的关系;③与交变电流电压的关系;④容抗与交变电流频率的关系;⑤容抗与电容C的关系。通过这样设问不仅活跃了学生思维,而且还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讲出来,而要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同时在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因势利导,不能急于求成,逐步克服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倾向,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长久工程。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向我们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它需要我们物理教师积极参与、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6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固然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使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

1.老师不能准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维能力培养基础薄弱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捕捉,如此才能抓住契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不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不能从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方向考虑教学,从而教学中存在瑕疵及问题。最终,学生的思维能力丧失了培养的基础条件。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思维能力培养缺乏环境条件

学习兴趣是培养并提升思维能力的有效引导。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旦兴趣不能被激发,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学心理,无法体现出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热情。最终,思维能力的培养丧失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3.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思维能力往往与创造力挂钩。因此,注重创新意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彰显个体优势,无法呈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老师更注重学习成绩,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有效的个体交流,严重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所需要的人文环境。

4.机械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 教学方法仍是难题

如今,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个难题,不能跟进教育发展的步伐,不能体现出时代特色,导致教学模式仍然以机械式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严重忽略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好奇心、学习兴趣、创新意识的内在联系,无形之中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设置了障碍。

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现状的形成原因

很多时候,面对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我们往往不愿去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其实,对现状所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便于更加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

1.老师的视野目光相对过窄

老师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进程的重要推手。然而,很多老师习惯将数学知识通过机械式的教学模式灌输给学生,并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其思维是否得到锻炼。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老师的高度重视。学生成为老师工作的直接对象,而不是老师精心雕琢的对象。

2.学生自身思想不够灵活

学生都希望通过学习进入大学校门,继续深入学习,殊不知,在任何一个阶段学习,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加熟练的进行独立思考。然而,学生的思想往往无法意识到这个层面,致使自己在思维能力锻炼培养方面缺乏了主动性。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及成长都存在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高中数学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科学可行的方式方法。

1.从学生好奇心入手,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基础

高中生对崭新的事物仍然充满好奇心,也会在好奇心的鼓励下去发现创造。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教授“数列组合”时,老师可以事先演示一些计算过程,并对演算过程进行提问,让学生感到惊讶之余,同时形成好奇心理,如此,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很好的利用,让好奇心激发出学生培养思维能力主动性。

2.以学习兴趣为先导,贯穿教学整个过程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往往来源于强烈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应当习惯引导学生去逐步的探索问题,让探索的过程牵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要熟知数学学科的特点,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有趣之处,注重教材中有趣之处的发现,可以使数学的枯燥性被逐渐的消除,取而代之的是探索的趣味性。此外,老师还要在问题提出环节狠下功夫,学会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3.在心理上强化创新意识,注重打造人文环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当着力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格外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助推力。在学生的心理上强化创新意识,老师应当注重人文学习环境的打造,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陈景润、华罗庚、祖冲之等数学家的故事,老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阐述一些内心的想法,让学生在心理强化景仰之情,学习数学家的创新精神。

4.在教学中找准机会,促成学生的思考动机

思考动机要求老师给予学生更多主动发现的机会,让学生自觉的去挖掘更为有趣更为实用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时?g,还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双重的提升。比如,老师若想让学生理解思考的重要性和价值,就可以让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让他们提前接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引导他们了解和理解内容,鼓励他们能否另辟蹊径,寻求更为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努力了解学习内容,并尝试用其他途径解决问题,或许他们找不到其他方法,但是这个思考的过程无疑为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最终,学生在较为自然的思考过程中自觉的使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