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范文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ERP系统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与报账。ERP是用于管理会计时代需要的企业管理系统,其功能是通过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运行的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运用ERP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将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ERP在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已处于核心支撑地位。ERP的引入带来了企业管理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对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ERP的内涵

ERP是Event-related Potentials的简称,事件相关电位(详见该词条),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以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点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点位。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作为当今国际上一个 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ERP可以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

(一)ERP的主要经济功效

ERP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注重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进行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在市场竞争急剧白热化的今天,无疑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作用。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

ERP在我国的应用。现时代的ERP,紧紧抓住企业信息流程这条主线,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提供专业性非常强的针对行业的ERP。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二)会计电算化的局限性

1、受管理层干预的影响大

如果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层干预,即使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有些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2、弱化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随着电算化的普及和网络国际化,会计基础理论的会计要素账簿的设置与登记,对账和结账,错账的更正方法,由会计电算化取代。有人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这种片面的认识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进程。对账方法、错账更正方法、会计理论和实践部分已被脱节,淡化了会计专业人员学习和领悟会计理论的能力,使会计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联系产生了一定的缝隙。

3、缺乏综合判断能力

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准确度高,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但以其代替手工操作的同时也使系统丧失了人类所独有的不合逻辑、不合理及特殊事项的综合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差错,将会导致账务系统一系列的错误,使整个会计信息系统面临巨大的灾难。

(三)ERP系统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1、成本核算准确无误

在ERP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企业各个部门充分的信息共享。财务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到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各个阶段的详细数据,对于每一作业的进行,财务管理都应进行相应的反映,进行阶段的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数据的精细程度和准确性,从而使财务控制与财务监督更加有效。ERP系统不需要任何人工分析,系统自动实时生成《现金流量表》。

2、有效的风险防范应

ERP系统使企业管理实现了信息化,使企业信息化数据实时更新成为可能。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充分利用及时更新的数据信息,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发挥财务预警功能,当出现危机前兆时即向决策者做出反应,及时纠正。

3、严格的资金管理

企业价值管理的具体内容是资金管理,ERP系统通过优化组合业务流程,可在保证信息和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有效削减中间环节,减少财务与货物收发间的往来,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ERP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实现了信息共享,减少了采购、销售与财务之间的往来。利用财务与其他业务之间数据信息的联通,提高管理效率。能够实现由总公司控制、按照每个客户进行控管、按照客户的结账公司进行控管三种方式信用控制,并能灵活的指定每个控制点控制方式 是警告单据录入者还是直接拒绝、或是不控管。通过信用的控制,避免造成帐龄过长,或者坏帐的发生。关注每个客户的财务状况,为客户建立更为详细的信用档案,设计出更为适合的收账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会计电算化与ERP财务系统的差异

(一)组织设置差异

电算化系统通常对应会计主体与账套、独立核算单位与会计主体设置,企业无法选择其他更适应于业务原型的组织设置方案。组织设置是系统应用的基础,是系统应用中的关键。

(二)会计科目差异

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会计科目作为向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是财务信息记录、分类、汇总、统计的依据,但电算化系统与ERP财务系统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存在差异较大。电算化系统根据手工核算原理设置成结果型会计科目,仅记录业务结果。而ERP财务强调财务与业务的实时一致性,记录业务价值流全过程,利于实时监控、溯源查询,科目设置属于过程型。ERP财务系统需要设置过渡科目,用于记录价值流过程中财务核算。ERP财务设置的过渡科目反映包括待检、验收、移库、出库、投产等一系列库存状态的过渡科目,是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前提。

(三)两系统间管理会计层面没有可比性

管理会计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在模仿手工核算的电算化系统或非集成应用的财务系统中不能实现企业领导决策层关注的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ERP财务融入了管理会计内的成本中心会计、产品成本会计、利润中心会计、获利分析会计、集团控制会计等,并通过业务信息仓库构建包含管理驾驶舱、绩效管理以及预测模拟等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电算化系统的科目设置是核算型的,而ERP财务的科目是管理型的。ERP财务通过启用专门监管应付债务的供应商子账管理应付账款,把供应商与采购业务集成管理,通过长期供应商与一次供应商的差别方案有效记录、跟踪、管理供应商及往来款项,内在的集成性确保总账与子账的实时一致性。

三、ERP的技术创新财务系统管理

(一)专业性

ERP管理系统确定的设计核心是:“以财务核算为管理核心,以业务进程为管理基础,以办公自动化为管理手段”。核算是管理的核心,如果对业务进程没有进行跟踪,控制,而只做“事后分析”的话,同样没有达到管理的需要。 “财务核算,业务进程,办公自动化”自然成为最新一代ERP管理系统的核心。

(二)科学性

软件不仅帮助业务人员简化业务操作,存储与查询业务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辅助业务人员对个人业务进行管理,发挥各部门和人员的潜力,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三)实用性

软件采用生动直观的用户图形界面和向导式操作,先进的大型数据库安全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与可靠,充分体现了业务处理的高度自动化,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数据运算关系的自由定义可满足用户各种业务及预核算的要求,打印格式的自由定义可满足用户各种合同、单证、报表的多种式样需求,高度的数据共享性将财务人员从大量的文字录入中解脱出来。

总之,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我国企业正日渐重视企业管理,并应用了许多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管理系统全面采用组件技术,使业务人员可以直接查询业务在财务上的真实发生数据、查询财务对业务人员的核算内容。可实现用户各种输入、输出、数据关系的自由定义,从而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业务处理,以及同一用户的不同时期的业务变化。

参考文献:

[1]周慧. 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 2010,(05):第117页+ 第119页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管理 网络化 发展

会计行业做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尽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以前手工记帐、算帐、报帐的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悄然普及了会计行业。这些变化给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也面临着时效性和安全性等诸多因素的考验。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管理与控制

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是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要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有效地降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特有的风险,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贮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依据现代内部控制理论构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管理控制框架。

1软、硬件的选择是基础

硬件方面应选择稳定性强、适合办公使用的品牌计算机,尽可能保证电算化办公环境的清洁和适宜的温湿度,以及电压的稳定等等。软件方面,首先要选择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其次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各自的业务需要,选择适合本单位的财务软件,同时要考虑财务数据输出和上报上级、税务管理等部门时数据接口不统一的问题。

2、对会计资料保密的管理控制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止非法进入和修改数据库的情况发生,应该设置多级安全保密措施。通过对用户密码口令的检查,来识别操作者的权限,防止用户查询到其不应了解的数据。操作权限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管理。出纳与会计档案保管;凭单录入与凭单审核这两类岗位属于不相容岗位,从职责上必须相互分离。各岗位只有一部分明确的权限,并用密码控制,以达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目的。电算化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分配、密码设定、自动操作登记等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电算化系统实行“不相容职责相分离”原则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并加以必要的监督。此外,还应定期打印“计算机操作日志”并妥善保管,以备日后查询。

3、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和监督

会计电算化下完善、健全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必须有完善、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高素质、高责任心的内部审计人员。它既是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内部管理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而内部管理控制的质量可能会在很多方面受到不利影响,包括缺乏遵从性、情况发生变化等。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管理控制被切实执行,产生良好效果,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内部管理控制本身必须被监督。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条件下,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督通过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或者二者的组合来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能够持续有效地运作。在内部管理控制的监督过程中,组织中有两项职能非常重要,即内部审计和自我监督。

4、会计档案的保存与管理

会计档案管理一般通过制定与实施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会计算化下,需要保存的会计档案应该既要有会计处理软件内的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又要有与系统内数据保持完全一致的USB电子档案,还要有核对通过后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并且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都必需经相关负责人审核签章方能存档,对于电子档案还应当定期进行复查,以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5、会计电算化下的人员内部管理控制

无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多严谨,它的实施都要靠人来执行。如果内部不相容职务的人员相互串通舞弊,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等,都将影响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要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应重视加强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应把会计工作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建设,以及会计人员能力素质的培养、提高,纳入内部管理控制结构的内容。只有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务队伍,才能为电算化下会计内部管理控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二、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化发展

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技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会计电算化在网络环境下也发生了变化,在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ERP),也就要求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总而言之,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2、“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管理电算化的终极目标。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我国软件开发公司推出了“网络财务”战略,为企业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数字神经系统”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网络财务”是基于Intra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如远程记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监控以及企业的远程报税等)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向“管理一体化”方向扩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只是整个管理电算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其他部门电算化的支持,网络、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在技术上提供了向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可能。从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电算化工作将逐步与其他业务部门的电算化工作结合起来,由单纯的会计业务工作的电算化向财务、统计信息综合数据库,综合利用会计信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娄合玲.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J].经

济师,2006,(7).

[2]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2005,(14).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范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互联网;操作管理;电子数字证书

一、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发展和风险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结合先进技术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为单位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全面可靠的数据。手工工作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原则是:权力分隔、合理分管、审批稽核、责任明确、凭证控制、例行核对、签名控制。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控制原则是:授权控制,根据口令取得相应权力,在会计电算化系统里处理授权范围内的业务。内部控制形式由制度控制转变为制度控制和程序软件控制。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界限,会计操作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会计软件操作和管理,甚至在无线条件下进行操作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这种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使会计操作管理造成极大困难。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控制已经从有形的签字控制转变为无形的授权口令和电子签名,输出形式从原来的手工簿记到软件备份与机器打印,管理程序和制度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风险既来自单位内部,如管理控制不规范,产生数据差错,数据丢失的可能;又来自外部,网络“黑客”无处不在,计算机病毒大量存在,只要与网络相连,就很难避免受到侵害。会计系统数据存在被非法修改、越权操作的可能,会计资料可能泄漏。引起单位资源的严重损失。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

目前国内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以国产商用软件为主,国内的财务软件主力供应商有用友、金蝶、金算盘等。国外财务软件很少国内使用。只有外资企业使用,如SAP在较大型的合资企业才会使用。

大部分单位的财务会计软件以核算型的会计软件为主,主要由财务会计部门进行购买和使用。但现在许多大型企业和单位都采用电子商务和政务管理模式,如ERP(enterpriseresorveplan)得到广泛应用,会计核算是其中的很小部分。管理型财务软件才能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功能已大大扩展。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从烦琐、单调、机械、效率低下的核算工作变成计算机方式下的高效、简单、全面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辅助工作。因此,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知识的基本能力外,更要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以及网络技术知识。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来源及使用条件

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来源有两种:单位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和由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商用会计软件。单位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必须进行系统性测试,其功能模块要与会计法律法规的规范相适应,要运行稳定,并保证其会计核算数据处理正确,核算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商用会计软件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的评审,并取得合格证书。有些会计软件只适合在单台计算机上使用,但目前大部分的会计软件都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上联网使用,而且能在网络条件下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因此,会计软件的商业秘密就显得格外重要,操作管理既要能使会计人员便于操作,又要防止无关人员进行窃取和篡改资料。这要求在会计软件的开发设计中进行必要的密码防护,更重要的是应用中进行适当和安全的操作管理控制,完善管理控制制度。单个操作人员不能使用太多的功能,并设置多重密码保护。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功能及特征

会计电算化软件从功能上分为核算型财务软件和管理型财务软件。随着会计电算化发展和企业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只能进行记账、结账和报账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结合财务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系统的管理型财务软件(包括ERP软件)已逐步取代核算型财务软件,成为主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核算型财务软件的特征主要是解决基本会计核算问题,只能进行事后记账、结账和报账。管理型财务软件的特征是在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同时进行全面的预测、计划、控制、分析和决策,集合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价值流的全面管理功能。

三、会计电算化人才

(一)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知识面要求

在会计电算化时代,财务会计人员除了应具备基础会计知识,掌握会计法律法规、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相关技术。互联时代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明显比手工会计时代要掌握的知识多,甚至要掌握企业管理方面知识,并要具有国际视野。从目前财务会计人员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现,财务会计人员以女性为主,学历以本科以下为主,职称以会计师及以下为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面拓宽,重点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硬件知识和互联网技术的掌握,以解决电脑及网络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工作的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人员专业结构要求

传统的财务会计部门的人员,主要是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或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而会计电算化时代的财务会计部门人员的专业要求有会计、法律、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等。但财务会计部门人员占单位总人数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不可能每个专业的人员都安排。所以只能以现有财会人员进行知识补充,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系统学习,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再适当招聘个别综合知识全面的毕业生或在职人员,以完善财务部门人员专业知识结构,适应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四、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软件及操作环境

(一)硬件设备要求

要满足互联时代的会计电算化要求,首先在硬件配置上要能满足会计电算化软件所要求的计算机硬件最低配置,特别是服务器要求要运行稳定的产品,网络工作站最理想的是用主流的计算机型号,在性价比方面达到最优,其次要满足互联网的上网要求,而且要配置上网的其他辅助设备,如网卡、集线器、UPS电源、打印机。如目前的计算机基本配置为CPU为2.4G双核,2G的内存,硬盘240G。DVD—ROM等。

(二)软件要求

除会计电算化软件外,还要有服务器软件,如SQLSERVER2000,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IE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文字输入法软件,打印软件等。这些软件要求用正版软件,以避免系统运行出现故障。

(三)会计电算化操作环境

在会计电算化的运行中,操作环境要能保障系统安全、正确地运行,其中包括机房环境和网络环境。机房环境要保证与外部相对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保持机房的恒温恒湿,保持机房整洁,适当通风、防火、防尘、防鼠、防虫。隔绝各种干扰源,设置防雷、防强磁场设施,保证供电正常。网络环境要求与内部局域网相联,如要进行远程控制,还必须通过集团网或通过互联网相通,最好采用加密技术管理,防止数据泄漏或被非法操作,并使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使用电子数字证书,设置多重有效密码。

五、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

1硬件维护员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包括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网卡、集线器、电源等。硬件维护人员要保证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的正常运作,要求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能快速诊断硬件的普通故障并进行相应处理,保证硬件的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2网络员

互联网时代,网络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离开网络可能在工作中是无法想象的,就好像是人失去了神经。网络的正常连接保证了各个岗位的工作成果的共享,同时网络员还要保证局域网的安全,预防非法用户进人,对“黑客”攻击进行防御,防止非法修改会计电算化数据。

3软件维护员

软件维护员负责系统软件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装和调试,保证软件正常运行,管理数据库,排除会计软件发生的功能性错误,并进行修复,防止其他人员对数据库进行直接操作。

4系统管理员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是最关键的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知识、熟悉财务会计工作和丰富的财务会计管理经验。要负责会计电算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会计电算化日常管理制度,建立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体系和核算方式,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对上机人员进行权限设置,对系统密码进行设置。

5系统操作员

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授权,有权对会计电算化的部分功能进行操作。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并进行会计数据备份。要求具备会计基本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具有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能力。可以一岗一人,一岗多人,也可以多岗一人。根据单位的业务量而定,但输入人员不能同时兼任审核人员。

6数据审核员

负责对输入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包括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操作会计核算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包括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审核。审核员可以由专职人员担任,也可由系统管理员兼任。

7系统分析员

针对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对系统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会计电算化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和单位其他管理系统相结合,发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8电算审查员

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可由会计审核人员兼任,也可单独设立专职人员。

9会计电算化档案员负责保管会计电算化财务成果信息,包括纸质凭证、账本、报表,也包括以磁盘、磁带、激光盘等形式存储的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对磁盘化会计档案应复制三份,分不同地点妥善存放,防止被盗、被磁化,并注意防火、防辐射。

(二)会计电算化岗位授权和控制

互联时代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处于完全开放状态,远程操作功能虽然为单位的管理提供了方面,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非常高,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岗位授权和控制非常关键,制度要求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必须取得财政部门的上岗资格。会计电算化岗位授权既要有利于各岗位的工作相互协调,又要保证会计不相容业务的互相牵制原则,每一步骤都要有控制和监督,类似手工会计,下一步骤对上一步骤要有复核和检查的功能,防止错误多重发生。

1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单位要制订完善的操作管理制度,把每个操作人员的操作内容进行具体化,对每个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设定,除此之外还要对操作密码的管理、非法操作的防范措施、审核流程管理、登记账簿管理、系统操作日志管理等进行明确。

2会计电算化岗位授权

由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对各操作员的权限进行指定,系统操作员包括数据录入员、输出操作员、专项模块操作员、报表系统操作员等。审核人员应单独设立,不能兼任上述操作人员。系统管理员由主管领导授权,主管领导由软件管理员授予查询功能和系统管理员授权功能。

3会计电算化控制

对系统操作员设立操作监督员,使操作员的操作在有效的监督下,防止越权操作引起的数据差错和数据丢失。引入电子商务的数字证书,在会计软件中设定操作员数字证书,即使在网络上应用也不容易被非法入侵。设立自动备份功能。服务器上数据与系统管理员的工作站进行实时数据备份。操作日志也备份到系统管理员和主管领导的电脑中,以方便了解系统的运作情况。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禁止非授权人员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填写纸质操作日志记录,配合计算机机器操作日志。定期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审计,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及时解决。

4网络时代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实例

某单位财务部门共有8位财务人员,在同一办公楼的同一层有4间办公室,共有8想电脑,配置一般,1想万全服务器,使用用友8.60版财务软件,共设8个许可。使用100M的局域网进行内部会计电算化网络连接,工作站与外网相连。软硬件设备清单见表1: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范文4

关键词: 高职 《会计电算化》课程 教学模式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现有教学模式的缺陷

1.教学对象定位不准,内容缺乏针对性。

首先,我院《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片面强调服务社会、具备复合型信息系统管理技能、与职业胜任能力接轨,对选课学生基础能力和计划培养能力层面要求较高,忽略了我院学生的实际素质,定位严重不准。其次,相关专业主干课程之间内容衔接度差,进而影响到《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整体规划。

2.教学资源不充分,技能培养不到位。

教学资源不充分,首先体现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条件上,不具备实训所需的软、硬件。其次是校企合作不深入,双师资历及兼职教师相对欠缺。最后是教学实践的教材不合理,课时安排不充分。这三方面的不足,导致《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取向偏离该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3.片面追求实践操作,轻理论讲授,学生实务动手应变力差。

《会计电算化》所具备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学生正确实践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准绳,若仅片面重视该门课程的实践操作,而轻视对理论指导的学习,学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积累相应的实践操作经验,在不断变化的实务环境中,不知变通,实务独立操作能力差。

4.课程考核主体单一,评价指标单一,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现阶段我院对该门课程考核的由院方实施,主体单一化,且仅采用笔试考试,不注重实务部门操作能力的考核,方式机械,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社会适应性不匹配,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特征和教授要求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如下特征:其一是综合性强,适用层面广,教学内容涉及面宽;其二是理论体系严密,技术要求规范,教学要求较高;其三是实践操作性强,教学资源要求相对完善;其四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因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对《会计电算化》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讲解,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同时,国家关于会计、会计电算化、信息化执业中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职业道德等相关内容也是这门课程教授中必不可少的。要完成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会计电算化》课程必须克服现有教学模式的缺陷,探索重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重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

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的课程特征与教学要求,以“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围绕着教学模式的五要素,构建“基于理论+基于项目+基于信息系统与ERP平台+基于实践”的有效教学模式,以满足《会计电算化》培养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复合型后备人才的要求。该模式主体内容如下。

1.以“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以“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即将“刺激-反应”原理运用到该门课程的教与学中。具体来说就是针对课程特征与教学要求,为培养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人才提供特定的环境与机制刺激,以引起学生的特定学习反应,从而系统地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形成较高的职业素养。根据这一教学理论,本文重设了适用于我院《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

2.构建“基于理论+基于项目+基于信息系统与ERP平台+基于实践”的课程教学模式。

该模式首先是基于理论。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设计上,首先要立足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准则、理论方法、规范指南等。这些理论是指导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实践,规范实践的约束性政策。

其次是基于项目。把项目管理理论运用至该课程的体系架构,采用项目化开发方式驱动课程。基于平台,要明确界定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不只是局限于掌握某种财务软件。基于实践,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导向,实践则是升华理论的载体。

3.以项目化功能模块为驱动主体,科学化教学,课程对象与教授内容精准定位,因人制宜。

要发挥出该教学模式的效力,首先要在课程对象与教授内容上做到精准定位,因人制宜。其次要科学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变教师本位为项目驱动。其实施的关键是:首先要做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整体规划,组合优化各种教学资源,遵循服务社会和职业胜任的原则确立针对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能力目标的实施项目;其次要根据选定的实施项目科学设计教学步骤、加强校企合作,并创设仿真教学情境;最后要以项目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落实实践环节,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理实一体。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导致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

4.课程考核主体多元化、方式多维化有效。

根据《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制定出多元有效的课程考核体系。一是考核主体多元化,由学生、教师、实践专家共同参与;二是考核方式多维化,比如可以实施阶段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如认证考试)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等,多管齐下,共同保障《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与建议

我院与其他部分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基于理论+基于项目+基于信息系统与ERP平台+基于实践”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是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培养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复合型后备人才的教学目标。但是,应该看到,在该模式的实施中,还需要重点做好教学总体规划、具体能力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实训场景及资源设计、实践基地筛选建设、教学效果实时反馈总结等具体工作,以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丁修平.会计电算化教学项目开发设计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范文5

论文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科学设置会计岗位的职权显得十分重要。

一、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展的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了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三)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在经营管下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促进会计队伍的素质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因此,必然逐步提高整体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五)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

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六)推动会计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研究等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写作秘书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一)系统设计员的职责

1、根据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

2、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功能。

3、负责指导有关人员正确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4、及时解决软件在运行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

5、为保证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二)系统管理员的职责

1、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设置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口令并进行财会分工,对有关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设置和调整,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监督并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并组织有关人员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2、帮助系统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负责计算输出的账表、凭证的数据正确性和及时性检查工作。

4、检查各操作员操作的日志记载情况,对计算机开机、关机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非法调用和操作。

5、负责本系统各有关资源的调用、修改和更新的审批手续。

6、完善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并制定岗位责任与经济责任考核制度。

7、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三)系统操作员的职责

1、负责将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对于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不得录入计算机。

2、数据输出完毕,应进行自检核对工作,核对无误后脚数据审核员复核。

3、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记账,并打印出有关的账表。

4、每天数据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5、注意安全保密,各自的操作口令不得随意泄露,备份数据应妥善保管。

6、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7、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四)数据审核员的职责

1、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数据审核员负责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账表的正确性。

2、对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退还经各有关人员更正后,再进行审核。

3、对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账表不予签章确认。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范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意义;岗位;职责

 

一、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展的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了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三)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在经营管下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促进会计队伍的素质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因此,必然逐步提高整体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五)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 

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六)推动会计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研究等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一)系统设计员的职责 

1、根据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 

2、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功能。 

3、负责指导有关人员正确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4、及时解决软件在运行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 

5、为保证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二)系统管理员的职责 

1、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设置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口令并进行财会分工,对有关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设置和调整,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监督并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并组织有关人员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2、帮助系统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负责计算输出的账表、凭证的数据正确性和及时性检查工作。 

4、检查各操作员操作的日志记载情况,对计算机开机、关机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非法调用和操作。 

5、负责本系统各有关资源的调用、修改和更新的审批手续。

6、完善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并制定岗位责任与经济责任考核制度。 

7、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