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方文化调研方案

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范文1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历史街区建筑;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

研究内容:

第一,通过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的测绘与付姓氏宗族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桂北瑶族地区姓氏宗族文化与建筑梳理特征。

第二,结合对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广西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1.测绘与调研,历史建筑和姓氏宗族文化历史文化价值评估。

2.“修旧如旧”“修新如旧”“酒瓶装新酒”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设计以增强历史建筑舒适性,完善街区公共服务性等,优化历史街区物理空间,活化历史街区文化和经济为目标的规划设计方案,提升并升级街区整体风貌,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在建筑空间与建筑装饰文化等方面价值评估;应重视当地历史建筑保护和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这种传统建筑艺术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性,建筑价值,应保持有深度的评价梳理传统历史文脉。

付张氏贞节坊位于付家街西南面坊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

2.付家街付姓氏宗族文化价值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的测绘与付姓氏宗族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桂北瑶族地区姓氏宗族文化与建筑梳理特征来研究现在付家付姓氏宗族文化价值分析与研究方向。同时又能够在原有基础上价值分析与规划研究上,并与时俱进地进行充分发挥付家街姓氏宗族本身所具有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的古镇特征。

(1)如付张氏牌坊:付张氏贞节坊位于恭城镇的西南面,付家街内,坊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周氏牌坊:位于恭城县西南面的付家街,距离张氏牌坊约100米,一东一西,坊建于清乾隆(公元1738年)。付张氏牌坊、周氏牌坊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如周渭祠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中轴线主要建筑有门楼、前殿及后殿,两边分别有东西厢房和耳房,周渭祠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特点,又具地方民族特色。1981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定为广西廉政广西廉政教育基地。

(3)根据调查,付家街传统街巷内散布了大量的历史建筑,以清朝民居为主,还有少量明朝民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整体保存质量较好。其中,明清民居多为砖木结构,以青砖、原木、青瓦为建筑材料。多为硬山屋顶,出檐较短,檐下山墙稍微出挑,墙上浮雕装饰多精美,浮塑灰批灵动,保存了典型的本地明清民居铜鼓楼或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民国时期的民居多受海外基督教的影响,门窗多呈拱形,浮雕装饰具有明显的欧式风格。

3.“修旧如旧”“修新如旧”“酒瓶装新酒”等技术策略,在地区历史街区建筑人文、外观、构造和材料运用等以及-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的设计、改造。方案设计上使外观形态不变,调节空间和尺度,改变功能,实行建筑对立面保护、结构保护及局部保护的措施,由于传统内部结构不适宜当代的生活需求,从而对内部进行装修和重新分区,对具体的细部做一些必要改造,用于M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让原本古老的建筑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力。

4.基于地域民族文化传承,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民族地区历史街区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对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广西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适当规划历史街区景观设计方案,比如广场、停车场、公共卫生等;同时街上还应该随处可见能够体现景观节点,供游人观赏和体验。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重新规划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功能设计。如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民宿、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商品、当地特色小吃等特征,使得这种地域人文情怀给予游客更深印象。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通过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的测绘与付姓氏宗族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桂北瑶族地区姓氏宗族文化与建筑梳理特征。发挥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文化价值分析与研究的作用,丰富文化信息汇总知识,加强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从而更好的推动当地遵循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协调性原则、艺术文化原则等来规划研究。

2.结合对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探索广西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拓宽居民民族地区历史文化与外界文化交流,加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加快现代生活文化价值,实现现代化城镇和乡村的规划设计建设目标。

二、改善措施

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一)实地调研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项目的可实行性:我们对付家街区传统建筑进行实地调查,对历史街区基本现状进行了照片采集,结合当地环境,进行分析、形成有用的材料。

(二)材料收集

利用村级组织单位的权威性,上下联动,调研当地人民需求与想法对后期传统建筑如何开展起到重要性;走家串户的形式,让街区居民了解传统建筑艺术保护是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性对当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加强推广力度,用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恭城县的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未来发展前景状况,应如何推动当地的旅游发展造福当地人们生活。

(三)方案设计

分析付家街区传统建筑现状,收集材料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和规划方案,发展当地的特色人文景观,从而更好的实现当地的旅游发展方向,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景区。

三、结语

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范文2

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公共艺术教育是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创新精神、提升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等,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很多新建地方高师院校由于在办学目标、学科建设、校园基础建设、迎接教学评估等各方面的工作千头万绪,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很难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更无暇顾及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公共艺术教育规划和实施途径、教学保障等严重不足。如安徽新建三所地方高师院校(一所本科,两所专科都是近几年新建的地方高师院校)均没有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1.2没有专业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新建地方高师院校一般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辅助形式,交给专门的艺术院系,课程教学任务也是由这些院系的专业教师额外承担。由于艺术院系在学科专业方面本身就存在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很难集中精力把工作重心放到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上来,专业教师也由于其专业背景的限制,对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差异性缺乏了解,在课程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套用专业教育的模式实施教学,说教式教学现象普遍,缺乏参与性、互动性、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致使非专业学生不理解、对艺术课兴趣不大、学习的热情不高等问题大量存在,影响了公共艺术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公共艺术素质教育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体现。

1.3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形成

教学部门缺乏合理和科学的调研与论证。课程设置既缺乏系统性,不仅没有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所列指导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又与基础教育师资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要二者关系严重脱离。没有从面向地方,以及未来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校园文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进行调研和论证。地方高师是基础师资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特别是高师培养对象与知识需要的角度,构建有效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衔接好培养与需要的关系是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

1.4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践内容的缺失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在课型的选择上,既缺乏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又缺乏实践内容模块,艺术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情感性教育,只有参与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真切体验到不同艺术形式的内涵、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目前新建地方高师院校仅在公共艺术教育第一课堂零星地开设了一些理论方面的课程,而作为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块普遍缺失。

1.5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地方特色不突出

地方高师院校很大的一个优势在于地方艺术资源的独特性。而目前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往往忽视了地域优势,尤其是地方艺术有效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特色课程教材开发严重不足。民族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从熟悉的艺术资源入手并走入系统的艺术素质教育,必然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启发,也更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岗位的现实需要。综上所述,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面临的困境,既是很多地方高师院校业已存在的问题,也有其自身在发展当中碰到的新问题。既有学校顶层规划设计的原因,也有教育教学部门执行偏差的因素。如何在起点低,条件不充分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地本校富有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方案,是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二、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针对当前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探索适合本地本校富有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要理清建设思路。学校有关部门应从观念上认清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地方高师培养新型基础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现实需要,吃透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实质,加强顶层规划与设计,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完善基础条件保障。其次,承担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主体单位应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在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新建地方高师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在方案反复验证的基础上,构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实践模式。

2.1加强顶层规划与设计,明确建设思路

“不重视美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认真研究制定未来十年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2010年在吉林市举行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新建地方高师院校有关主管部门应从思想上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和作用。一是要深入领会教育部、省市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政策、规划等文件的精神内涵。《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真正从办学思想上转变艺术教育观念。二是在吃透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加强顶层规划与设计,明确建设思路,成立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研究制定公共艺术教育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相关教育教学制度,配齐师资,完善相关基础条件保障。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开课不足、师资不足”等三大需要正视的问题。

2.2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调查研究

作为承担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任务的职能部门,应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在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新建地方高师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在制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之前,首先要根据地方高师培养新型基础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现实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一是对本地区中小学教师艺术素养与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对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多样化、特色化建设等现状进行调研,对中小学生艺术兴趣爱好、艺术活动参与方式等进行调研,对中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知识能力、活动模式、组织能力及效果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二是对地方高师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对地方高师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实践的各个环节、各专业大学生的艺术需求与评价、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团的组织机构、制度保障与师资建设等进行针对性的调研;三是对国内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调研,有选择地借鉴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材开发、课程实施与管理等优秀做法。调查是方案设计的前提,在系统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规律,设计出符合新建地方高师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案。

2.3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践体系

以调查研究为依据,以新建地方高师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模式的建构为中心,探索既符合新型教师人才培养要求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对新建地方高师院校是一个新的课题,既要学习借鉴同类院校的优秀做法,又要在低起点上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地方特色的探索,做到低起点,高规划。输在起点,但不落在思维。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发展特色应是新建地方高师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比较好的做法。例如合肥师范学院近几年在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方面就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该校结合地情校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公共艺术综合性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拟定了包括限定性选修、任意性选修在内的共计十二门公共艺术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与建设计划,涉及审美素质教育多个艺术领域和多种内容,从作品赏析、前沿知识到艺术实践体验等方面,形成综合系统性的公共艺术审美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知识模块上,系列课程建设覆盖了影视、动漫、服饰、建筑、书法、设计、思潮、民间艺术、摄影摄像、钢琴名作、中外美术、新媒体等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学科内容,课程知识内容自成体系,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要和学习兴趣。为体现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部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中还大量增加了安徽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内容,如徽州建筑、徽派版画、界首剪纸、芜湖铁画等,充分体现出地方文化艺术的特色。

三、结语

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范文3

[论文摘 要]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并针对在征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广西地方文献

广西地方文献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重要反映,是为广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极其珍贵的文献信息资源。广西地方文献包括记录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域知识的各种载体信息文献。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应包括: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自然、地理、生产、科研、人物等一切自然和人文内容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既包括正式出版物,也包括非正式出版物。如,地方志、地方史、地方名人著述、有关本地方的文献、地方人士捐赠的私人藏书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西图书馆)于1984年成立历史地方文献部,1989年更名为地方文献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广西图书馆目前已建成比较完整的具有广西特色的地方文献藏书体系。广西图书馆在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 地方文献征集的渠道

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呈缴

呈缴是地方文献较为稳定的征集渠道。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先后4次下文强调呈缴本制度,为广西图书馆顺利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政策保障。196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印发征集地方文献资料的通知》,规定党、政、军机关,学校、科研单位和厂、矿等单位编印的公开或内部出版的图书、资料、会议专刊、图册等,均须寄送2份给广西图书馆保存。1973年和198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颁发《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报告》,明确广西图书馆是自治区地方出版物呈缴的收藏中心,要求各单位不论是公开出版还是内部编印的图书、报刊等资料,均应及时缴送给广西图书馆保存。199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又颁发了《关于重申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意见》,扩大了呈缴物的范围。

2.2 上门征集

上门征集就是地方文献征集人员主动上门到有关单位去征集地方文献资料。广西图书馆征集人员经常到南宁市各城区的有关部门征集地方文献,每年还要到广西各市、县去进行征集工作。2001年11月至12月中旬,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征集人员就到柳州市、梧州市、苍梧县、岑溪市、贺州市5个市、县的党委、人大、政府、党史办、方志办、文化局、文联、群艺馆、人事局、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征集。共征集文献资料合计148种、816册,一批重要的地方文献得以补缺,丰富了广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馆藏。

2.3 赠送

赠送就是单位团体、作者、收藏者自愿把文献资料赠送给图书馆。广西图书馆收到捐赠文献资料后,就会及时回送(寄)“广西图书馆荣誉证书”,并在广西图书馆网站“捐赠名录”栏目介绍其赠书情况。2005年以前,对捐赠文献资料的作者或文献赠送者,广西图书馆只发送“收藏证书”“感谢信”“荣誉证书”。2005年1月7日起,广西图书馆网站的“捐赠名录”栏目正始开通,它记录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图书馆的关心和参与图书馆捐赠活动的热情。如江东州作者,在2006年11月20日至2009年10月12日期间,先后6次将自己撰写的著作(共9种35册)赠给广西图书馆。另外,广西图馆馆在2009年2月接收了一套精装的家谱丛书——《宾氏三修家谱(首卷—23卷)》并举办了赠书仪式。这套家谱是由宾氏松坡公系三修家族编委会编写的,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近几年来,广西图书馆还收到区济文、卢贤丰、于瑮、江东洲、梁怀兆、何海清、刘沛盛、吕梁、黄土路、秦书玉等亲笔签名的赠书,捐赠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4 文献采购

文献采购是地方文献征集的主要方式。广西图书馆有地方文献采购专项经费,可以多途径地采购地方文献。

2.4.1

邮局定购

地方文献的报刊有一部分是通过邮局定购的,主要是一些正式出版的地方连续出版物,如《广西文学》《广西画报》《广西日报》《南国早报》等。另外还订购了这些报纸每年的合订本。

2.4.2

旧书市场采购

工作人员定期到南宁市花鸟市场旧书摊和南宁市文化宫内的旧书市场搜集旧的地方文献资料。这几年,旧书商提供了很多广西的旧图书文献,有很多甚至是广西图书馆尚未收藏的珍贵文献。

2.5 交换

通过与其他图书馆采取文献交换的形式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缺藏文献资料,其中也有不少广西地方文献资料。通过图书交换的形式来弥补馆藏的不足,是地方文献征集的一种有效渠道。

2.6

文献复印

文献复印主要是面向专题文献和旧文献。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文献现在已经很难搜集到,只能通过复印来补充馆藏。比如说广西图书馆进行的地方报纸缩微项目。广西地方报纸有很多种,如广西图书馆收藏的《柳州日报》并不齐全,要拍摄成缩微资料,就必须要从报纸创刊号开始搜集。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前往广西柳州市,到柳州日报社进行文献补缺工作,采取复印的方式补缺广西图书馆缺藏的《柳州日报》。缺藏的报纸最好能补缺到原版报纸,如果做不到则采取复印的方法来解决。

2.7 协作征集

2000年,由广西图书馆牵头,全区自治区、市、县图书馆成立了“广西地方文献征集协作网”,联合开展全区范围内地方文献的征集、协调及开发工作。这些年来通过市、县图书馆征集的地方文献数目可观,如由乐业县图书馆征集的地方文献有3种5册:《广西乐业县文史资料丛书:旅游资料集》《广西乐业县文史资料丛书:调研报告集》《广西乐业县文史资料丛书:地方文史集》。龙州县图书馆征集了即《龙舟文史资料》合订本(1—6卷),苍梧县图书馆征集了《苍梧梁姓通书》。随着全区协作征集活动的顺利开展,广西图书馆征集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地方文献。

2.8 项目征集

项目征集是指借助地方文献开发项目而开展的地方文献专题采集。2002年10月至2002年11月,为了配合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的开展,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组到自治区文化系统各单位征集文献,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征集到自治区文化系统共17个单位的17份简介概况、40盒vcd影视资料、1盒录音带以及各专业剧团的彩色、黑白剧照84张,节目单、演员介绍、获奖资料23份,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西分中心的节目制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 地方文献征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地方文献数量增速过快

地方文献数量增速过快,而图书馆掌握的信息有限,导致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都难以搜集齐全。

3.1.2人手不足

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原设有地方文献征集组,2005年9月由采编中心全面负责广西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但工作人员只有1名。人手不足的现状明显不利于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全面开展。

3.1.3难以掌握地方文献出版发行规律

地方文献的出版与发行具有不确定性,出版发行的数量、编辑出版的标准不统一,而且印刷的数量很少,很多是内部出版的非正式出版物,这给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增加了难度。

3.2采取的措施

3.2.1加强与出版单位的沟通

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组要加强与广西区内多家出版单位的联系。对在南宁市区的出版单位,采取上门征集的方法;对不在南宁市区的出版单位,可以通过打电话、发征集函等方式进行沟通,广西的出版单位都尽量与之联系,其出版的地方文献不管是公开发行还是内部发行的,都尽量想方设法征集到。

3.2.2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网络,委托征集

“广西地方文献征集协作网”是地区性的地方文献征集网络,这项工作得到了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了地方文献征集人员的积极性。

3.2.3掌握地方文献出版发行规律

要掌握地方文献的出版发行规律,主动征集。2004年12月18日至12月25日,广西图书馆征集人员兵分三路前往河池地区、百色地区和南宁地区的部分市、县征集广西地方文献,先后走访了河池地区的河池市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兰县,百色地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南宁地区的邕宁县、武鸣县、上林县、宾阳县等12个市、县。经过努力,在短短的8天时间里共征集地方文献资料93种206册。

3.2.4重视特种文献的征集

特种文献是广西地方文献的收藏重点,广西图书馆每年从购书经费中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特种文献的征集。广西图书馆的特种文献包括资料、新旧桂系资料、地方名人史料、广西少数民族资料和地方人士著述等。

地方文献征集是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地方文献的藏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玉颜. 与时俱进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6(3):16—162.

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范文4

关键词:南通特产包装;蓝印花布;包装设计

不断发展的经济,市场竞争逐步激烈。使得消费者观念也在慢慢发生改变,对于现代的包装设计要求不仅仅是包装与包装的识别度,消费者更多是希望由包装设计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包装设计是消费者认知产品的首个接触点,它被要求设计成各种各样构思精巧的图案以此来提高产品的品牌形象并能快速被消费者认知,正好应对了一句俗语“人靠衣装马靠鞍”。在南通的市场产包装设计上还有着不能形成统一风格的缺陷,所以笔者针对南通的特产包装进行创新改进,将提取南通特色元素提取出来并加以完善,使之与特产包装相结合,必将南通特产设计与诉求达到统一的捷径。

一、南通特产包装设计调研分析

通过对南通当地的特产包装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在南通市场上的特产包装存在以下的问题。诸如包装商业化、没有形成系列化,缺少地方特色等等一系列问题,在南通的特产包装中,包装材料多为简单纸盒包装,在材质的选用上缺乏新型材料的创新与突破。由于单一的材料运用会使得特产包装设计显得单薄羸弱。在南通特产包装图案上,有着诸多相关的文字介绍的排版布局,在整体的包装视觉设计上缺乏设计感;南通特产包装中的背景图案多选择特产食品摄影等图片,缺少能够表达商品所深藏的情感,无法与消费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包装背景上各种元素的组合缺少设计感,无法打动消费者,这样的南通特产包装设计不仅使得品牌辨识力度不够,大大地降低人们对南通地域的情感。南通特产包装设计风格无法形成其地域文化的独特之美。南通有些特产包装疏于打破传统和自主创新,已经无法顺应时代潮流的特产包装设计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没有南通本土文化特点而无法创造出具有南通特色的特产包装设计来。在南通特产包装结构上多选用长方体盒型,选择常见的摇盖式包装盒型做为包装结构,而现代包装结构设计中都希望商品的包装能够有着二次元的再利用。所以大胆地创新包装的结构设计有着势在必行的趋势。在南通特产包装色彩方面,色彩运用比较单一,缺乏意境以至于品牌辨识力不够。色彩和图形构图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很难令消费者眼前一亮,色彩将无法在特产包装中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氛围,无法使得消费者内心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由此也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难度。南通特产包装中的视觉元素缺乏意境美感,南通特产包装在包装设计中更多都比较陈旧的设计版式,不能够彰显出南通文化底蕴的特产系列包装设计。笔者对南通地域文化中的地域元素的进行提炼,将以南通名片式特产包装设计完善与整合家乡的味道。希望南通地域的元素融入南通的特产包装设计里,将会更受到本土人们的欢迎喜爱,因此要做出一套南通系列的特产包装设计。

二、蓝印花布元素在南通特产包装设计中运用

1.南通“芙境”特产包装的标志设计

好的标志不仅仅可以成为这个商品的代表,也能为包装设计方面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好的品牌标志必须要符合国际标准,设计要精美、独特,要与整个包装风格相容,能够体现包装的类型、内容和风格,能够表达出包装的创意、传达的思想等;商品的标志设计首先要具有识别性,要求必须易识别,易记忆,最好起到让人过目不忘的程度,这就要做到无论是色彩还是构图上一定要讲究简洁;要具有特异性,所谓特异性就是要能与其它的标志要有所区别,要有自己的特征,便于识别;要具有内涵性,设计的标志一定要有其含义,否则形式上做的再好看也没有一点的实际意义,也只是徒劳无功;要有法律意识,设计标志注意敏感的字眼、形状和语言等,同时要避免与其它标志相似,严重了就会造成侵权,因此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首先,我们对南通“芙境”特产包装的标志设计,标志不仅仅是一个图形或文字的组合,它是依据企业的构造、行业类别、经营理念,并充分考虑标志接触的对象和应用环境,为企业制定的标准视觉符号;其次,挖掘相关图形元素,找出标志的设计方向;接下来要对企业要有充分掌握设计要素和全面的了解企业理念,这样可以从对标志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将设计要素融入设计中,标志必须达到含义深刻、特征明显、造型大气、结构稳重、色彩搭配能适合包装、企业,避免大众化;最后是完善标志设计,经过对标志的标准制图、大小修正、黑白应用、线条应用等不同表现形势的修正,使标志使用更加规范。南通特产包装的标志设计对于一款包装、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所以在标志的设计上笔者下了很多功夫,尽可能的做到最好,最完美,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完善,下面的图展示了其过程,从图形、文字上都进行了修改与完善。笔者设计的南通特产的名称为“芙境”,“芙境”是通过字面上的分解意思是吉祥语的谐音分解而成,“芙”代表莲花是吉祥的意思,“境”就是境地的意思,一片吉祥的境地,“芙”又与“福”字有着谐音,表达了“福进门”的吉祥寓意,有着对所有能品尝到南通特产的深深祝福。

2.南通“芙境”特产包装的图案设计

南通地域最具特色的元素中属蓝印花布尤为突出。提取传统蓝印花布的图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追新”的观念,又强调包装设计的南通地域风格,符合了南通人心理的喜好,同时也顺应外来游客在南通旅游找寻南通文化的商品,希望买到最具南通特色的商品。因此,挖掘南通地域的特色,在南通“芙境”特产包装图案的设计就要充分吸取它的精华,结合现代包装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出具有浓厚的南通地方文化色彩和强烈时代气息的包装作品,也是包装设计在当今世界设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将原有的蓝印花布的元素提取出来,把南通的传统美食与特产的故事转换成图形进行了排列,因为在设计中简单的、原始的图形已经不能表达我们所需要的视觉效果,所以我将最代表南通地方元素中的蓝印花布配色方案,让它具备了包装上的图形必须真实准确地传达商品的信息。准确性并不是简单描绘对象,对此我们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抓住特产包装商品的典型特征,才能准确地传达出南通“芙境”特产包装的商品信息。例如在南通“芙境”特产包装中把南通的传统美食与特产的历史故事转换成图形作为背景底纹,包装上的图形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来当地的历史文化,这样就促使消费者放心大胆地去购买产品,进而提高了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由于包装本身尺寸的限制,过于复杂的图形会影响商品的定位,采取以少胜多的方法来运用图形语言,更加有效地传达视觉信息。在南通“芙境”特产包装结构设计中。选用正揿封口式的盒型,节省材料又环保,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还可以把打孔撕裂线撕下做笔筒,能够使得外包装得到二次利用。在包装盒圆筒盒盖上雕刻了品牌名称,并在不织布材料上镂空标志的图案,给南通“芙境”特产包装装潢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出南通地域特产包装的特色,也彰显了南通地方文化民俗。

3.南通“芙境”特产包装的色彩设计

在南通“芙境”特产包装颜色的设计选用上,笔者运用了蓝色和红色,蓝色是秉承了传统的蓝印花布特点,而红色代表热情和喜庆,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颜色。在南通特产包装可以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浓郁的南通蓝印花布能够尤为凸显当地的地域文化,使这样有特色的包装会直接影响整体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包装设计将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全力去打造“地域性的特色”,高度关注地域特产包装的设计。在实力的基础上注重产品的“个性魅力色彩”,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够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造好具有南通特色的蓝印花布风格的特产包装。

三、总结

如今的商业竞争已经进入到个性化时代。在市场竞争中,包装设计的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表现,都能够在吸引消费者方面争得先机。而平淡无奇的包装设计,必将淹没在众多商品中。因此对设计者而言,掌握更多的图形表现方法、更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表现视角,以及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的理念,都是成功的包装设计的关键。蓝印花布在南通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在结构设计中使用镂空的造型结构中、包装图案中运用南通蓝印花布的配色和版式元素提取出来,进行合理的版式编排。在包装设计的图案中设计者采用了南通蓝印花布的元素,丰富的颜色可以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颜色方面主要采用了红、蓝色为主要色调。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同时也是体现了本特产产品适用于喜庆场合,且包装设计简洁并与众不同。南通地方文化的复兴成为了一种趋势,发扬南通地方特色,向旅游人士介绍南通这一地方文化融入到特产的包装设计中去,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但使南通地方特色得到升华,更有利于树立品牌的特征,提升产品的品质,使产品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把南通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融入到南通特产包装设计中。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赵炬宇 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系

参考文献:

[1]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6.

[2]王章旺.包装分类设计-设计基础[M].北京:南通轻工业出版社2001:14-31.

[3]李立群.商品包装装潢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7-124.

[4]许平.潘琳.绿色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5]沈卓娅.设计解码—包装篇[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6]张修乾,沈志红.春节文化在特产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南通包装,2008(28).

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范文5

审美文化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地方审美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中,由个体或集体创造的富于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稳定性和传承性的审美文化样式,“其具体形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饮食、生产生活用具,节庆、仪式以及内化于地方行为之中的带有集体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的艺术实践等。”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域的人群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代语境下,地方传统审美文化受到当前娱乐文化、西方霸权文化、科技文化、市场经济等的冲击,面临着极为艰难的生存处境。地方高校是传授、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将地方审美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是拯救、传承和发展地方审美文化的重要路径,对于地方高校建设、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审美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的具体途径

(一)将地方审美文化融入到高校已有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传授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重要阵地。我国各高校的人文学科一般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学理论”、“美学”、“中国文学史”、“艺术学概论”等专业课程,与这些课程相应的教材尽管版本不同,但教学内容却大同小异。这些教材基于全国通用的视域,在内容编排上往往秉持“西方中心论”和“汉民族中心论”的学术立场,参照西方的理论体系来建构,地方审美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处于一种严重“缺席”的地位,使其缺乏中国特色,缺乏地方特色和差异性,缺乏民间特色和民族个性。比如,在各高校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类教材中,我们很难看到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介绍,以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教师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往往按照文学理论的既有体系,侧重对“文学理论的性质”、“文学理论的形态”、“文学活动”、“文学创造过程”“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风格”、“文学消费与接受”、“文学批评”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列举的例子对它们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地方文化艺术资源进行解读。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游离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使他们很难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切身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感受,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活力,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如果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所选择地将当地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资源融入进来,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传承意识。比如,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在讲到诗歌的格律时,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民族民歌独特的韵律特征来讲解,比如壮族民歌的“勒脚韵”,苗、瑶等少数民族民歌韵点密集、换韵频繁的韵律特征等。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讲到“抒情性作品”的相关内容时,广西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歌作为例证。讲到“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时,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可以以当地戏曲、小说等作品为例,分析它们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比如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湘西文化特色,壮剧《歌王》的壮族文化意蕴等。

(二)加强地方审美文化理论研究,开设地方特色的审美文化课程。目前,“中国的审美文化学研究或侧重元理论的探讨,或进行“史”、“论”的建构,或侧重当代文化,或侧重宏观阐释,对具体审美文化现象的实践性、微观性研究,尤其是民族性、地方性审美文化个案研究比较欠缺。” 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及个案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些文化艺术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在这方面,有些地方做得很不错,如广西地区的专家学者们对当地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壮族服饰文化研究、歌圩文化研究、那文化研究、花婆文化研究、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等,甘肃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敦煌学研究,青海、西藏的一些专家学者近年完成的《青海审美文化》、《西藏审美文化》,以及近年来立项在研的与此相关的一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如《羌族审美文化研究》等。各地区的高校应该以当地的这些审美文化研究成果为依据,开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综合课程或专门课程,把它们纳入到学校通选课或人文社科专业课的教学方案中,让学生对本土审美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三)邀请地方学专家和文化名人举办学术讲座,提高地方文化知名度。地方学专家对地方审美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发展、审美意蕴、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邀请他们进高校开展学术专题讲座,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学理认识和审美感知。地方文化名人如地方著名歌手、画家、戏曲表演艺术家等,他们精通一门或多门地方艺术,邀请他们进入校园进行现场表演或开展学术讲座,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增强他们对地方艺术的喜爱感和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田野调研和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加强对地方艺术的审美体验。教学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的实践,课外实践也是增长见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审美文化依附于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与民间的各种节日习俗、文化习俗活动紧密相依。比如壮族的歌圩对歌、抛绣球、壮剧演出往往在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举行,苗族的踩歌堂、吹芦笙是“苗年”这一民族重大节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欢歌踏舞是仫佬族“依饭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彩调演出、抢花炮是广西花婆寿诞的重要内容,赛龙舟是汉民族端午节中的重要事项。对于以歌为伴的壮、侗、苗、瑶等南方少数民族来说,求花歌、满月歌、劳动歌、探情歌、定情歌、哭嫁歌、骂郎歌、祝寿歌、丧葬歌等伴随着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广西彩调艺术节、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更是民族艺术的盛典。因此,鼓励学生课外进行田野采风,走进民间,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审美文化,对此有更深刻的审美感知和切身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感、认同感和传承创新意识。

二、地方审美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的意义

(一)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借鉴西方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缺乏地方文化、民族民间审美文化的因素,缺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把地方审美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中,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和学术视野,使他们对祖国丰富多彩的地方审美文化资源有更深入、更专业的认识,产生热爱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对本土审美文化的认同感。有些学生则由此找到自己的学术生长点,投身于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中,对中国审美文化学学科建设及地方文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范文6

【关键词】地方课程 地方教材 研发

地方教材是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地方教材相对于国家统一编写和审定的教材而言,指由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和审定的教材。地方教材所涉及的课程既包括国家课程在地方的实施,又包括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各地方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需要而开发和设置的课程。

一、地方课程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2001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要求: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这意味着学生在九年的学习中,要花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学习地方性的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国多家出版社参与地方性教材建设的积极性。

二、地方教材

现在,我省的地方教材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新兴课程。新兴课程力求反映当代社会科技

与人文科学的最新发展;(2)技术与实践性课程。技术与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能够体现地方特色;(3)地方文化课程。地方文化课程以较大的区域范围文化为基础,如吴文化、楚汉文化等,不限于现有的行政区划。

众所周知,地方教材作为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具备地方特色性、综合性、活动体验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在地方教材的研发过程中,应考虑特定地域和社区发展的现实,善于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独特资源,开发出有利于将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教材。

地方教材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学科教材,不应按学科划分安排教学内容,而应将相关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逻辑线索进行整合,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实施形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自然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发地方教材对于保证地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的重要途径。

现行的地方教材要进入学生的课堂,必须经历以下过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各单位或个人提出立项申请(立项申请表、课程纲要及教师或学生用书的样章)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正式成为地方教材。

三、地方教材的研发流程

研发地方教材应遵循“需求调研、精心组织、保证质量”――12字方针。

愿意从事地方教材建设的出版社,应首先将自己定位为地方课程基地。在对原有课程进行改编或者开发新的地方课程时,需要采取一种“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策略,力求起点高一点、步子稳一点。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由出版社(或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出版社)组织一批合格的地方教材开发人员和团队进行研发,同时邀请有关课程专家、教材审查专家等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专业指导。

1.选择合适的地方课程项目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载体,地方教材的内容也主要来源于地方课程资源(下图)――实际生活,最终落实对现实问题的关注。面对任何有形无形的地方课程资源,从中选择具有发展潜力,能体现地方教材特色的内容,例如,现有的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以及省情教育类的教材。再如,部分省市开展了生命教育,出发点为“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当前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艾滋病教育、教育等专题教育进行整合。

2.编写优秀的地方教材

指导思想和基本目的: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目的直接反映地方教材的内在价值,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自然、社会和人的有机统一。地方教材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内在架构:以实践体验、动手操作、研究探索和方法指导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师生互评等,建立以操作、实验、报告、竞赛、作品展示、集体交流等为主要形式的评价体系。

内容表达:注重简约性和通俗性,精选内容、合理编排、综合渗透,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切实反映社会生活,避免空洞说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时要注意对教材进行修订,即使补充新的内容,使地方教材较之学科教材显示出“短、平、快”的优势。

3.开发多样的地方教材资源

既然定位于地方教材基地,就不仅仅为做教材而做教材,而应开发相应的地方教材资源。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市场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质为先”,掌握优秀的、多样化的地方教材资源的出版社无疑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了先机。通常,立体化的教材建设包括学生教材、教师教参、学生教辅、光盘、网站、教具和学具等,值得一提的是应尤其关注网站的课程资源建设。

4.提供一流的服务标准

一套深得人心(老师、学生)的地方教材还需要有出版社提供一流的培训。由于地域性的差异,改编或开发新的地方教材需要教材编写者与一线教师、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直接沟通,虚心听取意见,更好地修订教材为广大师生服务。

做好地方教材的研发是落实《课程计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若干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仅能解决落实地方课程的实施,而且对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素质,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罗桂鸾.地方课程教材编辑出版之我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