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1
>> 浅谈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与继承创新 论写生传统中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传统下的进取与创新 浅析传统家具设计的继承与创新 浅析杜甫写实诗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慈善事业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论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创新 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分析 中药炮制学科及饮片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杂技的继承与创新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产品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的结合 唢呐的继承与创新 群众路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6-08.
[7] 赵中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粉末显微鉴别彩色图集[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
[8] Zhao Z Z. An illustrate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Bilingual) [M]. Macau: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Medicine, 2005.
[9] Liang Z T, Jiang Z H, Zhao Z Z. Distinguishing the medicinal herb Oldenlandia diffusa from similar species of the same genus us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J]. Microsc Res Tech, 2006, 69: 277.
[10] Tong C S, Choy S K, Zhao Z Z,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tarch grains in microscopic images based on granulometric operations [J]. Microsc Res Tech, 2007, 70(8): 724.
[11] Tong C S, Choy S K, Chiu S 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hapes for use in classification of starch grains images[J]. Microsc Res Tech, 2008, 71(9): 651.
[12] Zhao Z Z, Hu Y N, Wong Y W, et al. Application of microscopy in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Bo Ying Compound [J]. Microsc Res Tech, 2005, 67: 305.
[13] Tam C H, Peng Y, Liang Z T, et al. Application of microscopic techniques in authentication of herbal Tea-Ku-Ding-Cha [J]. Microsc Res Tech, 2006, 69: 927.
[14] Xia L, Bai L P, Yi L, et al. Authentication of the 31 species of toxic and potent Chinese materia medica(T/PCMM) by microscopic technique, part 1: three kinds of toxic and potent animal CMM[J]. Microsc Res Tech, 2007, 70(11): 960.
[15] Xia L, Bai L P, Chu C, et al. Authentication of the 31 species of toxic and potent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PCMM) by microscopic technique, part 2: three species of seed T/PCMM[J]. Microsc Res Tech, 2008, 71: 325.
[16] Au D T, Chen H B, Jiang Z H,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identify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uzhimaotao by quantification of laticifers[J].Microsc Res Tech, 2009, 72(4): 293.
[17] Chu C, Xia L, Bai L P, et al. Authentication of the 31 species of toxic and potent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y light microscopy, part 3: two species of T/PCMM from flowers and their common adulterants[J]. Microsc Res Tech, 2009, 729(6): 454.
[18] Choy S K, Tong C S, Zhao Z Z. A novel and effective multistag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microscopic starch grain images[J]. Microsc Res Tech, 2010, 73(1): 77.
[19] Li Q, Chu C, Wang Y Q, et al. Authentication of the 31 species of toxic and potent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PCMM) by microscopic technique assisted by ICP-MS analysis, part 4: four kinds of toxic and potent mineral arsenical CMMs[J]. Microsc Res Tech, 2011, 74(1): 1.
[20] Wang Y Q, Liang Z T, Li Q,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owder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part 1: fluorescent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tissues, conducting tissues, and ergastic substances[J]. Microsc Res Tech, 2011, 74(3): 269.
[21] Liang Z T, Shi Y X, Chen H B, et al. 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root tuber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Fam. Polygonaceae)[J]. Microsc Res Tech, 2011, 74(6): 488.
[22] Wong L L, Liang Z T, Chen H B, et al.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decoction dregs. Part Ⅰ: comparison of morphological and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fou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efore and after decoction[J]. Microsc Res Tech, 2011, 74: 320.
[23] Wong L L, Liang Z T, Chen H B, et al.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decoction dregs. Part Ⅱ: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decoction of fou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hat mainly comprise storage tissue[J]. Microsc Res Tech, 2012, 75(2): 164.
[24] Huang X X, Liang Z T, Chen H B,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luorescent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inal bark[J]. J Micros, 2014, 256(1): 6.
[25] Wan X J, Liang Z T, Chen H B,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Daqingye and Banlangen including crude drugs and decoction dregs from three plant species by normal light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J]. Microsc Res Tech, 2013, 76(8):774.
[26] 王亚琼,徐福春,卓玛东智,等.藏药夏果贝的生药鉴别及荧光显微镜的应用[J].药学学报,2012, 47 (11): 1555.
[27] Chu C, Liu H J, Qi L W, et al. Combination of normal light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or authentication of five Lonicera species flower buds[J].Microsc Res Tech, 2011, 74(2):133.
[28] Tang Y N, He X C, Chen Q L, et al. A mixed microscopic method for differentiating seven species of "Bixie"-related Chinese materia medica[J]. Microsc Res Tech, 2014, 77(1): 57.
[29] 谢宗万.中药品种传统经验鉴别“辨状论质”论[J].时珍国医国药,1993,5(3):19.
[30] Zhao Z Z, Liang Z T, Guo P. Ma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traditional experiences and modern understanding[J]. J Ethnopharmacol, 2011, 134(3): 556.
[31] 胡正海.药用植物的结构、发育与其主要药用成分积累关系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1):8.
[32] 乔琦,肖娅苹,王粗.山茱萸核果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J].云南植物研究,2004,26(4):651.
[33] 刘世彪,廖海民,胡正海.绞股蓝营养器官各发育阶段结构与总皂甙含量相关性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2):144.
[34] Liang Z T, Leung N N, Chen H B, et 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various commercial specifications of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and its dregs by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compounds[J]. Chem Cent J, 2012, 6(1): 53.
[35] Zhao Z Z, Liang Z T, Zhou H,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sinomenine in Caulis Sinomenii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growing regions and wholesale herbal markets by a modified HPLC method[J]. Biol Pharm Bull, 2005, 28(1): 105.
[36] Ng K M, Liang Z T, Lu W, et al. In vivo analysis and spatial profiling of phytochemicals in herbal tissue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 Anal Chem, 2007, 79(7): 2745.
[37] Yi L, Liang Z T, Peng Y, et al. Tissue-specific metabolite profiling of alkaloids in Sinomenii Caulis using laser microdisse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J]. J Chromatogr A, 2012, 1248: 93.
[38] Liang Z T, Sham T T, Yang G Y, et al. Profiling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issues from Rheum palmatum L. using laser microdisse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J]. Anal Bioanal Chem, 2013, 405(12): 4199.
[39] Liang Z T, Oh K Y, Wang Y Q, et al. Cell type-specific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aikosaponins in three Bupleurum species using laser microdisse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J]. J Pharm Biomed Anal, 2014, 97:157.
[40] Liang Z T, Chen Y J, Xu L, et al. Localization of ginsenosides in the rhizome and root of Panax ginseng by laser microdisse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J]. J Pharm Biomed Anal, 2014, 105C: 121.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2
关键词:川渝地区;韩语专业;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合作越来越广泛,韩语专业渐渐发展成为外语学习中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虽然韩语专业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结合市场与社会形势,改革与创新韩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韩语人才依然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探求川渝地区韩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就需要结合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课程设计、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创新评价机制来实现川渝地区韩语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川渝地区韩语专业课程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据统计,川渝地区现开设韩语专业的院校共有4所。就韩语专业教学现状而言,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不断增多,师资力量不断增强。但在韩语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川渝地区的韩语专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据韩国贸易协会官方网站数据显示,目前四川和重庆的韩企分别为242家和150家,产业主要涉及汽车制造业、电子配件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但通过企业走访和社会调查发现,目前川渝地区韩语人才供求关系发展极不协调。一方面,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另一方面,企业为缺少了解该企业相关专业知识文化的复合型韩语人才而烦恼。
因此,川渝地区韩语专业必须首先从韩语专业课程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改变这一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韩语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仍处于重理论、轻实践的阶段,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对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其二,韩语专业课程教学并未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仍处于单一教学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忽视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社会现象。其三,韩语专业师资力量面临巨大挑战,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跨学科、跨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相对匮乏。综合上述情况可知,川渝地区的韩语专业课程教学创新迫在眉睫。
二、川渝地区韩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1.创新课程设置
川渝地区韩语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地方市场经济对韩语人才的需求特点,制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一方面,川渝地区韩语专业应将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定向为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调整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开设比例,设置教学实践环节,制订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增加实践周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川渝地区的韩语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地方性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性韩语课程。如增设“经贸韩语”“旅游韩语”“汽车韩语”“科技韩语”“韩国企业文化”等课程,构建“韩语+X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以韩语语言知识为基础,相关行业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结构。
2.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川渝地区的韩语专业课程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式学习较灌输式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可采取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方法。只有采用引导教学法,才能充分使学生在各门课的学习中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川渝地区的韩语课堂实践教学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应根课型的不同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安排各类不同的实践活动,包括专项练习、分主题讨论、分组竞赛、情景模拟等环节,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意识和专业运用能力。
3.创新课程教学手段
川渝地区的韩语专业教学也应该与信息时代的发展相衔接,充分地导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视听效果。
第一,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等形式从感官上刺激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解决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解决所有学生所提问题的矛盾,还可以指引学生根据个体的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第三,加强各种专业实验室建设和使用,如微格教室、同声传译室、新闻传媒实验室、报关实验室,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完成各种模拟实践实训,提升学生的其他专业技能,促进川渝地区复合型韩语人才的培养。
4.创新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创新是高校真正落实办学目标,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川渝地区培养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川渝地区韩语专业创新评价手段首先应使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并重的评价方式。期中、期末考试应与学生平时课内外学习态度、行为和能力相结合进行评价;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进行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进行。另外,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学生相互检查、相互指正、相互评价的评价方式也应该纳入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检查、反思和提高。
三、结语
韩语专业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并不是对传统韩语教学的否定,而是力求韩语教学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和发展。川渝地区的韩语专业发展历史不长,教学经验积累不多,但却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川渝地区的韩语专业课程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地区特色,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为韩语专业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 娜.论高校韩语教学的创新[J].群文天地,2011(12):274.
[2]杨淑清.创新教学理念 打造精品课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6):113-114.
[3]金善子.地方高校韩语专业建设的现在与对策――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8):113-115.
[4]王金明.韩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35-136.
[5]杨金花.浅谈基础韩语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41.
[6]孙福姬.韩国语教学课堂创新与实践[J].中国科技纵横,2010(2):
134.
[7]穆莉莉.西部高校韩语专业提升发展的创新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3
关键词: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农村;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及“一带一路”内涵概述
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生产要素及特定产业类型在区域空间聚集。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提出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区别于传统粗放型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的颁布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正式实施,根据《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2016年8月,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切实推进思想统一、规划落实、统筹协调、关键项目落地、金融创新、民心相通、舆论宣传、安全保障”。[2]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完善,交通壁垒将逐步打通,工业化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对外贸易的增长将推动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二、“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农村新型城镇化现状
“一带一路”沿线包括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等18个省市。从地缘角度来讲,“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多位于边疆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同胞聚集地,受地理环境制约,大部分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可利用土地资源不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副产品品种单一、经济贸易落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且城镇化意识不强、特定区域内产业结构相似、服务业产值低、经济环境较为封闭、对外开放程度低、源远流长的区域传统文化萧条。受上述因素影响,除部分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外,“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新型城镇化整体水平普遍较低。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达到771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1%,然而的城镇化率仅为27.74%,广西城镇化率也仅为47.1%,[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科技创新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生产力及综合国力,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就科技创新与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而言,科技创新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经过三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城镇化速度日益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日本城镇化率达到91.3%,韩国83.2%,美国82.4%,[4]。随着传统城镇化模式被新型城镇化取代,城镇化进程中“创新驱动”逐渐取代“要素驱动”,科技创新在优化产业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值、创新服务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及科技水平、扩大经贸往来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将科技创新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全面均衡发展,更好的推动沿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和发展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沿线农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为“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注入新的经济活力,提高沿线农民就业率,促进沿线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沿线其他国家及地区达成合作双赢。
四、科技创新驱动“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新型城镇化途径
(一)实施产教融合战略,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展开技术合作。在推进“一带一路”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才的质量,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大部分沿线地区农村教育水平落后,人才培养质量较低,农民科技素养与文化水平不高。“一带一路”沿线农村的各级主管部门应积极搭建桥梁,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培训,提升农民的文化与技能水平,建立就业信息窗口,组织农民加入劳动力市场,使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尽快适应城镇生活,在城镇中实现快速就业。“一带一路”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应明确自己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主动投入到沿线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中,将政产学研有效结合起来,调整已有专业,开设电子商务、沿线国家和地区小语种翻译、农业开发、物流、机电工程、网络工程、农产品加工等城镇化发展中急需的专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人才,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建构绿色城镇。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在新型城镇化中尤为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各级行政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应形成合力,组建智库,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构筑科学规划与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应聚焦于研发及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水资源循环系统,强化垃圾处理系统,致力于新型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城镇,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及生活质量。同时科技创新平台应聚焦于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发展有机食品及绿色食品,将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产业化,促进品牌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突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科技智库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地域特色,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利用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升级。
(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城镇经济水平。目前,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互联网+”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于经济环境相对封闭的“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来说,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不但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欠发达农村注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融入城镇的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一带一路”沿线农村集合了许多优势产业及特色产品,然而,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受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等原因,大量优质产品滞销,优质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的改善,交通运输情况将大有改观,沿线农村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B2B及B2C等经营方式,推广区域内优势产品。与此同时,鼓励沿线农村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自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多语种商品功能介绍,开展个性化产品定制,扩大经贸往来,将特色产品推销到沿线其他国家和地区。
(四)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推广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创建智慧特色小镇的灵感来源于国外,19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或文化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旅游,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等,旅游业直接促进了当地城镇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人口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与国外特色小镇相似,“一带一路”沿线的农村大多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及优美的自然风光,非常适宜打造城镇休闲空间,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产业。沿线的新城镇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通过拍摄宣传片,建设特色小镇智慧旅游信息门户,研发能够体现小镇特色的游戏软件,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小镇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与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诸如全息投影、VR等技术,使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扩大小镇的知名度。
(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富含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及城镇化的发展,一些非文化遗产遭到损毁,部分技艺甚至失传。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沿线农村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如甘肃临夏砖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改良,河南禹州钧瓷使用纳米级的铜元素对制作工艺和窑变工艺进行的创新等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尝试。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为了避免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数字技术应该被广泛采用,3D数字动画技术可以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与研发过程;立体扫描、全息拍摄等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文资料及动态过程长久保存于云盘中,只有充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精神家园,才能真正体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稳中求进总基调提出六大任务[N].人民日报,2012—12—17.
[2]新华网.“一带一路”:打开的筑梦空间[EB/OL].
[3]徐绍史.2015-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4
对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电力技术研究院和昆明供电局三个部门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向三个部门共发放问卷123份,并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20份。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综合统计分析和交叉对比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科技创新体制的重点是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科研经费合理配置机制、自主创新转化机制、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创新激励机制。
(2)影响员工工作态度的因素,从员工方面来看是: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团队合作、认真态度、敬业精神。从公司方面来看是: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
(3)科技创新文化中最主要的主题词是:创新、学习、人才、合作、责任。
(4)科技创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争先创优、团结协作、不断学习、恪守诚信、尊重个性、容忍失败。
(5)科技创新文化体系应当突出的子文化是:创新文化、质量文化、学习文化、安全文化、诚信文化。
(6)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的有效手段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领导机制、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制订标准、严格考核。
调研结果分析
1.科技创新文化要解决的问题
(1)在创新文化意识方面,强化员工创新意识,鼓励主创精神、团队精神,营造企业创新动力机制赖以形成和高效运转的创新环境,真正形成文化技术进步、创新成果实现的推动力。
(2)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培养科技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整体科研力量形成“合力”,以技术优势保障科技发展。
(3)在创新管理机制方面,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以制度、规范、标准保障科技创新全过程,促进创新发展。
2.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的重点
(1)文化理念。要以南方电网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南网发展方略为前提和指导,将南网文化根植于公司科技创新文化培育中,注重文化的融合性、传承性,并在此基础之上体现“个性化”,充分挖掘云南电网自身特点,提炼特色文化理念。
(2)文化体系。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这四个子系统构成了科技创新文化由表层至深层、由理念到执行的有序结构。理念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信念;制度文化是理念文化付诸实践的主要载体,也是形象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规范,对科技创新文化的贯彻与实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形象文化和行为文化是科技人员精神面貌、工作风格、综合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既要成为科技创新工作的行为准则,也要成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形象展示。
(3)文化要素。创新、人才、学习、合作和责任是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的关键要素。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源泉,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核心,不断学习是持续创新的保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打造科技创新团队精神是科技创新成就的保证,而责任意识则是对科技人员的素质要求。
(4)强化实践。关键在于将制度文化与形象文化、行为文化系统地结合起来,以制度规范行为,以行为完善制度,搭建执行体系宣贯践行科技创新文化,将文化转化为员工的行动准则和自觉行动,并建立不断深化的长效机制,将文化融入管理、切入业务、植入行为,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②
科技创新文化培育思路
1.目标和原则
(1)一个定位。科技创新文化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发挥的关键,要起到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和责任心的作用,并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氛围和开放、宽容、交流、合作的风气,形成鼓励个性发展和奋勇争先的机制,使科技创新活动进入良性循环。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与科技创新文化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实现云南电网“全国行业科技领先”的科技发展目标。
(2)一个目标。以理念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支撑、行为文化为基础,全面培育和打造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文化体系,努力探索文化落地的实践机制,实现科技创新文化“率先探索,南网领先”的建设目标,为云南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3)六个注重。坚持“六个注重”原则,即注重创新理念、注重文化传承、注重团队精神、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习借鉴、注重践行实效。
2.理念文化提炼
(1)科技创新宗旨:依托“两型两化”,支撑“两个转变”。
(2)科技创新使命:提高科技水平,驾驭现代电网。
(3)科技创新理念:创新、学习、人才、合作、责任。
(4)科技创新核心价值观:
1)创新观:尊重个性、容忍失败、自主创新、引领未来。
2)学习观:学习生活化、工作学习化。
3)人才观: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支撑发展。
4)合作观: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整合资源、攀登高峰。
5)责任观:敬职业、守诚信、优电网、促和谐。
制度文化培育
科技创新制度文化的培育一方面要从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培育、选拔使用、评价激励和合理流动的角度入手,在现有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及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另一方面要从科技创新的创新、学习、人才、合作、责任等核心理念的要求出发,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的角度来梳理和补充科技创新领导体制、组织机制和管理办法,作为科技创新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
1.完善科技创新领导体制
完善和加强科技创新一体化推进的领导体制和科学决策有效推进的管理体制,加强科技创新管理的领导和决策,在科学决策、高效操作指导的基础之上充分协调、调动各方资源,强化责任力,以协作效应形成科技创新综合能力。
2.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在公司层面,打造科技创新项目、资金、人才和知识管理平台;在技术分公司层面,打造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和人才培育平台;在基层生产单位层面,打造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和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形成分工合作、协同统一的科技创新体系。
3.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针对科技创新“科技领军人才、技术专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营造“科学评价、发掘人才、合理使用、有效激励”的人才工作氛围,分别制订各类人才的发展规划和培养、选拔、评价、使用和激励办法,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目标的实现奠定人才基础。
4.完善学习机制,打造创新团队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管理办法和培训目标考核办法,倡导“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鼓励全员学习,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团队”。
5.完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加强科技创新目标管理,从科技项目的产生、论证、立项、储备、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闭环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体现科技创新“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成果转化”的强烈需求;建立自主知识产权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加快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把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激励与人才评价激励结合起来
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将科技人员的个人发展与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保护科技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体现科技成果创造者的价值和利益。
7.建立科技创新协同交流机制
以科技项目协作和科研协作团队建设为抓手,加强各部门、各体系的内部联系,发挥协同效应,以协作效应形成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以公司学术委员会和科技项目管理委员会为平台,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信息及技术交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著名的电力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及合作,加强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
8.切实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严谨对待科研,杜绝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科研成果,严禁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对违反科研职业操守的学术不端行为给予严格约束,形成“严谨科研、诚信科研”的学术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公司自主创新水平。
形象文化培育
从云南电网科技创新的实际出发,形象文化建设要通过科技创新突出成果展示、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建设、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建设、先进模范人物表彰宣传、先进单位表彰宣传、CI策划等方式进行,通过科技创新工作和人物的典型示范、塑造宣传,全面打造云南电网科技创新形象,促进电网科技发展。
1.科技创新突出成果申报和展示
在公司层面建立科技项目和成果管理办公室,积极组织国家和云南省两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南方电网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组织结题科技成果参加国家、云南省和南方电网的科技成果奖申报,通过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专利奖、南方电网科学技术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等突出成果的表彰、奖励和宣传,展示公司科技成就和实力。
2.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和基地建设
要以国家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建设为龙头,围绕八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全面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和示范基地,加大示范平台和基地的人才及资金投入,提升示范平台和基地的成果产出;加大示范平台和基地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3.先进模范人物、先进单位表彰宣传
通过年度科技创新十大人物、年度科技创新最佳成果、年度科技创新最佳单位等称号的评选和表彰,全面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工作。
4.科技创新CI策划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5
关键词:科技创新社团;高职院校;动手实践;学习创新
作者简介:吴慧明(1982-),男,黑龙江鹤岗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讲师。
(广东 深圳 51805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GDGZ12 Z0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12-02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以兴趣爱好为基础,以能力锻炼、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活动为纽带而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1]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田,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近年来,随着高校社团的迅猛发展,各高校社团不仅数量增多,类型也多种多样,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加了其实践经验。
作为学生社团中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科技创新社团,立足于相关专业、涉及学科发展和科研、通过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等开展社团工作,实现社团宗旨。科技创新型社团不仅活跃了学校的学术科研气氛,有助于广大同学增强对学术科研的兴趣,培养创新人才,[2]其社团成员在组织和开展科研活动的同时,还加强了自身对相关学术科研主题的深入研究,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很少动脑筋思考的状况,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社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依靠兴趣而建立,社团发展不均衡
科技创新型社团在创建伊始,作为一个群体性社团集结了一批对某专业领域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共同的专业兴趣增加了彼此的交集,增进了相互的沟通交流。然而其也存在先天性的缺陷。首先,它是完全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的科技创新社团,当其成员的理想与现实出现差距时容易发生兴趣转移,容易导致社团失去凝聚力;其次,科技创新型社团本身有一定的专业局限性,往往令专业不相关的同学望而却步,因此其招新范围比其他类型社团相对较小,又很难保证每年都有足够数量的优秀的低年级同学对该社团产生兴趣,一旦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发展再好的社团也会后继无力,甚至出现断层的现象,这就导致科技创新型社团极易发展不均衡,出现“大小年”的状况。
2.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团发展缺乏积累
科技创新型社团与高校其他社团一样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缺乏精品意识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1)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科学的学生社团管理机制。一是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不够,很难使社团活动达到较高的水平;二是对学生社团的监督不够,社团工作是否正常、活动效果是否满意等没有有效监督;三是经费支持不够,社团的经费往往靠会员的会费维持,但这对于科技创新型社团是远远不够的。
(2)指导老师绝大部分都是校内教师义务或兼职指导。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校团委老师或辅导员负责指导,缺乏专业性强、科研能力强的指导老师,尤其是缺乏与企业密切联系,即既有专业前沿信息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3]
(3)科技创新型社团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力,一些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的同学在社团活动中随意性强,导致社团管理过于松散,容易失去凝聚力。
3.科技创新活动不稳定,社团缺乏生命力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型社团开展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都缺乏计划性,因此往往内容空洞,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成为课堂教学的翻版,没有把握会员真正的需求。其实,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逐渐增多,如“挑战杯”、“发明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比赛。但学校没有把科技创新型社团与诸多技能竞赛有效结合,负责指导各类竞赛的老师往往直接从相关专业中选拔学生,而没有依托已有的科技创新型社团,同时,科技创新型社团也没有以各类竞赛为发展平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活动。
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型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探索
1.规范管理,建立持续性发展机制
由于科技创新社团单凭共同喜好吸收入会,可谓“零门槛”,往往导致社团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因此,必须树立精品化建设的理念,形成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在保证社团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对社团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管理。[4]并在社团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实行会员准入机制,通过自愿报名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吸收一批自主参与社团建设发展、富有主人翁精神、凝练科技创新型社团特色的会员,从而有效提高会员的素质,保证社团活动质量,增强整个社团的建设水平。
此外,为实现社团的优化发展,校方还应制订一定的标准对科技创新型社团进行发展评估,对其组织机构、活动质量、社团影响等进行逐项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社团采取措施实施整改,借此强化科技创新型社团的整体活力。
2.采用实践性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科技创兴社团应采用实践性教学,加强校企联合、工学结合,以专业实践为主要内容开展社团活动,邀请企业的科技人才、工厂的“大师傅”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指导。[5]同时,让同学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知行循环,巩固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宽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社团核心,发挥“传、帮、带”作用
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要求每个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即重视个体的发展,重视兴趣的培养,重视个体素质的提高。如图1所示,各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自立课题,并形成申报、立项、开发、评审和结题等一系列规范的运作程序和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机制培养出一批社团的核心成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充分发挥社团核心成员的“传、帮、带”作用,让其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社团内培训工作,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其他成员,从而把创新理念融入到社团活动中,不断积累,确保科技创新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
4.依托科技创新社团,开展各类学术竞赛
科技创新大赛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试验场、演习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挑战杯”、“发明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比赛。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引起高职教育界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通过各类竞赛中发现,当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竞赛的自主性并不高。一方面经常出现“为比赛而比赛”等现象,比赛结束又缺乏有效的总结、积累和传承。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型社团的不断发展又急需一个成长的平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各类竞赛和科技创新社团发展相结合,成为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有效推动力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笔者认为将科技创新型社团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工作联系起来,除了筹备各类省、国家级大赛,还应定期开展校级技能大比武,让社团内的成员自由组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彼此激励,以此提高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竞赛热情。这样,既为社团的活动与发展提供了“战场”又使得各类竞赛有了立足点和传承发展的基石。
5.发挥榜样教育,建立社团归属感
科技创新社团成员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效的他育,同时,还应该实现社团成员的自我教育。其中,他育是自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反过来自育又促进团员青年自觉接受他育,实现自育是他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自我教育在团员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创新社团在培养社团成员的过程中不断发掘成员中的先进典型,通过邀请这些优秀的成员在团校教学过程中开设讲座、举办沙龙以及带头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发辉榜样教育的作用,同时建立自我教育的体系,使这些先进典型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用优秀成员的先进事迹感染其他成员,带动其他成员,从而推动所有社团成员的自我教育,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科技创新社团的团员由最初的因兴趣加入社团转变为因自身发展需要而留在社团,大大提高了科技创新型社团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与模式,促使科技创新社团实现健康、有序、蓬勃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继维,秦伟.浅谈大学生科研型社团的现状和思考[J].科教文汇,2006,(12):31-32.
[2]朱清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J].大学化学,2000,15(4):1-5.
[3]蒋妮姗,邹丛阳.浅谈新形势下高校院级学生社团建设[J].教育科学,2010,(1):77.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6
对此,延续本刊封面故事的话题,我们也尝试抛出这样的话题:科技到底能否被称作传统技艺的天敌?
在记者联系业内相关行家采访和了解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出我们此次关于文化产品的报道不能生拉硬套地和科技扯上关系。其实此种表述,着实不能让人信服。我们的初衷可能没有完全被质疑人理解和尊重,但并不代表我们自身不愿意尝试主动思考如上述报道所涉的质疑。
谈到砚台、陶瓷、漆器、刺绣、织锦、雕刻、青铜铸造,以至更多被中国文化总结为瑰宝的东西,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是历经千百年岁月积淀下来的文化历史印记。她们如若娴婉的少女,尽管才情万种,却未能走出深闺,在现代舞台上展现她独特的魅力。科学技术作为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则如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儿,科技与传统工艺共舞,这一静一动,能否成为一对好舞伴,跳出曼妙的舞姿?
中国的制砚工艺无疑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砚文化可否简单地被视为仅仅给予保护和封存,以备珍藏的东西?这就像是教育,我们从来不愿意简单地将其产业化、商业化,可如今社会需求是刚性的,重要的在于引导。
就像上述报道所引用的文化部的一位专家的说法,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发展不可分割。我们既要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同时又要利用、发展好文化遗产,要通过利用和发展,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当前,积极利用一些现念和先进科技手段来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有利于解决部分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的两个方面的棘手问题:一是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民众与它们的感情日益疏离;二是保护工作缺乏持久的动力。在生产工具、生产材料、生产流程的科技进步促动下,部分遗产项目有可能转化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将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可谓恰到好处。
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绝大部分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获得现代科技的提升,从而继续服务于大众。工艺美术不仅仅讲艺术,也讲工艺科技,实际上工艺美术这个名称本身就代表着科技与艺术的联姻。
科技对于产品质量和形态的提升,对于品牌的塑造作用是刚性的、是支撑。如今全国的工艺美术行业正在产生一水分流现象,即少数老艺人和大师开的家庭工作室以传承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责任,他们的生产是传统形态的、纯手工的、少量的。绝大多数工艺美术企业则需要持续地坚持科技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以此来解决人力成本高、产量低、天然材料消耗大、能耗大、产品形态陈旧、产品同质化等等历史问题,力争在传统工艺美术各个行当里,都能涌现出世界级的民族品牌。
上述报道,还提到了科技支撑的三个方面:一是设计研发。目前的传统手工艺行业,无论是题材还是图样,都存在与现代审美需求脱节的情况,尤其是个体手工劳动者,很少有涉及研发的。可以说,设计方面的瓶颈是这一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二是材料与工艺创新。在这方面,内地从业者也一直在努力,但是力度不够。比如,刺绣用的丝线,从浅蓝到深蓝,我们只有20多种,而在日本,这样的丝线可达100种。三是行业标准。内地的手工艺行业开展理论研究的力度不够,行业标准严重欠缺,这导致我们的产品均质化没有保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