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紧迫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紧迫性范文1
5月25日,由浦东新区科协主办的2012浦东新区科技活动周暨首届上海浦东文化创意产业科普展在浦东图书馆拉开帷幕。
“2012浦东新区科技活动周”主题为:“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生活同行”。科技活动周期间,由新区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主体举办“浦东文化创意产业科普展”、“浦东院士科普讲坛”等区级主题科普活动15项,“科普文艺展演”、“ 院士进校园”等重点活动20余项,由学校、街镇科协、区级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社会各界举办的各类普及活动500余项,在全区上下掀起“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浪潮。
本次新区科技活动周深刻把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任务,聚焦新区创新转型发展大局,基于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有效发挥了浦东新区科普工作示范引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推动科技文化的融合。举办文化创意产业科普展、科普文艺展演、科普一日游、科普摄影大赛、科幻达人大赛等活动。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在社区集中展示浦东近几年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成果,传播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与方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推动科技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试点,创办产业技术科普展,并举办2012年世界半导体理事会(WSC)环保学术会议, “2012长三角知识产权调解文化之道”专家论坛等学术论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解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热情,营造人人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推动科技服务民生。围绕重大科学事件和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减灾防灾、科学健身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问题,组织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大学生深入社区、学校、部队、农村、企业以及通过科学商店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现场咨询和科普演示,帮助市民解疑释惑。
首届浦东文化创意产业科普展按照“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思路,所展出的作品从国内外20多家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及科技研发机构中精心选取。依照所涉及的核心科学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展览分为特装集群、视频集群、数信集群、读听集群、科文集群五大集群。本届展览融合了中外创意产业发展成就,向公众普及数字影像技术、声光多媒体、第三代通信技术等文化创意十大核心技术,可谓亮点纷呈。其中,特装集群的“绿色低碳方舟”由国际创意产业发源地——英国的MGT工程设计公司坐阵,展示的是竹制系列绿色环保自行车系列创意产品;视频集群的“数字影像角”则以自主创作的“飞天侏罗纪”为实例,为观众进行360度天幕影视制作全过程的揭密;在读听集群方面,全景模拟与虚拟环球旅游是网络视听领域的得意之作。
科技创新的紧迫性范文2
林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西省紧紧围绕“生态兴省”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林业发展迈入快车道。近几年每年营造林近33.34万hm2,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近1.0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了19%,成为全国森林资源增幅最大的省份之一;2011年全省共投入林业建设资金70多亿元,完成营造林30.20万hm2;69%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到2.70亿t,风沙肆虐状况也有较大改观;林业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255亿元。成绩的取得与全省林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密不可分。重点围绕抗旱造林,沙地、盐碱地等困难立地造林,林木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干果经济林丰产等问题,加强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提升了林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能力。但是,山西与其他绿化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林业科技基础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全省林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亟需搭建林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条件平台,亟需突破一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亟需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林业科技创新在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愈发凸显。
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要下大力气着力解决抗旱抗碱造林、困难立地条件造林、生物多样性维护与发展、林业增汇减排、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火灾预防扑救、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制约林业建设的关键技术。要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加强产业技术关联,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升林业生态服务功能,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进一步抓好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于先进的、成熟的实用技术要组装配套和推广示范。在黄土丘陵水土保持林区,推广生态重建及质量管理、径流林业技术;在防风固沙区,推广抗逆性树种繁育及造林、灌木型饲料培育、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集成技术;在太行山土石山区,推广容器苗造林、覆盖造林等综合抗旱造林技术;在煤矿采空塌陷区,主要推广矿山复垦和植被恢复技术;在经济林生产基地,推广低产干果经济林改造以及加工转化利用技术。
3进一步加强林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以及林业科技特派员等在林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扶持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广泛开展科技示范、科技入户、科技下乡活动,指导基层开展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创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发动林业教学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开展前瞻性林业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增强林业原始创新能力。
4搭建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平台
争取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建立若干由省、市、县林业科研机构和国有林场合作的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平台,树立各级各类科技示范样板,逐步形成全省林业科技示范体系;继续开展林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林业科技园区、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带动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林业标准化体系,搞好生态效益监测、林产品质量检测、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科技条件建设。
5进一步加大林业经费投入力度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林业建设资金的长效机制,大幅度增加林业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于生态建设的转移支付,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各级造林绿化、中幼林抚育、林木良种培育等财政补贴制度;加大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跨区域生态建设切块资金比例,认真落实“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的做法;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林业。
科技创新的紧迫性范文3
关键词:新兴产业;必要性;民营企业;战略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必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的支柱及主导产业。2010 年 9 月 8 日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一、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尤其是沿海省份“三荒两高”的现象特别严重,电荒、钱荒、人荒,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使许多民营企业陷入发展困境。这表明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空前的挑战,凸显出经济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一面。 但也有许多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转型,在新兴产业的带动下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实现了转危为机。因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要抓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是适应未来市场趋势、破解民营经济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主体,应当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
2.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民营经济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民营经济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体。然而,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当前,世界各经济体为应对经济危机、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纷纷制定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宽带网络、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以期引领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我国的国有经济体,在技术、资本、行业上的资源整合能力越来越强大,甚至某些行业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挤压着民营经济体的生长空间。面对这两股强大的竞争压力,民营经济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在未来的技术创新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二、推进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产业链的建设、配套产业的完善、相关服务体系的建立、市场环境的培育等等,都需要政府、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市场等各方共同参与。
1.建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民营企业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摆脱发展瓶颈、迎接未来经济竞争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革新观念,结合自身现有的行业优势,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变局中,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避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名义,走低端制造业的老路,力求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摆脱低附加值的困局,在未来的新型经济结构中,占领一席之地。
2.创新发展模式
民营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发展模式, 突破自身条件的制约,一方面,积极建立企业创新体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构建适合创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新经济下的新型合作模式,通过与科研机构、各行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建立战略联盟、技术联盟等方式,构建新兴产业合作网络,探索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模式。
3.改革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由于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和进入壁垒,需要政府各部门在产业政策、科技创新、金融税收、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通力协作,给予民营企业较大的扶植力度,构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撑体系。
首先,建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引导性基金等方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其次,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新兴产业与民间资本的对接平台,构建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市场信息的沟通网络,为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再次,通过金融创新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大量民间资本进入投机领域,没有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亟待通过金融创新,如合作股权投资、企业债券、信托基金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大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培育模式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科技创新的紧迫性范文4
1医院科技创新的内容
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四大任务,医学科学研究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医学人才、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措施。在医院学科技术建设中教学和医疗是立本科研是求新。科研创造新知识,新知识解决临床医疗的关键问题,使临床医疗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新知识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员素质,同时,科学研究也促进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因此,针对医院学科建设,各级管理部门和学科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充实科技创新的内容,并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科技创新的动力,保证科技创新持续不断地进行。
医院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开发应用于诊治、预防疾病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新材料、新药物、新配方、新试剂、新生物制品以及新仪器器械等,并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为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医学科技水平做出贡献。同时,通过科技开发的创收经费,为医院的发展和科技人员的福利及工作、生活待遇提供良好的经济与物质条件,步入以科研养科研的良性循环,达到科技兴院的目的。
从整体上看,医院的科技创新可分为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
1.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将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131。一般包括两部分工作:一是将现有的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尽快推广到防病治病和卫生保健工作中去,使其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由间接为防病治病服务向直接为防病治病服务转化;二是根据防病治病、卫生市场的需要,组织科研攻关。这两部分工作对促进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加强医院自身建设都起到重大作用。
1.2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现有医学理论和医院管理理论进行更新和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实践。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现有医学理论的创新。医学理论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必然要求对这些理论进行突破和创新。它可以是某个医生自己理论经验的总结,但在医学理论迅速发展的更多采取的方式是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从理论上取得医学突破。二是医院管理知识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无论是医学理论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与管理体系的不断变更相适应。大的方面,它需要医院管理体制的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小的方面,无论是病历书写还是医疗流程,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创新。 从根本上讲,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主要依赖科技创新。只有按患者需求持久的科技创新,才能使医院长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客观需要,考虑不同形式的创新途径,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2.1自主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是指医院依靠自身的人、财、物单独从事科技活动,通过技术研究与开发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并申请专利,保证自身利益的一种创新活动。这种创新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和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一般只有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雄厚的医院才能实施。
2.2合作创新模式
与自主创新模式相比,合作创新具有时效快、投入少、成本低等特点。可使医院获取互补资源、学习机会、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占领技术高地等,有助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合作创新模式适用于较大型科技成果,此类成果往往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多,任何一方不能或难以单独完成成果转化。
2.3模仿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是医院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模仿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引进和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然后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实现技术上的“人有我精”对不同的科技创新模式,医院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整合,协同发展,以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
3科技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尽管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创新的成就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医院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组织机构不健全;医、教、研结合不够紧密;创新战略决策没有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等。如果不能快速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科技创新就难以向前,医院的发展也会步履维艰。为此,医院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3.1树立全员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位员工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明天的饭碗”形成人人关心科技创新战略,构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技术准入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医院科技创新项目的评估、申报、审查、立项和实施等工作制度;医院的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目的,对学科发展要予以高度重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专家指导小组,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做好计划导向工作,使医院科技创新工作管理规范化、程序化。
3.2确立医院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医院科技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医院要提高整体医疗、科研能力,改善硬件设施、服务水准以及职工福利待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必须努力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将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下被淘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努力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就是适应竞争的迫切需要。在当前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和监管都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应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先进和完善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管理创新,使医院成为市场主体、利益主体、投资主体、决策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完善科技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从而产生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3.3科技创新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同时,树立技术导向以患者为导向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被动地适应医疗市场,从各个方面满足眼前医疗、预防、保健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要;二是从患者的基本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成果,引导和创造医疗市场,这是高层次的要求。从这样的要求出发,真正决定医院发展方向的不应该仅仅是患者的需要,还应该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医院面对医疗技术可以改变吗?可以增加吗?可以重新组合吗?可以减少吗?可以替代吗?可以颠倒吗?这是世界创造学之父一美国奥斯本提出的著名“6M”法则。按照这一法则通过简单的改变、增加、减少、替代、颠倒、组合,能激发医院的科技创新,适应医疗市场需求。
科技创新的紧迫性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
前言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其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一方面,为了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希望借助图书馆中的资料,快速的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从事技术创新研究的企业人员,也更需要借助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来开展对项目的研究、跟踪等工作。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也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处于转型升级期,技术创新是该阶段中小企业的所面临的重要内容,信息需求的紧迫性也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图书馆可以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科学的措施,实现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工作。
1 目前我国图书馆面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状况
我国图书馆面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理论研究也相对较多,并且多数理论研究都是构建信息服务体系思路的探讨,缺乏实际的设计案例,在实践中运用较少。从中小企业创新所需求的信息种类来看,信息需求的种类有有多种,例如从企业转型的角度来看,管理类信息需求旺盛等等。因此,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为企业提供的信息设计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新的网络形势下,一些信息服务平台也开始应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上,在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上也通过企业专题文献资源整合、知识服务、资料分类、Web2.0等技术手段来实现,有效的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信息服务。
目前,在实践中,图书馆面向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有九成以上的企业都没有通过图书馆资料信息的服务来实现自己的创新信息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想全面实现图书馆信息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信息需求对接,还需要一定的努力。
2 图书馆服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图书馆有效的向社会开放,以及公共图书馆体制的改革,为图书馆参与社会竞争,为社会提供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除此之外,图书馆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信息服务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2.1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需要扩展业务,并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而面向企业创新的信息服务不仅扩大了图书馆的业务面,增加了与社会的接触机会,还能够帮助企业自我完善,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中,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而完善自身的储藏,使图书馆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2.2 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企业可以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料,有效的缓解自身人才资源的短缺,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决策,同时通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又节省信息建设的资金,从而满足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3 图书馆面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的模式
由于不同企业获得信息能力的差别较大,因此,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检索能力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可以将其服务模式分为企业自检、馆引自检、定题馆检、企业馆检和馆检加工五种模式。
3.1 企业自检
该种信息平台服务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信息进行自己检索,其要求企业具有成熟的信息能力,并且企业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图书馆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只需将信息资源开放即可。该种模式方便快键,只需馆企双方签订协议即可。
3.2 馆引自检
该种服务模式是指企业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指引下来检索自己所需的创新信息。这种服务模式主要是针对对图书馆结构不熟悉的企业而设置的,图书馆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索引加工,并建立面向企业的分类检索目录。
3.3 定题检索
该种服务模式主要是指图书馆根据企业提出的问题构建相应的信息检索服务,其主要是针对获取信息能力一般的企业而构建的。通常图书馆按照企业提出的问题,代为检索,这就要求图书馆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汇总,并将检索的结果反馈给企业,并且要求图书馆建立专门的企业信息服务部门。
3.4 企引馆检
该种服务模式是针对那些可以大致描述出自身所需信息的问题,在图书馆分析后,由图书馆代替检索,然后反馈给企业。这种模式中图书馆也不强调对信息资源的加工,但是要求企业服务部门的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3.5 馆引加工
该种模式是对既不能提出明确命题也不能对所需信息进行描述的企业,由图书馆根据同行业信息的需求,进而得出问题,建立索引关系。图书馆可以将行业发展状况等提供给企业,并提供各级的咨询服务,是图书馆面向企业服务模式中的最高形式。
通常为了满足上述几种服务模式,还要求图书馆在现有的基础上,对馆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处理。首先,对内容的组织。由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涉及到的范围很广,而有些信息是图书馆中没有的,这就需要加强建设,进而全方位的实现面向企业科技创信息服务。其次,深度加工,在图书馆为企业创新提供信息支持的同时,图书馆需要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度加工,进而形成特色的数据库,实现更全面的信息服务。如提供技术发展研究报告等专业的论文共企业创新参考。再次,对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分类。目前我国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分类大多数按照《中图法》或《科图法》来进行的,在面向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信息支持时,这种分类方法逐渐不能满足企业的信息需求,这就要求对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有效的为企业需求服务。最后,可视化展示。通过可视化展示,降低创新信息的抽象性,进而提高大规模信息的处理能力,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使中小企业在对技术创新时能够及时发现占市场主导地位的技术,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在新的时期下,图书馆在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中,不仅需要开展传统的服务,还需要拓宽服务的领域,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成为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同时图书馆也需要根据不同企业获得信息能力的不同,构建分级的服务方式,以更有效率的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更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信息的需求,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鹏.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兼论太大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1(15):94-97.
[2]闫伟东.公共图书馆面向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实践――以深圳市科技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1):65-68.
科技创新的紧迫性范文6
关键词:“市场一政府”力量;转型路径选择;打造经营理论:改造企业“基因”
中图分类号:F270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9-0083-04 收稿日期:2009-03-25
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有两种不同的应对理念,一是“企业只要挺过困难时期就可以生存发展”,另一种是在应对困难的同时,抓住机遇,加紧企业转型,塑造核心竞争力,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一种理念已成为绝大多数外经贸企业的共识,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一、外经贸企业转型的大好机遇
外经贸企业转型,这里主要是指改变企业经营方向、模式、类型等。从经营要素角度,外经贸企业转型有由“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等:从经营特性角度有由“依附型”转为“自主型”等;从企业功能角度有由“制造型”转为“服务型”等。
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端于虚拟经济,但它对实体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衰退,与国际经济联系紧密的外经贸企业首当其冲,有的减产或停产,有的关门倒闭,这说明我国某些类型的外经贸企业急待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的外经贸企业从经营形态而言,有三种代表性的类型:一是工贸企业,它们一般有自主品牌,能主导企业在国内外的生产经营管理链条;二是单纯从事商品进出口又以出口为主的外贸公司,它们一般无自主商品品牌,主要是根据外商的订单从事采购,运输业务,处于国际物流的商品采购和仓储运输环节,属于中间服务商;三是来料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从事来料加工,无自主品牌,处于国际制造产业链中端,属于依附型的“打工”经济。工贸公司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能力较强,外贸公司及加工贸易企业抗冲击能力较弱,转型的紧迫性尤甚。
首先,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需求减弱,订单减少,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商品出口带来极大困难,这对外贸公司及加工贸易企业影响尤为显著。“以来料加工贸易为主的东莞市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企业订单就平均下降了30%,2009年1月份,东莞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更是下降了44%”。“东莞去年实际关闭企业865家,比正常年份多了近100家”(谢华兴等,2009;蒋悦飞等。2009)。
其次,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抓住金融危机的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制订了钢铁、汽车、纺织、电子信息、石化、轻工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批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在做相应的安排,着手淘汰生产力落后、污染环境、资源损耗大、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及措施都要通过企业去实施,外经贸企业与其它企业一样,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转型。
上述情况表明:在金融危机中,那些出口市场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的外经贸企业会被“市场力量”淘汰,迫使外经贸企业必须转型。同时,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的进程中,也会淘汰落后生产力,“政府力量”也迫使外经贸企业转型。
“市场一政府”力量又给外经贸企业的转型带来大好机遇。首先,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巨大变化降低了转型成本。第一,金融危机使过剩产能中部分企业倒闭,为今后经济复苏的市场减少竞争对手,让企业能以低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发展空间。第二,企业转型所需人才成本降低。金融危机导致不少跨国公司“裁员”,求职者往往会主动降低薪酬期望值,特别是“中端”人才,这有利于转型企业以低人工成本获得高素质急需人才。第三,生产原材料成本降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重金属、某些化工原材料等价格暴跌。国际原油价格由147美元一桶,降到近期在40~50美元一桶左右徘徊。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经广东口岸进口煤平均价格每吨为61.7美元,环比大幅下降45.6%,进口煤炭比国内部分煤炭品种便宜。其次,政府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极有利于外经贸企业的转型。广东省外经贸厅与银行合作,为外经贸企业争取到“5个100亿”的融资,以促进广东外经贸企业调整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促进外贸生产基地建设,支持重点外贸企业发展,重点支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等。广东省财政2009年安排10亿元推动一批加工贸易转型的典型和一批扩大内销的典型,并依据2008年9月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新增10亿元,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奖励加工贸易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培育自主品牌,对加工贸易企业用于工艺技术设备改造的国内贷款进行贴息等(王鹤等,2009)。
二、外经贸企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不同类型的外经贸企业由于各自的经营模式不同,转型的路径及措施的选择不尽相同。工贸公司主要是发展新的先进生产力,依靠自主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与知名品牌,塑造新的核心能力,形成国内外市场新的竞争优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
第一,采用先进生产设备,重整加工制造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一体化的平台上,谁掌握了液晶模组的生产,谁就能取得更大竞争优势。Tcl集团2008年12月22日首台液晶模组在广东惠州下线。这样,集团在平板电视整机中,一方面可以满足整机液晶电视生产规模增加的需要,另一面可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加速主要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摆脱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既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还可用于集团在欧洲和北美市场液晶电视机的制造,可降低成本,增加获利空间(杜娟,2009)。第二,自主创新,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不与市场上同质化产品竞争,在知识技术产业链中抢占高端。广东汕头民营企业金刚玻璃,针对恐怖袭击研制防炸弹玻璃,根据大厦玻璃幕墙或建筑物顶,研制发电玻璃等,产品订单纷至沓来,出口产品价格比一般玻璃高5~6倍(吴江,2009)。第三,抢占高端,转变企业物流商务链。2009年2月18日,格力电器与日本大金在广东珠海宣布开展5个方面的战略合作,其中包括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的合作,还包括联合采购空调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开拓全球市场方面的合作,抢占价值链高端,共同构建新的物流商务链(许悦,2009)。
外贸出口公司主要是转变经营类型和创新商业模式,从而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发展能力。第一,
通过独资,合资等产权方式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或在国外建立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将公司转型为以出口为主的工贸型公司。我国传统的外贸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多元化、跨国化、实业化”战略指导下,许多大中型外贸公司已经转型,由流通领域进入制造领域,由于制造企业与商务公司在作业性质,管理方式、人才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开始成功的少失败的多,经过多年的锤炼有了很大变化,但与优秀的工贸公司相比有一定差距。建议外贸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学习和借鉴工贸公司的经验,加速“生产基地”的转型和提升,发挥自身熟悉国际商务特有优势,形成新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企业物流服务的价值。国际上一些最具影响力的公司,往往创造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去颠覆一些最基本的营销规则,来提升商业服务价值。美国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通过批量采购降低成本,把商品销售价格压到最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外贸公司可以“第二,三方”物流企业的角色,通过整合外商需求形成某种或某类商品的“批量订单”。进行“批量采购”,搞好“第二,三方”物流服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主要是由“依附型”转变为“自主型”,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劳动一技术密集型”。这种转变难度很大,它要“脱胎换骨”建立新的经营模式,要自创产品及品牌,形成新的制造产业链,要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形成新的商业服务链。第一,以某产品的零部件自创品牌转型。这种方式由只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客户加工某种零部件,转型为自创品牌,为众多的国内外客户及使用者提供某种零部件。这种零部件一般为某产品的重要易损件,质量要求高,工艺较复杂,除了与某产品配套,使用者会反复购买,市场容量较大。鲁冠球万向集团生产的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的连接器――“钱潮”牌万向节,1988年就成功打开了日本、德国、法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企业由一个铁匠铺不断发展壮大,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集团。第二,以某最终产品自创品牌转型。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以某骨干企业为主组建集团,形成以某最终产品的制造产业链,搞好某最终产品的自主生产和销售。这种方式在产业集群的地区较为方便,成本较低。
以上方式,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之外,都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扶持,特别是第二种方式。国际上知名的来料加工产业最为集中的东莞市,近年来,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加快了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每年都有100~200家加工贸易企业转型成为合作合资企业。2008年东莞市政府在产业集群地区,分村镇,分行业搞了四大类62个转型试点,目前正在总结经验:产业结构如何规划,技术创新怎样扶持,企业研发平台怎么推动等。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每年10个亿扶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主要奖励企业自主品牌的创立,奖励科研成果,以及高科技产业的配套基金等(刘新宇,2009)。
三、重新打造外经贸企业经营理论
外经贸企业的转型不只是简单地选择某种转型方式,它实质上是企业经营理论的重新打造和企业“基因”的再造,它包括企业宗旨、功能、角色定位、组织边界、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组织管理体制、决策过程,行为准则等深层基础的转变。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鲁克(1998)认为:时代的改变会使企业面临危机和挑战,而以往的经营理论,管理方法只是告诉我们“怎么做”的工具,如公司行为的基础是市场,识别顾客和竞争者,技术和动力,公司的优势和弱点等,这已不再适用,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做的事是正确的,但没有效果。这与懈怠和官僚不相干,应该重新打造经营理论。他认为公司经营理论有三个部分:一是组织环境(社会结构,市场,顾客及技术等,用于定义收入来源);二是组织使命(经济和社会价值,用于定义组织所做的有意义的结果);三是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用于定义组织领先地位需要哪些方面的卓越表现)。为此,公司应设立对经营理论的监督和检验系统,掌握社会和经济结构上的变化,思考新结构带来了哪些危机,创造了哪些机会,如何应对。基本环境变化的征兆。往往很少出现在组织内部和现有顾客身上,而是在非顾客群中:应对经营理论进行早期诊断,每三年对自己的产品,服务,政策,销售通路进行挑战和反省,为什么初次进入此行业前景看好,现在看来错了,是没有做好,还是理论跟不上潮流;应重新思考自己失效的理论,采取有效措施使组织运作和现实环境实际情况一致,形成新的使命和新的核心能力,以不断提高自我革新能力,搞好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经营理论打造的过程往往是企业及其产品重新定位的过程。“非常小器”指甲钳有限公司的梁伯强,原来是一个普通旅游纪念品厂的老板,从国内外考察中发现,在发展中国家指甲钳被定位为“小五金”,几毛钱一把,在发达国家指甲钳被定位为“个人护理用品”,包装精美,成套出售,售价高达几百元。他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把指甲钳定位为“纪念品”,在指甲钳上面附上艺术化的图形或文字,“不卖功能,卖时尚”,将企业改生产指甲钳,并认为自己的企业“本质上是家文化公司”,以自主品牌“非常小器”主攻国内市场,在国外市场使用贴牌“圣雅伦”。2008年售出了1.4亿元的指甲钳,并成功售出三个单价高达1980元的指甲钳(张强,2009)。
经营理论的打造伴随着企业事业发展的再设计。事业发展再设计是指以新的价值观,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寻找企业新的增长点,重新制订新的发展战略。事业发展再设计要思考企业有哪些功能、能力、竞争力已经与产业发展脱节,面对未来,企业必须发展或获得哪些新功能、能力、竞争力,根据产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减少或撤除哪些旧事业,投资哪些新事业。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的阶段,以及国际上许多跨国公司的经验,认为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已不再由技术革命推动,竞争力将展现在商业模式当中,提出将大部分生产业务外包,企业将精力集中于最核心的技术环节和渠道服务来掌控整个产业链,欲使海尔淡出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刘新宇,2009)。
外经贸企业的事业发展再设计,必须使新事业远离传统的组织,采用其它产业的模式和程序,重建创新价值机制,形成企业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及经营管理创新体系。外贸出口公司和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可以借鉴海尔、华为等工贸公司的经验,来重构自己的创新体系,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四、结论
以上分析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第一。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成为现在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的原因。加工贸易等企业的转型早有议论,这次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影响,只是加剧了外经贸企业转型的紧迫性,而转型的必然性来自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二,外经贸企业的转型不仅仅是经营内容,经营方向的改变,不只是选择何种路径,采用何种方法的问题,它本质上是企业经营理论的重新打造,和企业“基因”的重塑,它要企业家作出关系企业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决策,它是我国企业家胆识、才华,毅力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又一次展现,也是一次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