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范文1

关键词:管理创新 理论 实践 探索

基于中国企业处于巨大变革时期的形势,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下的科研院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只有通过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 概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可促成企业保持持续变革的能力。企业创新体系由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组成,而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在企业发展史上,每一次产权制度的变革,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伴随着管理创新,每一次管理创新都表现为知识在管理中更广泛的应用以及管理进一步的科学化和系统化。通过管理创新,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使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得到优化,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而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基础。

2 管理创新理论

企业管理创新是近年来管理学中发展迅速、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在西方理论界,对管理创新一直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早期,西方学者们对管理创新的研究从着眼于生产要素的角度,逐渐深化到偏重于企业内部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随着西方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的传播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我国对管理创新的研究逐步深入,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也不断跟进。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对管理创新的研究视角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从经营要素的角度研究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的本质在于不断创新企业的经营要素,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利用企业新的经营要素来提高企业管理的综合能力。企业管理创新需要注重于战略、制度、方法等要素。

2.2从管理模式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规划使用企业资源,最终达到有效利用企业既定稀缺资源的目的。强调企业应按照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放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方式方法,强调重视并利用企业内部资源。

2.3从管理活动过程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管理创新

未来企业管理创新的四个方向: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善于捕捉机遇的寻机化管理、实施灵活多样的弹性化管理和注重人才的人本化管理。

3 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3.1实施战略创新管理、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90年代末,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简称:合肥院)从国有科研院所转制成为融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科技型企业。通过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发挥科研技术优势,创办科技产业,努力开拓市场,逐步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但是,随着合肥院的进_步发展,管理和资源的瓶颈也逐渐显现: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整体发展规划,管理机制不健全,技术创新力度有限,产业整体规模较小,资金人才缺乏等诸多因素,制约了合肥院前进的步伐,合肥院把研究、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提升到战略高度,通过对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的认真调查、了解和分析,运用SWOT方法,科学地分析合肥院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通过SWOT匹配分析,找出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和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按照集团公司“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发展思路,探究制定出与发展环境相适应、具有本企业自身特色的合肥院战略系统——合肥院整体发展战略是:积极的发展型(增长型)战略。在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业务层和职能层战略,即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

合肥院紧密结合合肥院自身的发展实际,探究制定的积极的发展型(增长型)战略,通过战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合肥院各项业务的发展。以积极的发展型(增长型)战略为统领,实施国际、国内业务齐头并进,成本领先、差异化有的放矢的战略,实行科学的战略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合肥院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提升了合肥院的核心竞争力。

合肥院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分析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清楚认识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客观分析利弊,把握关键的环节和步骤,不断修改、完善和落实发展战略。实践证明,战略管理的创新,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内在条件,还受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制约。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创新的过程。

3.2科研管理创新,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范文2

【关键词】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 企业管理

烟草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管理。最优化管理的实现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将能够使烟草企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运营成本、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并且能够实现烟草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能够帮助烟草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亦能够帮助有烟草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但是,烟草企业的发展并未对科技进步与创新予以足够的重视,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影响不能够充分分析,因而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发展且创新科技。为此,本文的相关分析与研究将为烟草企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一、烟草企业管理中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与利用

烟草企业若想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必须在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支持。在该方面,烟草企业需要对其固有的资金和其他项目资金进行良好的管理,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发展特点等进行科学的分配与规划。在分配与规划时要合理安排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持资金,保证资金足够且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目前,烟草企业科技创新相关资金支持到位,但有效利用率不高,应加大科技资金的利用率,由此,烟草企业才会实现有效的科技创新与进步。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虽然烟草企业能够通过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不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回报,但是亦需要比较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烟草企业在大力支持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不仅用于保障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展,亦能够使烟草企业各方面资源、资金、人员等得到良好的配置和规划,提供有效的制度依据。对烟草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三)建立健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除了包含技术创新以外,亦包含重要的思想创新。在思想创新上,烟草企业需要建立较为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依靠科技的手段进行企业管理。烟草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当中需要囊括现有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体系,并加入QC、小改小革、发明创造、精益改善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形成系统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信息化平台。在该平台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将企业内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共享,方便使用部门进行综合调查与分析,进而科学、合理的分配运行,综合实施。烟草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迅速的深入到各个管理环节,全面提高烟草企业的科技化水平,进行更加符合时展的现代化企业管理。

(四)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后续发展相辅相成,烟草企业的科技创新,应从完善科研管理、科研开发、技术支撑岗位序列设置开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建立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薪酬体系。充分激发行业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烟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烟草企业管理的重要影响

(一)有利于促进烟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烟草企业通过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形成正确的、符合时展特征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能够获取经济利润和效益、更要关注社会当中的问题,以便实现企业自身的社会价值。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持下,烟草企业能够对内部的资源进行不断优化,对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与整合,最终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在此情况下,烟草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效益性和科学性。以此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将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烟草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

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均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带动企业劳动效率的提高,进而烟草企业在营销区域相对固定、销售价格一成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效益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见,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应该得到烟草企业的重视。

(三)有利于提升烟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众多学者均认为科技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现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发展科技,实现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以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将能够使烟草企业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管理主导,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烟草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企业内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不仅要积极引进优秀的科技人才,亦需要加大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金投入力量与有效使用。同时,烟草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烟草企业将在最终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周应堂,倪嘉骊,徐宁家,等.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01).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范文3

[关键词]煤矿企业;科技创新;科技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032-01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新时期煤炭工业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煤矿企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下面,本文就来谈谈煤矿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问题。

1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新技术有待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煤矿企业为了解决矿井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但是这些科技成果很多还没有被充分利用,没有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另外,煤矿企业也结合自身实际研发出很多科技成果。因此,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技术进而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使之服务于煤矿生产的问题也就摆在了煤矿企业面前。

1.2 科技人才在职工中所占比例太小,且岗位配置不合理

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煤矿安全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低于全国工业企业13%的平均值。在科学技术人员本就缺乏的情况下,煤矿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呈现“机关学校多,生产一线少,辅助单位多,井区段队少”的现象。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员整体素质欠佳,导致结构失衡、分布不够合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企业之间包括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强烈,尤其是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竞争的焦点,煤矿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任务艰巨而且紧迫。很多煤矿企业对科技人员的管理还仅停留在人事管理上,而人事管理仅仅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维护手段,对科技人才工作积极性、人才潜力的开发和企业发展的带动效果不足。煤矿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迫在眉睫。

1.3 对科技资料的管理不够重视,管理方法不合理

科技资料和档案是煤矿企业重要的科学技术资源,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在企业的实际生产、建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指导实际生产、建设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煤矿企业对科技档案资料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积极性缺乏,影响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与其他类的档案资料相比,煤矿企业的科技档案资料归档周期长,时间不固定,涉及范围广,收集难度大。煤矿企业的科技类档案资料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对煤炭行业工艺流程、技术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如果工作人员素质稍有不足就会产生遗漏甚至错误。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随着生产的进行,煤矿企业的科技档案资料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中,造成档案资料管理繁琐且工作量巨大,而这些修改、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归档,就会造成科技档案资料不完整、不准确。近几年来,煤矿信息化进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档案资料的信息化进程却相对滞后,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滞后,造成档案资料管理手段落后,档案资料信息无法被及时地传递共享,阻碍了档案资料的高效利用。

2 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的建议

2.1 建立科技创新的长远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为了更好地使科技服务于矿井生产,必须建立长远的科技创新规划。煤矿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工艺、装备水平和生产状况,提出矿井的长期规划,并相应制订短期年度安排,为矿井的科技发展指明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将煤矿企业打造成一流的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建立专项科技资金,完善激励机制

科技管理离不开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虽然并不全是资金奖励,但却是以资金奖励为主。煤矿企业应该建立专项科技资金,制订完善的奖励制度,对有价值、有效益的科技创新进行评审奖励。不仅对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奖励,还应鼓励全矿工作人员进行小创新活动,以此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提高矿井生产的科技含量,以资金奖励来鼓励科技创新,继而改善生产经营局面,而良好的经营效益反过来会增加资金奖励力度,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2.3 积极开辟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某煤矿企业近年来先后聘请了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许多知名的通防专家、支护专家来矿讲课,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签订了技术合同,保持了良好的业务技术合作关系,在产、学、研相结合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诸如综采技术在三软岩层的应用、大断面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应用、极易自燃煤层瓦斯涌出规律研究、深部瓦斯抽放技术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并已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安全生产搭建了科技支撑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

2.4 大力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因此煤矿企业需要时刻关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更新。以某矿业集团为例,该集团最近几年先后引进了综采技术、综采放顶煤技术、综掘技术、现代化监测系统等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安全生产。尤其是近年来,先进设备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速度进一步加快,矿井综合能力大幅度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为矿井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2.5 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一线员工素质

煤矿企业应该开展适应现代化企业科技管理的培训课程,大力引入现代煤矿行业的先进技术、科技管理方法,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此外,在培养员工掌握行业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要使其掌握国内外行业的发展方向,使其能够立足全局,为煤矿企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技成果来源于实践,最终也都要应用到实践中去。煤矿企业在不断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中要重视提高一线人员的科技素质,只有一线人员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才能把科技和生产力更加紧密地结合,让科学技术更好更快更及时地服务于煤矿企业生产,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煤矿企业人才培养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是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逐步积累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增强煤矿企业的科技人才实力,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6 规范档案资料管理

煤炭企业应提高对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职工的档案资料管理意识,完善档案资料的岗位责任制,将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纳入煤炭企业各项工作计划中。加大对档案资料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赏罚激励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转变传统的档案资料管理方式,加快档案资料的信息化进程;建设信息化网络化平台,简化技术人员查询使用档案资料的过程,构建一个快速便捷、服务于实际生产的档案资料管理平台。

3 结论

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对于煤矿企业也非常重要。文章对我国煤矿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煤矿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范文4

一、“全响应”机制的建构

自2010年年底开始,西城区委社会工委牵头,组织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聘请专业咨询研究机构,开展了“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可行性研究和实践探索。目前,在西城区的绝大部分街道都已搭建了“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并建立了区级“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枢。通过统一的数据中心、调度平台、服务渠道以及多个业务系统,实现了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应急处理、绩效考评等功能。

西城“全响应”机制强调以社会为本位,以多元参与为核心,以构建全方位响应链为手段,以优化社会治理结构、社会管理良性运转为目标,是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制度体现。该机制的主要功能包括:

一是整合管理资源。以社会为本位,注重整合政府和社会两种管理资源。“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不仅限于政府的社会服务管理资源,同时重视其他主体和社会自身的管理资源,尊重了社会的运行规律,从根源上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的能力。

二是建立响应链。以感知、传递、响应三大环节为核心,建立响应链。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建立社会服务管理的感知系统、传导系统和响应机制:全面感知社会需求;通畅服务管理的网络,快速传递社会需求和动态信息至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成员;建立分工明确、合作协同的工作机制,全面、快速、合理地响应社会服务管理诉求。

三是创建管理网络。即政府管理、社会协作、居民参与三大网络。政府管理网络,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安全,为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重视社情民意,主动回应民众需求。社会协作网络,扶持社会组织和便民服务商的发展,规范、调控、激励社会服务创新行为,形成多样的社会化服务力量。公众参与网络,搭建社区居民诉求表达和相互服务的沟通平台,鼓励居民的自我服务与交流。

为实现上述功能目标,构建了两大支持系统:一是政府主导的社会服务管理系统。主要通过区街两级城市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社区楼门(院)长信息系统,建立起集应急处置、城市管理、综治维稳、民生服务为一体的精细化、全覆盖的城市社会服务管理系统。二是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服务与自治管理系统。主要通过区街两级社会服务中心、社区网(楼宇网),建立起集社会组织培育、基层民主自治、民意诉求表达于一体的全参与、多联动的社会参与系统。两个层面的系统平台相互贯通,构成了“全响应”机制的支持系统。

西城“全响应”机制,是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感知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利益结构变化,意识到公民需求出现的新趋势,针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所做的努力,亦即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大胆尝试。这个机制以洞察和响应民众需求为起点,以回应和解决民众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落脚点,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整合联动组织资源,构建感知、传递、回应、解决民众需求问题的组织体系,形成了集社会服务管理理念、组织、工具整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全响应”机制的三大要素

西城“全响应”机制的建立,源自于对计划经济遗留的基层行政管理观念与方式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基层政府在现有体制框架下积极回应民意,改进传统管理模式的巨大努力;同时回答了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与方式问题,提供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经验学习的范例。按照西城区委、区政府自己的总结,“全响应”机制力求探索“响应谁”、“谁响应”和“怎么响应”三个核心问题,目的是“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全感知、全时空、全参与、全联动,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我们可以用社会服务管理理念、组织、工具整合的“三位一体”框架来解析西城“全响应”机制的三大要素。

(一)理念要素:民本立场与民生关怀

西城“全响应”机制是根据北京市西城区发展状况,在了解、分析、判断主要社会问题的基础上,以全面回应区域内居民需求为突破口,力求解决百姓重点关注和遇到困难的问题。从设立邻里居民生活便利项目,如买菜和解决居民停车难到完善养老服务方式等,下沉公共服务职能;再到快速反应社区各类突发性问题等,西城“全响应”机制所采取的行动,均立足于一个明确的观念,即以民众为本,反映民意和关注民生。

西城“全响应”机制在两个基本问题上下了大工夫:一是解决如何知晓和获得民情民意的问题,即获知民众意愿“是什么”,从而保证了政府公共服务项目与民众真实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从民众诉求到政府回应的对接,为政府工作确立了方向和目标。二是解决如何有效回应民情民意,解决现实需求问题,即实现民众意愿“怎么办”,从而保证政府执行力支持预设的服务目标实现,完成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社会力量,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对接与整合,为预设目标达成建立了基本的组织制度保证。

实现前一对接,获知民意表达是关键。西城“全响应”机制构建的民众利益感知、传导、响应系统,打造了民意表达、利益传导的途径。在社区层面,“全响应”实施了“一本,一会,一单”的民生工作法。建立健全这项制度,采取了多项措施。社区民情日记制度:按照服务管理网格,要求社区党组、社区居委会成员按照一事一记、一日反馈的原则,对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反馈,社区服务站设立社情民意收集窗口,负责登记居民的需求和意见。社区议事会制度:建立由居民代表、辖区单位代表、社会组织代表、驻社区科站队所组成的社区议事决策平台,定期共同商议,每月召开一次,处理解决社区民生工作遇到的问题,整合社区资源,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社情民意转交督办制度:社区通过民情日记收集汇总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求责任人进社区解决并反馈居民;不能解决的,可以通过社情民意转交督办单,将问题转给街道相关科室或驻街站队所予以解决。

与此同时,在区委、区政府层面,建立区级民生统筹督导制度:由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建立社情民意调查分析机制,每个季度对全区社情民意进行收集、汇总、梳理、分析、形成报告,对共性问题加强调研,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完善“全响应”工作联系会议,协调解决共性问题,分解任务,具体落实;建立“访听解”工作督导机制,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每个季度对各个部门联系街道、社区情况进行督查;建立区领导和职能部门联系街道、社区制度,各级领导定期定点深入街道和社区举行座谈会。推行区级职能部门社区调研制度,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开展机关干部融入社区活动,帮助社区解决困难,并将此项实绩作为年终干部考评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组织要素:“三级联动”与动员式协同

西城“全响应”机制的运行依托于一整套组织体系来支撑,而政府内组织的资源整合,政府与驻区各类组织协同、互动,特别是政府对社会各种资源广泛的动员,为“全响应”机制运转搭建了组织平台。其组织基础可以用“三级联动”与动员式协同来概括。

“三级联动”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政府组织系统自上而下整合起来,围绕着民生诉求事务,协同聚合政府的资源,处置问题。在这个框架下,运用高科技手段,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和社区三个层面分别承担“全响应”链条上的统分责任。区级层面,作为“全响应”指挥中枢,承担着统筹全区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工作,掌握并汇总各类数据和基本情况为决策提供支持;对上报的问题进行审核、派发,并对街道、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指挥重要事件以及需要其协调解决的问题的处置。街道层面,统一设计基本功能模块,规范技术标准,将多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建立“全响应”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实现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应急处理、绩效评分、分析研判、统筹协调等功能。社区层面,通过楼门(院)长信息系统,为社情民意的感知、传递、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城“全响应”机制中,公共服务事项处于下沉态势,显示了服务提供前移的目标,以提高服务对于居民的便利性和可及程度。组织体系的跟进很明显。2012年5月,西城区出台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街道统辖辖区发展的作用,指出强化街道在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强化街道公共服务能力、强化街道统筹辖区发展能力,从而推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日常化。据此规定,规范街道与职能部门派驻机构的关系,街道对专业管理部门的日常服务负有监督之责;建立职能部门工作事项下街道社区准入制度,街道负责统筹、组织、协调辖区内各组织和单位,对促进地区发展和需要跨部门协作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协商;行政和专业管理部门单位的负责人需参加所在街道的地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参与地区管理,并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这凸显了西城区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充实基层、权力下放,属地为主的管理意图。

与此同时,围绕“全响应”机制,西城区委、区政府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协作。在政府主导下,“全响应”机制在部门协作响应链之外,动员和融通社会力量共享资源、共享发展,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全响应”机制拓展了与驻区单位资源共享“响应链”,通过共建互助将驻区优质资源向社区群众开放,缓解居民停车困难、活动场地不足、老年人就餐资源缺少的问题;通过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的“响应链”,完善孵化社会公益组织的机制,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与街道培育服务性、公益性和互组织,实现政社共治;通过专业社会服务资源的“响应链”,开发专业社工人力资源,增强社工专业应用能力,等等。

(三)工具要素:搭建信息化平台、改进工作流程与实施覆盖

搭建信息化平台。这在汇集社情民意、整合资源、建立联动的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体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建立社会服务管理基础信息库,实现社会服务管理事项的统计分析,有效发现薄弱环节和重点方向。搭建基础信息库及其采集与更新机制,实现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的精细管理与综合查询,支撑区街两级基础数据共享、社会服务管理的响应调度。建立社会服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基层的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改进工作流程。响应民众需求,优化公共服务,以流程再造为民众提供高效“无缝隙”的服务。“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以街道为单位,同时区里设立一个总平台,老百姓在家里通过“一键通”,以及登录网站等方式,可以享受到各种生活服务。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政务、便民、商业、公益等服务,还可以根据需求变化,更新服务项目。

实施网格全覆盖。将服务管理延伸,不留管理的缺位和死角,能够最大限度地感知、传递和响应来自民众的诉求。西城区委、区政府积极构建基层全感知网格,强化城市化网格管理;全面推广楼门(院)长信息系统(全响应基层数据采集终端),充分利用楼门(院)长、社会工作者组织,实现楼门(院)长网格管理。城市管理网格和社区楼门(院)长网格相结合,构建了完善的基层全感知网格,实现了全覆盖的精细化管理。

三、“全响应”机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设想

“全响应”机制通过汇集民意、整合资源,广泛社会动员与组织联动,以信息平台支持与网格全面覆盖的设计来运行。它致力于探索、解决社会服务管理中“响应谁”、“谁响应”和“怎么响应”的问题,但是它依然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思,这关系到这项制度的发展及其可持续能力的开发。笔者认为,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是“回应什么”以及维持并促进“全响应”机制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首先,“回应什么”。问题的提出基于两个前提:第一,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有选择性的;第二,政府职能活动的范围是有限的和有边界的。确立政府职能边界和范围除了社会需求、可控资源能力之外,还需要明示政府决策行动的价值导向。两个前提的设问,实质上是期待决策者回答,在一定的城市发展阶段上,城市政府对一些公共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调配资源的排位顺序是怎么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体现着政府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知、理解角度和侧重点。为此,一方面,考量着政府对战略性、长期性发展问题的选择与把握;另一方面,则关系到确立短期意义上的资源配置目标和方向,以及完善社会共治,提升多元合作治理能力的制度基础、规则设计和方式途径等问题。

其次,维持和发展“全响应”机制的条件。如果将“全响应”机制作为创新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组织制度,就会期待这一制度能够维持并增量发展,产生更大的管理绩效。“全响应”机制搭建了基础信息化系统平台,将信息自下而上采集和汇集,将服务和管理指令自上而下地传达执行。这奠定了整合、联动、快速反应的良好基础,为处在问题高发期的政府提供了信息来源通道。要维持“全响应”机制还需要四个关键条件:一是大规模数据信息平台的维持以及后台管理部门的融通,将合理的职能分工与统筹协调有机联系起来,防范彼此间信息孤岛、信息屏障和围绕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部门利益驱动。二是“全响应”机制延伸了政府行政管理的长度,使管理的触角伸展到更加微观的空间,信息化问题汲纳的后面需要人去解决问题。这需要政府调动并增加大规模的人力支持,响应并处置不断提出的问题,而且随着问题的专业化水准提高,政府动员人力的专业化水准也要不断提高。政府还需要考虑这些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三是随着不断增加的人员或组织进入公共事务管理,为形成良性的政社合作关系,调集社会资源支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角色以及行为方式需要改变,彼此信任的重建尤其关键。四是需要强大而有力的财政资金支持整个制度系统的运行。

这样,围绕“全响应”机制的发展与可持续能力提升,应该对以下问题予以进一步思考,这包含了短期和中短期的排序:

一是对“全响应”机制运行以来的管理绩效以及公众满意度进行评估,了解“全响应”机制运行的客观情况,把握现实,整合问题清单,为下一步制度改进和确定行动方向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二是进一步明确所关注问题的排序,以及排序的标准和依据。这样做有四重意义:能够识别问题或需求的不同层次(例如战略性、策略性,长期性、短期性,全局性、区域性),明确工作的着力点和位置;能够为不同层级政府和部门的责任划分提供依据;科学合理安排和分配财政资金的轻重缓急;选择多样化或组合的管理方式或公共服务供给途径。

三是进一步理清地方政府及部门间在主要管理领域集分权的原则、事权与财权匹配类型和管理事项范围。只有完善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制度,才能解决社会服务管理制度设计无法实施的状况。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范文5

【关键词】项目管理方法;企业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战略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一个科技创新主体来说,科技创新的每一个成果都其智力资源的结晶,为其自身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上的各个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都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承担着创新性科技成果研发的任务。一个新的科技成果的诞生是建立在科技项目申报的基础之上,科技项目申报就如同一个桥梁,使政府和创新主体二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的紧密。对于一个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拥有大量的智力资源优势和体制支持是基本条件。另外政府对科技创新主体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也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相对于其它科技创新主体来说,其管理机制更加灵活,在科技创新一体化方面也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1、科技创新在项目管理中的意义

现代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新的方向,其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是针对社会活动中的各个项目而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性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各个科研项目数量的激增,对项目的管理也更加复杂。科技的创新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发展,项目实施者为了实现管理和科技发展相适应,加大了在项目管理的研究上的各方面的投入,对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创新。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各高科技项目的开发研究,使得项目管理面临着更新的挑战,为项目管理增添压力的同时也促进项目管理不断创新和发展。

2、企业科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度的提高,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也加大了力度。因为政府的支持不仅包括政策上的引导还有资金的投入,个别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出现虚报科技项目套取资金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资金资源的损失,也干扰了政府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管理决策。在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类型上也有重复的现象存在。很多企业申报的课题项目具有趋同现象,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雷同,在个别企业内部,也有新申报的项目和曾经申报的项目雷同的现象存在。此种问题不仅对科研经费造成重复浪费,对于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应该对于申报企业进行严格的资质认定,对于企业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排查。同时对于研发的整个过程进行适当的监督检查,加强资金在项目的利用合理性方面的监管,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另外,政府要加强企业申报项目的引导,使之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对于技术水平落后的行业领域,政府要引导企业在项目申报上加大力度,对于此方面的项目,政府可适当放宽政策,加大科研资金的支持力度。

3、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

3.1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战略是指加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联合创新,是项目管理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以合作为基础,资源互补为条件,创新为目标的一种创新方式。企业相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其技术能力基础比较差,创新的能力有限,如果单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来进行科技的创新需要的周期较长,而且对于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来说,在短时间内加以提高难度较大。而在创新资源的分配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却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企业、高校、科研院校三者各行其是,对于企业来说,其创新性不能及时的满足市场需求;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研究和开发与市场需求相脱离,创新不能及时的取得市场效应,造成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相脱节。合作创新战略正是对创新资源的优化合理的配置,实现了资源的互补,使创新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很好的解决了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合作创新战略将科技发展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使科技创新满足市场的需求,弥补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不足。将创新资源进行整合,不仅是创新成本得以降低,创新周期得以缩短,同时也使创新向更高级别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2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战略作为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方法,将企业的整体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首先,企业的对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加以利用,建立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的企业信息系统。其次,企业将地域信息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使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再次,企业要将现代先进的信息网络手段充分加以利用,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积极引入具有高技术能力的人才。最后,政府要充分认识自身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重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信息网络不仅要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更要在全社会进行信息网络知识的应用和推广,重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信息网络的社会化发展,形成多行业多格局的信息化网络工程。另外,做好建立科技传播平台,提高全民科技认识。

3.3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前进性突破,是原有科学技术的更高层次的提高。自主创新也是企业具有核心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企业科技能力的评价指标。企业的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大量的资金提供物质支持,其次要有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提供技术支持,还要有具有高管理能力的管理团队给予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以重点突破为原则,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注重成型技术向生产上的转化,注重各领域高科技成果的引进和开发,带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发展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 问题 管理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创新,现代文明的基础是创新,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仍将依赖创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培养人才中起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问题

虽然在“挑战杯”和各学科竞赛的带动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存在成果利用率不高,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情况。具体来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规范、引导和帮助

由于大多数高校未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未制订相关的规章措施,这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处于无序进行的混乱状态,由于教学计划中课程总学时较多,学生的课外时间甚少,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在制度上难有充分的保证,学生无法持续深入地开展活动。其次,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很多是在“业余”状态进行的,他们缺乏有经验的教师指导,或者没有开放的实验场所,导致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而同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及指导老师未有足够的激励政策,使教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停留在自发阶段,有的老师明确表示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费时费力,而学校却没有在工作量、奖励等方面给予保障,再加上“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以参加竞赛为多,毕竟能达到预期目标获奖的只是少数。因而,有些原有较高热情的师生也出现了“冷却”现象。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相应的设备和资金支持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因大学生还只是消费者,不可能对科技创新进行大规模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而科技创新又必需有资金和物资的保障才能进行,因此大学生的创造发明亟待一些资金和物质的“雪中送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有创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市场观念不足

首先,很多大学生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缺少对市场的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造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其次,大学生只重视科技创新过程的刺激性和探险性,而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果一出来就束之高阁,这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大学生科技创新前的选题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很少与市场交流信息,不清楚别人是否也在从事同类的研究创新,从而等到成果一出来才发现重复了别人的劳动过程。

4.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少

很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停留在“别人会,我也能搞”的水平上,成果缺乏科技和应用的附加值,因而实际应用的价值不高。有些科技创新成果,只是对别人成果换汤不换药的稍微改进,并无明显的创新;有些成果,则是制作粗糙,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5.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良性机制还没有形成

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目前很多学校缺少统一的规划把它变成随机性的活动,遇到重大比赛便组织学生参加,缺少平时的经常性的训练过程,没有完备的激励和制约措施,学生参加不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完全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爱好,这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往往是组织者着急而学生不愿意参加,或者是学生想参加而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导致二者思维脱节。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对课外科技活动没有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和带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学校都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方法

我国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刚刚起步,因此在具体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上,要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能力架构、知识结构等特点和我国高校的教师资源,物力、财力资源等状况,本着“开拓学生创新能力、优化学生创新环境、保障学生创新活动”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具体地说,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

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是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并能保证全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条不紊、持之有恒的进行。制度和机制的建设要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追求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效率和科技成果的高质量。总的来说要做好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首先,保障机制的建设。主要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以及建立对这些物质有效使用和管理的制度。

其次,管理制度的建设。它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实行教务处、科技处、团委和各院各系共同管理的制度,并由这些部门各出人员组成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领导小组,作为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机构,制定主要的政策措施,听取科技创新活动的进展报告,审查经费的使用情况,奖励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等。此外还可由专家组成科技创新活动评审小组,审查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资格和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二是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建立大学生科技成果登记、申报制度,资助学生申请专利,这样可以保护大学生的知识产权,避免知识产权的流失或被不良厂商所利用;建立学生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推广等应用管理制度,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成果的商品化和成果的生产力化,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再者,奖励机制。奖励是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积极性的有效办法,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有重大创新的科技创新或在国家级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重要奖项的学生,可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推荐免试硕博连读;对出一般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可以设立综合评分规定,在学生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定以及毕业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或政策倾斜。以上奖励,都可以附带一定数额的奖金。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电台、广播台、校刊校报等渠道,宣传这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先进事迹。

2. 加强学生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

建立和形成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学生科技创新队伍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重视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扶持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有无具有致力于学生创新教育的教师的指导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力,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环节的指导和把关是促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点高、成果上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是引导式、辅助式指导,就是指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指点(包括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最后,建立广泛的学生基础,这是促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关键。既要重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群众性,更要发挥学生骨干分子的作用,以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最终形成以点带面,各类型科技创新齐头并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局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开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鼓励和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和复合型人才。离开了广泛的学生基础,其他各方面再重视,条件再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开展不起来。

3. 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和创造力的实践都受到客观条件、社会环境、校风学风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民族传统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制约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和发挥的重要因素。更进一步说,大学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风的取向,则是最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境因素。只有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渲染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只有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坚强的创造意志的培养,才能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包括两方面内容: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创新学校的科技实践环境。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是指要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管理上,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目标中,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效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把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学生综合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重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融专业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于一体。创新实践环境主要是指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建立一个良好的实践机制,提供实践机会和场合,在组织、知识的供给、实践等各方面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4. 提供必要的科技创新资金和物资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否则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花,难以继续下去。经费的投入要以务实为原则,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必要的支出,用于相关器具、书籍、材料的购买和调查、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其它花费,以及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科技成果的推广创新。高校可以从校财政中划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同时也应该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合作,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学校还应建立起一整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保障经费合理、有效、有序的使用,避免浪费,比如实行经费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审查等办法,使之贯穿于每一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始终。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可以采用基金制的方法,专项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学生通过申报、答辩等形式申请基金的使用。

5. 整合各种创新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学校现有的创新教育资源

学校通过各种创新教育资源的整合,不仅使学生从学习,实践到参加竞赛各个层面都能得到检验和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还使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进一步提高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创新教育资源包括工作队伍、工作条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队伍方面,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和各院系,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工作队伍,各单位在统一的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既分工又协作,共同推进了各项工作;在工作条件方面,各单位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学生处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教务处的学科优势,团委的课外科技竞赛资源,各院系的创新教育经费等等,很好地满足了开展创新教育的各种条件需求;在工作机制方面,学校领导不仅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而且能够很好地协调创新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助柏,梁辰.知识创新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