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训练入门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足球训练入门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范文1

【关键词】高中体育足球教学;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一、高中体育足球教学

足球是一项用脚支配球,两支队伍进攻和防守相对抗,根据奢求入门的多少来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在世界级的各项体育赛事中,足球比赛的项目相比来说场面更加壮观,竞争更加激烈,颇具魅力,被人们誉为“世界第一运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活动能力较强,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高中阶段开展足球教学,传授学生足球的常识和足球专项的技术技巧,不仅可以提高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存在问题

1.学校足球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目前,很多高中都没有标准的足球场地,并且体育器材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影响高中体育足球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足球教学的场地要求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较,其场地要更加宽阔。在进行足球教学和训练中,学生必须在足球场地内完成各项技术的学习和训练,由于高中体育设施不够完善,足球场地便成为了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场地,即使有宽阔的足球场地,足球教学也无法正常开展。

2.高中体育教师缺乏足球方面的专项技能

体育教师的足球专项技能是开展足球教学的有力保障,只有当体育教师掌握了足球的专项技术技能,才能更好地运用到体育足球教学中。在足球教学中,体育教师足球专项技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足球这门课程的兴趣。然而在高中,具有足球专项技能的体育教师比较缺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中足球教学的顺利开展。

3.高中的足球教学方法使用不恰当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用在现在的足球教学上。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如果足球教学方法单调乏味,那么学生就会减退对足球这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如果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枯燥,那么就会让原本快乐的足球教学变成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应付教学。

4.学生缺乏足球训练的时间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偏大,学习时间越来越紧。特别是高二高三的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学习,准备高考。至于体育课艺术课之类的,大多是走个过场,然后继续回到教室学习。以至于到了高三,这些与高考没关系的课程都差不多取消了。因此在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高中学生缺乏足球训练的时间,足球教学也就成了一门较为普通的随意的课程。

三、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几种影响高中体育足球教学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种对应的改进措施:

1.改善高中足球教学设施、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学校重视足球教学,加大足球场地设施资金的投入,才能奠定良好的足球教学基础。学校应该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问题,支持体育教师合理地利用学校场地资源开展体育教学。体育老师应该根据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时间,争取用有限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体育教学价值。

2.加强足球的理论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在高中体育足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足球理论知识、足球健身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对足球这项体育运动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他们就会对足球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于高中开展足球教学来说有着重要对的意义。

3.提高体育教师足球方面的专项技能

教师是进行教学的主导者。高中足球专业的体育教师较少,而其他专项的教师只是对足球进行过普修的学习,对足球常识和专项技术的掌握还很欠缺。只有当体育教师具备了足够的足球专项技术,才能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足球运动的学习致中和,才能增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4.学校应该重视足球的教学,创新足球的教学方法

学生不该成为学习的奴隶,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很好地调节学生的情绪,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而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教学,重视足球运动的教学。既然开设了足球教学这门课程,就应该让其发挥它本该有的优势。同时体育教师应该综合体育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足球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游戏法、比赛法等。只有让学生在足球教学中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才能提高足球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在高中开展足球教学,通过足球教学来改善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当然,在足球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学校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改进足球教学,发挥足球运动的内在价值,最终达到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校通用教材.足球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英]马尔科姆・库克著.杨一民译.足球训练与球队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范文2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学校足球运动的不断重视,各类型足球比赛频繁的举办,社会对足球裁判员尤其是高水平足球裁判员的需求不断的增多,各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对足球理论及实践,规则与身体素质方面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同时他们的学历与思想素质比较高,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消化吸收都比较快。因此本文从心理素质能力,身体素质能力,裁判员的业务素质能力来探究高校足球裁判员应备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校学生 足球裁判员 实践能力

一、心理素质的能力

(一)由于年龄经验的不足,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在场上漫无目的的跑,反应迟钝,对比赛的判断发展没有一个清楚地判断。

(二)在比赛中,由于高校学生正处旺年,体能非常的好,比赛的攻防节奏比较的快,造成裁判员在场上奔跑距离过大,随之体能消耗过大,无力跑到相应的位置,不敢肯定队员是否犯规,造成了错判、漏判,结果引起了球员对裁判的不满导致自己自信心不足,造成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裁判员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有特别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还应要有大无畏的精神,要经得住双方队员,教练员或场上观众的压力和指责,做到无惧无畏,不徇私情,实事求是,公正判决,要勇于参加基层的裁判工作,在每一场比赛完后都应当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找出不足并做记录,争取在下次改正。

二、身体素质的能力

(一)裁判员的外形

足球裁判员是一个庄重的执法者,是足球场上最权威的判决者。这样就要求裁判员的外形形象应健康,身材体型应健壮,并且能适应高强度的足球比赛的需要。如果裁判员的外形有缺陷或仪表不端,容易造成运动员对裁判的权威产生不信任,不利于裁判更好的控制比赛,而一个身材魁梧,行为严谨的裁判员更能让运动员产生信任感,使比赛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二)良好的视力与敏锐的听力

足球场地相对别的运动场地宽而又长,这就要求裁判员要有良好的视力与听力。要能够看到很远之外的情况,听得到场上队员之间的谈话,通过看和听对场上的情况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如在很远之外发生不容易发现的犯规,而裁判员这时马上过去对犯规队员进行处罚,会令场上队员对裁判肃然起敬,增强了裁判员的权威,维护了裁判员的形象。

三、裁判员应具备的业务实践能力.

(一)客观公正的基本素质

在足球比赛中,尤其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比赛结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时场上的“法官”裁判员的判决往往就异常重要,它不仅决定着下一个球的有利益方,甚至决定着整场比赛的最后结果。而在高校足球比赛中往往大家都很熟悉,难免出现打招呼,托人情等事情,但作为一场比赛的裁判员一定要坚守立场,毫不动摇,因为如果现在都坚守不住立场的话,将来在吹更高层次的比赛的时候就更容易犯错误,在平时吹比赛的时候,作为一名裁判就要锻炼自己的这种素质,抵御住各种诱惑液与压力。

(二)善于吸取经验,勇于承担错误

比赛中裁判员由于执法比赛场次少,经验不足难免出现错判,漏判等错误,这时就要求裁判员学生在每场比赛完成后找出自己的不足,分析自己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好,争取在下次的时候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当出现重大的失误时,要敢于承担错误,并向裁判组委会提交报告,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裁判员的进一步成长,也能培养自己由于承担责任的良好习惯。

(三)熟悉足球规则与战术的能力

在高校基层的比赛中,裁判员尤其要对规则有更深入的了解,裁判员首先要熟悉规则,对规则的本质有透彻的了解。比赛中,裁判员的一切判决必须依赖于对规则的掌握和了解,对规则的理解也存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而比赛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判、误判、漏判,这些并非都是裁判员故意偏袒一方造成的,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如果裁判员不能抓住最有利的时候去判罚,要抓住最有利的时机,这是高校学生裁判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说作为新入门的裁判员必须不断地学习规则,关注足球规则的发展变化,当对足球比赛的规则烂熟于心的时候,才能合理务实的运用规则来维护比赛的顺利进行,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不出偏差。熟悉规则是足球比赛执法裁判的执法基础。同时高校的足球裁判员要正确区分合理动作和犯规行为,这是每个裁判员的基本功。

四、结合比赛总结自己

培养足球裁判员的目的,是为了比赛执法的需要。为此,放手交给他们参加专项班期间的教学比赛,要求对于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由当场裁判员赛后及时写出书面总结,安排一定时间,大家一起总结,相互提高。在教育学生裁判员时要告诫他们平时应坚持必要的锻炼,必须对学生裁判员的体能训练长抓不懈。除在课堂上应多加指导,在课外对学生裁判员多加比赛赛场次的实践,充分利用各种学生相对空闲的实践,对裁判员的各项身体素质进行综合训练,并详细规定一个考核的时间,以便让裁判员有心理准备,且要保持充沛的体能在对比赛的执法过程中进行大范围有效率的跑动,保持不断的移动,占据最佳的观察位置,抢好最佳角度,看清动作,提高裁判的准确性.并多研究足球比赛,分析足球比赛,必须经常了解和研究足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在平时多分析战术,进行必要的训练和准备,要找到每个运动员的动作的特点与踢球方式,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李莉,张磊.河南省高校足球裁判执法现状[J].消费导刊.2010:144-145.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范文3

关键字:机器人竞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23-02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项涉及了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传感技术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机器人竞赛由于其自身的综合性和竞争性已在国内外十分盛行,它给现代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能量[1]。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创新班自2010年第一届“中科欧鹏杯”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以来,连续4年参赛,并取得一等奖近20项、二等奖10余项的好成绩。本文分析了机器人竞赛对于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提出以机器人竞赛为目的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国内外赛事

目前,国际上的各类机器人竞赛大多自上世纪末兴起,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了综合性教育改革的新力量。近年来,国内的机器人竞赛也在迅速开展,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国际上一些影响较大的机器人竞赛包括以下几项。

1.机器人足球竟赛。机器人足球竞赛需要由若干机器人组成队伍,通过机器人之间的互相通信、配合,协同进行比赛。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机器人足球赛事组织为:FIRA国际机器人足球联合会和ROBOTCUP国际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

2.机器人灭火竞赛。机器人灭火竞赛最早是由Jack Mendelssohn教授在1994年提出,该竞赛模拟机器人在一套四室一厅的房间内进行灭火,要求参赛的机器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熄灭房间中随机放置的蜡烛。目前,机器人灭火竞赛已成为全球最普及的智能机器人竞赛之一。

3.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始于2002年,由“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电视联盟”(ABU)发起,每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13届。大赛主要面向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在校大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教育部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委托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机器人竞赛。大赛2006年首度举办,分为竞速赛与创意赛两类。

另外,国内还举办有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等赛事,旨在为RoboCup公开赛、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以及国际机器人灭火竞赛的中国赛区选拔优秀的队伍。

二、机器人竞赛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机器人技术是一项涉及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传感技术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机器人竞赛提供了越来越完善的平台。学生通过参加机器人竞赛,能够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1.机器人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本科教育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阶段[2]。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我国传统本科教学体系中,通过教师授课是学生获取知识最普遍的渠道,与此同时,考试成绩也成为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方法。目前,随着社会对于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高校广泛开设工程训练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笔者在辅导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时发现,学生在传统教学体系中缺少的并不仅仅是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及各类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出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3]。机器人竞赛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①首先,在机器人竞赛中,一般仅给定比赛目标和规则,学生需要从底层算法、硬件设备、机器人外观等逐个设计和调试。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每一阶段都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②机器人竞赛内容极具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言,以竞赛促进教学的模式更加以学生为主导,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③采用竞赛形式,具有一定竞技性,一般要求各参赛队从策略、技巧和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比赛,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赛过程中不拘于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创新。

2.机器人竞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机器人竞赛一般由学生自由组队参加,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方向等选择参赛题目,每个参赛题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并与其他专业同学协作、沟通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了其他综合能力[4-6]:①学生在确定题目后首先需要通过书籍、文献、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形成初步方案。这个阶段提升了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②在机器人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中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③机器人的制作大多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团队的沟通、合作,最终达到目标,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④在机器人竞赛中,除了制作机器人对于学生的考验,还会遇到一些其他问题。如在正式比赛时参赛机器人常会由于场地、灯光等问题出现误差,这就需要学生根据现场进行快速的调试,这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临场应变能力;另外,有的比赛项目需要向评审老师讲解参赛机器人的原理、创新点等,这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机器人技术实践创新教学体系

机器人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是以机器人竞赛为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我校工程训练中心自2011年起开设机器人技术选修课程,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共16课时,主要包括机器人演示实验、机器人技术基础知识。通过机器人技术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机器人技术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达到机器人技术的入门水平。最后,通过学生自身意愿和教师的筛选,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第二阶段主要在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下设的创新班进行学习。西安科技大学创新班成立于2004年,为开放性实验室,采用模拟公司制度进行自主化管理,师徒培训制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师徒”式学习,让每个学生以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徒弟”,在互相沟通、交流中不断提高。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机器人技术,并且可以独立承担机器人制作中的特定环节。

第三阶段为实战训练。在学生基本掌握机器人技术后,通过一些竞赛形式的项目让学生熟悉整个比赛流程,提前了解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现自身相对薄弱的环节并加强学习。

通过以上实践教学体系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机器人技术,并熟悉机器人竞赛流程。最后,由教师挑选的优秀队伍参加正式的机器人竞赛。我校自2010年第一届“中科欧鹏杯”中国机器人大赛以来,连续4年参赛,并取得一等奖近20项、二等奖10余项的好成绩。实践教学证明,机器人技术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各类学科竞赛不断开展,机器人竞赛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新力量。本文首先列举了国内外规模较大的机器人竞赛,分析了机器人竞赛对于现代教学改革的推进作用。随着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最后,本文提出了以机器人竞赛为目的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张剑平.我国基础教育中机器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5):92-94.

[2]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

[3]徐宏英,李毅,赵鹏举.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45-246.

[4]于金霞,张英琦.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0,(19):58-60.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范文4

迷你体育在的兴起,让我们眼前一亮。它改观了传统体育的一些僵滞的特点,增强了运动项目趣味性,降低了初学者的技术要求,规则相对容易、对场地要求不高,深受大众的喜爱,对培养体育兴趣和健身意识具有较好的效果。

一、迷你类运动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一)迷你类运动的界定

“迷你”一词,是由英文mini一词转化而成的,是从香港、澳门地区传入的外来语,指同类中的极小者,短的,与“大”相反,通常形容小巧可爱的物品。由于“迷你类体育运动”在目前还鲜有研究,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通过对文献资料查阅,对迷你类运动项目有了初步认识。本文将迷你类运动概括为:指在保证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特征的基础上,缩小场地设施与器材标准,降低技术和规则要求,增加运动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易于开展和实施的具有原运动特征的小型体育活动。

(二)现有的迷你类运动项目

迷你类运动项目最早流行于国外,然后逐渐传入我国,起初迷你类运动较多被用在基层的启蒙教学,教练为培养小队员某一项运动的兴趣,降低动作标准或者器材的大小而进行的一种尝试。目前所开展的迷你类体育运动有:迷你网球、迷你高尔夫、迷你排球、迷你篮球、迷你足球、迷你橄榄球、迷你羽毛球[1]。

根据本文所定义的迷你运动,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软式排球、软式网球都可以认为是迷你类体育运动的体现。目前的迷你类运动主要是一些趣味性强的球类项目,如迷你类篮球、网球、排球、足球等球类项目,其他运动类迷你项目还有待于开发。此外,还有一些另类的趣味性的迷你类活动,迷你马拉松,迷你运动会,迷你桥牌、迷你围棋、迷你赛车等等。

(三)迷你类运动的特点

迷你类运动与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具有其鲜明的特点,集中体现在“迷你”二字上,就是在保证该运动项目运动特点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趣味性,使其更易开展,更好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迷你运动寓教于乐、易学有趣,是初学者首选

迷你运动,留本去末,对运动项目开展方式进行扬弃和改进,使其成为浓缩的精华。迷你体育注重项目的本质特点,充分挖掘活动的乐趣所在,甚至还原该项活动的游戏渊源,让学习者从游戏中入门,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形成兴趣,让参与者在活动中既相互合作,又积极竞争;既感受挑战,又体验成功;既笑声朗朗,又汗流津津,故而被认可作为最佳的启蒙教学方式。

2.迷你运动场地规则简化,器材革新,易于开展和普及

迷你类运动对原运动项目进行了改良。如迷你网球使用较小的球拍及海绵球,使球变慢,因此即无安全上的顾虑,有无技术上的隔阂,可以减少初学者对网球学习心理上的恐惧。迷你排球采用软式排球或者用塑料制成的薄壁充气式球体进行教学,避免了使用传统排球手指易挫伤等不利影响[2]。迷你网球只要有一小块空间,网(绳)子一架,就是一个迷你网球场。一片标准的网球场地从发球中线向两边拉一条绳网隔开,大约可以充当4-6块迷你网球场,可供大量的学生练习,一块标准的篮球场地可以分成两个场地进行三人制篮球对抗赛,大大节省场地空间,提高了活动的人数和密度。

3.迷你运动容易上手,技术门槛不高,技术水平容易衔接

在迷你类运动项目的教学中,由于运动难度减弱,对技术教学相对不高,这样可以让参与者抛去技术上的瓶颈,没有负担的参与,获得更多的乐趣和自信。

另一层面来说,迷你运动把锻炼项目当作是一种玩的游戏,尤其是对初学者或者技术较差的练习者而言。越来越多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开始认识到它独特训练价值和魅力,从而成为当今运动员早期训练的必要环节。

4.迷你运动的DIY特点,街头运动特点

当今的社会,是个性张扬的时代,我们DIY自己的网站、电脑、桌面、服饰……Linux操作系统是渴望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的追求者集体完善出来的,“维基百科”-在线百科的全书是网友们共同创作的,我们可以DIY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而迷你运动的方式,更具DIY特点,更具街头运动气息,让运动更符合个体特点,更接近不同人群的需求,更有利于该活动的开展和繁荣。

5.迷你运动娱乐和观赏性强,更趋于保健和休闲运动

迷你运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项目活动的方式和规则基本保留,既保留传统项目的竞技特点,又增添迷你娱乐的特点,既可娱乐又可欣赏。由于迷你运动,方便开展,容易学习,使活动更大众化,生活化,加上迷你运动相比传统体育项目,更接近有氧运动的特征,迷你运动的健身价值和休闲功能更加突出。

二、迷你类运动对终身体育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注重兴趣培养,有助于形成终身体育动机

迷你类运动一般场地要求较低,技术相对简单,诸如迷你网球使用海绵球或者三色球,网球弹跳小速度慢、易找击球点、动作好调整、有充裕的回击时间、增加回球次数等,培养乐趣,产生学习动机;再如由塑料制成的迷你排球,重量是普通排球重量的五分之一,近似于气球的柔软、轻飘,对练习者产生亲切感,因此迷你运动更受欢迎和更容易被接受,有助于形成兴趣,产生强烈和持久的参与动机。

(二)易于开展,有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范文5

关键词:彝区;物理教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51-02

在彝区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才能做到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点:

1、抓好彝区物理入门教育。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教师要在前第一节课上专门的设计一些有关的物理演示实验,上好入门物理教育。让学生真正的踏入物理门槛。促使一时的好奇变为永恒的爱。比如象通过演示“真空里的闹钟不能传声”、“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孩子们都感到好奇而不得其解的现象。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物体的影子”“彩虹的出现”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又有用,能解决他们心中的好多迷。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当然,后续工作也要紧抓不放,课堂设计的原则就是要一切从孩子兴趣出发,每节课都要让有趣的实验和丰富的语言等围绕学生的学习,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好感,不能厌倦。

2、用爱征服彝区厌学。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学习中要有老师的爱时时从在,才能保障有学生学习兴趣的从在。兴趣是孩子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的最好的老师,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喜欢物理实验,喜欢物理,更要做到让他们喜欢老师,喜欢自己的教学风格。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也会喜欢你,靠近你,把你的讲授看成是自己喜欢看的小说、电视,这样学生对物理就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不会发愁,有困难会无拘无束的和老师请教。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乐学、好学、轻松的去学习物理。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用无私的爱说话,使课堂变得和谐,温馨,孩子们的学习才会更轻松!

3、用实例 提升彝区学习物理兴趣。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学了“浮力”后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里?学了“大气压”后,问:水枪为什么能吸水?学习“重力”后问:为什么起跳后的我们又会落地?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问:为什么会有影子的出现呢?学习了“光的折射”后问:放在水杯中的筷子为什么是弯曲的?为什么有彩虹的出现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启发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同时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4、注重彝区实验兴趣的培养。实验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非常好奇,看到实验器材学生都有去探索的欲望,而且,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抽象概念只要用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尝试操作就能很直观的被学生掌握。这样教师不费劲,学生又轻松,课堂气氛又活跃,不仅如此,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解决对有些知识的疑问或疑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把老师的“教”转化到学生的“学”上来。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些所用的器材,(激光笔、手电筒、洒水壶等)再让拿不同器材的学生演示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孩子们在多种视角下发现同样的问题,学习的热情也就油然而生了。课堂自然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再如:“力”一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方面,就让学生自己用手挤压吹鼓的气球,它会被压扁,用力向前排打气球,它会向前运动,这两次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让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这是力作用在气球上的两个表现,学生从而能顺其自然的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教学手段相当于给师生们了一个省时又省力的教与学的好工具,何乐而不为呢?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5、实现信息技术在彝区课物理堂里的有效性。多煤体教学为物理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这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合理利用。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和对物理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运用将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气氛。对初中学生来讲,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运动和力》一课时,教师按排学生观看课本图12.1-12.12,1-2,然后播放录制的影片,使学生充分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提高对机械运动概念的认识,再观看足球比赛影片片段,回答相应问题,由浅入深地提高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抓住时机,以片设疑,机械运动有什么特点呢?接着让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这节课虽然只用了两次放映影片,但它却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设了一种情景。再结合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点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运动这个概念生动形象地逐步表达出来。而且通过学生的反应也可以知道,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感兴趣,概念容易理解,记忆也既深刻又牢固。

6、加强彝区学生课后训练。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3”、“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 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7、加强彝区物理教学中的阅读理解。学生们在阅读物理概念时往往只是一种粗浅的阅读,不能深刻理解其含义。因为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

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课下做跑步运动,注意自己停止运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②坐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8、拓展彝区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例:在初三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

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51-01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具体实施方法是学生自己揣摩领会学案内容,教师从旁指导,不直接讲授具体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主导作用,与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区别。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导学案”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可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教师可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成为数学教育的重心,它彻底改变以往单纯的掌握知识的模式,将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要对学生求知心理与认知规律予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在情境教学中得到启发。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推理、分析以及归纳能力的培养。“导学案”的实质就是以学案为平台,教师主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和学生自学形式展开教学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把学生从课堂教师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经历探究、归纳以及拓展数学知识的过程,这样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将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二、设置问题,引出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导学案”教学,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习惯于自主学习,善于自主学习。 “导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为了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认清课堂学习的目标,教师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前,应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而这些问题应围绕学习重点来设计,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提出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进一步深入提问,直到学生把课堂内容融会贯通,串联起来。这种来回踢足球一样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也可在每一次的回答中充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或理解有误的知识点,进而加以引导。 初中数学的问题大都是具有逻辑性的,这样的引导学习也可使学生对某一类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逻辑模式,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上少走弯路。这种简单提问算是课堂内容的预习,为接下来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教授“一次函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有一汽车在公路上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用s表示行驶路程,t表示行驶时间,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由学生讨论得出答案s = 50t后,教师接着提问:有一棵苗高1。3米,假若它每年长高2米,则m年后,树的高度n为多少?学生给出n = 2m + 1。3后,让学生思考两个函数关系式的不同,从而引出普通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将主体还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要淡出课堂教学而是要淡化教师的“权利”,适时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导学案”模式下,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要调动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但是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接受能力有区别,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来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这样,既淡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发现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能够“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学生集体讨论后还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进行点拨释疑,这个过程要帮学生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独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条理性和规律性。

四、掌握合适评价方式,让学生当堂训练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好办法进行表扬;遇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教师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及时了解,依照学生对学习反馈的具体情况,迅速进行修正和补充,让学生能够更深地掌握知识以及对知识进行整理。通常情况下,学案中的练习题以及例题都有A型题、B型题以及C型题,其中,A型题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题,B型题一般为选做题,难度不是很高,而C型题虽然也是选做题,但难度系数比较大,这种类型的题重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检测。在学习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照自身的学习水平来对这三层题型进行选择,一般是,学生的学习水平不高,能力也欠缺,就让他们认真完成A型题;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中等,不偏不高,教师要让他们在完成A型题的前提下,争取完成所有的B型题;最后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这类学生,教师就要让他们完成A型题和B型题,然后再做C型题,这样可以把这些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充分发挥出来,起到一个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初中数学教学还处于入门和打基础的阶段,需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同时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并不仅仅注重于学生学到的具体知识,更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这门学科的技巧方法,为将来的深入学习积累学习经验。“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可有效开拓初中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摸索与自己相适应的学习数学的技能,成为以后数学学习的助力,更快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雅丽.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导学案[J]. 科技信息,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