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1
幼儿美术教学实践文化意识创新精神一、发挥民族文化精神对幼儿美术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将民族文化精神与美术教学的成功实践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培养实践探索能力,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美术教学实践,进一步挖掘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潜力,有效促进当代美术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在模拟生活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字技术与美术创意的整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美术教学过程,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感性体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美术教学概念。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繁琐而抽象的语言来讲解,而学生又往往无法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和宏观的概念。然而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对各种美术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从抽象的文字记忆转化到形象的图文记忆中来。美术教学中的很多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案例,都能体现贴近生活,让学生更有熟悉感,更能从中找到艺术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在探索精神驱动下踊跃参与实践的积极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媒体化教学,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直观生动地将美术构图与设计模式展示出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美术新知识的兴趣,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各种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师应实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全新的人才意识和实践探索精神配合国家人才战略。美术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科学构建以提高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以提高美术教学实践中适用技能的提高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的时代要求需要教师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强化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夯实每一个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在强化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美术知识应用方面的技能,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后进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优秀学生的探索精神,尽量减少同学之间的差距,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与支持,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美术知识潜能,最终实现在美术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艺术文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美术教学改革向科技化和人文化迈进的必然选择。利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少美术现象不可能在传统画笔下完成,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美术教学案例也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动手。因而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动画功能,能解决许多难以表现或操作的美术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教学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融合的交汇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形式及强大模拟功能而使美术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巩固美术教学效果,促进运用美术知识解决生活实践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媒体演示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关系,因为多媒体模拟教学无法让学生感到实验事实的真实性,它应在很大程度促进美术教学,但不能完全取代美术教学本身,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是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同时要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使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以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在幼儿美术教学改革中强化民族文化意识培养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精神鼓励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美术教学新理念,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推进,构建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教学系统和智能化教学系统,它以每一个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为基础,有利于积极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在民族文化精神的激励下,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新型教育环境,使数字化教学方式成为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新型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地将过去传统教学方法解决不了的难题变成现实,进一步为学生创设奇特的艺术实践情境。数字化信息技术有利于把图、文、色按照奇特的设想构建出理想的美术载体,创作的更好的美术作品,根据教学需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高效率多角度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其思维定势。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优势,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变抽象为直观,更加有利于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切难点,立足民族文化精神,大胆创新,对于传统教学实验中无法实现的美术教学理想,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弥补教学手段的不足,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对一些复杂的美术规律进行科学探索,有利于加强理解和强化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为师生节省了大量时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引发美术教学模式变革,为培养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用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14-02
当前有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许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原本并不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民族意识’,但是当他们在民族院校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之后,民族意识开始萌现并不断强化。”
本次调查为了真实了解客观情况,特选择西南民族大学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西南民族大学是因为西南民族大学有在校学生近2.5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学校地理位置靠近少数民族地区,即具有代表性,也具有重要性。
一、研究思路
为测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我们首先需要对于民族意识的概念进行界分。在哲学体系中,经典作家都曾论述过意识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们把“社会意识”这一概念明确地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来使用,指出:“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定义是对复杂意识问题的哲学概括。
具体到民族意识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们的论述大体都是把意识的定义套用在民族这个对象上。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笼统地讲,此话无可非议,但如果以此为民族意识定义,则显然过于宽泛,过于沉重了。譬如给一个三岁的小孩穿一件三十岁大人的衣服,他撑不起来,也难以承受。”民族意识“是一种具体化的心理现象,它包容于总的意识、精神活动之中,却又反映的是民族心理的特殊内容~,因此他倾向于在心理学范畴内使用意识定义,他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认为民族意识包含社会成员对于自己民族归宿的感悟和对于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两大部分。
笔者赞同王教授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的做法,只稍作调整的是,笔者将王教授认为与民族归属意识重合的民族边界意识单独列出来,认为民族意识包含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利益意识和民族边界意识。
二、调查过程
鉴于以往对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概念逻辑推理的方法,笔者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辅助以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宏观层次的研究以外寻求个体层次的探讨,以期能以不同的视角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调查小组在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中投放问卷200份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考虑2.5万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足50%,现回收175份问卷,抽样比例超过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抽样。
三、结果分析
(一)民族归属意识
王希恩教授将民族认同即对民族归属的感悟视为民族意识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熊锡元教授也认为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如何建立起这样的归属,这种归属意识如何表现出来?
对于民族归属的讨论实际上又涉及到对于民族这一认同主体的界定。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旧按此观点,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民族成员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就是建立在对于民族特征的认同上。我们的调查也表明人们确定族属的标准主要还是一些客观的民族特征。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判断同属一个民族的标准以民族语言、民族风俗、共同地域等客观特征为主(占62%)。因此笔者选择把对于各个民族特征的认知感悟作为测量民族归属意识强弱的指标,一个人对于民族各特征若做出积极地评价,我们就可以视为其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很强。
表1我们直接测量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很强,这两组数据之间是符合的,我们可以判断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归属意识很强。
(二)民族利益意识
“没有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不存在的,而有共同利益却又不能觉悟的群体却是很难表现自己作为群体存在的”。在谈论民族意识时仅仅等同于民族认同,而不去考虑民族利益意识,那么民族对立、抗争、冲突等现象的解释就显得困难。王希恩和熊锡元教授都主张把民族利益意识作为民族意识的第二个部分。
熊锡元教授认为除了民族认同意识以外,民族意识还包括“在国家生活中,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强调民族认同是基本内容,民族利益意识是核心要素。这里所定义的民族利益意识是一种宏观整体的观点,意味着民族成员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但现代社会中存在多重认同,我们具有多重不同的集体归属认同――家庭、性别、区域、职业团体,党派和族群――并且随着环境的需要可以从一种认同转向另一种认同。在此种环境下,即使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整体利益受损,但他仍可以选择转换认同主体,通过对于其他集体的认同来防止自己的个体利益受损。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利益与民族利益存在紧密关系时,民族利益对于他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民族利益意识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对于个体与民族利益关系的认知,二是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只有在第一个认识很强的时候,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人们很容易通过转换认同主体来逃逸,而非捍卫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在调查中对于这两个部分都进行了测量。
调查中,61.7%的学生对于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表2显示89.1%的人认为国家的强大是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会认为国家与民族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利益意识就不会驱动学生为了民族发展,而对现有国家政权提出民族利益的诉求。
(三)民族边界意识
王希恩教授把民族意识分为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意识,认为民族边界意识不过是民族认同的重合。对此,笔者认为民族认同形成个体对于民族主体的归属,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并不必然形成对于非民族成员的看法,不能简单地由民族认同的情况推知其对于其他民族的态度。两种意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可否认,但简单地混合起来视为一个概念却是不妥的。人群的主观认同往往由界定及维持群体边界来完成,在民族关系之中,一旦以某种主观范畴界定了民族的边缘,民族内部的人不用经常强调自己的文化内涵,反而是在民族边缘、民族特征被强调出来。因此,边缘成为观察、理解民族现象的最佳位置。民族边界具有自己的内容,民族成员对于民族边界的感悟是不容忽视的,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次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边界意识。
调查显示86.9%同学对于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呈现一种积极态度,调查发现64.6%的同学都会在生日聚会这样的私人交际活动中邀请其他同学参加。67.3%的学生择偶时不考虑对方民族身份。由此可以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意识。
四、最终结论
针对当前学者担忧“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教学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的观点,调查组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民族院校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在民族院校的特殊环境中民族归属意识确实存在强化的可能,自身较高的认知水平,与异民族的交往,民族院校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对于民族归属意识的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3
民族之魂就是民族精神。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具体表现在这个民族的不屈不挠,团结奋进,奋力拼搏等方面。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来源:文章屋网 )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4
高中历史 人文精神
一、挖掘课程内容,培养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主旋律。历史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民族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拥有民族自豪感。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说过:“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力。”这种民族自信力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有深厚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有宽阔深沉的民族胸怀等,正是这些才生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进而了解中国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形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力与凝聚力。 但是,在教学中也要注意采用批判的发展的眼光具体分析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科技史时,教材往往强调我们的发明比西方领先多少年,而很少涉及它究竟给国家发展带来多大的实际意义。就拿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来说,我们往往因为它们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而感到自豪。但是,仅仅自豪是不够的。鲁迅曾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为什么鲁迅的看法与我们书本上讲得不一样?为什么传统科技没有在中国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通过深挖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对待传统科技方面的愚昧、可悲与落后,西方民族的务实、智慧与进取之处。只有建立在正确认识祖国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爱才是一种理性的爱,否则只能是盲目的、狭隘的、也是不牢固的;只有理性的历史教育才能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的爱国情感。
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不是在于讲授过去的事情,而是在于帮助理解现在的事情。”历史与现实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密切联系现实,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例如,在学习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时,我们知道在北京人生活的地区曾经森林茂密,凶猛的野兽时常出没,严重威胁着北京人的生存,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迫使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再联系今天北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每年春季时常发生的沙尘暴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北京地区的环境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通过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上黄河流域曾长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人口密集的地区,由于长期的掠夺性垦伐,不注意保护环境,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这才有了今天的后果。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在学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品牌),说明全球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进而思考中国和每一位中国人应如何适应全球化这一趋势。借助这样的联系和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潮流,而且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每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敢于迎接这一挑战,善于抓住机遇,否则就会被淘汰。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树立学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培养学生在当今时代的挑战中,勇于自强自立的精神;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许多典型生动的素材,将其及时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与世界意识。如SAS、印度洋大地震、禽流感等,当这些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降临的时候,各国人民团结一致,携手奋战,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宝贵精神。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人类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关爱、相互帮助,这样才能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三、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就是要以生为本。“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主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并且“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感”。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并且通过启发,经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认识和结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新课程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大量的途径和方法,如初中教材设置了导入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议一议、小制作、小调查、故事会以及活动课、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等栏目。高中教材也设置了供学生选择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阅读与思考、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互动、气氛融洽的和谐民主的宽松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让创新的种子在此萌发。同时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5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发奎 单位:攀枝花学院发规处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74-02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灵魂的表现,它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大的发展时期,也面临着转型时期出现的文化上的困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党的十召开以来,把原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更加明了更加清晰地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的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全面的诠释。其中的内容是: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对各种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更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就目前而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问题也成为又一轮新的争论,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在文化多元化的激流中勇往直前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课题。
一、文化多元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多元化
放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掀起了时代浪潮,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的多元化成为了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种文化思潮、思想观念的滋生和发展,使得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格局。这种多元化不仅表现在它的传播的多样化、范围的扩大化、内容的开放化和对异质文化的包容性,同时文化的交融也使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在全球蔓延,西方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追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二)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
我国党的以来,一直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成分和经济主体的多样化、就业和分配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多样性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多样性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也随之多元化。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也使得文化呈现多样化。
(三)文化发展本身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人类社会多元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多元的思想文化,尤其是西方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各种思想正在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西方浪潮。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正在遭受着同样的剧烈冲击。西方思想的有力传播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挑战,也使得文化的多元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文化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文化多元化为当代大学生成长带来的机遇
1.文化的多元化丰富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大学生的文化境界,有助于大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当代大学生对价值观日益关注,对于认知领域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敏感程度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高校价值观的内容也随之不断的扩展和深化。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当今世界的鉴别能力和理解能力。
2.文化的多元化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是个性张扬的一代,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分析理论,人类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和原则,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在这个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时代,大学生更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从而促进大学生个性的进一步完善和成长。
(二)文化的多样化为大学生带来的挑战
1.文化的多样化导致大学生信仰危机
文化的多样性在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信息之后,多元文化的冲突也使得大学生失去了方向与追求,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在西方思想被不断地被引进之后,很多大学生在卷帙浩繁的思想中迷失了信仰,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不断的强调西方思想的优越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思想。
2.文化的多样性导致大学生民族意识弱化
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国家观、民族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淡化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如在当代的大学生中间,很多人忽视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转对西方的节日趋之若鹜,像圣诞节等。在对待民族荣誉方面,显得无关紧要,很大程度上缺乏一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意识。多元化的文化空间使得大学生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也受到其糟粕的影响,西方的商业性文化、功利性文化等观念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导向和道德行为。
3.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盛行
多元文化的冲突使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削弱,他们在摆脱依附性、从众性的同时却转向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整体观念淡化,甚至出现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有的大学生过分张扬个人价值,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个人意志相对立,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有时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这种个人主义盛行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同时也与我党提出的集体主义的理念相悖,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那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社会文化大发展更是无从谈起了。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一)更新教育理念
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作为教育者首先要确立全面多样化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的理论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历史的经验表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而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是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其次,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价值选择,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对支流价值进行规范和引导,以宽阔的胸襟理性地对待文化的差异和多元,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用性和包容性,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二)丰富教育内容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要结合党的十报告的内容,及时宣讲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历史和现实,科技和人文等角度,深刻挖掘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三)优化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的教育效果。其中,校园环境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通过完善的制度,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文明有序的文化活动氛围。其次,是要注重优化校园外部环境,保持校园的纯洁性和学术性。坚决杜绝各种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思想和活动流入校园。最后,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注重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优化。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主流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加的深入人心。
(四)发挥合力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更要依托社会和家庭作为其主要的外部力量。在社会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弘扬主旋律,树立典型。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围的文化娱乐等的管理,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要把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家庭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为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培养价值观意识,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培养自己良好的价值观。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林晓燕.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探究[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3]于海.价值观的多元化与道德教育的多层次[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4]池卫东.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