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范文1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2-0101-02
1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第一,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量巨大。与其他一般企业相比较,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时,投资规模巨大,一个项目的投资少则上千万元,多则上亿元,这样使得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总额和规模都呈现出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特点。
第二,现金流分布不均。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房地产项目的过程中,现金的流出量波动比较大,单笔金额之间的差额巨大,会多次出现现金流出的高峰与低谷,而且现金的流入也因房地产企业销售策略与销售周期的安排而出现不均匀的分布态势。
第三,资金周转期较长且流向复杂。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投资项目时,一般资金的回收期比较长,不同于一般企业,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经营的过程中,一般其资金回收期都在一年以上,有时甚至可以长达数年,而对于企业来说,资金具有很强的时间价值,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前期的现金流出必然会导致企业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而较长的开发周期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在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产品的生产组织要比一般产品组织复杂很多,其内部项目信息、物资流动、资金都呈现网状形态,而且在此过程中,牵涉的协调单位众多,这就势必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向,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向复杂。
第四,现金流受宏观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国家的政策因素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作为房地产企业生产开发的必备生产资料,直接决定了房屋的价格,而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国家垄断了土地的一级市场,因此国家有关土地的政策、法规与调控政策都会对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由于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的生产与开发不能完全依靠企业的自有资金去运转,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外部融资,而其融资的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
2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2.1 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过度举债会抵消由于利息减税而增加的企业收益,由于随着房地产企业负责比重的不断增加,其利息负担也在不断加重,那么房地产企业的还债能力也在不断地降低,而房地产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却在不断地加大,此时房地产的投资者和债权人都会要求提高资金的报酬率,以获得相应的补偿,这样就会提高房地产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负债筹资的资本的成本低于企业以其他方式筹资的成本,但是房地产企业不能仅用单项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其衡量标准。它必须要以总资本成本最低作为其负债水平才较为合理。所以,房地产企业要通过不断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其财务风险,最终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
2.2 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房地产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环境相对比较复杂,而且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混乱也增加了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地产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利益分配、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管理不够,往往做不到权责明确。造成资金利用率低下,严重影响资金的安全性,而财务管理人员在资金管理的过程忽视客观情况,根据其主观判断进行财务预测、决策,使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增加。
2.3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企业融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基金、信托融资、股权投资等,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主要是依靠商业银行贷款来维持企业投资的资本需求,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由于我国房地产在融资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法律体系,影响了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的开展,导致除银行贷款外,其他融资方式受限和发展缓慢,难以形成多元化资金支撑体系和风险分担体系,进而造成了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进行融资,导致其对信贷政策过于敏感,增加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
2.4 房产开发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较国外房地产行业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我国良好的发展政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在这期间内迅速发展,空前繁荣。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房地产企业忽视了我国房地产行业所存在的风险,对企业管理松懈,许多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进而导致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增加。事实上,房地产企业只要存在生产和财务活动,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
2.5 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调控因素
我国的整体经济仍然处在上升趋势当中,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房地产的各类宏观调控之声一直如影相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通过运用金融货币政策、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在这种不利的宏观经济及政策的环境中,由于房地产企业与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密切联系,难免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势必会增加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
3 房地产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建设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加强房地产企业的基本决策能力。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围绕企业资金运动而进行有效的融资、投资、资金回收和利润分配等管理活动,而房地产企业的基本决策能力的主要内容就是行使以上企业基本的职责,进而满足资金使用者的需要能力。建设的重点在于满足企业的预算和现金流所需的资金,实施恰当、有效的风险控制,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对财务、经营过程进行适当、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不断地提高房地产企业决策者的财务管理素质。
第二,加强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匹配能力。企业战略可以分为多元化战略、一体化战略、防御战略和强化战略,企业的财务可行性分析是房地产企业战略中重要的环节,执行房地产企业战略需要企业从外部筹集大量资金,而负债筹资能为房地产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因此房地产企业财务策划要以增减加财务杠杆效益为出发点,采用积极的筹资策略,大量提高债务比重,加强资金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减少筹资风险。
第三,提高财务信息的整合能力。财务信息的整合能力是指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工作与其他经营部门等非财务部门的工作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结合,共享信息,在实现房地产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共同提高企业绩效。
第四,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持续改进能力。财务管理的持续改进能力使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资源配置的最优方法的探索,从而持续改进企业的财务业绩。
3.2 完善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其自动预警和维护系统。因此,应当在房地产企业各有关部门间,建立严格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程序与相互制约措施,同时在企业内部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与集体决策制度,避免舞弊事件和决策失误的发生,特别是在资金调度、资产处置、提供担保、销售结算和对外投资等方面,必须明确决策人员和财务人员、保管人员与经办人员之间的工作程序和职责权限,从而有效规避因管理松懈或内部控制不严给企业造成的财务风险。
3.3 完善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系统
完善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系统,就必须首先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与责任中心预算和项目预算相结合的资金预算方式,实现企业对资金需求较准确的预测和动态调度,进而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对房地产企业内资金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及时反馈与修正。
参考文献:
[1] 陈舒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0(4).
[2] 朱文莉,耿宏艳.上市房地产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27).
[3] 周霞,陈光明.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分析[J].会计之友,2012(1).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范文2
一、后金融危机的时代特征
(一)国际贸易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重现,这种情形阻碍了中国企业特别是服务外包企业的健康发展。外包业应顺应时代潮流,及时调整方案,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调整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一方面,服务外包企业应主动进行战略性调整,解决对外部需求过度依赖所产生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危机过后,一些发包大国市场结构也出现变化,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应顺应形势变化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市场。
(三)企业各项风险加大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减速,使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受阻,一些企业业务骤减,浪费了大量资源;一些企业盲目多元化,背上包袱负债累累。但是在金融危机中,由于国内外公司的倒闭,一些优质资产和投资机会将会出现,又会带给外包企业良好的机遇。我国外包企业应抓住时机,在充分考虑财务风险情况下,利用金融工具获得更高效率、更优质量、更大规模的发展机会。
二、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种类
(一)外包业务中汇率风险
自2005年7月国家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26元升值到6.48元,近6年来约升值21.55%,每年平均升值3.59%。虽然人民币升值趋势已被公认,但是在汇率改革的过程中,调整趋势有时不明朗,导致服务外包企业业务人员对汇率风险估计不足,或者有预计但是无法说服客户接受涨价,汇率风险无法转嫁,使外包企业利润率降低。在外包企业的业务活动中,随时有发生汇率变化,从而引发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变化改变了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 削弱了我国外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汇率的上升还会使外包企业的应收外汇账款在未来结汇时产生较多的汇率变动损失。对承包方而言,货币安全也就是所选择的结算货币价值的稳定性问题。
(二)外包业务中的资金风险
服务外包企业资金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资金的实际收益小于预计收益而发生资金损失,进而造成企业运转不畅,甚至破产倒闭。外包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由于客户资金状况不佳,导致不能及时回款,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增加资金占用额;或者客户倒闭,导致应收款和预付款成为坏账,为企业带来直接的资金损失。
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6部门2009年联合《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离岸外包业务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并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境内外上市。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外包企业受经营规模与管理能力制约,尚难达到上市要求,无法筹集到更多的资金。
(三)外包业务中的利率风险
政府会在不同时期根据国家经济状况做出不同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则会不定期利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调整的手段。如果业务人员按照企业的内部资金成本率来洽谈订单,当面临贷款利率提高、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等货币紧缩政策时,有可能来不及考虑提高业务占用资金率,使财务成本相对提高,降低了盈利空间。利率的变化会时刻影响外包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而影响经济效益。企业往往出于经营活动的需要,付出昂贵的资金成本用以维持企业的运转,而资金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同时,金融机构对于风险较高的借款者,往往收取比较高的利率,从而防范风险产生。和大企业比较起来,服务外包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比例较低,且抵押品不足,内部的财务制度尚不健全,无法通过信用审核一关。若贷款给他们,则要收取部分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
三、利用金融工具防范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方法
新经济形势下,银行与外包企业之间应形成一个有效的合作平台,实现银企共赢的发展前景。通过合作,外包企业防范了财务风险,节约了财务成本,增加收益,银行也通过不同产品的运用得到利润。
(一)锁定远期结汇汇率
外包企业可以通过远期择期结售汇的方式锁定汇率。将较长贸易期限内的汇率与银行协定下来,使企业能够锁定汇率,不用担心大的汇率波动给其主营业务造成风险。比如,某企业预计3个月后将收到一笔美元货款,为锁定结汇汇率,企业可与银行提前签订远期结汇合同。3个月后企业可按照约定的汇率将美元货款结成人民币,从而降低了汇率风险;而择期结售汇则是可选择交割日的结售汇方式。如果企业既有进口业务也有出口业务,还可通过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规避汇率风险。
(二)通过押汇提前结汇
在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的时候,以出运后的相关单据向银行申请押汇,取得一笔美元贷款,当即结汇成人民币,比未来升值后结汇金额相对提高。例如:某外包企业2011年承包一笔100万美元的项目并已完成服务,发包方要3个月后才能把货款发过来,可是企业在这3个月里资金急需周转。此时,承包方就可以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将远期收汇的权利先“转卖”给银行,银行按照当时的汇率支付给企业80%-90%的货款。
具体计算:假设即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5元,押汇比例90%,押汇利率5.5%,3个月后远期汇率6.46元
1、押汇方式
100万美元即期押汇取得人民币(100-100*90%*5.5%/12*3)*6.5=641.95万元,支付押汇利息100*90%*5.5%/12*3*6.5=8.04万元
到期收回尾款人民币100*10%*6.46=64.6万元
扣除利息后合计收到人民币641.95+64.6-8.04=698.51万元;
2、不押汇方式
三个月后到期收汇人民币100*6.46=646万元
从以上对比计算可以看出,押汇后企业不但提前使用了资金,还规避了汇率风险,提前结汇取得了收益。
(三)利用信保政策,大力开展金融业务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全面服务于企业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保公司的政策开展业务,通过对国内外客户的资信调查,在信保额度之内开展业务,投保后不需额外担保即可向银行申请贷款。服务外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商业银行应建立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贷评估系统,并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资产特点,加快开发和拓展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信贷品种,及基于外包产业链的订单和应收账款等质押信贷品种,多渠道解决服务外包企业融资难题。
四、利用金融工具防范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外包企业应宽渠道融资,获取生存资本
多数服务外包企业融资依赖于银行贷款,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机构限制条款明显增多,谨慎性加强。所以外包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的经营情况和资金运行状况,经过科学预测和合理决策,分析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采取宽渠道融资方式,合理运用票据、债券、信托、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等方式筹措资金,以保证企业经营的需要。
(二)外包企业应灵活选择金融工具
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发展,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多。不同的金融工具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和风险配制,只有对金融工具的特性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外包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就是力争以最省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有效产出,能够合理有效的运用金融工具能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企业应随时密切关注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如市场贴现率、存贷款利率、远期结售汇价格等。
(三)外包企业应随时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
服务外包企业应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变化,分析出贷款利率的走势,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根据走势决定企业的贷款政策。要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根据税收政策的调整改变财务策略和业务方式。
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在精通财会知识、税务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金融常识,加强与各银行之间的沟通,随时了解不同银行的金融产品,掌握不同产品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涉及的费用、利率等情况,在相同或相近的产品中比较选择成本最低或收益最大的产品。
(四)外包企业应合理运用政府出台的金融政策
为降低服务外包企业的汇率风险,政府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时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积极培育外汇市场,在现有外汇远期、掉期等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人民币汇率避险产品的发展。
同时,应出台政策支持更多的外包企业上市,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公司的持续发展获得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并借此可以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外包企业通过上市可以筹集充足资本,在市场情况不景气或突况时进行业务调整或转型而不至于出现经营困难。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范文3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一、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事先控制的因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因财务系统出现问题而造成企业经营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包括客观性、不确定性、并存性、全面性和隐蔽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经营管理不规范,自我累积不重视
由于我国企业经营理念较落后,企业管理层素质不高。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企业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这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大多数都缺乏严谨的财务管理意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不积极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另外,企业产品的研发活动与市场的动向不匹配,缺乏敏锐的市场嗅觉,在技术上创造性不强。我国的企业大多只是停留在传统的产品生产、研发战略上,创新意识和能力有限,再加上生产技术不够熟练,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且技术含量低,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这样的恶心循环,会使企业的用于经营的资金越来越少,利润有限的情况下,很难获得资本积累,陷入到以新债还旧债的死路上去,难以获得长足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2、企业财务决策缺乏严谨和科学性
企业财务决策的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要避免企业财务决策的失误,核心就是要使企业财务决策达到科学和严谨。由于企业管理层盲目决策,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过分依赖管理者的经验及主观意识,由此导致企业决策的误判,产生财务性风险。如在固定资产的财务决策时,企业对所要投资的项目效益及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所依据的决策信息不真实、不严谨,再加上决策者的盲目乐观等原因,极易造成投资效率不高,投资活动以失败告终。决策失误不但可能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可能导致投资成本不能如期收回,甚至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企业负债资金和期限结构不合理,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的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特征。企业负债资金和期限要保持在合理的比例。由于筹资决策的失误,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企业负债端压力过大。资金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企业现金流紧张,缺乏偿付能力,极容易因此产生财务风险。同时,企业的负债期限结构安排的不合理,也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例如本来需要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及时筹集资金偿还短期借款的风险,使企业无法按期偿还债务。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分析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企业要对市场形势准确判断,认真开展分析研究,掌握经济发展规律。企业科通过各种方法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有效性。企业还应学习和利用各类金融工具或金融衍生工具,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充分运用金融远期合约、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工具,不仅降低了企业外部的非系统风险,也降低的企业的财务成本,这样大大提高了企业面对外部环境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经营者的财务风险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要不断提高对财务风险的估计和防范能力,更多的依靠企业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事件的职业判断和经验操作,企业要大力培养管理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灵敏嗅觉,以便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因此,要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水平:①要树立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②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③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合理的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
3、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企业财务系统的风险而导致企业发生经营问题的案例时常见诸报端。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晴雨表,一旦财务状况出现恶化,企业极有可能已经处于风险之中。因此有必要及时建立起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测,从企业财务指标中获得企业发展的信息,在有可能产生财务危机的时刻就能及时掌握信息,可及时提醒经营者采取有效对策,改善经营管理策略和方向,预防企业经营的进一步恶化,陷入破产或者资不抵债的状况出现,从而保护各相关主体的利益。
4、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
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机构,专门为该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财务人员,该机构专门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分析结构及时提交企业管理层以便及时发现和及化解风险。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企业要进一步通过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内财务管理能力,明细财务管理责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采用更加合理的激励和约束考核机制来减少财务风险。在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下,能尽量避免决策过程中的弯路,加快内部信息的流动,使财务活动尽可能变得简单快捷。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不同的情况要采用综合的评判标准进行考核,形成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约束企业员工的逆向选择行为,减少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多,这使得企业经营中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财务管理活动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这些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本宗旨和总体目标。因此,针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专业分析,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攀,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及其防范方法[J].商业经济,2008,(15):63-64;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范文4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资产负债率;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096-02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的定义目前对财务风险的概念及范围的确定未给出一致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类比较典型的观点:一是财务风险财务活动论,即广义的财务风险论;二是财务风险负债筹资论,也即狭义的财务风险论。有人认为狭义财务风险观点过于片面,负债经营对于不同成长期的企业影响并不同,对于成长 性良好的企业来说,负债经营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但对于成长末期的企业来讲,必须要认真考虑负债经营的成本,合理控制负 债比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
2.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
3.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等。这些因素不是企业自身所能够控制。
4.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企业的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时,这种杠杆作用会起到相反作用,使整个企业也蒙受损失。资本结构不合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资金回收策略不当,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再者,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5.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企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 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而、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6.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企业中,许多财务人员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人员的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2)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中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及经验决策的现象。
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策略
1.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企业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及盈利能力下降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直接相关。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应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具体来说,应加强动态分析,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 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提高风险价值观念,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
2.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改变单一的贷款融资方式,合理选择发行股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及商业信用等方式,以“融资组合”的方式筹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负债融资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偿债能力等确定资本结构。应使负债结构合理、债源分布平衡、还债时间均匀、债务搭配合理。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比例要适中,同时,要考虑到负债的还债时 间,长短期分布要均匀,要与投资回收期联系起来,防止还债高峰过早到来、集中到来。此外,还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规避风险、防范风险。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实现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和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负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4.确定合理的借款额度,确保借款偿还能力、负债能否偿还是建立在投资未来的收益上,只要未来的收益大于资金成本,应该说,举债是安全的。财务管理上用税息前盈余和每股收益分析法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负债资本比例,这种分析法实际上说明企业收益能力对负债规模的影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时,还要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所处行业的经营特点、企业销售的稳定性、企业筹资能力和资产变现能力等因素,对于经营周期性波动小、预期收入乐观、筹资能力强的企业可适当扩大负债规模。企业应根据资金使用期限、预期现金流量状况,确定借款期限,并要运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资产比率、长期适合率等因素指标的计算来衡量。
5.加强企业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并取得收益,就必须敢于冒风险,富于开拓精神,善于捕捉时机,以便掌握主动权,取得较高的收益,但同时要学会控制风险,以最低的风险或代价,取得最高的收益。相反,不去冒险,过于谨慎小心,反而会使企业失去更多的机遇,从而抑制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合理取舍并加以适当控制,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6.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任何企业从产生财务风险,进而发展成为财务危机,最后导致企业破产,都有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可预测的。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将风险转化,降低损失出现的概率,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健全财务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形成信息收集、传递的快捷的渠道。这个信息系统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同时,还应配备专门的人员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反馈,并向预警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应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往往具有客观、易于度量的特点,定性分析则是主观性、模糊性的特点。仅仅是计算、对比几个比率和指标是无法实现财务预警的,必须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管理学等知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加强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完善风险处理机制。对预测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风险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建立财务预警责任机制。财务预警的实施必须要将风险的责任落实到具体每个人,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寻找负责对象,并结合有效的奖惩制度,促使负责人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范文5
关键词:大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市场规模的扩大,工程项目施工企业迅速发展,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大型施工企业一般项目投资规模大,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资金占用量大,合同管理复杂。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隐患也较多,很容易由于管理或者是市场及企业内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大型施工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甚至导致企业承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企业若想实现自身的长远稳健发展,必须强化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与管控,有效的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确保实现企业项目收益的目标。
二、大型工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类型分析
对于大型施工企业而言,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企业财务结构恶化风险
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是大型施工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项目建设成本支出过高,会造成企业由于财务结构的恶化出现经营运转困难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出现了资产负债比例过高以及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二)企业的资金回笼困难
在企业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由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问题,造成项目建设拨付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会造成施工企业由于资金回收时间的延长,出现现金流量缺失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大型施工企业经营运转的困难。
(三)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
多元化的项目投资建设是现在大型施工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渠道,在进行项目建设投资过程中,如果对于投资项目缺乏全面准确的可行性分析,则有可能造成投资收益较低甚至是出现巨额亏损,引发施工企业的风险问题。
(四)汇率风险问题
对于一些有大量海外国际工程承包建设业务的施工企业,如果汇率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的波动,同样也会造成施工企业承受相应的经济损失,出现财务风险问题。
三、大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造成大型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因素的影响,从这两方面分析造成大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一)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可能造成大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行业环境三方面。自然环境主要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不可预测或者不可抗力因素。例如,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突变以及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因素造成工期延长、成本增加所造成的财务风险。外部宏观因素则主要是指由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等变化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行业环境则主要是行业市场结构的调整、竞争因素等所造成的财务风险隐患。
(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内部因素造成企业的风险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如果大型施工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力度不足、成本费用管理不当、预算控制不科学、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缺失等等,都会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
四、大型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1)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优化。对于大中型施工企业而言,防范财务风险问题必须具有良好的财务风险控制环境,这也是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效果的关键措施。首先,在财务风险控制外部环境的优化上,重点应该准确地把握工程建设市场行业的发展方向,并注重合同风险管理,采取适当的风险转移措施,强化新技术以及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引进来增加项目收益等措施,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干扰造成大型施工企业的严重风险问题。在财务风险内部环境的建设上,应该对企业的法人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特别是通过构建扁平化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减少信息决策的执行层次,不断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反应和控制能力。
(2)提高大型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评估能力。对于大型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可以综合采取单变量预警模型分析、多变量预警模型分析等方式,通过对资产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润增长率以及净利润先进比率等指标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则可以通过主管评分、层次分析等定性评估以及概率的分析、杠杆系数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进行定量分析,对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准确的评估预测,进而指导财务风险控制活动的实施开展。
(3)科学合理地组织大型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活动。对于大型施工企业而言,不同的业务环节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业务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对于企业的筹资风险控制,需要准确地分析资金需求量,初步确定筹资成本与投资收益,进而确定筹资方式,优化融资资本结构,降低筹资风险。对于投资风险,需要严格、科学地对投资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同时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机制,确保投资回报安全。对于企业业务的营运管理,控制财务风险问题,则重点需要强化资金集中管理、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应收账款控制以及完善财务预警等措施来全面的防范财务风险问题。
五、结语
随着工程项目建设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大型工程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管理中,应该深刻地分析可能造成财务风险问题的各项因素,并通过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识别分析、预警控制等管理工作,以防范规避大型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确保施工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丰收.浅谈建设项目投资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7).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范文6
关键词:应收账款 财务风险 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商业信用的大范围推广,应收账款已经成为了各企业发展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信用手段和营销对策,对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实力提升,增加企业销售额具有很大的帮助,使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收账款有利有弊,虽然企业通过信用政策增加了自身的销售量,营业利润也得到大幅提升,但企业会因此出现各种呆账、坏账问题,这种情况若一直存在,将会大大影响企业的资金流,进而带来无法挽回的财务损失,更有甚者导致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针对这些情况,必须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确保其具有高质量水平。
一、导致企业大量应收账款发生的原因
(一)风险意识有待增强
当前,有不少企业出于对自身销售量的考虑,仅将目光放在了账面的销售额上,没有充分考虑因客户无故占用、拖欠的流动资金等方面的风险和财务成本不断上涨的问题。一味的追求指标,在经济利益的趋驱使下,企业为了有更高的政绩,只注重对销售指标的完成,而对客户占用的企业流动资金表现得漠不关心;还有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经常通过赊销等营销手段实现预期的目的,给企业带来了严峻的经营风险。
(二)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低下
多数企业在应收账款产生后未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管理,使其一直挂在账上,忽略了该款项具备的收现能力 ,而当该款项出现逾期时,才开展催收工作,最终造成应收账款大量堆积,致使企业生产经营不畅,面临破产的危机。有的企业实际中不对账,就算对了账,也缺乏科学完善的对账依据,只进行了口头承诺,实效性不强。
(三)缺乏高效健全的管理制度及科学的奖惩制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大部分企业将销售人员的劳动报酬与销售业绩挂钩,虽然相应的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同时也使得员工为了能尽快达到销售目标而大量运用赊销手段,尽管这样完成了销售目标,销售量也随之增长,但进一步提高了应收账款额,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缺乏高效健全的管理制度及科学的奖惩制度。还有的企业缺乏应收账款信用制度,即便具备了这一制度,也未充分运用到实际中。所以要求债权者与债务者一定时期内对双方经济往来中一些还没有结束的事项予以对账,清晰划分彼此应承担的职责义务。然而目前依旧有不少企业没有做到定期对账,未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收账政策,从而造成资金大量外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强化销售合同管理
企业要想提高对经济风险的防范能力,保证合同的有效使用以及纠纷事故发生时具备充足的证据,就必须要求相关领导者给予销售部门和业务人员一定的职责权限,根据国家颁布的《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及时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如果涉及到较大金额的销售合同,订立前要征询相关专家的意见或建议。一套行之有效的销售合同审批制度也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审批人员实际中应深入掌握销售价格、信用政策、收款方式等内容。合同管理部门要做好产品供销合同、合同履行时产生的附件 、传真件等中间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对于一些非现款的业务交易过程中,企业与客户签订商业供销合同时必须满足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合同准备签订前,销售责任人与业务员应充分考虑当前客户具备的资信等级,为客户确立相应的赊销款项,并将该情况及时上报给合同管理部门;接下来再严格采用国家标准的合同评审流程开展合同评审工作,审查通过后,由合同管理部门详细登记合同台账,并将合同副本保存好,最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对合同执行过程全面监督。
(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制
企业以往的考核工作多是在销售额指标与利润额指标的基础上开展的,营销人员常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随意的赊销增大销售量,对赊账成本及可能发生的赊销风险漠不关心。要想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提高考核效率,就必须将货款的回笼与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紧密挂钩,摒弃以销售额指标与利润额指标为基础的考核工作,制定系统的营销收款管理流程,确立科学的业绩考核准则,科W系统的评定销售量、货款回笼过程。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贯彻落实资金回笼考核制度,企业全员应切实注重货款回收工作,营销部门和营销人员应将实际回收额作为考核指标。凡是期限快要到的赊销款,营销人员要第一时间告知客户及时付款;凡是期限已经过了但还未付的货款,营销人员要通过通信或者信函等各种途径向客户催收;凡是一些重大且到期没有收回的应收账款,必须采取法律手段予以处理。
此外,一套完善的营销激励机制也是不可少的,对能够及时收回旧账的人员要提供相应的奖励,反之,则予以警示;对引起坏账问题的人员应根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经济处罚。注重对营销部门及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明确具体的销售任务,严格按自身的职责权限办事,全面排除为了追求销售额而随意赊销的行为发生,提高资金回收效率,降低坏账带来的损失。
(三)科学制定信用政策
为了保证较高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实际中应加大信用政策的管理力度,科学制定信用政策,从而避免坏账的大量发生。如果企业使用的信用政策太过宽松,将会引起诸多问题,尽管其能够使销售量进一步扩大,实现短期盈利,但是为此会带来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的问题,进而引起企业坏账,导致企业发生严重的财物损失。还有一点就是,应收账款内通常涵盖了数额较大的资金,这样就出现了资金被大量占用的情况,导致企业生产资金缺乏,企业资金收益效果不理想,企业盈利处于缓慢增长状态,时间一长就大大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想防止以上问题的发生,企业就必须具备科学的信用政策,和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深入实际掌握客户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适合客户的资信档案,针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合理确立资金限额。
(四)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应做到信息共享
当前,企业应积极创办一个独立的信用审批部门,主要职责是审批销售人员递交上来的赊销申请。销售部门不仅要递交赊销申请,还应递交客户的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证明客户资信的材料,然后由信用审批部门以客户资信信息为基础,审批其是否适合赊销,条件允许下,可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相关的风险评估工作,这样销售人员就会重视起应收账款的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企业要想真正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并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先进的营销观念,强化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力度,细致划分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做好应收账款的授信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管理过程,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全面发挥内控制度的优势作用,制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措施,将呆账、坏账问题抵制在萌芽中,确保企业资金正常流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庆考.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72-73
[2]李梅.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4)
[3]韩琼慧.浅论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与防范[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7)
[4]张海.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总会计师,2009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