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1

【关键词】:举例 理论 实际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特点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这门课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这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决定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其他教学原则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因此,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从整体来看,应该分为以下两大步骤:

第一步:是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基本理论知识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来表达的,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政治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没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就谈不上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又大多比较抽象、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适当的举例是我们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也是比较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第五课中讲以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要理解这个原理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学中不妨采用脚与鞋的关系加以例证,在生活中他们清楚地知道,有多大的脚就要穿多大的鞋,鞋的大小应随着脚的生长而加以更换,否则,鞋太大或太小,不仅穿着不舒服,而且是既站不稳也跑不快。这个例子通俗易懂,使得学生很快地就能准确全面地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

第二步,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和最后的归宿。如: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二课中讲到:物质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而且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98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洪水泛滥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相互联系的,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的综合冶理,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按客观规律办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我们在洪水退却后的深刻反思的结论,也是我国在今后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必须落到实处的问题。

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举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举例还是一项教学艺术,为了更好地发挥举例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实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

所谓真实,就是说事例材料本身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必须是确有其人,确有此事。只有真实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所以,举例一定要真实无误,决不可胡编乱造、道听途说或者是经不起推敲,否则就有背于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二、接近性

所谓接近性有二层含义:一是指空间上的接近,要求尽量做到就地取材,离学生生活、学习环境近一些,离他们的心理近一些,最好是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经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举例,这样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二是指时间上的接近性,就是说所举例一定要新鲜,过于陈旧的材料学生是不感兴趣的,最好是近期发生的,且含有一定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贴近时代的材料,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三、精典性

在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知识内容可以用多个材料、事例加以例证、说明,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又是有限的,怎么办|我们只能精心选材,力求少而精,使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以起以画龙点睛之功效,因为典型的事例能集中地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它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又便于学生确切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质。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到举例少而精,决不能抓住一些相关事例一古脑儿搬到课堂,将政治课变成了故事会,这样做势必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至。

四、结合性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2

【关键词】主体意识;教学实践;教学实效

Pay atten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corpus to participate consciousness――exaltation thought political the teaching real results of the lesson

Sun Hui-xin

【Abstract】The teaching contain method, but didn't settle a method.In the political teaching process, if the ability just pour advantage ground proper because of ground system, t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ability vividly turn lifeless theories interest, the abstruse truth be popular to turn, not only ability regulat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tmosphere of the activity, and ability stir up a student study of aggressive and active, thus and betterly completion teaching mission.

【Key words】Corpus consciousness;The teaching practice;Teaching real results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学生主体性的回归,主体参与地位的形成和发展。那么,什么是主体参与呢?主体参与就是指在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通过积极地、主动地、持久地行为变化,以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优化思想政治课育人功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强化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呢?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再加上现在又是开卷考试,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着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尴尬局面往往是一节课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因此为了避免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况,更好完成政治教学任务的关键一点是政治课的生动性。政治课的生动性源于传授政治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具体性。政治教师如能在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丰富和充实教材,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现代教学工具等进行教学,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想一节课能够生动、有趣的进行下去,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运用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这里的态势特别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那些冗长、枯燥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把政治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2.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常常是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只过于注重课内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通过列举“”的危害,引导学生找出在他们身边的的迷信活动及危害,这样学生的情绪就会很快被调动起来,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涨。

3.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景,有时也参与到其中,这样一来就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交往的艺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反面)一天某位学生,在街上看到任课老师,就上前拍了老师的肩膀……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开展“交往就在你我身边”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4.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提高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决定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认知活动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以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搜集现实生活中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行统一是政治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不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并进而转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我认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议一议”等栏目,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报告,培养学生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如果条件允许作为教师还可以利用周末或休息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把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这样就会出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次革命。电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安全》的教学中播放伊拉克战争的片段使学生对国家、领土、政权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增加课堂的容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总之,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意义非常重大。只有强化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才能达到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3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客观研究解读教材文本,培植学生的拳拳爱国衷情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文内容编排上对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反映祖国壮丽山河、丰富资源的诗文,如《中国石拱桥》、《济南的冬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云南的歌会》《斑羚飞度》等。

第二种类型:反映报效祖国、眷恋故土的小说与散文,如《最后一课》、《藤野先生》等。

第三种类型:反映祖国灿烂文化艺术、优良传统的精美品文,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核舟记》、《背影》、《散步》等。

第四种类型:反映中华儿女争取民族独立、国富民强艰苦奋斗的经典篇章,如《芦花荡》、《过零丁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滋养学生片片爱国真情

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进行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学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如在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每一单元后面的“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等、其实,在这一部分当中,无一不是同样也蕴藏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巨大资源。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而且能让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对祖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学生的堂堂爱国激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存泥更护花”“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上下五千年,历代的文学家灿若群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文一般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学习这些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对于启迪学生智慧,增加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弘扬古代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这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契机,从而进一步激发、彰显学生的堂堂爱国激情。

四、欣赏秀美壮丽篇章,振奋学生的滔滔爱国热情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的诗文很多,如《与朱元思书》、《沁园春・雪》这些名篇佳作,往往是通过写山写水,写物抒情来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这些情文并茂的诗文时,教师要借助于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绘和赞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如《与朱元思书》一文,作者实感出发,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展现了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由政治失意转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绪。一代伟人《沁园春・雪》一词, 作者抓住“长城、大河、群山、高原、”等具体事物的崇高伟大形象描写,借助于“舞”“驰”等动词的传神描绘,以及修辞格的巧妙运用,把一幅气势恢宏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河山图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丽如画、雄壮磅礴,情不自禁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之情。通过教师课堂上的点拨指导,既激发了学生的欣赏经典诗词的美感,又能让学生自然生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怀,学生救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年青一代正在肩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历史使命,更加振奋出学生自己的滔滔爱国热情。

五、注重课堂内外学习结合,催动学生的浩浩爱国豪情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4

【摘 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教学中应以教学策略革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以专业性及引导性的讲授入手,结合学生特点,采取与实际、个人与群体、师生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发挥师生的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32-01一、对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愿望。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德育过程是一种互动教育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学习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具有自觉性的道德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占据主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使之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塑造大学生具有优良传统的道德人格。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组织讨论,设立辩论赛,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带动学生参与教学,贯彻思想道德与爱国主义建设,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了许多学生的被动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与“学”的脱节,大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受到严重压制。这一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尝试设计新型的教学法,围绕“爱国主义与思想道德修养与基础怎么融合”这一主题,分小组进行课堂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充分的交流揭示出理国是时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爱国的体现,这一系列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三)在实践中得到启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分析,形成一种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它以案例为导向,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通过组织大学生对所发生的案例进行讨论,争取达到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即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享、案例分析、案例总结来达到能力水平。其次,要依据教学原则,选择好教学案例。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做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爱国者。通过组织案例分享,学生对传统的爱国主义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以及如何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和学生真正做到了互动,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二、对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的把握(一)清晰地掌握有关爱国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或民族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和祖国的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本土家乡、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的统一。掌握了民族精神的真正内涵,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相关理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清晰、准确地了解并掌握有关爱国主义的相关理论知识,有助于将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进行充分融合,是我们优秀的教师在爱国主义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做好的第一步。(二)正确把握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充分理解并认识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不仅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道德法律基础融合的重点、难点,也是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门问题,同时还是很多学生容易步入的认识误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这方面讲解清楚,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清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三)要学会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无可比拟,对祖国有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当国家与领土受到侵犯、民族同胞受到伤害时,他们会表现出空前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力量。依法、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充分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充分融合,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爱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爱国主义与思想道德的融合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还能保证我国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参考文献:[1]杨述厚,李百齐,刘东渤.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0):157-160.[2]马武玲.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139-141.作者简介:宋 南(1983-),男,河北,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5

一、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历史渊源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同样,教育中的这两种哲学观作为教育实践在人们认知上的反映,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在远古时期,由于受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还处于原始意义上的一体化时期,尚未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从普罗泰戈拉开始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关心人事为主的“人的哲学”被推向极致,并一度取代以自然为对象的哲学,科学与人文显现出分野的端倪,人文教育比较突出。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德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知状况。可以说,正是“由他们开创了哲学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上的分野”①。中世纪的大学教育一直深受亚里士多德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自由教育观的影响,以文科为基础,学习传统的“七艺”。亚氏把教育分为文雅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类,他本人重视心灵的培育,轻视与肉体训练有关的活动。这一态度极大影响了后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化和对立。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尚处于发展初期,学科界限未明,作为中世纪教育“基础知识”的“七艺”隐含着人文与自然知识的早期分类。可以说,具有高度整合特征的“人文主义”高等教育哲学从中世纪到19世纪初一直在大学里占据着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的“抑神扬人”运动不仅矫正和恢复了被中世纪歪曲、了的古典文化,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浓厚兴趣。乐观、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鼓舞着人们去重新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自然科学知识急剧增加,学科不断分化,近代自然科学从此有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出发点。文艺复兴以后,随着对理性的弘扬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在大学系统之外),整体哲学观面临被解构的命运,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应运而生,并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康德在休谟和卢梭的影响下开始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作为自己必须面对的问题。从二元论立场出发,他认为,作为自然界和理性世界的成员,人受两种法则———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支配。康德认为,我们有必要限制知识,以便为道德和自由留下地盘,并再三强调,追求道德和自由的理想是区别人与物的关键。可以说,康德的主客二分法正是以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哲学思潮长期对立的理论根源。由于近代科学巨大的经济功能,它在大学系统之外得到了蓬勃发展,与工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大学教育(特别是传统大学教育)却由于其巨大历史惯性对科学采取的漠视和抵制导致了科学教育发展迟缓,引发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之间的激烈冲突。在英国引发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的论战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直至科学真正列入大学教育课程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主义教育逐渐取代人文主义教育,并成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教育哲学。

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二重性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单靠科学和理性不仅不足以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有可能使人类迷失自我,带来灾难;科学主义教育并不能为科学技术提供价值范导,也无助于缓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加剧这些矛盾和冲突,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近现代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职业主义大行其道之时,同时出现了回归古典人文主义的思潮。如现代的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兴起,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的出现等。1959年,英国学者查•帕•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的观点在西方知识界和高等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在他看来,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峙都是由于狂热推崇专业化教育(即科学教育)引起的。他还指出了实现文化整合的方向:“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即通过两种教育的整合来消解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此同时,科技史家乔治•萨顿提出了以科学主义统合人文主义的文化整合观和教育整合观,而爱因斯坦和阿什比则是持以人文主义统合科学主义观点的主要代表。20世纪末,这样一股谋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协调发展的文化整合思潮最终汇聚而成,使得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由冲突期开始进入了整合期。

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实践

如上所述,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哲学都曾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起过主导作用。早在12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就催生出了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萨莱诺大学,并很快衍生出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后这种近代大学模式还传播到了德国和美国。从这一时期到19世纪初,可以看作是西方大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混沌期。这一时期,大学是培养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精英和通才型的社会职业人员的机构。“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训练人的心智、塑造人高尚的精神品格。“七艺”作为大学最基本的学科是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体系,尚不具有专门化的特征。可见,高度整合的“人文主义”教育哲学在当时西方大学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从19世纪初德国大学改革运动到20世纪末,是西方大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学术自由精神,即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精神成为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大学教育,按鲍尔生的话说,“目的不再是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而是真正的科学文化,学生不是被看作仅仅作为国家官员为将来服务做准备,而是被看作年轻人,通过不受限制地学习科学,训练他们独立思考的理智和道德的自由。”②从此,大学真正冲破了神学的樊篱,成为高深学问之场所,通过知识创新,加快了知识分化发展的进程,也加速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离。洪堡把理性作为人精神统一性基础的“完人”理想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最终走向了知识的分裂和人精神的残缺。由此可见,这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在西方大学的教育实践中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冲突期。到了20世纪末,西方高等教育在知识整体趋于分化、局部呈现融合的氛围下进入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整合期。如果说19世纪以来由于自以物理学为典范的近代科学持续地向传统人文学科领域扩展,激起了人文主义的反抗的话,那么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特别是60年代以后,自然科学近现代观的深刻转变则使人文主义重新获得了重要地位。在高等教育领域,这种趋势大致表现为:始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大学的普通教育或综合素质教育改革潮流;大学内部各种横断、交叉、边缘和综合学科的纷纷涌现;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今天,现代大学内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传统三大知识领域划界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其界限却已日益模糊。如何在相对开放的学术氛围中,淡化学科、专业间的界限,使不同学科在彼此敞开的状态下不断扩展、自主生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重大变革主题。

三、当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当前,高等教育哲学的冲突仍在持续,科学主义哲学无疑在大学的发展中居于独断地位,人文主义哲学则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之中。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大学中,人文主义哲学为恢复知识与人的精神整体性的努力从来未曾停歇,这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可以说,现今在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与这两种哲学观的矛盾冲突有着直接的关联。而缓解此类问题则必须深化二者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整合与协调。

(一)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彰显特征

1•现代大学过分关注社会不断膨胀的物质需要。在外部技术功利主义的强势推动之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空前紧密,专业化的狭隘倾向愈发明显,传统科学的精神旁落。与此同时,在内部消费主义和职业至上论的双重挤压之下,大学人才培养的传统理念逐步被消解。在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看来,科学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和情感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对高等教育同样都是危险的。他在界定了“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之后,对美国本科教育中的选修制提出了这样的批评:“很多本科生都在利用选修制度,他们不是根据自己的特殊兴趣去努力学习,而是以最小的阻力为标准懒散地完成大学的学业。”③他指出,“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在同情与选择之间保持着一种正当的平衡。”④正如这位大师一百年前所言:“我们所需要的不是针对服务与力量的训练,而是就智慧与性格所进行的训练”。⑤

2•现代大学严格的专业规训制度偏离了大学教育的本义。与其他教育机构不同,作为学者的社团,大学是一个各种思想和文化自由交流、碰撞的场所。正是在这种频繁的思想文化交流中,大学培养人的活动才得以展开。而自从近代科学被纳入专业化发展轨道之后,大学教育逐渐开始遵循专业化规训的逻辑———实施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大学的专业化规训无疑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知识总量的增长,但它却与大学教育的本义相悖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学科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封闭,科学和人文的教学内容日渐疏离。在专业规训制度下,学生们被动接受相对狭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视野狭窄、思想苍白、精神单薄。在一个知识领域无限扩展、学科间联系日益频繁的新世纪,这种传统的专业化规训制度使得人们不禁对高等教育的有效性乃至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如世界各国都在谈论的“大学的危机”———质量危机、道德危机、大师危机等。

(二)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整合之路

如果说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在历史实践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二者的整合同样也是必然的。

1•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互动互补,不可分割。贝尔纳曾指出:“没有任何文化能够永久脱离当代主要的实用思想而不退化为学究式的空谈。不过,也别设想不对科学本身结构进行重大改革就可以使科学和文化融合起来。”⑥的确,一方面,自然科学的自由探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为人文学科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人文学科对科学技术的文化思考为其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引导着方向。就每一个人类个体而言,无论是出于对谋生技能的关注,还是出于健全人格的养成,科学与人文的共同滋养可谓前提。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而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现代大学不仅要培养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更要注重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并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的个体的培育。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6

关键词:学校;教育管理;理论流派

一、西方当代主要教育管理理论流派

对于西方教育管理主要理论流派的类型,大多数学者是按照教育管理理论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加以分类的。在分析教育管理理论时一般是先介绍一般的行政理论或管理理论,然后再分析这些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通过查阅教育管理类相关书籍文献,笔者发现也有学者将西方教育管理的理论流派分为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和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这三大理论流派。

(一)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

科学教育管理理论是受科学主义的管理理论特别是西蒙的科学主义理论的影响而产生的。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伴随着著名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而成长起来的一个主导性理论流派。该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丹尼尔・格林菲斯、哈尔平、坎贝尔、霍伊和密斯科尔等人。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认为教育管理也应该是一门科学,它应该具有物理学那样的严谨性和规律性,该流派对管理有其独到的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该流派认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它重视人的理性和组织的结构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并主张通过培训,帮助社会管理人员来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进行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理念,使人们面对未知的世界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勇于探索其中的规律,而不是被动地甘受外在世界的摆布。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

有学者指出,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与1927年-1932年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的试验以及在这一实验基础上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学说有着内在的联系。研究者通过研究霍桑试验的实验结果,发现工人的积极性更多的与人的精神因素相关。这一发现促使人们对管理中人的精神需要等非认知理性因素加以重视,而人际关系学说就是对这一发现所进行的理论概括。霍桑试验及人际关系学说使社会科学家对研究管理中人的因素产生了积极的兴趣。直至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流派相对立的人文主义教育管理流派。人文主义教育管理流派关注组织中的人,关注人的非理性方面,比如人的意志和情感等,至于理性方面,则更关注价值理性和伦理理性。

对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管理流派,有学者指出主要包括格林菲尔德的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霍金森的教育管理价值理论、福斯特等人的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萨乔万尼等人的教育管理文化理论以及麦克斯等人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等。第一,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该理论表现出了对人的因素的特别关注,认为管理理论中最值得关注的便是人的意志、情感和动机。第二,教育管理价值理论。霍金森认为教育管理研究应该特别关注“价值”及其在管理活动、管理理论特别是管理哲学中的地位,这促进了人们对教育管理中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关注。第三,教育管理批判理论。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将自己的宗旨定位为“为人的自由而管理”,它批判了阻碍人的自由的社会制度,表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教育管理批判理论提出领导必须具有批判性、必须具有变革能力、必须具有教育性、必须是道德的等观点对教育管理者或领导者的实践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第四,教育管理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想要理解和改善我们的社会环境包括教育组织,仅仅批判社会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人的主观性表达,如语言、信仰、组织等文化。第五,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大致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于之前提到的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仍略显不成熟,该理论主张将整个个体置于管理的视野,关注人的内在状态,强调管理需要用心而不是单凭理性或理智的说服。

(三)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

自然连贯主义的教育管理流派是一种企图建立一门新型的管理科学的理论流派。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大致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亚的两位教育管理学家――科林・依维斯和盖伯利乐・拉克姆斯基。该理论流派以自然科学中神经系统科学的发展为依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理论体系,为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在如何吸收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开拓了教育管理者的眼界。它的决策模型和培训模式能够给予当今教育管理研究者有关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启示。然而,自然连贯主义只看到了人类认识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几乎完全忽视无论是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客体还是认识的中介系统都受到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极大影响。

总之,西方近一个世纪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围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观点而展开的,从而也就形成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以及为调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管理理论而形成的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

二、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反思

在收集整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过程中,笔者了解了一些教育管理学家对教育管理的思想观点,并得到了相关启发,由此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做了一些反思。

(一)加强家校联系。高校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异地求学,离开了父母的照顾,对于新环境、新学习和新人际都需要适应期,而部分学生可能会在此过程中因适应能力差或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而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而当前高校中因人际交往障碍、环境适应性差而引发的大学生心理事件越来越多,在学校进行心理矫治的过程中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沟通,可以进一步了解问题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特点,进而加强心理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帮助有困惑的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人际观,更好地适应新生活。

(二)注重学校教育。健全人格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需的一种素质,高校应该将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青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多维度地为青年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第一,加强教师的自身道德修养。学识渊博、德操高尚的教师往往具有独特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应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并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被人重视的需求。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不能以强硬的态度对待,要以理服人;对人格有缺陷的学生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和训练,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怀和指导,促进那些不良人格品质向良好方向发展,直至逐渐形成健全人格。

第二,丰富校园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核心。现代大学生群体由高中紧张的学习进入到大学相对轻松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存在进取心不足的情况。所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都能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激励和推动他们去获得成功,使他们在获得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逐渐克服和消除他们人格当中自卑、懦弱以及懒散、懈怠的面,以形成健全人格。当然健全人格的培养离不开社会交往。因此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拓宽学生的心理交往空间。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文娱联欢,开展体育竞赛、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等,从中增强他们主动交往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习惯,锻炼其社交能力,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第三,实现学生参与管理的多元化。在当前的高校管理制度中,除了班干部制度,存在权威主义伦理学色彩的还有高校学生会制度。这些制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一部分人而否定另一部分人;利用一些人来管理一些人,分而治之,这样可能会与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驰。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爱,发展他们的自我潜能。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发展中来,可以指导和鼓励具有管理组织能力的学生组建社团以丰富校园文化,也可以通过轮流任职的方式进行班干部管理,还可以通过管理意见征集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合作意。

第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当代大学生受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往往更具有竞争意识和为就业提早做准备的意识。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出现功利化的倾向,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谄媚虚伪甚至弄虚作假,为了综测而费尽心思只为毕业时简历上能多一些奖项而增加自身竞争力。尽管争取各类奖项也是青年学生进取心强的表现,但在激烈的竞争中靠真才实学获得所需才是正当的,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荣誉往往失掉了基本的道德,这样的“人才”进入职场往往会污化职场风气。此外也有部分学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心理焦虑等症状,甚至引发因就业问题而导致宿舍关系闹僵等极端事例,这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及创业观,缓解就业压力。

总之,教育管理是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志成:现代教育管理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新编教育管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4]孙绵涛、罗建河: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流派[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张东娇、徐志勇、赵树贤:教育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