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范文1
据了解,在参加当天植树造林活动的各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中,有许多都是植树老手。在植树过程中,他们不忘向新手们传授经验——两个人一组,一个负责扶苗,一个负责填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株株小树苗“站”了起来,造林基地的绿色也越来越明显。
“近几年的春秋两季植树造林活动,我都参加了。我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多种树既能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新,还能使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以后我还会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艾力肯说。
据介绍,今年秋季将在中水库造林基地栽种杨树、柳树等树木21万株,整个植树造林活动将于10月25日结束。明年入春以后,工作人员将在这里套种人工培育的花草。
据了解,近年来,阿勒泰市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坚持“山水宜居、生态园林、民族文化、休闲度假”城市发展定位,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城区周边荒山绿化工作。“植树造林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使水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截至目前,中水库造林基地共开发荒地6000亩,已种植各类树木40万株。3年内,我们将把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阿勒泰市建设局副局长尹晓文说。
地区领导塔里哈提·吾逊、戴建新、毛吾列提别克·阿勒斯拜、热孜别克·哈木扎、孙斌、曹志文、巴克提夫·伊纳亚特、王仕斌等参加了当天的植树活动。
又讯:富蕴“三早”高效完成秋季植树造林
(通讯员 郭峰)2013年秋季,富蕴县以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为工作方针,力促全面高效完成今年秋季植树造林任务。
早谋划。富蕴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地进行进行实地查看,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确定秋季的植树地块。重点打造轻工业园区500亩绿色景观带、城市周边荒山片区进行补植50亩,黑加仑果品经济林6000亩及乡镇绿色通道12公里,绿化合格乡、村(定居点)7个,农田防护林等2500亩;庭院绿化100户,50亩。
早安排。富蕴县委、政府及时召开2013年秋季植树造林动员会,对全县植树任务的进行宣传、组织及早谋划,为树木的栽植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待时机成熟,即刻就能够开展植树活动,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植树造林任务。
早动手。富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成立了植树造林指挥部,从放线、布点、修坑、苗木检疫、拉运、换土、栽植等上进行全过程监管,并各单位进行实地测量、监控,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确保植树造林工作取得实效,高效完成。
又讯:哈巴河再造城市绿化新格局
(通讯员 徐小哲)“种下了这些树,眼看着咱们哈巴河以后就越来越美啦。”一位居民发自内心高兴对记者说到。一个个挖好的树坑,一株株等待被种下的树苗,让人们无不相信县城北区绿意盎然的未来。
10月20日,哈巴河县城建局组织工人在县城北区开展植树活动,共植树一万五千余颗。记者来到植树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劳动,工人们按照合理种植密度挖好树坑,然后种上杨树、松树等树苗,为了使树苗成活率更高,工人们专门准备了羊粪有机肥,在种植的时候加入到根系部位,另外还对树苗进行了剪枝处理,减少树苗养分流失。
据记者从该县城建局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哈巴河县城城区基础差、设施落后,城市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建设基本处于停滞阶段,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为5.25平方米,绿地率为8.71%,绿化覆盖率12.28%,近年来,哈巴河县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理念,坚持实施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战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园林绿化、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截至2012年底,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14.4平方米,绿地总面积177.45公顷,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38%。目前哈巴河县城市道路总面积7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5.8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道路布局合理,全县基本形成了林荫路体系,在道路绿化栽植中以多种树、种乡土树为原则,改变了过去“一条路一行树”的传统模式,乔、灌、花、草有机结合,错落有致。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范文2
关键词:尼采 生命美学 艺术
一、尼采的生命美学
尼采提出建立以“上升生命”、“作为生命原则的强力意志”为“标志”的美学原理,朱立元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中称之为“酒神美学”或“生命美学”。尼采的生命美学影响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美学乃至后现代美学,在当今时代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尼采的生命美学把艺术生活与人生的关系提到了首位。艺术,这种“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成了实现拯救的可能,因为“它是使生命成为可能的伟大手段,是求生的伟大诱因,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艺术的产生是因为生存的需要,坚持为人生而艺术。这是尼采生命美学的要义。通过艺术,我们可以把热爱生命的酒神精神最大限度地张扬出来,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艺术是人对自己生命本能和强力感的激发和享受。它为人生进行了壮丽的辩护,它给人生带来了形而上的慰籍,使人感到生存是值得努力追求的。
二、生命美学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当今中国城市化、商业化进程加速,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面临着价值虚无、信仰缺失的精神困境。个人的力量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巨大变化面前显得很渺小,人总是在不可以避免的生活苦难面前感到无所适从。人与人之间疏离,关系冷漠,只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空间里。生命力在麻木的消耗中日渐衰弱,此时,艺术的拯救迫在眉睫。
生命美学的要义对艺术家来说,尤其重要。从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到今天艺术家兼有商人的双重身份。艺术与商业之间的暧昧关系已经众所周知。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环境下,人容易沦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艺术在当代的拯救意义在于要让艺术家们认识到艺术体现生命最高的价值,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尼采指出,艺术对于人生的特殊意义是——艺术是对人自己生命本能和强力感的激发和享受。在他看来,艺术是用审美的态度肯定人生,是生存意志的表现。作为艺术家,其生命价值的体现在于艺术,而把艺术当作商业利润的追求,流于花哨的表面形式和相似作品的粗制滥造,这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扭曲。艺术不是名利场的产物,不是金钱的奴隶,而是人的生命力量和生存意志的体现,艺术家应该摆脱现实的困扰,真正用心去体察人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应该是致力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终其一生的追求。 转贴于 艺术家把生活中种种痛苦倾注于艺术作品中,就如同于伟大的希腊艺术并非源自希腊人精神上的静穆,而是植根于他们意识到的人生的极度痛苦和遏止之间的冲突。艺术来自生存的需要,艺术进入生命,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从中寻求自我的生命价值,可能经过一个痛苦挣扎的过程,最后获得人生的欢悦。艺术拯救人生,生命因为艺术而充实和完美。
在商业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不能只是一个乌托邦的理想,它不仅寄托于每个追求艺术真谛的艺术家,而且寄托于广大的用审美眼光去看待的生活的人。许多人在竞争激烈的生存境遇中苦恼,焦虑,不安,造成了生命力的萎缩,贫弱,荒芜,这就是艺术拯救的出发点——为了释放流动易逝的感性生命。尼采批判科学、理性对人生命力的压制,他高度赞美只有艺术才是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手段。尼采是孤独的,他看透了人生,他认为真实是丑的,生存是充满苦难的,认为艺术家比哲学家更正确,其原因是艺术家热爱尘世事物、热爱生命。当艺术家们把巨大的人格灌注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时候,其中跃动的是鲜活的生命和热情洋溢的酒神精神。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人的生命所以成其为生命的本质规定性,它包括一个人应该有的强健的体魄,狂热的情感和,以及过人的精力等等。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体验由强力意志所唤醒的人的占有和征服欲望,体验生命力的充溢和扩张。我们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中寻找自我,在释放和表达情感中回归自我。我们可以把热爱生命的酒神精神最大限度地张扬出来,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同时,在对待生活上面,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艺术家”,用艺术家的眼光去看待人生和世界,将世界上的一切都看作艺术品。用艺术的、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人生,热爱生命,热爱尘世间万物,审美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的价值才得充分体现。
三、结语
尼采的生命美学带有其悲剧主义人生观的一面,但他并未因此否定生命的意义。他肯定人生和艺术。生命美学的要义就是坚持为人生而艺术。艺术就是提高强盛的生命力以战胜人生悲剧境遇的根本手段,它通过审美关照提高生命力,直面人生苦痛,战胜人生悲剧性,从而达到生命的充实和愉悦。所以,尼采说,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最高价值。将人生及其困苦看作一种审美现象,才能使人敢于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苦难的充实人生。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范文3
关键词 非遗 跳绳艺术 体育民俗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核心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申遗的进程,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也蓬勃兴起。在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对传统的民间体育艺术项目的探索与研究也颇有成效。比如安塞腰鼓已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跳绳已列入县级非遗项目,而且跳绳已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2011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首次颁布了《跳绳竞赛规则》,并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全国跳绳精英大奖赛。这些举措都说明了国家对于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
跳绳运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相关的研究却不多,主要有:
赵振平《从小玩跳绳》(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阐述了跳绳对人的益处,介绍了多种跳绳技法和注意事项。
段绍斌等《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学校体育的整合——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花样跳绳研究》,文章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民间体育的特色,从而缓解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使课程标准更好的实施,民间体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传承。
冯俊彦《陕西省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花样跳绳比赛调研与分析》,文章对陕西省花样跳绳比赛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旨在将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大、中、小学课堂,并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与开展。
何云《将合作学习向课外延伸——让跳绳飞起来》,文章论述了将跳绳延伸到课外,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造“阳光体育、阳光人生”的校园文化。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跳绳活动在全国各地也蓬勃开展。2010年和2011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两届跳绳精英大奖赛及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跳绳运动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陕西是跳绳的故乡,20世纪50年代,跳绳正式进入学校体育教育范畴,西安高中创编了“跳绳舞”,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了我国最早的跳绳班。80年代初,陕西全面推广跳绳新技艺,先后举行了400多期跳绳培训班。陕西花样跳绳队应邀出访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并参加了北京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取得了全国多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花样跳绳表演一等奖。同时跳绳也走上了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舞台。
西安各地的机关、部队、企业、学校也经常举行群众性跳绳比赛。西安的跳绳艺术逐步衍生出包含12大类60多种套路300余种跳法的“花样跳绳”,把跳绳从一项民间传统活动发展成了一种极具感官冲击力的体育艺术。
体育师资力量的培训一直以来是西安文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的特色教学项目。1993年该校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跳绳协会”;1995年以该校学生为主力的“陕西省跳绳交流团”应邀访问新加坡。1999年该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跳绳艺术学校”。
国外的跳绳活动也很兴盛,如日本具有独特而完善的跳绳体系,跳绳设有级别和段位,还有一整套完善的裁判员等级制度和技术要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的许多发达国家,知名的跳绳俱乐部就有500多家,且多数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综上所述,跳绳活动以及对于跳绳艺术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展,但尚属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对跳绳艺术的渊源和发展历史挖掘不够。跳绳艺术起源于我国,但相关的考古发现、历史背景、发展状况以及传承史都不甚清楚。
(二)对传统跳绳艺术的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截止目前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理论研究只限于体育界,并未深入到其他相关学科。
(三)民间跳绳艺术的传承主要靠家族传授的方式,传授者的思想比较禁锢、保守。这对一些特色跳绳技巧的流传和推广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跳绳艺术教育采用的多是传统的内容和授课方式,缺乏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无法将流传在民间的跳绳技巧引入课堂。
二、研究内容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对陕西优秀民间体育艺术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使其成为一个体系,探索民间体育艺术资源走进课堂、开拓学校体育的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丰富民间体育艺术的内容,推动民间体育艺术发展形式的多样化。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努力。从历史、文化、体育艺术等方向入手,对源自陕西以及流行于陕西的民间体育艺术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一)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构成和参与人群对陕西西安民间体育艺术跳绳的传承变迁的历史进行探索,发现其传承变迁的内、外动因和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
(二)探索陕西西安民间体育艺术跳绳资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多样化的发展,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艺术理论,实现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从体育教学的角度,研究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及新的教学模式。
(四)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研究与探索民间体育艺术跳绳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五)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研究与探索培养民间体育艺术跳绳的合格师资的有效路径。
(六)从体育运动媒介的角度,促进陕西民间体育艺术跳绳社团的形成,丰富体育文化生活,致力于增强全民体质、提高运动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突破的难题
(一)搜集有关跳绳艺术起源和发展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的分布极其零散,延续时间很长,在此之前没有形成系统的资料积累,因此,收集资料的困难较大。
(二)挖掘陕西民间体育资源的健身与艺术价值,赋予其时代文化内涵,加强民间体育艺术理论的研究。
(三)探索在部分学校开展民间体育艺术课程的可行性和民间体育资源的新的教育传承模式。
(四)探析民间体育资源的流行动因,把源自民间的体育资源通过学校教学与研究跟民间乡土传承相结合,实现陕西民间体育资源的存在—发展—创新—再发展的可持续性特征。
四、研究方法
(一)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体育、文化遗产、心理学、运动医学等。
(二)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三)调查法:包括乡野调查访问和问卷调查法等。
(四)行动研究法:在相关学校进行跳绳研究的样本选择。
(五)数理统计法:利用前测、后测的数据对比,在数字方面进行量化分析。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
技术关键:本研究将从项目的实际开发与利用入手,将跳绳运动通过学校教学的实践研究,找到适合学校教育和民间体育艺术资源发展的模式,同时将民间体育艺术资源与时代元素相嫁接,探寻推广跳绳艺术的更多途径。
五、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绵延千载的民间跳绳艺术是华夏数千年民族艺术的积淀,体现着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存在是一种社会、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象征,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绳技、绳舞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价值的取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具有典型民间特色的跳绳艺术被逐渐推向了历史舞台的边沿,甚至于面临着被湮灭的危险。充分挖掘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其中的艺术价值和体育价值,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跳绳运动——这一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从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多个层面切入,分析、探索民族跳绳艺术的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为其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展示文化融合的无穷魅力,体现民族文化的最高价值。为陕西民间体育跳绳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为丰富民族体育奠定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
本课题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挖掘、探索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创新,通过对陕西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搜集和整理,让民间体育艺术资源走进校园,延伸课外。开拓学校教育理念、模式的创新,指导民间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促进阳光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通过这一项健康、环保、有意义的体育活动旨在实现以下实践意义:
首先在心理素质方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各种优良品质,陶冶情操。在身体素质方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对身体的灵活性、速度、耐力、身体姿态、平衡能力、协调性和柔韧性都有促进作用。
其次,在整个社会娱乐网络化极其普及的背景下,简便可行的传统跳绳艺术对于展现民族体育活动的魅力,对抗娱乐低俗化,减少网络犯罪,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开发与推广,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这不仅挖掘、保护了陕西民间体育艺术资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情感。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开展体育、艺术等传统项目,为广大民众标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坚守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家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升至国家文化安全高度,因此,发展兼具传承文化、健身等多项功能的体育艺术项目,必将为此做出卓越贡献。
从陕西民间体育跳绳艺术项目发展本身而言,对促进体育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加快这些艺术资源的发展进程,扩大发展规模,实现民间体育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繁荣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预期效益
(一)完成“陕西传统体育艺术资源开发的研究”。整理汇总古代直至现代陕西民间体育跳绳艺术资源,充分挖掘体育跳绳艺术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对陕西省民间体育艺术跳绳进行创编,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积极推广。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范文4
一、世界观含义辨析世界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世界观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宇宙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它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即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物质与精神孰先孰后?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历史是发展的还是循环的?等等。二是价值论,它回答了“世界应如何”的问题,即世界万物对人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益的、善的、美的?
什么是害的、恶的、丑的?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生活秩序?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等等。狄尔泰在其所著的《世界观的类型及其在形而上学体系中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各种世界观都包含着同样的结构,即以概念语言来把握本体,同时又暗中赋予其意义和价值,从而含蓄地表达制约于生命的某种道德愿望。狄尔泰的世界观一词包含了上述两方面的内容。194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对“世界观”一词的解释十分清楚地区分了它的广狭二义:“[世界观]对于此世界所怀抱之意见也。与人生观相对举,有时亦兼括宇宙观及人生观而言。在哲学上派别甚繁,解释亦至不一律:认识论方面有实在论、观念论、唯象论、不可知论;本体论方面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平行论、目的论、机械论;价值论方面有乐观说、厌世说、改善说等。”这里所说的“与人生观相对举”的世界观,即宇宙观,不包含价值论和人生观方面的内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属于价值论的),而仅涉及本体论和认识论,即以上所说的世界观第一方面的含义,这就是狭义的世界观。广义的世界观则“兼括宇宙观及人生观”,即以上所说的两方面的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基本上是从苏联引进的,在这种体系中没有价值论的位置,认为价值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因此,价值论的内容也就被排除了,只剩下本体论和认识论,世界观与宇宙观成为同义词。
二、宇宙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世界观中的宇宙观是指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何者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还是不可以认识的,这是纯属宇宙本体观和哲学认识论的范围,不含价值内容。
它对古代人类的艺术创作有较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迷信鬼神,以万物有灵的眼光看世界。这种幼稚的宇宙观与古代具有朴素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民族史诗和宗教艺术的创作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些神话、民族史诗和宗教艺术本质上不是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形式,而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他们生存活动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价值事件、价值理想和与此相关的情愫,但正是他们幼稚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宇宙观,使他们能毫不费力地想象出那些瑰丽奇幻的人物、神鬼魔怪及其关系和命运,以寄托他们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的价值理想、人生理想和情感、愿望,从中吸取生存与发展的力量,获得善恶美丑的精神熏陶。这些古代艺术是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具有永恒的价值。古代万物有灵的宇宙观,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无疑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如果当时人类的宇宙观不是那样幼稚,而是非常“唯物”,根本不相信万物有灵,那么就不会有那些美丽的神话和史诗中的神话色彩。多年来在苏联和我国流行着这样的推理逻辑:艺术既然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认识,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必定妨碍艺术家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因而必然有害于艺术创作。然而,艺术事实却向人们证明了古人“万物有灵”的唯心主义宇宙观成就了这些古代艺术。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化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09-04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人们愈加要求提高思想教育过程的艺术性,主张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授之以知,在美感中动之以情,在愉悦中晓之以理,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感染人、发展人。“化”乃是演化、变化之意,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将艺术活动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艺术活动之中,通过各种艺术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范畴。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服务的,艺术是形式、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曾指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能够大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和实效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艺术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精神、宗教精神、实践精神及理论精神。马克思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其中,艺术精神的方式是人类通过感性化的创造活动和欣赏活动去达到内在的审美体验和自我确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性活动是实现人的本质的体现和实现方式;艺术活动作为人类感性活动的一种方式,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体现和实现着人的本质,其终极价值就是指向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
艺术活动包含了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艺术创造是艺术创造者创造艺术作品的活动。艺术创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语言、音调、色彩、线条等表现形式对内在的思想情感和外在的社会生活做出感性和理性、情感和认识、个别性和概括性的统一,使其成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艺术欣赏是人们面对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通过感知、想象、理解等综合心理活动获得认知提升、思想触动、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审美活动。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美、发现美、获得美的活动,能给人美的预期,引导人朝着美的方向努力追求。不仅如此,它还吸引着人们全神贯注地参与到艺术活动自身的运动中去,成为美的创造者、发现者和把握者。加达默尔说:“所有的自我理解都是在某个被理解的他上实现的,并且包含在这个他物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中与艺术作品接触,并且在个别艺术作品中与世界接触,那么这个他物就不会始终是一个我们刹那间陶醉于其中的陌生宇宙。”艺术源于生活又超越了生活,并有自由之美,超越之美。曾说:“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它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能够深刻地揭示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生的真谛和内涵,能触发人们内心的激情和热情,而“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那么,艺术活动所具有的自由之美和超越之美就是人们通过审美体验和自我确证的感性方式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追求。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来看,一方面,人类的艺术活动和艺术精神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类现实社会关系的体现和反映。艺术创作活动是创作者人生经验的再现,蕴涵着创作者对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另一方面,艺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艺术作品本身就成为存在的一种显现方式,富有审美价值,能够为观赏者去体验和确证。艺术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结晶,在给人提供片刻愉悦经验的同时,可以使人们获得其中关涉生命意义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即人类的“共通感”。黑格尔曾指出:“艺术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情感和灵感。……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使它们再活跃起来,把心填满;使一切有教养的人或是无教养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凡是人在内心最深处和最隐秘处所能体验和创造的东西……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人们能够通过艺术活动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确证和敞开自我,扬弃人原始的丑恶和自私功利的本性,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生活,感受人生真谛,获得人生启迪;人们能够通过艺术活动放松心情,舒缓情绪,获得精神愉悦和享受,使身心得到满足和休息,生气勃勃的创造力,获得美的感受和掌握美的内在规律;人们能够通过艺术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思想、情感、意志、追求等方面发生改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
二、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艺术活动是艺术创作者和欣赏者在自身的人生感悟和审美体验基础上自由自觉的创造,跃动着知识、思想、情感、行为等各种因素,具有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等特征,具有认知、审美、教育等基本功能和价值。无论是艺术创作活动,还是艺术欣赏活动,都是一种自由开放的、动态的创造性活动,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使人不自觉地投入到艺术活动中去。化思想政治教育于艺术活动之中,开展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教育主体沐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里,起到培养教育主体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感智慧、道德情操、思想意志,传递文化、传递价值、传递美的作用,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对于教育者而言,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入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生动性、趣味性,使受教育者乐于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当他全身心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时,他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够承担自身主体责任、与教育者一起围绕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问题而进入对话的主动参与者。于教育文本创建者来
说,其引入要求教育文本内容符合实际生活,具有生活气息,富有生活哲理;教育文本的逻辑结构美,条理清晰;文本的文字表达美,浅显易懂――这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愿意阅读文本、使用文本。因此,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吸引教育主体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参与者。不同的教育主体之间都愿意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彼此接纳和敞开,进行持续的交往和对话,不断地探寻真理、发现真理和获得真理,并积极行动,在社会实践中建构人生。
通过艺术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人生,进而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事实上,“与其说艺术影响了生命的存在,倒不如说它影响了生命的质量,无论如何,这种影响是深邃的”③。艺术活动乃是一种全方位的身心活动,既需要思考,又需要情感体验,还需要行动。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借助艺术的形象性、典型性和情感性特征以及艺术活动的认知、审美、育人等价值功能,唤醒教育主体的思想情感,培养教育主体的感性思维,塑造教育主体积极健康的心灵,激发教育主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丰富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教育主体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创造力和思想情感得到自由的发展,对于创造“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具有积极意义。在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的大脑、感官和身体协调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教育主体的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能够获得全面的提升。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教育主体获得审美体验和自我确证,克服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论对人的过度限制,生成全面、健康的人格,充分体验、领悟和把握到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进而不断地提升生命质量,成为自由自觉地从事感性活动的主体。当教育主体成为自由、自觉的实践主体的时候,他就能够认识和把握自我,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追求审视和关照自己的思想、言语、行动过程中的偏差,并依据客观现实条件采取创造性行动策略予以调整和改进,在现实生活的不断延续中自我完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
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基于一定的艺术活动展开,主要包含四个相互融合的方面:听觉艺术活动(欣赏音乐、戏剧等)、视觉艺术活动(欣赏绘画、书法、雕塑等)、想象艺术活动(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以及行为艺术活动(游戏、以及各种艺术创作等)。无论是通过哪种艺术活动的展开,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语言和艺术作品。“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表达着世界和人类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是“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精神生产表现在语言之中⑩。而从艺术作品的角度,“艺术价值所要求的可理解性并非仅仅为了理性上的满足,同时也是为了情感上的满足。然而,无论创作者要激发的情绪是什么,他的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当我们进行艺术活动的时候,我们即是在经历一种语言事件。“因为,我们在自然界和历史界所碰到的一切事物中,正是艺术品最直接地向我们述说。……艺术品是一种真理的表述,不能把它还原成它的作者在作品中实际所想的内容。……审美意识都可以求助于以下事实,即,艺术品总是把自己传达给他人的”。
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性的语言事件和艺术活动的形式展开,使用具有生活气息的、具有生命意蕴和价值的语言以及通过艺术活动的教育形式促使教育主体发现和把握蕴含于其中的生命意义。在开展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艺术化”不能仅仅局限于形式,教育主体在这里不是为了获得几次轻松的体验,而是在形式背后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每个教育主体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化教育深入到教育主体的内心世界、思想世界和情感世界,加强教育主体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以使教育主体生成一种艺术性的思维,即学会用艺术精神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去显现和实现人的本质,促进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
三、音乐是一种有效的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音乐是演奏者通过吹、拉、弹、唱等方式将词曲以音符、节奏、旋律等形式在时空中展现出来,从而表达人类情感、反映社会生活而引起人们情绪反映和审美体验的艺术形式。音乐能够创造出一个连接现实与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在音符的跳动与旋律的流动中,人类的悲、欢、离、合等各类情感使演奏者为之倾心,倾听者为之动容。人们使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怀,如用敬酒歌对远方而来的朋友欢迎致意。音乐直击人的心灵,是最具感性化的艺术形式。它不是隐晦地,而是直接通过音符、旋律节奏向人们表达着人生体验、述说着人生的意义。音乐直指人的灵魂深处,使人们心灵相通。黑格尔认为音乐是一种精神,直达人类灵魂的深处,它“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按照它的最深刻的主体性和观念性的灵魂进行自运动的性质和方式”。在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人类最圣洁的情感,感悟人类心灵最深处的悸动,体悟人类最深邃的思想,听到大自然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范文6
今天,当我们使用流行文化概念的时候,自然受到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理论发展语境的限定。在这个限定之下,“流行文化”所指对象,就是在现代社会的世俗化发展中,特别是20世纪以来,新兴的大众化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由于这个三个基本特征,流行文化的兴起不仅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文化活动,迫使它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体制文化与民间文化)两个层次传型,而且使当代文化发展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危机运动。西方文化理论研究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种普遍的文化危机感为契机的。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首要功能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提供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文化建设的要义就是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建设具有普遍性、持续性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又被界定为发现和建立理想的活动。 流行文化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失效、瓦解。相对于传统文化以宗教为内含的精神至上原则,流行文化推行的是一种世俗化的非精神原则,即以个体的享受、娱乐和为动机。由于这个文化原则的转换,在18世纪直到19世纪中,在传统文化崩溃的背景上,流行文化的早期发展表现出一种精神溃败(颓废)状态。卢梭作为现代文化的启蒙者同时成为它的第一个批判者,乃是因为他对这种精神溃败状态的预言家式的敏感和不满。他以个体自我的精神自由的建设为目标,反对现代文明确立的流行的(社会化)生活方式,主张向自然的真实性和独立性回归。席勒则认为,现代文明建立的是一种个体与社会、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分裂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性的完整性被破坏了。他认为,重建完整人性的途径是对人进行审美教育,建设为人的自由完整生活提供基础的审美文化。
流行文化的世俗化发展开拓了现代文化民主的空间,在对感望和自由享受的肯定中否定了经典和权威的文化权力。这就导致了流行文化在总体上混乱无序的非理性(“无政府”)状态。针对这个状态,19世纪中期阿诺尔德(M. Arnold)提出了一种反对流行文化的(中产阶级)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把文化限定为“在本世界中被思想和表达的最好的事物”,并主张文化是只能由少数精英创造和发展的事业。 阿诺尔德的精英立场无疑包含了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而不得人心。但是,他仍以偏激的形式指出流行文化的第二个问题,即文化活动是否需要保持其内在统一性和超越性的问题。所谓雅—俗之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坚持或反对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超越意义的争论。无疑,流行文化是否定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超越意义的。这反映到流行文化的产品形式中,则是流行文化产品中普遍存在的机械复制、拼贴、重复等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形成的对文化差异的消解(文化同质化)。在现代社会运动背景上,对文化产品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它应以其独立完美的存在形式成为对个体独立和自由的象征性表现。这是文化产品的现代美学价值。但是,流行文化产品不仅否定了现代意识对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和独立性要求,也成为对人自身的独立和自由价值的象征性否定。 这是阿多诺(T.W.Adorno)、麦克唐纳(D.Macdonald)和詹姆逊(F.Jameson)诸人反对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基本行为方式,怎样保证、体现人类自我存在的独立和自由,是现代文化意识的核心所在。在这个核心点上,流行文化面临着第三个问题,而且是它致命的问题:在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的联合操作下,流行文化的生产和接受方式是否能够保证它是人的独立和自由的体现?阿多诺(T.W.Adorno)认为,流行(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产物。文化工业通过大众传媒操作的标准化、合理化生产,对它的消费者(大众)施行自上而下的有目的地整合和统治。文化工业的整合实现了对大众自我意识的物化,即意识被整合为一致性的非意识。 “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力量在于,它用统一取代了意识”。 在对流行文化的批判中,阿多诺非常重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产和接受的意识形态控制力量。这是阿多诺的深刻处。但是,如费斯克(J.Fiske)所指出的,流行文化在承担资本和技术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的同时,也为现代的文化民主提供了空间,为大众的自我表达提供了资源。 霍尔(S.Hall)引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观念,把流行文化界定为一个不同阶级争夺文化霸权的战场。他反对把统治者与大众、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做非历史的、静态的二元对立的理解,认为在争夺文化霸权的斗争中,对立的双方互相作用、影响并转化着对方。他认为大众作为被统治阶级,也不具有单纯的统一性,他即不是纯粹的主流文化霸权的被动接受者,也不是纯粹的反抗者。大众在流行文化中生活于反抗与顺从的矛盾运动中。
2, 当代艺术
流行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但是,在所有传统文化形式中,艺术的转型是最基本的,最具有主导意义的。因此,研究流行文化,必须把艺术的转型作为主要对象。实际上,在上面讨论的文化理论中,无一例外地都把艺术的转型作为识别文化变化、转型的基本标志。为什么艺术转型对于流行文化的形成具有主导意义?这有四个基本原因:第一,在传统文化活动中,高雅文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艺术、宗教和哲学,艺术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而且传统流行的民间文化主要是以艺术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当代文化的流行化转型,必然以艺术为主体;第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宗教的衰落留下了价值实践体系的真空,艺术实际上代替宗教成为价值实践的新体系。因此,当艺术失去了为宗教服务的作用以后,艺术不仅被直接挪用为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而且成为现代个体自我确认、自我表现的基本方式;第三,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形象化文化产品上的统一性,决定了两者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艺术与大众传媒统一的发展,不仅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而且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基本(主导)形式。第四,艺术的流行化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流行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有商业动机的驱动,而且充分表现了流行文化的商品经济属性。艺术在现代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不仅是现代文化理论家特别关注艺术的基本原因,而且是美学在现代文化中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艺术从传统文化进入现代文化,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艺术从对宗教的附属关系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自由的形象塑造活动。这就是现代性所赋予艺术的自律性,也是美学得以确立的一个直接前提。康德美学作为美学的奠基,原因之一,在于它第一次以哲学的形式明确系统地阐释了审美和艺术的自律性。根据康德,艺术的自律性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艺术是自由创造的产品;第二,艺术是非功利、无目的(以艺术品自身为目的)的创造;第三,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的天才的产物——不可重复的原创品。 但是,转型为流行艺术,艺术在同样的三个方面丧失了自律性。大众传媒作为流行艺术的主要生产机器,从内容到形式,从工具到手法,都控制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把他们整合到传媒体系中,先天地决定了流行艺术的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方式。因此,本杰明(W.Benamin)认为大众传媒的发展使艺术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的机械复制在取消艺术家的独创性的同时了取消了艺术品存在的自律性――艺术品作为原始手工作品的唯一性和独立存在。这不仅使艺术品丧失了奠基于原创性的神韵,而
且使之丧失了基本的神学仪式价值,取而代之以纯粹的观赏价值。本杰明肯定这个转型,认为在世界历史上机械复制第一次把艺术从它对神学仪式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无疑,解放为艺术的文化民主和非宗教的精神自由提供了前提,但是也使艺术作为主体自我确认和自由的表达形式失去了内在前提和先天的基础。因为作为机械复制的艺术,艺术不再是艺术家自己自由独立的产品,因此也不再能够直接成为他的个性和自由的体现。阿多诺反对流行艺术,原因就在这里。反对向流行文化转型,艺术的重要课题就是寻求维护自身独立性的可能性。先锋艺术运动,则是以一种拒绝认同和介入大众(传媒)文化的立场和相应的激进反叛形式,坚持着艺术独立的文化价值。阿多诺和麦克唐纳都把先锋艺术作为一种抗议的文化形式而寄与希望。但是,先锋艺术本身有两个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它的反叛和抵抗不可能作为一种基本的和常规化的文化反叛形式。第一,因为先锋艺术拒绝认同和介入,它相应地拒绝了交流的可能性,这使先锋艺术的反叛对于大众只具有形式的意义而没有内容的意义――因为通过形式进入内容的途径被截断了,而且事实上先锋艺术运动的发展本身是向不断形式化和技术化的方向展开的。第二,先锋艺术发展的不断形式化、技术化,导致了它的制度化发展。制度化发展不仅使先锋艺术失去反叛机能,而且注定了它被商业和传媒合作的流行文化同化、整合的命运。正是在先锋艺术被整合的意义上,今天我们才面对先锋艺术的衰落:先锋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反叛形式被流行文化保留和吸收,但它反叛的动机和力量都消解了。反体制的先锋艺术被体制化,它的反叛形式被审美化为一种流行风格,融入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中。
艺术自律性的丧失, 也就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的取消。结果是,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文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唯美主义成为艺术活动的主导精神,即艺术的形式主义原则取代或压制了艺术的精神理想原则。这使得艺术活动被简化为审美――娱乐形象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因此,艺术和商品经济、大众传媒共同组合成了大众传媒操纵的商业流行文化。这种商业流行文化以形象娱乐为主题活动,极大限度地消除了传统文化界限,而使自身成为无界限的流行物。在商业流行文化中,消费主义和游戏精神实现了最好的结合,它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刺激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整合一切的流行文化不取消什么,而是消解一切深度,使被纳入其中的一切都趋于同质的平面存在。就此而言,流行文化是非意识形态的、或多元化的文化。但是,它在表象之下仍然推行着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共生的意识形态,并把这种意识形态化成无条件合理的生活欲望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展开和扩张。流行文化的解放意义和压抑意义都表现在这里,而大众在流行文化中的自由与被动性也表现在这里。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大众的形象消费欲望被极大限度地扩张了。这又刺激了流行文化的形象生产扩张。在20世纪下半期,由于电子技术的加速发展,极大限度地扩大了流行文化的形象生产能力,实际上形成了全球化的形象生产过剩。结果是,如鲍德里亚德(J.Baudrillard)所指出的,传媒形象生产的扩张,在根本上取消了现实与虚拟、原型与摹本之间的区别,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形象代替真实事物的世界。 对真实知觉和感觉的危机,是流行文化面临的根本危机。这个危机在极大限度扩张艺术的形象塑造功能的同时,也把艺术活动转变成为流行文化的基本症候。
3, 美学的文化功能
流行文化的发展和艺术的流行化转型,不仅产生了商业与文化的相互渗透、转化,而且形成了商业文化的普遍扩张。詹姆逊认为,商业文化把形象生产普遍化,使审美形象弥漫在一切现实活动中。现实普遍地被转化为视觉形象,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商品化。商业文化的扩张打破了审美形象的封闭空间,使它向既有的整个文化环境开放。因此,审美独立的传统区别模糊或消失了,与之相应的是审美的自律性结束,美学的自律性结束。詹姆逊把这个转变定义为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折。他指出,必须认识到,审美形象在后现代时代中的复兴是商业文化体系统治的表象。在后现代的文化活动中,遵循商业逻辑的形象生产渗透和代替了一切活动。“形象是今天的商品,这是为什么不能期待它否定商品生产逻辑的原因;归根到底,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所有的美都是商品的原因。当代伪审美主义对美的呼唤,只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花招,而不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助。” 因此,詹姆逊宣告美学的终结,而且否定美学复兴的主张。
詹姆逊揭示了当代文化运动的基本趋势和美学所面临的深刻困境。那么,在流行文化整合和消解文化差异,把文化普遍形象化的时代,美学是否真的失效而必须终结呢?我不能认同詹姆逊的美学终结论。在流行文化中,艺术自律性的瓦解和文化普遍形象化产生的意义危机,的确导致了对美学的审美—艺术自律原理的否定,并且使美学的审美(精神)升化原则落空。但是,詹姆逊宣布美学的终结仍然包含了对美学的误解和对流行文化的简单化理解。在其中,他有两个基本错误:第一,他把现代与后现代的差异绝对化,并且把美学限定在现代的范围,认为随着后现代对现代的取代,美学必然成为现代的殉葬品;第二,他把审美—艺术的自律原理等同于美学原理,实际上把美学限定在艺术自律的封闭空间中,认定这个空间的开放就意味着美学基础的瓦解。正是由于这两个基本错误,詹姆逊轻率地抛弃了康德、黑格尔和阿多诺等人的美学为当代文化提供的思想资源,并且在流行文化研究中,武断地用社会学研究取代美学研究。我认为,根据流行文化的基本特点,社会学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层次。但是,一方面,艺术形式是流行文化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流行文化的重要问题在根本上是与美学问题联系的,甚至本身就是美学问题,因此,美学研究同样是流行文化研究的一个必要而重要的层次。进一步讲,在流行文化研究中,社会学对文化与社会运动整体联系的描述和社会批判的功能,是美学所不能取代的;同时,美学对文化(艺术)的内在机能和意义的阐释,对文化的内在建设的功能,也是社会学所不能取代的。如果我们要积极地,既是批判性地、又是建设性地研究流行文化,必须重申和开拓美学的文化功能。
在现代文化发展中,美学的第一个文化功能是对以自由与独立为内含的现代人文精神的阐释和张扬。艺术自律性之所以成为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于现代人文精神的基本象征意义。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存在的物化,艺术品的自律存在(审美形式)形成了一种文化抗议形式,如马尔库塞(H.Marcuse)所言,“是认识和控诉的手段” 。但是,艺术自律性也包含了深刻的矛盾,因为它的封闭原则在形式上、象征性地肯定主体自由的同时,也成为对这个自由的内在性和现实性的否定。美学的进一步展开就是寻求对自律的封闭原则所包含的否定性的克服。席勒、谢林、黑格尔和马克思,都通过对生命、精神、自然、社会和历史内容的引入,拓展或开放了审美—自律的空间,并且使之具有丰富的精神内含和真实内容。实际上,从18世纪中期确立以来,美学的整体运动总是在自律与他律的基本矛盾中展开的。这不仅保证了美学对人文精神的象征性的展示,而且把这个展示发展为人文精神本身矛盾运动的深化。个体与整体、感性与理性、自由与统一、有限与无限、形式与内容,这些矛盾关系是现代人文精神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是美学在审美—艺术活动中研究和寻求解决的主要矛盾。更为重要的是,美学面对这些矛盾,坚持通过审美—艺术的自由创造寻求一个审美升化的统一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美学已经发展为一种包含了人文精神和理想性的审美精神。今天,针对流行文化对人文精神的物化和理想性的消解,重申审美精神是非常必要的。重申审美精神就是坚持文化活动的人文精神立场,就是坚持理想性对于文化的必要价值。无疑,重申审美精神应落实为美学对流行文化活动的批判性的介入。“在真实的意义上,文化不仅要使自身适应人,而且同时要对人生活于其中的物化关系提出抗议,把光荣给予他。” 美学的批判性介入,就是在当代文化运动中,构成美学与流行文化的张力关系。这个张力关系是保证文化和人文精神不被流行文化的商业操作完全整合和同化,保证人在文化中存在的光荣。
美学不仅在审美、艺术活动中贯彻以人文精神为内含的审美精神,而且把这种审美精神实现为一种辩证的审美方式。美学的审美方式,在肯定审美对象感性存在的丰富性的基础上,追求审美对象精神意义的丰富性。美学既承认审美对象个体的特殊性,不可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