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道路建设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范文1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安全
1、城市道路交叉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表现出明显的几何构造。历史上,由于我国对于道路规划不够重视,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中,道路交叉口存在诸如多岔路交叉口、大量存在不规则交叉口等很多问题。在建设新道路时,建设者不能准确充分地预测建成后城市的交通量,在设计过程中,对交叉口的几何设计不合理,如出口车道设计不合理、交叉口面积过大、驾驶视距不足等,从而导致通行能力大为降低,造成拥堵。
1.2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不足。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与交叉口本身同样重要,主要在三个方面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控制:信号控制、停让控制、在交叉口配备一定数量的警力控制交叉口。通过有关调查发现,在交通控制方面,我国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包括:交通信号灯可见性不强,信号配时对交通的需要不能满足等。
1.3交通环境的影响问题。在实际中,不能忽视环境对交叉口安全的影响。例如:在交叉口处的四周,存在密集的建筑、林立的商店、凌乱的摊点,以及各种霓虹灯、广告牌,各种使人心烦意乱的音乐声、叫卖声,往往造成频发的交通事故。
1.4行人流线分离的问题。作为一种安全措施,行人流线分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大量的交叉口没有进行导流化;或者在设计道路时配备了导流标志,但标线破损却没有修复;或交通标志不统一。导流方案不适应车流方向和交通量,扰通秩序,导致通行能力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几率。
2、城市道路叉口空间的优化设计
2.1优化设计交叉口的思路
目前,交叉口空间设计的主流思想认为,交叉口范围越小越好。这样不仅可以使城市交通冲突区范围得到压缩,同时还能使相位之间的损失时间得以减少。常见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沿着路缘石划一条直线,将其作为人行过街横道的内侧边线,以此为基准,再向外侧偏移一个人行道宽度作为外侧边线,这就构成了行人过街横道,再加上进行功能划分的车道,交叉口的设计就就完成了。
2.2交叉口空间设计的方向
(1)对城市道路交通网加以充分利用
与直线路段相比,车流通过交叉口的时间相当于前者的一倍左右,这使得城市交通网中交叉口成为一个“瓶颈”。在交叉口,为提高车流的通行能力,在设计城市道路时期,要对交叉口的通行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对车流、人流、非机动车的交通运行轨迹进行明确,从而在交叉口使机动车、自行车、行人,无论是左转、右转,还是直行,都能各行其道,再配合良好的交通信号引导交通流,就可以确保顺畅运行。此外,在设计自行车、人行道时,要做无障碍处理。如果道路标志设计合理、附属设施设计完善、就可以促使自行车、人流的通过速度加快,从而使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得到有效减轻。
(2)提高交通的安全系数
交叉口是交通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段。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其转弯的半径和视距范围需要得到有效保证。在混合交通流中,作为弱势群体的自行车和行人,保证其安全非常重要。设计安全的道路交叉口,主要是结合交通流的渠化与交通信号控制,在时间上将空间上存在冲突的各股交通流分离开来。
(3)注重交通环境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叉口中,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设计交通的景观是城市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体现环境与交通的协调。通过合理设计交叉口的交通环境,使交通流的连续性得以增强,在交叉口机动车的延误时间得以减少,进而减少噪声、废气、震动等的污染。
3、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间的具体设计
3.1通行能力匹配设计
按照进口道通行能力与路段相匹配的原则,应在进口道增加车道数,以对通行时间的损失进行弥补。确定具体增加的车道数,要依据各进口道流入交通的实际需求情况。同时,出口车道数应与每个进口道的该流向车道数相匹配。
3.2具体设计要保证交通流空间运行秩序
(1)机动车通行空间设计
通过在地面进行划线或以交通岛的形式,确定每一股车流的流线,从而使车流能够各行其道。渠化路线应该明确简单,设计时应遵循各流向车流的安全行驶轨迹。导向交通岛间应保持适当宽度的导流车道,从而避免由于过宽的导流车道致使车辆并行、抢道。
(2)自行车与行人通行空间设计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大多是三块板构造,在交叉口,对混合交通流进行合理的渠化方法是,并行设置自行车与行人过街通行区域,与机动车相分离,在交叉口左转自行车可以避免随机动车直接斜穿,通过二次过街实现左转。对于断面较窄、等级较低的一块板道路,自行车和机动车流相互交织,严重的互相干扰。对此,可采用自行车提前待行的方法,设计双停车线,使自行车与机动车前后分开,避免两者交织与、冲突,从而对交通流混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
(3)通行效率设计
右转车储车空间的设计。人行道的位置与交叉口的中心靠近,在相交道路的人行横道前,当右转机动车受阻时,车辆就停在本向的人行横道上,如此行人过街的通行空间不仅被占用了,而且直右混行车道中的直行车也受到了阻挡,还会给本向的非机动车通行造成困难。鉴于此,可适当后移人行横道,在两条相交的人行横道之间留出一个可以停驻小汽车的间距,这样可以使右转机动车对行人和直行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的干扰大大降低。
(4)有效处理自行车的膨胀流
在交叉口,当自行车排队时,呈现紧密间距很小的状态,而当自行车驶出停车线时,由于安全行驶的需要,均需加大其前后左右的间距,形成膨胀流。所以,在处理交叉口空间上,应对自行车通过交叉口时的膨胀宽度予以考虑。也就是说,在直行机动车与自行车通行区域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从而消除他们互相之间的影响。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范文2
关键词: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201-01
一、前言
我国道路建设由于经济、认识、历史等方面原因远远不能满通需求,经常出现如交通事故频发、出行困难、车多路少、交通堵塞等矛盾和问题,使得城市道路网络的交通日渐呈现拥挤的情况。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的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更加严重,对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极为重要。
二、我国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
我国许多城市的管理者由于观念的制约,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城市支路网和次干道的规划建设,而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规划建设主干道网和快速路,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大中型城市都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城市路网等级结构严重不合理。按照国际经验表明,快速路、支路、路网三者之间应该形成一种“金字塔”形,但是我国各个城市普遍缺少次干路或支路,快速路、支路、路网三者之间是一种“纺锤”形或者“倒三角”结构,严重不合理。
(二)路网级配不合理
我国许多城市的主要交通都是集中与从南往北,或者从东往西的贯通性干路,干路系统和交通生成点之间很少,或者没有过渡性连接设施。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行人、自行车、公交在城市商业中心出行时没有安全感、方便感;公交盲区遍布于城市的大片居住区,而城市中心区域却有大量过剩的公交路线;城市交通该达不达、该通不通、该畅不畅、该快不快;普通交通流与快速交通流重叠、步行交通流、非机动车交通流与机动车交通流重叠、短距离交通流与长距离交通流重叠。不但不利于相互分离不同的出行距离交通,同时也不利于形成机非分流系统,更为严重的是,不能有利于发挥不同类别道路系统的交通功能。
(三)路网节点不畅
在我国很多城市的道路设计中,路段与车道数、交叉口红线完全一致,没有渠化干道交叉口,没有参考任何的交通工程理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路网节点不畅、道路通行能力大打折扣、道路服务水平严重下降,实践证明,如果有效地解决好路网节点不畅的问题,城市路网的容量指标可以提高40%-55%左右,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既有道路设施的潜能。
三、如何有效解决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
(一)解决好城市快速路的规划建设问题
城市道路那些中处于最高等级的道路,毋庸置疑,必定是城市快速路。它能够便于快速疏解穿越城市的外地过境车流、大流量机动车流和城市远距离交通流。但是在规划建设城市快速路的过程中,务必要慎重考虑到这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用地、人口、形态、机动车拥有量、城市发展水平、布局、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在抉择的时候务必做到谨慎加谨慎,切不可盲目决策、好大喜功。如果必须修建城市快速路的话,那么应该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城市快速路的几何形式;第二,城市快速路的标准;第三,整体路网与城市快速路的协同性、城市快速路规划的系统性;第四,城市快速路的布局和选址。如重庆渝北区在实施市级快速公路“一横线”,为了切实解决渝北区尤其是两路城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外联系通道不足、区内三大园区及空港新城之间联系不畅、机场物流集散道路体系尚未成型等难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加强北碚蔡家、悦来、经开区、两路回兴—石坪片区及江北鱼嘴的交通联系;实施市级快速路“四纵线”,加强绕城高速公路、两路空港新城、悦来片区、经开区及主城的快速联系,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通过建设两路地区主干道“十一纵、十一横、两射线”全长218.26公里中的118.36公里,实现各片区之间主要交通联系通畅,道路整体效益发挥。
(二)合理利用道路资源
在交通人流量较大的道路上规划设置港湾式停车站,系统规划各个单位门前的停车位,还路于人,修路于车;同时建议关部门降低路沿石高度,方便市民停车。拓宽部分路口道路空间,增加出入路口车道数;规划部门严格落实《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充分考虑如何集中或分散城市机能,比如购物、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设施,如何使这些设施集中或分散起来,缓解交通压力。另外,提高城市交通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发展智能交通,加大投资信号灯自适应系统和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系统规划公交车线路,加快客运中心站的建设。交叉口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交叉口周围防灾要求、管线布置、用地性质,相交道路的公共交通站点设置、分向流量、道路等级等。
(三)同一路段规划尽量一次到位,避免反复施工,重复影响;施工前应提前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保证其有时间应对道路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在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期,城市道路规划应尽量一次到位,这样可以避免同一路段反复施工,减少对道路周边企业、工厂的影响。政府还应该督促施工方对工程的工期、辅助道路设置等进行现场公示,并督促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企业和居民的不利影响,确保周边企业和居民的正常生产及出行。
四、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交通网的规划和建设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的大事。建议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时,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确定城市交通管理的远期规划,进一步推进“畅通工程”各项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朝阳,谢庆晖.大城市道路设施供需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04):132-135
[2]杨涛,李朝阳,张际宁.南京市道路与交通流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城市研究,1999(02):110-113
[3]李朝阳,张际宁,杨涛.南京市道路网规划指标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0(02):154-157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范文3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专项规划;给排水设计;系统完整性;建设效率
一、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概述
城市道路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定道路给排水范围,预测道路给排水量,确定城市排水体制,确定污水污泥出路,进行排水系统布局,规划要按照GB50318-2000《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的规范,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等。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通过合理的规划在排水输送、收集、利用、净化和排放等环节上实现统一,让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城市。所以合理地进行规划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二、城市道路给排水规划中常见的问题
1.道路给排水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不协调。为了让排水工程的设计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在雨水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这么处理各管段的水力:首先,自管段的起点到最不利点应该按照重力流来设计,其次,自最不利点到出水口在安全的潮位下应该按照短管压力流来设计。采用这种处理方法,使得设计管段的安全系数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加大了工程的造价。当暴雨来袭,出现积水状态,排水不畅通的时候,应该在规划的新区内的找个合适的位置来设置排涝雨水泵站。
2.污水管网的规划中,污水提升泵的设置站位置设计不合理。为了加快城区的开发速度,政府决定不单要进行最主要的南北向的主干道的施工工作,还要同时进行与主干道相交叉的数量多达十几条的东西向的道路的设计。在这种几个项目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容易决策失误造成污水提升泵站的位置设置的不合理,从而引发污水管网的竖向高程的规划不合理。
3.污水管的埋深不合理问题。如果污水管的埋深不合理,并且排水的坡度与道路的坡度反了,会产生一系列不利于排水管工程建设的问题:(1)如果用暗渠的形式来排水,相对于采用管道,如果埋深的太大,则会导致暗渠的施工周期加长,加大了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的因素。(2)管渠的埋深太大,也容易使造开挖回填土石方量大,增加工程的造价。(3)如果泵站原来的选址位置比现状的地面标高,则需要泵站的进水池开挖量加深,这样增加了泵站的建设投资。(4)如果管渠的埋深过大,不单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以后的维护工作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那么,什么是造成污水管的埋深不合理的原因呢?如果原来的污水提升泵站的位置设置的不合理,就会造成了污水管的埋深过大,会影响规划区内污水管网的竖向高程的合理性。如果当时建污水提升泵站的时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建在一些绿化区的附近,可以相对地减少对周围的居住区的污染情况。
在排水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通过选用合理的、科学的施工方法和管材基础,使得市政对于排水管网的投资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也可以通过选用合理的排水管的设计高程来节约投资,而合理排水规划能决定合理的高程,这几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如果规划区内的污水提升泵的设置和污水管网的竖向高程设置缺少技术性、科学性、合理性,则在整个区的规划就会不合理。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摒弃片面的影响,从全面的经济角度来考虑,结合当地管材来源、地质、施工条件等实际情况,以及污水提升泵站和管网的运行状况,综合费用等全面考虑,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城市道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完整性。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3个子系统。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规划,使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相互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合理利用水资源。
1.竖向与排水要紧密结合,设计路段融入整个系统。城市道路是整个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旧区道路改造还是新区新建道路,都是分期、分布实施。设计单位应充分尊重前期规划的指导性,在本道路施工设计前,对整个系统进行梳理,分专业编制系统图,保证道路沿线交叉口、排水管道高程、给排水管道的预埋等有机的衔接,分路实施,分片成型,避免重复建设及系统衔接不畅。排水施工设计与道路设计高程及场地竖向设计密不可分,竖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排水管线的埋深,影响到雨污水排放控制高程,最终影响雨、污收集、排放系统。设计初期排水应与道路竖向衔接,确定整体排水分区、排水方向,将设计路段融入整个系统。
2.给水排水工程干管沿线要预留设置,避免反复开挖、重复建设。城市道路给水排水工程干管确定后,对于预留管布置要合理,其排水系统的给水覆盖率、排水收集率要达到城市发展的要求,避免反复开挖、重复建设。管径确定应充分考虑街坊内部发展增加的负荷及维护管理费用,一次预埋、分片建设、分片接入。除支路结合高程需预留外,一般直线段按100m~200m间距预留。预埋管间距工业区可适当放大,居住、生活区需适当减少;新区可适当放大,旧城改造区需适当减少。预埋管管径给水按DN100~200mm预留,雨水管管径按不小于d500mm预留,污水管管径按不小于d300mm预留。管道沿线预留设置应考虑今后城市的发展需要,沿线需预留街坊内部接入接出口。管线综合在道路施工中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管线综合应贯穿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四、城市道路给排水规划中不确定的因素及建议
城市道路给排水工程宏观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由于工程的问题,在进行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时,通常会出现尽快的完成道路的建设,而此时,设计的排水工程尚未编制或是正在修编的过程中,这就使得排水的工程建设和道路的工程建设不能同步。为了使得设计更加地合理、科学、经济,同时安全的问题也能得到保障,从设计的实例中得出了以下的建议:(1)前期的调研工作非常重要,充分的调研能让最后的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情况。(2)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不要跟其他方面的规划相冲突,要注意与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性。(3)确保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技术性和经济性,避免受到其他片面因素的干扰。(4)这是一个严肃的工程,在规划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论证。(5)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执行的力度,避免短期行为,争取从根本上让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城市道路给排水工程的规模一般都很大,工程的投资额也很大,施工的难度也不小。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势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如果不能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不仅会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公共设施的建造有重大的影响。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管线综合图时,应在平面上放出各不同管线及井的位置,并在各管线交叉处明确各管线断面尺寸及底部高程。管线综合中应特别注意,部分城市道路设计只包括雨水部分,污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等管线很难同期实施,一方面在设计中应作出预留,并提出综合原则;另一方面应尽量把不同期实施的管线放至车行道以外,避免反复开挖道路路面。一定要合理、科学地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参考文献
[1]李家春,田伟平,吕亚莉.高等级公路路面集中排水水力计算[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4)
[2]蒋育红,过秀成.城市道路排水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3]张崇厚,高晓磊.中国北方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生态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范文4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规划方法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在近些年发展飞速,发展的形式主要采用粗放式发展形式,主要是快速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同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道路建设。但是城市道路建设中很多细节还需要更好进行规划与设计,相比较国际来讲,我国的城市道路细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规划与设计等方面进行更加详细的优化与改善,更好的实现城市建设的要求。
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现状
1.1几何图形突出
大部分的城市道路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基本上都会采用几何的设计图形进行设计,其中存在很多细节上不够合理或是空间浪费的现象。我国很多的旧城区经常出现很多的交叉口,并且这些交叉路口存在不规划现象。城市建设与规划具有一定的规律,很多新城区在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道路建设的需要,经常对一些交叉口采用几何的形式进行设计,几何图形的设计不仅不能够节省空间上的利用,同时还会导致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视线不足,经常造成安全事故以及交通堵塞的问题。
1.2交通设施控制不高
交叉路口是城市建设最突出的细节,交叉路口的建造能够体现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合理性,但是现在很多的城市交叉通设施建造不够完善,不仅包含一些信号灯质量问题,对于交警执行力度上也存在不足。对于交通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信号灯、警力人员等,但是很多交叉路口经常被忽视,容易发生事故。
1.3交叉口环境影响
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交叉口的环境问题进行改善。现在很多的城市交叉口卫生保持的非常差,还会经常出现各种广告或是小粘贴等,还有很多的居民经常将垃圾堆放在角落中,很多商店还会播放聒噪的音乐,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建设。
1.4人行线路不清晰
交叉口上的人行线路不够清晰,斌企并且管理上不够严谨,经常会出现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人行线路的各种标志不够完善,并且在维修与刷新上比较疏漏,交叉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细节,只有将细节做好才能更好的完善城市化建设。
2.城市道路交叉口调整优化措施
2.1改善交叉口设计思维
关于城市建设中的交叉口建设已经逐渐提上建设的日程,同时城市建设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对于城市详细规划与完善成为主要目标,交叉口是城市细节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对于这方面的改善与优化,首先需要从建设思维上进行创新。对于城市建设来讲,城市的空间使用越充实证明城市的建设越合理,因此交叉口的范围需要逐渐缩小【1】。交叉口逐渐缩小不仅能够更好的利用城市空间,同时还能减少在交通上出现的冲突,根据相同的位置之间减少出现交通事故。对于这方面的建设很多城市已经逐渐开展,主要是根据道路边缘进行直线设计,同时流出一定的距离作为人行横道的。正常的交叉路口都是东西或是南北进口道,上海市对于这方面的建设改造主要掌握在出口道与进口道之间的拓展上。首先将进口道的距离进行拓展,将原来的人行道进行减小,从原有的6.7变为4.5,机动车行驶道进行加宽,从原来的2.5*3.5改变为2.5*3.5+3.4,将其进行拓宽主要是考虑到在交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能够为公交车使用,进口道拓宽之后对出口到也进行拓宽,其中整体拓宽9米左右。这样下来,不仅将其中的剩余空间进行了合理利用,还能根据城市人流的变化进行合理规划,更好的保证交通上的平稳。
2.2树立正确交叉口规划方向
对于城市的交叉口来讲,在建设改善上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改善观念以及方向,才能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是在城市交叉口建设中形成的交通网进行优化,合理的利用其中空间资源,相比较直线的道路来讲,交叉口的交通车流量非常大,这种车流量的提升将城市交叉口的发展推到风口浪尖上,同时也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瓶颈【2】。一定要在车流量上进行改善,更好的实现交通调节能力,针对城市道路建设期间对交叉口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其中的人流量、车流量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与调查,同时将其中的各种路标以及指示牌等进行优化,保证交通的畅通无阻。加强道路建设以及规划,不仅是完善城市的规划,同时也能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更好的减轻自行车以及各种人流量产生的压力,实现交通的通畅以及城市建设。其次是在交通安全系数上进行提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交叉口经常出现交通事故,属于交通事故频发路段,产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对于交通安全上的管理不够强,将主要精力放在主干道上,导致很多交叉路口上交通管理比较差,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不断优化交叉口的交通管理,逐渐提升管理的系数,不断降低交叉口的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同时还需要提升人员交通规则意识,按照交通规则更好的保证自己的安全。最后是在交叉口环境上的改善与设计,一定要注意对环境进行改善,环境是城市发展建设重要的要求,交叉口因为管理上的疏忽导致环境管理不够优化,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逐渐进行改善,提升交叉口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环境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相协调,增强交通上的流动,减少一些垃圾的堆放以及噪音等,逐渐实现绿色城市发展目标,更好的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城市建设。
3结束语
城市建设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目标,其中的交叉口建设更是城市建设中的中心,需要根据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不断的优化,通过交叉口的人行道、环境以及噪音等方面进行改善与优化,利用正确的发展观念与方向进行合理的交叉口建设规划,将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不断的改善,更好的实现城市化建设的进步,促进我国城市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余健 单位:婺源县规划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范文5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的状况也日益严重。在此情况下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要担负起维护交通秩序、缓解交通压力的重任。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更好地维护城市交通秩序,对城市交通设施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势在必行。
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功能及意义
管理和交通控制本身的含义及各自功能,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分为两大类,即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隔离设施、照明、附属设施等)和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信号灯及电子警察监控系统等),具有维护交通秩序、保证道路畅通安全、减少减轻交通事故发生等功能。
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
2.1交通设施设置比较随意
道路交通设施是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顺畅而设置的,所以,交通设施一定要具备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也能够做到大部分交通设施能够与城市道路发展相匹配,并且逐步增强道路的功能性。近年来,由于交通压力逐渐加大,道路堵塞情况层出不穷,交通事故此起彼伏,试图要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部分道路必须要在原来的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设施。为了注重工作时效性,增加交通设施的时间非常紧迫,在增设交通设施的过程中会出现“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原来增设交通设施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改善交通拥堵,但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增设方式使得增设交通设施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会出现“越增越堵”的情况。
2.2交通设施施工质量粗糙
由于增设交通设施的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将施工周期尽可能缩短,“欲速则不达”所以施工质量令人堪忧。施工队伍为了能够节约时间,将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到了如何按期完工上,并不能够切实的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使交通设施的施工质量达到尽善尽美,所以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豆腐渣工程,粗制滥造的交通设施经常出现故障,这样就会在原本就很拥堵的交通路线上雪上加霜。
2.3交通设施设计与道路规划不协调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道路交通设施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必然内容,更应该一并纳入道路规划之中去,并且一同实施。但是从现在全国各地所发生的城市交通事故报道中发现,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中并没有切实的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每一个方面考虑进去,建成以后的道路状况常常因为交通规划与安全设计不符合,而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城市建设各阶段的规划对道路交通规划考虑不到位,对城市的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道路网规划安全考虑较少,在道路和交通设施设计阶段,认为只要满足国家《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强制性规范的要求即可保证道路的安全性,道路交通安全不是道路设计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二是,即使仔细考虑了道路交通安全因素,也不能够切实做好交通设施安全工作,而仅仅做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具体设计的细节工作。
3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对策
3.1科学严谨地设置道路交通设施
交通信号灯、标志线、隔离带设施、电子监控等设施的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信号灯的设置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的要求去设置,并且因地制宜,根据城市所处环境特点以及道路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做到信号灯的设置具有前瞻性、特殊性、创新性。二是标志线的设置要以为交通参与者和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及时、完善、清晰的道路信息,并对车辆合理引导为目的,使得交通标志线的设置能够确保交通通畅和行车安全。在设置标志标线的过程中更要遵循易见性、易读性、协调性、规范性的原则。三是隔离带设置要确保其功能性,隔离设施主要包括隔离栏和桥梁护网,这些都能够直接并有效的组织人类或者动物进入城市道路,有效的防止了非法侵占道路,排除了道路的横向干扰,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使道路运输更加舒适和顺畅。在设置隔离设施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设置原则,充分考虑道路桥梁、涵洞、沟渠、地形等情况,并且在适当的地方设置隔离设施的出口。四是电子监控的设置,城市中的电子监控分为两种,一种是动态监控,另一种是静态监控。这两种监控由于他们的功能性不同,所以目的性也大不相同。动态监控主要是以实时搜集道路状况为目的,能够及时发现道路拥堵、车辆违章、气象环境条件等。静态监控主要目的是记录车辆违章信息,控制并调节交通流量,监督车辆按照交通法规形式。针对这两种监控系统的不同之处,所以在设置这两种监控时也要分别对待,对于动态监控系统的设置原则是要在主要交叉路口、重要单位门口和车流量大并且快的城市道路中进行设置,并且要保证监控画面的全面性和清晰性。对于静态监控系统的设置则要遵循“有红绿灯必设置”的原则,在有红绿灯设置的地方必须设置静态监控系统。
3.2加强管理和保养交通道路设施
交通设施设置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为了使交通设施能够正常有效运转,并为交通运输提供有效服务,就必须随时勘察,随时维修。并且在设置之初就要保证设施施工的质量,选择有资质、有质量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其次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交通设施维修管理队伍,保证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破坏。最后是要对公民进行意识宣传,“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意识到交通设施对于道路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4结语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范文6
关键词:道路环境;城市环境;公路绿化;环境保护;公路工程
公路及城市道路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开发,但是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伴随着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而导致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温室效应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由此在以生态经济发展的国家经济体建设理念下,对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在环境保护设计中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进行研究应将二者进行针对性的保护设计,以达到合理统筹、规范施工和专项治理的目的。
1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的定义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体,在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建设中综合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保护式开发,有利于促进生态平衡,提高道路的持久性和人类生存的可延续性。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就是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手段,根据施工地区环境合理采用绿化树种、植被,从人类审美的角度将道路、人文与环境相融合,建设成为既具有公路及城市道路功能的道路,又能够让道路与环境浑然一体,保证道路建设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损坏。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研阶段;二是设计阶段;三是施工阶段。在各阶段融入环境保护思想是公路科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调研阶段要充分了解道路建设规划的区域环境特点,通过大气、植被、水文、土壤等调研,让公路建设充分规避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阶段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案,将公路与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强道路的作用,同时避免公路对环境的破坏;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对施工环境保护的意识,规范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破坏。公路及城市道路是人类出行和生活的主体内容之一,所以对于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的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2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包括水土流失问题、自然人文景观失衡问题和边坡塌陷问题。其中公路道路工程施工中主要会造成水土的流失与边坡的塌陷,而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会对自然人文景观造成失衡。
2.1水土流失问题
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对道路的路基进行施工,此时如果施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或者是防范措施不到位,则会导致松散的土方出现塌落的问题,尤其是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在施工完成后,如果没有做好回填土的压实工作,则会严重影响道路的工程质量,道路的损坏不仅会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而且极易造成水土的流失,给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2.2自然人文景观失衡问题
城市道路的建设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为了保证道路建设的安全性会对障碍山体或者自然沟渠进行施工清理,而被清理的山体和被填平的沟渠会造成山体表层或者地下水的破坏,而影响道路周边植被的生长,由此造成整体生态的破坏,损害道路工程周边的环境。现代化城市生活离不开绿色景观的建设,而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整体构成的主要部分,其绿化是关系到市民生活环境的关键,而因为修路方便人类出行而造成自然人文景观的破坏则不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
2.3边坡坍塌问题
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公路道路建设通常涉及到在陡峭的边坡,此时采用的是回填土加固的方式进行处理,而由于没有植被的覆盖,土地保水和排水功能缺失,极易导致边坡的坍塌。虽然目前一些边坡在设计上预留了排水孔和排水道,但是由于受重力的作用,采用水泥、回填土、石材加固的边坡会由于地球的运动而出现整体坍塌,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3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3.1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是民生工程,它关系到人们的出行与生活环境,所以在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要提升建设的环保意识,采用整体评估、整体规划的方式将环境保护融入到道路的设计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施工标准,将道路施工与环境保护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做到统筹规划、分析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利弊关系,结合现有最新技术,在对环境最小破坏的前提下进行道路工程建设,同时要加强公路建设后期的绿化建设与维护,尽最大可能提升公路周边的环境保护。
3.2健全法规与施工规范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规划审批,着重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水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健全道路施工环保标准,通过签订施工环保责任书的方式,进行规范化、定量化、科学化的管理,保证施工过程能够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的选用要严格把关,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避免对道路周边土地造成污染,严格规范施工取土来源,不可在道路就近取土,造成道路周边的水土流失。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以严格的执行力度对道路工程单位进行管理,确保道路工程施工的规范性。
3.3加强监督管理
供给及城市道路工程的使用要根据设计内容进行精心调配,充分利用路堑切方,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用地占用,施工废土要妥善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加强职能监督部门对公路施工质量的监督,同时融入环保部门对公路施工环境的监督,对于影响环境的施工和对环境已经造成的破坏的施工要严令整改,并对其进行严厉处理。道路施工单位内部也要建立工程环境监测部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人为的破坏造成道路周边环境的污染。道路竣工后不仅要对道路质量进行监理审查,也要对道路环境进行审查,确保道路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4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4.1公路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公路的建设以城市、乡镇的贯通为主要目的,建设中会对影响道路通行的山体和沟壑进行人工处理。而大规模的人工填方不仅会改变原有的山体地貌,而且对公路周边的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因公路建设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现象非常的严重,所以在进行公路道路工程建设中需要对道路工程环境进行保护。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通过种植适宜植被巩固边坡、建设生态型公路、加强公路中央分隔绿化带的植被设计等。在复杂公路环境,尤其是山区公路的建设中,原有的边坡通常采用回填土加水泥固定,而由于地壳的活动,往往在短期内就会造成边坡的塌落,不仅给交通通行造成危险,而且对公路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在边坡设计中,考虑林草植被的固土作用,结合区域植被特点选择适合的植被树种进行人工栽植培养,使其能够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公路的建设是在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开拓,所以会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性造成影响,所以在公路建设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尽可能地在施工中注意公路周边环境的原生态,公路施工结束后要不断加大公路周边的绿化建设,让公路与生态景观环境融为一体。公路中央的绿化隔离带不仅仅是为了区分左右通行车辆而设计的分割地带,它更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给驾驶员创造良好的驾驶视觉,防止出现晕眩。同时隔离带的绿化树种的要以本土植被为主,选择生命力强、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树种,如乔木类、阔叶类等。
4.2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环保、绿化等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城市道路工程规划中,道路的功能性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而且对于改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城市道路绿化方面要注重体现道路工程环保的功能性,不仅要求具有消除汽车尾气与噪音的功能,而且要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具有欣赏性的美观功能。城市道路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通常城市道路多为沥青混凝土结构,行车道路与人行道路是以路台、隔栏、植被等分割。随着近几年城市大气污染、沙尘暴、城市噪音等问题的出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成为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在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的设计上要发挥植被的重要作用,选择乔木、灌木等植被相结合,通过阔叶树种降低城市的噪音,抵抗风沙,降低污染。同时城市道路工程周边的植被要与道路相得益彰,起到美化道路的作用。在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城市文化,通过道路工程周边的绿化凸显城市的特点,尤其是城市景区、景点等特色鲜明的区域道路,要采用具有人文特色的植物进行装饰,让游客快速融入到城市人文之中。在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的后期工作尤其重要,针对不同植被的特点进行定期杀虫、浇水,维护城市植物生态平衡。
5结语
公路和城市道路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给我们带来了通行便利的同时,也给自然的和谐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所以在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要将环境保护放到首位,通过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设计与施工使道路工程建设尽可能少地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让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平衡达到统一,共同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
作者:丁燕 谢莲湘 单位:中天路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智平.浅谈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