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

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

引言

村级财务管理主要是对农村村集体所占有、支配以及管理的资产所发生的财务活动所进行的核算、计划以及监督管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环境所面临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必须对新农村财务管理进行调整,以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状况,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这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村集体资产安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模式

1.独立财务管理的模式。独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由村集体自行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对村集体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也就是俗称的村财村管的模式,由村委会负责聘请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村集体的财务工作,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助于村集体强化对村级债务、资产等财务活动的管理,但是由于村级财务人员独立性差,和容易受村委会领导影响,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资产、资金流失问题难以监督控制。

2.会计委派财务管理模式。会计委派模式与独立财务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村级财务人员由乡镇委派,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对于保护村集体资产,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非常有效,能够避免随意开支、资金占用等问题,但是由于委派村级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界定困难,对村集体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差,在一些财务处理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掣肘。

3.村财镇管模式。村财镇管就是村集体的账务集中由乡镇进行统一的管理,乡镇通过设置经管站等机构对村级财务统一管理,这种模式有效的规范了村级财会行为,实现了村级财务的事前管理,强化了乡镇监督与村民监督职能,有利于确保村集体资金资产的安全,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冲突,而且使村级财务管理环节更加繁琐,管理不便的问题较多。

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农村“两委”班子人员少,财务管理工作基本由会计一人处理,因此对于村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差,没有结合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系统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2.财务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在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上,村民理财小组作用严重虚化,设置也成为摆设不能真正的发挥对于村级财务工作的监管作用,村级财务工作的民主参与程度不高。同时,村集体财务工作的透明化程度不高,财务公开力度不足,也造成了村民无法对村集体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管。

3.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在村集体的资产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再加上监督的无效,导致大量资产管理尤其是资产的处置方面存在着违规的问题,一些村集体资产不正常流失,不仅造成村集体的损失,同时也引发了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

三、农村财务管理对策探析

1.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的基本保障,为了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必须要结合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建立涵盖有财务报销管理、物品购销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财产清查、财务会计岗位职责等在内的村级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指导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同时为了确保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应该对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责任来界定,尤其是在审核批准方面,以免出现权力交织、越权操作的现象。

2.落实好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实施民主理财,可以确保在农村财务管理上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完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民主理财组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审核、监督检查。对于财务公开,其形式就是将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时期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指标张榜公布,以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在透明的状态下运行,为了强化对于农村财务的监管,财务公开内容应该包括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上级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收支及使用、集体经济重大支出和所得收益、村干部的报酬、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村集体基本建设项目的进展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内容。通过落实好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确保农村财务管理的公开透明与规范合理。

3.强化村集体资产管理。村集体经济的资产主要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农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具体的管理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流动资产重点是确保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账款、内部往来等相关项目的核算管理,并严格落实好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度,确保流动资产管理的合法合规与真实准确。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设置固定资产管理账册,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对于需要转让、对外投资、出租或报废等形式处理的固定资产,应严格履行财务会计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2

关键词:会计档案;档案管理;医疗保险

引言

财务会计档案能够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财务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档案会出现一定的新问题。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积极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完善和改进。特别是医疗保险等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进行逐步的完善和加强管理。

一、我国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特点

财务会计答案是日常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完善。其记录数据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并且相关数据内容具有重要性。我国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着一定的专业性、普遍性和严密性,档案管理的信息内容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在工作过程中,档案的装订和保管有着自己独特性。针对单位的档案管理具有普遍性。数据的形成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严密性。这样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特点,才能帮助经营者进行准确的计算和综合分析。

二、探析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的观念意识淡薄

会计财务档案是最基础的信息资料,很多领导难以对其进行充分的认识相关事业单位负责人会计档案意识淡薄。主观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仅仅是收集归档和日常管理。缺乏对其经济效益和运行机制的全面认识。只注重内部财务项目的管理,认识上的不到位就会导致诚信危机。

(二)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单位的经营机制需要不断的转变。很多相关的配套措施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例如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监管办法。档案管理制度不规范,存在着制度缺陷。例如针对医疗保险的档案管理,没有形成监督机制,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很多管理机制与操作规范不符合实际。责任落实难以明确。

(三)财务会计档案缺乏完整性保管模式保护

很多财务会计答案,由于存在这种上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缺乏完整性保管。很多信息存在着数据丢失的现象。完整性难以准确地落实,针对档案的管理及凭证的装订,往往缺乏完整性保管。很多档案规范和使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零散性。档案资料装订松散,标准不统一现象普遍存在。

(四)针对财务档案管理缺乏认识—忽视医疗保险档案

财务档案管理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缺乏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就会导致档案的缺失。例如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位,档案的数据处理没有及时完整系统地进行管理。保险业务档案是个人信息数据的真实体现,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关系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管理过程中忽视医疗保险档案的建设,使得相关数据内容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应对措施

(一)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意识

财务会计档案管理要全面的开展,需要增强领导干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专业人员的档案法制建设。全面加强专业业务培训,加强管理意识。增强责任心,加强档案管理。特别在思想认识上进行全面的提高,通过落实责任的方式增强其责任心。建立检查报告制度,防范违法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医保档案的管理工作,要在认识上,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二)完善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多元化时代背景下,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综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健全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监督机制。新时代背景下,要完善财务档案制度,运用新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例如针对医疗保险档案管理要加强信息数据的监督,建立责任落实制。进一步明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容。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遵守相应的原则,才能保证会计档案的质量。

(三)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服务医疗保险建设

加强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特别是针对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要进行全面的数据维护,制定详细的档案数据信息,运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加密处理,才能防范信息数据的错误,对档案进行信息化和现代化处理,才能确保医疗保险数据的真实性。信息建设上实施信息储存设备、服务器、档案数字化转换设备、信息安全加密设备的运用,保证医疗保险档案的安全性、真实性与完整性。

(四)与时俱进,提高信息化认识

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认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信息内容,优化网络信息资源,加强医疗档案服务网络的能力。健全的医疗保险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可以充分的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数据库内容,进行科技的管理,尤其是在数据的整理和存档的管理,要迅速的建立准确的数据库内容,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实现公开化建设,顺应民意,将档案信息实行网上公开,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总之,探析财务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能够帮助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优化建设,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探索相关内容的发展,关乎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帮助社会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推动社会更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海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5).

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

会计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程序以及措施方法,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同时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并规范企业的内部会计活动等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财务会计内部规章制度来执行。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内容非常的广泛,包括了实物资产、货币资金、采购和付款、对外投资、销售与收款、筹资、成本费用以及担保等各方面的控制管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内部系统控制

会计内部系统控制主要是指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系统,并建立健全会计工作规章制度,明确会计工作交接、会计账、证、簿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处理内容以及程序,完善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以及监督管理工作制度等,对企业的内部会计实施控制管理的方法。

(二)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审批控制方法主要是在企业进行相关的会计业务办理时,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授权审批规定以及程序执行,确保所有的会计工作都在相应的授权审批范围之内,避免各种未经批准以及越权行为的发生,进而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管理

不相容职务控制分离主要是依据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原则,通过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岗位确认职责权限,并形成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避免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主要包括经办与授权批准岗位、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岗位、监督检查与授权批准岗位、财产管理与会计记录岗位等。

(四)内部报告控制制度

这种控制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会计报告的形式向企业的管理层以及股东等及时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内容及成效,进而为企业的管理者制定以及调整管理措施、提高会计控制管理效果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五)风险控制管理方法

主要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的风险控制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经营风险进行风险的识别、预警、分析、评估以及报告处理,确保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范围内。

(六)预算控制管理

预算控制是企业最重要的会计控制手段,主要是通过预算的项目分析、计划编制、执行以及考核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整体的规划安排,确保各项会计活动规范有序的执行。

(七)财产保全制度

主要是企业通过采取限制不相关人员接触、定期盘点、账实核对以及会计记录等措施,确保企业财产安全的管理手段。

二、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当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无法真正的起到规范企业会计活动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企业一些全新的业务,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会计活动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上,不够健全合理,尤其是职责权限的划分不明确,内部的协调运转能力较差,更是制约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实施。

(二)会计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确保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作为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管理方面,存在着内部审计定位缺失的问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及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不利于强化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

(三)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通畅

在企业内部开展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基础前提就是必须具有完善的信息沟通传递渠道,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造成了信息传递不够全面及时,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改进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环境

在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方面,首先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应该不断的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尤其是在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预付款管理、销售预收款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方面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确保将企业的所有涉及到会计工作的经济业务都统一的纳入到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之中。其次,应该对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重点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运转高效、层次分明以及职责权限明确的组织结构,同时应该结合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的改造,以缩短决策的传递链条,提高决策的执行效率。

(二)强化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应该进一步的强化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重点是采取内部审计的方式,及时的对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价,并评价分析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执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开展中,应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全面性,重点应该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决算执行、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财务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内部控制的完整性、风险控制管理等进行审计评价。同时,针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的出具审计报告,并对问题的解决处理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调整措施,以及便于及时改进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策略。

(三)以信息化的手段开展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制约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效率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由于信息传递渠道的不通畅,因此,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以建立信息系统来开展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上,重点应该涵盖会计核算监督以及会计制度监督等功能,将会计内部控制活动的所有业务转移至信息系统中,通过操作软件以及数据库平台来实现。其次,在信息系统的具体设计中,重点建立数据的传输以及储存平台,以信息系统来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报告以及存储等功能,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整体效率。

四、结束语

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

一般来讲,企业集团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应该是一个集分权适度、权责利明晰、多方均衡的多层次分级控制系统。

从横向上看,多层次分级控制系统需要在每一层级中按岗位职责建立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资金、成本的归口管控。从纵向上看,多层次分级控制系统在成员企业间存在着“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的多级次控制关系,而在每个成员企业内部存在着“公司总部―分公司(或事业部)―分厂(或车间)”的多层次控制关系。第一层次控制应该设置在集团公司财务总部,由集团公司财务经理直接领导,结合公司战略承担企业集团的资源分配和运用、投融资管理等总体规划工作。第二级层次控制应该设置在企业集团的利润中心,包括集团公司内有独立对外经营权的分公司(或事业部)及控股子公司,按照集团公司安排,开展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根据竞争对手、顾客需求、工艺流程、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业务规模和竞争策略,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第三层次控制应该设置在企业集团的成本控制中心,包括生产单位的分厂、车间或站队及其他费用单位。

二、企业集团核心层的财务体制构建

(一)财务会计中心

负责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工作,从事财务会计业务、财务人员管理等工作:优化企业集团财务会计IT系统;统一制定集团子公司的会计制度、政策;调用、监控各下属企业提交的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按时编制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适时监督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统一管理、调度财务委派人员,承担财务人员后续教育、业务指导、绩效考评等工作,研究并设计企业集团财务分析模型,深入分析各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为未来集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决策建议。

(二)财务预算中心

以效益预算为导向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提升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的价值和有效性,吸收各种预算方法的优点,着力提升预算准确度,采取有效的预算考核办法,规范下属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统一制订企业集团各单位、部门预算管理规章制度;指导各紧密层企业及各部门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全过程、适时跟踪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总部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超支等问题查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编制企业集团、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各月份及年度财务预算汇总表;审核紧密层企业预算调整方案的合理性;负责考核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及部门财务预算完成情况;完善财务预算IT流程优化,拓展和深化财务预算IT系统的应用范围。

(三)资金结算中心

应统一管理银行帐户,做好年度资金计划,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集团重大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根据集团内部各单位资金计划,从资金充足的单位调剂集团内的资金余缺,合理分配资金;做好资金压力测试和敏感性测试,防范资金挪用风险;审批全资、控股子公司对外部单位的付款限额:审批预算外资金借贷申请,审批全资、控股子公司内部资金借贷申请;负责集团内部往来结算管理、集团流动资金管理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内部各单位流动资金存量、应收账款总量的控制管理工作。

(四)税费管理中心

核心企业的税费管理中应该实行税费统缴统管制度,实现税费资金的统一划付,促使核心层企业的税收支出最小化:制定及完善核心层企业税费管理政策及相关制度;根据公司各项收入情况,编制核心层企业的年度纳税计划、费用计提计划;研究国家的税法、费用征管规定,跟踪了解最新税法制度的变动情况,运用税法知识最大限度的减少税收支出;正确处理核心层企业与税务、社保等政府机构的征缴关系;督导全资、控股子公司各项税金、费用的计提与缴纳;

(五)资本营运中心

核心企业的资本营运中心具体负责管理企业集团资本运行过程及资本经营活动。具体工作大致如下:拟订企业集团子公司重组并购方案;拟订核心层企业注册资本的变动方案;审批企业集团子公司重要资产的处置申请;制定核心层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案;承担集团内各单位的集团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审定企业集团子公司利润分配方案;适时、全过程监控公司资本运作过程,及时反馈跟踪情况,发现重大问题,查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六)投资规划中心

核心企业的投资规划中心加强控制对集团发展与控制权产生影响的决策管理权以及重大投资事项的处置权。具体工作大致如下:健全核心层企业的各项投资立项、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和考核制度;编制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预算汇总表,参与制定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方案;审核全资和控股子公司自行决策的投资项目及子公司长期性资产的处置方案;会同规划发展部门与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制定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投资方案。

(七)融资筹划中心

核心企业的融资筹划中心就是要高度集中对外融资管理权。具体工作大致如下:依据公司资本结构情况,提交发行债券、股票、吸收外部投资等重大融资事项的方案;根据借款和资产负债率指标变动情况严加控制集团负债风险;制订集团对外担保管理办法,严控担保风险;监督全资和控股子公司融资方案的执行,并考核执行效果;审核全资和控股子公司授权范围内的对外融资方案;审核全资和控股子公司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预算,编制集团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预算;实施负债总量控制,优化集团公司资本结构。

三、企业集团紧密层的财务体制构建

对于紧密层企业,应采取财务分权分级管理方式,首要的财务决策由企业集团总部做出,紧密层企业做出必要的、次要的财务决策权,并承担执行责任,推行核心层企业与紧密层企业两级分开独立的会计核算体制。在遵照企业集团财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财会工作,并将紧密层企业的财务活动纳入核心层企业统一的财务计划,做合并会计处理。一般来讲,紧密层企业应该设置以下部门:财务会计部,成本费用部,资产管理部,投资融资部。

四、企业集团半紧密层、松散层的财务体制构建

对于半紧密层企业,实行受控制的分散管理方式,拥有独立的财务决策权和独立核算权,其财务活动不纳入核心层企业统一财务计划,也不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企业集团总部通过调控半紧密层企业的活动环境,间接进行财务调控。

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5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面向全社会开展自主办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体制的新模式。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必须具备较高的办学管理水平以及较好的办学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在财政上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因此,在这种基本要求的推动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不断改革,高校的筹资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收入支出结构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调整,在客观上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研究

1.有助于实现高校筹资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促使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提高在高校办学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意识以及社会开放意识,转变传统的依靠国家财政支持的办学理念,并在高校内部建立多元化的筹资融资渠道,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2.完善高校财务管理活动可以优化高校资源配置管理的科学性。借助于完善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促使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建立系统的成本核算机制,将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作为评价指标,进而对高校有限的资金、师资以及教学设备进行管理,因而有助于优化高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3.可以强化高校的财务监督管理。财务监督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以及系统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重点财务会计工作业务的监督管理,并配合实施财务管理轮岗制度,可以督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同时也可以延伸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理论知识深度,因而有助于在整体上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1.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及财务监督控制体系不健全。由于部分高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因而未能建立系统完善的高校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在财务管理上的决策随意性较大,不仅导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较差,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十分不利。同时,由于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缺乏相应的监督控制,更是直接导致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管理以及决策制定缺乏相应的制衡,导致在财务管理上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2.财务管理责任制度体系不完善。由于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统一领导以及集中管理的方式,导致高校各个院系或者是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并且也没有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责任体系,导致相关人员在落实财务管理措施上的积极性不高,也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3.高校的筹资渠道单一。当前高校正处于扩张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高校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甚至仅仅依靠等、靠、要国家财政拨款,直接造成部分高校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增加高校的资金筹集能力,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三、高校财务管理手段创新模式

1.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正常开展高校财务工作的指导依据,同时也是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对于高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除了对正常的财务工作业务流程进行细化规定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在经济责任制度以及预算管理制度方面进一步的完善优化。

对于高校的经济责任制度,应该以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避免财务会计问题作为目标,通过明确具体责任制度规定,建立分级管理的模式,对于高校的不同院系以及管理部门建立不同层次的高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在具体的管理模式上,可以采取校长或者是分院院长负责制,主管领导以及财务领导问责制,通过这种模式督促具体执行的财务部门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工作。

对于财务管理预算制度,在制度的设立目标上,除了要发挥对于高校支出的控制管理作用外,还应该尽可能的优化高校资金等资源的配置管理模式。通过总结分析高校的资金主要支出项目并结合高校教学以及办学规划的调整,促使高校内部各个学院以及管理部门协调起来,提高高校资金的管理效率,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一系列办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调整高校管理工作,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地位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整个管理体系进行调整,重点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地位。首先应该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增加高校的资产管理、筹资融资以及资本运营等相关内容。同时建立完善的高校财务规划以及财务预算制度,并重点针对高校财务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预算标准进行差异分析,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控制能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优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3.建立多元化的高校筹资渠道

资金是高校教学以及科研等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对于高校资金来源,应该摒弃传统的等、靠国家财政拨款的思想,拓展思维进一步拓宽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在具体的筹资渠道上,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重视社会捐助。社会对高校的捐助也是高校重要的筹资渠道,这在发达国家高校办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我国高校管理部门也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办学思路,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吸引社会捐助资金,可以利用校友会积极筹措社会捐助资金,并将社会捐助作为长期系统的工作持续开展。

第二,利用校企合作实现筹资。高校作为社会科研领域的前沿阵地,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高校可以采取与校外企业联合的形式,将高校内部的科研项目转化为生产力,来增加高校的经济效益收入。可以借助于承担企业的科研项目或者是在企业内建立科研教学实践基地的方式,降低高校的成本支出,提高高校的资金收入。

第三,可以采取联合办学或者是融资租赁的模式实现资金筹措的多元化。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高校也应该转变理念,借助于联合办学或者是融资租赁的模式,避免由于大量借贷造成债务负担,同时实现高校资本的优化,推动高校的长远发展。

4.完善高校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必须重视财务控制监督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高校财务控制监督机制,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约束作用。可以组织由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以及高校的教职工共同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并重点针对高校教学经费的审批、高校经费的保障管理以及经费预算的执行。通过强化预算管理的模式,对于高校的一系列财务活动进行重点的监督控制,尤其是专项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经费审批以及各种招待经费,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以及高校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管理,避免各种财务违规现象的发生。

结语

在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高校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必须结合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总结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创新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拓展高校筹资渠道,为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6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收集、传递、共享以及反馈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已经成为新时代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工作标准要求高,更应该积极的引入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以及考核等工作,进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规范有序开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优势分析

1.可以实现单位财务信息的实时性。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及时的收集整理关系到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与财务活动的各项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与网银、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以及税收管理系统的连接,实现信息准确、及时的传递,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2.可以提高数据资源的共享程度。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监管部门通过财务管理信息数据库,及时的了解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状况,进而以共享的高水平的数据资料为依据,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决策的科学合理。

3.可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一些关键业务流程按照规范统一的标准进行全面的整合,借助于管理平台实现财务审批、电子签章、单据处理以及报表输出工作,真正做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体制建设不完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重视不足,导致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业务标准以及流程规定没有明确的指导说明,非常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后。当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着技术薄弱的问题,对于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缺乏有效的开发利用,仅仅是将其作为登记报账的平台,造成了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此外,一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安全性不高,很容易造成数据的流失、攥改以及错乱等问题。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运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关键还是要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实施,但是现阶段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并非财会专业出身,对于财会理论、信息化操作等方面欠缺经验,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措施研究

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部门应该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改革中的相关要求,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尤其是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流程、工作标准、考核制度以及奖惩措施等内容,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展。此外,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中,还应该注意增加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业务信息的实时采集监管,为上级主管、本级纪检等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并结合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财务监管的前置,打造全过程的财务监管格局。

2.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水平。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负责人应当增加对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软硬件设施的齐全。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选择上,应当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标准以及要求选择,并做好软件的二次开发利用,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适用性。此外,还应该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范作为管理的重点,采取多级保密措施,完善防火墙设置,避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流失或者是混乱,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3.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模块的建设。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点模块就是信息数据平台、会计核算系统、财务决策系统。对于财务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重点要确保全面覆盖,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纳入其中,确保各项信息数据流入流出数据库的畅通。对于会计核算系统,则应以资金管理、业务管理、审批管理、资产管理等模块为重点。对于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数学模型分析、数学模拟等模块的完善,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部门应当强化对于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在财务会计信息基础理论、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方面,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使其能够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实施开展,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质量。